開封在晚唐到北宋時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印象中從南北朝到中唐時期,中原都是以長安和洛陽為中心的,離洛陽很近的開封並沒有太多存在感。但是五代十國時諸多王朝都定都開封了,請問從晚唐到北宋的這段時間裡,開封是超越長安和洛陽等大城成為中原政治經濟中心的呢?


從魏國說起。

魏國在「戰國七雄」中實行社會改革較早(「李悝變法」),最早成為強國之一。

強盛起來的魏國開始不安於現狀,魏武侯時,繼續向南發展,取得了鄭、宋、楚三國的大片土地,並佔據了大梁,從此魏國在黃河以南佔有了廣大的土地。

為鞏固霸業,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國都從安邑遷至大梁。

有志稱霸的魏惠王開始修浚大梁的水利工程,使本來就交通方便的大梁更加便利。因為臨近汴河,且水利系統經過此次的大規模修浚,城內水系遍布。

當時的大梁城東西長10里,人口30萬,是與秦都咸陽、楚都郢城、齊都臨淄、趙都邯鄲齊名的大都城。

但後來,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大敗後,魏國逐漸走向了衰落。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圍攻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城,魏國滅亡。這次引水灌城,第一次暴露了開封地理位置的兩面性……

魏國立國前後共220年,歷8位君主,其中6位君主都大梁,時間139年。

西漢時設立梁國,開封曾做過梁都。

西漢中期以後開封基本保留縣治、郡治地位。

南北朝時升為州治(梁州、汴州)。

隋朝修築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直接推動了位於大運河中樞的汴州的新發展。

唐建中二年(781年)永平軍節度使李勉重築汴州城,興元元年(784年)年初,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攻入汴州,自立為楚帝,不久敗亡。翌年,宣武軍節度使治所從宋州移至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管轄汴、宋、潁、陳、濮等六州軍政,位居中原腹地,成為最強有力的藩鎮,當時的汴州已經成為北方最重要的經濟和軍事重鎮。

這一時期傳統的都城長安和洛陽,在「安史之亂」及其以後的藩鎮割據中遭到嚴重破壞,城市趨於衰敗。相形之下,汴州則蒸蒸日上,其城市規模和影響逐漸超越了長安與洛陽,具備了建為國都的條件。

五代時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唐外皆都開封,契丹正式建為遼國也建都在開封。此時的長安呢?已經降格為雍州,不復當年盛景。「神都」洛陽也早已破敗不堪。

五代後期,汴州開封「控引汴河,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車之輻輳」;後周東京「華夷湊集,水陸會通;時向隆平,日增殖盛」;「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絡繹無窮;僦憑之資,增添不定」,以致周世宗柴榮繼位不久,便「發畿內及滑鄭之丁十餘萬,築新羅城」。

開封的漕運從此時開始,已經成為了她的最大優勢。

到了北宋,因為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對於都城的漕運能力要求更高,更是加大了開封城的漕運建設力度。太祖趙匡胤做皇帝後頒布的第一個政令就是給休整汴河的民工漲工資,他第一次以皇帝身份出宮視察,也是在漕運工程的工地上。

這時的開封漕運到底有多發達呢?

《宋會要》:

東京以惠民、金水、五丈、汴為四渠,而汴、黃、惠民、五丈亦曰四河。

北宋名臣張方平:

京師所謂陳留八達之地也。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國家浚河三道,通京城漕運,曰廣濟、曰惠民、曰汴河,太倉蓄積,三軍士庶咸取給焉。此建國之本也。

交通發達,漕運便利,使得北宋時期的開封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但是,開封城到底有沒有隱患呢?有。

第一、無險可守。一旦開戰,開封城將馬上暴露在敵人的眼前。(史載:「汴為四戰之地」)

第二、臨近泛濫無常的黃河,宋之前的開封就幾經淹沒,又幾次原地重建

難道就沒有人在意這個問題嗎?有。宋太祖趙匡胤。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七 開寶九年(976年):

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始議西幸,起居郎李符上書,陳八難曰:「京邑凋弊,一難也。宮闕不完,二難也。郊廟未修,三難也。百官不備,四難也。畿內民困,五難也。軍食不充,六難也。壁壘未設,七難也。千乘萬騎,盛暑從行,八難也。」上不從。既畢祀事,尚欲留居之,羣臣莫敢諫。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乘間言曰:「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若遽遷都,臣實未見其便。」上亦弗從。晉王又從容言曰:「遷都未便。」上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王叩頭切諫。上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宂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險。」上不答。王出,上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不得不說,宋太祖捨棄交通便利而選擇易守難攻,是有他的考慮的,畢竟北邊還有個契丹。但是趙光義一句「在德不在險」,使得宋太祖不得不擱置這個想法。至於為啥之前李符陳明利弊都不能說動趙匡胤,而趙光義一句話就能擱置遷都,因為涉及北宋的政治鬥爭,屬於另一個話題,這裡不展開(有意思的是,這個對話後不到幾個月,宋太祖趙匡胤就駕崩了)。但是弟弟離開之後趙匡胤的一句話不能不說是一個神預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開封交通固然便利,但是因為沒有險要形勝,「守內虛外」的政策必須要執行到底,全國各種力量不遺餘力充實開封,必然導致民力枯竭!

而北宋最後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

北宋之後,開封的地位開始逐漸下降。

金國滅北宋後,稱為「汴京」。

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到中都大興府,改汴京為「南京開封府」,成為金國陪都。

1155年,汴京宋故宮發生大火,建築幾乎毀盡。

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顏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開封府」為統治中心。

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為避蒙古軍鋒,遷都「南京開封府」。

天興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開封被蒙古軍圍困的情況下,逃出開封,遷都歸德府(今商丘)

元滅金後,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朱元璋來到汴梁考察,並將汴梁改稱為開封府,並決定定地於此,並把應天(南京)也定為都城,實行兩京制。但在八月初二時,明朝的北伐軍大破大都(今北京)。八月下旬,有鑒於形勢有變,在權衡開封的利弊後,朱元璋最終決定定都南京。朱元璋改汴梁路為北京開封府。

公元1379年,罷北京稱號,封第五子朱橚就藩開封,稱周王。「天下藩封數汴中」

開封府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開封成為中原第一都會,開封城也僅次於北京和南京,是國際性大都市。

明末,李自成二攻開封,直到復用秦滅魏「引水灌城」之法才拿下開封,從此,開封地位一瀉千里。

清代初年重修開封城,並將河南省治、開封府治均設置在開封。由於開封在明末遭遇的嚴重破壞,與歷代相比,清代開封的經濟黯然失色。

中華民國廢開封府設豫東道。

民國3年(1914年)祥符縣改為開封縣。

民國18年(公元1929年)成立開封市。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設行政督察區。

1938年日軍佔領開封,省會西遷,次年日偽在開封成立河南省政府。

1945年日本投降,國民黨政府恢復開封原來建置。

1948年6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攻克開封,因戰略需要,旋即撤離。

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開封,11月成立開封特別市,省會地位不變。

1954年10月,因為開封的地理問題(黃河成為」懸河「),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所有黨政機關全部遷移,隨行安置人員達40萬人。開封改為省直轄市。

1955年鄭州專區駐地遷至開封,改稱開封專區,1958年開封市委託開封專區管轄,1962年開封市恢復為省直轄市。

1983年實行「市帶縣」體制,撤銷開封專區,原屬專區的杞縣、通許、尉氏、開封、蘭考五縣劃歸開封市管轄。

到現在么,打造「鄭汴一體化」,目前鄭州開封共用一個區號0371(之前鄭州區號0371,開封區號0378),鄭東新區與開封新區相連。呵呵,呵呵。

早年開封民諺有云:開封城,城摞城,城下摞著七座城。直到近年的考古發掘,才知此民諺非虛:


很簡單的兩個原因

第一是自安史之亂起到唐朝滅亡的這段時間,長安和洛陽多次被毀。

第二是朱溫在汴州發家。

細究起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洛陽周圍的糧食是完全不夠吃的,需要從開封運糧,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開封的運輸優勢過於明顯。


據「劍橋隋唐史」記載,繼東漢以來的隴西士族勢力在武則天時期開始瓦解(你太強了,皇帝就要找新人來牽制你),至唐末,長安、洛陽等地歷經東漢滅亡、五胡亂華、安史之亂直至五代十一國,基本上隴西地區除了其地勢險要以外,已經不再適合充當政治中心。

到五代十一國時期,先不說哪些政權在開封定都。直接從後周說起,黃袍加身後,大趙基本上兵不血刃拿下後周,所以開封的設施是比較齊全的,而且當時世宗柴榮文治武功,後周國力處於上升期。大趙沒必要在自己根基不穩的情況下把都城選在其它地方。這是開封發展的先天因素。

如果不選開封,選哪裡呢?大趙肯定想過這個問題,行伍中人,還是知道怎樣看「風水」的。除了上面提及的隴西地區,還有以下兩個傳統的地方:

  • 江南地區(金陵/揚州):但是當時南唐尚未收復,想也別想。
  • 現在的北京地區:當時是幽雲十六州,被石敬瑭這孫子送給了契丹,終宋三百年,一直沒有收回。

基本上現狀就是這個樣子,大趙肯定也知道開封地區基本上沒有軍事地利可言(除了黃河,但它會結冰啊...),跨過黃河就一馬平川,自己家的馬又不肥,也沒養馬的地方(當時的馬廠在河套地區,由党項人控制),心裡還是有點虛的。所以回到了他老家洛陽,借祭拜被他擋在城門外病死的老爸的機會,來看考察一下這裡的實際情況,心裡想吧,還是想在這附近定都,畢竟這是周王室的都城所在,根正苗紅的好地盤。

可是考察結果並不令人滿意,因為:

  • 客觀因素:洛陽地區不像開封那樣四通八達,特別是開封的漕運經過煬帝一番遊歷,唐王朝三百餘年的經營,更顯發達。而北宋初期的軍事制度(維穩)決定了必須有強大的交通運輸滿足其龐大的開支(喝酒罷軍權之後,精銳禁軍直接駐紮開封,好幾十萬人啊)。如果選在洛陽等隴西區域,則運輸困難而且容易被打劫(當時北漢尚存,契丹正強)。
  • 現實考慮:最近看高天流雲的「如果這是宋史」得知,當時二趙(趙光義)已經崛起(做了十多年的開封府府尹),大趙為了牽制二趙(此時趙普已經罷相,二趙已經無人牽制),開始提拔三弟趙光美。在不直接腥風血雨的前提下就是遷都,藉此將開封府(當時二趙的核心)的勢力打散,但是這一舉措被二趙察覺。當大趙諮詢二趙遷都問題時,二趙的回答是「在德不在險」。大趙得知了自己的算盤被二趙察覺後,遷都的適宜就不了了之了。
  • 後續的因素:大趙祭祖考察完,回到開封后,開始北伐北漢。此時都城兵力空虛,二趙藉此幹掉大趙(別問我要證據),遷都一事就此基本上可以不用想了。如果此次北伐成功(收復北漢甚至幽雲十六州),很可能大趙會遷都到靠北的地方(你看後來的元朝就這麼幹了)。

基本上就是這麼些原因,使得開封實在是當時最優的選擇,即使後面平南唐,收北漢,都無法動搖它的地位。


基本上是周世宗柴榮的擴建讓開封產生了質的變化。


推薦閱讀:

文革難道對中國發展沒有任何促進作用嗎?
中國歷史上最讓你佩服的政策是什麼?
歐洲沒有史官,那其歷史記載可信嗎?
為什麼宦官「弄權」就一定會「敗壞朝綱」?不是很多宦官都很有學識嗎?他們為什麼不能像權臣一樣治理國家?
中國史領域,有哪些深入淺出的優秀著作值得推薦?

TAG:中國歷史 | 城市 | 宋朝 | 唐朝李唐 | 開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