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列傳》是一本怎樣的書?
胡適,劉半農和張愛玲的評論都細讀過,可還是覺得不過癮。希望能這裡能有慧眼識英雄者寫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讀《海上花》的時候只有13歲,那時剛讀了張愛玲的幾篇短篇,但對張的仰慕之情已然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在一次逛書店時偶然看到她譯註的《海上花列傳》便毫不猶豫地買了回來。然而初讀時並沒有很喜歡,一是覺得」妓院小說「本來就帶著低俗浮華的氣息(原諒我當時三tai觀nian正qing),二是覺得花也憐儂的筆法情節抄紅樓的太多,功力卻與曹雪芹相去甚遠,讀起來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好笑。雖然前者在我讀完金瓶梅後就消失殆盡,但對於後者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是這本書的缺陷。儘管海上花在我心中的形象並不完美,但它也的確是一本精彩有趣的小說,至少當年曾給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和陰影)。
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一些個人感悟,畢竟海上花的人物關係實在複雜,我現在手頭也沒有書,所以有不合邏輯或混亂錯誤之處請多見諒。
想一想千頭萬緒無從寫起,不如就從張愛玲認為的」書中寫情最不可及的「王蓮生和沈小紅說起吧。
閑扯一句,王蓮生這個人物和張愛玲《色戒》中的易先生其實頗有幾分相似——瘦弱憂鬱、不善言辭而情感扭曲糾結的舊時代中年男人,有意思的是二者在電影中也都是由梁朝偉飾演的(梁朝偉竟然意外地適合這種與他顏值嚴重不符的角色= =)。書中王蓮生一出場就是他已經劈腿張蕙貞的場景,完全一副薄倖郎君的渣男形象,後面幾場也都圍繞著沈小紅大哭大鬧手撕張蕙貞的內容,初讀覺得唯一的亮點就是互相出軌(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詞)和打架。直到在後記中看到張愛玲說王蓮生找張蕙貞只是出於小紅姘戲子之後莫名的空虛悵惘,這才恍然大悟,尤其是回讀到張所引的那一段時——「阿珠只裝得兩口煙,蓮生便不吸了,忽然盤膝坐起,意思要吸水煙。巧囡送上水煙筒,蓮生接在手中,自吸一口,無端吊下兩點眼淚」,讀之肝腸寸斷,幾乎和蓮生同時落淚。
自然王蓮生對沈小紅的感情之深已無需多言,而更讓我糾結難過的是沈小紅對王蓮生的態度和感情。沈小紅對王蓮生所做的事(瞞著王蓮生用他的錢包養戲子)從表面上看正是「婊子無情」這句俗語的鮮活例證,但我卻覺得小紅對蓮生是動了真情的,而二人的悲劇之處正在於他們的真情實意在煙花之地的虛情假意中註定不能維繫。對於從小在堂子里長大的沈小紅等倌人,耳濡目染都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感情,而小紅又不像李淑芳那麼幸運,在對愛情的期望還沒有完全破滅時就能夠遇到真心愛她的年輕公子陶玉圃。在她遇到王蓮生時,蓮生是個多金而庸凡的中年男人,而她是個紅極一時正由盛轉衰的紅倌人,蓮生需要一個名氣大的相好,小紅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金主,二人於是一拍即合。雖然小紅對蓮生的感情一開始可能是非常純粹的妓女對嫖客的感情,但隨著小紅「門前冷落鞍馬稀」,她對蓮生的依賴也越來越重,直到她不能容忍蓮生去找其他相好。小紅的醋海翻江是她對蓮生動了真情最直接的表現,不然其實只要蓮生照老規矩供她花銷,即使出去找十個相好又與小紅有什麼關係?考慮到小紅的撒潑能力和蓮生的懦弱,如果不是出了包養戲子的事,蓮生未必會因為新歡和小紅一刀兩斷。小紅希望長長久久地纏著蓮生,卻又拖著不嫁給蓮生也並非她不愛蓮生或是從良後會捨不得小柳兒(張蕙貞不是親身證明了婚內偷情的可行性嘛~~),而是她習慣了風月場的自由而墮落的生活方式,正如書中所寫的嫁人後復出的蘇冠香,小紅沒辦法擺脫她對這種生活的慣性,她像沉溺在對鴉片的上癮中一樣沉溺在倌人的生活中,而在這種生活中陷得越深,小紅就越不會相信她對蓮生是出於真心,她本來想要欺騙蓮生的感情賺錢,卻最終連自己也欺騙了。至於這段感情中的張蕙貞,「綠茶婊」的評價之於她真是當之無愧。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其實《色戒》和王蓮生沈小紅的故事真的有很多相似:主人公都是年輕美艷的女子和中年憂鬱的男子;愛情的開端都出於不得已的目的——金錢和暗殺;都是在不可能且不應該產生愛情的情況下產生了扭曲的愛情;易先生長期在特務機關的工作使他不相信他和王佳芝對彼此的真心,沈小紅自幼在妓院的成長環境使她不相信她和王蓮生之間會有真情……默默想張愛玲色戒中扭曲心酸的愛情會不會就是在王蓮生沈小紅這種「不可及之情」的影響下產生的呢?好像又有點扯,貌似腦洞開太大了。。。。。。】
雖然沈小紅的愛情凄婉動人,但我在書中最喜歡的人物還是周雙珠,畢竟小紅只有可憐可恨,雙珠則比較可愛。再歪題一句,電影中周雙珠是劉嘉玲飾演的,之前由於武則天等角色我對劉嘉玲的長相一直持懷疑態度,直到看到電影中的她(這部電影雖然出的早,但我看的晚),一秒路人轉粉,她的周雙珠和我小時候想像中的簡直一模一樣——美麗溫婉但又老於世故,處事圓融但又宅心仁厚。周雙珠的氣質很像是紅樓夢的三春優點的融合:她有迎春的寬厚善良但不懦弱;她有探春的精明能幹但不要強;她有惜春的淡泊寧靜但不孤僻。沈小紅只是看慣了嫖客妓女逢場作戲,但最終也沒能跳出這層境界。而周雙珠卻是真正看破這一切的人,她是洪善卿的相好,也是洪善卿生意上的好助手,但她自始至終都對洪善卿沒有真正的感情,即便換一個相好對她也沒什麼影響。倘若周雙珠是個麻木愚笨或利欲熏心的倌人(比如周雙寶或黃翠鳳),她的這種態度大可以歸為冷漠。然而,雙珠卻是少有的既清楚倌人的處境,又淡然處之的人。她雖是個標準且稱職的倌人,但心性之高,卻頗有大隱隱於市的風範。如果說小紅瘋狂的墮落是因為她還有太多感情不能控制,而雙珠就像是將自己心中和愛情相關的念想全部深深封存甚至刨除了一般,永遠波瀾不驚。然而,周雙珠如果只盡於此倒也不過是個乏味平淡的角色,我最喜歡雙珠的地方還是她聯合洪善卿狠狠敲了朱淑人一竹杠的時候。倘若雙珠真是風塵中一高士也未免太失真,雙珠的好就好在進退得度,她願意成全姊妹們的美滿幸福(比如嫁雙寶),但又絕非聖母白蓮花,在雙玉尋死覓活朱淑人想要拿錢擺平時她並沒有力挽狂瀾守護真愛,反而順水推舟和洪善卿賺了一筆。如此的雙珠才不失為全書中最圓融通透之人。
《海上花》中還有好多想要挨個說的女子,比如黃翠鳳、衛霞仙、趙二寶、諸十全等等,待日後填坑吧。
總的來說,海上花還是塑造了很多飽滿生動的女性形象的,但書中贅余之處的確很多,比如在書里那些作者自以為精彩的詩和文字遊戲啊,(也許我是現代人理解不了)那種晚清讀書人的酸腐之氣真是隔著紙張就透出來了好嘛,無力吐槽。。。當然啦,正如上面的知友所說,這本書真是通向新世界的一扇門啊,刨去糟粕,書中對妓院生活的勾畫以及人物感情之細膩都非常值得一看。
剛剛讀完張愛玲的譯本。看得出來,小說受紅樓夢的影響很大,尤其一笠園部分,簡直就是青樓版的大觀園。主要人物的刻畫很成功,人物感情大都藏得很深,幾乎就是當時租界煙花地的寫實,在裡面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文學藝術作品中出現過的舊時妓女形象。結尾戛然而止,有點意猶未盡,卻又別無他法的餘味。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因為不通吳語,又很仰慕張愛玲,所以就讀的是張愛玲翻譯的版本。張愛玲看海上花的地位可以和紅樓夢,金瓶梅相提並論。而且胡適也推崇並出版過這本書。張和胡的做法都是覺得這是本極好的書,不應該被埋沒。不過現在看來,的確是看官三棄海上花。
海上花是描寫晚清一些嫖客和堂子里的一些日常。它的好是真實還原了那個時代。初次看它時就覺得是推開了一扇門,看到了另片天。這本書的確很淫,不次於金瓶梅,因為就是寫妓女們的事。但是並不是像金瓶梅那樣直白的描寫,而是不寫,但又能讓人看到或猜到的那種。另外此書頗有仿照紅樓夢之嫌,但是書中的人物形象毫不遜於紅樓夢。還有人物很多,但又有千絲萬縷聯繫。聯繫讀時畫張人物表。
這本書看完用了六天,感觸很深。由於自己是蘇州人,在蘇白方面沒什麼大問題,所以在閱讀原著上有一定的優勢吧。在看了三天和四天還有看完後我都寫了一些感受,現在把這些粘貼在下面~10.16讀《海上花》三天後感受:第一天部分字詞需對照著張愛玲譯《海上花開》,看得艱苦卓絕,只讀了六回;第二天漸漸不用對照亦可知道意思,但仍然看得很慢,對話需要在腦子裡默念才懂意思,看到第20回;今天已完全不需要對照,閱讀速度加快並在情節上漸入佳境,讀到第35回(全書64回)。胡適的序中提到「絕好筆墨不流傳於世」一話說得不假,魯迅「平淡而近真切」也很貼切,清末挾妓小說很多,但比較藝術造詣和技術上均不如《海上花》,即便是《品花寶鑒》也不如它。《海》寫的是妓女和嫖客,但寫情真真是絕好,全書無大事,細節細膩而真切,雖平淡卻讓人動容不已,人物雖多卻個個形象分明,和《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張愛玲譯此書,雖儘力而為,卻無法還原其神韻,這也是翻譯無可奈何的事情吧。尤其是人物對話,方言中帶感情色彩的用詞分得極細,非置換白話中別的詞可代替,尤其是枕邊噥噥軟語、盛氣凌人吵架的時刻,非方言不可還原其神采,有人說看張譯《海上花》後覺得無味,實在也怪不得。另,侯孝賢《海上花》這部電影看過多遍,對話幾乎都背的出來,結合著全書來看,對侯導的領略能力和提煉能力佩服不已。各色人物那麼多,竟能用幾個長鏡頭配置場景,抓住人物之間的羈絆,人物性格刻畫得極好,對演員的挑選也可看出侯導的眼力。劉嘉玲飾演老練世故的周雙珠,李嘉欣飾演潑辣精明的黃翠鳳,梁朝偉飾演深情而懦弱的王蓮生??細想來實在是唯「佩服」二字。很久沒有以這麼慢的速度看書了,適應了後不覺煩悶,反而覺得此書就需得慢慢品才有味。書只看了一半,故只能說說閱讀技術上的感受,至於人物性格等還需要結合全書來看,等讀完再細思。
10.17
黃翠鳳是《海上花》中格外出挑的一個人物,筆墨雖零散,東一筆西一筆,卻實實在在把個極精明極潑辣的形象給描畫出來了。臨到贖身還要嗆老鴇,不得多賺她一兩銀子。贖身後第一筆描繪卻是「重孝」,讀之不禁錯愕又感慨,又給形象添了更多的色彩,作者的妙筆就在此。10.19用了足足六天才看完《海上花》,正看得起勁兒卻戛然而止,結尾令人回味無窮,似乎是為了解釋這種「突然剎住口」的結尾,還另添一篇跋,交代主要人物的各自結局。書後附胡適的一篇序,其中評價此書「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真是妙。若說整體風格魯迅「平淡真切」四字評得貼切,那胡適這句評語則是涵蓋全書主旨,作者以局外人來寫,又處處讓讀者以為身臨其境,這視角真切而悲憫的成分。侯孝賢同名電影為何拍得好,也是在於鏡頭的把控讓人覺得似乎身處飯局或是房間內看著。
另外,感慨方言的語氣和字裡行間的曖昧絕非白話可比,翻譯使原文妙處失色五六成。回過頭去讀白話譯本覺得很不耐煩,似是嚶嚶細語,蒼白無感。而在看原書時,遇到讓我動容或是拍案叫絕的地方就習慣性貼一張便利貼,諸如沈小紅與王蓮生分手、李漱芳去世、黃翠鳳贖身等情節皆是極生動細膩,書看下來側邊已是密密麻麻。最後,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不斷記錄生活,釋放碎語。#中文系在讀的日本文學愛好者#隨心所欲的影評和樂評# 公眾號:畫歪音(頭像即二維碼)
最近看這個,實在寫的太隱晦了。各種藏而不露,藏了大概有三尺深,作者又一筆帶過,很容易讓人懵一懵就過去了。張愛玲應該是反反覆復的看了很多遍,但她也不能掰碎了給你講,不然又是一本紅樓夢魘。(好在我也喜歡來來回回的隨便翻,不然真的整本都是擺檯面叫局吃酒。
最近又重新翻一遍,確實可以看出點門道來了。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的書。先把出場人物熟悉了。再看,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是有味道的。人物特色,基本上都在裡面了。你可以看出很多隱而不顯的細節來。
其實每個人都很立體,都有性格。說實話,第一遍看,我真的不知道誰是誰。也是我看書的習慣不好,很粗。感覺每個人都是一張面孔,說差不多的話。客客氣氣的,你來我往,都是場面上的事情。這本很好,但是默默無聞,算是遺珠,挺可惜的。難怪張愛玲要把它翻譯出來。其實我向來覺得張愛玲的閱讀品味不太好,但慢慢的,我又發現,或許是她的天分太高了,一般的書都看不入眼。所以乾脆就看些俗爛的。畢竟她最愛的兩本,紅樓夢和海上花,都是極好的,不是嗎?推薦讀一遍原書。沒有讀過張愛玲的譯本。因為懂吳語的關係。讀這本書的時候每一句話都要念出來翻譯成方言才會懂。文字雖然很絮叨,卻奇蹟般的生動,一邊看腦子裡就有走馬觀花的映像,跟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只寫了妓院,卻能看見商場、官場種種風波的影子。手裡的書是從二手書店淘來的,裡面有原主人的批註,結合上自己的想法來讀有一種奇妙的感受。
不通文言和吳語,原本沒讀過,有個電影可以一看
推薦閱讀:
※莫言是三流作家嗎?
※木心是否被高估?
※如何理解余華的《古典愛情》?
※怎樣評價王小波的《紅拂夜奔》?
※如何解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真正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