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為什麼稱為「大革命」而不是「革命」?

法語:Révolution fran?aise

英文:French Revolution

請問我國為什麼要把這場革命翻譯成法國「大革命」?

——————————————————————————

謝謝各位知友的答案,我決定把問題寫細緻一點,順便理一下我自己的思路。

問題的由來:

昨天和朋友一起討論《舊制度與大革命》。

朋友問,為什麼是大革命?

我說:因為舊 制度-大 革命,是對仗的呀,這樣翻譯明顯看著更文雅~

朋友繼續問,可是如果不是說這本書的名字,只看歷史書的詞源,還是法國大革命啊,而不是法國革命?

我想了想確實是這樣的,我們討論了Glorious Revolution,辛亥革命,最後也有文X大革命,一起在想為什麼法國這場革命加了大字~當然我們有我們的答案和思考,不如寫下來先給各位瀏覽一下。

1、最直接的原因,這場革命對歐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用「大」來區分其它革命

(我試圖用光榮革命反駁這一點,被另外一個朋友用歷史反駁法國大革命確實更厲害一點)

2、我們試圖查找「法國大革命」的詞源是從哪裡來的?誰先翻譯的?哪一年?

(無果,等待高人)

3、文X大革命,是誰起的名字,為什麼這麼起,是否有參考法國大革命,在開始的時候對那十年的運動有所要求?

(同樣等待高人)

……暫時先這些,希望各位能幫忙多考慮一下除歷史作用或者意義因素以外的方面……

再謝!


很好的問題。

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也曾提到過,但沒有詳細說明「大」一詞最初是怎麼來的,可能很難考證了。
可以肯定的是,早在晚晴民國時期,法國大革命這一說法就已出現,比如在梁啟超那裡。這肯定對後世是有影響的。

在法國,很少在Revolution前面加上Grande來修飾,當這個詞的首字母大寫時,一般就是指1789年的革命;而在法國革命史的史書中,當出現l"an I, l"an II之類的寫法時,特指共和元年或二年。
據我所知,在影響重大的革命史著作中明確以大來修飾的,有克魯泡特金的《法國大革命史》。

克魯泡特金是個俄國革命家,無政府主義者,跟法國的激進派有極深的淵源。這反映出法國大革命與俄國、與十月革命的特殊關係。現代歐洲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革命的領袖,都在自覺地以法國大革命為參照,從馬克思到饒勒斯,再到列寧和托洛茨基,都是如此。在19世紀,社會主義被稱作「1789年的再臨」。饒勒斯(20世紀初法國社會黨的領袖)曾說,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新紀元的開端之開端,它為後來的無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條件。左翼的歷史學家們也在1789年和1917年之間進行各種比附,如說布爾什維克是雅各賓派,克倫斯基的社會革命黨是吉倫特派;布爾什維克黨內的激進分子還警告俄國會出現「熱月反動」,等等。

有西方學者曾說,世界歷史上只有三次真正意義上的革命,頭一次是11世紀後期的教宗革命,第二次是1789年,第三次是1917年。即使是英國學者也承認,1917年前的歐洲人都認為1789年的革命是最重要的革命,1917年之後,這場革命仍有充分的理由佔據首要地位。1790年時,大革命著名的批判者柏克就說:「就各種情況而言,法國的革命是這個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生的最extraordinary的事。」

至於上述說法的理由,可以從很多方面考察。我認為米什萊的說法最有深意:
大革命是基督教的延續,又與基督教相矛盾。它既是基督教的繼承人,又是它的敵手。
牛津大學的Colin Lucas教授曾說,法國大革命中最讓他著迷的東西,是一種ambition,即一種再造世界的抱負。深以為然。這場革命的偉大和不幸,都來自於它的抱負。

法國大革命是現代世界的一場原型性質的革命,中文中的這個大字,我以為是確切的。

當然,很多人不喜歡它。但眾多批判反思咒罵它的文字也證明了它的影響力。

可以從概念史的角度做一點補充。

在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思想史研究中,在美國任教的英國人Keith Baker是個在國內被嚴重低估的人。他的代表作 Inven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中,有一篇同名的論文,考察18世紀révolution概念的演變。大體來說,革命概念也有它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對這個概念的舊式的理解,多指政治和社會秩序中的動亂,它具有周期性且屢見不鮮,因而是複數的;但是1789年的革命到來時,人們賦予它徹底改造舊秩序,實現人類至高福祉的厚望,因此這是一個期待的、可欲的概念;與此同時,革命被認為是一件普世的事業,它必將引領全人類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這種革命的概念是單數的。

用德國歷史學家R. Koselleck的話來說,革命概念在鞍型期(Sattelzeit, 1750-1850)發生了現代轉向,它從一個作為經驗總結的概念轉變成期待的概念(Erwartungsbegriff),因為它的目標指向的是美好的未來,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而不再是過去的動亂的寫照。這是特定的歷史哲學的產物,這種歷史哲學可以被恰當地稱為未來主義或進步主義。而從複數的révolutions中產生單數的大寫的Révolution則是這一歷史哲學在概念術語上的反映。


中國最早研究法國史的人是王韜,他在《法國志略》介紹了「法國革命」,但他也是效法日本人岡千仞的《法蘭西志》和岡本兼輔的《萬國史志》中的翻譯。

這也是「革命」一詞在現代語義下的溯源。

應該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法國革命」和「大革命」是共存在中文語境中的,比如清末某版的《萬國歷史》就同時出現了這兩個詞——只不過強換成了「法蘭西之變亂」和「大亂」而已。而康有為的《進呈法國革命記序》,乃至李大釗的《法俄革命之比較》,都繼續沿用了王韜的說法。

又比如1928、29兩年,相繼翻譯出版了《法國大革命史》和《法國革命》等書籍——前者甚至還是一本批判法國大革命的書籍,後者作者則是威廉·布洛斯(蘇共史出場過)。

所以統一使用「法國大革命」,是新中國建立之後的事情。原因無非出於對革命的病態崇拜,畢竟

我們的黨史就是一篇長長的革命史。

「法國人的歷史,我們感興趣,特別是對法國大革命。」

By 毛澤東

但中國人第一次聽說歐亞大陸那頭的故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早。

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出訪大清,負責接見他的是和珅和福康安。

同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近兩三年的法國內亂消息在北京已有風聞,那裡所鼓吹的種種破壞秩序顛覆政府的主張迫使北京政府加以防範。為了避免這些東西傳入中國,北京王朝雖然還沒有
下令驅逐住在廣州的外國人,已經對在華外國人的行動注意監視。外國的工匠和天文學者們在北京仍然受到歡迎,但他們同歐洲的通訊則受到嚴格的檢查。事實上這
些外國傳教士們依靠外國教會匯寄一些款項來維持生活,現在法國的平民統治者斷絕了這筆款項來源,這些傳教士們比任何人都更厭惡法國革命。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受到小心而多疑的中國政府的提防。」

By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英國人不懷好意的觀察著中國人和他們的「大皇帝」,饒有興趣地比較著大清王朝和波旁王朝——一個是歷經順康雍乾四代149年,另一個是路易十四十五連續統治一個半世紀。

法蘭西兩個長壽的國王讓他們永遠失去轉身的機會。

中國兩個英明的皇帝讓他們迎來千年來最後的盛世。

無論是從英國使團還是傳教士那裡,但毫無疑問垂垂暮老的乾隆的確知道了異國同行掉下來的頭顱。至於他有沒有想到別的什麼,誰知道呢?

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軀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個無能之輩掌舵,那船上的紀律與安全就都完了。

By 馬戛爾尼


世界上能被稱為大革命的只有兩次

1.法國大革命

2.文化大革命

自己體會。


其實沒有那種區別。

一個歷史名詞,意義積澱使其原本單一的意義變得多樣化,多義化。

就此題而言可以稱之為法國革命,加個大字亦無所礙。

維基法國大革命辭條:

法國大革命(法語:Révolution fran?aise,1789年-1799年)是一段法國社會激進與政治動蕩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了深刻廣泛的影響。

1.法國的政治體制在大革命期間發生了史詩式的轉變: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過去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農村中的農民的衝擊,傳統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階級層序轉換甚至重置)

2.整個歐洲(可以看出波及範圍之廣,後文將有所淺述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便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舊君主制,但很多重大的改革已經成為永久性的變動。所以造成了革命的支持者與敵人之間,長達往後兩百年的政治上的對立。

百度法國大革命_百度百科辭條:

法國大革命(法語:Révolution fran?aise,1789年-1830年)是一段法國激進的社會與政治動蕩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了深刻廣泛的影響。

1.法國的政治體制在大革命期間發生了史詩性的轉變: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過去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激進的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農村中的農民的衝擊,傳統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硬生生地被自由、平等、博愛(法語: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等新原則推翻。

2.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便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舊君主制,但很多重大的改革已經成為永久性的變動。所以造成了革命的支持者與敵人之間,長達往後兩百年的政治上的對立。

(與維基無大異,╮(╯_╰)╭ )

都是起始於1789年,毫無疑問。但由於結束時間之不一致,遂有廣義狹義之分。此處,有專文分析:法國1789年大革命起止時間新見--《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而托克維爾的意思則在於探討1789-1840的六十年間的法國歷史,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法文原著,於1856年出版,是一部研究與反思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專著,其研究視角比較獨特。……我們應注意,與主流史學階段劃分做法不同,他把從1789年起至1849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政變為止的六十年視為一個整體,統稱為法國大革命歷史時期。

(鍾譯本譯者序:

托克維爾的歷史深思——兼談為何重譯《舊制度與大革命》第二節)

可以說,這又是「托家之言」。

若真要扣個「大」的帽子那便是:

法國大革命之大,大在領域之廣,範圍之廣,影響之,意義之

1.領域之深

作為一部評論與反思性的著作,本書並不著重論述事實而是亮明觀點。

托克維爾說:

大革命的真正功績,就是摧毀,徹底或者正在(因為仍在繼續)摧毀舊社會的貴族制度和封建制度所產生的一切,摧毀與其存在任何聯繫的一切,摧毀哪怕帶有一絲其痕迹的一切。大革命所保留的,只是與舊王朝一直格格不入的,或者獨立於舊王朝的東西。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第一編第五章:法國大革命的功績何在(據鍾譯本)

不難發現此次革命之徹底就在於:摧毀一切。

而之所以大,是因為此次大革命在伊始以宗教面目以便於推行之結果:

法國革命的最初措施之一是攻擊教會,在大革命所產生的激情中,首先燃起而最後熄滅的是反宗教的激情。即使在人們被迫忍受奴役以換取安寧、對自由的熱情煙消雲散之時,他們仍在反抗宗教的權威。拿破崙有能力制服法國革命的自由天賦,但他竭盡全力也不能制服它的反基督教天性,甚至到了今天,我們仍看到有些人,他們以為,不敬上帝便是彌補了當初對政府區區小吏唯命是從的過失,他們拋棄了大革命信條中最自由、最高貴、最自豪的一切,卻以忠於大革命的精神自矜,因為他們仍舊不信上帝。 (第一編第二章)

其實,第一編第二章之標題即明義:大革命的根本與最終目的並非摧毀宗教和政治權利

  可是,人們今天不難明白,反宗教之戰只是這場偉大革命中的一個事件,是大革命面貌的一個突出的卻轉瞬即逝的特徵,是醞釀大革命並為其先奏的那些思想、激情、個別事件的暫時產物,而不是大革命的本身特性。(同上)

另外對於徹底,正文亦曾強調:

大革命的唯一成果,就是摧毀了若干世紀以來絕對統治歐洲大部分民族的、通稱「封建制度」的那些政治制度(摧毀舊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更統一、更簡單、以人人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治制度(建立新制度)。

第一編第五章:大革命的功績何在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結構與社會運動中的軟作用力,尤其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中性詞)更容易使人信服,就好比當年康梁托古改制,之所以採用彼種方式,就是在於力圖減小阻力。革命精神之自由,平等(托氏本人相對前兩種政治精神,貌似不太喜歡民主)得以乘反宗教之風播撒萬里。

說到底,歷史不過是一場場矯枉過正和矯正過往。

最終會有這樣的結果:

法國大革命最矚目之處不在於他採用的手段(亦即,不管是暴力武裝還是國民議會),亦不在於提出的思想觀念(自由平等的思想淵源並非啟蒙時代,須知,啟蒙思想運動之爆發需要特定與必要的條件),而在於如此多的人們(指舊大陸諸國,至少是絕大多數大國)通過如此方式欣然接受了如此的思想觀念。

(同據上引,第一編第三章。有所變動,但無礙於文義)

2.範圍之廣

法國革命幾乎使歐洲諸大國均捲入其中,其大革命爆發之初,不僅諸君主國震惶不已(材料待補),其後的法蘭西與七次反法同盟的戰爭對其糾結的程度表現的更為明顯:

1. 179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西班牙結成第一次反法同盟。1797年,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義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土崩瓦解。

2. 1799年歐洲列強趁拿破崙的軍隊被困於埃及,再次發起反法戰爭:神聖羅馬帝國聯同英國、奧斯曼帝國、沙俄結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同盟,於1800年打敗聯軍,列強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

3.1805年8月9日,奧地利帝國、英國、沙俄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崙宣戰;最後同盟大敗收場。拿破崙與奧地利皇帝簽署普萊斯堡和約,神聖羅馬帝國正式走向衰亡(應該說,這些戰爭已經動搖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4.1806年秋天,英國、沙俄、普魯士、瑞士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魯士率先對法國宣戰。但在10月14日,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大敗普軍,普軍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1807年6月14日,拿破崙在弗里德蘭大敗俄軍,俄羅斯沙皇被迫求和,簽訂了和平條約。

5.1809年,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結成第五次反法同盟,奧地利偷襲法軍在德國的領土,拿破崙不等西班牙戰事結束,匆匆率兵回國,東征奧地利,奧軍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後來情勢逆轉。奧地利再次割地求和。1811年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拒絕繼續與法國合作封鎖英國,1812年拿破崙為懲罰俄羅斯,集兵50萬軍遠征俄羅斯。法軍長驅直入,直搗莫斯科,然而拿破崙無功而返,元氣大傷。

6.1813年歐洲匈牙利、普魯士、俄羅斯、瑞典、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萊茵聯邦的某些邦國)結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崙率軍40萬與聯軍作戰,不料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擊敗,各附庸小邦國乘機起來擺脫法國管治,拿破崙陷入困境。

1814年聯軍向法國進軍。3月30日,巴黎淪陷;4月6日,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埃爾巴島;波旁王朝繼而復辟。

然而,拿破崙再次從戒備森嚴的埃爾巴島上逃了出來,並在1815年3月20日進佔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

7.1815年拿破崙建立了「百日王朝」之後,歐洲各君主國(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撒丁五國被英俄普奧四國所控制的荷蘭、比利時、德意志一些小國)重新調集重兵,結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覆沒,拿破崙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至聖赫勒拿島。

(據網路材料編訂)

法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全身已動,豈言不大?

3.意義之

4.影響之遠

暫且答到這裡。

3、4點,傳統教科書中都有體系內的解釋,如欲進一步探究,筆者則需涉獵其他作品,茲不贅述,以俟高人。

限於陋見,如有錯訛,還請指正。

——————————————————

本文主要參考: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商務2012版,中國長安出版社2013版。

————————7.18.增補————————

有個細節問題留作補充。

1.1793年10月16日,瑪麗·安托瓦內特在登上斷頭台的階梯時,無意中踩到了劊子手桑松的腳,王后立刻道歉:「請原諒,先生,我並不是故意的。」(流傳甚廣,雖不知真假,但從側面反映了大革命中暴露的問題。另據網路資料,據傳當時被砍頭的人都會被綁起來並且堵上嘴。但畫家大衛的一幅鉛筆速寫證明這種說法不確然,王后只被綁住了手。當時劊子手桑松的任務之一,就是搜集大人物的臨死台詞。)

2.1793年11月8日(雅各賓派執政期),羅蘭夫人臨上斷頭台前:

「 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

(原文「? Liberté, que de crimes on commet en ton nom ! 」,梁啟超《近世第一女傑羅蘭夫人傳》譯文。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亦有提及。參看維基百科。)

當大革命作為一種洪流無形中(當然無形之說並不嚴謹,這是後人作為歷史的馬後炮表述,或者應該說是各方勢力交織鬥爭?竊以為很少有人能夠處身歷史而認知歷史。進一步的,我所言「很少人」,是說相對於所有我們這些人而言,人數必在少數。這種想法的來源可以參看大眾心理學著作 勒龐:《烏合之眾》)導引人民取得所謂革命果實的時候,狂熱已遮蔽人心。這種狂熱,就如同文×(大)革命時期群眾的狂熱一樣。在這種錯誤的年代,或者說在不能保證自己不(被)犯錯的年代,人格是都被Politic壓倒的時代,這種革命如果極言其大,那是不是同時在承認革命年代人們的那種狂熱呢?

——————————2014.8.6補充——————————

呂一民:《法國通史》第六章法國大革命作者評曰:

19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二百周年,法國精心組織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踴躍參加紀念活動的不獨是法國人,還有為數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這表明,法國大革命不僅屬於法國,而且也屬於全世界。


請參考漢娜.阿倫特的《論革命》與邦雅曼.貢斯當的政治論著。

革命一詞在西方語言中的含義與漢語不同(這點很重要,理解外來辭彙時要區分本土字意與外來概念的區別)。 「革命」在西方語言中來源於天文學,是指天體運行的軌跡。而當偏離了軌跡就要進行「革命」,所以更準確角度來講,「復辟」或「回到正道」更為準確,這一點可以參考英格蘭光榮革命和美國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是美國革命的一部分)。

例如英國是因為國王破壞了原有的規則,秩序,打破了以往(加稅,管制等等)所以引發了「革命」,但是正如同「歸回正道」一詞,所以只是改變國王而不是廢除(所以中國教科書批「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非常無意義,一是混淆了「革命」,二是根本無推翻國王之意)。

而美國革命也是如此,由於英格蘭總督對美國原社區(見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的干預和加稅等,引發了「革命」。

另一個革命:中文語義中為「革新以順應天命」,也就是我們常常理解的「革命」,類似於推翻,起義等,但是與平常的「反抗」不同,這一層革命上更側重對社會問題的控訴。

而法國大革命,正是由此。

前一種革命重點在於「構建制度」,而後者則是「控訴社會問題」,但是缺乏了制度和程序,如何「控訴」?

也正是由於此,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變質,從「構建制度」(吉倫特派的君主立憲)轉向了雅各賓的血腥統治。對社會問題的控訴沒有解決,最終解決了自己。乃至後來的熱月黨與拿破崙,與其說是延續革命,不如說是對「革命」的背叛。

Ps.:「大革命」單從翻譯角度上更準確上是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和程度不同於以往,以此來襯托。

但是有些答主所言的「法國大革命」與「文化大革命」,其實兩者有一點很相似:控訴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不斷的針對人而不是制度。


加大顯著闊


魔獸世界某一部資料片的名字,也是「大」開頭的三個字,這個命名的原因,背景故事裡面有一句是這樣描述的:

「當他從深岩之洲破巢而出的那一刻,將會割裂整個世界,在大陸上留下一道無法抹滅的傷痕。」

還有一些末世流的小說電影,把造成末世的事件也一般用「大某某」來稱呼。

從這個角度看,法國發生的這件事,用類似的稱呼方式是非常恰當的。

因為這件事引發的其後那麼多黑暗血腥暫且不論,它用拔高道德掩蓋暴力野蠻的本質也先不提,因它而生的左派思潮到現在仍時刻危害著這星球上所有人,包括有民主黨的美國在內。

而且,歐洲受法國這件事的影響還遠未結束,實際已經實行著社會主義的西歐北歐,現在只剩下是「先被外來穆斯林統治然後再社會崩潰」,還是「先社會崩潰再被外來穆斯林統治」這兩個結局之一而已。

更不用說現在實際已經基本被毀掉的幾個民族了。

那個革命,從造成無法磨滅的災難這一點來說,是完全當得起「大革命」這個稱呼的。


法國大革命(法語:Révolution fran?aise,1789年-1799年)是一段法國激進的社會與政治動蕩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了深刻廣泛的影響。法國的政治體制在大革命期間發生了史詩式的轉變: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過去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激進的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農村中的農民的衝擊

[1]

,傳統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硬生生地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便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舊君主制,但很多重大的改革已經成為永久性的變動。所以造成了革命的支持者與敵人之間,長達往後兩百年的政治上的對立。

因為他夠大啊。當時法國作為歐洲大陸首屈一指的大國,本身的影響力就是很大的,法國大革命對於整個歐洲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你看,其他處於封建時期的國家,屢次糾集反法同盟。其次對於法國本身的意義也非常大,法國從此揮手告別了過去,邁向資本主義,啟蒙運動,等等。不論是政治,經濟,思想都徹底的改變。

所以這個大是當得起的。光榮革命就不會被稱為光榮大革命,他對外和對內的影響都不是一次爆發的,而是漸進的,所以不能被稱為大革命


個人覺得單從翻譯的角度來講,

首先,因為它本身是發生在法國的革命(看似廢話但確實是一個理由之一)

並且,從革命發生至今人們沒有以一個特別的標誌式的名稱取代它。只是稱呼它——Révolution fran?aise,直譯過來還是「法國革命」,不像別的革命,以辛亥革命為例,最先辛亥革命也不是叫這個名,怎麼稱呼它的都有,「武昌首義」、「共和成立」、「民國肇生」、「辛亥之役」等等等,但是「辛亥革命」這個名用的最多,後來大家寫報告寫文章也都用這個名,就約定俗成,正式叫它「辛亥革命」。

最後來說這個「大」字,試想,如果單單譯成「法國革命」的話,當提到它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那次革命」還是法國所有的革命?我想可能會有混淆或者表意不明之類的問題出現,在英語里或許還會在French Revolution前面加上the表示特指,但是中文似乎沒有類似的表示特指的詞(如果有,這個「大」字或許可以算一個),所以必須加點修飾來讓它特殊化,然後翻譯人員就選擇了加個「大」字吧。具體的來源出自什麼年代。。我也還是靜待大牛吧。但很可能也是那種約定俗成的漸漸確立下來的。可以參考辛亥革命的名稱由來。

再考慮它的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加個「大」正好把它與其他的革命區分開來並表現的它的特點。

順便讚揚下LZ和朋友的認真的考據精神。


法國大革命的Revolution這個R可是大寫的,所以翻譯為「大革命」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為什麼要把R大寫,熟讀西方思想史的人應當比較清楚。一言以蔽之,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思想史上的重要拐點。


提到這場革命的時候,都會把R大寫來體現這場革命的影響,中文語境下不好體現大寫,就加一個「大」。

至於大革命的影響,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建議題主去看一些書,不必要很艱深的,北大有兩個教授為他們通識課出了兩本書,一本是錢乘旦《西方那一片土》,還有一本是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都是北大出版的。翻看相關章節就可以了。

這兩本書很好讀,讀完有問題,可以依照他們的參考書目循序漸進地讀一些更深的著作。

最好不要純當伸手黨,要有自己的閱讀。


因為法國大革命真的很大,很徹底,波及範圍非常廣,影響極其深遠。那時候歐洲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都達不到法國的程度。

1、意義大。影響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導致了資本主義在世界的崛起。

2、範圍大。除了法國以外,革命幾乎波及了歐洲大陸各國。法軍所到之處,革命浪潮蜂擁而起。

3、規模大。法國幾乎全國奮起,後來第一共和國和第一帝國法國基本上是全國總動員與歐洲各國開戰。

4、時間長。廣義上說,從攻佔巴士底獄開始,一直到滑鐵盧之戰後拿破崙退位波旁王朝復辟,大革命幾乎持續了將近20年。


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法語原文 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 本身並沒有大(grande)這一詞。如果說大革命這一詞的詞源,有可能是出自 Kropotkine Pierre 1909年完成的《La Grande Révolution》。作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Kropotkine的中文翻譯名 克魯泡特金 可能更為人所熟識。

克魯泡特金常年旅居法國,又是俄國人。中國革命廣泛受到法國和俄國(蘇聯)的影響,所以沿用他的著作里的大革命來指代法國革命,也是很順利成章的。


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國民大革命被稱作大革命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繼辛亥革命後有一次全國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波及範圍廣,階層廣泛,史無前例,所以後世史家稱稱之為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應該和這個差不多吧...大約


影響不限於法國,後期影響擴散到了了整個歐洲


16、17世紀的英國人非常喜歡用「大」(Great)來稱呼所發生的事件。法國是受其影向?


革命就像氣象,革命兩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劇烈的社會變動。一場狂暴的颱風能使八月數萬平方公里的江南驟然降溫。倘若只能給幾家小門小戶帶來陰涼,那隻能算是空調,最多也只能算是中央空調。革命也是如此,革命的影響勢必是巨大而深刻的。在氣象中,根據颱風的強度不同,我們對颱風進行了分級。但是革命涉及的是社會變動,而社會的變動紛繁複雜,難以進行定量分析。儘管如此,無法進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總可以吧。這個「大」字就是我們對法國革命所貼上的最簡單最有力最鮮明的標籤。

那麼法國革命為什麼大呢?大與小總是相對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想知道法國革命為什麼大就要同其他革命相比較。

我們先來看美國革命,也就是美國的獨立戰爭。最近有學者將法國革命和美國革命稱之為雙元革命,或者姊妹革命,藉以描述兩者之間微妙的關係。從時間上來看,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兩者相距最近,前後不過二三十年。但是美國革命卻不能稱之為大革命。這是因為當時美國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和今日美國之地位截然不同。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當時的美國處於新大陸,本來對歐洲的影響就小。再加上當時的美國不過是局促於東北一隅的十三個殖民地而已,同今日橫亘東西的龐大帝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因此若不是今後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美國革命的地位是否能比的上南美的聖馬丁等是值得懷疑的。

然後我們來看法國革命。法國從中世紀以來就已經習慣了大國的地位。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歐洲就是中原,就是正統,其他諸如美洲、非洲、亞洲等不過是南蠻北狄東胡西戎罷了。法國就是中心的中心,是諸夏中的晉國,根正苗紅,地位高貴。法國曾是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最為典型的國家,也是絕對君主制發展的最為充分的國家。太陽王路易十四「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言猶在耳,什麼,你們居然就把法國國王給砍頭了。這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實在太令人難以置信,也實在太令人惶惶不安了。此外,我們看待法國革命不能和之後的拿破崙戰爭割裂開來。雖然不少觀點認為法國革命結束於1799年,也就是拿破崙從埃及回來聲稱「我們要摘取十年革命勝利果實」的時候。但是法國革命到底結束於哪一年,至今仍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當我們討論波瀾壯闊的拿破崙戰爭,驚嘆於拿破崙的軍事天才之時,我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提及到法國革命。就像教科書里所寫得那樣,拿破崙戰爭把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和理念傳播了世界各地。而拿破崙戰爭本身就是一個體量相當大的歷史事件,法國革命是拿破崙戰爭下面一層瑰麗的底色。當兩種色彩相互促進的時候,法國大革命之大就愈發明顯了。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革命有一點和法國革命是相同的就是訴諸於暴力,以及廣泛的群眾的參與性。而這一點是英國的光榮革命所不具有的。接下來我們就來比較一下英國光榮革命和法國革命。

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之所以不能稱之為大革命,恰恰就在於他的光榮,也就是不流血。大規模群眾參與的活動,哪有不流血的,不流血哪裡來得壯烈,哪來讓人腎上腺素飆升,讓人心潮澎湃,記憶深刻的瞬間。事實上,1640年開始,護國公領導的資產階級的革命(似乎歐美史學家那邊更多稱之為清教革命)似得更好詮釋了革命的概念。這裡有暴力衝突,有流血,而且也把國王砍了頭。但是之所以仍然還是不能同法國革命相比,一方面固然在於英國相對美國來說離「中原」更近了些,但是同樣是孤懸海外,跟法國還是不能比。另一方面在於革命的結果不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光榮革命的後果是另一個國王坐上了寶座。國王還在,這裡也沒有拿破崙。而且光榮革命幾乎是最頂層的幾個人的事,「肉食者謀之」,不關平頭老百姓的事。

我贊同上面幾位答主的回答,我也認為近世以來,值得稱為大革命的革命只有兩場一場是法國大革命,另一場是俄國1917年的十月革命。至於文化大革命,我覺得是否配的上這個大的頭銜還是有待商榷的。據說太祖對於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均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太祖發動文化大革命借鑒了法國大革命的方式、手段、鬥爭措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文化大革命在群眾參與上是不逞多讓,量達到了,但是質量如何呢?

最後,如果說英國議會是議會之母的話,那麼法國革命就是革命之母。搞革命的要是不知道法國大革命,就跟學物理不知道牛頓三大定律一樣吧。


我的理解是這一場革命推倒了法國的封建君主制,對法國產生的是跨時代的意義,大革命後期拿破崙在歐洲大陸征戰的同時也撼動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體制,啟蒙思想的萌發和推崇也在革命期間迅速傳播和接受,這是一場經歷時間長,高潮迭起,影響巨大的革命,也許正是因為這場革命所帶來的空前的意義和影響才稱之為「法國大革命」吧。


其實很簡單 歐洲之前沒有什麼老百姓起義的歷史 法國大革命著實嚇到了好多統治者 當然我也不否認很多利益因素花錢唆使巴黎的crowds去反抗

而且有宗教改革 the constitution of clergy確實動了很多人的乳酪

這場革命嚇到了很多人

最後英文是French revolution 並沒有看出大革命的意思


"Take the great French Revolution. It is with good reason that it is called a great revolution. It did so much for the class that it served, for the bourgeoisie, that it left its imprint on the entir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century which gave civilisation and culture to the whole of mankind. The great French revolutionaries served the interests of the bourgeoisie although they did not realise it for their vision was obscured by the words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owever, what they had begun was continued, carried out piecemeal and finished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以上引自《列寧選集》第三卷,解釋為什麼在1789年那次的法國革命之前冠以「大」或「偉大」這類修飾語。

至於中國對於這個歷史事件的叫法,究竟是翻譯過來的,還是中國史學界從它的歷史事實和影響上進行命名的,還不知道。稱呼「法國革命」的也有。

我看的一些中國史學家關於法國大革命的研究書籍,也有提到這點,但是都是從它的歷史意義上分析「為什麼」。


推薦閱讀:

《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提到過一句法語格言「誰要求過大的獨立自由,誰就是在要求過大的奴役」。怎麼理解這句格言?
法國在歷史條件上,有無可能像英國那樣形成穩定的君主立憲制?
拿破崙是繼承了還是顛覆了法國大革命?
大革命增強了法國的國力還是削弱了?

TAG:歷史 | 法國 | 法國歷史 | 法國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