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沒有史官,那其歷史記載可信嗎?

中國有專門的史官,而歐洲沒有,大部分歷史記載都是詩人、宗教人士書寫的。

有人覺得西方的歷史在嚴謹的考古學研究之前,都是YY出來的,那西方歷史可信嗎?

中國的史官記載可信度又有多高?


傳統史學上,管官修史書叫正史,民間史料叫野史或者雜史。

而搞史學研究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以正史為脈絡,參考比對雜史記載,還原歷史面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史記》是正史,《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是雜史。你光憑《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去了解戰國歷史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光憑《史記》的話是能摸來一個大概的。然而史記中對蘇秦的記載多矛盾之處,比對下戰國策這不就了解了,原來史記中對蘇秦的記載為什麼含混矛盾,因為記錯了。

正史好比樹榦,雜史可以比作樹枝樹葉。

而我國正史的可貴之處在於,不但給中原的歷史提供了樹榦,還給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與我國有往來的外國提供了樹榦。

這就是正史和雜史的關係。

而歐洲的問題,是沒有正史,只能憑藉雜史來重新構建這個體系。然而就像只有一堆樹葉沒有樹榦一樣,整個體系如何構建呢?希臘羅馬時期和中世紀時期倒還好說,因為雜史比較豐富,整理整理整個脈絡還是能出來的。

而希臘羅馬之前呢?

只能依託希臘神話和聖經了……

希臘羅馬之外的歐洲呢?

只能依託各地神話傳說和雜史中的零星記載了。

而更可怕的是,年代越早,雜史史料越少,這樣就越能顯現出正史的重要性。

最直觀的例子比如匈人帝國,匈人帝國的唯一史料,是一個羅馬軍官見聞錄中的幾段描寫……

你再比比我國對匈奴的記載,雖然很短內容也不多,但匈奴哪兒來的,征服到了哪兒,官制是怎麼樣的,列任單于都是誰,都有。

也可以再比比突厥和喀喇汗,從我國的正史雜史中,突厥汗國的全貌都能展現。

而喀喇汗的歷史,直到近代以前完全就是白紙一張。就連喀喇汗的帝王表,最後要靠俄國、德國學者從搜集的喀喇汗錢幣里推導,再比對波斯和中亞的雜史記載才搞出來,簡直堪比神探破案。而喀喇汗的官制呢?全是腦洞了,比如最典型的腦洞出的雙汗制,實際經不住推敲的。

而有正史的另外一種好處,就是門檻低,辯誤比較容易。而沒有正史的話,入門難度就很高,以訛傳訛的幾率就非常高了。

比如對匈人記載中,匈人頓河大戰征服阿蘭人的這個……虛構事迹。

反正從羅馬的一手雜史史料里是沒有匈人頓河大戰征服阿蘭人的記載的,這就只能怪啥了,怪西方沒有正史,而從雜史中整理體系難度太大,出錯後也很難修正了。

而其實越到近代,有和我國正史一樣作用的國外雜史也越來越多,史料也越來越豐富,所以越到後來,這種對比就越來越不明顯了,大夥都一樣了。我國正史的作用,其實也僅限古代而已。所以對正史、雜史的分類,於現代史學而言也沒啥意義了,都是史料而已。

而在雜史越來越豐富的中世紀晚期以及近現代,正史的地位也就越來越淡化了。


再次說明:本答案純粹為回應對中國史料極度無知的某答主,因此與題目關係不大,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有好幾位朋友的答案很用心,很有乾貨,比我的答案切題多了,請大家移步一觀。

非常感謝在回答和回復中賜教的各位朋友,通過交流與辯論,我對中國史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原先不了解的西方史料學也有了一點了解,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以下是三次更新的回答………………………

(我突然發現,為什麼人家說歐洲史料豐富的時候,從來不說有什麼史料,藏在哪裡,名字是什麼,而我每次回應新的方向都要找出對應的具體史料,甚至找出裡面的文字記載?我這回答思路有問題啊摔!)

再次更新……

總有朋友舉歐洲教區檔案的例子,指出:歐洲教區檔案數百年(還沒看見說數千年的)從未斷絕,無比詳細。但我想說的是:歐洲絕不是遍地都是原封不動的、從歷史時期以來就齊全的檔案史料,這隻可能存在與特定、偶然的時間與空間。我第一次完善後的答案舉了《蒙塔尤》的例子,我還想舉娜塔莉·戴維斯《馬丁·蓋爾歸來》第二版「檔案的沉默 故事的名聲」一句話:

「檔案追蹤的斬獲——地方信息異常豐富,但特定人物的史料則只有一鱗半爪——表明,想要對科拉斯和勒敘厄爾的敘事加以神話、複雜化,我必須求助於旁證。」

如果如某些人所說,歐洲檔案真的遍布歐洲,戴維斯教授有必要旁證么?直接去馬丁·蓋爾所在的教區調出他每天吃飯的菜單、財產清單什麼的就好了嘛(笑)。

另外,我還想說,中國的史學發達,使得原始材料已經變成了大量被加工的史學著作,同時「十厄」等圖書浩劫的存在,導致我們今天看到的原始記錄確實比不上當時,而相比歐洲,確實有一種「他們都全,我們都毀了」。但是!這絕不是說,中國沒有原始記錄,也不是有多少!相反,就是因為原始記錄太多了,才會有人把它編纂成為成熟的史書,你可以說他們編的不好,但這是當時歷史學還不夠發達造成的,絕不是歷史檔案不夠造成的。就算你經過了這麼一通折騰,中國剩下的原始材料還是有很多啊!(我也特別想問一問,憑什麼中國文人寫的筆記就不能算史料,歐洲人寫的就可以?標準在哪裡!)

我認為,中國史學的發達恰恰證明了史料的豐富。想想吧,你不斷地從房間往外扔東西,以及把房間里的東西歸置好,不就是因為房間里的東西太多了么……

最後,看了那麼多認為歐洲史料遠遠超過中國的答案,我想說。

你倒是列個表、舉個例啊!

很多朋友都提到了中國地方志,80年代後期,江蘇古籍出版社(今鳳凰出版社的前身)、上海書店和巴蜀書社三家出版單位在全國各大圖書館的協助和支持下,將當時他們所見的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編輯影印出版,形成了《中國地方志集成》,以省為單位分輯,收錄了全國25個省的《府縣誌輯》和一個《鄉鎮志專輯》。這還是當時所見到方誌,除此之外,隨著我國古代方誌地不斷發現,各省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開始影印出版各自收藏的地方志集成,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方誌庫。我承認我對西方檔案不了解,能否請懂行的朋友介紹一下對應中國的宋代,歐洲都有什麼普遍存在的檔案,有沒有類似《中國地方志集成》的檔案集成?或者是目錄也行?再不濟,就像我一開始的回答一樣,列一列歐洲史料都有什麼?來源是什麼?總得證明歐洲有普遍的檔案存在吧。

謝謝朋友,比心。

*******************第一次完善後的回答如下*********************************

看來有必要完善一下回答了,為什麼大家不斷地質疑我國的史料豐富程度以及史家的可靠度呢?我們這群搞歷史的真的很受傷……大家完全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而且覺得我們很輕鬆,只需要讀那麼一點點書嗎?

難過。

更新如下:

鑒於不斷有人以《蒙塔尤》為例,證明西方史料之詳盡到村鎮一級,我覺得有必要單獨說明一下:

請參見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蒙塔尤》第10-11頁「前言」:

「由於富尼埃所作調查具有偶然性,以及異端分子分布不均衡,記錄簿上有28個被告人來自蒙塔尤和普拉德,而其中25個是蒙塔尤人。這種狀況無疑是該地村民的莫大不幸。但在另外一方面,它又是歷史學家的萬幸。……資料的偶然性為我們選擇了蒙塔尤作為研究對象。」

作者都說了,選擇蒙塔尤就是因為這裡「資料的偶然性」,並不是到哪裡都能這麼寫!

作者還表達了對資料的感慨(第1頁):

「人們所缺少的是直接的觀察,即由農民自己直接提供的證據。我從1500年後的回憶錄作者那裡曾獲得過這種視角。……在人口迅速增長的14世紀,有一個人給了村民們以至於全村講話的機會。這對我們是一大幸事,但對村民們來說卻是莫大的不幸。」

還不明白嗎?哪個中國學者會認為明清「有一個人給了村民們以至於全村講話的機會。這對我們是一大幸事」?如果說宋朝的史料已經是極大豐富,明清的史料簡直就是浩如煙海,更可怕的是明清的史料還在不斷增加!你永遠不知道最新的史料會在哪裡發現,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加一句,永遠不要忽視宋元明清的地方資料,真的,你會後悔的。

另外還有人說西方史料記載數據詳細,中國史料動不動就「斬二萬」「米萬斛」,記載不實(在另一個相似的問題中)。他舉的例子是「玫瑰戰爭中陶頓戰役蘭開斯特家族僱傭了多少薩克遜自由民兵,1485一套米蘭甲的價格等同於一個熱那亞鐵匠多少天的稅後工資」。我想說,玫瑰戰爭和1485年差不多對應中國的明朝,可能這位答主不太了解,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太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編造完整、詳細的魚鱗圖冊,以清丈土地,並在圖冊上畫出每塊田的形狀並編號,註明其位置、土質、面積、主人姓名等信息,據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田制三》:「魚鱗冊字型大小,一號以一畝准之,不得贅以奇零。如數畝而同一區者,不妨數號;一畝而分數區者,不妨一號。」最終測量出全國土地面積為三百六十六萬七千七百多頃,之後不斷編修完善,到洪武二十四年,全國土地增至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七百多頃;賦稅收入僅米麥一項,也由洪武十四年的兩千六百一十萬餘石,增至二十四年的三千二百二十七萬餘石。

這種記錄還不夠具體?我還沒擺出《賦役全書》呢。後來清朝都嫌太詳細了,又是記人又是記地,國家那麼大!乾脆把人丁攤入地畝,而且不再增加,每年就定額交多少稅就得了!

這種因為太詳細反而記載不願意詳細的痛苦,你能想像?

就算不比宋以後的史料,你以為以前的史料就不具體了嗎?大家可以去翻一翻王仲犖先生的《金泥玉屑叢考》,專門考證先秦到兩宋物價的小集子,最早的史料是《管子》里的!

《管子·輕重篇甲》:故粟重黃金輕,黃金重而粟輕,兩者不衡立。故善者重粟之價,釜四百。

犖按:六斗四升為釜。六斗四升之粟價為四百,則粟石價應為六百二十五,此高價也。

《管子·輕重篇·國蓄》: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谷貴則萬物必賤,谷賤則萬物必貴。中歲之谷,糶石十錢,凶歲谷貴,糶石三十錢。

犖按:古之石,准宋之三斗三升三合。

《管子》是什麼年代的書?懶得介紹了,自己百度吧。

吐槽一:為什麼很多答主總喜歡拿中世紀的修道院、法院的檔案來和中國上古的史料做對比……我感覺,可能在他們潛意識裡,其實我們大家潛意識裡也一樣,西方早期就是中世紀,中國早期就是夏商周秦上古之時,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將兩者做了對比吧。可是……他們舉的中世紀的年代,中國的封建社會都已經快走向盛極而衰了……要比,就拿同一個年代的比嘛。

吐槽二:我都不想吐槽那些說到中國的史料就認為只有官方正史,說到西方史料就是法院檔案等等觀點了。我想說的是,就算是西方都是修道院、法院做的檔案,那就能說明他們記載確切嗎?

以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為代表的基督教史學家,把對基督教的信仰取代科學探索,認為歷史就是「上帝」意志的體現,同時也是「上帝」的見證。寫歷史就是證明上帝的存在,以讚美上帝的全智全能,因而將宗教傳說代替了信史實錄。基督教史學家認為《聖經》中所記載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不容懷疑的,而那些非基督教著作中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宗教內容支配著一切,而把世俗的歷史擺在從屬的地位。基督教史家並不認為人類歷史有中斷和倒退,而是在不斷趨近於上帝的天國。(以上抄自史學概論課程筆記)

這樣的治史原則,記載下來的東西真的大丈夫?否則為什麼會有蘭克史學呼籲「據事直書」呢?注意,蘭克都已經是19世紀的史學家了,還在呼籲「據事直書」,這難道不是反過來證明了過去西方史學家「不據事直書」嗎……

******************以下為原回答*****************************

本答案純粹為回應對中國史料極度無知的某答主,因此與題目關係不大,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

某答主提到了英國的威廉一世與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史料豐富,並認為其豐富度遠高於中國。

英國威廉一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時期是公元十世紀開始的,中國與之對應的是宋朝,那麼宋朝有什麼史料呢?南宋人陳傅良曾說:「本朝國書,有日曆,有實錄,有正史,有會要,有敕令,有御集,又有百司專行指揮、典故之類,三朝以上又有寶訓;而百家小說、私史與大夫行狀志銘之類,不可勝紀。」以下根據陳高華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的宋代部分進行簡單介紹:

首先,中國古代的史料絕對不是只有後代人才能編纂,以宋代為例,從政府到知識分子都十分重視當代史的編修工作。其中宋朝政府編纂的當代史包括:

1、起居注,從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開始,一直到南宋末年,三百年的時間裡,起居注基本上都延續了下來。

2、時政記,指的是從唐代繼承下來的,由宰相記錄皇帝與宰相「所言軍國政要」的記錄,「每月封送史館」,是為「時政記」。由於宋代掌握行政的中書門下與掌握軍權的樞密院分班奏事,故宋代有中書時政記與樞密院時政記兩種。從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起,歷代皇帝的時政記也沒有斷絕。

3、日曆,是編年體的史書,除依據起居注和時政記外,還包括了詔令文書等,記載大臣去世時還附有傳記。日記內容豐富,卷帙浩繁,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日曆就有1000卷之多。

4、實錄,根據日曆編成,體裁也與日曆相似,兩者的差別在於日曆(以及起居注、時政記)帶有原始資料、檔案的性質,而實錄則帶有修纂成的史籍性質,因此較為簡練,且允許臣僚參閱甚至抄錄。從宋太祖到宋寧宗都有實錄。

5、國史。是宋代編纂的本朝的紀傳體正史,體裁也有本紀、列傳、志之分。宋代共有四部國史,包括:《三朝國史》,記載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共150卷;《兩朝國史》,包括仁宗、英宗兩朝,120卷;《四朝國史》,包括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350卷;《中興四朝國史》,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卷數不明。國史也是後世纂修《宋史》的重要依據。

而至於私人修史就更多了,後面提到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東都事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都是私人修成。

至於宋史的重要史料如下:

一、基本史料

《宋會要輯稿》,清代徐松輯自《永樂大典》,分十七類:帝系、后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800萬字,包括皇帝詔令、臣僚章奏、地方報告等。

《文獻通考》,元代馬端臨著,分二十四門: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等,470餘萬字。本書實際上是從上古到宋朝寧宗時期的典章制度通史,但有關宋代的內容佔全書一半以上。

《玉海》,宋末王應麟撰,分二十一門:天文、律憲、地理、帝學、聖文、藝文、詔令、禮儀、車服、器用、郊祀、音樂、學校、選舉、官制、兵制、朝貢、宮室、食貨、兵捷、祥符,120萬字

《續資治通鑒長編》,南宋李燾著,是記載北宋一朝的編年體史書,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僅注文就有70餘萬字。作者取材十分豐富,除宋代的實錄、國史外,還大量採用經、史、子、集,筆記小說,家乘志狀。

下面還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200卷)、《三朝北盟會編》(250卷)、官修《宋史》等就不介紹了……

二、一般史料

1、編年體:《皇朝編年綱目備要》(30卷)、《皇宋十朝綱要》(25卷)、《靖康要錄》(16卷)、《中興兩朝聖政》(64卷)等

2、紀傳體:《東都事略》(130卷)、《隆平集》(20卷)、《名臣碑傳琬琰集》(107卷)等

3、政書:《宋大詔令集》(240卷),這個特別說明一下,這個收集了北宋太祖至徽宗年間詔書三千八百餘篇。

4、文集:這個實在太多了……宋人文集已經散佚了很多,但流傳下來的部分仍然驚人,僅清代《四庫全書》「別集」類著錄的已有388(注意,是「部」)、5000多萬字,內容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凡是作者所經歷、思考、聽聞等,無所不包。比如歐陽修有《歐陽文忠公集》153卷,曾鞏有《元豐類稿》50卷,司馬光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80卷、《傳家集》80卷,王安石有《臨川集》100卷,蘇軾有《東坡七集》109卷……這還不算,建國以後,大陸學者經過了20年努力,編成了《全宋文》,全書收文17萬餘篇,作者近萬人,字數約1,分裝360冊……

5、地方志:宋代地方志流傳至今的不過三十幾部,但我們知道,中國地方志纂修的時候,是不斷在前朝的基礎上加以考訂完善的,所以後代元、明、清的地方志中,同樣保留了大量宋代地方志的記載。宋代修的地方志,比較有名的如《太平寰宇記》200卷,《元豐九域志》10卷,《輿地紀勝》200卷,《咸淳臨安志》100卷。

三、其他史料

除了以上史料外,宋代還有很多專門方面的史料,這裡就不一一介紹其卷數了(太多了)。

如目錄書,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可窺見當時兩宋圖書出版業之興盛;法律書,有《宋刑統》、《慶元條法事類》、《名公書判清明集》,反映了當時中國傳統司法的原則與運行;城市風貌的記載有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周密《武林舊事》,基本可以復原兩宋京華鼎盛之景;中外關係、民族關係的書則有周去非《嶺外代答》、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等,這類記載不僅在中國史研究意義重大,對研究周邊國家的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自然科學類的書則有如陳旉《農書》、李誡《營造法式》、宋慈《洗冤錄集》、秦九韶《數學九章》等;石刻資料有《金石萃編》、《江蘇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等,其中許多都是在文獻資料沒有記載的,可與文獻資料相印證。

以上的史料數量已經相當可觀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那位答主會覺得「關於西方史料比關於中國的史料豐富的多」,還是我孤陋寡聞,英國威廉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的史料確實多於這些?好像這位答主是把中國的史料直接等同於正史,也就是乾隆欽定的那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了,要知道,這二十四部正史,只佔了中國史料的極小部分啊!

他說:

「我認識的一個中國朋友在英國讀歷史博士。他研究的東西包括16世紀人們對通姦這種行為的態度。他可以去翻英國地區幾百年前的公告。」

現在我指著上面介紹宋代史料的這段文字告訴你,不要說晚到16世紀,研究宋史的如果想研究「通姦」這個話題,他可以上到皇帝詔令(查閱《宋大詔令集》),下到街頭巷議(查閱兩宋方誌的「風俗」部分或宋人文集),中到官員審判流程(查閱宋代司法史料如《名公書判清明集》)、百官議論(查閱大臣的文集),可以說整個帝國的方方面面,只要你想,除了現場圖像還原不出來,都能給你找到記載。

好,你說中國人史料造假,我就不說什麼中國人記史求真的特點了,就算你沒學過考據,如此豐富的史料來源,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不同地方出現的史料都會有所記載,你連對比都不會嗎?那麼請問這位答主是怎麼研究西方史的?

「連六經都能失傳,你覺得中國人很擅長保存以前的東西?」

先不說六經里只有樂經失傳,中國人怎麼就不擅長保存了?在注釋的幫助下,你現在還能讀懂《尚書》吧?就算沒有注釋,有一定文言文基礎的人也能理解個大概吧?那已經是三千年前的文章了,你說中國人擅不擅長保存?更何況別忘了清代還有個逆天的乾嘉學派,生生把散佚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書都復原了,前面介紹的《宋會要輯稿》就是清人徐松從《永樂大典》輯出來的,二十四史里的《舊五代史》也是這麼重見天日的。這些人除了擅長保存東西,更擅長考據求真,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多少史料都得以去偽存真,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史料,基本都被他們甄別了一遍。

總之,要說到史料,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沒有比得過中國的。這不是盲目的民族自豪,而是實打實的。


我一點也不想吹我國的史料有多豐富,完爆西方到什麼程度。沒有意思,就像嘲笑三哥和高棉吳哥窟的歷史研究要要翻中國人的遊記一樣,沒任何意思。只是受不了一些洋奴才睜著眼睛說瞎話。
題主的問題似乎戳中了某些人內心的柔軟之處,於是他們十分嫻熟地開始了以下程序:
首先,他們把中國史料等同於二十四史等官修史書。
然後,他們把西方史料定義為各種菜譜、人口普查資料、財產清單、判決紀錄、私人筆記、教會記錄等一切只要是文字的東西,甚至包括各種遺迹、器物、考古資料等等。
然後他們就開始了對比了:
中國官修史書?這東西都是粉飾當朝的,統治階級口舌,是欽定的!不足為信,也就你國把那些東西當真。我們西方才沒有這種東西呢。
西方各種資料:可信度比你國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有什麼不對?

有啊,法令、菜譜、私信、政府文書、私人筆記、帳單、家譜、地方志……我就問一句,哪一樣史料中國不比西方更豐富?這些東西就你西方有?中國浩如煙海的史料,你信不信我去把我祖宗祠堂里的族譜偷出來上交國家(估計國家也不要),這玩意在你西粉眼裡可是比二十四史還要準確的史料啊!這要是一本西方某家族的族譜,分分鐘要被拿出來甩我臉上,狠抽我臉,用以證明人家西方史料分分種完爆你國!

至於,論歷史記錄的完整性連貫性,嗯,據我所知,西方倒是有不少歷史記錄方面的空白期,白得跟什麼一樣。

哦,對了,我才不知告訴你,再多的菜譜、帳單和出生記錄綜合到一起也編篆不出一本像史記這樣反映歷史概貌的史書呢。

我也不會告訴你,由於史料的零散,可能西方的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其實我們並不知道它們的先後順序,嗯,就像我們有很多珠子,但是無法串成一串項鏈那樣。大概有點類似於,我們知道有秦始皇、項羽和漢武帝,但並不了解他們生活的時代哪個在前哪個在後,他們究竟誰先出生。

-----------------------------

另外一點,可能許多人潛意識中會有這樣的基本設定:

一份流傳下來的菜譜會比正史里「食貨志」上面的記載更為可信。因為菜譜基本不可能會造假,這是真正的第一手資料,可信度是最高的。而正史中的記載有可能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資料,從史料價值上講,是比菜譜這類第一手資料低的。

從某種方面上講,這當然沒錯,但當我們的歷史研究的目的在於還原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時,一份菜譜究竟能反應多少東西就成問題了。

假設一個例子,秦人尚黑正史里可能只是一個概述,你當然可以有無數的理由去懷疑這個記載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XX人尚紅(我胡說的,隨便假設而已)這樣的結論則可能是歷史學家們根據一些 比如畫中的人物服飾、墳墓中死者的衣著這樣零星的所謂第一手資料推測出來的。

請問,XX人尚紅這樣的結論就一定比秦人尚黑可靠嗎?你怎麼知道死人穿的衣服就一定是跟活人一樣的?你知道壽衣嗎?

當樣本太小的時候,它究竟能否反映真實情況?

然而,據我淺漏的見聞所知,西方的上古乃至中世紀整個歷史脈絡就是根據這樣零散不成體系的史料(許多還不是一手的)建立起來的,這裡面的可靠性是否會比中國的正史高?至於說教會記載的史料,其可信度比之中國正史如何。至少從治史態度上講,我更相信中國史官。而我們知道,西方史的整個歷史脈絡很大程度上是靠這種零散、不成體系、片面的教會史建構起來的。

歷史是人活動的歷史,重要歷史人物的個人意志在歷史進程中影響是無法忽略的。哪怕我們可以靠著無數的菜譜帳單和出生記錄還原宋朝的社會生活,但還原不了一場王安石變法。沒有《史記》的記載,再多的考古發掘可能也無法告訴我們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場商鞅變法。

有人提到過春秋戰國間有一段幾十年的空白期,沒有什麼記載。可你要知道,這種空白期在世界上許多文明中反而是常態。

我知道這個問題下面的不少人似乎都頗瞧不起中國的正史,覺得它們是官方意識形態的產物,然而沒有這些你們所瞧不起的中國正史,我們周邊的好多國家以及整個世界史會空白成什麼樣子,這是無法想像的。

其實,我們只要做一個假設就好了,把二十四史全部銷毀,然後根據我們現存的其他史料來重構中華文明史,我相信後果是很容易想像的——不只是支離破碎,而且極可能面目全非。

不好意思,整個西方文明史可能就是根據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歪個題,多圖

過年在家看了一集國寶檔案,2017.2.14號那一期,講的是何家村遺寶,在西安何家村挖出了一瓮文物,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關於這些文物主人的猜測很有意思。

開始專家根據史料復原的長安地圖,結合何家村位置和《兩京新記》關於玢王府的記載,猜測是玢王李守禮的

然而史料又記載李守禮揮霍無度,經常借債度日,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大一筆財富,因此陝西歷史博物館又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出土的文物里發現了當時稅賦制度中庸調的銀餅,發現當時的租庸使劉震住宅和玢王府挨著,符合位置條件。

當時唐朝發生了一件大事,涇原兵變

查閱史料,當時長安淪陷,皇帝出逃,委託劉震處理國庫珍寶,這件瑪瑙杯就是當時從國庫帶出來,連同他自己的財寶一塊慌亂埋入了地下。而當時的重臣劉震在兵變被平息之後因為通敵被處死,珍寶從此無人知曉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珍寶被挖出來,根據史料縝密推測,結合長安地形圖,找出珍寶主人,還原來龍去脈,告訴我還有誰!


可信不可信這種辯證工作交給專業人士好了,不過某些對中西方歷史態度真的不一樣。

要是能用中國治史態度來對待歐洲中古史就好了,這樣我看有一大批要被打倒,奈何人命不同……孤證又怎麼樣?無實物又怎麼樣?人家寫有那麼就有。

比如說中方史料記載大漢和西域聯繫緊密,貿易繁忙,那麼怎麼緊密怎麼繁忙?

懸泉置漢簡記載,一次接待于闐王,其從者多達1600人,僅用壞的杯子就達300多個。接待烏孫國公主的規格也相當高,簡上記載有地毯等貴重東西。

比如長羅侯在懸泉置吃一餐,連花銷都給你列出來

又比如羌人使者路過,座駕零件都給你列出來

就這樣各種資料互相印證,還存在一批無故無由頭的疑古派,何必厚彼薄己呢……


本答案獻給所有認為英國史很全面的知友,不針對歐洲大陸。

@趙昱凡同學在這兒蝦扯蛋。威廉一世登島以後確實有一次細緻對於自己新贏得的財產--英格蘭的大普查,不過恐怕也是都鐸王朝之前唯一一次可以詳盡至此的普查。歐洲中世紀史苦史料不足久矣,很多歷史事件、語言變遷只能從挖出來的金幣上意淫。英國史簡直是史料匱乏的重災區。當然了盎格魯薩克遜人如今靠上帝保佑的北亞美利加得勢,趙同學這種英國史吹也能露露臉。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要不是大英帝國和美帝國帶來的光環加成,英國史至今的地位甚至都不配和阿爾巴尼亞史比肩。學歷史最忌諱的就是帶著屁股選材料,某位答主簡直是標準的錯誤答案。

我國自漢代起各種地方志和食貨志就已經相當全面,趙同學吹得威廉一世的時候我國已經到宋代了,各種私著歷史、經濟史、風土記多得我都不好意思拿出來欺負英國史。我這裡給大家幾張英國史中前諾曼時代最偉大的教會史記載、原文以古英語書寫、英國中世紀前半葉歷史的編纂大全、幾乎是英國非演義歷史中自羅馬陷落到諾曼登陸歷史的孤證、與《英吉利教會史》雙劍合璧構成了英國中世紀前期史料的幾乎全部內容、被牛津劍橋奉若至寶收錄的官修史書、不列顛教會數十代修士的心血----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的完全譯文節選截圖,對應我國的漢唐時代,大家體會一下。

確實沒有啥帝王異象,真是他媽客觀翔實啊。最後為了切題回答一下題主,當然可信啦!你能找出啥破綻嗎!


可信不可信,都要經過辨偽學、考據學的確認再經過歷史學家的研究才能確定。此外可能還需要一點輯佚學。

------

至於有的人。

你們知道什麼是簡帛文獻?知道什麼是敦煌吐魯番文書?知道什麼是宮中檔?知道什麼是地方檔案?知道什麼是金石文獻?知道什麼是譜牒文獻?知道什麼是雜記筆記?知道先秦的公文、戶籍、田簿、交易文契等文獻對先秦社會史研究的意義?知道敦煌吐魯番文書對再現三個涼國、麴氏高昌、唐代西域社會的重要作用?刻在甲骨上的商代文獻的意義有多大就更不用說,商代的氣候、天文、社會、戰史、風俗都被一一解讀。中國歷史文獻學連皮毛都不願意去瞭解,拿著某些從網上看來的東西來指責中國古代文獻?

我就這麼說吧,你們就是一群辣雞。

中國古代的出土文獻及流傳文獻(可能早已經過不同的版本流傳出現訛誤,但我們仍可通過出土的版本進行考據勘誤),是無數歷史研究者窮盡一輩子、十輩子都研究不完的,新史料也是層出不窮的,新解讀更是日日更新,某一個時代的歷史也是永遠研究不完的。不懂就是不懂,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非要為了裝這個逼幾句話就否定了成千上萬史學工作者的畢生心血,要點臉好麼?


看到某些答案,感覺到一些莫名的荒謬感…… 呵呵,漢與我孰大?

別的不說,知道夏朝為什麼難以確定啊?不是因為記載少,而是因為記載太多,真要找到這麼一個名為「夏」、符合記載的成熟文明,二里頭或者其他的地方還沒有過硬的證據,有些明明是比商朝早的,也只能暫且叫做「先商」文明。如果老祖宗少留一些記載,按某些地方的標準,只要時間上對應,空間範圍上對應,夏朝早就不成其為一個問題了。

歐洲的歷史,雜七雜八的拉起來,連『荷馬史詩』之類也算進來,勉強能湊齊一條大概的歷史線路,和二十四史相比依然差的不可以道理計了,就如同關毛的答案所說,中國的歷史有主幹——正史,有旁支,各種筆記,野史,書信,地方志,契約等等,理起來不知道比歐洲史高哪裡去了。

如果不比可信度,歐洲史尚且能說:「我用藤條搓成的一個主幹,和你一樣都有主幹了!」 但是某答案還要蚍蜉撼樹,想拿非正史資料的豐富程度來壓中國,那完全是自取其辱了,任何一個方面,中國什麼不比歐洲的多?並且中國有正史,可以和這些野史互相印證,對明顯的孤證和荒謬之處揚棄之;而歐洲歷史就是靠著這些搓合在一起的,很多時候都發現不了相應的錯誤。還說綜合可信度高…… 這有得比么?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我們對比下 文學家 蘇軾 和 莎士比亞 的各自歷史記載:

———————————————————————————————————————————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文豪

莎士比亞 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 1564年4月26日洗禮,出生日期不準 戲劇家

蘇軾500年後出生

———————————————————————————————————————————

蘇軾父親 蘇洵 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 事迹幾本書寫不完 正史、地方志、著作都太多太多了

莎士比亞父親 約翰*莎士比亞 出生日期不詳 雜貨商、鎮長,其他事迹不詳

———————————————————————————————————————————

蘇軾祖父 蘇序 973年— 1047年 具體日期不詳

事迹:李順、王小波起義,攻佔了四川大部及成都,994年主力各10數萬圍攻眉州、梓州(一南一北,眉州在川南、梓州在川北),22歲的蘇序上城樓守眉州城,當時蘇序無子,官軍同起義軍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互相填進去了數萬人命,眉州差點被攻破,正在絕望時,北宋禁軍攻進四川,打敗李順攻進成都,眉州解圍。蘇序僥倖未死,10多年後,生出蘇洵。

哎媽呀,差點蘇洵就見不到天日了。差點蘇軾就見不到天日了。差點蘇轍就見不到天日了。

莎士比亞祖父: 理查*莎士比亞 ,租賃過兒子的岳父的土地,其他事迹不詳。。。。

———————————————————————————————————————————

蘇軾曾祖:蘇杲 944年—994年 妻宋氏 死後多年被贈太子太保,夫人宋氏追封昌國太夫人。

眉州蘇先生杲,老泉之祖,輕財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歲凶,賣田賑濟其鄉里。逮秋熟,人將償之,終憐之,屢辭不受,久致破業,厄於饑寒;然未嘗以為悔,而好施益甚。——《湛淵靜話》

蘇序是蘇杲九個兒子中唯一倖存者。蘇序是蘇杲九個兒子中唯一倖存者。蘇序是蘇杲九個兒子中唯一倖存者。蘇序是蘇杲九個兒子中唯一倖存者。蘇序是蘇杲九個兒子中唯一倖存者。

哎媽呀,差點蘇洵就見不到天日了。差點蘇軾就見不到天日了。差點蘇轍就見不到天日了。

莎士比亞曾祖: 。。。。太欺負人了!

———————————————————————————————————————————

蘇軾高祖:蘇祜 905-958 事迹不詳。

蘇軾天祖:蘇釿 事迹不詳。

蘇軾烈祖:蘇涇 唐時周武宰相蘇味道之子蘇份之後,四川眉州蘇氏始從蘇份。

蘇軾太祖:蘇份,跑眉州去了。

蘇軾遠祖:蘇味道 648年-706年,唐朝宰相(武周)。事迹可以寫一本書。聽這名字感覺是個吃貨。

蘇軾鼻:蘇榮 20歲進士。

莎士比亞高祖、天祖、烈祖、太祖: 。。。。太特么的太欺負人了!

網上找張圖,今日眉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蘇軾算欺負人的話,再舉個和莎士比亞同時代的,王世貞,《金瓶梅》疑似作者,目前"蘭陵笑笑生"的第一嫌疑人。

我們能知道王世貞1543年鄉試第五十八名,1547年會試第八十二名,1547年殿試中進士二甲第八十名,能查到王世貞會試的應試文章。通過史書知道他和嚴嵩的矛盾,知道他爹的功績,知道他的任職經歷等等不一而足。他給《本草綱目》寫序等。


還是那句老話 我說《山海經》是正經的歷史地理書籍 99%中學老師都能啐我一臉
我要說《荷馬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是正經歷史書 估計沒多少人不同意

然而 這仨是TM一種東西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一下我對「古希臘」的認知吧 其實 我本人並不反對主流觀點——希臘文明引導了歐陸文明

@陳嘉駿

我大概花了半天時間看了下各路資料 我現在明確提出

我反對的就是你引以稱讚的歐洲考古學以及歐洲考古學家

憑什麼能在沒有任何實質證據僅憑一個傳說就能把克里特島文明歸納到希臘文明裡?

憑什麼在哪裡發現了個什麼標誌物沒有的遺迹 隨便去所謂的史詩里找一下就能按個名字

埃及莎草紙每年的產量到底多少?為何在埃及只有皇室和祭祀才可以使用的「法老的黃金」出口到了希臘反而成為公民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日常用品?為何沿用了3000多年的莎草紙製造術在莎草紙退出歷史舞台後 連500年都傳不下來?

為何連確定年份都定不下來的中間還有近200年斷代的愛琴海地區文明能統稱為希臘文明(現在有學者已經不要臉的開始稱馬其頓為希臘城邦了 呵呵你個友善度)而同樣的夏文明就被叫原始部落?三皇五帝就是傳說?《山海經》就是胡說八道?你們能把字寫在草梗上我們為啥不能寫在龜甲上?

你說希臘文明引領歐陸沒毛病

不過 是類似於這種引領

埃爾多安後面站著的武士分別對應土耳其那些時期的士兵裝束? - 國際政治 - 知乎

一群有了錢的義大利人亂認祖宗而已 古希臘人根本就是不是現在流傳下來的雕塑上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相貌。


看了一下 都盯著24史 那麼多的縣誌 都被忽視了 明顯的在貶低國內美化國外


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考古界有件大事,斷代夏商周工程取得巨大進展,為啥呢?當年發生了日食,天文學家經過計算,發現周懿王元年應該也發生了日食。由此周代的歷史提前了600多年,因為有甲骨文明確記載:"懿王元年,天再旦。"我當時還做了剪報貼到日記本里。

在斷代這件事上,中國史學考古學界有著超乎尋常的自律,當時沒有留下文字就不算數。夏朝由於沒有文字留下來,只能作為傳說存在,前後四百年一直腰桿挺不直。對比一下古埃及和古希臘的傳說神話當史料,菊花王朝頭一千年更是。。。

有時候我也會思考,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總要強調不能忘記歷史呢?這種尊重歷史的態度簡直是從國家到個人,貫徹了縱向的時間和橫向的空間。可能因為前人做了這麼多,兢兢業業的成例讓後人也如履薄冰,忘記就是對他們的詆毀,不能忘,也不敢忘。


歪個樓,側面表達下對我國史料的。。。懵逼

學史的,專業選修課浙江史,上學期期末作業,隨便找本縣誌,(浙江的就寫自己家),寫寫東西就好,隨便你,題材內容不限。

然後女票沒空,忙著找工作,我閑的就幫她寫了,網上下了本紹興縣誌。

然後

兩百六十多萬字(記不太清,大概第二輪修志後九十年代的版本),歷史方面從會稽一詞由來到縣治所變化,地理範圍,啥時候出過啥人,大概幹嘛的,都有。商賈民情,種植何物。。。均有。草草看的,本來想隨便扯點一個下午搞定,愣是弄了四五天。

然後。。。寫自己的作業,是真的被震驚到了,第一次知道自己家鄉有完整的地方史志館(浙江杭州餘杭),網上有門戶網站,音頻資料,歷史古籍全數都有。

http://www.yhsz.gov.cn/wap/

中國歷史真正驕傲的,應該是龐雜到令人心驚的歷史資料吧。

隨手截圖,能看到的最早的餘杭地方志,萬曆年間。

再多說一句,歷史也不只是帝王將相史啊,根據人口戶籍,完全可以佐證自然災害,或者對兵災的補充資料等等等等。乃至氣候變化的研究,中國這方面的研究環境非常好的。歷史記載的一脈相承承在這裡!

我本來想的是,下個縣誌,隨便寫兩句,啊,風光真好,歷史云云。後來認認真真看了很多資料,慢慢的去碼出一些有意義的文字。


答案分成好幾撥,內心有些凄涼其實。前些年機緣巧合,有幸見過耶魯大學的史景遷教授(名字就能看出他對正史有多看重),通過跟教授的交談能感覺出教授對中國有如此完備的正史和數不盡的民間史籍的如此良好的歷史環境的欣賞。不是很懂正史不靠譜,野史不如洋野史的說法。


這麼說吧

我們可以根據睡虎地秦簡裡面黑夫的家書和「秦朝強制子女成人後分家等一系列提高國家機器運轉效率的政策」對應上;

同樣的,根據睡虎地秦簡裡面秦卒驚的經歷去推測昌平君和項燕在戰國末年的活動範圍,並且和歷代史學家對此事的不同解讀相對照(沒記錯這個是田餘慶先生的論文)。

戰國縱橫家書和史記關於蘇秦的bug就不提了。

我們因為有太多的資料,相互印證之下常常發現bug並且努力去修正。

這麼看還是史料少好啊,孤證在此,你敢不同意?

(我還見過拿著聖經說索多瑪存在的,所以。。。。 西方史學就是好啊)


從歐洲中世紀史學的角度回答一下:

(個人是中世紀史學的初學者,也沒有受過中國史的訓練,疏漏之處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更新:

歷史在中西方文明中的地位、作用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不是簡單的比較可以滿足的。中國古人執著於記載真實的歷史,君主有自信維護信史的傳統,就如同西方的神學家一定要刨根問底,教宗作為宗教領域的權威不敢隨便篡改聖經解釋。說得再神棍一點,維護史學/神學的純正精深,對東西方的君主/教會而言是最有利的,他們的權威也從中而來。試想一位中國的君主讀了史記漢書三國志,他會發現儒家的治理方式是最有效的,因此他也法先王,遵循儒家,得到廣大士大夫和民眾的擁護。這時候他希望的是以史為鑒知興亡,而不是歷史隨便說墨家才是勝利者。當然,歷史和神學的對比也不恰當,經院神學取得的學術成就雖然很高,但是它不像中國的史學能滲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統治如何執政到百姓如何安居樂業。中世紀的歐洲一直是多元競爭的局面,維繫這一整體的是淺層的信仰,而不是深層的神學,這也是最後歐洲文明的分裂比中華文明要大很多的原因之一。

原答案:

中世紀沒有專職的史官和相關機構。史學在歐洲中世紀的地位較低,人們沒有連續的記述歷史的意願,沒有編撰(用於記史的)史料的傳統。史書作者大多是神職人員,受的是神學、修辭甚至是法學的訓練。

所謂「官方史學」,往往是指作者受到了國王、教會等權力機構的委託,為其記史;或者作者本身是權力機構中的高層,出於自願(大多是政治目的)而記史。稱得上「正史」的作品並不多,「野史」就更少了。

在中世紀寫史是個人工程,一般史家往往也擔任要職,所以可以直接查閱官方檔案。但是由於個人精力有限,大部分史書以作者的所見所聞為主。在處理關鍵性事件時,有時會依照重要文件重構,有時侯則是直接把政治文件原樣照搬,不經處理。

中世紀史書以編年史為主。比之紀傳編年體,單純的編年體相對簡單和低級,只需要記述每年發生的事件、描述現有的準則和秩序即可。紀傳編年體以人物為中心,但不局限於個人,往往是記載人物所處機構的歷史,它需要史家有更強的整合能力和連貫一致的邏輯,否則容易前後矛盾。中世紀有紀傳編年體(gesta),如教宗、國王和主教的傳記,質量也相對較高。

中世紀史書的可信度並不高,或者說出錯率非常高。只有小部分作者有「公正客觀」的意識,而即使是這部分人,他們沒有精力對使用的材料進行考辯,因為從整理材料到寫作都是他一個人在短時間完成。他們能收集到的材料也很有限,無法互相印證。歸根結底,這是史學不發達、沒有競爭和良性環境的結果。

另外相當一部分的史書寫作是出於現實的政治目的。由於歐洲沒有統一的權力機構,各個團體(王國、教會、城市、諸侯)長期處在競爭關係,由此產生的各種「官方史書」辯護色彩較強,作者對史料的取捨有嚴重的傾向性。當然,這對後世了解作者所在派別的思想和利益訴求很有幫助。還有一部分史書寫的是救贖史,描寫人們如何在上帝的計劃中最終獲得救贖,儘管作者經常從創世講起,但是其視野往往不超過他所在的地理區域。隨著中世紀西方日益世俗化,這類史書逐漸消失了。

若真論歷史記載的質量(可信性+文學性+思想性),我經常覺得我研究的中世紀史書和以《史記》為模型的中國官修正史不是同一種事物,可比性不大。西方的史學理論十分發達,可惜這些理論家並不了解中國的記史傳統,西方的史書估計也沒有認真讀過,因而對歷史一概而論。他們所謂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實只是基於自己的史學傳統而言,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倒是在中國很流行,左右了人們對記史傳統的看法。

所以現在的中世紀研究往往使用原始的政治、法律、經濟文獻,這要歸功於羊皮紙耐保存,史學著作只是輔助性史料。針對史學本身的研究在最近三十年才興起,也間接說明了中世紀史學的不發達。

中世紀沒有發達的史學對歷史研究而言是一大損失,因為古人對當時歷史的把握和理解,現代人很難企及。個人認為中國的官修正史傳統對後人的歷史記憶而言是一大幸事。歷史研究最忌諱「發明歷史」,由於中世紀的大量史料是碎片化的,大量的時代和人物記載是空白的,又沒有古人幫忙整理線索,所以直到今天很多問題仍然處在沒有研究或者觀點先行的階段。

補充:

「史學傳統」和「用於歷史研究的原始文獻」是兩個範疇。歐洲(特指天主教-拉丁歐洲)中世紀史學傳統不發達,有其複雜的歷史原因,不能代表他們的歷史文獻不豐富、不可信,不能推導出歐洲的中世紀研究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礎上。

歐洲中世紀的原始文獻在數量和豐富程度上遠遠不及中國。能識文斷字、撰寫文獻的主要是教會人士,保守地估計,一直到中世紀晚期,他們的比例不超過5%。中世紀大量時間內使用的是昂貴的羊皮紙,這也決定了中世紀的記載一般是慎重的,大多有實用性。

但是史料少不能直接推導出對古人的了解少。文獻的生產和文明的程度、實際的需要有很大地相關性。中世紀直到十二世紀才全面復甦,以文化水平最高的羅馬教會為例,十二世紀才出現了集大成的法律編撰《教會法大全》(Decretum Gratiani )和財政編纂《貢賦簿》(Liber Censuum),十三世紀才開始連續、系統地編撰行政文獻(Regesta)。相對於中華文明,中世紀基督教文明相當晚熟,你不能要求一個還沒有形成行政體系的地方產生大量的行政文獻,一個農奴很難脫離領主的地方擁有豐富的市民文化記載。

所以說,一旦這個文明逐漸成熟,逐漸世俗化,相關的歷史文獻也會迅速增加。羊皮紙手抄本的一大好處,就是便於保存,散軼的情況相對較少。文獻較少的「黑暗時期」實際上政治形態也相對簡單,但是後人不能無端推測,所以相關的研究也薄弱。文獻較多的中世紀後期,研究的可靠性會大大提升。不過前面提到,由於沒有發達的史學,後人在文獻處理上會大打折扣。

對於使用非傳統史料的新文化史研究,我覺得在中西方的研究中是一樣的,就是後人可以以全新的視角分析史料,而古人的視角往往基於他的時代。在這一點上,自然是原始史料越豐富,基於此的研究就越紮實。至於非要說西方史學哪裡比中國有優勢,我覺得是西方史學裡經常有一些和珅寫乾隆的著作,比較有意思,哪怕和珅完全是吹捧乾隆,也可以看到他怎麼吹,在哪些問題上吹,同時它也是研究和珅本人的優質史料。


歐洲古代特地記載歷史的歷史文獻不如中國的史書全面詳細,但有人會告訴你,歐洲考古學家挖出了遍地的古代資料,比如說一份財產清單、一份菜譜、一份判決記錄……這些並非歷史文獻,但因為這些是古代的,所以也成了考證歷史的資料,這些東西比中國的同類東西不知道詳盡到哪裡去了

雖然你看不到這些文物,但這可是西方學者說的,他們說有,那就是真的有,你就是要相信。你要是不信,要他們拿出考古實物,檢驗其年代,你就是認不清中西方差距的憤青義和團


這個問題本身問得很可笑,我就懶得回答了

史官崇拜是正常的,這是對於職業化的一種認同;但是也不可以盲目崇拜史官,因為中國的歷代對歷史的重視一方面催生了史官的職業,另一方面也使得歷史的政治色彩變得非常濃,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另外,如果要比較自古以來文獻豐富程度的話,在沒有進行過具體的數據統計,都只能打嘴炮,因為14-20世紀也是歐洲史料文獻的井噴期,在沒有進行過真正的統計之前(我想這幾乎是沒可能完成的了,太難了),沒必要說誰能完爆誰,我只想說:都很豐富

當然,如果有人覺得中國的史料文獻不豐富,那麼他應該多去看看敦煌,看看黃冊,看看地方志。

另外,在地中海世界的4-10世紀的文獻留存確實是比較少,沒啥好說的,但是也不至於誇張的質疑可信性,我記得以前曾經聽馮天瑜教授講到過這個問題,他表示:我們所知的歷史本身就是二手甚至三手的歷史(因為我們不是歷史的直接見證者,很多記錄者往往也不是直接見證者),重點是在於構建的歷史體系邏輯上的合理性,以及根據新發現的東西進行不斷的訂正,這才是我們所要做的(大一聽的一次講座,現在可能記得不太清晰了)。

================

ps:雖然4-10世紀文獻留存相對較少,但是絕不等於沒有基礎,基本的歷史框架是完全可以搭起來的


求知乎來一個舉報虛假回答的功能 謝謝


我特別針對那些歷史任人打扮,史料豐富不代表真實的人說。明明史料越多越有利於相互間驗證研究,豐富才能把握歷史大的脈絡,才能去分析啊。比如甲骨文,西周青銅銘文,秦國黑夫簡,漢代武庫簡,孫吳簡,這些都是第一手的出土的當時材料,而且還是書信,官方文件,賬目,歷史學者根據這些與各類史料對比勘誤才研究出了歷史實際發展的脈絡,這方面的成果有很多,像漢代在西域地區的統治模式和西域諸國的政治架構以及和中央的關係,商代帝王的真實年表,楚國末代君王昌平君和項燕的活動軌跡,吳國的政治變化和經濟政策影響,如果沒有眾多的各類史料記載來對照研究,出土了這些文件也難以發揮其作用,知道黑夫等秦軍士兵到哪到哪和季節時間,你都不知道昌平君和項燕是誰,缺乏記載,能把當時的歷史理出頭緒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來科學研究只有怕材料少的,材料多,矛盾,可以考據驗證研究分析,什麼都沒有研究什麼?埃及學,印度學為什麼起步那麼艱難,還不是因為流傳下來的史料少,全靠考古逐步發掘,破譯,很多時候還得靠腦洞。史料豐富,真像還可以發現,沒有史料,真實根本無從驗證,很多真像就永遠沒有機會去發現研究了,就和瑪雅史一樣,大量材料被西班牙有預謀的銷毀後,一片空白根本填補不了。我實在不能理解怎麼會有人覺得多不如少,多了就不真,多樣和豐富才是真實的保證,沒有印證何來真像?歷史是一門科學,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覺得它是那麼不嚴肅,難道知乎人的水平已經下限到這個地步了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宦官「弄權」就一定會「敗壞朝綱」?不是很多宦官都很有學識嗎?他們為什麼不能像權臣一樣治理國家?
中國史領域,有哪些深入淺出的優秀著作值得推薦?
你最想了解哪一段歷史真相,或者某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
古代社會中國人也自稱為「龍的傳人」嗎?
為什麼明朝會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這句話?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歐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