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有哪些典型特徵?
感覺閱讀文章太長的,可以聽這期的節目:喜馬拉雅FM
前言:在信息時代,甄別信息是一個必備的技能和素質。但並不是人人擁有這項技能,尤其是我們的父母輩,容易被偽科學、煽動言論所迷惑。這期『不聊茶事』電台,就來聊聊要如何甄別互聯網。不知道你們還記得方舟子大戰韓寒事件嗎?時隔多年,將此事件翻出來的原因是,這是個完整的互聯網輿論事件,已有定論,可以做為案例來分析。我們從這個案例出發,來分析如何甄別互聯網信息,如何不被謠言迷惑,如何避免被所謂的大V操控我們的大腦。茶已泡好,開聊!
用一杯茶的時間聊聊這有趣的世界,這裡是「不聊茶事」電台。水已燒開,茶已泡好,又到了和各位聊天的時間,今天咱們泡的是銀駿眉,聊的是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上一期我們說到新媒體,說新媒體是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給我們篩選可靠的信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加深刻和正確的認識。我當時提了一句,說我自己是有一套方法辨別信息的真偽,那有人問了,這套方法論能不能總結出來,也讓我們學習學習。
其實我就三個方法,一是要求你轉發的,你需要警惕。因為謠言就是為了傳播啊,什麼轉發送Q幣啊、愛心接力啊。這都是老掉牙的套路了,但依然還有很多人信。二是標題特別驚悚的,什麼驚天大秘密、陰謀論、禍害下一代等等標題的,要特別警惕。比如說小龍蝦是日本人轉基因製造出來禍害中國人的,利用了我們愛國之心來傳播謠言。三是文章不標註出處、不署名的,比如最近一個所謂的美國博士寫的,《中國煤炭工業的崩潰和核霧染災難》,全篇沒有介紹這個美國博士是何許人。還有一些什麼《五十位教師聯名上書國務院》這種讀完沒有出現五十位教師署名的,通通都是假的。這是我總結的三個方法,簡稱三板斧。我這「三板斧」雖然簡單,但是可以辨別百分之七八十的謠言。其實謠言大多數你多留個心眼,都能看出端倪來,沒那麼複雜,就是大家太懶得思考了,一看到一些煽動性的言論,血湧上大腦,想都不想就轉發了。
我大學時候有一個相談甚歡的老師,上海交大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也受過嚴格的理性訓練,但他的微信就經常轉發一些謠言,就我剛剛上面講的那些什麼愛心接力啊,陰謀論、愛國主義等等。我也特別倔,老師一在朋友圈發這種謠言文章,我就把闢謠的鏈接貼在回復底下。最近好久沒看到他發了,不知道是不是把我拉黑了(笑的語氣)。
這位老師也不是笨,就是太善良了,一個社會正常人沒那麼多心思去猜忌別人。我自己也琢磨,這些傳謠言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猜來猜去猜不透。後來見得人多了,才知道這社會還有一小撮人很猥瑣的,他製造謠言也沒什麼目的,就是因為心態很猥瑣,看到自己傳播的假信息到處流竄,心理就有快感:看!上當了吧。這是惡作劇的心態,我們小時候都有,只是有些人長大之後還保留著這種扭曲的惡作劇心態,而網路又給了他一個惡作劇的工具。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馬加爵的案例嗎?我問起身邊人對這件事的看法,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一篇互聯網文章,這篇文章名字是《馬加爵臨刑前寫的一封信 讓主席都落淚了》。這篇文章說馬加爵家境貧寒,在大學期間飽受同學欺辱,比如把尿撒在他被子上,最後得出結論,馬加爵殺同學是事出有因。我現在告訴你,這篇文章沒有一句真話!全篇捏造!馬加爵家境不算有錢,但也不算貧苦,每一個他殺的同學中,都和他沒什麼過節,其中還有他曾經的好友。他殺人很大的原因是馬加爵長期有暴力傾向,並且沉迷於網路暴力小說。不信,你現在上知乎搜搜,答案里把馬加爵殺人的刑偵經過仔細地梳理了,沒有絲毫這篇造謠文章中所說的情節。
就這麼一個不尊重事實的謠言,居然傳的比事實還要這麼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不管用了,謠言傳播的比真相還快。你琢磨這篇文章的作者,為什麼捏造一個故事?為什麼替殺人犯開脫?動機是什麼?這不是吃飽撐著么?還真是,這世界上就是很多人,你不能用正常的心智去理解他們,他們就是猥瑣。
這期我本來是要給大家總結一些判斷信息真偽的方法,但鬍子我才疏學淺,總結來總結去就是我上面說的三個方法,我簡稱為三板斧。其實我判斷信息,是長期在互聯網觀察、判斷、學習的一套經驗,在我大腦里形成反饋,已經形成了直覺,我自己說不出所以然來。但我想起早年看過一本書《忽悠的原理和技巧》,這本書把方舟子倒韓作為案例分析,分析互聯網輿論是如何被操縱的,互聯網的信息是如何被污染的,我覺得說的比我好多了,所以今天就推介這本書,《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不是教你忽悠,是教你不被忽悠。
這本書沒有出版,想看的人可以去關注微博:破破的橋。破壞的破,橋樑的橋,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這是一本對熱點公共問題進行冷靜分析的好書,它可能會讓那些因為參與有關辯論而傷害友誼的人們幡然悔悟,或者至少若有所思。如何在一個信息社會甄別事實,如何在一個多元社會開展辯論,如何在一個風險社會保持清明,這本書會告訴你很多。
介紹這本書前,我們要來回顧倒韓事件。倒韓事件呢,其實總體來說就是陰謀論,說韓寒的書不是他自己寫的,是他的父親幫他寫的,而圍繞著韓寒有一個利益集團,把韓寒包裝成才子。普通人一聽,這是有可能的喲,對不起,你陷入了陰謀論的思維,而陰謀論思維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不怪你,但你必須了解一點,陰謀論在理論上站不住腳的。為什麼陰謀論沒有理論基礎?請上網搜索羅輯思維《陰謀,是可能的嗎?》這一期。
《陰謀論,是可能的嗎?》這一期中,羅振宇說,陰謀論之所以不可能,是因為在一個開放的自由市場上,你想封閉信息和了解全部信息的真相,這都是兩件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這句話也說明了兩點,一點是,一個利益集團想封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現實中不可能誕生陰謀論。另一點是,人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因此,有些很猥瑣的人,就會利用人們的認知盲點,操縱輿論,也就給謠言滋生的土壤。
所以請記住一句話:人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是所有一切互聯網造謠的理論基礎。
再講回倒韓事件。倒韓事件不是突然間爆發的,是不斷有人接力造謠的結果。07年的時候,有個自稱是出版社資深人士爆料,韓寒的文章都是一個叫做馬日拉的槍手寫的。韓寒知道後很生氣,背後調查了這個所謂的出版社資深人士,原來不過是愛炒作的大三學生,而這個大學生平時就喜歡在網上寫小黃文。你看,我剛剛說了吧,這些愛造謠的人都是很猥瑣的人,不要用正常人的心智去揣測他們。韓寒在網上貼出這位造謠者的身份信息後,這位大學生隨即道歉認錯,韓寒也把他的信息刪除。
本來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不料,12年又出了個事兒。原百度中層管理人員麥田寫了一篇文章《人造韓寒》,指責韓寒靠造假成名。他質疑韓寒的文章不像是他這個年齡段少年寫的,是韓寒的父親韓仁均寫的。而新概念作文大賽給韓寒出題的作家李其綱,是韓寒父親的同一個大學的同學,正是他們兩串通偽造了韓寒的才華。
韓寒反應強烈,當即宣布誰能夠證明韓寒書中有任何一行字是人代筆的,獎勵兩千萬。麥田當晚道歉,承認證據不足。麥田暫時退場後,「打假鬥士」方舟子走上前台。你看,倒韓就好像一個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接一個的人物出來造謠造就了這一出鬧劇。
方舟子此前他提出過多個質疑,韓寒大怒,再次一一批駁,稱這些說法均為斷章取義、歪曲造謠。但這次韓寒沒有得勝而歸,他遇到了對手。
方舟子與麥田不同的是,他在打假領域擁有話語權,可以有效地調動媒體。這次的質疑,沒有像前兩次那樣迅速結束了。方舟子不斷拋出質疑,每一個質疑越來越荒謬,但是卻在互聯網的輿論上引起各方的撕逼,而撕逼越多,彷彿信方舟子的就越多,這是為什麼?
從大學生造謠韓寒,到原百度中層管理人員麥田,再到方舟子。他們在像接力棒一樣的操控輿論過程中,有一個趨勢,就是操縱輿論的這根接力棒,每到下一個人手裡,這個人本身的話語權越來越強,影響力也越來越廣。那什麼是話語權呢?
比方說甲和乙在宣講,但對某群特定的聽眾,第一種情況,甲有本事讓這些人都聽自己說,不去聽乙的。第二種情況,他們有時甲乙兩人的言論都聽,但只信任甲,卻不信乙。只要符合以上任何一種情況,便可認為,對這類特定人群,甲比乙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之所以韓寒這次沒有通過強硬的回擊獲得勝利,是因為方舟子長期在打假這一領域進行輿論經營,遠比麥田及以前那些炒作者擁有大得多的話語權,不易被簡單的辯駁擊倒。
那方舟子是怎麼操縱輿論的呢?用了什麼手段來操縱?
首先,群眾的私心是倒韓的動機。這裡鬍子生造了一個概念,叫做自願洗腦。什麼叫自願洗腦?就是有一個人,名字就叫阿狗吧,你看阿狗不爽。看這個人不爽的動機可能就是阿狗比我成功,我嫉妒。但要是又來了一個人叫阿貓看阿狗不爽,而且還舉出各種看似正當的理由來證明,我看阿狗不爽是有理由的,我不是自私。那麼這時候,你就會自動地接受阿貓的觀念,認為阿狗做人不行哦,我看他不爽是應該的哦,這就叫自願洗腦。那在倒韓這個事件上呢,難道方舟子有那麼大魅力影響一堆人?不要看表面是這樣的,其實韓寒因為少年得志,很早就出名,說話有時候又太狂妄,已經在互聯網得罪了很多人,有一部分失意的人是很妒忌他的成功和才能。這時候方舟子站出來,說這個人的才能和成功都是偽造的,那些看韓寒不爽的人就會自動地接受方舟子這套理論,只為了讓他們心裡的那份妒忌合理化,這叫自願洗腦。一旦有了這深層次的動機,你再去跟他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他只會為了朝向一個目標,就是打到韓寒。為了這個目標的需要來找理由。所以,妒忌韓寒等種種自私的心理,是倒韓核心群體的動機。
其次,質疑要有正確的姿勢,方舟子的質疑一開始就是流氓的姿勢。怎麼說?質疑好比做學術論證,需要從一堆客觀的數據信息中,找到規律,進而得出結論。那流氓的姿勢是什麼?先有個結論,為了這個結論去找證據,不符合預設結論的就丟掉。
人類思維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左右,嚴謹的理性思維需要訓練。當心中先有結論時,人們很容易將既定結論作為前提,再去尋找支持該結論的材料,創造各種標準將毫無邏輯關聯的材料硬扯到結論上,同時忽略或否定相反的材料。在不斷篩選信息、製造標準的過程中,人們還會逐漸強化自己的既定結論,這種現象叫做證實偏見。
《呂氏春秋》上有「疑人偷斧」的寓言故事。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象是偷了斧子的樣子。總之,在他的眼睛裡,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來是他自己遺忘在土坑裡了。找到斧子後,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被打破了,原本被嚴重侵害的邏輯能力開始恢復,此時他才驚覺,這些理由與有沒有偷斧子毫無邏輯關係。
你看,回到韓寒代筆的這件事上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方舟子先是靠直覺,毫無理由地質疑韓寒的文章都是別人寫的,然後為了這個結論到處找一些雞毛蒜皮的論據,連韓寒的身高這種跟論點不搭邊的事情他都要胡攪蠻纏一番。但我們看疑人偷斧這種寫在古書上的事情很荒謬,為什麼發生在現實同樣荒謬的事情這麼多人信呢?
因為在有了話語權的前提下,信息控制就有可能了,信息控制產生了,人們的正常邏輯也就會變得模糊了。為什麼造謠韓寒代筆的大三學生和麥田都沒成功?因為他們話語權不大嘛,看客們在觀看的時候是將信將疑的,不像方舟子,被捧為打架鬥士,有許多粉絲,這些粉絲數量挺多的,圍觀群眾一看,聲勢挺浩大的,說不定真有那麼一回事。
我這段話說了操控輿論的三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個掌握著話語權的人物,第二個信息控制和模糊邏輯,有了話語權你只聽我的嘛,我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第三因素就是形成群體,群體不斷吸納判斷力差的人,形成更大的群體。這三個條件也正是傳銷得以成功的因素。傳銷群體中,必須有一個導師一樣的人物,掌握了話語權。接著就要信息控制,傳銷組織為了達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往往把人都關在一起,不讓他們接觸外界,然後,你只能聽我告訴你的信息。最後,就是一群狂熱的人互相熱捧,互相影響,每進來一個新人,就對他不斷地洗腦,在環境的影響下,你要是意志不夠堅定,就會被影響,因為我們人有個天性的缺陷,就是希望自己的觀念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如果大多數人不認同,就會懷疑自己。
有個非常有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從眾實驗「,最能生動地說明群體的力量。
這個實驗拿出了兩張圖,圖上有一樣長的線條。如果問你,這兩張圖哪一張的線條比較長?恐怕你會說:「你是不是在侮辱的智商?明擺著一樣長嘛!」別急,在美國心理學家阿希1951年設計的實驗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把大學生每七個人分成一組,在同一個房間依次序回答問題,但實際上前6個人是安排好的托兒,真正的實驗對象只有第七個人。6個托兒被安排一起故意選擇錯誤的答案,這時的結果是:第七個人竟然有三分之一跟著做了錯誤的選擇,他們選擇了兩根線條不一樣長。心理學家用這個簡單的問題在多組人群中做了多次的實驗,結果是75%的人至少有一次錯誤的從眾選擇,真正一直堅持自己獨立正確選擇的,只佔25%。
如此簡單的問題,竟然得到這麼可怕的結果。如果是素質和學歷更加參差不齊的人群,面對更加複雜的問題,情況可想而知。所以大家要記住,從眾心理是人性的一個永恆弱點,群眾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
我們再重複一遍操控輿論的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個擁有話語權的導師,二是控制信息、模糊邏輯,三是形成群體。今天講的內容主要側重在,一個擁有話語權的人物,是怎麼控制信息的呢?
我們這期的題眼是:人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是所有一切互聯網造謠的理論基礎。所以任何的輿論操控首先就要控制信息,那有人問了,互聯網這麼發達,信息這麼流通,怎麼可能有人能瞞天過海。你錯了,這些傳播謠言的人不需要瞞天過海讓大多數人信,而讓一小撮人信,他就贏了。
街邊的算命先生,其實他只有幾套說辭,一般都是說你這35歲有一大坎,會有血光之災呀如何如何。大多數人情況不符合,但是總有一個人踩狗屎運,跟算命先生說的一致,馬上這個人就哭著喊著大師。所以,造謠的人只要讓爭取到少數人的支持就行了。
舉個例子。比如韓寒在方舟子質疑《三重門》是他人代筆的時候,就迅速在網上放出《三重門》的手稿,並進行了第三方公證。這時候方舟子做了什麼呢?第一件事當然是屏蔽了手稿經過公證的事實了,說公證處說的不算。第二件事方舟子指責手稿過於乾淨,不像是第一次創作,而像是抄的。並且方舟子放出了一些作家的手稿,這些手稿都帶有很多修改的痕迹,和韓寒乾淨的手稿有著明顯的區別。
但事實是怎樣呢?事實是,每個作家的習慣不同,有些作家比如魯迅、老舍的手稿也是非常乾淨,有些作家則塗塗改改。但方舟子只選擇了塗塗改改的手稿灌輸給大眾。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作家手稿應該是什麼樣子,屬於知識盲點。此時,惡意的傳播者就會在他們的盲點上進行欺騙,灌輸這樣一個偽常識:所有作家的手稿看起來都是髒亂差的,有無數修改的,因此,凡是不髒亂的手稿,都是偽造的。在這裡,偽常識並非由專家宣布,而是通過傳播精心選擇的材料完成,因為控制了材料,就控制了觀念。作家手稿有乾淨也有髒亂的。將髒亂手稿搜集在一起,放到你面前,並屏蔽乾淨手稿的信息,此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接納這個偽常識。由於以為這是自己獨立思考所得,你還會努力保衛它,殊不知它是別人有意灌輸給你的。所以如果有一個知識,是辯論兩方中的一方,單方面灌輸給你的,那麼就要警惕,他是否故意隱瞞了信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韓寒拿出的手稿是髒亂的,那用同樣手段反向操作即可,即只傳播乾淨的手稿,屏蔽髒亂的手稿。這種方法就叫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是最常用的話語權手法。它瞄準的是你的知識盲點和經驗盲點,試圖通過傳播歪曲或片面的材料,屏蔽原始、乾淨、與自己預設結論相反的材料,誘導你得出錯誤結論。信息控制通常騙不了所有人,但對特定人群效果極佳。這群人信任惡意的信息源,往往對攻擊目標懷抱反感情緒,聽不進反面意見。
那信息控制有什麼特徵我們可以識別它呢?有,信息控制最顯著的特點是數量繁多,忽悠者會從任意角度攻擊,瞄準人們普遍的認知弱點:那麼多材料,難道還不能證實么?其實,挑幾個片段,歪曲捏造一番,寫上幾千字,幾十分鐘就足以製造出一份欺騙材料。它成本極低,因而可以成百上千地堆疊。這些信息量特別巨大,但都很瑣碎,不系統,並且都無法直接證明,都是旁證,隔靴搔癢。為什麼造謠者要這麼做?為了污染信息。如果一個人接受到了原始信息,造謠者的謊言是很容易擊碎的。為了不讓人們看到原始的信息,造謠者就要弄出數量巨大的信息來屏蔽原來的信息源,反正造謠不要成本。但是這些信息看起來數量巨大,其實是同質化的信息,來源是同一個。
《戰國策》里有「曾參shēn殺人」的故事。曾參是孔子的學生,勤奮好學、人品端正。有一天,某個與他同名同姓的人在外鄉殺了人,「曾參殺人」的流言傳來,鄰人將消息告訴正在織布的曾參母親。他母親堅定地反駁:「我兒子不會殺人。」但很快,第二個、第三個人跑來「互證」,每個人都告訴她:「曾參殺了人。」結果因為她不知道他們的材料實際上出自同一個污染源,所以開始害怕,爬牆跑了。你看,僅僅因為三個人的論斷,她連兒子殺人都信了。你認真看著三個人,只說了一件事,曾參殺人。殺了什麼人,為何殺人,曾參人在何處被法辦了嗎?這些新的信息都沒有出現,都是在重複一個信息。
拋開個例看統計,就更清楚了。倒韓的人曾在天涯論壇慶祝「倒韓高樓40萬貼紀錄」。有人做了統計,這40萬帖的作者,其中10萬帖是由50個人發的。也就是說,這十萬份材料,實際上就是幾十個閑人沒事瞎掰的。所以,你要記住一點,信息數量不代表可能性越大,同質化的信息再多,也只能算一個信息。
其次是一直重複信息,把造謠的信息面儘可能地覆蓋到人群。比如一個教授一直在網路上質疑韓寒,翻來覆去就那幾條,說韓寒心虛不肯回答,其實韓寒早幾個月前就已經回答過了。但是由於網民沒精力去翻查韓寒幾個月前的微博,就容易被謠言所覆蓋。所以,如果一個人連續幾個月重複一個信息,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在控制信息。
聽到這裡,我相信很多聽眾疑惑了,這期不是教我們不被忽悠嗎?怎麼光說別人怎麼忽悠?我得學到不被忽悠的方法才有用處呀。別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了解了忽悠的原理,才能從原理出發防忽悠。接下來鬍子就來說防忽悠的方法論。
第一點,就是建立起自己可靠的信息源。鬍子的微博,基本上沒有互動,但是發生了什麼事件,我一定刷一遍微博,因為我關注的這些人都是我可靠的信息源啊。我關注很多人,比如科學松鼠會會員、情感專家、政治專家。這些人都是經過很多次的輿論事件篩選下來了,一旦發現有人說謊,馬上取關。所以今天要特別說一點,防止忽悠不是一件馬上能做到的事情,要是要從每一件互聯網事件中去積累,去積極地判斷,訓練自己的大腦反饋。
第二點,不可證偽的信息不信,不可證偽又伴隨著危言聳聽的論調。什麼是不可證偽?倒韓這個事件中,有很多社會名人、作家、記者站出來證明韓寒是自己寫的,但是方舟子通通把他們稱作是利益集團,這些人都是密謀毒害下一代年輕人的思想,他們的證詞不可信。所以有一個人站出來拿出證據,方舟子說你是利益相關,不可信,接著又站出來,方舟子又說不可信。上上下下,幾十人,全都不可信,那還有什麼是可信的呢?這就是不可證偽,我的證據你都說不算,那沒辦法證了。
納粹的宣傳部門有個重要的信條:撒謊要撒大謊。原因之一就是小謊很容易證偽。對某個猶太人搞詐騙的指控,只要拿出證據簡單駁斥就行了。指控猶太人密謀獨霸世界,這怎麼證偽?沒辦法證偽。所以,把幫助韓寒證明的這些人,都說成是密謀禍害下一代年輕人的利益群體,那就不可證偽了。
第三點,邏輯清晰,論證必須是充分必要條件,多試試逆否命題,最重要的是整體思維。什麼是充分必要條件,就是正推過來也行,倒推過來也行。那逆否命題是什麼?假設如果A成立,那麼B成立,逆否命題就是,如果A不成立,那麼B也不成立。舉例來說,方舟子說韓寒的《三重門》裡面有上個世紀60、70年代的描寫,那時候韓寒還沒出生,根本不可能了解,只有韓寒的父親韓仁均能夠寫出這個時代的生活場景。那麼你反過來想,《三重門》里更多的是90年代校園生活描寫,韓仁均這麼大一把年紀又不可能去讀中學,那麼豈不是也不是韓仁均寫的。那到底誰寫的?
再來看最重要的整體思維。整體思維是什麼呢?就是復盤整個事件的圖景,不要陷入碎片化的細枝末節,嘗試從整體上把握問題,搭出完整的敘事框架。如果拼湊起來的故事不合情理且聳人聽聞,那麼宣揚它們只是為了獲取眼球,加速傳播,與追求真相南轅北轍。倒韓事件的整個圖景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下,假設方舟子的這些質疑成立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既能用嚴謹文風寫傳記,也能用俏皮話寫青春小說與時事評論,引發了幾百萬80後讀者共鳴的奇才韓仁均,學貫中西、英文流利,就連流行歌曲、少年動漫、車輛維修都樣樣精通。他在鄉下老宅里隱藏絕世天分,窮困潦倒二十年,苦等兒子成長到能扮演作家後,方才開始躲在幕後不停推出銷量上百萬的作品。
而他兒子韓寒,是個行文造句都不通順,在鏡頭前連說話都不會說的小學生文化水平的初中文盲,每日周旋於老師、同學、編輯、記者、讀者之間,卻從未被懷疑,就算有,也全部被收買了。由於利潤分配合理,居然沒人爆料。成功行騙13年後,這個騙局最後居然被坐在電腦前的打假專家方舟子發現了。
這就是倒韓事件假設成立的全部圖景,我相信你肯定能發現其中的荒謬。
第四點,拒絕無限質疑,盡量接觸原始信息。倒韓這個事件最荒謬的一點在於,韓寒的身高成了一個謎。一個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的人物,居然身高都不能被證明。
我合影證明身高。——你說沒拍膝蓋,說不定彎了膝蓋。我擺出到膝蓋的合影。——你說沒拍腳,說不定腳下墊了東西。我拿出全身合影。——你說穿著奇怪的鞋,這是增高鞋。我拿出鞋的外觀照片。——你說這是隱蔽的內增高鞋。我從各個角度給鞋拍照,證明沒有內增高。——你說用了增高鞋墊。無限質疑的目的已不再是玩弄邏輯,而是把水攪渾,轉移話題,而且支持韓寒的人,數次要求在第三方公證的情況下,方舟子就是不去。因為一旦接觸原始信息,謊言就被戳穿了。
第五點,低成本的質疑值得警惕。謠言的優勢在於低成本,我在電腦前胡謅就可以造謠。那低成本表現在什麼呢?譬如不署名、不註明出處、網路身份是匿名。而通常闢謠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就比如韓寒懸賞兩千萬。
第六點,被質疑的人無需自證,拒絕無賴式的質疑。被質疑的人無需自證說的是什麼呢?譬如你在超市裡逛,出門的時候有人說你偷了東西,這時候應該是質疑的人拿出監控之類的證據,而不是要求你自己把衣服脫光證明沒偷。
無賴式的質疑這裡有個典故。《水滸傳》中有「楊志賣刀」的故事。楊志生活困窘,只要開價三千貫賣祖傳寶刀。集市上有個叫牛二的流氓,跑過來問:「這把破刀有什麼好?賣得這麼貴?」
楊志介紹道:「有三件好處。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牛二便換了二十個銅錢試刀,楊志一刀便將銅錢剁成兩半。「第二件叫『吹毛得過』,拿頭髮朝刀口上一吹,立刻斷成兩截。」牛二拔下一撮頭髮,楊志接過頭髮,朝刀口上一吹,頭髮一分為二飄過刀口。楊志又道:「第三件叫『殺人不見血』,把人一刀砍了,刀上不留血跡。」
牛二質疑道:我不信,你有本事砍個人給我看看。楊志說,平白無故誰敢殺人,我殺條狗給你看看。牛二立刻找茬:你說的是殺人不見血,沒說殺狗不見血,做虛假廣告,被我逮住了吧。你看,這是不是一個無賴的邏輯?但為什麼方舟子用在韓寒身上,就有人上當了呢?這值得我們思考。
好,本期節目就到這裡,喝茶也喝的差不多了,故事也該結尾了。最後總結一下,忽悠操縱輿論的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個擁有話語權的導師,二是控制信息、模糊邏輯,三是形成群體。我們識別忽悠的信息要掌握六個要點:1、就是建立起自己可靠的信息源。2、不可證偽的信息不信,危言聳聽的論調要注意。3、邏輯清晰,論證必須是充分必要條件,多試試逆否命題,最重要的是整體思維。4、拒絕無限質疑,盡量接觸原始信息。5、低成本的質疑值得警惕。6、被質疑的人無需自證,拒絕無賴式的質疑。
節目的最後八卦下。我整期節目都把方舟子比喻成流氓,有人說,說不定人家只是在韓寒代筆這麼一件事上犯錯。事實上,方舟子的打假歷程都存在的道德問題。本書的作者從方舟子一開始在新語絲論壇打假就認識了,一直看著方舟子為了個人的私怨捏造打擊。所以方舟子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冠以打假名號的流氓,這不,最近央視記者拿出了證據,方舟子的安保基金被挪為私用,被方舟子拿去給自己的親戚開淘寶,給自己的夫人買車,還買了一套房產。這次,恐怕方舟子的信譽要徹底破產。這是應了那句,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http://weixin.qq.com/r/EkgdBRbE40ucrVJm9x0A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下引至 奧爾波特《謠言心理學》,第二章 「謠言為什麼會流傳」
謠言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1、故事的主題必須對傳謠者和聽謠者有某種重要性;2、真實的事實必須用某種模糊性掩蓋起來。這種模糊性產生的原因有:缺少新聞或新聞太粗略;新聞的矛盾性;人們不相信新聞;或者某些緊張的情緒使個人不能或不願意接受新聞中所述的事實。一個「真實的核心」,在傳播過程中,它蒙受如此之多想像的闡述,以致變得不可區分,也無據可查。在一個謠言化的故事中,幾乎不可能確切的說出根據的事實是什麼,或者根本不知道是否有事實根據。
所以可推出謠言的典型特徵就是:煽動性和傳播性強。
謠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危機時刻更是如此,每當社會局勢緊張,不實的報道便惡毒地增長
。
是中國人就轉到十個QQ群去,如果你沒有良心就算了!
謠言的內容往往極富戲劇性,對「事實」的進行極大顛覆,毀三觀,碎節操。
事情情節可樂、荒唐,涉及的人物在謠言中和生活中判若兩人,且定少不了女人的摻和,以便滿足一大幫老少爺們兒的偷窺癖和獵奇心,尤其是那赤裸裸媚情入骨的風流韻事,不外乎多角戀、婚外情。隨著時代的發展,口味也越來越重,婚外情的女子基本定位少婦,多角戀的女子基本定位低齡,被包養的小三適時出場添油加醋般來個制服誘惑,整一島國愛情動作大片國內現實版。個別的偏好幼女男色,更被描繪的惟妙惟肖,仿如親臨。愚民一邊以「阿q」的心態面無表情的圍觀,跟著別人吆喝,貌似聲威,滿目「義正言辭」;另一方面佔據所謂的道德制高點,偽擁「自由主義」大旗,脅迫「民意」,對他人不負責任的橫加指責,妄加評論。這就是謠言。特徵:不實、誇大、卑鄙、肆意、破壞。謠言滿地,群魔亂舞,事到如今,我不得不公開YongHao Hu定律了!這是什麼定律?根據YongHao Hu定律,一件流傳甚廣讓你震驚不已的事往往都是假的。詳情請看YongHao Hu定律。
最近看見辣條的時候,想起以前小時候傳言辣條是用屍油來做的。想當年,為了抵消學習的無趣,我可是每天都吃辣條解悶的。可是聽到那傳言後,看著辣條里那紅彤彤的油還有辣條包裝紙上那經典的周老闆的詭異的大頭像,我馬上就產生一種深深的恐懼,再也不吃辣條了。小時候吃那麼多辣條導致我現在這麼丑,幸虧這不是壞事,沒有讓我更丑。XD
但是,根據YongHao Hu定律,一件流傳甚廣讓你震驚不已的事往往都是假的。為什麼是定律而不是定理?因為定律是為事實所證明但還無法證實而定理是已經被證明正確的。 該定律由YongHao Hu(Christopher)提出,主要內容如上。舉一些具體實例,可樂會殺精,指甲上月牙是健康「晴雨表」,, 少女被下藥之後切了肝,男孩被下藥之後寫了睾丸,孕婦從手術台上下來發現被切了腎。。等等 根據此定律,搜索發現屍油做香水,食物也是假的。 還有更多的實例就不一一驗證了,可以在朋友圈或者空間上抓一大把,什麼誰的QQ泄露了(尼碼,我竟然看過有人寫毛爺爺的QQ在建國大典的時候跟周恩來說話的時候泄露了!!),還有誰誰誰的名言(請不要隨便相信別人的引用,大膽假設,小心驗證————我的朋友胡適如是說)上面的偽中醫,偽科學更不必說。
根據YongHao Hu定律,可派生出另一定律,YongHao Hu第二定律,主要內容是往往令人震驚的是某學科更深入的內容,而知道的往往就是學那學科的那一小部分人。
比如:
- 計算機里的所有數據都是101010,無論是你聽的音樂,看的電影還是玩的遊戲;
- 計算機里的浮點數(粗略來說是小數)有90%都不能精確表示,甚至連計算器都不如;
- 世界上最小的能傳遞的信息的單位就是bit,對於人而言,你點頭表示是,搖頭表示不是,這就是最簡單的信息單位。計算機里就是0和1.
- 計算機永遠沒法有一個程序可以判斷一個程序是否會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結束運行。
其他學科中,我自認為是的有:
- 生物中,人類其實就是基因的容器。基因從誕生時,就為了能不斷延續下去,從而找DNA做載體,然後不斷升級到用生物做容器。
- 數學中,無論是多麼完備的系統,總有一些定理為真但卻永遠無法證明。(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 數學中,自然數跟奇數一樣多。
- 天文學中,月亮只有一面對著地球,背面永遠不能看見。
- 天文學中,人類是由星際物質組成的。
- 天文學中,你所看到的幾十光年外的星星,只不過是他們數十年前的光,只是它的過去。它的現在你永遠不能得知。當你用望遠鏡看另外遙遠星球的人在幹什麼時,你所看到的只是他過去做的事情。 *經濟學中,那個無論向買家跟賣家收稅,對買家的影響都是一樣的,除了心理上。
- 經濟學中,劣幣代替良幣,當兩種等價貨幣流入市場的時候,假如A貨幣價值變高,人們會傾向於收藏它,隨著時間增長,最終A會在市場里消失,B取而代之。
- 科學哲學中,證偽。科學的理論必須可以被證明錯誤。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隔壁的王大媽說求天上有一隻草尼馬掌管一切,下雨是它在打噴次,打雷是它在放屁,王大媽可以把所有事情都歸結於草尼馬身上,但是你卻永遠不可能證明她是錯誤的,這就是不可證偽的。而牛頓定律,3X+1問題,YongHao Hu定律等只要你找到反例,就可以證明它們是錯誤的。這就是可證偽的。
呼,就先寫這麼多。 Q.E.D.
為什麼要用YongHao Hu來命名這麼偉大的定律?因為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萬一此定律被外國自然雜誌,sci等介紹了,有人邀請我去做演講的時候,到時邀請函上就是那個名字了。而出境處往往只認你護照上的英文名字,沒錯,默認的都是你的拼音。而不一致的話,到時證明就麻煩了。 這樣看來,YongHao Hu是不是in了很多了?XD
謠言!!!!!!!!最不喜歡!!!!!!!用!!!!!!!!感嘆號!!!!!!!!
首先,謠言往往刻意擴大人們平時可能忽略的蛛絲馬跡(專家眼光獨特,也可能製造謠言);其次,除了沒有信用的公權機構外,官方可能說謊或者迴避,但不可能造謠,謠言僅限於民間渠道;第三,謠言本質上是和官方結論相悖的。當公民喪失對公權力質疑的權利之後,謠言就消亡了。結論,對於謠言不能做價值評判,因為,在一個舉國封鎖真相封鎖外國人評論的地方,凡是和官方不一致的陳述,都可以被視為謠言。
謠言的三大特徵 事件的普遍性+事件的嚴重性+事件的模糊性
蘭德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
「不轉不是中國人」
推薦閱讀:
※造謠者編撰、散布低智商的謠言動機是什麼?!?
※對於崔永元先生屢次造謠,我可以報警嗎?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從傳播學的角度,如何解釋謠言的定義、原因、傳播機制、存在意義?
※有哪些看似是闢謠實則本身就是謠言的例子?
※「李克農去世之後美國 CIA 放了三天假以示慶祝」的說法可信嗎?
TAG: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