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的「深淵」是什麼意思?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說的那句「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 stranger 」如何理解?

以上問題,@虞翔 的回答

原話出自尼采《偶像的黃昏》: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rker. (That which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

尼采另說過:人是深淵之上連在動物和超人之間的繩索,只是過程,而非目的。所有的磨難,如果沒有把人推下深淵,那麼就將人往超人的方向推了一把,大概就這意思吧。

對了,還有一句話,「當你在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


詮釋及可詮釋性的問題本來就複雜,更何況對象是那個尼采!與 @Kshir Sagar 同學不同,我反倒認為詢問「深淵」這個意象的蘊意是極有眼光的。 你要說尼採為什麼叫尼采啊,這個名字為什麼這麼像某部手機啊,這倒是裝逼之言,但如果把這個泛化到深淵這一概念上,我覺得並不盡然。更遑論深淵這一概念在哲學史上頻頻出現。不論那所謂「向著深淵的一躍」,單看海德格爾,對深淵這一概念的討論就多了去了。

尼採在『道德的譜系』的前言里就提過,閱讀他的著作要有一種精細工作的精神(頗有點施派「微言大義」的意思)。在這一點上,我無法同意 @Kshir Sagar同學的觀點。更遑論他的觀點其實頗有矛盾之處:尼采只是因為某種任意地「喜歡」就運用「深淵」這個形象,彷彿這種「喜歡」不是由某種深層理由奠基似的。

『善惡彼岸』里「星」這個意象也就出現過8、9次,數量並不多,但顯然這個概念很重要,尼採用星辰比喻超人,超人與超人之間的關係類似星的引力與斥力,這是很重要的。

『狄奧尼索斯頌歌』里『荒漠之女兒』一詩里,「道德的吼猴」這個喜感的意象也就出現過一次——我估計在尼採的所有著作里也就出現過這一次。吼猴固然不重要,但這不妨礙我們在聯繫全詩的情況下給出一個詮釋:試圖將歐洲道德引入非洲的、叫得響的道學家。

深淵的德語是der Abgrund,可拆為Ab-grund:前綴Ab是「離開……/去除……」的意思,grund則是基底、根基的意思。深淵在字面上可理解為「離基者」。der Abgrund在德語里還有道德墮落的意思。

從這個意義上我願意提出兩點猜想:

1.此與彼之間不是連續的,此不能以光滑——或者說量變——的方式過渡到彼,而二者間的隔閡,稱之為深淵。

2.離基者與有所奠基者的對立,讓我們想起西方哲學的柏拉圖主義-神學-邏輯學傳統。而無根基者似乎隱喻虛無主義。

3.尼采當然反對固化的道德,所以道德失足一說應不成立。但聯繫「打怪時不要變成怪物」一句,應是警示走上超人之路者不要偏離於強力意志。

歡迎討論。


一、

「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來自《善惡的彼岸》,前面還有一句,「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

尼采喜歡用格言警句寫書,認為這是「永恆」的形式,他說自己的虛榮心是用十句話說出別人用一本書說出的東西,——說出別人用一本書沒有說出的東西……(來自《偶像的黃昏》)

格言的不朽,就在於富於理趣,可以無限闡釋、解讀,那麼這一句的「深淵「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象徵含義。

比如,

當你強烈仇恨、鄙視身邊的醜陋惡俗之物,這些事物也就佔據了你的心,同時讓你也受到污染,變得醜陋,同時,負面的情緒會讓你身心生出疾病。

當你與某種」痛苦之源「交戰時,你凝視著」痛苦「,痛苦就像一個深淵一樣凝視你,它會在你身上繼續產生影響,讓你無法逃脫。

尼采提醒人們,凝視深淵有危險的後果,要警惕。

如果正面地講述這個道理,可以引用尼採的一首詩,《星的道德》

註定走向星的軌道上面,

星啊,黑暗跟你有什麼相干?

快樂地穿過這個時代行駛!

願它的悲慘跟你無關而遠離!

你的光輝屬於極遠的世界,

對於你,同情也該算是犯罪!

你只遵守一誡:保持純潔!

二、

前面的問題,那些話尼采都說過,但不是連在一起說的,所以不一定是尼采原意。

」人類是一根系在獸與超人間的軟索——一根懸在深谷上的軟索「

這句話似乎沒有和「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聯繫在一起,也沒有直接說不落下深淵就更接近超人。

我的理解是,重點在前半句,尼采希望人們走向超人,不要停留在動物野獸。後邊的一大段話,都在表達這種傾向——尼采說他愛這樣的人:為了大地能產生超人而自我犧牲,可以為著他的道德或生或死,嘉言先於行為、實踐多於允諾,見骰子有利於他而懷慚,浪費靈魂的、不受謝也不致謝的人,毫不遲疑過橋的,那使未來的人生活有意義,願意為現在的人死滅,追求沒落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更純粹,把自己視為過程,不計代價地、地選擇純凈強大的精神性,為成為超人或超人的產生而犧牲自己。

那麼深淵(或「深谷」)是什麼含義呢,是說人僅僅是動物和超人之間的繩索,人生的意義、價值僅在於此,別無它途,如同繩索是懸空的,下面只有深淵,沒有任何意義。

原話的後邊緊隨著這樣一段文字,「往彼端去是危險的,停在半途是危險的,向後瞧望也是危險的,戰慄或不前進,都是危險的」,這就是在說深淵,深淵是什麼呢?它不僅代表了虛無,還形象地描述了這條繩索的險惡背景,繩索橫在半空,走向強者的每一步都有風險,停在半途只會損失時間、消耗精力、消磨意志,任機會流失,向後望更難前進。


這條警句出自「超善惡」第146條:"當你打怪時小心你自己變成怪獸,當你長久注視深淵時它也在凝視你。"非常酷的台詞難道不是嗎?

我不想把這句子解釋為尼采又在詆毀女人,雖然第145和147前後二條警句都是說女人(的壞話)。。。但不把這怪獸是誰找出來又好像沒有答完的樣子。。。

好吧,這個怪獸可以是仇恨。尼采這本書說的就是"超善惡",而"善惡"這個概念的起源就是奴隸對主人的仇恨(詳見「道德的譜系」)。當強力意志與因仇恨而被奴隸創造出的善惡道德作戰時,尼采警告道:甭學他們的壞樣兒,擊潰這奴隸道德的幻覺,但不要恨它_____只需肯定你是美而有力的就夠了。

對於題主提到的另一句即"沒能殺死我的東西使我更強大",稍稍提醒一下:此句話前面還有幾個字____"來自生活的軍校"。。。

不斷章摘句地讀尼采/真的會死嗎?

不斷章摘句地讀/尼采真的會死嗎?

<這不是罵人/是我寫的警句>


這個問題裝逼水平有點低。。。這個問題並不能招來優秀的答案,因為這是個糟糕的問題。

尼採在《善惡的彼岸》里只用過四次「深淵」,而且用處之間沒有任何關係。最有可能的是,尼采特別喜歡「深淵」這個形象(imagery),所以在可以用的地方都隨手用上。他並沒有花筆墨探討這個詞。

假如問者問「尼採的"自我"(ego)是什麼意思?」,我就會覺得這是好問題,因為這個詞出現了幾十次,而且尼採在第一章就費了筆墨解釋它。

假如問者問「尼採的"鎚子"(hammer)是什麼意思?」,我也會覺得這是好問題。這個詞雖然在《善惡的彼岸》里只出現了四次,但每次出現都和「造物主」有關。我們可以通過使用「鎚子」這個詞來探討尼采對上帝和力量的看法。

「如何評價某某哲學家的某某詞?」 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模板,因為寫答案的人可以淺入深出地用一個詞串聯一本書的思想。哲學論文一般就是這麼起頭的。(我也曾經問過類似的問題Harvey Mansfield的Rational Control如何理解? - 哲學)但是,對哲學家了解只限於名人名言的人有種衝動,想照葫蘆畫瓢問一句名人名言的意思。這樣很難得到有用的答案,還不如直接讀維基百科。


推薦一部日劇,小栗旬演的。叫borde。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與惡龍纏鬥,有可能會成為惡龍。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善惡,如果你把它當成絕對的惡,就要小心自己成為惡。


指命運,深不可測或強大的敵人災難,幾乎不可戰勝,無邊的未知與恐懼

主要是讓人們自信地理性思考而生存,抬起頭看待世界看待深淵。

「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來自《善惡的彼岸》,你和它本質上是平等的,他對你的未知與恐懼同等於你對他的未知與與恐懼,因為人的本質決定了人有可能締造奇蹟越過深淵,儘管機會渺茫,極少有能創造奇蹟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人是不可預測的,看到的僅是表象,理性的看待,人要把握自己理性面對所有而非陷入情緒、感官、幻想中,如此就算沒有創造奇蹟也會更好的有意義的存在。

前一句「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怪物是相對的,或許會因位置而改變,但你從一開始就不願成為怪物這是可以確定的


猜測一下。深淵是什麼樣子的,漆黑深不可測的,或許是一個危險的存在(樓上的同學已經表達了),那麼可能象徵著什麼,乃是對一些沒有原因的問題的追問,尼採在快樂的科學與朝霞中提到過,有些問題毫無意義,遮蓋了人的權力意志,並且對一些問題的過度追問發現得到了自己不想得到的東西。當然了尼采這是基於權利意志所談及的。


深淵即隱喻人性。


為啥知乎刪除不了自己的回答呢? (???)


置我於死地者,必將賜我以後生


我很喜歡這個話


深淵既存在於動物與超人之間,我理解它為一種磨練。

尼採在《快樂的知識》里也寫道:「何為惡?侮辱他人便是惡。 何為人性?不讓任何人蒙羞便是人性。 何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無論採取何種行為,都不會令自己蒙羞。」

惡可指為外界因素,也可為本我的惡(人性的劣根)。

對於前者,正所謂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關於後者,若我們習慣站在惡的高度對待惡,我們將喪失人性,更不得以成為超人。

這也是人與動物的差別。

雖然尼采是極度反宗教的,為什麼這裡解釋的動物深淵與超人和宗教教條有微妙的相似之處?

之前看到這句話我想到社會學中Cooley的鏡中我理論。

又想到了我們俗話說的「人被狗咬了還要反咬一口」 ,哈哈!


做一件事,如同深淵中騎朽木,你想著失敗,失敗也想著你


個人覺得這個深淵可以有幾種解釋,我比較傾向於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恐懼。


當你望向深淵的時候,深淵同樣也會望向你。正如吸引力法則,同類相吸,同頻共振,我們的思想,情感,語言,行為結合在一起的能量形式將會吸引與其本質相同的人和事物,也就是消極能量吸引消極能量,積極能量吸引積極能量


與善行對應的意象 如屠殺 驚天欺詐


推薦閱讀:

我們是否一直在無意識的間接性殺人?
在受過美學熏陶和審美訓練的人眼中呈現的世界是更加醜陋還是更加美麗了?
數學公式與定理是否屬於哲學認識論(Epistemology)意義上的"新的知識"?
如何研讀亞里士多德?
我們今日閱讀《論語》等古典文本是為了什麼?

TAG:哲學 | 尼采Nietzsche | 哲學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