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原版外國文學是否不好?
有人問我為何我不讀外國文學,首先英文原文不習慣,尤其是古英文。其次翻譯文學不是原作本身,比如紅樓夢幾乎不能翻譯,另外不習慣太長的外國名字。這樣是否不好?
謝邀。
世上沒什麼非讀不可的書,更沒什麼非讀不可的譯本。
能讀原文,或找得到自己喜歡的譯本,是錦上添花的事。不讀,也沒什麼不好。博爾赫斯這麼精通天下文字、讀書如山積的,也不通中文。想看漢語文學,還得靠各類轉譯——也不妨礙他老人家成為南美史上最偉大作家之一吧。海明威看《戰爭與和平》,還不是得看英文轉譯版。人類史上看過《荷馬史詩》的,九成以上不懂希臘文。又如何?文學最本質的魅力和詩歌一樣需要通過母語環境來表現,脫離了母語環境,翻譯之後的作品已經不是原著了,儘管相似卻是完全不同的事物。
為什麼可以這麼說呢?因為文學唯一的表現方式只是文字,如果文字類型變了,唯一的形式變了,可以說是另外的作品了,舉個栗子,日本熱血漫畫的表現方式有自己特有的語言基因,比如分鏡頭的運用,誇張的人物比例,密集的對話等,如果改變了這一表達方式,改成台灣四格漫畫形式表現,那麼,這日本熱血漫畫還能算是熱血漫嗎?
能想像尾田畫筆下的海賊王變成朱德庸的雙響炮嗎?外國文學的很多語言基因都只是自身母語的表達,諸如一語雙關,語言的順暢程度,人物性格的刻畫,語言的原汁原味,原著作者都是經過刻意努力的遣詞造句來表現,一經改動已經不是原先的味了。
特別是兩種語言之間的邏輯構造不同,像是日語一定要把動詞助動詞放句尾當謂語,而漢語動詞位置卻可以放前放後,兩種語言的表現方式差別之大可以再舉一個簡單的栗子,比如日語說きょうはいいてんきだ,きょうはいいてんきです.結句用だ或者是です就是完全兩種語氣,而中文不能翻譯出兩種重要的區別,簡單翻譯成今天天氣真好,是不是就可能曲解了原作者的意思?
再比如金庸小說里的女主角名字阿紫朗朗上口,而且名字還有典故,取自論語惡紫奪朱,用音譯法簡單翻譯成英語A Zi,是不是就大違金庸本意了?俄國名著里的人名在自己的俄語環境下或許也是朗朗上口,翻譯成中文什麼夫斯基,已經失去原有的意境和順暢了。至於其它方面差異之大就更不用說了。
我曾經聽過有人這麼說過,〖讀翻譯的外國小說就好像嚼別人吃剩的口香糖〗。我至今還為這形象的比喻拍手叫好。關於讀書,我認為除了你的學習和工作特定需要的某一方面的知識以外,讀其他的書一定要憑興趣,不然很難支撐你讀下去並且很好地消化。不過我主觀臆測一下出題的這位朋友,如有冒犯請海涵。1、這位朋友可能認為自己外語水平不夠達到能閱讀文學作品的程度,否則也不會一說到外國文學就和翻譯文學等同起來了。其實我認為可能大家把文學作品想得太艱深了,我覺得一般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閱讀一些英文著作也都足夠了,邊查字典邊讀下來完全沒有問題,當然有些詞句要多揣摩才能體會。2、我覺得這位朋友可能也不是特別特別對文學有興趣。打個比方來說,我是個吃貨,那麼一切美食都對我有著巨大的誘惑力,中餐肯定不能完全滿足我,我會對各種外國美食也充滿了興趣,也許由中國廚子做的西餐不那麼原汁原味,但也許也好吃呢?也許另有一番風味呢?再說,我才不會那道菜名字很長就不吃它呢!============================
問題改了,加了原版、古英語等限定,但我覺得我的回答大部分仍然成立
翻譯文跟母語完全是兩回事,翻譯文只能作為一種知識的補充。對作品本身的理解幫助無甚大,甚至矛盾。
我先要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讀文學作品?雅各布森曾經用「文學性」來確定文學,如果你是因為文學性來讀,那麼是不是原文還重要嗎?翻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問題形式的,它是基於原著之上的再創造。關於翻譯,《諾獎作品譯者論翻譯》中說:「有時別人問我為什麼做翻譯,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行當。(他們猜摸)我的人生經歷很有趣,現在一定了解小說是怎麼回事,所以他們會問,為什麼不自己寫小說呢?我只能說,不是所有的翻譯都是密室里的小說家,而且我認為翻譯的藝術性不亞於創作——翻譯應該能創造出更優秀的東西。針對這個問題,我發自內心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熱愛翻譯。我熱衷於閱讀中文,熱衷於用英文寫作。我熱愛這個行業的挑戰性、模稜兩可性和不確定性。我熱愛創造性和忠實性之間的衝突,乃至最終難免的妥協。時不時地,我讀到一本令人激動的作品,就抑制不住要把它翻譯成英文的衝動。換句話說,我譯故我在。我知道自己為兩種文化忠實地工作,倍感滿足,這種滿足使我樂於把好的、不好的以及平庸的中文作品翻譯成可讀的、讓人接受的——對呀!——甚至是有銷路的英文書籍。天吶!」希望可以給你另一種視角可以重新審視翻譯。翻譯基於原著,在實際上又不同於原著,翻譯遵循一定的標準,比如「譯必信雅達」,如果你確實想體味原著,可以學好外語,直接外語閱讀,然後對照比較。第二點,外國名字很長的問題,大概是因為習慣了中文閱讀。初始階段或許反感,深入、熟悉之後也許會好些。當我們固執於自我的意見時,常常因為偏執造成視角狹窄,看不到更加廣闊的視野,因為外國人名長而不感冒的,也是此理。
外國文學之間也有翻譯,而且有些翻譯質量上乘,比如日本文學的英譯版
那些說:「看翻譯作品就是吃別人嚼過的口香糖。」的人,除了沒怎麼看過書以外,我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原因讓他說出這樣的話了。
題主,我不知道你是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如果是純屬愛好的話,那你看書大可以隨便一些,想看啥看啥。如果是中文系,要學外國文學的話。你不看那些名家翻譯的作品,你還想怎樣!!《尼伯龍根之歌》,中世紀英雄史詩里要看的作品,德語寫的。《小癩子》,流浪漢小說里不能不看,西班牙語寫的。還有各種古英語,隨隨便便來個thee。。。。。。動不動就看原文,真是好大的口氣~
當然啦,題主要是只憑興趣的話,那就隨便看看就好,想看啥就看啥。。。最後我是真的對那種言及外國作品,必談定要看原文的人懷揣著極大的惡意,無奈回答里就有幾個~所以可能語氣比較激烈,題主不要介意。想看書是好的,雖然那些書可能你看了一輩子都用不到它們,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這世上總有些東西是好的。額,,在外文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讀譯制的書籍沒什麼不好。翻譯的要求就是"信 達 雅",所以對於理解文章甚至主旨沒有什麼影響。而且好的翻譯更是錦上添花,可能原著措辭還沒有翻譯的優美。在看過翻譯的版本以後覺得值得再看,也不妨再找原本細細研讀~
這一個問題我也有認真思考過。我喜歡看中國國內作者的作品,至少文筆讓我覺得會容易接受以及對自身寫作水平有一定提高,尤其喜歡香港作者(我懂粵語)犀利的言語跟思想和觀點。有一段時間我也被翻譯得很不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噁心了,將本來就已經不怎麼碰的外國文學放在自己的計劃之外,遠遠的(笑)。不過近來,由於機緣巧合,會看一些別人借的書,你也可以理解為是經過推薦的,翻譯有保障的書本。然後我才對翻譯的外國文學有不一樣的看法(其實是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跟中國寫作不一樣的幽默的表達跟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如果將中國文學比喻為你最常吃的家鄉菜(暴露了我是個吃貨的本質),那麼其餘國家的文學就是不同地方的特色菜,有能力當然去到當地體驗民情,吃夠本地的,沒有能力或是時間不允許的,就近嘗嘗鮮也是不錯的選擇。看一些經過推薦或者是一些好的翻譯家翻出來的書本,更好的當然是原著,不僅僅增加了自己的知識面,跟別人談論的談資,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理解到別人在不同的社會背景看事情的思維方式跟角度,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讀者往後思考事情的方式跟做人處事的態度。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讀書都不見得不好!不讀外國文學何來不好? 想讀讀,不想讀就不讀。來問這種問題,很不好。
如果語言水平高理解力強的同學當然去讀原版的好 直接感受文字之美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你看的翻譯版本實在差強人意的時候,選擇去看看原版也是很好的選擇
這個只能說有錦上添花之效。因為文學要回歸到本土的文化體系才能最大程度還原其魅力。但另一方面,那麼多國家,那麼多種不同語言的文學作品,你不可能把所有語言都學會,所以有能力看原本的就可以看,語言基礎差但是,想看的,有精力有時間有毅力的,也可以去看。否則的話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選擇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譯本。
外文翻譯書真的要看譯者水平和自己的專業功底,曾經看一本日本知識產權法的譯本,裡面的用語實在晦澀難懂,到最後我不得不請教其中一位譯者,他是我們專業的老師,他也說,誰叫你不學好日文,看中文版,別說你,我翻譯的時候也覺得拗口。
不好呀,那太糟糕了——不知道雪鵝為何憂傷舞姬為何美麗,不知道大宮為何痛苦夏子為何微笑,不知道凱瑟琳為何嘶鳴太宰治為何羞愧,不知道拉烏爾能否得到救贖,不知道柯貝內拉因何落淚,不知道溫蒂妮為何殺掉深愛的人,不知道阿莉莎為何獨自穿過窄門……因為不看原文不讀譯本,連小王子小公子小公主都分不清楚,不是太糟糕了嗎?
你愛讀書就讀,不愛就不讀。這和你讀什麼書、怎麼讀,沒有關係。
推薦閱讀:
※為什麼波塞冬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而哈得斯不是呢?
※為什麼韓國沒有國際知名的作家,也沒有相對知名的文學作品?
※在 T.S. 艾略特的《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中,女人與米開朗琪羅有什麼聯繫嗎?
※為什麼相對來說中國的文學普遍不如外國文學有深度?
※《追憶似水年華》的最佳譯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