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的文化自卑感如何體現?
李承鵬寫過一篇有關季羨林的文章《誰在惡搞大師》,其中就談到了文化自卑。
首先向季羨林鞠一個躬,老頭兒一定去的是天堂,一路綠燈,不遇交警和城管,也不遇喜歡把字畫弄丟的組織上派來的助手或親人們。然後列舉一下季羨林代表作:翻譯的,《羅摩衍那》《優哩婆濕》……學術的,《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印度簡史》《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散文隨筆的,《牛棚雜憶》《天竺心影》……即使大家只看過印度歌舞片沒看過印度史詩,還是知道這裡面一定有什麼搞錯了,大家不好意思說就我來說,一個窮其一生研究印度史和翻譯古印度長史的人,那不該叫國學大師,該叫印度國學家,或者偏門史詩翻譯家,其實印度國學家或偏門史詩翻譯家也很好,但強安上中國國學的頭銜,就不怕遇到國籍問題。
幻想,那些好心腸們在追思國學大師季羨林學術成就時尷尬得撓肺、撓胃,因為全世界能看懂《羅摩衍那》的人不超過三十人,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但又非得裝下去,就放棄進行作品追思,而跑題地去進行人品追思。比如幫北大新生看守行李,比如永遠穿著藍中山裝推自行車別英雄牌國產鋼筆,甚至還比如作息時間准如鐘錶逢人求字不予拒絕(詳情見善良追思文章若干)……中國人太愛把誰誰的一生用人品來總結,這就太沒技術,所以我覺得這該叫人品大師,不能叫國學大師,而人品大師在中國實在太多,又不好人人都去准國葬級別。有層窗戶紙沒捅破的是,大家管老頭子叫國學大師,這麼叫著叫著,實是在自己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目的其實是方便徒兒們去上書房行走、行走。
事情就這麼簡單,老頭子一輩子煩躁別人安排的帽子,他終於走了,大家突然就變得方便戴帽子了,反正他也不會回來自行摘掉。雖然他只是一個好的學者,但在中國,大師已經是一個政治頭銜了,因為天朝怎麼能沒有大師,怎麼能沒有學術泰斗,怎麼能沒有國寶,政治需要大師,政府也需要大師,這得拿去跟一切反動勢力相PK的,這跟過去我們常常把科學家弄成思想家,把藝術家弄成革命家是一個調調,很多年來我們一直這麼干,錢學森最後都被弄成革命的科學家,所以後來也沒什麼科學成就,郭沫若最後都成為革命的甲骨文專家了,所以他的人格變得跟甲骨文一樣,王蒙被任命為文化部長了,日後再也沒有好的作品了,此時王蒙該讀王meng,一聲,蒙別人也蒙自己。
季羨林一生最帥的時段不是他翻譯《羅摩衍那》,而是他固辭大師,而別人一定要加上,這個鏡頭很好萊塢的壞小子肖恩潘,很有個性很叛逆很牛逼,可架不住人民日報的同志把這個過程寫成謙遜,寫成傳統文化中的溫廉恭儉讓。老頭子逃無可逃,從了是大師,不從是更大的大師,要是被這個氣死了就是更大大大的大師。就是這樣,季羨林一生遇過無數運動,這是最後一場運動,當御封大師都成為一場運動時,怪不得中國沒有大師。
大師是應該用來濟世而不是自保的,而不是只有三十個人才懂的吐火羅文學者和翻譯家,我反正沒看過別國把翻譯家當作國學大師的,所以他是印度國學家、翻譯家,因長期做學術研究影響到文筆連好的散文學家都算不上,但他是一個很好的學者,很有良心的教育者,一個平靜的公民,本來這已是一個很夠級別的謚號,可大家覺得這還玩得不夠狠,非得把老頭子當文化炮灰打出去,打向一切反動勢力才過癮。這做法,才是真正的大師。
我想老頭子天堂有知一定不會罵我,因為小的我說對了。新浪那些貼子里也只有柴靜的可以看,這不是喜歡用激動的口吻播報新聞的柴靜問得好,而是老頭子答得好,他揭發了當初叫他大師是有來源的,但來源除提到人民日報外具體是什麼不方便講了……一個學者被評為大師,這裡面是有陰謀的,和諧的中國需要大師,學術繁榮的中國需要一個大師來代表,其實大家也沒見過大師長成什麼樣子,學術標準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加之中國學術界一直是最勾心鬥角的地方,所以選來選去最後就選一個人緣最好的人品最佳的,就季大師吧。這跟過工會組織過中秋節抓鬮是一樣的,最大一盒月餅總是人緣最好的那個得的。
好的,我被迫承認季老先生是大師,可中國需要的不是大師而是知識份子,就是那種不要讓能把季羨林這種老實知識份子打得睾丸血腫的時代再回來的階層湧現,這個國家才和諧,可是現在的知識份子都忙著還按揭付油錢評職稱,他們沒有錢,因為沒有錢就變得沒有正義感,因為沒有正義感就變得很猥瑣,因為猥瑣就開始到處抄襲論文,就開始搞女學生和收紅包,這個樣子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學術腐敗,但天朝怎麼可以學術腐敗呢,所以大家腐敗完了後就忙著去評選大師,用一個大師去頂缸,以證明中國學術界還是沒有那麼壞的。
上面這段話是我從老頭子臨死前一段話里瞎想的,他說中國不需要大師,凡人過十八歲之後都有常識,哪個壞哪個好,不需要國寶,不需要大師。老頭子這句話說得感傷,因為這是一個教育水準十分低下的國家,我們的教育制度很落後,教育投入很可憐,看不到教育的前途和學術的春天,甚至連身心愉悅、不脫褲也不摸奶的學生都不敢打保票人人都是,為了假設非常幸福就開始鳳毛麟角選個大師昭告天下,這學術大師的道理跟體育是一樣的,我們沒有平時鍛煉的場地沒有好的教練沒有真正獨立的體育精神沒有全民健身的保障,但不妨礙我們花重金培養出一些奧運金牌選手,我們管他們叫體育大師……其它的各行各業也一樣,各行各來的大師就是為了掩飾行業心虛。總之,中國有太多的大師了,結果是建築大師的房子塌了,音樂大師跑調了,教育大師的學生持刀殺人了,電影大師去搞開幕式團體操給政府辦堂會了,文化大師詐捐了,剩下人民鼓掌通過的大師,只是說相聲講段子演小品的了。
中國太需要大師來達到高潮了,可中國沒有大師,中國活著的沒有大師,死了的因歷史總被改來改去,也弄不清誰是真大師誰是假大師了,有學養而能濟世的胡適、魯迅、李敖?像,但都不敢肯定,我只可以肯定,我們的媽是才我們的大師、傅,她們餵過我們最甜的奶做過最好吃的菜。
很好的學者、很善良的老頭,很長壽的壽星,但不是大師,因為這不僅是對他的惡搞更是對這個國家學術的惡搞。要是我,就用文革時期的報紙燒給這個可愛的老頭,這是對他最好的安慰,理由只有一個,老頭居然睾丸打血腫了還能活過來,還能在中國的牛棚里翻譯古印度長詩,這是中國特色下的生存大師、康復大師。
可就這樣,也沒能寫出索爾仁尼琴那樣的作品,對於智商這麼高韌勁這麼足的季羨林老先生,這真可惜。聖誕節,哇,好潮啊,童話啊。
年,老人們,鄉下里才重視,比較傳統。
白色婚紗。抄襲西方婚禮習俗。課本上各種外國名著摘取,四書五經呢?傳統宗教的銷聲匿跡。說個主啊,牧師啊,OMG啊頓時逼格瞬間翻倍。比爾蓋茨當年在美國也就是個名人,中國把人家奉成神。一來個東西,國外進口就頓時睥睨世界。傳統工藝釀的醋做廣告來個法國工藝精品製造,我咋沒聽說過法國人熱衷釀醋呢?說白了就是為了搭個進口頭銜。西裝革履,舞會香檳。拼了命拼GDP等各種西方標準,奧運世博各種裝逼。哎,數不勝舉,真心為國人惋惜,為了中華文明惋惜,如今已經西化到慘不忍睹的地步。其實讓自己自卑的從來只有自己。
偶爾在某人微博上看到一段話:
「等咱中國強大了:
等咱中國強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級!文言文太簡單,全用毛筆答題,這是便宜他們。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個龜殼,刻甲骨文!論文題目就叫:論三個代表!到了考聽力的時候全用周杰倫的歌,《雙截棍》聽兩遍,《我的地盤》只能聽一遍。告訴他們這是中國人說話最正常的語速!閱讀理解全是政府工作報告」
從總體上講,中國近一百五十多年的近代史,就是一個民族痛苦地被西方化的歷史,中國人的文明自信被鴉片戰爭到甲午海戰,到二次世界大戰到改革開放打開國門完完全全地被擊碎,痛苦憤懣。
於是,民族主義泛濫,試圖用上文所引的情緒意淫來戰勝西方。近代真正覺醒的中國人,恐怕只有胡適等少數幾個大擘。一個國家如過沒有那種肯靜下來走路的心境的人存在。就是文化的悲哀。。就像忙碌地奔波在這個城市裡,夜深人靜時,往往只能靠回憶過去曾經的美好,想著曾經發生的美好,然後卻只能默默隨著第二天的日出,跟著地鐵里的大軍,選擇了拼了命往前走,而不是選擇回一次家,或者開著車去一個安靜的小鎮等等,不願放下那種過分的追逐。這應該就是文化的自卑吧。曾經的安逸閑暇,就像老北京的過去一樣,應該是衚衕,遛鳥。如今卻只能埋在這街上形色匆匆的腳步之中吧。
學了10多年的外語,一直覺得語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曾經給IBM的一個老外做口譯,發言人在制定年度目標時說:我們希望在下一年blabla....我當時翻譯成:we hope....
老外很困惑不解。問我為什麼用hope。我當時的partner解釋說hope和發言人說的 希望 在意思上是對應的。老外仍不解,問我們為什麼要用 希望 這個詞。他說美國人很少說希望怎麼樣,他們都說:I am going to do/I will do.我後來解釋 這是一種語言表達的習慣。後來,另外一次口譯中,我又把希望翻成hope。這個老外在會議總結時,把hope揪出來說了半天。他問我們有沒有看過Nike的廣告詞:just do it!
給很多會做過口譯,發現所有發言人,在很正式的場合,在表達意願的時候,都會說,我希望做什麼,而不是我要做什麼。
不知是否回答了你的問題。我只能說這是因為對中國傳統文化不了解,如果了解是不可能會自卑的。唉,真是。我倒是覺得,隨便深入了解都會被古人的智慧嚇到。
強烈反對得票第一的那個答案。
文化自卑感如何體現我不知道,但是那哥們兒說的那個就純屬搞笑了。我學托福的時候同學學GRE的時候大家都吐槽過等以後讓老外考中文什麼的,只是一段吐槽而已,只是一個學習累了開玩笑的段子而已,沒明白跟自卑有什麼關係,相反我覺得您這樣把我們平時開的玩笑上綱上線的人,才是真正擁有文化自卑感的人。
我可以說中國現代沒有什麼文化嗎=-=文化,自然是成型成熟了才叫文化但中國現代的文化,很亂,很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一門是拿得出手的文化就娛樂而言,日本有動漫,美國有電影,英國曾經的搖滾樂。。。。。都是能影響世界的級別的我們呢?傳統的「古文」文化沒有傳承下來,新文化的幾個大師,又不可能自創文化如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都是小打小鬧那當小巫見大巫,會不會有自卑感?
幽默當惡俗,惡俗作流行。沒勇氣扶植高尚,爭先恐後作偽人。
一般真正有文化的人不會天天告訴你他最近在看什麼書,同理一般文化上不自卑的國家不會天天告訴你它很吸引人值得你愛,so,借用《環球時報》最近一篇極火的文章標題回答你——沒有了祖國你將什麼都不是!哼!
自卑感體現在儒家文化的丟失和文化發展的停滯不前,主要體現在教育制度的落後和國家的愚民政策.
看見美國大片了,就覺得被美國文化入侵了。看見日本動漫了,就覺得被日本文化入侵了……凡此種種。若不自卑,怎麼會對外來文化如此恐懼?
熱衷於排名,熱衷於得獎,熱衷於比較
強於人的領域沒自卑,弱於人的領域就可能產生自卑~~無論中外。
隔壁有個問題談中華文化有個回答連論語都看不上了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民間是不是文化自卑不評論。官面上是挺文化自卑的。
表現在不相信自己國家的文化能和外部文化競爭民心。
設置各種關卡,限制海外文化產業進入大陸。
比如電影、遊戲、動漫。
我們不能第一時間看到大片、遊戲閹割效果和劇情後仍然不能過審核、動漫成天被封禁。
都是上層文化自卑的表現。
可是,完全沒必要自卑啊。文化本就沒什麼優劣之分,就像前面有人提到的
《羅摩衍那》,你能說這是先進文化還是落後文化。別庸人自擾了,跟上了西方文化你同樣會自卑。
山寨「蔚然成風」,這可是偌大的「自信」啊。
我個人對我們國家的文化根本沒有自卑。我對我自己也不自卑。我感覺很多人對我們國家自卑的感覺其實可以理解,畢竟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國家在近代落後,自卑不如人,其實很正常。但是把這種差距如果能化成讓我們國家前進的動力,那就是最好了。這個東西對國家的自卑,其實和個人一樣。我們要認清自己確實某些地方不如人家,但是我們可以去努力地變好。我們對人對己都有一顆非常善良健康的認知,這樣的話,對國家對自己就都不用自卑。我們現在自卑說明我們很有進取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件好事兒。
心理是物質現實的反映,人的心理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在環境中產生的。由此看來,弱者理應自卑,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弱者還不自卑,唯我獨尊,那就要變成瘋子了。可悲在於,許多人寧願承認自己是瘋子,也不願承認自己弱。
推薦閱讀:
※烏合之眾與娛樂至死的一些相反的觀點,要如何來看待?
※對於社會的陰暗面應該如何對待?
※微博拉黑一個人之後,他還能繼續轉發你的微博,這個拉黑功能為什麼會被設計成這樣?
※哪些事件讓你覺得「群眾是盲目而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