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需要一些工具來更好生活,市場中已經有了,為什麼他們都沒有?

如下圖:住樓房的老年人,生活可以自理,但是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是希望有一個幫自己省力、可以上下樓梯、輕便、占空間小的工具。市場上已經有了,但是他們都不知道。即使老人家生活態度很積極, 都學會上網了,但仍然不知道有如下產品。

我的關注點:為什麼老年人不知道。


其實豈止老人不知道,實際上是沒多少人知道。

如果從大方向來說,我們一向本著人定勝天的豪情,器械不好使就讓人適應器械,很多人腦子裡根本就沒想過「還能用工具解決這些問題」。

一個實際例子,我的外婆年事已高,坐在沙發上站起來很困難,她的解決思路是什麼?是在沙發上加幾個厚墊子,這樣坐得比較高,站起來就比較省力。我母親的解決思路則是買一個硬一點兒的沙發,這樣站起來就比較省力。我的解決辦法一開始也傾向於硬一點的沙發,但是多了個心眼,上網找找。

然後我找到了一種助站椅,電動的,平時是沙發,按一個按鈕椅子可以緩緩抬起來,到老人能毫不費力的站立。價格也不貴,國內外銷的僅3K左右——這和一個沙發的錢實際上也差不多。

其實我有這種想法是在淘寶里浸淫日久,深知有很多人發明過很多好使的設備,比如馬桶,很多農村房子沒有化糞池,或者老房子只有公用廁所,有一種馬桶自帶馬達,可以將排泄物攪碎再用水壓大力衝到管道里,對農村房間和老房子正合用,不到3K,省去寒冬上廁所的苦惱,但是沒多少人知道。比如廚房垃圾,有食物粉碎機,不到3K,省去頗大麻煩,也沒多少人知道,甚至比如暖氣的放氣閥,有自動的,不過40塊錢,省下頂樓每天得擰開放氣閥放氣的苦惱,也沒多少人知道。比如家用水泵,不到1K,省卻高峰時期噴頭出水不力的麻煩,也沒多少人知道。比如有專門上樓梯的自動椅子——買得起複式的人應該都買得起,也沒多少人知道。

所以我覺得我們沒有「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傳統,是以人適物,工具不行,環境不行,那就人受點苦吧,不方便幾天就習慣了嘛。

我大概受了西洋人的毒害(雖然我從沒留學過),遇事兒先利其器,每每事半功倍,但饒是如此,家人一開始也不理解,花2000塊錢,每天省10分鐘麻煩,這根本就是不值當(當然也許他們嘴上說我敗家心中暗喜,但我也懶得想),後來家裡被我買回來的各種怪東西塞滿,其中有三分之一確實有用(當然也有三分之一完全沒用),現在我要買點什麼東西才不至於遭致責難。


謝邀。

此問題成立。他們一般知道拐杖和輪椅,更多的往往不知道。以我照顧老人的情況,從使用拐杖、輪椅、椅式坐便器到n架子式拐杖等歷程看,他們不僅是不知道,知道了也不願使用,除非實在不行時才用。

一、宣傳不夠,極少見到有關於老年用品的廣告和報道,許多人甚至連有老年人專用店都不知道。老年人或其子女,一般知道的就只是傳統上早有的輪椅和拐杖,對新開發的產品不知道,想不到居然還有這麼一些能提供方面的東西。

二、老年人從行走不便到半失能到完全失能,是一個走向封閉的過程。當他在行動還行時,他無法想像甚至拒絕想像自己有失能的一天,當他還能東走走西看看時,不太容易會去主動考慮和了解,不方便時,需要點什麼。至於他們的子女,由於自身眼下更沒有這個問題,也不易去想。在街上有時能見到拐杖和輪椅,但椅式坐便器,n架子式坐便器等,是在家裡使用,除非你在串門時,偶然發現他人有使用,否則也想不到。比如,我是因為兄弟在他人家裡見過n架子式拐杖買來了,才知道的。

三、隨著衰老的進行性加重,每一種提供助力或方便的工具,使用都只具有階段性,越往後設計上越講究,也越貴。老年人,先是拒絕使用,哪怕是拐杖,一旦使用,標誌著確實老了,所以拒絕。然後上街不方便了,用椅輪,一般的數百,好一點的,上千,子女想買,老人不願,在他們習慣的常規開支項中,沒有此項,也不願讓子女破費,要磨到實在需要時才用。我家老人,用上n架子式拐杖,發現夜間能自己上廁所,不必喚人了,才覺得這個東西買對了。有時,我們真需要理解老人,到了這種程度,他也不只想自己,還要覺得這為子女也帶來了好處,才樂意接受。她拒絕在房間里使用椅式坐便器,覺得不衛生,對大家不好。

四、隨著老人行動越來越不方便,還有一些東西,是市場上還沒有的:遙控呼喚器,要很小,好拿,在連手指也不怎麼能動時,他能方便準確地按到開關,鳴響點要放在另一方間,不吵他,侍候的人能聽見;搔癢工具,在手腕和手指還能動時使用,老年人皮膚乾燥,極端情況下,癢會在一天24個小時內任何時點頻繁發作,侍候的人會很累。如果有工具,能將能瘙癢的一頭,吸咐在癢處,只需手指動機關,就能瘙癢,這會比他人瘙癢好,自己能調節輕重;調節上半身的升降架,需要時,可憑此讓老人靠坐。醫院的床可以做到這一點,也能買到,但貴,房間如果偏窒息窄,買來也不好放。如果有設計精巧些的簡易升降架或墊,放在老人睡覺的床墊下就好了。

細緻地設想一個人,從行動不便,到半失能、失能的過程中,需要些什麼,是可以開發出不少產品的。這些產品應當具有方便,安全、輕巧、價廉的特徵。其所以說要價廉,還因為此類東西的使用有階段性,常常用上幾個月,就要換另外的工具了。老人通常都節儉,如果這一點也能做到,說服他們用,就比較容易,他們如是嫌貴拒絕,子女也不好辦。

關於知曉率,估計和這類產品多為小企業生產,雖有不少品種,量也不大,做不起廣告有關。另外,此類產品,如採用網購的方法,也不太合適。怎麼讓一個具體的老人使用起來覺得方便,還應有一個試用環節。現在大中城市裡,一般都有老人用品店,一家店,經營多家企業的產品。廠家在為店家提供產品時,可以適當提供點廣告費。多家企業都提供,店家就可用這筆資金在當地集中打廣告。吸引消費者到店家去選購。選購時,可採用試用,不行可調換或無損壞即可無條件退貨的辦法,就比較好了。我家樓下,就有一家老人用品小店,我在想到這件事時,先到超市。然後又逛了不少店,結果都沒有,一次偶然扭頭,才發現了這家店。結果不讓帶回家試用,好在細選一番,買回家老人一用,正好,運氣還算不錯。

辦這件事的,都是青年人或中年人,而使用的是老年人甚至是失能老人,這中間有個「白天不懂夜的黑」的隔膜。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之間應當有一個溝通。廠家和店家得更多地設身處地從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角度想想,把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想得到位時,是能打開市場的,何況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有些不是知不知道的問題,是老人不想麻煩兒女。


我覺得有一個原因,中國的老年人從小沒有受這方面的教育,不像西方人從小就被鼓勵創新出各種各樣的工具,而且是不斷創新。中國老人自然不會去想能不能找到些更先進的工具來解決問題,除非看到了,或者由認識的人推薦。


個人以為兩個原因。

1.老人一般節儉慣了或者說更多的老人是經驗主義者。以他們當年照顧老人的經驗認為購置這些輔助設備沒有必要。

2.大多數輔助設備並不能起到非常大的效果僅能一定程度的方便老人生活。某些對老人生活帶來很大幫助的設備實際上使用的還是挺多的。如圖①

圖①

------------------------------------------將進入生產領域的革命性產品分割線------------------------------

1.人工肌肉機器裝

癮科技鏈接 http://cn.engadget.com/2012/10/03/tokyo-university-of-science-pneumatic-muscle-suit/ 內附使用視頻

2.spnKiX 電動鞋

癮科技鏈接 http://cn.engadget.com/2012/10/08/spnkix-hk-legs-on/ 內附使用視頻


年輕人都不知道何況老年人了

PS:圖片里那個日本老太太人手一台


因為老人不是信息靈通人士


市場有了,但她們沒有購買,可能有兩大方面的原因:

她們不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受眾定位精準,還要宣傳推廣到位才行。

她們知道了但沒購買。可能產品太貴不捨得花錢,可能不方便購買,可能對產品還沒能建立信任。對她們的生活習慣和場所進行調研是很有必要的。


老年人知不知道我不好分析具體的數據, 剛剛在淘寶上就老人使用的爬樓帶凳購物車搜索了一下, 銷量高的最近30天銷售800多個, 所以... 結論應該是相關的產品推廣是到位的,只是中國目前的商品銷售渠道出了大問題, 像這種面向特定領域用戶的商店店面基本找不到了


推薦閱讀:

我們正在做一個針對中老年人的居家健康管理平台,談談我們的想法是否有可行性?
如何看待「妻子以死相逼不與婆婆同住,男子租房藏母養九年」?
賦閑的中老年人該如何消磨時間?
如何給我奶奶解釋二維碼?
在這個老齡化的中國,我們能做些什麼?

TAG:市場營銷 | 生活 | 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