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仁」的具體涵義是什麼?

子曰:「愛人」,但我認為這個只能作為「仁」的基礎,「仁」的內涵應該是更深更廣的,各位又有什麼見解呢?


在《論語》中,「仁」的涵義是多元的,但也是相互關聯的。「仁」的涵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 第一,「仁者愛人」。這種愛,有不同的層次。首先,這種愛是從「親親」(愛親人)開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是廣泛地愛他人,即「泛愛眾,而親仁」。對他人的愛,主要表現為「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之,孔子的「仁愛」是一種有差等的、推近及遠的愛。
  • 第二,「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一種修養功夫,既包括克制私慾,又包括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孔子認為,「為仁由己」,也就是說「為仁」主要是靠自己的修養功夫而實現的。而「禮」則是社會的規範。孔子認為,「克己」的修養功夫和對禮制的恢復可以使「天下歸仁」。
  • 第三,「仁」是德性的統稱。孔子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此外,作為人的最高道德原則的「仁」,可以統攝作為社會篇道德規範的、與義、禮、智、信並列的「仁」。
  • 第四,「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可能達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他認為自己最得意的門生顏回,也只能做到「三月不違仁」。

總之,孔子的仁學內容十分豐富,它體現了如下的邏輯:

邏輯的起點是宗法等級中的血緣情愛,邏輯的展開是「愛人」,邏輯的準則是禮,邏輯的最終結果是對自我人格的體知語修鍊,以達到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境地。


長期的博弈的結果


仁在不同時期,不同人心中有著不同的文化解讀,我在大學裡的一篇關於《論語》中「仁」的內在精神內涵的論文,將其中的一些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家看過覺得好點個贊同鼓勵一下我。

在幾千年的文化當中,中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絕對的神祇。「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第七》)就明顯地表明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對鬼神的態度——知之不詳,不如敬而遠之。

再如「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孔子不談鬼神,因為鬼神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鬼神具有不可知性、無法掌握性。即使是現在,也需要有極大的自信心和人格定力才能做到,何況孔子是看重祭祀的人、敬天的人。只求做能做的事,做眼前的事,做現世的事,做好人生,即「事人」。死與鬼神一樣,是未知的,「未知生,焉知死?」回答得十分精巧,他不說自己不了解死,也沒研究過死,而是反問難道不應該先活好當下嗎?相反,西方哲學中有「向死而生」的說法,經常思考死亡,就可以切身思考時空、永恆這樣的宏大主題,可以嚴肅地思考如何設置自己的人生。對比看來,我更傾向於「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第四》)。從字面意思看,早上「得道」,晚上「死」也值得了,然而,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讀。《說文解字》中「死」為「澌也」,澌,盡也。也就是說,「聞道」應該是一種朝夕不懈,始終如一直到窮盡的狀態。

我們知道,孔子整個思想的核心觀念和終極價值全都落實於「」,即《論語》中的。有些人認為,孔子的仁愛是一種謊言,他提倡的一系列道德都是游移不定的,不像《摩西十誡》中那些不可動搖的律例。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把類似於摩西、耶穌的宗教性的理論拿來與孔子的學說作對比。在人類生活的遠古時代,人類的一切精神就已經誕生卻迥然不同。柏拉圖從古希臘神話中永恆的神那裡找到了人類本身的善,《聖經》在開篇就寫到「最初,世界是一片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其中。」可以看出「靈」就是智慧,是善。在東方,老子和莊子認為道先天地而存在,今天看來,是「道」催化了宇宙大爆炸。孔子說,虎不食子,「仁」存在與萬物的本性里,更何況是人?這種仁義究竟是什麼呢?孔子只是簡單的說過仁者就是愛人(《論語?顏淵第四》)、「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第四》。在《論語》中,孔子似乎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來說明「仁」究竟是什麼,和老子的「道」相似, 「道可道,非常道。」講得出來的道,就不是一般的道,能明確概括出來的「仁」,我想也不是孔子心中所理解的「仁」,這也就是前面提到所謂「仁愛是一種謊言」的原因。與「靈」不同的是,「仁」的精神內核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人自身的感性慾望與生理滿足,應當是更深層次的融入了知與情、理與義、禮與道、體與用的道德水準,最終演化成強制性、本能性的人性情感,從而更符合人之為人的群體特徵與社會性要求。儒家思想發展到今天,所有人都試圖破解「仁」的真正含義,董仲舒把它改造成了「物莫無鄰」、「以類相召」的天人感應思想;朱熹認為人心是有知覺有意識的,而「仁」本身是靜止的,因此只有人才能夠把握「仁」,「仁」不能作用於人心;王陽明漸悟出「良知是造化的精靈」之說等等,卻仍有很多微觀上的釋義未被揭示。

不同於西方宗教理論中可以具體化的倫理規範,「仁」是一種來自內心、產生於情感的自覺要求,是不是「仁」、什麼樣的行為符合「仁」,都未形成統一的評判標準。顯然,這些與《論語》中的「仁」的內在屬性與獨特的個性體驗有著密切聯繫,也決定了達到「仁」並不容易。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對「仁」有較深的理解,而且將「仁」貫穿於自己的行動與言論當中,所以孔子讚揚他「三月不違仁」,而別的學生「則日月至焉而已」。(《論語·雍也第六》)孔子這樣的評價十分耐人尋味,「仁」實際上是一種很難企及的德行境界,是一種神秘卻不同於西方宗教的體驗,連顏回這樣的賢人要長時間遵守也不容易,最多只能保持三個月,其他人更短,有的保持一兩個月,有的只能保持一兩天。當然,這裡的「三個月」、「一兩個月」、「一兩天」都是虛數,在實際情況下,真正的達到「仁」應該是前文提到的「朝聞夕死」所體現的狀態,那麼幾個月和幾天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這樣的「仁」已經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也上升到更高境界。但閱讀歷史可以發現,真正懂得「仁」、達到「仁」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不僅一人之仁難以達到,「萬物皆仁」也顯得有些渺茫,孔子回答樊遲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第六》),這點恐怕很多人都能做到,不論是投了汨羅的屈原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這也反映出「仁」成為了儒家大力倡導與追求的理想世界,成為了幾千年來激勵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第十七》)孔子通過這樣對人生的反省,而建構的人文關懷突破了個人和社會的制約,為人類開闢更多的可能和更高的境界,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才真正地建立起來,這種宏偉藍圖的動力和樞機就是「仁」這一中國式的人文關懷,

「仁」是中國文化由外向內的反省和自覺最終又回歸到自我道德上的自我內省精神上的塑造和完善。馮友蘭先生說中國人「不太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在哲學裡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中國哲學簡史》)。前文已經提到,「仁」不僅強調「仁」的難得、難以達極致,但也強調「仁」的極易實行,強調「為仁由己」,將人們的注意力聚焦在永無止境的現世人生追求中,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論語》中「仁」以人文精神為基調,卻超越了宗教,承擔起了西方宗教所擔負的中國式人文關懷的功能

以上。


「仁者其言也訒」。本質上,「仁」不是一個要討論的問題,而是踐行的問題。


仁,二人也。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我們每一個都要有人際交往,從家庭到工作,最後擴展到全社會,都是與人打交道。正確認知自己與對方的關係,然後用正確的方式去交流,就會得到最佳的效果。

比如我們與父母,正確的關係是親,正確的交流方式就是尊敬,最後得到的自然是家庭幸福。

如果我們不用尊敬,而用公平呢?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親情單薄了。

所以仁就是明了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正確關係。五倫就是最精簡的解釋。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抓住彼此之間的關係來處理人際交往,生活就會一團和氣。


理解仁,要從「道德仁義」的含義入手: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

對應到職業球賽,道就是明確職業聯賽的終極目的是娛樂大眾,據此正確地制定整個聯賽的體制,是協會主席的考慮,德是如何根據體制打造一個強隊,是球隊老闆的事情,仁是如何組織球隊取得勝利,是主教練的事情,義是如何打好自己的位置,是球員的事情。

這不是臆測,道是走之旁,本義就是方針,德是行字旁,本義是路線,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所謂組織管理,義者宜也,是盡職盡責。而禮跟法一樣,都是基於方針路線形成的規則,即所謂政策,所不同的是禮不強調懲罰性,法強調懲罰性。

對應到傳統的中國社會,天下如何治理,如何和諧,如何發展,據此制定體制,是天子考量的事情,故天子要有道。理解天子意圖,理解體制,正確地管理自己的國家,是諸侯的事情,故諸侯貴有德。具體的政策實施,是大臣的職責,故大臣貴能仁,具體的執行,則交由士大夫,故士貴知義。

由此也推廣到家庭的治理,畢竟家庭是小的天下,天下是大的家庭。

由此觀之,《論語》是小乘儒家,更多的講禮和仁義。講道與德的大乘儒家,在《春秋》。

論語可以看做禮和仁義的應用習題集。春秋是道德的錯題集。


仁,就是佛教講的,慈悲喜舍,基督教講的神愛世人,儒教講的,仁慈博愛。仁是愛的升華與擴大,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境界。


我贊同4樓。我認為論語的核心就在於「仁」。

一:「仁」是什麼?

所在群體社會和諧的狀態。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為此而自殺,管仲卻仍然活著。」接著又說:「這樣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吧!」孔子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會盟,使天下沒有戰事,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這就是他的行仁表現!」

二:為什麼要「仁」?

為了群體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仁」的表現是「孝悌」。孝敬父母,敬愛兄弟,家庭方能和諧,才能更好地繁衍與發展。

在社會的大圈子裡,「仁」的表現是「忠恕」——「孝悌」的另一種表現。孝敬父母變成「孝敬」君主,此為「忠」。敬愛兄弟變成敬愛同事朋友,此為「恕」。有了「忠恕」,社會方能和諧運作,更好發展。

看到沒,「孝悌」和「忠恕」是一致的,這就是為什麼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為什麼「孝悌」與「忠恕」一致呢?

因為在孩子在家庭里最先習得與人相處的方式,然後再帶到社會中去潤飾。

比方說,現代心理學認為,孩子與父親的相處關係會相應地影響道他和領導的相處關係。

在家怕爸爸的人,在單位也怕領導。在家「孝悌」的人更有可能「忠恕」。(請見斯蒂芬波爾特的《父親的因素》)

所以,不要認為這是封建統治者為了統治而灌輸於人民的糟粕,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三:如何行「仁」:

首先明確達到「仁」的對象是自己: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因為無法控制他人,所以從自身修習來達成「德」,然後別人有更大幾率根據你行為來進行正反饋。

這樣一來,社會就和諧了。

從自身角度則要做到以下幾點。

1.人與我為一體。

即在考慮自己的時候也要考慮別人。

想牛逼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要傻逼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克己復禮。

即克制自己,遵守規範,把握度。

要先明確「禮」的概念。

禮不是純粹地指萬惡封建禮教,它是一種規範,一種度,禮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和諧,即「仁」。(萬惡封建禮教也是一種規範,一種度,它只是當時「禮」的一種形式而已。)

比如: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孔子說:「一味謙恭而沒有度,就會流於勞倦;一味謹慎而沒有度,就會顯得畏縮;只知勇敢行事而沒有度,就會製造亂局;只知直言無隱而沒有度,就會尖刻傷人。

沒有度的話不就不和諧了么?

再比如: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不符合規範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動,這樣不和諧的事情就能少發生了。

四:行「仁」要符合實際

1.「仁」重在行,必須行得通才能算仁。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

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周濟天下太不切實際了,做到推己及人就是仁。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他所做的事情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了,然而還沒達到仁。」

為什麼子張沒達到「仁」?因為他做事太過,不合實際。

正如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即子張過頭了,子夏不及。他們都不符合仁。

2.行仁者並不是可以犧牲一切,還是需要保全自己為先。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孔子說:「國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國家無道,還要正直,但說話要隨和謹慎。」


仁者愛人,就是這麼簡單。


「仁」是孔子所倡導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論語》中計有109次談到「仁」,其核心,孔子認為是「孝悌」之道,所謂「孝弟也者,要「愛人」。怎樣才能做到「孝悌」「愛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換位思考。這就需要加強自身修養,要「克己復禮」,要具備「恭,寬,信,敏,惠」等好的品質,同時為人處事還要小心謹慎,待人以誠,要能夠「成人之美」。孔子與其弟子多次談到「仁」,卻從未給「仁」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只是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談論「仁」的不同方面。正是這種不同角度的論述,表明「仁」的博大與內涵豐富。「仁」這樣一種偉大的精神、一種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個人理解有點像佛經里的慈悲之心,但是以孝為本,再往大推


拿自己當人 拿別人當人


冒昧說兩句。仁有多種意思,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孔子所說的仁,不是簡單的愛人,仁慈,仁愛等等,當然他有這些意思在兩面。無二之謂仁,無二,不分貧窮,富貴,美醜,種族,文化等都能一視同仁平等公正合理對待,這個才可以稱之為仁,仁者無敵也就是從這裡來的,所以孔子所說的仁其實在告訴他的學生要平等公正的對待你身邊的人或事。里仁為美,一個人從內心深處,從骨子裡能夠做到仁,做到平等公正對待別人,才是一個有美好品德的人。人很難做到平等公正,因為個人喜惡,利益,素養等等,直到今天,平等公正仍然是全世界,這個社會所追求的目標。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論語》論述的是社會哲學。仁,用社會哲學語言來解釋就是生育能動性,這既是道德的理論基礎也是道德理論服務的目標。學馬克思主義的文盲們哪裡懂得什麼是社會哲學。


《論語》中的「仁」在不同的章節里其具體涵義是有所不同的,與這種情況相似的還有《論語》中的 「禮」、「道」、「德」等。「仁」在《論語》中的基本涵義就是「愛」,即所謂的「仁愛」;「仁愛」包括兩個方面:1、自愛,即愛自己;2、他愛,即愛他人。由於「愛自己」屬於一種與生俱來自然而然的行為選擇,故《論語》中沒有加以強調!《論語》中的「仁」
強調的是「愛他人」!


愛一切 奉獻 忠恕而已


仁,就是人比較二。很忠厚,能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仁人。處處體現對他人的關愛,讓周圍充滿溫暖。仁人也真正是情商最高的人。


仁便是道,仁便是佛。


我覺得仁是指一種讓周圍人群和諧的能力,不仁則破壞人群和諧從而影響社會秩序。

仁的對內體現是孝悌,即是讓家庭和諧的能力。孝敬父母,你的子女也會孝敬你;尊敬兄長,你的兄弟姐妹也會尊敬你。在這種言傳身教的孝悌當中,家庭的每一代能夠維持和諧的秩序,也就有利於宗族的繁衍和發展。

仁對外的體現與對內體現保持一致,就是讓所在社會群體和諧的能力。論語說:『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在家孝悌就是施政了,為何非要當官才能施政呢?在家和在外不一樣么?從現代心理學上來說,人們與領導相處之道來自於與父親相處之道,與同事下級相處之道來自與兄弟姐妹相處之道。(在家怕爹,在外一般就怕領導)所以在家仁的人在外也能夠「忠義」,從而使所在社會群體更健康地發展下去。這就是為什麼孔子那麼強調孝悌了。

至於禮和樂,他們使實行仁的工具罷了。

要做到仁,就要問心無愧。


切己體察,力行之,謂之仁。 夫子說,天下之達道五,這些達道其實就是我們身處的環境。能近取譬,虛心涵泳其間,謂之仁。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仁是那最原初的感覺,我們身處其間的環境。禮就是他的規則,它的表現。 仁亦是孝,所以敬父,即是孝。仁亦是悌,所以事兄,即是悌。

Jul08,2017補:

仁亦是知,仁必有知,何謂知?處身社會,能夠為他人所信任——也就是夫子所說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社會中無法立足,工作長期沒有起色,縱有對人的一腔熱誠,有良善之心,不足以稱之為仁。所以論語中有未知焉得仁的段落。但是,反之,知卻不必有仁,所以夫子談論自己弟子時會提及,他們的能力都足以執掌一面,卻不知其仁也。


用今天一句淺顯的話來說:讓世界充滿愛


大愛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所謂的「國學班」「國學幼兒園」「國學課後學堂」?
孔子是禮樂射御書數全科老師,為什麼記他的書只有語錄,其專業課筆記傳世(像《費曼物理學》)不更有價值?
如何理解「敏於行而訥於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哪三個人?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怎麼理解?質該如何提升?

TAG:哲學 | 國學 | 孔子 | 儒家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