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讀書和旅行一樣,都是在別人的世界裡,尋找自己


何兆武先生有這樣一段話,還比較切題:「讀書不一定非要有個目的,而且最好沒有任何目的,讀書本身就是目的,過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不能用功利標準來衡量。」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讀書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吃飯睡覺,飢即食,困即睡,讀書即讀書,再自然不過。


我以為是尋找自己,這是我最近讀所有書的感覺。

我會在所有的書裡試圖尋找到自己,不論是卑微高尚,還是邪惡善良,不論是一粒塵埃,還是整座城堡。

我想我們讀著書,只不過是爲了不斷確定自己的存在,通過書中的某人某事,甚至某片樹葉落地的心情。

不斷地尋覓那些或隱或顯的契合,然後在那些瑣碎的契合中,一點點拼湊自己的模樣。

於是所有的閱讀,都是在閱讀自己,於是我們便,一點一點,瞭解自己更多一點。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

quroa Jack


讀書有六種目的取向

第一種目的取向,是出於學習某種知識。這個知識本身,很多同自己的專業掛著鉤,如果不讀,在這個專業領域裡就可能被認為在知識上有很多基本的、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空白點。

第二種目的取向,在一個更具體的工具的水平上來講的,就是為了獲得一種技能而讀書。許多人喜歡旅遊,假如你要去雲南或者新疆,事前人們會翻翻介紹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地方特產、飲食等等方面的書

第三種目的取向,純粹是為了知識上的好奇。

第四個目的取向,是出於一種感情的、情緒的驅動而讀。像我們這樣不是寫小說詩歌、不是做藝術的人,有時候去讀小說、詩歌,讀文學創作的這種那種形式的產品,主要是為了一種感情的需要。

第五個目的取向,為了尋求意義,類似於「活著是為什麼?」「我這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我在這個世界上所要追求的超出我個人生命、個人存在的那個至高無上的價值目標是什麼?」

第六種目的取向,是為了尋求終極意義,隨著一個人的年齡越來越大,這方面的要求越來越深沉,因為他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經驗已經很多了,有些東西他無法以自己有限的經驗來解釋,他要找一種更高的,超驗的,一種彼世的、天上的、神性的根源去解釋。


曾文正公在晚年對讀書的目的有一個總結,我深以為然:

1. 尋找人生目標、完善自我。

父母、學校、周圍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環境對我們的啟發終究有限,然而讀書可以讓我們不受限制的窺到那些更加睿智的思想和哲理,極大的開拓我們的眼界、刺激我們想得更深。在這樣一種影響下,我們無疑會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生目標。

2. 學一門處事立身的本事。

書中自有黃金屋,同樣是經濟學,你可以同賣了一輩子菜的老農學,也可以同古往今來的經濟學大師學習。而需要做的,僅僅是去閱讀大師們的著作,花幾個月的時間就可學到有些人一生的研究成果。通過書籍,我們可以研習文史、工程、科學,再沒有其他方式能夠做到如此簡便和有效了。

只有不斷的在讀書的過程中,被不同的觀點洗禮,我們才能夠深入的思考這個世界,以及自己的意義。不然只會被環境塑造的心靈牢籠緊緊鎖住,思想僵化觀點單一,萬一哪天三觀被顛覆了,人也就崩潰了。又或者跟不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在不知不覺中被淘汰!

所以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大學生應該多讀書,還是精讀書?


「他讀書 是為了自己高興 而不是向別人傳授知識 也不是為了糾正別人的看法 他一會兒抓住一首詩 一會兒抓住一本舊書片段 也不管它從哪兒來的 也不管它屬於何等品類 只求投合自己的心意 能將自己心造的意象結構圓滿就成了」via 弗吉尼亞.伍爾夫 深得我心


就像吃飯、睡覺是生理需要。閱讀就是靈魂、心理需要。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人有靈魂。

這個社會太浮躁以至於很多人早就喪失閱讀的習慣。而這就是人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冷漠的一個原因吧。

就像是很久沒有吃飯的人,他的身體就不會健康。如果很久沒有閱讀,人的靈魂也會出問題。

讀到一本好書,有時就像是一個知心的朋友,直擊內心最隱秘的部分。這種部分就是最知心的朋友,甚至是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回味無窮


易中天先生說過,讀書是謀心,不同於謀生,而且最好是在夜裡,因為白天我們不得已為了生存而奔波勞碌。所以自古就有秉燭夜讀的習俗,就連央視的讀書節目也是放在深夜。通俗來講,學習是為了獲得謀生的手段,讀書則沒什麼目的性,精神的愉悅,心靈的共鳴,就像行走在茂盛的森林,不知不覺你會遇到相似的靈魂,也許你會獲得不同的領悟。從古到今,但凡中國的偉人,哪一個不是熟讀中國歷史,深諳人性,能說讀書無用么?


To explore a larger world you have never seen before.


謝喵

「気になる、というのは知的好奇心が刺激されていることを意味する。好奇心を放置しておくことは罪悪だ。人間が成長する最大のエネルギー源が好奇心だからな。」


讀書的目的,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不同。

1、

小時候的我,除了和小夥伴們去瘋玩瘋跑,大多時間都用來看書。小人書、連環畫、課外書我都喜歡看,有時候還會去小叔家翻武俠小說看。有時小夥伴叫我出去玩我都不願意,想留在家裡看書。

學校里見經常會有各種比賽,輸了的人需要表演節目,我唱歌難聽又不會跳舞,這時我都用講故事糊弄過去,有時講的好還能獲得些許掌聲。其實那些故事大多來自於學校發的課外讀物,只是好多同學沒看過。讀書、講故事給那時的我帶來小小的滿足感。

這時候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趣,是為了能在學校過關能獲得小夥伴的掌聲。

2、

後來,我讀書漸漸少了。因為高考壓過來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黃岡真題」「xx押題」把我壓得死死的。讀書、背書、考試,然後又很快忘記書里的內容。那群高考後將課本和試卷撕碎亂撒的人里,也有我一個。

這時候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也可以說為了將來發展。

3、為焦慮而讀書

2016年「知識付費」爆發,願意花錢「買知識」的人,大多因為「知識焦慮」,渴望學習渴望讀書,卻又不會讀書,從泛濫的信息種找不到可以解決解決自己問題的知識。他們希望用過一筆買賣達成目的,買一把鑰匙打開自己的鎖,買一把刀斬開面前的阻礙。實際上許多人都花了錢卻失望了。

我也曾花大量錢去買付費課程,去參加訓練營,去偷聽秘籍,到頭解決的問題有限。這裡面有「師傅」地原因也有我自己地原因。看一位大廚做菜,看完之後覺得自己會了一道新菜,等到自己掌勺時,放多少鹽多少糖,用多大火多少水,都需要自己掂量。讀書獲取知識也是如此,別人做得菜固然美味,但也只能吃一頓而已,要想不餓肚子還得自己學會做飯。

4、為功利性的目的而讀書,這反而是最直接的,和我小時候為了掌聲讀書挺相似。

最近看《高效能閱讀》,前言里說作者原尻淳一把迄今為止出版的百餘冊讀書術書籍通讀了一遍,把經過驗證有效的內容,寫成了一本屬於他自己的書。看的時候我就在想,是什麼原因讓原尻淳一能堅持看完白玉本講讀書術的書籍呢?

一般人,看同一類型的書籍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疲勞和厭煩。原尻淳一是怎麼能堅持看百餘本同類書,因為他的目的是:「讀書的終極目的在於著書立說」。著書立說可以指出版書籍,也指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還包括舉辦演講或培訓會。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輸出」,因為有明確的目標,要講自己的經驗總結成書,獲得滿足感獲得金錢,所以他的動力才那麼充足。

這個人不僅有明確的目的,還有具體的方法,這些快速讀書成為了《高能效閱讀》這本書的一部分。書里有89個讀書技巧,我列舉其中的三個。

(1)、從目標出發,深度閱讀和水平閱讀兼顧

如果畢業生想要解決「找工作」的問題,那麼可以從豆瓣上找一本8分以上的「職業指導」類型的書,讀完後,在豆瓣此書的相關鏈接中,尋找同類型評分接近的書去讀,去實踐實踐書里的職業定位、寫簡歷、過面試等技巧,問題就能逐步解決。遇到其它問題也是如此。在一段時間內做主題閱讀,總結,實踐。

如果你不想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士,那就不要無止境地深入在一個領域,主題閱讀的同時花費大約30%地金錢和精力,去看一看其它領域地書,直到你遇到下一個需要解決地問題或下一個感興趣地領域,做新的一輪主題閱讀。

(2)、創造舒適地讀書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能在一個舒服地環境讀書會事半功倍。如果有條件,那麼就在家裡單獨開闢一件書房,減少電腦手機家人地打擾。如果沒有這樣地條件,那麼就去圖書館、書店或安靜地咖啡館這樣地環境里讀書,圖書館和書店還能免費閱讀大量書籍,為自己節約金錢。

(3)、建造自己地資料庫,並持續輸出

讀書,但是會忘,這是很多人地苦惱。讀書時在書頁上記錄,在筆記本上記錄,在電腦上手裡軟體上記錄關鍵點和自己的聯想,過一個固定地時間,對信息進行整理。不拘格式,可以是筆記,可以是思維導圖,可以是文章,可以是隨感或其它形式,把整理的內容發布到媒體平台上,這樣既可以建立自己地資料庫溫故知新,又能通過媒體平台結交志趣相投地朋友,還有可能帶來其它收入。

只有投入而沒有產出地行為,是難以堅持下去的。如果讀書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那麼也很難堅持讀書。什麼樣的讀書目的,決定了我們會去讀什麼書,能堅持多久。出書、賺錢、揚名,有時候這種功利性的目的,最直接最刺激也最見效。


我能夠想到的正確的讀書方法,就是去閱讀原典。如果你相信馬列主義,那就去讀馬列主義的原典;如果你相信進步自由主義,那你就去讀哈耶克波普爾的原典;如果你相信保守主義,那你就去讀埃德蒙?伯克和阿克頓勛爵的原典;或者你又相信新保守主義,那就去讀斯特勞斯布魯姆的原典。

在《為什麼讀經典》中,卡爾維諾最有力量的一句話是:「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哪怕與它格格不入的現在占統治地位,它堅持至少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在我看來,原典的作用就是這樣一種在發展時代的和諧合唱中的強大噪音,它乃是對抗這個時代浮華、喧噪和宣傳的唐吉坷德之矛,它乃是刺向遍地謊言、爭吵和虛飾的倚天劍,它乃是獲得心靈救贖與獨立思考的惟一道路。

比環境污染更可怕的是心靈污染。恰如徐賁認為,被洗腦比無知更可怕。被洗腦不僅僅發生在制度層面,也發生在社會層面,和公眾層面。讀原典,就是恢復常識,建立常識。恢復和建立關於人的常識,關於人性的常識,關於社會的常識。

常識,是需要保衛的。保衛常識,就是保衛心靈。


說說讀小說之後的感受.

人生苦短, 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經歷世界上的一切, 透由小說, 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去參與,體會,感悟更多的人生.


無節操複製自己兩年前在校報上的東西。

閱讀的理由

為什麼要閱讀?如果是為了獲得資訊,那麼去看電視上網甚至聽廣播會更有效率。如果是為了娛樂,那麼去玩遊戲鬥地主打麻將會更開心。在影像和聲音傳播效率和質量如此高效優秀的時代,電視廣播網路甚至一張圖片都能夠比書籍上的文字更加逼真的告訴你:這世界是什麼樣子,這世界正在發生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閱讀究竟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無論是《紅樓夢》這類經典文學,還是《哈利波特》這種流行奇幻小說,絕大多數有閱讀小說習慣的人都會說:原著總是比影視作品好看。原因在於,閱讀小說的時候人可以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你所想像出來的人事物哪怕並不清晰,對你而言卻是最自然的形式。例如小說里寫道:門那邊過來一個令你怦然心動的女孩(或男孩)。看電影的時候你卻發現那個演員絲毫拉動不了你的心跳。再比如,小說里寫道:宏偉華麗的殿堂。你卻覺得影視作品裡的場景惡俗不堪。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拉特」。有情節的小說尚且如此,那些寫意的詩歌散文就更是這樣。你怎麼去拍攝出李白的《靜夜思》《蜀道難》《將進酒》、怎麼沒人去拍蘇軾的《定風波》《江城子》《赤壁賦》?「與爾同消萬古愁」,「一蓑煙雨任平生」用什麼圖像表達?這不僅僅是想像力的問題,更涉及到閱讀的基礎——文字的特性。

無論我們怎麼讚頌和吹噓近代傳播技術的神奇與偉大,沒有一項技術能夠比得上文字。文字的出現使得思想、感情和記憶不再受限制於個人和時空,從這點上看它是一切傳播技術的祖先。可是影像和聲音無論再怎麼逼真究竟只是表象,它們永遠無法表達文字能承載的思想。而讀書就是最直接接觸文字的途徑。最能夠體現閱讀特質的書籍是什麼?是哲學。或許會有人通過其他方式表達李白、蘇軾等人的詩意,例如繪畫、音樂,但是絕對不可能有人畫出一幅《純粹理性批判》,更不可能拍出一部電影《實踐理性批判》,你也不可能譜一曲《判斷力批判》。哲學,非閱讀不可;或者說,思想非閱讀不可。這就是文字的特質,這就是閱讀的價值:直面書籍中的思想,進而也喚醒了閱讀者自身思考的潛能。通過閱讀獲得資訊,得到娛樂的功能逐漸被廣播、電視、電腦所取代,但是唯有對人思想的啟迪、發揮想像力的作用不會被取代。這便是閱讀獨特的地方,這也是閱讀最深刻最重要的理由。

我們還可以從比較實際、簡單的角度的說說閱讀的理由。不僅僅是哲學或者詩詞散文,閱讀能夠給人帶來的內容太多了。如果你喜歡奇幻科幻作品,你一定耐不住寂寞,一年只有幾部優秀的電影作品是滿足不了你的,而有關書籍里卻是何其豐饒。如果你喜歡歷史,《百家講壇》幾期節目是滿足不了你的,而書籍卻能給你幾乎讀不完的選擇。閱讀比起其他獲取知識的方式也自由方便多了,尤其是拿著一本書閱讀。你不能決定主持人說話的速度,你不可能扛著一部電視機或者電腦隨時隨地觀看。但是書籍是那麼的輕便,而且不受電源限制,你所需要的只有一道光、一雙手、一對眼。也許有一天技術會允許我們隨時隨地不受限制的使用電子產品,但是哪怕書籍被取代,閱讀卻不會被取代。

關於閱讀的理由,我甚至可以學孟子自問自答,人和動物有什麼區別?答案不是「仁義」,動物也講團結友愛。你能看見烏鴉反哺,獅群團隊捕獵,但是你絕對不會看見它們在閱讀。「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能閱讀!

閱讀的理由如此之多,我倒想反問:「為什麼不閱讀?」


用經濟學是可以這樣講的:讀書有兩種效用,一種呢,是作為消費品,可以直接給人帶來快樂,有個法國人說過:所謂的閱讀,就是讓人獲得自由,讓作品獲得自由。;另一種呢,是作為物品,通過使用給人帶來效用,比如,讀書是為了賺錢。兩種都是無可厚非的。因人而異,不必極端。


向外探索世界的可能性

向內探索自我的可能性


和@魏舒展 同理,忍不住要表達。

書雖然不能直接幫你解決問題,卻能給你一個更好的角度。


一圖勝千言,貼張完整的

暗含:

因200本書而脫胎換骨,因1000本書而涅磐重生

雖說不能以數量來衡量質量,但看的多和看的少,境界明顯不一樣

當然不乏有些神人精讀一兩本就悟道成仙了

但對於我醬紫的普通人來說,只能寄託於量變引起質變了

我的豆瓣:

遊走的藝術的讀書主頁

與喜歡讀書的朋友們共勉!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閱讀網站上排行靠前的小說都是名字千篇一律的爛俗總裁文穿越文?這些狗血小說是怎麼吸引到讀者的?
讀書的意義在於什麼,讀書讀的慢好還是讀的快好?
怎麼評價小說《夜色瑪奇蓮》?
把諸子百家的書全讀遍會是怎樣?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