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模仿紙書體驗是走錯了方向嗎?
iPad 上的許多雜誌軟體使用 Adobe InDesign 設計,也就是說他們仍然使用紙書或雜誌的排版方式。可是,電子閱讀是否需要有新的閱讀模式和製作工具?
幾乎所有的新生事物開始都是模擬已有的範式,早期的一種塑料都做成木板樣子(這是 Designing Media 一書中關於 「S曲線」的一個例子,「S曲線」是關於新事物發展的一種現象)。
電子閱讀依然還是閱讀,那麼一些基本的準則不會改變,現在的電子雜誌閱讀基本讓人感覺在模仿紙質紙質閱讀,我覺得主要是內容不變,如果把一篇印在雜誌上的文章放到平板電腦上,如果這個文章來一個新外套,我覺得沒什麼勁,再加個視頻或者花里胡哨的 Information Graphic 也不能增添什麼,雜誌的內容形式能改變嗎?至於電子閱讀,我覺得範圍就更廣了,廣到電子雜誌閱讀可以忽略不計,我就喜歡好的 Blog 文章,不看雜誌,雜誌除了能翻翻外不會去閱讀。總的來說,電子閱讀需要新的好的設計,但模擬紙質閱讀並沒錯(翻頁效果這些只是 Tips),因為都是閱讀,但我相信未來內容的變化會帶來體驗的改變,就像紙質閱讀發展之後小說的發展。
電子雜誌大概在博客時代就開始成批湧現了。一些文字搭配上質量算不上太高的圖片,再配上個音樂播放器,裡面加一些視頻,那樣一種七拼八湊的東西就叫做電子雜誌了。名氣最大的大概要算是徐靜蕾的《開啦》,但是現在似乎也是無疾而終。那個時候的電子雜誌其實就是在臨摹傳統的閱讀方式,可惜的是他們失敗了。
所以說並不是看上去像紙書或者雜誌的東西原樣挪到互聯網的平台上就可以佔有新平台的用戶,搖身一變成為紙書或雜誌的電子版本。如果你想要將一個產品移植,模仿原型是最划算的一種方式,因為在原型中必然包含著一些細微但是致命的價值或者特點,他們已經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和鍛造,如果你不遵循這些規律(雖然你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規律),結果很可能會是失敗。傳統的書籍和雜誌也是一樣,紙媒介的特點和審美觀是經過長時間的洗禮才會存留到今天的,既然你沒有做好準備在實質上來個脫胎換骨的轉變,那就最好在形式上保持其原來的樣子。
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講,傳統紙媒介當中也必然包含一些東西是為了適應傳統的材質和生產流程存在的,很多設計原則也都是設計者對印刷工業的妥協。比如說你必須在製作雜誌的時候預留出血線,盡量避免無謂的跨版圖片,進行統一格式的版式設置,甚至是在雜誌前頁添加封面——當你能夠把讀者感興趣的信息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時,讀者只要點擊即可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目錄又有何作用呢?
隨著時間的變化,電子閱讀一定會形成自己的審美價值;但在這之前,傳統的紙書依然會憑藉他的底蘊對新勢力的形成造成阻力,這也許需要十幾年的時間,這中間可能需要基礎設備,商業渠道和自我定位等多方面的健全。而且從業者們真的需要找准書雜誌報紙在電子世界中存在的方式——就像那些看上去像紙媒介的和紙媒介一點關係沒有,有很多和紙媒介搭不上邊的東西反倒更像是繼承了傳統媒介的內核。
下面是一些獨立電子雜誌的例子。引用自義大利的設計雜誌《Picame》。
一個漂亮的設計,但是在中間將圖片一刀切開有任何必要嗎?左邊的圖片切邊了。但其實可以更大膽一點,因為左頁和右頁不一定一樣大,而且你又不會把他做成紙,管那些幹嘛呢。我喜歡的變化。因為沒人說電子雜誌非要是左右對開的,是吧。是的。電子書應當充分發揮紙書沒有的長處,而不是模仿紙書的體驗。比如,一本電子工具書應當做得像維基百科一樣,內容詳盡,查找方便,如果條目釋義中出現了需要解釋的辭彙,一點就可以展開該詞的釋義。比如,一本教輔電子書,閱讀者填上答案以後馬上反饋對錯,並給出分析。再比如,一本英文書,難詞難句,一點就會出漢語譯文或者英文解釋。以上這些,都是紙質書不可能做到的,在電腦上可以通過一些軟體做到,但電子書不去爭取做到這些,而是去模仿紙質書的體驗,可以說是完全走錯了方向,這是我至今拒絕電子書的原因。
方向當然是錯了,紙張被發明出來之後,估計沒人再寫字的時候動刀子了,指望 InDesign 成就數字內容設計,別做夢了。但看現在的勢頭,已經拉不回來了,不過用戶已經投過票了, Wired 的 iPad 版就是一個絕佳案例。
我覺得問題描述錯了。
我理解的電子閱讀更接近於「傳統書籍」與「超文本」的共同體:既注重精美的排版和展示效果,又能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優勢。鑒於電子閱讀基於新技術,也可以這麼說:電子閱讀應當在電子設備上模仿紙質書的優點,同時充分發揮其介質的能力以求超越紙質書的體驗。
如果你真的用過最新版本的 InDesign 的話,你應該知道它是支持動態內容的。也就是說,它完全能滿足我前一段描述的需求。
用什麼軟體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人們怎麼用。問題描述里的說法不對:現有的工具可以滿足需求,我們需要的是觀念上的改變甚至創新。
我覺得是。
就目前來看,電子閱讀盡量模仿實體書是想利用「便攜性」來接管紙媒的市場,盡量不去改變其他方面,這類的代表是kindle。但個人觀點,一個媒體遠不只是改變一個特性,而會帶來更多的、全方位的改變。我個人比較欣賞麥克盧漢(McLuhan)在Understand Media一書中提及的,任何一個媒體(廣義的概念)有他自己的訊息,他們傳遞給時代的特性是其他媒體沒有的。換句話說,儘管Kindle賣的很好,但是我覺得它未來也會往iPad上的閱讀應用方向發展,而非再模仿紙書。紙書有自己的優點,這些優點是電紙書很難模仿的。比如有些人就是喜歡墨香、拿著紙書的感覺和紙本身略帶粗糙的觸感,這些無論任何電子閱讀設備也無法模仿。而目前來講電紙書模仿的紙書的優點比如分頁閱讀相對來說同樣是紙媒的局限,正如@巴巴羅莎的答案中提及的,紙媒的不可擴展性給排版帶來了一些缺憾。
電子閱讀現在的缺點是沒有標準、沒有一個引領時代的個體,但這些都是遲早會有的。如果沿用紙媒的標準,這肯定只是權宜之計。電子閱讀中涵蓋媒體的多元化(比如音樂、視頻)這些優點閱讀PDF的方式肯定無法體現出來,在紙媒的基礎上開放更多的閱讀體驗才是電子閱讀的方向,模仿紙媒就好像用電視機放漫畫一樣,拘泥於傳統而忽視了本身獨特的訊息,這無非是捨本逐末的做法。至於像墨水屏(E-link),隨著屏幕的發展,肯定還會有更適合於閱讀的東西出來,在此不做討論。大方向沒錯,電子書在筆記方面功能有待增強,讓人能自然地用手來操作。同時,起碼讓人能體會到是捧著一本書,而不少一個硬殼子。
對於品牌雜誌 其長期形成的版面風格 可以說也是它品牌價值的一部分
在轉移到移動終端時 保留原來的版面風格 是保持其品牌價值的一種策略 不能算妥協至於新生雜誌 本身沒有歷史負擔 就應該充分利用新介質的一切特色 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完全不必拘泥於紙媒的版式風格不過說到底 電子雜誌的生命力還是在於優質的圖文內容 版式服務於內容 不必糾結這個問題
紙書一是符合人們長期以來的閱讀習慣,其次是這種習慣本身就是在人的認知和物的磨合中形成的。人的生物體限制在那裡,整個形式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我喜歡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版式是個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其中,雜誌的排版堪稱精美,報紙的排版也是典範。但這兩種表現形式因為介質/載體的不同,又有了各自的特色。
在我看來,電子閱讀領域缺少排版的專業人才——能夠根據新介質(不同解析度、不同材質的屏幕)的特性重新進行內容編排。
所以PDF的版式最好,因為它保留了紙媒體的排版成果。
總體來說,電子閱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功課要補。
個人非常喜歡E-link的顯示效果。相比之下,其他類型的屏幕對眼睛來說都是太大的負擔。模仿紙質書在我看來是一種妥協和轉型的策略,因為長期形成的閱讀習慣造成了人們對媒體的組織內容的形式了一定的定勢,正因為改變它現在仍需要時間,那麼妥協的政策就是對新形式的還原處理,儘力模仿舊的媒體組織形式,然後轉型內容為服務,由此,才可以得到盈利和發展。
閱讀習慣目前仍然保持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的方式,已經習慣了的,再變就會引起體驗度的問題;
不是什麼方式都要創新,比如 英語字母用了幾百年也沒說要變,外在的可變,本質不變。
以後的電子書,會更注重包裝、排版,插圖可放大欣賞,可以保存到書籤,書中提及的音樂、視頻也可以跳轉到觀看——實際上iBooks已經做到了呢,可惜沒有亞馬遜書全且優惠。還有啊,我們可以用觸控筆在上面快捷做筆記而不用擔心把書弄得不美觀了。想想就很開心,期待科技繼續帶來驚喜。
本人認為問題應該理解為電子閱讀器模仿紙質,還是電子閱讀資源模仿紙質。兩個發展即為相輔相成的。國外的亞馬遜已發展成硬體和內容同步發展的地步了,所有用泵甚多。但反觀國內,即使硬體再出色,沒有好的資源也無法保證達到類紙的效果。如果不管雜誌、圖書還是什麼都做成隨要求可轉成6寸的資源的話,能不普及嗎?實際上目前硬體的價格已達到了國民普及的地步了。我買個bambook如果天天只是看網路文學的話,那麼我還不如買個大屏手機。資源是個突破啊,如果資源做到了類紙的模仿的話,打破了紙質出版社的利益壟斷的話,那麼這個窗戶紙就捅破了。我買了個onyx的A62,個人感覺尚可,就是資源太少。如果達到了隨手可拿,如果買也可以隨手可借的話,那麼就可以達到效果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多看閱讀 4.0?
※Kindle、多看閱讀、豆瓣閱讀目前有多少用戶?
※如何搜索電子書?
※為什麼微博上 @沒我找不到的電子書 可以找到所有的電子書?
※epub電子書哪裡比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