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人為造成大冰期?


「給我半船鐵,我就能給你製造一個冰期。」

「Give me a half tanker of iron, and I will give you an ice age.」 - John Martin, from a lecture at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

========補充=========

1、不少朋友可能是看到我的節選引用最後是逗號,所以追著問實驗結果……其實實驗結果已經在引用中寫了(「加州莫斯·蘭丁海洋實驗室主任肯尼斯·科爾認為:試驗成功地證明了少量的鐵就能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長」),逗號之後省略的部分是科學家說這種實驗可能破壞生態所以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

2、也有不少朋友質疑引文的可信程度。這個當然可以理解,因為這篇引文拿去搜索,出來的結果都是同一個來源,大概是中文環境下,介紹這個知識點的來源的確很單一吧。建議使用英文維基搜索Iron fertilization,可以獲得較為詳細、權威的介紹——其中包括介紹、歷年實驗、參考文獻等等。

(不確定英文維基鏈接會不會被幹掉……各位朋友自己翻牆吧,搜索Iron fertilization條目即可)

同樣的,引文中海洋學家約翰馬丁以及他那句「豪氣萬丈」的話,也在英文維基的John Martin (oceanographer)頁面可以查到。

3、以第二條中所述的英文維基資料為基礎,再補充說一下:這個Iron fertilization(鐵質施肥),主要是用來解決大氣內二氧化碳太多而提出來的,並不是奔著製造冰河期去的(不然還怎麼申經費……);但,大氣內CO2濃度降低、造成溫室效應減弱,一旦越過臨界點(環境溫度低至大洋表面結冰面積足以使得全年被反射陽光能量大於吸收陽光能量),就會塌方式地進入冰河期——所以,某種意義上說也的確是一種危險的技術。

4、至於John Martin同志說的那句「給我半船鐵,我就能給你製造一個冰期」,更多的是一種「對正確理論的概念推銷」,個人認為更應該當做阿基米德那句「給我個支點我就能翹起地球」來看待——不然,正如評論里有朋友指出的那樣,要是一個裝鐵粉的貨船翻了,豈不是人類就完蛋?——但話說回來,哪怕需要一百船鐵粉才能搞出冰河期,其實算起來也真是價廉物美,遠比恐襲的成本低多啦。

5、按英文維基頁面,Iron fertilization從1995年到2015年共有12次實驗。2002年即有兩次(頁面中均有文獻出處),最初我貼的中文引文應該就是這兩次中的一次。

6、多謝各位朋友的評論,讓我也去溯源並完善了回答。在這裡一併感謝啦~~

========附上英文維基內容摘要,給不方便翻牆的朋友=======

Iron fertilization is the 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of iron fines to iron-poor areas of the ocean surface to stimulate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This is intended to enhance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and/or accelerate carbon dioxide (CO2) sequestration from the atmosphere.

Iron is a trace element necessary for photosynthesis in plants. It is highly insoluble in sea water and in a variety of location is the limiting nutrient for phytoplankton growth. Large algal blooms can be created by supplying iron to iron-deficient ocean waters. These blooms can nourish other organisms.

Multiple ocean labs, scientists and businesses have explored fertilization. Beginning in 1993, thirteen research teams completed ocean trials demonstrating that phytoplankton blooms can be stimulated by iron augmentation.[1] Controversy remains o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atmospheric CO

2 sequestration and ecological effects.[2] The most recent open ocean trials of ocean iron fertilization were in 2009 (January to March) in the South Atlanticby project Lohafex, and in July 2012 in the North Pacific off the coast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by the Haida Salmon Restoration Corporation (HSRC).[3]

Fertilization occurs naturally when upwellings bring nutrient-rich water to the surface, as occurs when ocean currents meet an ocean bank or a sea mount. This form of fertilization produces the world"s largest marine habitats. Fertilization can also occur when weather carries wind blown dust long distances over the ocean, or iron-rich minerals are carried into the ocean by glaciers,[4]rivers and icebergs.[5]

John Martin (February 27, 1935 – June 18, 1993), was an oceanographer.

Born in Old Lyme, Connecticu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iron as a phytoplanktonmicronutri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so-called "High-Nutrient, Low Chlorophyll" regions of the oceans.[1] He is also known for advocating the use of iron fertilization to enhance oceanic primary production to act as a sink for fossil fuel carbon dioxide.

John Martin died from prostate cancer at the age of 58.

Give me a half tanker of iron, and I will give you an ice age.」 - John Martin, from a lecture at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

========原回答=======

2002年1月5日,紐西蘭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研究船「雷弗勒號」在南大洋海面傾倒了約2724公斤鐵粉,以檢驗海洋學家約翰·馬丁十年前提出的假說:「給我半船鐵,我就能給你製造一個冰期。」南大洋礦物質和營養豐富,卻奇怪地缺少海洋生物,馬丁的結論是這片海洋「貧血」(缺鐵),制約了浮游生物的生長。加鐵,刺激消耗二氧化碳的浮游生物的生長,或許能使地球冷下來。這次行動的首席科學家,加州莫斯·蘭丁海洋實驗室主任肯尼斯·科爾認為:試驗成功地證明了少量的鐵就能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長。估計只需一磅鐵(0.454公斤),就能催生足以吸收100000磅二氧化碳的浮游生物。「即使這個過程的效率只有1%,也只需要一毛錢(美元)就能消耗掉半噸碳。」但科學家對大規模試驗仍非常謹慎,因為對深海環境還了解太少。雖然這是目前最簡單最便宜的減少二氧化碳的方案,

如果這個科學家的推論是正確的,那麼,其實那些要毀滅地球的反派,在現實里遠比科幻片里要危險。


評論區有知友對焚燒森林那一步提出異議,學藝不精的答主預感要被扇臉,先去查查全球植物生物量和大氣熱循環的文獻,確定一下反射率和大氣保溫作用哪個對全球氣溫影響大

如果後者大的話那就禁止燃燒彈,老老實實砍伐森林,砍下來的木柴隔氧隔水處理防止其分解產生二氧化碳……

以下原答案

————————————分割線————————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正好在寫點相關的東西

首先來看看地質學上「冰期」的特徵……算了,知道寒冷就夠了(廢話)反正我們的核心工作就是要給全球地表降溫嘛

給全球地表降溫,當然要先儘可能減少熱量的輸入。地表的熱量輸入有兩個主要來源:一是太陽,二是地球內部構造及岩漿熱液活動。我們先看怎麼對付太陽:

1.把地球移往遠離太陽的軌道,這是絕對一勞永逸的辦法,看看木衛二和木衛六就知道,保證地球從此變成一個冰球。但這條路子對人類來說難度係數太大,《流浪地球》那種行星發動機目前還是天頂星科技一般的存在……用其它星體撞擊地球導致地球變軌?很遺憾,也在人類能力範圍之外。讓地月雙星系統解體怎麼樣?這個看起來靠譜些,畢竟月球離地球不遠,若雙星系統解體,可以想像一下轉圈甩鏈球的運動員忽然撒手,球和運動員會往反方向彼此遠離。但地球質量是月球八十一倍,因此月球才是那個遠遠飛出去的鏈球,地球的軌道也會有些變化,至於具體變化有多大……本人不是天文專業就不在這兒放黑屁了……以及核心問題還是要移動一整顆星球,推開月球也不像幾個世紀內人類能辦到的事兒……綜上,這條路pass

2.把太陽移往遠離地球的地方:Are you kidding?洗洗睡吧,移動占太陽系質量99.9%的大傢伙?人類有這能耐早就成神級文明了……pass

3.減少太陽的功率輸出:同上,沒醒就接著回去睡覺吧……pass

4.減少地球接收的太陽功率:這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其核心思路是讓陽光儘可能反射回太空而不是被地球吸收。

(1)在太空中反射陽光:這就是當年納粹德國的太陽炮的思路了,在近地軌道建造一個巨大鏡面,可以聚焦陽光也可以反射陽光。只不過小鬍子的科學家們把這玩意兒當武器用,我們要拿它造成冰期。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弄一個與赤道大圓等大的鏡面擋住整個地球,從此世界陷入黑暗,冰河世紀來啦……

再洗把臉。人類目前顯然沒這種工業能力。那就退而求其次,建造若干小鏡面,我們知道越靠近赤道日照越強,那麼就要盡量把鏡面部署在南北回歸線陽光能夠直射的範圍內;而陸地反射能力本身就比海洋強,所以我們還要讓鏡面盡量部署在海洋上空,非洲大陸和南北美大陸暫時不用管了,這個計劃一期工程可以叫做「太平洋加蓋」,二期工程叫「大西洋加蓋」……

洗臉×2,太空中的鏡面需要人為控制軌道,而且得定期清潔,畢竟真空不是真的一無所有,裡面存在很多塵埃物質的(具體參見大劉《中國太陽》),再加上發射成本,這條路也不太現實,pass

(2)在地表反射陽光:我們分陸地、海洋和大氣來考慮。海洋是吸熱大戶,我們可以在各大洋流帶向海中大量傾倒白色染料,讓洋流把染料帶往全球,當然海洋的稀釋能力是極其強大的,所以人類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生產染料的速度不能低於染料的沉降、分解速度。

陸地方面,我們要努力製造沙漠化,全球都變成撒哈拉那種地貌是最好的,因為沙漠根本存不住熱量,白天吸收晚上全散出去。森林和濕地這些「地球之肺」是我們首先要幹掉的對象,好在人類環保不行、破壞環境倒是經驗豐富,取消一切土地資源開發禁令,鼓勵企業竭澤而漁,甚至要獎賞那些破壞環境最狠的重污染企業,堅決支持亂砍濫伐、露天採礦,推土機和電鋸什麼都不用想,對著森林推過去就是了。如果還嫌不夠快,那就直接上轟炸機和燃燒彈,引發森林大火,把興安嶺西雙版納亞馬遜西伯利亞中美洲和東南亞全燒成白地(這裡需要控制燃燒的速度,燃燒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會有利於地球表面保溫,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

大氣方面,我們要儘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咦怎麼又開始環保了),降低大氣的保溫能力,同時增強大氣的反射能力。怎麼增強?參考小行星撞擊與「核冬天」,要大量製造粉塵並使之進入大氣環流,簡單的辦法就是多開露天礦場,拚命揚塵(這才對嘛,回到污染環境的正路上來),其次也可以考慮在土壤粒度極小的地區密集核爆人為製造大規模揚塵,這裡說的不是沙漠,沙漠里的石英顆粒比重太大,大氣環流搬運不了多遠就得把它們沉降下來;我們說的是黃土高原那種抓一把土土會從指間漏光的地方,那種粒度的粉塵可以在高空懸浮很長時間,反射大量陽光。當然也可以試試誘導火山噴發,越大越好,火山噴射的物質量是以立方千米計算的,而且直接投射到數十千米高空,比人類工業的污染能力牛逼了好幾個數量級……

————————————分割線————————

二十一世紀中葉,人類決心製造大冰期。世界各國同步取締了環保部門,撤銷與環保相關的法律,大力扶植造紙業與固體礦產業,沿海諸國建起大規模的染料廠,白色染料晝夜不停地注入海洋;在一輪又一輪燃燒彈的攻擊下,森林一退再退,大興安嶺、西伯利亞、亞馬遜雨林相繼變為白地,大陸上濃煙滾滾;黃土高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成為新的核爆試驗場,灰黃的煙塵從那裡跟著蘑菇雲一起升上天空,隨大氣環流遍布全球,人類的子孫再也見不到藍天;外太空軌道上,美俄中三國製造的反射鏡遮擋了赤道地帶的陽光,東南亞諸島迎來了永恆的黑夜;幾個世紀後,海洋徹底變為白色,地球環境負反饋自我調節的能力徹底被粉碎,全球開始進入大降溫,冰川開始廣泛出現,高山雪線向平原下降,隨著冰川增加,地表反射率增強,溫度進一步降低,更多冰川出現……

恭喜人類,這是個不會回頭的正反饋循環,冰期來了。地質歷史上的雪球地球時代,很快就會再現。


把太陽炸了


在地面上鋪滿鏡子。

這樣太陽的能量絕大部分會被反射走……

鋪的面積大點,反射的就多。

地球少了這麼多能量輸入,溫度就會顯著下降到一個更低的穩定值。

而且,這個過程可以很快。你看看晝夜溫差就知道,如果白天熱量少了很多,會是什麼節奏,幾天就能下降很多度(如果鋪設面積大的話)。

如果陸地全部鋪滿,大概十多天就冰期了吧

如果僅僅所有建築樓頂全部裝上的話……算算面積就能知道每天少了多少能量,然後知道穩定溫度。

……………………………………非常粗略的估算,複製自某條回復…………

除了最後的「差不多的值」,其他你都能百度到,我就不發了。最後一個「差不多」,可以給你估算一下

你需要對比的是沒有恆星的宇宙空間,溫度多高。這是比絕對零度高個幾k的溫度。

如果完全沒陽光,地球就是這溫度。地面大概30%的陸地,但由於是球面,直接以30%並不咋準確,不過反正是估算,你按30%算就行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51876

反射率這裡有,可以比較接近100%,年90%算也行。

所以陽光能量大約一半在紅外波段。即使被大氣全吸收了,也就一半,其實鋪上鏡子還是會反射掉很多。

所以,被反射走的能量差不多就是30%×50%×90%,超過10%的樣子。

地球溫度假設290k,少10%的能量輸入,溫度下降個20k沒什麼問題。然後結兩極冰面積增加,反射率增加,進一步減少地球吸收的能量。


試試碳黑?把大量碳黑往南極北極上扔,冰川吸熱融化,顛覆洋流,然後就是《後天》了。

k或者其他什麼黑色的也可以。


核平


只要提高反射率,到達臨界點,就可以在變冷-下雪-反射率更高-變冷的循環里一直走下去


吃掉冰凍果實


好像沒人提到《三體》里人類處置全球變暖的辦法: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播撒塵埃減少太陽輻射。


你思想很危險,我是國安局的,跟我走一趟吧


給我一根槓桿,我給地球來一下,離太陽遠一點。

以前不是有人設想過發射無數面鏡子到地球同步軌道,發射太陽光么。


智子包裹地球進行二維展開,別說小冰期了,地表接近絕對零度都能做到


引爆大量的核彈就可以造成核冬天!儘管這個答案早就被科學家們提出來了!沒什麼新意!但是確實最快最有效最實際的!至於什麼在地面上鋪滿鏡子之類的答案更靠譜!


核冬天怎麼樣?


你召喚一顆隕石掉落在地球上,或者召喚一個大火山噴發,揚起的灰塵遮住太陽幾年就是了


等紅色慧星高懸夜空,凜冬將至。

其實美俄的氫彈隨便爆上個幾百枚,基本形成核冬天。當然,如果覺得這方法太暴烈了,換個別的方式,降低大氣透明度。通俗來說,如果中國北方的霧霾擴展到全球??當然,最好多排放粉塵,硫化物,二氧化氮之類的大氣污染物


核冬天也算是冰河期吧。


地質史上冰期出現過好多次,但都結束了。要想地球永久封凍,需要將地核完全冷卻。


種蘑菇?


用白色泡沫或反光塑料覆蓋整個海洋,以現在人類生產力來說完全不是難事!


推薦閱讀:

科幻作品普遍對人的心理有什麼影響?
大劉(劉慈欣)為什麼不寫了?
我是來自2049年的人,你們有什麼要對我說嗎?
為何《三體》在互聯網行業內被「聖經化」以及對行業的啟示有哪些?
有哪些科幻主題的回合制RPG?

TAG:科幻 | 天文學 | 地球科學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