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如何尋找合適的推薦人?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留學申請季,更多「留學」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10個申請者里8個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推薦人到底是要熟悉自己的小leader還是牛逼的大老闆?是要熟悉自己的任課老師還是科研界的大牛教授??

簡單來說,越熟悉你越有用!!

再牛逼的老闆或者教授如果只能按模板複製千篇一律的推薦信,再簽上名就草草上傳的話,不如去找一個至少了解你日常學習情況/課題完成情況/工作情況,而又交好的leader/老師!

下面具體來說:

系統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推薦信的作用。推薦信是申請目標學校從第三方的角度和渠道了解申請人的專業和綜合能力,素質以及科研或者學習的潛力,評估是否給予推薦人錄取的重要依據。

從角色定位上來看,申請國外研究生,推薦人跟申請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有professor, instructor, supervisor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知識,背景,潛力和性格等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這類人都可以作為推薦人備選。

具體而言,有以下身份人選:

1.任課老師:結合成績單分數,課程表現,作業質量等直接反映學生在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

2.國外交換課程老師:相對絕大部分國內推薦人,此類推薦人更容易贏得招生官或申請學校的信任。如果是在專業領域有權威的國內人士,同樣是作為推薦人非常好的選擇。

3.實驗/競賽/研究、實踐項目指導老師:針對課堂知識積累的補充,可以突出申請者的動手,實踐以及科研能力。

4.實習/工作主管和領導:作為了解申請者具體工作表現的直接人士,能夠評估其在實際工作領域中的各種能力和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推薦人並非title越大作為推薦人越好。因為推薦信的核心是需要有內容可寫,這樣招生官才能從足夠的信息中評估申請人是否合適某校的研究生項目。當然,如果了解程度和推薦人的title能夠兩者兼顧是最好的。

5.年級主任,院長,班主任: 通常是同專業下的做學生工作的導師,可以反映學生一段時間內的綜合表現。因任課導師只能反映一節課的情況,項目指導老師只能反映學術能力。但班主任或者院長卻可以反映學生好幾年的表現,評價是比較綜合的,可以是課業,學業之類的,也可以是性格,活動類的。

此外,根據專業性質的不同,各個專業類別對應的推薦信人選有不同側重點:

授課型碩士:理工科申請主要以突出專業的積累和能力為主,所以通常可以作為推薦人的人選也是圍繞這個來選擇,包括任課老師,實驗課程老師,如果本科期間有參與科研項目,所以實驗室/項目/論文的指導老師也是非常有說服力的推薦人,另外也可以考慮實習和工作上級等;文商科申請除了突出在專業領域的學習外,其它的綜合能力(比如領導力,溝通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協調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應變力等等)也是同等重要的評估標準,所以任課老師,實習/工作上級,各種商業挑戰賽,案例分析比賽等的指導人都是合適的推薦人人選。

研究型碩士和博士:主要評估申請人在專業領域中的科研能力和潛能。所以實驗室/項目/論文的直接指導老師是很好的人選,當然也包含重要課程的任課老師和教授。

慎選:

1. 朋友/親友關係類推薦人。首先,完全的私人關係因為容易帶有強烈個人情緒,由此可能產生偏見,所以很多學校不一定接受; 其次,推薦信內容需要反映申請者與研究生學習所預期的能力和素養相關的內容。相對此而言,私人關係通常體現的內容主要是個人的性格,與申請專業領域的學習能力和潛力有一定距離,因此這不是申請評估的主要內容。不建議採用。

2. 職位高,但與自己不直接相關、不熟悉自己的推薦人。如實習時不是直接工作彙報對象的公司總裁,沒有給自己上過課、做過研究的研究生院院長。

我是棕櫚可愛的分割線——————————————

大家吼~

我們是棕櫚大道(全稱:棕櫚大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立於斯坦福大學的互聯網教育科技公司。關於留學的任何問題都歡迎知乎的大家私信,添加小助手微信 palmdrivezhihu, 或邀請我們,我們將竭盡全力為你解答~

我們的成員來自斯坦福,哈佛、哥倫比亞、伯克利,康奈爾,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與傳統的教育公司不同, 身在矽谷的我們以「用科技重塑國際化教育」為使命, 用技術、教育和設計的力量改變世界。

棕櫚大道擁有2000+的導師,遍布北美和歐洲,90%以上導師來自世界排名TOP30的學校。我們通過頂級學府和各行業的精英導師來打破國內外教育信息資源不對稱。為家長和同學們提供一個可靠的留學資訊平台。為同學們提供一對一學業規劃、留學申請指導、海外文化融入、職業規劃的服務。


之前小A回答過推薦信相關的問題,參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90759/answer/25588501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01440/answer/263357831

有同學私信小A問牛推真的有用嗎?怎麼才能拿到牛推。這個問題……牛推當然很有用,但是怎麼拿,卻沒法一兩句話給您說清楚。

所謂的牛推指的是什麼?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推薦人牛逼,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如下的關鍵詞:

學術大拿,科研泰斗,國外教授,500強高管,諾貝爾獎獲得者……

其實這些都沒法完整地定義「牛推」這個詞。推薦人固然是使推薦信變得牛逼的重要因素,但卻不能單憑推薦人就使得推薦信因此牛逼。

有些同學肯定會問why???難道推薦人牛逼還不夠嗎?

是的,不夠,而且連最基本的條件都還沒達到……

你得明白,我們在這說到的牛推並不僅僅是說它本身或者背後的推薦人牛逼,更重要的是,它能發揮其牛逼的價值,幫助學生拿到想要的offer。而這,才是真正牛逼的推薦信。否則,它就毫無價值。

所以,除了推薦人本身牛逼,一個牛推還缺乏什麼來著?

一、選擇推薦人的原則

我們在考慮推薦人的時候,其邏輯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首先,考慮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的關係

其次,考慮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態度

最後,考慮推薦人的力度(職稱、影響力)

推薦人的力度,是排在最後的……

簡單解釋一下,選擇推薦人的原則是這樣的:

1、推薦人與被推薦人存在邏輯清晰的交集。你們怎麼認識的,一起做過什麼事,他如何能了解你的學術條件並作出客觀評價。

2、推薦人對被推薦人持欣賞的態度。如果不欣賞,一般也不會答應給你做推薦人,但總有例外。在國外,教授一般都會珍惜自己的名譽,對學生進行真實客觀的評價。如果勉強答應,有的教授甚至會直接給「Below Average」甚至「Not Recommended」的評價。你得保證他不會說些不利於你的話。國內的情況例外,一般答應做推薦人就沒什麼大問題了(因為大多數都是自己寫)。

3、推薦人的職稱/影響力。這一條放最後,只有在滿足前面兩條的前提下才考慮這個原則。

二、推薦人的分類

通常來說,我們將推薦人分成兩種:學術推薦人和僱主推薦人。

1、學術推薦人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學術推薦信,在滿足「足夠交集」的前提下,推薦人選擇的優先順序為:專業領域內泰斗級名人&>校長/院長&>項目導師/畢設導師 &> 核心課程任課老師/班主任&> 小學分課程任課老師。

前面之所以說推薦人牛逼推薦信不一定牛逼,就是因為推薦人沒有按照選擇推薦人的邏輯順序,連最基本的原則都沒有滿足。換句話說,一個牛逼的「名人」(無論是學術泰斗還是什麼)適不適合做推薦人,要滿足兩點:

1)他熟不熟悉你,如果不熟悉,無論是他寫還是你自己寫,如何才能有話可說?如何保證推薦信的真實感和可信度?

2)他與你的專業相關嗎?如果你要申請的金工,但對方卻是藝術相關的大拿,於你也毫無意義。

2、僱主推薦人

一些專業(比如商科)比較偏重實踐的項目,那麼你實習或者工作中的上司或者僱主,他們的推薦信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不同階段的申請者需要的推薦人是不太一樣的

1、本科申請者。大多數本科申請者都沒有實習經歷,所以基本上推薦人都是在高中班主任、學科老師、教務主任、校長等之間選擇。其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的推薦信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況。當然不同的推薦人側重點肯定不一樣。

1)班主任的評價偏向於學生的性格和綜合能力等;

2)學科老師的評價偏向於學生的某些能力和天賦

在選擇學科老師時,建議學生選擇與所申專業相近的學科老師作為推薦人,例如申請EE專業,可以選擇物理老師;申請金融專業,則可以選擇數學老師作為推薦人。

3)監護人其實也可以成為推薦人,但前提是要體現出申請人的興趣、天賦、性格的與眾不同。

2、碩士申請者。他們的選項主要是專業課老師、項目導師或者僱主,有條件的同學選擇世界範圍內的學術名人(尤其是國外的知名教授,國內的很多名人僅限於國內,在國際上影響力不夠)。一些和國外大學聯繫緊密的國內教授或者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也可以作為強力的推薦人。比如像進入MSRA拿到微軟高管的推薦信。

3、博士申請者。因為博士申請更強調學術上的能力和潛力,所以尋找推薦人的時候,也應該首先考慮那些在學術上有話語權的推薦人,比如導師、實驗室負責人、助研助教、項目指導等。


推薦人方面:

大牛當然好,但是其實也並沒有多有用,最重要的還是TA能寫出言之有物的東西。

什麼算大牛呢?

比如你搜這個教授的名字,在google scholar搜,然後會能看到他被cited的數量,如果達到四位數五位數,基本就算是大牛了。

大牛有什麼好處呢?

如果正好是這個領域的教授,那麼很可能看你材料的老師都認識這個大牛,可能就會有一些「噢他推薦的人質量一向不錯」這種隱性加分。因此可能這大牛在推薦信里就寫個一段話都ok,如果真想了解這學生說不定審材料的老師一個電話就打過去問了呢。

但是這樣的學生比例有多少呢?而且如果真能做到這樣的話那麼這個學生自身資質和其它條件也絕對不會差。

因此我是想說:推薦信沒有那麼那麼重要,至少不如PS重要,而且很少有人會能僅憑推薦信就扭轉乾坤的,因此差不多就行了。之前我們有些學生會糾結是找一個自己很熟的講師職稱的老師寫,還是找自己沒說過幾句話的學院院長寫,其實我們基本是會推薦前者寫。原因請參照上述「言之有物」。

內容方面:推薦信不需要長,但是一定要有料。

什麼叫有料呢?

就是要有真的故事、不能空,不能是一堆溢美之詞的堆砌。

比如說你聰明好學上進勤奮,這樣羅列優點的話,你自己體會一下,是不是這些詞過目就忘,根本看完內心毫無波動,對不對?

但是如果我每個詞後面都有個小故事講給你,是不是就會像某些知乎熱帖一樣,比如什麼:「有什麼你覺得『哇這個人真的好有學問』的時刻?」或者什麼「有什麼讓你覺得人生黑暗的時刻,而你又是怎樣扛過來的?」這種,相信你肯定看過類似的吧?動輒幾千贊,為什麼呢?因為有故事,有真情實感,所以你很有興趣就讀下去了,也絕對會很信服他們argue的這些點,對不對?

推薦信也是一樣。你要知道每個申請者3封推薦信,申請者大概可能200+,300+,每個老師要讀1000封推薦信,每封信估計了不起花上1分鐘。你哪怕用詞再華麗再吹上天,估計也只會造成視覺疲勞,反而是如果有真實事例支持的話,才會讓人覺得能夠信服。

不過我這裡舉例可能有些不當,不要誤會是在慫恿你編獵奇的故事哈,大家都是普通人,只要這個例子真的能支持你的一個側面、一個優點,並且能比較令人信服地覺得這話、這觀察角度是這個推薦人會有的,就可以了。

因此總結來說:不需要長,不需要堆砌溢美之詞,寫得真實可信,能夠反映出來你在ps里因為篇幅所限而沒有能夠展示出來的一些側面、讓你作為一個獨特的人的一些優點更加栩栩如生,這樣就是非常非常好的推薦信了。

另外一點關於推薦信設定的問題,同學們可能已經知道了,不過還是稍微提醒一下:

推薦信的設定是,老師直接寫了之後,通過你在申請系統里填寫的他們的郵箱里收到的來自學校的郵件里的鏈接,直接把推薦信投給學校。

因此注意以下幾點:

1)在申請系統里填寫每位老師的聯繫方式的時候,最好使用他們的企業/學校郵箱地址,並且在「是否放棄查看推薦信權利」這一項裡面選擇「是」,也就是放棄。

2)可能因為中國沒有寫推薦信的傳統,所以很多老師不願意親筆寫,而是讓申請者代筆,但是要知道這個其實是不允許的,因此建議有可能的話,給他們寫詳細的提綱然後還是讓他們自己寫,或者申請者自己注意下寫作的風格稍微不要太一致。另外在投遞的時候,不要用自己的電腦投,讓老師們用他們的電腦投,或者實在不行去網吧。(不要覺得危言聳聽哈,之前確實有個女孩申請哈佛,然後收到那邊的郵件問她為什麼她的三封郵件都是一個IP地址的電腦發出的。)


WordSunny是一個匯聚3000+頂尖名校導師的半DIY留學平台,就像留學行業的淘寶。

有留學經驗的人成為申請導師,需要留學的人可精準匹配到同專業申請導師1對1輔導。

泡論壇無數,不如行家指路!


一、選擇推薦人的原則

1、推薦人得是熟悉你的人!一定要找和你關係「緊密」的推薦人。只有對你的成長曆程了解的人,才會深入了解你的優缺點,也才有可能做出有深度的推薦。如果選擇了對你並不熟悉的推薦人,他們對你的介紹往往都會浮於表面,無法做出可靠而實際的評價,這樣也會導致錄取委員會對你推薦信真實性的質疑。一般學生都是拿不到「牛推」的,所以最好還是從熟悉的人著手,主動和你需要他幫助的人交往,為推薦信做鋪墊。

2、推薦人的身份要合理,最好是相關專業的。如果申請人是一個還在校的學生,那比較好的選擇應該就是系主任、專業任課老師、班主任,或者課外活動、社會活動的見證人作為推薦人;如果申請人已經畢業或者參加工作了,也可以選擇你的直接上司,或者大學畢業論文指導作為推薦人。在我看來沒必要找一個和申請人的專業不熟悉,和申請人不熟悉的院士或者大公司總裁之類的人作為你的推薦人。

二、一般美國留學推薦人至少要找三個,可以考慮從三個方面來找推薦人:

a) 綜合能力方面,如組織領導能力,協調能力等,這方面主要找班主任、社團老師、團委和學生處老師。

b) 學術研究能力方面,可以從專業課老師、研究項目的指導老師、畢設的老師等方面來找。如果已經工作多年,也可以找工作上的直屬上司來寫,但一定要體現的研究方面的能力。

c) 工作實踐能力,這個可以找實習的直屬上司,或工作上的老闆來寫。

三、關於推薦人的小技巧

1、請任課老師寫推薦信,科目成績越高越好。如果你的平均成績水平是85,那麼你找個得了90分的課程老師寫推薦信,自然是最好的。

2、選擇與申請專業相關的課程老師寫推薦信。

3、推薦人的選擇要結合你自身情況選擇,你希望推薦人從何種角度寫推薦信?推薦你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還是工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4、老外比中國人推薦信「值錢」。或者,推薦人有美國留學背景,這樣會更好一些。

5、推薦人的背景。推薦信分為學術推薦信和非學術推薦信。如果是學術推薦信,那麼你的推薦人最好是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或博士。


Thank you for the invit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re important. They tell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a great deal about who you are, how you think and learn, and how you add to the school community or classroom. And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LORs comes from objective third parties, strong endorsements can greatly bolster your application and chances of admi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et LORs from their teachers, counselors, and other individuals who know them well. Graduate school applicants are expected to get letters from their professors as well as internship, research, and/or career supervisors.

As you know, this is a problem for Chinese students. Many schools do not have counselors to write such letters. And professors won』t do it because it』s not part of their job description, they』re overworked, or they aren』t confident with their English.

I take my clients through a process in selecting and requesting LORs from appropriate recommenders. We hold frank discussions and complete 「homework」 to make sure the letters highlight students』 applications and align with US expectations. Here are some guidelines if you are looking to do it on your own:

First and foremost, do everything you can to avoid writing your own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It is common practice (in the US as well) to write one』s own LORs and have recommenders simply sign them. Not only is this dishonest, but you run the risk of being denied admission if found out.

It is often obvious when a student has written their own LORs. For example, student-written letters tend to overstate accomplishments. And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it isn』t likely that a recommender would list off every single university 「must have」 in one letter. Student-generated LORs also tend to be 「suspiciously similar」 - meaning the writing style and content is similar to other documents in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 or the letters are oddly similar to LORs submitted by different students. Admissions committees are apprehensive about Chinese LORs that are written perfectly. They know that most teachers do not write with impeccable English, and they know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writing styles are different.

To find appropriate recommenders, try this:

Begin by making a list of recommenders who know you well and would be able to touch upon the following points:

  • Your academic progress in their class
  • Your work ethic
  • Your potential for success
  • Your intellectual curiosity
  • Your interaction with pee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 Your non-academic interests
  • Your uniqueness
  • Your leadership abilities

Politely ask your first preferred recommender if they would CONSIDER writing an LOR on your behalf. Tell him or her where you want to apply, and explain why those schools interest you. Let your recommender know why you are reaching out to them for an LOR, and why their opinion is important to you and your future success. Tell your recommender that you don』t need an answer from them right away and that, if they want, you will follow up with them in X time (2 weeks, one month, whatever works with your respective timelines).

If your recommender says 「yes,」 request a short meeting with him or her to discuss your experiences, qualifications, goals, etc., as well as what should/should not be included in an LOR.

When you attend the meeting, bring along your CV and/or a document with helpful information.

At this point you can let your recommender know what is typically included in an American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Recommendations diffe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nd it』s okay to point that out. Consider bringing along sample LORs for your recommender to view.

Here』s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 How the recommender knows the applicant
  • How long the recommender has known the applicant
  • Specific examples and anecdotes of the points listed above (academic progress, leadership, etc.)
  • How the recommender stands out from his/her peers
  • Why the applicant is a good fit for the college or university
  • Concise writing

Here』s what shouldn』t be included in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 False information
  • Vague descriptions, such as 「Student X is a hard work who leads by example」 or 「Student X is a respectful and diligent learner.」 These statements don』t actually SAY anything. Adding specific examples and anecdotes will demonstrate how these statements are accurate.
  • Cliches, such as "Goes above and beyond," "great student," "excellent worker," "go-getter," "friend to all"

Make sure that you are respectful of your recommender』s time. Do not request a letter two days before it is due, but give him or her plenty of time to write a strong recommendation on your behalf. I always suggest that my clients request letters before summer break, if possible. And don』t forget to send your recommender a thank you letter for their time.

If your recommender says 「no,」 move on to another person on your list. You should aim for three or four recommenders in total.

A few additional points…

  1. When submitting your LORs, you will be asked whether or not you want to waive your FERPA rights. FERPA is an acronym for 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 which (in a nutshell) is a federal law granting families and adult children the right to access their educational records. With regards to LORs, this means that students over the age of 18 have the right to view submitted recommendations. It is entirely up to you whether or not you decide to to waive your FERPA rights; however, I always recommend waiving them. Doing so indicates to admissions committees that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recommender is truthful.
  2. If you worry your recommenders will not write perfect LORs, that』s okay. Remember admissions counselors are wary of this. If your recommenders prefer to write in Chinese, that』s okay too. In this case, have the letter professionally translated. Submit both the original letter and the translated letter with your application.
  3. If you are unable to find a single person willing to write an LOR on your behalf, you will have to write a draft on your own. This should be a LAST RESORT. It makes me uncomfortable to even suggest it, but I know it can be nearly impossible for Chinese students to find recommenders. In this case, write your LOR in draft form so that your recommender can alter it if they see fit. Also make sure your recommender is prepared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that may come their way from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s board. And, of course, make sure that your letter is written so that admissions committees will believe it is 100% genuine.


咱們準備申請美本的同學,該怎麼找自己的推薦人呢?

推薦信就是以第三方角度來綜合評價申請者,一篇成功的推薦信,不僅會讓招生官對申請者的能力深信不疑,同時還會提升獲得獎學金的幾率呢!

那推薦信該找誰來寫呢?

推薦人的選擇

一般推薦信至少需要準備三封。本科新生申請分別是校長/輔導員/班主任,2封學科老師推薦信。美國高中的學生一般都配備負責升學的Counselor,國內的國際高中以及一些學校的國際部,學生也都有自己的Counselor。

國內公立中學沒有升學Counselor的同學可以找班主任為自己提交推薦信以及申請表格。其中主要的作用是班主任能夠全面地推薦該申請人。另外2封學科老師則需要好好斟酌了。

轉學生申請至少需要有一封是大學老師的推薦信,證明你在大學期間的表現,還有一封最好是輔導員。在推薦人選擇中,需要遵循三個原則:

  • 與被推薦人有直接關係並可信賴,十分了解申請人並且能夠客觀評判其優勢和特點。
  • 與申請專業具有相關性,比如申請生物專業,可以找生物老師或者相關科目的老師。
  • 考察推薦人的背景,頭銜名氣以及職務較高為佳, 不過前提是與申請者十分熟悉。

推薦信的時間規劃

推薦信的寫作格式

推薦信的篇幅最好不要超過一頁,因為申請季來臨時,招生官每天都會閱文無數,所以一封推薦信在招生官手裡也僅僅會停留幾分鐘而已,太長的篇幅其實並不能帶來什麼益處。而且在推薦人寫作以前,一定要讓推薦信充分了解你,最好與推薦人一起確定好寫作思路。

一般來說,推薦信寫作格式如下:

開頭

推薦信的開頭,一般需要描述清楚推薦人與申請者之間的關係,通過什麼方式認識,相識多久,以及在這期間對申請者的印象如何,並表現出推薦人非常願意推薦你到該大學就讀。

?② 正文

推薦信的正文沒有固定的格式,通過提供的事例有選擇性的描述學生的學科潛質和個性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展現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品質。正文是推薦人對學生進行評估的重要部分,由於評估的內容比較多,可以分段來描述。

?③ 結尾

推薦信的結尾主要是對學生特質的一些概括,或者是推薦人對於學生在這個專業領域今後的發展潛力做簡單描述,還可以寫一些對學校AO感謝之類的話。語言上表現出推薦力度以及對於學生前途的美好期待和展望。

一篇完整的推薦信應該包括申請者的學業成績或特質,綜合方面的表現,以及對其未來的展望。由於種種原因,國內有些老師沒有能力出具英文推薦信,鑒於這種情況下,推薦人可以寫出中文推薦信,同時附上英文翻譯件。

最後,在寫作時還有幾項需要注意一下:

  • 避免夸夸其談,對申請者的成就客觀評價。推薦人需要表明對申請人的動機有所了解,並且還需要進一步的深造。過度讚美的推薦信不會有任何意義。
  • 避免堆砌泛泛的讚美之詞,加入具體事例。這樣的推薦信才能具有真實性,同時描寫精彩細節會讓招生官對學生有著更加深刻的印象。
  • 避免邏輯混亂,注意語言風格和思維角度,每一封信的側重點要有所不同。
  • 避免明顯的語法、句子以及單詞錯誤。

感謝大家閱讀~

如果覺得有用,記得點個贊啊!


每位申請人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申請目標也千差萬別,那麼,選擇推薦人也要因人而定。但是會有一些共性思路,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相互學習。

核心來講,無論是任何的program,學校真正關心的是你的核心能力,因此,學校基本會看你的推薦人是不是具備相關資格評價你所具備的能力。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比較常見的推薦人是Professor、或者是實習單位的領導人,或者是該領域有一定分量的人。原因很簡單,只有這種人才有資格對學生的專業素養進行相關評價。

但是這幾年有很多學生因為沒看到學校做出明確要求,又不能準確領悟學校關於推薦人的要求,所以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推薦信出來。因此現在會有部分學校明確要求需要兩封Academic Reference Letter,去給出推薦是比較ok的。

另外一方面,很多學校也知道:中國學生可以隨便免費註冊一個163之類的郵箱,以推薦人的身份發送推薦信,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要求推薦人必須是edu後綴的郵箱才會被視為有效的。因此大家在選擇推薦人的時候,對於學術類的program一定要選擇學術類的推薦人,比如說你是理工科研究的,毫無疑問你的推薦人必須是學術職位的,起碼也是要專業領域有一定水準的,比如他本身是PhD,或者曾經有過教職的,或和他工作領域有一定相關的,否則推薦意義就不大。

之前有些人申請計算機專業,他找了很大的一個500強公司的HR給他寫推薦信,其實HR不可能太懂學生編程方面的知識,他很難從專業素養方面給學生一個合理的評價,所以從這方面講,這種選擇就不太好。

接下來給大家講第二部分,推薦人組合。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能有五六個可能會同意給自己做推薦信的人,那麼推薦人到底什麼樣的組合比較好呢?以個人經驗來講:

1、跟專業領域非常相關,深度越有水準越好。

比如你找大一大二的教授,就不如找大三大四的教授來的好,同樣是任課老師的話,因為大三大四的授課課程接近專業方向,難度會越來越高,大一大二的課程難度在美國來講是不高的,相對來說更水一些。

2、推薦人跟在專業領域的交集越多越好,越深入越好。

3、教授業界的水平,能力,或者title越高越好。

一般來說,這三個原則篩選下來,可考慮的人就不多了,但肯定有一部分人在相同情況下,可能會有比較多的任課老師候選,那麼這個時候怎麼把推薦人確定下來呢?大家在選擇推薦人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立體組合,互相呼應。

學校為什麼要3封推薦信呢,有兩個目的,如果是一封兩封的話,可能體現不出差距,一個美國教授可以給推薦信的話,一定是這個學生表現不錯;如果推薦信太多的話,學校也會受不了,因為很多學生申請了但不來了,以前曾出現過學生有六七封推薦信,這樣會把學校搞瘋掉的。

從第三個人口中聽到的評價,遠比你自己評價自己要有分量。所以對學校而言,推薦信是一個非常客觀有力的參考因素。在與其他競爭者實力相當的時候,一封推薦信是讓勝利天平向你這裡傾斜的重要砝碼。《三國演義》中龐統投奔劉備,魯肅、諸葛亮都給他寫了推薦信,只不過他恃才傲物沒有用,於是有著治國才能的鳳雛被發配到耒陽縣當了七品芝麻官,推薦信的作用可見一斑。

國內我們見到更多的是介紹信,內容千篇一律是「茲介紹某某到你處……」,非常枯燥。介紹信關鍵是看那個紅紅的章,讓章去說話,而老外要看的推薦信,更注重文字傳達的內容。推薦信的內容不夠客觀和精彩,無論下面是什麼紅章或何等名人的簽名,這封推薦信發揮的作用都要打個折扣。

推薦信涉及三方:錄取學校、推薦人和被推薦者。

如果把推薦過程比作一次營銷,錄取學校就是買方,推薦人是一位推銷員,被推薦人則是促銷商品。買方希望在推薦信中印證其他文書的真實性,並希望發現一些有價值的線索;而推銷員要做的,是肯定這件商品,分析這件商品的優點,告訴買方這件商品的其他優點,如果它身上有瑕疵絲,要告訴買方這毫不影響商品品質。

我們把推薦信過程比作一次營銷,營銷中的主角,就是一位認真負責、足智多謀並且對這件商品非常了解的推銷員,所以找好推薦人是完成推薦信環節的第一步。

推薦人有很多種分法:

從國籍上分為中國人與外國人;

從職業上分為你的教授、老闆和其他人;

從認知程度可以分為熟悉你的人或不太熟悉你的人……

無論怎樣分都要記住一點,推薦人是你的貴人,一定要找准,別讓貴人變路人甚至敵人。如果推薦人眼中的你並不像你自我感覺的那樣出色,你的缺點壓過優點,尤其讓外國人直接寫給申請學校,那真成了無解的黑色幽默。

推薦人一定要欣賞你,或者起碼要保證他會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的態度來肯定你。如果他對你的事情敷衍了事,結果同樣是糟糕的,你會讓人覺得人緣不好,找個推薦人都不那麼挺你。當然這個人最好是非常了解你,否則不可能以細膩的描述還原一個真實的你。

很多人沉浸於尋找名望非常大的推薦人,但名氣往往和你們之間的距離呈反比,他可能只會花十分鐘為你寫一封敷衍了事的推薦信,在學校眼裡,你就只有敷衍了事的十分鐘這樣的價值。比如選擇某個大師級人物作為你的推薦人,他甚至不記得你叫什麼名字,可能只會說你上課坐在前排,看起來能專心聽講。

但也不要非此即彼,比如你的親戚和長輩肯定對你非常了解,也會極其細緻熱情地描述你的優點,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你有不同方面的優點需要向學校展示,在推薦人的選擇上也要進行深入思考,要和你的整體形象定位結合起來。最好選擇那些可以對你的各個方面都進行評價的推薦人,包括你的頭腦、性格、專業成就以及領導才能。如果你是一個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在學校和工作階段都應該有相應的推薦人進行描述;你想在展示過程中突出自己的專項特長,最好有相應領域的推薦人,說明你在這個領域的造詣。推薦人不同的背景可以證明你的能力不是過於單一。

對中國學生來說,國際友人更可信。因為老外很嚴謹,不會亂寫,不像國內有的推薦人,恨不得把稻草說成金條,時間一長人家就不大信了。外國人中咱們接觸最多的是外教。但你想申請十幾個學校,老外可沒這個耐性,一定要搞好關係、頻繁聯繫,建立穩定的朋友關係。否則他經常不在國內,需要的時候又不在,很可能被放了鴿子。

老師是比較常見的推薦人。想一想哪些老師指導自己的時間最長?自己和哪些老師有共鳴,哪些老師教授的專業考分最高?我有一個學生,傳媒專業背景,要申請社會學,他旁聽社會學課程,考分比本專業的還高,申請時他請授課老師寫推薦信,老師欣然應允,寫的推薦信非常有力度。

至於說到校友推薦,這個既要看這個校友的具體情況,也要看怎麼推薦。你的推薦人有著美國一流學校的背景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他們可以通過對比你與一流學校的學生素質證明你的能力水平。但要想想讓他們做你的推薦人,他是跟你有過接觸還是教過你的課程?

推薦過程中,要像老闆管理僱員一樣管理你的推薦人。有些推薦人是非常馬虎懶惰的,他們對待自己的事情都漫不經心,給你寫的推薦信更可能蒼白無力、有明顯漏洞,甚至出現很多拼錯誤寫這樣的低級失誤,這給申請者帶來的影響非常糟糕。所以要告訴推薦人,讓他知道你們是一體的。

如果推薦人有興趣和你交流,你應該抓住機會講述你的情況,告訴人家他的幫助對你有多大,自己想重點突出哪方面也交代一下。能多聊最好,把一些細節告訴人家,畢竟推薦信要充實豐滿一些,一定要簡化推薦人的撰寫工作,將煩勞別人的程度降到最低。有很多時候請求寫推薦信是會被拒絕的,特別是校園之外的社會人士。不要沮喪,這個時候也可以檢驗一下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因此,實習也要好好做,認真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處理好人際關係,他很有可能成為你的推薦人。

上面提到,老師是最常見的推薦人。所以在上課時也留心觀察一下,發掘一下自己的潛在推薦人。如果老師很牛,就要拿出程門立雪的誠意來,提前一個學期做好準備,對老師的學術思想要精心領悟,抓住機會向老師做「思想及學術彙報,」在老師高興時適時提出推薦信的請求。但牛人老師一般都「唐僧肉」一般被很多人惦記上了,一定不要太晚。對待大牛級別的教授,在申請高峰期,盡量給教授把事情交代清楚,千萬別把推薦信提交錯了,每年都有這種事情發生,給教授列好自己申請的學校名單,有事盡量給教授郵件,當面找教授,少打電話,除非你跟老師的關係沒得說。

我們不能指望所有推薦人都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為我們很多目標學校都寫推薦信,所以提出要求的時候,可以強調一下,寫一封「通用」的推薦信就可以,這樣讓他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如果有個別目標學校有著特別的重視程度,可以懇請推薦人為此多費筆墨。

推薦信不管結果如何都應當對給你寫推薦信的人送上一份感謝,說明一下結果情況。畢竟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尤其是在申請失利的時候,這些人還可能會去叨擾,這時候的公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要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就忘記了去人情賬戶做定期儲蓄。而且這些人也是你的申請團隊之一,他們很可能在這時候幫你客觀分析一些情況,對你將來的發展大有裨益。如果你順利入學,最好和推薦人保持一定聯繫,哪怕偶爾告知一下學業進展情況,一方面是出於人之常情的感謝,同時他可能會在你今後的人生髮展道路上給予更多的幫助。

因此,現在很多學生在各個渠道獲得的師兄師姐的成功留學的信息,千萬要不機械的複製。我們可以通過別人成功申請的過程,借鑒適合的思路,總結經驗,有技巧性的融合到我們的申請中,才是上策。

* 和創留學趙建軍原創內容,版權所有,轉載請私信。


埃默里大學學姐的經驗就是:一定要找熟知自己的人來寫啊!!!熟知自己 熟知自己 熟知自己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截圖是學姐的原文:

學姐還分享了自己的PS,面試經驗等等,可以看看

學長檔案


在找推薦人的時候,不是名氣越大給你寫推薦信就越好。推薦信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出推薦人對你的了解,不管是請什麼級別的人來寫,一定要體現該推薦人和申請者是如何相識的,是什麼關係,並確實了解申請者的情況,這樣才合乎情理和邏輯。


一般來說,你要找的推薦人需要包含以下特點:足夠了解你、儘可能牛掰,並且願意為你寫一份詳實的推薦信。

國外的招生官會很重視推薦信的地位,這和我們很多申請者自己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因此,準備一份詳實的推薦信就非常必要。儘管我上面說了幾個條件,但如果實在難以做到的話,你也可以找熟悉推薦信的老師或者對留學有所了解的go campus工作人員來幫助自己。

在具體的行動上,你可以做這些事:

1.準備詳實的個人材料夾

教授寫好一封推薦信,需要你提供詳實的個人材料。如果教授從你那僅能得到成績單,那麼在推薦信中他只能提到你這幾年的學習成績。如果你希望得到一封優秀的推薦信,你就需要整理自己的個人材料,準備一個詳盡的文件夾,並清楚的標明你的全名。你的個人材料文件夾需要包括以下材料:

你的成績單

簡歷(一頁)。你的簡歷應突出你所做的義工,和你選修的與申請的大學有關的課程。

另外,別忘了寫你自己的個人陳述和學業目標(半頁紙)。

2.預約見面

在信發出前的兩周,與你的教授預約依次簡短會面,談論一下推薦信的事情。一定要提前5分鐘到達,並且著裝要整潔。不必穿正裝,但是一定要讓別人看起來很舒服。從你的著裝表明你要談較正式的問題。

同時,為你這次談話作好充分準備。怎樣談論你將來的計劃,哪些是你學術上或者個人的擅長,這些可以幫你實現你的目標。哪些是有可能阻擋你實現目標的障礙?如果遇到障礙,你有哪些計劃來克服困難?總之,要把這次會談當作一次面試。讓教授了解你為自己設置的目標,你的個人計劃,當然不必談你為達到目標已經取得了多大的成功。

最後,一定要避免在課上或者課後來討論你的推薦信。無論如何,不能在信發出之前一天,把材料塞到教授手中。你很忙?你的教授也忙。急匆匆寫就的推薦信,不會太好。

3.作好調研工作

一定要提前研究你所申請的學校。這樣不僅會有利於你的應試申請,而且也向你的教授表明你對於那所大學是認真的。你想去的大學校園文化怎樣?你想就讀的大學學術氛圍如何?學者們喜歡那些知道應該談論什麼的人。

4.徵求建議

徵求導師對於你職業或者學業的建議,這樣你會把你們的關係拉近距離。大多數導師喜歡談論他們自己領域的事情。事實上,他們很難發現人們是否真的對他們的學術領域感興趣。舉個例子,你對英國文學非常感興趣,這將會使一些英語教授感到高興。反過來說,許多商業公司的職員會為你驕傲,當你告訴他們你是如何想畢業後在商業領域裡發展自己的事業。另外,如果你真的對某教授的課程感興趣,一定要告訴他,告訴他你是如何被吸引的。

5.學習他人

談談你是如何從你的朋友或者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那學到的經驗,學習他人也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你避免了哪些錯誤?為什麼你的朋友作對了?需要記住的是,大學是學習的經歷。沒有必要懼怕談到自己所犯的錯誤。談談你班裡班外的同學是如何學習的,學習他人,將給你帶來無窮益處。

6.發致謝涵

寫推薦信是教授的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教授不是奴隸。在會面之後,發一封感謝信給你的教授。致謝涵一定要禮貌的、感激的表達你的心聲,同時不要忘記告訴教授推薦信你已經發出了。

人們不可避免的在第一次作事時犯一些錯誤,申請入大學時也不例外。儘管你沒有4.0 GPA,但是你仍然可以在成熟、責任感、雄心和良好的風度方面排在前列。你的推薦信成功的向你的僱主或者大學長官傳達了這一信息。當然這取決於你如何向你的推薦人成功的展現你的能力和個人資質。


推薦信的重要性?

推薦信是許多學校要求學生必須提交的申請材料,也是對申請者的考察標準之一。

它是從第三方的角度來對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做評述,能夠對學生的其他材料如自述文書做印證,從而成為學生申請材料的有力的支撐。

師長、主管通過對你的學業或工作中的了解,進而對你做全面性的評價,一封優秀的推薦信能夠展現申請者的特質,同時對申請者將來在學術和專業領域內的發展潛力做一些較為客觀的描述,是一個能讓審核委員從側面了解你的極為有效的渠道。

因為推薦信涉及到第三方的推薦者,所以,存在預先溝通的環節。

在讀申請者往往需要與老師確定寫作內容以及簽字事項;而在職申請者還需要與上司溝通讀書事宜,因此,是一件非常耗時的工作,而且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需提早規劃,儘早完成簽字。

如何選擇推薦人?

因為推薦信本質上是以推薦者的個人信用「作保」,來「證明」該申請者具備信中所述的優秀品質,這與中國更加信賴「官方」證明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選擇一位「合適」推薦者,你的推薦信就成功了一半。

國內學生對於「權威」的認可度一直都比較高,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申請者偏向於選擇頭銜很大的或者行政職位很高的人作推薦者,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你如何陳述這些「牛人」與你的關係?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合適」,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大家從「牛人迷思」中走出來。

對你不熟悉的推薦人對你的介紹多半都浮於表面,根本無法做出可靠而實際的評價。

請大家不要單純寄望於用推薦信的內容去彌補,因為在推薦者和申請人的個人關係上如果處理不好,會導致審核委員直接質疑推薦信的真實性。

我們給出的建議是:找和你有關係「緊密」的推薦者,當然如果該推薦者同時具備很高的學術地位和知名度就更好。這樣增強你的推薦信的「可信度」和「力度」。

推薦人的選擇

通常申請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一般都需要3封推薦信。

我們一般會建議學生從三個方面選擇不同類型的人來做推薦:公司的直接領導、課程指導老師、院系領導。

這樣可以從不同的側面描述申請者的優點,從而讓學校的評審委員全面解申請者。

當然申請者的不同情況,推薦人選擇組合也會有一些不同。申請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讀學生與在職申請者的都要酌情考慮。

在校學生,優先選擇專業課任課老師、論文指導老師以及院系領導。

這樣你能很好的寫清楚你和老師因為授課原因結識,之後你在課堂上的表現老師也能比較清楚的寫出,也具有可信度。

那麼,推薦人對申請者的評估基準就也會順理成章,你在班級或年級的排名也就有了非常確信的依據。

尤其對專業性較強的申請者,比如理工科,醫學等,論文指導老師能夠在信中從專業角度對你的研究潛力進行評述,將會對你的競爭力增加非常大的砝碼。

而在院系領導的推薦信中,你在課業之外的表現比如社團活動、領導力、溝通力等也能非常合理的提出,從而使推薦信的整體更具有力度。

對在職申請者,用工作主管和高層領導的推薦信則會更加合理。

假如你已離開校園多年,當年的任課老師已經很難將你課堂上的突出表現回憶得很清楚,太多的細節描述反而顯得不真實。

再加上如果申請商科類的學生,還需要強調自己在理論學習外的能力,比如溝通能力、團隊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所以,要適當增加實習主管或者工作領導的推薦信,對你目前工作中的優良表現進行詳細說明。

至於是否需要找名人如院士、總裁或者具有高級別行政職務的領導做推薦人,我們的觀點是,如果你能合理的解釋你們結識的緣由,或者說你與這些「牛人們」能找到一個合理的契合點,並且在信中他們能夠在自己所在的位置對你提出適合的點評,那麼,這樣的推薦信自然是非常有價值的。


RL——他人對你的評價

如果說CV是對你的正面客觀陳述的的話,那麼RL就是側面描寫。

然而推薦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首先解決,那就是,由誰來做推薦?一般來說,美國商學院研究生申請通常需要3封推薦信,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只要兩封,所以我們按照3封來準備,這3封推薦信必須要有所側重。對於咱們本科生來說,學術推薦人所佔比重比實習工作推薦人大才是比較合理的,所以我們需要準備2封學術和1封實習推薦信。就像我之前說的,3封推薦信要有所側重,如果遇到只要2封的學校,我則可以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有策略的組合搭配。而這個策略也是篩選推薦人的一個標準之一。

一般來說,第一封學術推薦信,可以用來證明你的學術能力,尤其是在會計方面的學術能力,那麼我們的推薦人的範圍就可以縮小,比如,教授我們會計相關專業的教授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第二封學術推薦人,可以是你的畢業論文的導師,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老師,如果有外教就更好了,這個老師可以從咱們英語能力,或者是組織領導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非學術實力以及勤奮刻苦,互助友愛等精神品質的角度來給咱們做推薦。最後一封實習推薦信,並不是要你去開一份實習證明,實習證明,美國學校不關心這個,在他們看來,這種文件很容易造假,還不如通過咱們的申請文書,比如PS,以及後期的面試中來考察學生真實的能力來的強,所以我們這裡的這封推薦信僅僅是一封體現你工作能力方面的推薦信,也就是你的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職場的抗壓能力等等。

現在,推薦信大致的方向有了,在具體操作中,就我的經驗,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有好幾個教授都符合要求,找哪一個呢?再比如,推薦信到底要誰來寫,怎麼才能要到簽名,或者怎麼保證在申請過程中和推薦人的保持聯繫?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找推薦人的需要注意的問題:1.職位問題。原則上職位,職稱越高越好。一般來說,學術方面的推薦人,最好是教授級別的,不要低於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實習方面不要低於一個部門的經理或者是負責人。但是有的學生以為推薦人只要職位越高就越好,這是一個誤區,實際上,推薦人越有名,職位越高當然是件好事,但是找這樣的推薦人,首先一個問題是,能不能找到這樣的人,其次就是這樣的人跟你是否熟識,或者說他和你的交集到底有多少,如果一個知名院士,雖然能拜託他給咱們作推薦人,但是實際上跟他並沒有多少溝通,他對你的了解也非常有限,那麼即使把推薦信寫出來,也不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這樣一篇沒有多少內容,或者為了申請而過分誇大事實的推薦信,也不會輕易獲得教授的簽字。所以第2點就是熟識程度問題。跟咱們越熟的人越好。這個很好理解,只有了解咱們的人,寫出來的東西才更加有說服力,雖然理論上我們也可以自己編,然後找個好說話的教授簽個字就完,但是這份文書的價值遠不如有真實事例支撐的有特色的推薦信。所以,我們選擇推薦人的原則的是:首先找最熟悉你的人。其次,職位越高越好。最理想的狀態是,高職位,高熟識度,並且對於你的某一方面的成績有很深了解和評價。無法兼顧,則以第一條為主。

推薦信的寫作中也有一定的格式,但比起CV,不是那麼嚴格,一般就是以英文信件的格式為準,比如說台頭部分,需要寫推薦人姓名,職位職稱,工作單位,地址,聯繫方式(電話和電郵地址),這個電郵地址最關鍵,因為這個是直接和後期咱們做網推相關聯。說到這個網推,其實就是網上推薦系統,對於美國學校,尤其是前50的名校,申請基本上都需要做網推,每家的系統略有不同,難易程度也不一樣,但是,實際上是大同小異的。申請中做推薦,第一步,填寫網申系統的表格,裡面會有一個部分需要填寫推薦人信息。以應用最廣的apply yourself系統為例,提供推薦人信息這個模塊在整個系統最後一部分,填寫完成,一般來說提交或者保存,系統都會自動向我們提供的推薦人郵箱發郵件,內含網推系統鏈接和登入的用戶名和密碼,推薦人查閱這封郵件就可以做網推了,當然在操作靈活性上,我們自己也可以幫老師完成這一部分,只要保證我們自己能進入這個郵箱,並徵得推薦人首肯就行。網推系統里,簡單的系統,只需要上傳推薦信即可(有簽字的版本最好),稍微複雜的需要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推薦信里都涵蓋了),再上傳推薦信。


謝邀。

選擇推薦人應該考慮什麼因素?

· 推薦人的名氣:有一個名聲比較不錯的推薦人肯定是對申請加分的。

· 推薦人給予的信息量:推薦信必須要有足夠的關於學生的信息量,也就是說推薦人必須要了解你。如果推薦人只寫「該生在我的課拿到了滿分」。招生官手裡已經有學生的成績單了,完全不需要推薦人再說一遍。推薦信的作用是其他材料的有力補充,而不是重複。招生官更多希望看到有細節,有生活,個人化的信息。

這兩者的關係我們認為是推薦人給予的信息量&>推薦人的名氣

推薦信效果分析

· 推薦人是否有名?

1)有名+強力推薦: Great!

2) 有名+非強力推薦:Bad

3) 有名+平淡推薦: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 推薦人不太有名,所在單位/學校/公司是否有名?

1)有名+強力推薦: Great!

2) 有名+非強力推薦:Bad

3) 有名+平淡推薦: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 推薦人既沒有名氣,所在單位也沒有名氣

1)強力推薦: Good

2)非強力推薦:基本沒戲

3) 平淡推薦:說了跟沒說一樣

推薦人容易犯的錯誤

· 事例錯誤。我看到過一位推薦人強力讚揚學生做的一個項目 。但是這種項目在我們學校基本是當作家庭作業布置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知道這個學生所在學校的水準不是很高。

· 文法過於複雜。研究生院第一輪材料審閱就會看推薦信,但是教授們一般只有1-2分鐘瀏覽一封推薦信。如果你的推薦信包括大段又複雜又生澀的句子,教授們很可能隨手就扔在一邊了。

· 缺乏事例。這也許是推薦信最容易犯的錯誤。推薦信不是評語。如果沒有具體事例,哪怕推薦人一再表示:「該生學習非常努力。 」 我們也無法知道這位學生到底有多努力,這樣的評語是非常蒼白的。

· 忽略申請者/推薦人/招生官三角關係。推薦信其實是三個人參與的一項工作。招生官在考量學生的同時也在考量推薦人。一個不合適的推薦人反而會傷害一個合適的學生的申請。

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你,有問題請微信bosonme


推薦閱讀:

跨專業申請留學如何寫推薦信?

TAG:科研 | 留學 | 留學申請 | 推薦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