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蒙古、突厥、鮮卑這四個民族之間有什麼關係?

看到有文獻說匈奴人屬於突厥人,然而又有說匈奴與突厥人都是蒙古人後裔的說法,所以這四者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


感謝 @南原 的邀請

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到歷史學,更是牽涉人種學、民族學,私昨天翻閱了相關的資料,各家眾說紛紜,爭議很大,就大致選了維基百科的相關詞條摘錄和法蘭西學院院士René Grousset著作《草原帝國》的相應內容節選,作為答案,游牧民族草原史非答主所擅長,如有錯誤,還望諸君斧正。

鮮卑人

鮮卑人起源於蒙古和游洲邊境上的興安嶺,一直以來,他們被認為是通古斯人,研究表明,他們也有可能屬於蒙古人,和匈奴一樣,他們統一了蒙古草原後,也對南方的中國動手。

《草原帝國》

鮮卑祖先是古代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東胡(一說山戎)部落。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

(公元一至三世紀的鮮卑國)

匈奴人

依據匈奴人的語言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的語言中的地位,有學者把他們歸入蒙古人;但他們的領袖有著更突出的突厥特點,因此也有些學者將其歸為突厥人種。

《草原帝國》

學者一般認同,匈奴是由許多游牧部落集合結盟而成的國家,其下擁有許多不同的游牧民族。他們可能是突厥語族、蒙古語族、葉尼塞語系、吐火羅語族、伊朗語族、烏拉爾語系等等不同的假設,但因中國文獻中只記錄了很少的匈奴語,這些假設也缺少足夠證據。他們可能有騰格里信仰。在歐洲歷史上的匈人,可能名稱來自匈奴,但是這仍然有諸多爭議。根據語言研究方面的推論,蒙古國內有觀點認為匈奴是現在蒙古族的直接祖先。也有人認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應為蒙兀室韋的一個分系。

2006年,法國和匈牙利遺傳學者根據2300年前的古代匈奴貴族屍體,與現在在蒙古地區的蒙古人群體、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群體、以及現代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群體,進行的Y染色體和線粒體、常染色體脫氧核糖核酸分析。結果表明,這幾具被分析的匈奴貴族遺體,和當代蒙古人群之間有相近血緣,和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及現代土耳其人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這個結果是否具備代表性,學者仍然爭議。

(公元前209年至公元93(156)年匈奴國)

突厥人

文獻證明,「突厥」是突厥族的一個部落,其字面意思是「強壯」,所有和它將同種語言的民族都被稱為突厥族。古代匈奴是突厥的祖先,廣義的突厥包括突厥、鐵勒各部落,狹義專指突厥。公元6世紀時,游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一帶。初屬柔然,552年破柔然,建政權於鄂爾渾河流域,582年分裂為東/西突厥。

《草原帝國》

突厥的源流並未有定論,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應該帶有匈奴的血統。《北史》記載「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另一說出自平涼雜胡。又曰突厥之先,出於索國,在匈奴之北。」在南北朝由葉尼塞河遷居至阿爾泰山。由阿爾泰山遷居至蒙古。由蒙古前往中亞。現代土耳其人是烏古斯突厥的一部,他們認為突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國的北匈奴。但實際上,歷經長期的遷徙和混血,土耳其人和原突厥人在血統和相貌上都相去甚遠。

(東/西突厥面積)

蒙古人

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蒙古邊界上,在向著阿爾泰山、杭愛山和肯特山延伸的戈壁灘北部草原上,漫遊著無數仍過著游牧生活的部落。他們分屬於阿爾泰語系的三個種族:突厥、蒙古和通古斯族。儘管他們有語言上的差別,但是,由於在同樣的氣候條件下過著同樣的生活,他們的差別也因此讓人無從分辨。

真正的蒙古人,狹義上講:是指成吉思汗是其中一員的蒙古人,他們隨著季節變化,遷徙在今外蒙古東北斡難河和怯綠連河之間。歷史上早就存在說蒙古語的各民族,譬如:3世紀的鮮卑人、5世紀的柔然和嚈噠人,以及6至9世紀歐洲的阿瓦爾人、8至12世紀時的契丹人也是說一種蒙古方言。這些前蒙古民族有的也曾建立過廣泛的統治,但是,他們都沒有取得像成吉思汗及其後裔那樣的世界性影響,「蒙古」一詞也因此成了成吉思汗所在民族的專稱。

從生活方式看,12世紀末期,蒙古人分為草原畜牧部落和森林漁獵部落。儘管蒙古-西伯利亞邊界上的蒙古人,他們的家就是在南部的草原地帶和北部的森林地帶之間的馬背上。最初的蒙古人卻不是草原民族,而是來自森林山區的民族。這是他們大量使用的木製車、木質的小桶、用樺樹皮搭的小棚上可以得到證實。

《草原帝國》

蒙古人是由古代眾多的游牧民族組成的,主體是講蒙古語的部落,其遠祖可追溯到匈奴和東胡,東胡被匈奴單于冒頓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12世紀初,合不勒汗(鐵木真曾祖)統一尼倫各部,建立蒙兀國。1206年,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詞成為各部的共同名稱,而蒙古大汗則成為蒙古民族君主的稱號。

(1259年蒙古帝國)


匈奴炸了後一部分南下在漢朝美稷居住(南匈奴)北邊一部分去了天山以西,留在大漠的被鮮卑(東胡一隻,被匈奴打崩了後退保鮮卑山(見三國志))吞併,融為鮮卑人,南匈奴後來建立前趙,夏之類的,就被北魏(鮮卑政權)吞了,不過還有不少匈奴人,比如斛律光之類,突厥是柔然的鍛鐵奴,柔然是鮮卑奴隸,不過柔然推翻北魏在大漠的領導,突厥又推翻柔然,這個很常見,蒙古是室韋,算東胡,這個看看各朝史書的四夷列傳就好了,我水平有限,就只知道這麼點兒。


沒有什麼關係


我認為這幾個其實不能完全稱為民族,而是文化接近並且有繼承關係的游牧群體,傳統上,他們都信仰騰格里。其實現代中國搞出來的民族觀念是一個很有問題的觀念,它主要是用漢族與各民族平等的觀念來替代華夏族傲視宇內的觀念,有其現代化的積極意義,但也有分裂人群的問題。

而華夏本身按現代標準就是華族和夏族的溶合體。但不管是漢族也好,所謂的少數民族也好,其實都主要是文化群體,而不是血緣群體。如果只是測血緣,中國的多數少數民族跟漢族血緣不會比漢族內部更遠。而由於游牧的習性,這些文化群體會迅速和不同的血緣群體溶合,比如匈奴沒落以後,除了溶入華夏的,也有不少在五胡亂華時期溶入鮮卑的,而鮮卑又分出了不少分支象拓拔的柔然和慕容的吐谷渾。又比如象蒙古,他們會在屠城以後保留婦女和小孩,所以其部分容貌特徵隨著他的征戰而改變。再比如說現代的滿族,是按清朝時的旗藉劃定的,但八旗的主要組成其實是漢族、也有蒙古族、甚至有回族和俄羅斯族。就算是滿族自己的姓氏象葉赫那拉氏,其實嚴格來說也是蒙古部落。所以血緣溶合不只是漢族才有的現象,游牧民族一點不差。即使象漢朝這種朝代,一樣出現李陵這樣的名將由漢入胡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這些游牧民族只不過是不同時期有文化傳承、血緣傳承和溶合關係的人群。


謝邀。

簡言之,四個煊赫一時的民族,其實都是核心部落的名字成了「國號」進而成了「民族」之名。

詳細關係,需要長文,相信,時間充沛博聞強識的 @關毛 大大會來作答的


這個問題基本上在知乎游牧民族,突厥問題板塊上被問爛了,總有人問,


匈奴和突厥是蒙古後裔???那山頂洞人就是現代人的後裔


推薦閱讀:

為什麼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被中國統治過的國家爭先廢除了漢字?
鄭和下西洋如果是去開疆拓土,現在世界會是怎樣?
如何找到古代的地圖?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游牧民族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