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文化都有"一天三頓飯"的習俗?


反對強行用生理因素解釋神秘數字三的答案。

題目其實問得不錯。一日三餐是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局限的)文化現象,而不是生理決定的。

或許有人會說:但是我明明到飯點就餓了!此話不假。但我們恰恰是被一日三餐(或兩餐,或四餐,都常見)的習慣訓練成到飯點餓的。偶然不吃,也只是「餓過勁」而已,甚至如果偶然忘記吃一頓也沒什麼。(當然,飲食還是有規律比較好。)


餓了

古代中國人一天吃兩頓飯。早上(準確說是上午)的叫饔,也叫朝食,下午(傍晚)的叫飧,也叫哺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古代人一天活動的時間比近現代短,尤其是普通老百姓。

而且朝食和夕食這種說法在日本也在使用(他們在維新後,沿用西方各種體制和生活習慣後加了一個晝食,也就是午飯,這個詞在古代中國是指諸侯大臣比老百姓多吃的那頓飯。)

在古代,沒有各種電器產品,也沒有電燈,甚至普通老百姓家連蠟燭和燈油都很少(蠟燭和燈油很長一段時間對於古代老百姓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相當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三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所以他們就遵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這種生活規律所衍生的活動時間肯定是比不上現代人的,再加上古代生產力有限,農業技術也不發達,所以普通老百姓一天兩餐是很正常的,至於皇帝官員諸侯這種統治階級才可能一天三餐甚至四餐。


因為正常人每隔六小時就會餓啊。

現代較常見的正常作息:

早飯七八點鐘,少吃。

午飯十二點吃,多吃。

晚飯六七點吃,正常吃。

睡覺會使飢餓感消失,那麼如果你六點多鐘吃晚飯,凌晨一二點不睡覺還刷朋友圈,你就等著肚子叫吧。

中國古代,窮困時一日兩餐,甚至一日一餐。稍加富裕時,便成了一日三餐。當然有的地方到現在還是一日兩餐,那是習慣問題。清聖祖康熙訓話:「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

一日兩餐制一直存在於民間,一日三餐制都是率先從諸侯王孫開始的,到漢朝漸及民間。窮就吃得少,這個道理很簡單。二十年前有一撥農村的小學生被邀請到城市餐館,吃飯是邀請學校出的,吃了早飯逛完,接著要吃午飯,孩子就很奇怪,怎麼剛吃了還吃啊?他們是一日兩餐,最窮的甚至是一日一餐。

一日兩餐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是早晨依然早起,夏季五六點鐘,冬季七八點鐘,完全依照自然規律,與日俱興,這是有文字記載前數千年來形成的規律。起來以後,如果餓,先挨一會,一會飢餓感就消失,然後扛著鋤頭下地幹活。問題是,我難道不能先吃個麵包墊一墊么?答案是不能,我十六歲第一次吃麵包,我何不食肉糜啊。干到太陽變得狠毒,就回家。這時候吃第一頓飯,時間大約為九點、十點,名曰「饔」。然後等著日頭不曬了,要接著出去幹活,一直干到晚上。吃飯大約要等到下午四五點鐘,因此飯要在這時候吃,名曰「飧」,夕陽時的吃食。

有人說,誒,這是夏天日頭曬,冬天可不曬啊!是的,冬天不曬,但冬天天亮很晚,天黑又很早,所以還是那個點吃飯。而後來一日三餐的多數地方,就有個早起的粥。但晚上依然是八點鐘睡覺,晚飯比現在要早一兩個小時。

為何睡那麼早呢?

因為沒有wifi,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連電也沒有。點蠟燭很費錢的好不?沒有柴油燈以前,都用小油燈。小油燈昏暗,乃是小破碟一個,傾斜於瓶罐之上,碟內放半盞油,拈一縷棉花,浸油露頭,燈火如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過午不食」是佛家吹的最影響常人健康的牛屄。認為過午的飯是鬼的吃食,僧人要把飯讓給鬼吃(奉戒禪和過午不食。謂過午,系鬼食,讓於鬼也)。《大同書》記載了一個過午不食的僧人,一日一食,過午不食,或不食,或食糞草,衣壞色之衣,跣足而行,或不衣不履,視赤日,卧大雪,嘗糞。誇讚他的苦行,連飯都不吃,眼珠子對著太陽看,卧大雪,吃屎。自然的,這不是中國的傳統,更不能養生。自古以來,即便一日兩餐,過午也是吃飯的。說過午不食有益身心,只有傻屌才會信。


完了,我看來被隔離在主流文化以外了

我是n頓


典型的附會。

就好像中國的龍和西方的龍根本不是一個東西,但是翻譯的時候為了圖省事把兩個詞互通了一樣。

很多地方根本不是一天三頓,比如尼泊爾就是每天5頓,中國有些地方也有每天吃4到5頓的習慣,但是西方人在接觸這些生活習慣的時候不好翻譯,早餐中餐晚餐,剩下兩頓叫啥?新造個詞太麻煩,乾脆就把這5頓拆成大小兩種,大的還用主餐辭彙稱呼,小的通通改叫下午茶,這樣不用創造新詞,說給其他人聽的時候也方便理解。於是如今的尼泊爾就出現了每天2頓主食,3頓下午茶的奇觀。

至於各個地方每天具體吃多少頓,以我的經驗看應該是越熱的地方越傾向於少吃多餐。


一天三頓飯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沒有自古以來這一說,更不是全世界都這樣。

08年,跟我爸去陝西,八百里秦川,我爸不知道帶我去的哪,反正不是縣城是鄉底下,山溝溝里,那的人農閑的時候仍然一天兩頓飯,早上起來下地幹活,干到九點多回來做飯,吃完飯繼續幹活,干到四點多回來做飯。天黑就睡覺。有電燈沒電視,出門就自行車或者摩托。

現在應該生活好了吧?



早上一頓飯,上午有力氣

中午一頓飯,下午有力氣

晚上一頓飯,夜生活有力氣

古代大部分人沒什麼豐富的夜生活,所以晚飯省了


如果不是我媽謹遵這句話每天只做三頓飯

我想我會比現在還要胖50斤。


因為胃排空大概2-4小時 排完就餓了


看到 @豆子 的回答,補充一個事兒:這幾天齋月快結束了,我問我的巴基斯坦同事:齋月白天不吃飯不餓嗎?他說:這個對身體好,有益健康balabala……本想反駁,一轉念還是算了,只好:Yeah, All right……

這玩意其實跟文化沒啥關係,主要跟生產力有關……

誰不想多吃點,吃好點?可吃的到嗎?

糧食多就可以吃三頓,再多還可以多吃肉,再多還可以多吃點夜宵和零食消遣,財大氣粗如美國直接大量製造酒精還可以各種浪費,糧食很少,那還吃毛線三頓,兩頓能吃飽就不錯了……

中國也不是一直一天三頓的,封建社會老百姓一天兩頓很正常。49年以後工業水平不夠高,自然災害時還有過「忙時吃干,閑時喝稀」的說法。現在很多非洲國家就一天兩頓,我所在的烏干達就是,有錢的或者乾重體力的才能一天三頓(後者不吃扛不住)。

每個人,都要感謝工業化,讓你有了隨便吃的機會和鬧鬧著減肥的權利~


我覺得是因為現代社會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決定的。「工作前吃一點才有力氣」,「連續八小時太累了,中間加一頓」,「工作回家餓了吃一頓」。

不信的話你們想想假期的時候吃幾頓飯?難道不就是brunch+dinner兩頓嗎


絕大多數靈長類生活在樹林,以水果和堅果為食,典型的餓了就吃,沒有大量進食然後一段時間不吃的習性。

裸猿作為靈長類里唯一被迫離開樹林打獵為生的食肉動物,雖然發展出了靈長類最高的體脂率,仍然不能像正統肉食動物那樣吃一頓頂好幾天。但打獵為生又不能想吃就吃,只好妥協為一天吃一兩頓,餓的時候也有脂肪頂。


我國的這個習俗很可能是被8小時工作制倒逼出來的,也有可能是被學生學習時間倒逼出來的。


同意@Mon1st 的觀點, 個人認為一日三餐並沒有確切的生理因素。

「一天三頓飯」的出現應該與農耕文明的出現有關係。在農耕器具和食物儲存等技術成熟之前,僅靠狩獵和採集是無法滿足一天三頓飯的需要的,只有品質穩定,便與儲存的穀物出現之後,人類才擺脫了和大多數動物一樣食不果腹的狀態。

即使是農耕文明下,普通的百姓也通常是一日兩餐,我的家鄉就有著秋分之後從三餐改為兩餐的習俗。僅從語言角度來說,午餐(lunch或luncheon)最開始也只表示「兩餐之間填填肚子」

同時做一個微小的猜測:伊斯蘭教中的齋月(Ramadan)是不是和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文化有聯繫?沒有數據支持,只是自己的想法。

還有說不吃會餓的各位:飢餓感很大程度上與血糖/胰島素水平有關聯,如果一天均勻地吃八頓飯,每隔兩個小時人也會餓。

反之各位試過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話,堅持一段時間後,即使一天只吃一頓,血糖也會適應新的regime,也會很少感覺到飢餓。


我的室友們嫌香港吃飯貴,一日二餐的比比皆是...


講道理,人的自身並沒有先天地適應哪種飲食規律,因為原始人類的飲食就是沒什麼規律可言的,而後來各個文明的習慣也各有不同,比如瑪雅人就是一天兩頓飯,上午一頓下午一頓,都吃得很足。

一天三頓還是兩頓,幾點吃,一方面取決于于當地氣候,另一方面,人類文明工業化對飲食習慣的影響也很大。


不管風俗啊之類的,我就知道,我在小時候,老家的時候

整個村隔壁村都是三頓飯,而且全是米飯

早上起來刷牙洗臉煮飯炒菜,對的

早上也吃米飯

吃完下地里幹活或者上山幹活

只有晚上才會喝粥或者煮麵條什麼

那時候要做苦力啊,只有晚上吃晚飯是不用幹活的,所以晚上可以喝粥啊!


看過一篇文章中國老百姓自古都是兩餐制的傳統,好像皇帝也不例外,所以三餐制是西化的表現吧?


由吃飽飯到肚子餓的時間決定的。哈哈


推薦閱讀:

中國為何沒有走向殖民,而是形成一套華夷秩序?
韓國人對中國人都有哪些偏見(刻板印象)?
從中國俠客和西方騎士的比較能看出中西文化上的什麼差異?
你眼中的中國的老人與西方老人、亞洲其他國家老人有哪些不同?
為什麼中國文化喜歡歌頌領導,而西方文化多是批評領導?

TAG:文化差異 | 人屬動物人類 | 飲食 | 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