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節,家鄉的哪些變化讓你感觸最深?
經濟,觀念,環境……,歡迎大家分享返鄉中各種方面的感受
P2P金融詐騙大行其道。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爸爸問我,「你還記得X叔叔不?」
我一邊吃也沒抬頭,說,「記得啊。不就是我媽單位那個愛釣魚的叔叔,我上小學的時候還請我們在他家吃過麻辣小龍蝦。有的龍蝦是他自己釣的吧,個頭特別小。不過還挺好吃的。」
爸爸接著語氣平淡地說,「他因為貪污被雙規了。據說現在吐出來的已經有五百萬了,不知道最後會怎麼判。」
我一下子愣住了,根本沒法把當年那個在狹小的公房裡炫耀自己做的小龍蝦有多好吃的和藹大叔,和一個所謂「巨貪」聯繫起來。雖然不知道這個消息幾分真幾分假,總歸這幾年是見不到他了。
後來又拉拉雜雜說了些其他的事情,某局局長離奇自殺身亡,導致某要害部門領導被調到這個局去救火,這個要害部門的肥缺又是搶的血雨腥風。某醫院院長查出來在修新大樓的時候貪污兩千萬,成了當地第一個落馬的醫院正院長,云云。這些故事裡,有的人我認識,有的人我不認識,更多的還是可能小時候見過一面,印象也不深了。
我猛然想到前幾天查醫療反腐的消息,有記者統計說十八大以來落馬了183個醫院院長,沒想到有一個就在我老家。
最大的感受是在北京,不管聽到什麼消息都是宏觀的、隔了一層。反腐也好、改革也好,都是中央定的規劃和新聞里的報道,和自己好像沒那麼緊密的聯繫。但是一旦回到老家那個狹小的熟人社會,中央定的每一條政策都有了實際影響,報道里的每一個數字也都對應著一個家庭。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那一個個數字中的1,只有回老家的時候才真正發現每個1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沒有了隨處可見冰糖葫蘆和捏糖人的攤子,不能在家門口放煙花爆竹,不能挨家挨戶的和朋友拜年,也沒有了童年的無憂無慮·····
我的家鄉是內蒙古東部的一個縣城,由於工作關係,我基本上每年回家一次,就是春節假期。在步入社會前,我認識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徑是拿家鄉做對比。步入社會後,我看懂家鄉的重要手段是跟外面的世界做對比。不得不說,家鄉是我認識世界的一面鏡子,一面不可或缺的鏡子。感受最深刻的不是家鄉的變化,而是自己的變化。
雖然家鄉的外貌一年一變,但骨子裡脫不開《鄉土中國》里的中國基層社會,是自己的變化讓我換了一個視角看待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
在大城市裡生活,你很難接觸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對世界的感受更多來源於自己的專業領域和周圍的生活。在人口基數小外來人口少的家鄉,以血緣維繫的家庭和聯姻讓每個人都可能是親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你能切身體會到多數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20/80法則。你能坐到也許一輩子都買不起的各種豪車,你能深刻感受到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根源。你能平靜地理解是什麼滋生了無處不在的權錢交易。你能體會到普通人的無奈和苟苟營營,因為,這些出自你摯愛的家人之口和他們的經歷。強勢了大半輩子的老媽開始看我的臉色說話了,高大英俊的老爸掉了一顆牙,他們是真老了.....
下水井有蓋了,垃圾箱有桶了,公交車站也有牌了,挺厲害的……
我家是開百貨店的,每年我過年前夕都要回鄉下來幫忙,買年貨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了。
街上的部分三輪車能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了,縣級重點高中終於不敢補課了,還有公眾號了。
街上的汽車又多了,豪車的比例又高了,感覺自己更窮了。
雖然多年未回家鄉,但最近從同學聽到的是,那裡不再變化了。作為內陸落後省份的一個普通地級市,一沒資源,二沒交通,三沒人才(好大學),所以記得當年政府主打的是旅遊業和房地產,那幾年河邊的廠房都變成了臨江樓盤,但經濟不好就不會有人口流入,房地產就像沙雕一樣一衝就倒。那些街道,還是熟悉的味道吧,明年是時候回去看一下外婆了,否則怕沒機會了
家鄉中部某國家貧困縣,這次回家發現這個人均GDP僅為 2000美元出頭的地方好像沒有那麼窮了。有點讓我驚訝的是現如今很多家庭都買車了,10萬出頭的很常見。觀察了下親戚,發現就我家還沒有車。。。當然相當多都是外地牌照,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賺來的錢。
農村吃的並不差,但是環境在逐漸惡化,污染垃圾挺嚴重,缺乏管理。
感慨中國人骨子裡都非常拼,想過好生活。只要是和平時期,大家努力奮鬥,不犯什麼嚴重的政策失誤,都能過的還不錯。
想到在全國範圍內,人均收入/GDP 比我家低的地方都屈指可數,我想我朝可能真是要崛起了,哈哈。家鄉好多地方都在變,又起了一座樓,又改了一條道,已經找不到以前的感覺了。以前的人也不見了,走散了。以後自己也不會總吵著要回去了。那些日子,已經回不去了。
江蘇四五線城市,原來鬼樓如今竟有了可觀的入住率。
城市並沒有蕭條,反而把下面鄉鎮的農村人口都吸引來買房了。另外也吸引了一部分山東、安徽人士來安家。
街上本地車牌的車簡直多的沒地方停了,大多集中在10萬~15萬的檔次。吃穿消費不低,價格和二線城市看齊。例子:隨便吃碗面,人均25;吃頓便飯,人均45;喝杯奶茶,10~15,看個電影,30~50。工資二三千的,四五千的,上萬的都有,自己做生意好點的話能上萬。但因為房價不高,所以都用來消費了。去逛了逛附近的景區,雖然比不上那些有名的古鎮,但也是有模有樣了:村裡留守的都是上了年紀的,還是那樣的風氣那樣的秉性,一如既往的小市民,好在年輕的都外出了。但是房子越來越好,路越來越寬,感謝國家。
村裡的新房子蓋的越來越多了
現在家鄉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我認為失去的更多。我講幾件事,可以明顯看出他們失去了什麼。小時候,家鄉還沒有寬闊的柏油馬路,每逢下雨天泥土路都很臟,但很平。後來,村委有錢了,把泥土路改成了柏油路,可是路面不再平,變成了很多上下的陡坡以及坑坑窪窪,這是因為煤礦過度開採地下煤炭,形成了路面塌陷。由於大批企業的建立,特別是一些化學類、鋼鐵類製造業,對環境造成了很嚴重的污染,現在家鄉的水人已經不能飲用了,所有人都需要買外地水喝,更不可能像過去一樣直接喝自來水了。不光是水質的污染,大家現在都很關注霧霾,我們家鄉沒有霧霾,但卻有比霧霾更可怕的空氣污染,有毒氣體的排放。以前,很少聽說,誰家得病去世了,大部分都是年齡到了,自然去世。現在每年都會聽家裡人說,誰家誰家五十多歲的,得癌症死了,每年都會有幾個!即使是這樣,去年,在全市人遊行抗議的情況下,又籌建了大型石化基地。這就是我家鄉的變化!
十個全覆蓋,一年沒回來,整個村子大變樣,能在奔小康的路上照顧到八億農民,確實國家是花了大心血的,值得點個贊
農村人越來越少
汽車站北站旁邊有肯德基了。
汽車站南站旁邊有大娘水餃了市中心有肯德基和麥當勞了。德克士不見了。
火車站旁邊的小推車商販越來越多了。
攤的煎餅越來越難吃了。卷潮牌的潮牌越來越小了。市中心路兩旁掛滿了紅燈籠
「**市政府祝全市人民新年快樂」新修的水泥路拐彎處裝了大大的「反視鏡」村東頭的大爺上當地電視台了「(手拿某包裝盒)自從吃了**膠囊,頭不暈了,眼不花了,趕羊也有力氣了。」推薦閱讀:
※2017 年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景觀設計作品?
※2017年最優質最受歡迎的iOS系統App有哪些?
※2017 年都有哪些「黑科技」讓你驚呼「還有這種操作」?
※2017 年有哪些汽車科技方面的突破性進展會被載入史冊?
※2017年你在哪些地方留下了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