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家人文歷史上的文章《為什麼在天寒地凍的東北,卻有中國最好吃的大米》?

http://news.ifeng.com/a/20170121/50611055_0.shtml

國家人文歷史 公眾號真的是人民日報主管么?文中明明在寫東北,卻多次提及滿洲里,小編應該是直接翻譯抄襲的外國人的文章,然後把manchuria,滿洲,東北帶有殖民色彩的舊稱,音譯成了滿洲里吧?暫不說是否有給日本殖民東北唱讚歌的嫌疑,就說小編的水平,還是要提高跪舔皇軍的姿勢水平啊。


每次看翻譯的二戰史,我都會直接翻到蘇軍解放東北的部分,檢查「滿洲里」和「滿洲」(地區)是否混淆,從而迅速知道翻譯工作是不是層層轉包給了外語專業的大二學生。《國家人文歷史》的編輯部本來就是一群意識形態挂帥的低能兒,地理/歷史知識大多來自網上的段子手,我從未指望他們通過測試。但這次……明顯他們不僅僅是笨,還有愚蠢。


原文是發在網易上的。


文章的內容很好,小編很垃圾。

東北大米的確都是日本大米品種的子孫後代。

朝鮮族也的確是會種稻子,同樣一塊地,鮮族同胞種出來的水稻產量就是高,米質就是好。在沒有電飯煲的時候鮮族大哥家的米飯做出來也香。

做個沒有任何收益的廣告,推薦一種大米:遼寧丹東東港五四農場出產的越光米,個人認為比五常大米好,最關鍵的是很容易買到真的。五常米大概率都是假五常米,不過也挺好吃。


關於最好吃這種偏主觀的用語,我覺得看了標題就知道基本路數了,凡是認真看下去的,肯定是沒有被網易和uc頭條荼毒過的人,修鍊還得加強。


大米這玩意兒哪兒的最好吃,一人有一種看法。東北大米甲中國,你問過全體十三億中國人咋地?這種類似於中國人除夕都吃餃子的「瞎代表」題目,編輯們還是改改吧

另外最好吃的大米不是小站稻嗎?


這就是貴知的水平?目前為止14個回答,僅僅一個回答發現了這篇文章是轉載的。居然還有回答承認沒有看過文章卻認為這寫得不好。更有幾個回答就是跑來誇一波東北大米文不對題。

試問這就是貴知的政治正確?大V一帶風向就跟著抨擊,且不說馬前卒說的是否有道理,評論中連國家人文歷史的名字都說成國家地理、人文歷史地理。這就是所謂理性客觀中立?

呵呵


滿洲里是滿洲的一部分。

Manchuria翻譯成滿洲。翻譯成滿洲里是錯誤的。


跟品種無關,全國稻米品種就那幾個。跟成熟時間長短,土地肥力有關。就大米來說,亞寒帶優於亞熱帶優於熱帶,一年一熟優於一年兩熟優於一年三熟,所以東北一季稻是口感最好的,印尼稻是口感最差的。


絕對是外行的外行出的觀點。其實東北大米好吃,基本上就是因為東北積溫低,稻子長得慢,一年只能長一季,所以長的飽滿。就好比陝北的玉米一年只能長一季,但是畝產能到1800斤。關中一年只能長兩季,一季的畝產能到1100斤。想想都知道陝北的玉米比關中的好吃。為什麼廣東海南的大米不好吃,不就是因為積溫高,一年能長三季嗎。


話說,滿洲里不是內蒙的邊境城市嗎……看史料引用史料的時候寫滿洲還可以理解,但是這滿洲里是直接把我們劃給蒙古了?


國家人文歷史這本雜誌我是超愛的,但微信公眾號編輯的水平低的令人髮指,我至少三次給他在評論區挑錯了,每次他都不回我,好氣呀(′?Д?)」比如底下這個:除了時間地點全是錯的


就這麼跟你說吧,你要是喜歡人文歷史地理還不如關注幾個知乎大V比如馬前卒,微信這類看著高檔的公眾號看久了真覺得噁心。莫名其妙有種若隱若現的洋奴二鬼子風味。雖然知乎大V也會因為政治傾向有「私貨」行為,但是好歹有真本事,也坦蕩,題主你懂的。


滿洲並不帶有殖民色彩。


錯誤不止一處,還有「混江」


就因為它天寒地凍,所以造成了它一年一熟的作物熟制,好的東西都是歷久彌新的,所以長時間的熟制可以使得大米得到更好的生長,在加上這個地方黑土廣布,土壤肥沃,營養物質多,以及這個地方大部分屬於濕潤地區,所以水分充足,各方面的條件使得這個地方大米很好吃啦~~~


土鱉哪裡都有,不會因為名字里有個國家就不土鱉了………


這不是一個高中地理的問題嗎。。。


還是說一下東北作為我國糧食主產區的地理以及氣候優勢吧。

1、有一個冷酷的嚴冬,大部分害蟲都會在冬季被凍死,節省農藥。

2、春季短,並且少雨,使得土壤中的肥料不容易因為雨水流失,

3、夏季雨熱同期,並且不太熱,水也不太多,正好適合農作物生長?

============

有粉日本爹的,日本爹的種子很牛B么?放撒哈拉能種出來五常大米么? 放熱帶雨林里能種出好吃的日本大米么?


翻譯問題,就像常凱申同志,帶領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滿洲只是東北舊稱,並沒有殖民色彩,民國之後才改稱東北地區。


主觀上來說,東北稻米成熟的季節一般是九十月,天氣被稱為秋老虎,白天太陽燥熱無雨,晚上冷的快上霜,這種天氣條件下的葡萄都很好吃。


1.滿洲里是內蒙古的一個城市,小編好像不認識這個城市,題主好像也不認識。文中使用滿洲里的幾處應該改成滿洲。

2.在很多記述東北近代史的中文文獻中,都會使用滿洲這一稱謂,用於區分918事變的前後區別。但在國內政治語境下,通常會說偽滿。

3.東北大米栽培技術確實是日本人推動發展的,我們也不好像狹隘民族主義的韓國人一樣把它說成自己的。

4.文中提到的『鮮族』這一稱謂,實為日本人對朝鮮族的蔑稱,題主要不要考慮打抱不平一下?


文章沒有看,但是東北大米好是事實。我們那都是長粒香!

1.南方土地可能會一年種好幾波,而東北冬天冷,一年只能種一次水稻。

2.東北的黑土地那可是富含各種礦物質元素和有機質的優良土壤。

3.冬天不種作物,可以讓土地有一個很好的修養。可以讓一些動植物殘骸很好的變成有機質進入土壤。

4.好像,南方和東北大米本身的品種也有所差別。

5.嗯,種地的時候,東北人很勤勞的。

附帶一個相關的回答吧.這種國內期刊,額,怎麼說呢?看看就好,別較真。興許還真就是個學生寫的呢。


滿洲啥時候有殖民色彩了?他多少年就叫那個名字


推薦閱讀:

沒有袁隆平,中國真的會餓死很多人嗎?
紅薯為什麼不能主糧化?
中國目前的耕地面積為多少?
如何看待袁隆平的轉基因去鎘水稻取得重大突破?
「六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飽飯吃」是真的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地理 | 東北 | 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