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為什麼會衰退?還有可能復興嗎?


大慶之所以衰退一方面是因為短期油價處於低位。另一方是因為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大慶保產壓力大。更重要的是大慶油田歷史遺留問題多,包袱重。

大慶還有沒有油,從地質角度講,有,而且很多。大慶是目前國內採收率最高的油田,平均能打到60%,也就是說大慶開採這麼多年開採了21億噸油,地下肯定至少還有14億噸。加上探明儲量,按3000w噸一年算,起碼再開採70年不是問題。

但是,目前的問題是,大慶這樣高成本開採是否值得?

大慶的地位其實很尷尬,作為一家企業,賺錢還是王道,但是目前在這油價下我賺不到甚至還虧!但是,作為壟斷企業,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我必須要維持產量,甚至對大慶地方政府來說,因為大慶油田佔大慶市稅收的70%,如果大慶減產裁員,不僅會影響當地其他行業,甚至會導致大慶市的各級公務員都將發不出工資。

所以說,大慶油田能否復甦,一要看今年國有體制改革是否到位。二要看石油開採技術能否提高,開採成本能否降低。三要看當地政府的執政能力,能否拜託當地經濟對油田的嚴重依賴。


老生常談了,作為一個在大慶長大的人不請自來。但是我不談石油,我談談移民問題。

東北是一個移民地區,大慶也是個移民城市,城市建立時間很短,只有50多年。

大慶人一直說的王進喜,其實是甘肅人,他在大慶這片土地成為了勞動模範,成為了英雄,大慶與有榮焉,所以說與其說大慶成就了王進喜,不如說王進喜成就了大慶。

所以大慶一瞬間成為了中國青年那時候的聖地,毛主席說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其實那個時候全國工業最紅火的是鞍鋼和長春一汽,那為什麼說要學大慶呢,就是因為王進喜的力量和號召力太強大。

強大到了什麼地步呢?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幾乎都有人來大慶參加會戰。我同學有老人是廣東的,有福建的,有四川的…總之父輩們說的還是東北話,到了爺爺那輩就成了全國人大開會了,啥口音都有。

這種移民潮持續到了九十年代初,那個時候某長者來了一趟大慶,說大慶是個好地方,上了當年的人民日報,然後又掀起了一股小的移民潮,因為那個時候需要搞一個乙烯工程,大約幾萬人來到了大慶,南方的大學生居多。

大慶1969年建市,最開始居民不足一千,是安達的一個下轄地區,2016年,大慶市人口290萬,達到了中等城市規模,這個人口數量在東北都數一數二,再往北除了齊齊哈爾,沒有比大慶人口多的地方。這個人口增長數量很驚人,因為它自身增長率很低,外來遷入率極高,外來人口遷入率在同等城市中絕對第一,這是當時我們地理老師所講的。

而當初的安達,也被大慶的城市輻射影響了,舉個例子,我媽的同學是安達人,白天上課,晚上回家,坐高鐵回去幾塊錢,五分鐘,一個安達人參加節目都說自己來自大慶市的安達。

2001年,大慶人口數量201萬,2005年的時候,大慶的人口數量是221萬,到了2016年,大慶市人口變成了290萬。在東北人口普遍流出的大環境下,大慶卻始終保持人口流入。

為什麼?因為大慶的職工待遇與事業編製,自己學校的招生宣傳。大慶石油學院以前在密山和安達的時候,都屬於無人問津的貨,到了大慶立即吸引了一大批學生。保守估計,大慶石油學院和八一農墾大學至少為大慶帶來了50萬人口。

而直到今天,仍有大批南方考生往東北石油大學來,沒辦法,口碑好,畢竟那麼多知名校友,比如蘇樹林,王永春,蔣潔敏……(謝謝幾位提醒,有幾個領導不是東油的)

大慶,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人民,就連食品都蘊含了各地的特點,大慶的飯店種類和口味公認黑龍江省第一,為什麼?群眾的智慧。

這裡多說一句,黑龍江省公認的最好吃的川菜、烤串、粵菜、淮揚菜、西北菜都在大慶,烤肉還是要去齊齊哈爾的。大慶的飯館是哈爾濱人都願意過來吃的,大慶的朝鮮族風味餐廳也是黑龍江省第一。

大慶的消費水平全國前列,消費觀念也很超前。山東的威海就是大慶人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投資建設的,威海的大慶人比威海本地人都多。看看小院兒里躺著的,都是大慶人。90年代的大慶經六街,全省都知道,外地有的是慕名而來的老司機。

大慶人可以完美的適應北上廣的消費水平,為啥,感覺比家鄉的消費水平沒貴那去吧。

而現在,總有人說,東北經濟崩潰,讓人感覺他們在盼著東北的經濟崩潰。其實不怕經濟一時不景氣,怕的是本地老百姓對於家鄉失去信心。

大慶作為中國最大的油田,會那樣輕易地狗帶嗎?不會,因為大慶目前還有一個無比巨大的天然氣田,石油總說馬上采沒了,但是鑽井隊的都會告訴你,想采沒?你把全中國的採油隊請來都得采個一百來年的,只不過目前的油質量一般,否則,只夠采40年的油田,叫哪門子中國最大油田?

決定一個地方經濟的,不是別人,而是這個地方的本地居民,沒錢的話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就好了,世界都這樣,鄧公不在東北畫圈,咱們不能自己給自己送花圈吧?3400億的GDP可以隨著歲月流逝重回5100億,可290萬走了,想再回來就難了。

只要人不走,大慶和東北就有重振的希望,如果你自己的家你都不去守護,你還指望誰去守護呢?

當初那些離開東北,然後找一堆理由的東北人,我只會說,今天你會拋棄東北,明天你就會拋棄整個中國。反正這個地方的環境讓你不舒服,你就會走的。

最後,說一說我的一個同學,大學畢業後舉家移民加拿大卡爾加里,去年他爺爺去世,去世之前一直埋怨他兒子,重複的說著一句話:不能落葉歸根,這滋味兒太難受。


我本以為復興大慶的關鍵在政府,在當權者,直到最近鬧出了忠旺鋁業這件事,我才明白,大慶的復興還要取決於人民的理性程度。


經濟結構沒有起色的話,東北流失人才的問題很難解決。

以我為例,我父母是油田雙職工,初中在一中讀的,高中實驗的,從小到大都算半個學霸,一本重點院校的國家級重點學科畢業,大學英語四六級都過了。

但是我回家,油田不要我,因為我專業是文科的,只能等著招工考試給分配。這意味著,我這樣從小努力學習到大的人,要和那群天天混日子的人競爭一個崗位。

我怎麼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呢?

那麼如果不進油田呢?只能考公務員。

家裡沒背景,考了能怎樣?父母說的平平淡淡一生,是我能接受的嗎?屁本事沒有,讓孩子再重複一遍自己的生活?

什麼?還想進外企私企?大慶晚報微信號裡面報的招聘信息都是啥?司機,幼師,業務員……

如果我留下來在大慶,我可能連一個月2000塊錢的工作都找不到。

在父母一百個不願意之下,我還是留在了北京。

三年多以後,月入過萬,在北京結婚買房,老公有北京戶口,因此孩子的醫療和教育問題得到完美解決。

而當年留在油田裡面的我的初中高中同學們,他們被晚發了半個月工資。

所以,我為什麼要回到大慶?


知乎你有能耐別刪忠旺鋁業的回答啊,你敢讓大慶市民把現實貼出來么?就這樣客觀中立的去分析一件事是否合理,是否處理得當的問答帖子都能刪除,對得起自我標榜的科學客觀中立的標準么?


本人從小在大慶油田長大,大慶35中畢業,2010年從哈爾濱理工大學軟體學院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畢業後,一直在上海浦東張江做IT,親屬父母都希望自己畢業後留在大慶工作,但是本人依然選擇離開了東北大慶市,原因就是本人對大慶油田的拚命瘋狂採油行為並不看好,能給子孫留一點嗎?一代人就要獨享全部資源,是否太貪婪自私?

上海、深圳、蘇州、杭州、無錫等東南沿海城市生產石油、煤炭、鐵礦、糧食、木材等自然資源嗎?這些地區根本沒什麼自然資源,但是經濟發展得很有活力,這些地區靠的就是外資、民營高科技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支撐了經濟的發展和政府稅收,相反,東北很多煤城、鋼城、油城、林城逐步衰退,就是因為相關企業的負責人並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去培養人才,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很多產品僅僅是廉價原材料或者半成品,這樣的傻大黑粗式發展模式怎麼可能使企業可持續發展得更好?國企是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很多領導只想著怎樣撈錢,並沒有像民營企業或者外資企業老闆一樣用心使企業發展的更好,似乎企業倒閉與否和自己無關,這是病根!

建議東北政府或者大慶市的政府到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省份認真考察取經,傻大黑粗式發展模式和精細化發展模式對比一下,國企和民營或者外資企業的企業管理模式做一下對比

本人在東南沿海工作了6年,深深感到東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很多東北大學生只能離開東北去東南沿海就業,因為東北很難給這些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東北高科技產業少得可憐,只有一些快要倒閉的傻大黑粗式發展的國企,東北人才只能被迫外流。高科技產業少導致人才外流,人才外流進而導致高科技產業少,明顯已經進入惡性循環。

大家認真看看國家發改委的《新一輪東北振興將投1.6萬億開展130個重大項目》,很明顯政府把這麼多錢用到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力扶持國企,並沒有把一些資金拿出來去扶持民營經濟,這種扶持政策是不可能使東北振興的,只有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了才能使一個地區的經濟產生活力,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的繁榮經濟靠的就是大量的民營經濟和外資企業,東北真想振興的話就要學習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經濟模式,靠傻大黑粗式經濟模式是不可能振興的。

東北經濟需要儘快轉型,否則東北振興就是一個笑話


在大慶生活了八年,算是第二故鄉

答偏一下,知微見著

以前覺得子女接班是天經地義的,人家祖輩拼了一輩子,子孫享幾代福怎麼了?你眼紅人家子女接班的時候怎麼不去想想自己的祖輩當年在幹什麼?封妻蔭子,這點我是服氣的,對社會上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看法亦然,現在的坐享其成,總是建立在某代人披荊斬棘基礎上的,沒啥好酸的。。。。

直到一次飯局

朋友們要麼油田出身,要麼接班,要麼家屬在油田上班,一桌人吃的開開心心,觥籌交錯間我問第一次見的某哥們媳婦,你家在哪哪,你在哪哪上班不遠么?人家很隨意的回答,我不上班,我干兼職,單位雇個人幫簽到就好了,油田好多我這樣的。。。。

那種理所應當的口吻,突然讓我意識到,這樣的企業,怎麼可能不衰退呢?


如果問的是油田為何衰退

儲量必然減少,開採成本倒掛,政策要求必須保產量,這些是油田衰退的原因。

油田是不可能復興了,任何一個資源產區都將面臨資源枯竭。

如果你這裡的油田復興指的是城市,更加不可能。

你慶復興也好強化第三產業建設也好喊了大十年了,結果如何?多個萬達,多個唐人這就算了?還是說多倆火車站也算?

沃爾沃真算。照這趨勢一路走下去也就是大連保稅區的水平,但好歹能盤活。不過最近這檔子事兒一出,算了吧。都特么自個兒有份死嚼穀不在意別人死活的主兒,該完的就完了吧。

短視總會付出代價。


原油產量還會逐年放緩 ,剩餘的產能已經不多了,像大慶、勝利這樣的油田已經老化,進入生產瓶頸期。對外依存度越高,意味著越容易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


看見這個忍不住想來說兩句。

在大慶生活了很多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了解大慶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棟建築,每一個湖泊,我知道他的過去,他的現在,也見過人們給他規劃的未來。

說他衰退,原因和別人回答的都差不多,我只想說幾點感嘆。

首先,我想說,大慶油田太大了,油田在編職工就有28萬人,比整個中海油的人多,比殼牌全球職工都多。除了產油,他還承擔了太重的社會責任。現在油價低迷,整個石油行業都非常不景氣,我身邊的同事忽然多了很多來自斯倫貝謝、哈利伯頓、貝克休斯這樣大油服的精英。大慶海外的井隊也都回來的差不多了,即使在家呆著培訓,也不能裁員。挺累的是吧

其次,我想說,現在大慶確實到了需要技術突破的時候,大慶油成本大概在45美元左右,現在油價42,最低的時候28,真的是寒冬啊。主力油田能達到23,邊緣採油廠成本高的離譜,含水量超高,開採很不划算。采就賠錢,可不採沒有現金流。

最後,我想說,寒冬剛來的時候,我為大慶捏把汗,但事實證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大哥就是老大哥。。。

目前大慶正在積極轉型,油與非油的經濟比重在2014年就達到了46:54,很多人對這轉型不樂觀,但是,大家都在努力。

另外,那幾年,雖然很討厭體制,但依然覺得,真安逸。

再另外,吉林油田才是真的慘。。。。


說2個結論:

1、大慶不可能復興

2、未來低油價是常態,石油行業是夕陽產業,會持續陷入衰退,直至被新能源取代。

未來出路:

大慶需要做到的是儘快產業轉型,放棄石油經濟,不要等到石油行業崩潰的時候再搞個幾千萬職工大下崗,長痛不如短痛。


資源型工業城市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推薦閱讀:

TAG:城市 | 大慶 | 中石油 | 石油 | 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