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沒有殼,外層是電子云,為何組成物體有穩定表面?


因為穩定的電子云會反彈穩定的電子云。


這個問題,其實目前物理學還沒解決,還沒有答案。

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微觀量子力學的概率論,是如何轉變到宏觀的經典力學的決定論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沒有在我看過的任何一本書中,看到有一個準確的解答。


當你伸出手觸摸你的臉的時候

實際上你的手指並沒有真正接觸到臉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你所感受到的觸感和按壓感

都是由於電子斥力的存在

類比來說你所觸摸到的穩定物體表面都是電子斥力的作用


用通俗的說法解釋一下這個疑惑吧。能夠思考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正在消化書本知識。

物質內部其實幾乎全部都是一無所有的真空。

大家都知道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而電子和原子核的體積都遠遠小於整個原子的體積。原子核如果有乒乓球大小,電子只是一粒塵埃,而原子是摩天大樓。

所以物質內部幾乎全部都是空的,因此普通物質被極度壓縮後的中子星密度大得驚人。就像海綿被壓實後只有一點點體積。

既然都是空的,為什麼我們感覺到的宏觀世界裡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呢?

可以打個比方,物質就像漁網(或者想像成多孔的海綿,對應三維空間),網眼的面積遠遠超過網線的面積。物質內部原子之間和原子內部的空間就像漁網的網眼。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就像漁網線上的拉力。

固態物質無法穿越彼此的邊界,就像兩個雖然滿是空洞的漁網,卻並不能穿越彼此。這就是所謂的穩定表面。

氣態物質由於分子間距離很遠很遠,作用力又極其微弱,就像是網眼超級大又不牢固的漁網,固體像是緻密又結實的漁網可以隨意穿越。所以氣體就沒有了所謂的穩定表面。

………………

感謝大家謬讚 ,虛心地匿名了。


因為電磁作用力實在是太強大了,一個原子距離另一個原子非常遙遠的時候這個力就已經能夠讓兩者不再靠近(或者不再遠離,這裡涉及到化學鍵的知識)。所以我們平時拿東西啊,支撐東西啊,剪斷東西啊,摔壞東西啊,都是利用的原子或者分子之間的電磁力。

對於同一個原子來說,電子為什麼沒有因為強大的電磁力落到原子核上面去呢?這是由於量子力學的性質導致的。電子的能量只能取一些特定的數值。事實上,電子和質子是可以結合成中子的,然而中子很容易衰變成質子和電子,也就是說,電子和質子結合其實是一個吸收能量的過程,相對來說還是作為一個安安靜靜的核外電子更加穩定,地球上能量太低,他們是沒有多少幾乎結合啦,只有在中子星這種極端情況下原子才會被壓的實實的。


原子沒有殼,也沒有表面。實際上只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而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可能會出現的空間叫電子云,電子云不是某種真實存在的東西。而所謂的原子的殼兒,可以說是劃分出來的。所組成的物體的表面,看到的是光的反射。摸到的只是原子對你的作用力。。。這大概比較通俗易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望大神指正。


高中物理學完 差不多就應該知道了


放大表面看的話你會發現表面的分子原子都在以幾十幾百米每秒的量級震動,所以穩定只是相對的,甚至有的分子震動太大直接飛走了,叫做擴散現象。


物質世界穩定表面是被你的大腦解讀出來的。


你的肉眼還達不到這麼微觀的效果

世間萬物都是無數的原子構成

核外電子從來沒停下過它們的腳步

物理書上的原子模型實際上誤導了很多人

其實表面是模糊的 並不是光滑的

你能坐在椅子上

正是運動中的電子互相形成的斥力

你不是坐在椅子上

講道理

你是浮在椅子上


只因為你的視網膜解析度太低而已( ̄ー ̄)???


那是你覺得穩定,也許物體在以很快的頻率震動或閃爍而已,只不過人們感覺不到。比如一張白紙很平,那是宏觀的感覺,微觀上全是坑和顆粒。


你如何判斷物體的表面是穩定的呢?用手按一下?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所謂穩定,如何定義?

如果是日常語境下的穩定,那麼,這種基於感官的理解不符合相差若干數量級的物理事實也是情理之中。


有相互作用力使他們成為一個整體。

至於為什麼物質內部大部分是空的我們卻能看見物質,應該是與光在物體表面反射後進入我們眼中的波長有關,原子直徑只有0.1nm。


摸到的是你手與物體相互作用的電磁力


有擴散現象,也就是說,其實物體沒有一個穩定的表面


從人的感知來看的確如此,我竟無以為答。


答案是沒有穩定表面。


物體具有穩定的現狀,是分子之間電磁相互作用和量子力學中泡利不相容原理綜合左右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核裂變可以釋放能量,核聚變也可以釋放能量,而且可以釋放更大能量?這樣還遵守能量守恆定律嗎?
為什麼波函數可以用列矩陣表示?
時間的相對性怎麼理解?
在你的研究領域,有哪些前途無量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新興研究?
s=v0t+1/2at2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TAG:物理學 | 化學 | 量子物理 | 原子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