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朝為什麼一直想要收復幽雲?

為什麼宋朝一直想要收復幽雲地區?幽雲地區在領土面積、人口、經濟、糧食產量等多方面都並不出眾,如果是為了產馬地,不能退而求其次爭奪河套、河西地區嗎?如果執意要幽雲地區的話,在趙二第一次北伐遼國慘敗後,為什麼沒有認識到遼宋軍事能力的差距,不採用其他方式擴大自己實力再圖幽雲?比如先跟遼國議和,然後選擇進攻其他實力較弱的割據政權比如甘州回鶻,打通河西走廊,既能壓制党項實力,又能獲得新的產馬地,而且還能恢復絲綢之路。


1、幽雲本是漢地,屬於中華故地的範疇,其地之人皆是漢民,作為漢人正朔王朝,有這個責任解放那一方百姓。宋太祖在位時,群臣上尊號,其中有「一統太平」這4個字,宋太祖當即表示:"燕晉未復,可謂一統太平乎?"不接受此號。這裡「燕晉」里的「燕」就指的是以幽州為中心的幽雲十六州的山前部分(山前表示太行山以東,山後表示太行山以西),「晉」是指北漢以及幽雲十六州的山後部分。燕、晉都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這兩片地方是中華故地,對應的是九州中的幽、並,如今卻不在掌控。
此為政治責任。
後來,遼聖宗與蕭太后改善了幽雲漢民的待遇,消除了一些民族歧視政策,幽雲的漢民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熱里了,宋軍也無須去「解救」了,但政治道義卻不能因此而消除。

2、幽雲之地歷代都是對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大家看看長城在哪?基本上就是幽雲十六州的北疆,這片地方的險要有燕山、太行山,憑險而據,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很高。
那麼沒有幽雲十六州又怎麼樣呢?
山後方面還好說,畢竟晉地有兩道屏障,失去了雲、朔、寰、應、蔚等州,還有雁門、飛狐等險要可守。但山前方面就慘了,雙方的邊界不再是長城和高山,而是河北平原上的幾條涉水可渡的小河!這特么還叫國界么?
邊界作為戰場的熱門地帶,是這麼個條件,明顯是對騎兵有利,宋朝騎兵少怎麼辦?
要麼退回城中據守,放棄廣大郊區;要麼與敵在平原上決戰。
問題是,人家騎兵可能不願意跟你決戰,人家機動性好,四處亂跑,你若有備,人家不打,你也追不上人家。你若無備,人家出其不意來打你一下。主動權完全在敵!
還有一招是堅壁清野,放棄廣大郊區和農村,並且把人民都遷走,糧食、物資都運走,運不走的燒掉,長著的莊稼也都毀掉,這招也是屢試不爽的。但不能總用啊,總用這地方就沒人煙了,沒人在此耕作,還不如不要。
於是只有一招,在平原上硬著頭皮跟騎兵對著干。
怎麼對著干?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人家就等你無備的時候來打你。
只有一個辦法——排大陣!
不要以為北宋的陣圖什麼的完全是皇帝為了束縛將領而搞出來的,這實在是個無奈之舉。
步兵在平原上跟騎兵對抗,完全沒有優勢,只能靠大陣這樣一個移動的「盾牌+活動拒馬+人肉城堡」來彌補自己的劣勢。
所以跟騎兵決戰排大陣是肯定的了,分歧在於怎麼排,宋太宗總覺得自己高明,於是直接給手下布陣,這種事比他不知高多少的宋太祖都沒做過。
總而言之,沒有幽雲十六州,宋朝在山前方面的守備就非常非常地不舒服,進攻時敵方的地形是險要,而防守時己方的地形是無險可守,想守住怎麼辦?排大陣。排大陣要用很多人怎麼辦?增加兵員……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這是戰略意義。

3. 幽雲雖然不算經濟特別發達的地區(北宋經濟中心在江南),但到底是十六個州的稅賦啊。不用解釋了,有和沒有,中央財政收入肯定是大大地不一樣的。這是經濟意義,不是主要原因。

4. 這本就是宋太祖、甚至追溯到前朝周世宗的計劃的終極目標,宋太宗本人也需要這個功績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宋朝建立後,趙匡胤、趙光義和趙普就定下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宋太祖在掃平南方(除吳越、漳泉兩個親宋勢力之外)後暴死,宋太宗按原定計劃就是要把剩下的骨頭都啃了。這廝本來就有得位不正的嫌疑,必須要功德圓滿才能為自己正名。
但是後來結果是他不能靠功績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只能靠殘害太祖的兒子以及自己的弟弟(按金匱之盟的說法,趙光義之後應傳位給弟弟)來鞏固自己地位了。這是宋朝立國初期的基本國策與宋太宗的個人需要的統一。

=========================================
說完了宋朝為什麼一定要幽雲十六州,再來回答題主的第二層問題。為什麼不先跟遼講和,先取河西?

答案是:沒機會。

歷史要連起來看。

北宋統一戰爭的最後一塊拼圖是啥?——北漢。
北漢誰罩著?——契丹。
統一戰爭的結束就意味著跟契丹結了梁子,宋太宗乾脆先下手為強,拿下北漢之後基本沒休整,直接去打契丹。——結果,坐驢車回來了,據說膝蓋還中了一箭。

這之後為啥沒像題主說的那樣,講和去取河西?
契丹人是面瓜啊。你跑來打我,這事就完了?

之後就是契丹瘋狂報復的6年,這6年里,契丹不斷出兵報復,山前也打、山後也打,宋朝一直在防守,結果多是契丹敗走。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雍熙北伐,宋朝集全國之力又主動進攻了一次,結果又慘敗。

於是又得防備契丹報復。契丹果然又來報復,而且第一次報復就又是一場殲滅戰。

你說這時宋朝哪有力氣經略河西?

那為什麼不講和?
嗯,那時還不興這個。宋朝是從澶淵之盟之後才體會到悶聲發大財的好處,在這之前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選項!
宋遼一直打了25年,大家才反應過來:
——既然誰也打不過誰,為什麼不講和?
——咦?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而在宋太宗時期,宋朝要收復幽雲,契丹要奪回關南地,雙方正在掰手腕,宋朝雖然吃過兩三次大虧,但終究還是能夠與契丹抗衡的。

契丹方面也吃過幾次虧,但終究是稍佔上風。你就算想要講和,契丹方面也不幹啊,人家雖說打了幾次大勝仗,但除了讓宋朝損失點人,什-么-也-沒-得-到!你不顧人家反對把人家小弟北漢給擼了,又拒不理睬人家的領土要求,人家即使能跟你講和,也必然是漫天要價。

契丹方面也是直到25年後才想明白,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講和就講和吧,好處能撈點是點。

============================================
那麼宋朝究竟有沒有經略河西呢?

其實是有的,但是失敗了。

首先是宋太宗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在李繼捧獻地之後,以為天上掉餡餅,匆忙派人去接手,派的人也是魯莽無算的曹光實等輩,沒有想到党項人內部有矛盾,李繼捧近乎光桿司令,不贊成獻地的族人全都跟李繼遷一起走上了叛亡之路,後來圍攻宋朝河西重鎮靈州,宋朝的援兵居然沒能趕到。党項人以靈、夏等州為根據地,利用宋朝方面無暇西顧,即使偶爾西顧也準備不充分的空擋,逐漸發展起來。

宋朝收復靈州的幾次努力多是因為道路不熟、信息不通、指揮不統一而失敗(以及敵人太狡猾)。另外的原因就是北有契丹是主要敵人,分不出太多力量來經略河西,在戰略上就沒有太重視,等重視了也晚了。

這個賬基本都要算在志大才疏的宋太宗趙光義頭上。

另外就是,儘管李繼遷跑了,但誰也沒想到,党項人居然發展壯大到能夠擊敗吐蕃六穀部、遏制河套折家軍、從回鶻手中奪來河西走廊,成為一方之霸,進而成為宋朝百年的隱患。本以為這裡是小問題不急著解決,沒想到成了更大的問題。

總結而言,幽雲十六州,因其重要性,並不是一兩次挫敗就能放棄的。當時的主要敵人是契丹。並且當初誰也沒想到河西這塊骨頭居然也這麼難啃,所以並未將河西列為主要計劃。

======================================================= 3.16 更新 題主又問:宋遼議和,是公元1004年,同年党項攻涼州,其主李繼遷身死,此時不應該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不管是攻擊剛死了君主的党項,還是攻擊剛經受党項攻擊的河西吐蕃,二選一都應該易如反掌才對了吧,並且河西走廊地區相比定難軍地區更有漢民基礎,所以此時收復涼州應該最好。而結果卻是繼續放縱著党項壯大成為西北大患。涼州產良馬,是宋朝軍馬的重要供給地,六穀部向宋朝或朝貢或販賣戰馬,每次達數千匹之多。而如此現成的產馬地卻似乎並不吸引宋朝,大多數時間採取拉攏貿易而已。」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厭戰因素。
宋朝剛剛與契丹媾和,李繼遷身死,李德明採取依遼和宋的策略,全力對付六穀部、甘州回鶻等周邊小勢力。宋朝方面剛剛與契丹結束25年的戰爭,正在享受和平,君臣都有厭戰情緒,李德明稱臣請和,正中下懷。
1、李德明請和,而六穀部本就是宋朝的盟友。
2、真宗本人亦非雄主。太祖太宗兩朝是沒騰出手經略河西,而到真宗這裡,從小養在深宮,未經艱險,被立為儲君的時間也很晚,本來可能就是個宗室而已。真宗在澶淵之戰的時候的表現也說明他不是個有如此魄力的人。
3、朝臣也大多厭戰。鷹派的只有寇準,缺乏支持,而寇準又被排擠出去了。王旦是老好人,只適合當太平宰相,王欽若本就是鴿派。
4、也該歇歇了。一般王朝前兩代便已取得天下,第三朝多是守成之主。而宋朝自960年開國到1004年已經是44年,幾乎一直處在戰爭狀態,也確實該與民休息了。這一點仍然要怪志大才疏的趙光義,他這裡該解決的問題沒解決,還造成了更多的問題。

二、地緣因素。
河西問題非常複雜,說起來比幽雲十六州還複雜,歷史也更悠久,可以遠溯到唐朝中葉。唐太宗號天可汗,聽起來很霸氣,收服四夷,但也造成了一個隱患就是周邊民族的不斷內滲。像歐洲接收中東難民一樣,看起來心胸寬大能服遠人,但是有歐洲穆斯林化的隱憂。
唐朝跟西邊的民族關係較好,所以西北方向是內滲最嚴重的。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多次借用番兵,也加劇了這種情況。唐朝滅亡後,五代裡面有三代是沙陀人建立的政權。
唐代連踞首都近在咫尺的陝西北部都讓給了党項人管理,河西自不必說,各族勢力盤根錯節。到了宋朝初年,銀夏五州由党項盤踞,涼州熙河一代有吐蕃諸部盤踞,甘肅有回鶻,沙州歸義軍雖是漢人管理但天高皇帝遠。整個河西一代,宋朝實際控制的只有一個孤城靈州,也難怪之後要失去。
所以歸根結蒂,河西不是漢人的河西,而是番人的河西,漢人是少數民族。
從這一點上講,河西跟幽雲十六州就有根本的不同,幽雲十六州多是漢民,如果拿下了直接就可以統治,不會產生排斥反應。
而河西呢?除非把番人都殺光,否則就只能以羈縻的形式統治,爭取把生番變成熟番。漢人去統治,風俗不同,經常會造成民族矛盾,只能讓他們自治。既然是自治,只要他們臣服聽話,又何必去打呢?
宋朝開國的時候,党項首領李彝殷直接表示歸附,並主動避宣祖諱,將自己的名字改成李彝興。所以宋朝一開始就沒把党項人當作敵人。只要他們聽話,年年進貢,保證良馬供應就好了。
李繼遷雖然跑了,但還沒成勢,到李德明這裡又臣服了,於是問題又自行解決了。宋朝即使用兵經略河西,還是要涉及到蕃漢雜處的問題,指揮棒指到人家部族首領那裡,肯定也無法「如臂使指」那般舒服,所以用兵不用兵在政治上結果差不多,只能說是軍事上能夠獲利,某些重要的地方可以屯兵。
如果不打党項而打六穀部,那就道義上說不過去了,河西諸部都看著呢,潘羅支是宋朝封的朔方節度使,就算背後捅刀子拿下了,這裡的番民不會服,也不利於今後的長期治理。

三、軍事因素。
漢人已經很久沒有趟河西這個渾水了,所以李繼遷剛跑的時候,宋朝發兵五路去抓他,都沒抓到,因為地形不適應、道路不熟悉、後勤跟不上。
所以經略河西在軍事上還真是一件大工程,必須仔細籌備。
按說党項李繼遷死,應該是個好時機,應該趁機去打,但是準備不充分很可能還是失敗,而等你準備充分了人家也站穩腳跟了。
宋朝對契丹的雍熙北伐就是這樣一個教訓,以為遼聖宗年幼主少國疑群情不附,想趁機發兵去偷雞,奪取幽雲,結果仍然是考慮不夠周詳,而且人家的政局也並不是像傳說的那麼不穩。
宋朝之前的軍事史上,趁敵人內亂去渾水摸魚都沒有成功過。北漢時劉鈞死後劉繼恩繼位,居然被人所殺,宋太祖得到情報馬上去偷雞,但太原城就是拿不下來,契丹人又來援、宋軍又疫病流行,只好退兵。
所以,偷雞這種事,在唐朝人家就成功把突厥老窩給端了,到宋朝就總是「反蝕一把米」。
這一方面是宋朝平時的軍事準備上欠充分,關鍵時刻容易掉鏈子。一方面也是敵人升級了,不像以前那麼好偷了。

四、經濟因素。
這條題主也提到了,宋朝如果跟番民保持和平,雙方互榷,在貿易戰上宋朝絕對是碾壓態勢的。党項李德明都說了,我們能穿上這麼好的衣服都是宋朝人的恩惠。
總之,從短期看,保持和平宋朝經濟得利,這也是宋朝為什麼經常「花錢平事兒」的原因。不玩軍事玩貿易,其實也是很超前的思路,就是有點太超前了。

五、外交因素。
宋朝與契丹已經約為兄弟之國,而党項李德明也非常聰明,接受兩國的封號,同時跟兩國發展關係。宋遼因為是兄弟,任何一方要動兵打党項,都要向對方報備。契丹伐西夏,要遣使告知宋朝;宋朝伐西夏,也要遣使告知契丹。這點雙方也確實都是這麼做的。
那麼你這時要對党項動兵,就不能是單方面行為了,還得爭取契丹的支持。而李德明時期,跟契丹和宋的關係都保持得很好,相比之下跟契丹的關係更好,而且有聯姻關係。所以宋要伐党項,契丹一定是不想看到宋朝成功,必有阻撓。

以上五條原因可以說是原因,也可以說是借口,題主應該是認為此時不取河西是失策,也許題主是對的。但今人觀史,論全局則勝於古人,論細節則掌握不詳,也許還有更多的掣肘,史料上甚至也沒有反映。


燕雲十六州是北方的屏障,絕不僅僅是人口經濟養馬那麼簡單。它相當於看守著中原的一扇大門,如果沒了這扇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便如入無人之境了。


對於知道宋朝一直要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人來說,燕雲地區的山區是中原屏障不是應該是常識嗎?華北平原一馬平川適合游牧民族騎兵長途奔襲,易攻難守。宋朝要收復這裡,就是為了增強國土安全感,讓北方遼國失去戰爭主動權。


先找個地圖軟體感受下衛星圖。再多出去開車或騎行就能理解很多歷史上的軍事決策了。


本朝為什麼一直想要收復台灣?


燕雲占具北地高處,南下一馬平川,就如同人家要來打你,你家大門雖然又高又厚卻在人家手裡


打開googleearth看地形你就明白了。


最大的意義是打到長城線,然後可以關門,並且擁有主動進攻權。對於西夏其實也在進攻,北宋末年的時候已經快把西夏給消滅了,可惜...


因為幽雲十六州所處的地帶是山地,如果沒有這片地方農耕民族的步兵就得在華北平原上和游牧民族的騎兵對決。這種情況想想都害怕啊!要不是後來朱重八趁著元朝內訌,那有機會拿回這片土地啊?


為什麼要收復外蒙?

對方可以有核武器的,用幾億人的生命換一個外蒙會嗎?


推薦閱讀:

宋太祖燭影斧聲是否在南宋時期就已官方定案?
北宋汝窯瓷器存世量究竟有多少?民間是否存有真品?
李煜如何做才能讓南唐不被宋滅亡?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在港拍出2.94億港元,有哪裡令你印象深刻的瓷器呢?它們有怎樣的藝術價值?
從北宋時期民族利益關係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動畫片《大英雄狄青》中狄青和百花公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TAG:宋朝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