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質上是不是在消除生的慾望?
01-05
佛教的本質是沒有什麼好消除。以及,連「沒有什麼好消除」也本不存在,而又無所不在。
我覺得佛教的本質是消除執著,回歸真實。我們有貪生怕死的慾望,是因為被假想蒙蔽,所以有生的慾望,就有了害怕,有了死的煩惱與恐懼。佛教是讓我們通過聞思修明白真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無邊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虛空無邊故。
無等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不可得故。離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畢竟空故。不可破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性不可得故。無句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名無相故。無性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來故。無言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分別故。無來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蘊不可得故。無去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來故。無集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取故。無盡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盡相故。
無生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著故。無作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作者不可得故。無知者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主宰故。無所至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無退沒故。不滅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前後中際不可得故。夢幻影響陽焰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不生故。無煩惱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貪嗔痴等性清凈故。無出世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所依止不可得故。無染污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虛空清凈故。無戲論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平等故。
無念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念不生故。無動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常住故。離欲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真實故。無起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疑故。寂靜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相不可得故。無過失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具足諸功德故。無眾生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眾生際不可得故。無斷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不起故。無二邊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離著故。無異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和合故。
無著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分別聲聞緣覺地故。不分別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分別平等故。無量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量法平等故。如虛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無障礙故。無常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有為故。苦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虛空平等故。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不可得故。無我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我不可得故。無相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不可轉故。空性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畢竟無邊故。
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空無相無願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三解脫門不可得故。內有色觀外色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八解脫不可得故。初禪定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九先行法不可得故。苦集滅道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四聖諦法不可得故。布施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不可得故。十力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可破壞故。四無所畏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不怯不懼不退不沒故。離系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智智無著無礙故。如來無量功德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過諸數法故。
如來真如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真如平等故。自然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自性平等故。一切智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性一切法相。不可得不可知故哎,樓上說那麼多反而模糊了答案,簡單的說:是的。
不是,本來無生,何需消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具體說:不欲生,不求死;不厭生,不悲滅。
籠統講:破除我執。
描述為:離苦。
因為:欲生、求死、厭生、悲滅,皆因執「我」概念而起,所有逼迫,接踵而來,身心不由己,名之曰苦。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解讀唄,反正我覺得慧根高的人成佛與否和信佛與否的關係沒有很大。
也許是身邊小環境的關係,讓我有近些年中國佛教發展過快的感覺,不僅快,而且歪。
所以,在我眼裡,佛教有大智慧,但我反對佛教。這個生不知道題主指什麼意思
是生滅現象 還是生命 還是生存 還是執著 還是意識這些事物佛法都不主張消滅
您講慾望 是將身體思想、意識、知識認作為實有 意識元無 您領會到慾望又是什麼 身體就有生滅壞空 身體的慾望壓制住了 但身體仍舊生滅不停 那不應吃飯喝水了 顯然不可以 所以控制慾望顯然不通
你眼見 走路 就是生滅的現象 可您怎麼壓制慾望去制止他們呢 由此慾望本身也不實 既然不實 何必去壓制他呢
若有心壓制 則壓制之意志與行為的過程 還是生滅現象 如同自己設置個原因 繞後再摧服它 若不去壓制 自身又不能自主
繼續努力深入
佛教的真諦反而是讓人駕馭自我,充分發揮生的力量,解脫於種種囚閉,恰當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標籤化的佛教就是他反應給人的那個樣子。個人內化的佛教結合了對人生價值、人生體驗的思考、理解和追求,與任何有價值的學說旁通,因為他與人本身最為接近,因此也易與佛教的真正面目更為貼近。
不是。是消除苦。而苦的來源是我執。所以可以說是消除我執。
推薦閱讀:
※請問在寺廟內起淫心算不算重罪?
※請問各位師兄菩提心生起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常來影響我的信心,請師兄們幫助,拜謝!!拜謝!?
※佛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如何看待印光法師的這段話?
※密宗上師生病是代眾生受苦是真的嗎?是否顛倒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