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紀傳體史書在古代如此盛行?

個人一直感覺史書還是編年體給人更直觀的感受。而紀傳體在人物關係上還是比較容易搞混的。(高中生觀點,求輕噴~)


謝邀。

中國古代史書的體裁有三種,分別是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

編年體以時間為核心,它能夠有效地顯示出歷史發展的時間線索,但卻割裂了人物和事件,一個人物的事迹,往往散見於數十年的記載之中,被眾多的其他事情和人物所淹沒。對於一個事件的記載也是一樣,往往被其他時間所分散割裂。

紀傳體以人物為核心,它能夠集中體現具體人物的事迹,但卻割裂了時間和事件,在時間上前後參差,而同一事件也被分割於不同人物的傳記之中。

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核心,能夠較為集中地體現一個歷史事件的全貌,但卻割裂了時間和人物。

因此,這三種史書體例確實各有優缺點,那為什麼二十四史卻全部採用了紀傳體,成為了古代史書的主流呢?

那是因為二十四史所採用的紀傳體,並不是單純的紀傳體。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史所用的這種史書體例,是《史記》首創。那麼《史記》的體裁是什麼,我相信大家都能說上來,那就是: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你看,所謂紀傳體的《史記》中,包含了這麼多東西。

本紀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那就是皇帝的傳記唄。

錯。本紀絕不是(或不僅僅是)皇帝的傳記。

這點從《史記》上還看得不是很明白,我們去看《漢書》以下的各正史,就很清楚了。舉個栗子: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奏可。

春二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年八十復二算,九十復甲卒。行三銖錢。

夏四月己已,詔曰:「古之立孝,鄉里以齒,朝廷以爵,扶世導民,莫善於德。然即於鄉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外迫公事,內乏資財,是以孝心闕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為復子若孫,令得身帥妻妾遂其供養之事。」

五月,詔曰:「河海潤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曲加禮。」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秋七月,詔曰:「衛士轉置送迎二萬人,其省萬人。罷苑馬,以賜貧民。」

這是《漢書》中的《武帝本紀》,大家看看這是在對漢武帝的傳記嗎?不是,當然不是。這是記載了漢武帝剛即位的建元元年一整年的事情,但裡面都是朝廷的詔令什麼的,冬十月發了什麼詔書,二月發了什麼詔書、五月發了什麼詔書,七月發了什麼詔書,至於漢武帝個人的事迹,對不起,沒有(或者說很少)。

而且,大家看這個體例,這尼瑪明明是編年體啊。

所以,本紀並不是皇帝本人的傳記,而是這個皇帝在位期間,國家大事的一個提綱,然後將這個提綱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編纂。這是什麼東西呢?如果在單位做過文秘的同學或許很眼熟,——對,這就是TMD大事記啊。

當然,《史記》中的本紀還包括有許多皇帝個人的私人行為,那是因為《史記》為初創,體例並不嚴密。從《漢書》開始,本紀基本上就拋棄了皇帝個人的私事,而成為國家那一時期的大事記了。

所以,本紀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編年體的大事記。

世家為《史記》所獨有,後世正史極少有編纂的,暫且不說。

表是什麼?我們現在寫論文,做PPT,在數據處理上,哪種方法最有效、最直觀?答案當然是:圖表。

是的,表就是這個東西,《史通》所謂「燕越萬里,而徑寸之內,犬牙可接;昭穆九代,而方寸之中雁行有序。使讀者舉目可詳。」對於一些零散而重要的史料,敘無可敘,棄又不可,這時候用表來處理它們,眉目既清,事實又備。所以表實在是太史公一大發明,此後二十四史,無不對錶重視非常,廣泛使用。

書是什麼?書就是專業論文啊。一些制度性的、沿革性的、學術性的東西,它即不和時間相關,也不和人物、事件相關,這時候就必須對它進行專業的論述,這就是書。——當然,在《漢書》以後的正史中,則改稱「志」。書志對於歷史來說,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朝代的官制、經濟、區劃、水利等等,是政府能夠存在的制度性的基礎,所以必須對他進行專門的論述。但這種專業論文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中就很難體現,只有在正史中存在。

所以,我們看到,所謂「紀傳體」的史書絕不僅僅是紀傳體的,它其實是將編年體(本紀)、表格、專業論文等各種信息處理方法融為一體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的反應一個時代的全貌。

但相對而言,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就不能這麼做。

這也就是紀傳體史書成為中國古代史書主流體例的原因。


高票回答有道理,但流於表面。中國古代史家之所以選擇紀傳體作為史書撰寫體例,有很深層的原因。我來知乎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為什麼二十四史都是紀傳體?又為什麼將二十四史稱為正史? - 橋東里的回答 其實和這個問題一樣,那我就直接搬過來吧——

其實這個問題只要回答「為什麼《史記》是紀傳體」就可以了——《史記》對之後史書的影響之大不用再說。

那麼,為什麼《史記》要寫成紀傳體呢?

各種答案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往深了看,還是離不開思想史發展的大勢。這才是最根本的。

胡寶國在《漢唐間史學的發展》一書里談到了這個問題,簡單地說,是因為「人之發現」。@王小鷹 引用錢穆那幾段話是非常有眼光的,胡寶國在書里也引用了,他評論說:「由諸子而發現歷史中特別看重人的事實,這就把思考引到了正確的軌道上來。因為以『人』為中心的紀傳體史學著作之所以出現,一定是因為對『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回顧歷史,商人事鬼,周人重人,春秋則是「人之發現」的時代,這導致了人們對「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產生新的認識。胡寶國說:「人重要,國之興衰在於人。這就是春秋末年、特別是戰國以來人們的認識。司馬遷說:『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國之將亡,賢人隱、亂臣貴。』這種觀點與戰國時代的認識一脈相承。既然國之興亡在人,既然人是歷史的主體,那麼以人物為主的紀傳體《史記》的出現就應該是可以理解的了。」

大致如此。


紀傳體是所以在古代如此受重視,首要原因是官方推薦。官方確定的二十四部正史,都是紀傳體史書。紀傳體史書因而受到重視。其次,紀傳體史書實質上是一種綜合體史書。本紀、列傳、世家這樣的人物傳記基本上都是編年體,以具體人物為中心專門記載與此人相關的歷史事件,並在文中或者是文末加上關於此人一生功過的評價,能夠非常詳細地記述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人的事迹和對國家的影響。表以譜牒的形式,條理歷史大事,能夠簡明扼要的將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表述清楚。書志,以事為類,主要記載各類典章制度的發展過程和有關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對於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有幫助。紀傳體諸體交相補充,互相配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較之於編年體史書,紀傳體史書有如下特點:便於考察各類人物的活動情況,而且具有範圍更加寬廣的歷史容量,便於通觀歷史發展的複雜局面,還便於讀者閱讀。編年體史書雖然以時間為軸敘述歷史,時間的先後順序和起因結果都非常明晰,但是歷史上主要人物的具體情況和一生功過、影響、社會和自然狀況的演化方面的資料就顯得非常單薄,有時候為了敘事方便,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就會一帶而過,甚至乾脆不寫。於是就會給後來讀史和研究歷史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惑。


1. 由於封建時期盛行的「英雄史觀」,所以紀傳體史書比較多。

我覺得,就像今天人們大部分都認同「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歷史發展有一定的客觀規律可循等等基本的歷史發展觀點一樣,古代的人們也有當時價值觀、世界觀指導下的歷史觀,比如說普遍認為英雄創造歷史、朝代更替受天命支配等等。

史學家再牛X,也擺脫不了時代的局限,他們或許就認為,歷史就是由那些少數的英雄般的人物創造的,沒有他們,還有什麼歷史可寫?所以作出的史書上,就成了一部人物誌。

2. 史學家受時代的局限,比較狹隘和保守,或許是造成編年體史書較少的一個原因。

我覺得可能編年體的不太好寫吧,古代的政權交替頻繁,每一次政權更迭都會毀掉前朝的很多資料,而且好像是史官寫史都不會把本朝寫進去,這樣斷斷續續的,不好寫。

另外,這也體現了當時史學家治史的另外一個局限性,很少人能跳出朝代的框架,從宏觀上審視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從中發現歷史發展和社會進化的客觀規律。


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梁啟超說:「歷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幾無歷史」。在他看來﹐大人物「心理之動進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 -----百度百科《英雄史觀》


請認真閱讀劉知幾《史通·二體》篇。


個人認為,中國的史書,比如二十四史,並不僅僅是史書,而更像是文學作品。其中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細節描寫準確到位,情節曲折多變,幾乎如同故事書一樣。

以《史記》為例,大多數人都學過的《鴻門宴》。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uò)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

司馬遷這一段文字,把劉邦、項羽、范增、張良四個人的坐的位置,席間的對話,范增的小動作以及項羽的反應,甚至包括范增對項莊的耳語(從內容來看,可以想見范增不可能用很大的聲音來說),都描述得清清楚楚,好像司馬遷在現場一樣。幾乎就是小說家講故事的手法。

如果寫成編年體,大概是這樣(現代人視角):

公元前XXX年,劉邦、張良到鴻門去見項羽。項羽宴請劉邦。范增席間想害劉邦,被項伯阻止。

而寫小說,顯然是寫人物。沒有人物詳細刻畫,只有年代記述的小說,顯得像是流水賬而非故事。如果寫成上面那樣,這樣還有人物嗎?還生動嗎?好看嗎?

以上。


編年體要面對一些問題,比方說,許多史料其實是不清楚具體發生時間的,那麼在安排這些史料的時候就很令人頭疼。到了紀傳體,這些零散的史料時常以 「初,某某人幹了什麼什麼」 這樣的形式安插入人物傳記中

再者,由於編年體零散的特徵,必然就要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事件的因果關係難以體現

某年誰幹了什麼事,次年,被貶或被殺。在編年體中,這兩件發生於不同時間,必然是分隔開的,那麼,這兩個事件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某人被貶或被殺,究竟與他去年乾的那件事有沒有因果關係?很難說。

然而,當用紀傳體去敘述時,對於因果關係的處理就能做到比較清晰明確了。


一個太史公等於塔西托加普魯塔克加修昔底德,紀傳體是包含了編年史和英雄傳記,歷史論文的


自己嘗試著用編年體的形式記錄熟悉的一段歷史就懂了,差不多會瘋掉。

編年體看似邏輯清晰,實則不然。歷史是眾多事件構成,編年體在每次記錄事件時都需要重複交代人物背景關係,否則很難看懂,同理對事件的因果關係也需要重複敘述。對作者與讀者都是種折磨。


紀傳體對春秋筆法和塑造人物很有用,一些不利於塑造的材料,可以扔到別人的傳里去。另外,不同的傳也可以記錄幾種不同的說法。以上淺見。


猜測是因為二十四史後期大多數都是由多人共同編纂。用紀傳體可以使不同人寫的內容之間相互印證,減少出錯。


跑個題,現在也是紀傳體盛行啊。大眾看歷史只是為了好玩,不為深究。

況且,古代活動不多,一個說書的能給你講編年體?不合理吧?


因為好寫,並且好看

只有紀傳體能做到文質彬彬


個人以為,為什麼紀傳體在古代盛行呢?因為紀傳體其實就是一個個短篇故事集啊!譬如《項羽列傳》有霸道總裁項羽,有柔弱易推倒美人虞姬,還有項羽從一介匹夫到天下霸主的故事。簡直是一個個草根青年的偶像故事,誰能不愛看。你看看現在流行的那些《斗破蒼穹》、《誅仙》不完全也是這套體系嗎?

所以,不是愛看紀傳體,而是紀傳體剛剛好是人們愛看的故事集體裁而已。


除了所謂的體例問題,紀傳體可以論述更多內容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紀傳體史書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史家的安全,以及史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可能使為尊者諱的情況出現。

司馬遷所謂的成一家之絕唱,絕非僅僅是記錄歷史而言,記錄歷史誰不能記錄,為什麼要看的這麼重要?因為你 可以去評判他!是非曲直都是你來說!史記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每卷最後的太史公曰!那才是太史公最核心的思想內容。

如項羽本紀最後寫的: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就是對項羽最好的評價。歷朝歷代的正史都有最後的史家評語,誠然,有所謂的「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但是,這種思想的體系才是最重要的。司馬光寫資治通鑒,其實他的真正思想也放在了「臣光曰」後面。

另外一點,除了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外,我們都知道古代不好的事情你是不能記載的,有危險。不過這難不倒我們史家,比如某人幹了一件壞事,但是因為他牛逼,不能隨便記載,否則史家自己會倒霉,所以史家採用了春秋筆法。不在他的本傳里記載,而在另外一人的本傳中記載這件事情。或者,在最後的評語中,引用經典進行比喻暗諷,或者在行文里留下蛛絲馬跡。這都是紀傳體的精彩之處。


小學時老師就告訴過我們不要寫流水賬。


還有國別體。紀傳體兼具史學性,文學性,在漢以前,編年體是主流。


因為司馬遷


紀傳體與編年體從來就不是對立的。紀傳體中糅合了編年的寫法,國外研究史記,稱它為annalistic-biography,直接翻過來就是編年的人物傳記。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紀傳體對歷史材料的編排,仍然遵循著時間順序,紀傳當然不是純粹的人物傳記,而是以人物為線索,將當朝發生的大事件羅列出來。紀傳體的作者,一般對歷史有著自己的評價,以史為鏡,提醒當朝君主辨別是非,不重蹈覆轍。這種寫法,已有了極大的突破,但仍未突破「編年」這一大前提。

個人認為,一直到了明朝李氏焚書,才創造了真正不同於傳統編年式紀傳體的寫法。


推薦閱讀:

如何閱讀哲學書?
想從英語分級讀物開始入手學習英語,能否推薦一些較好的英語分級讀物?
你學生時代,老師組織做的哪些事你覺得很有意義?
在閱讀的時候你是更傾向於閱讀名家名篇還是將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集中在一段時間閱讀呢?為什麼?
如何評價羊脂球這本書?

TAG:閱讀 | 歷史 | 文化 | 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