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火焰外焰的溫度比內焰高?

有人說是供氧充足的原因,這我不能理解。

因為,無論外焰處還是內焰處,實際上都是沒有可燃物的。&<-題主這裡產生錯覺,需要儘快治療

可燃物所在的地方沒有火焰,火焰在可燃物的外面。

沒有可燃物,供氧再多有啥意義?


很多固體液體可燃物的燃燒,是先汽化,呈氣態與氧氣混合反應;或者邊汽化邊反應。我們看到的整個火焰區域都是燃燒反應正在進行的區域。氣態可燃物從源頭邊向外擴散邊與氧氣混合邊反應,而整個火焰區域中,可燃物與氧氣的充分接觸主要就是在邊緣,反應也主要在這裡發生,放熱也集中在這裡。在火焰區域內部,主要是可燃氣體,氧氣只是從外部擴散進來經過外焰消耗後殘存的部分,因此你仔細觀察火焰,中心應該是有一個無焰區域的,因為那裡沒有氧氣了,都在外圍消耗光了。


例如甲烷那麼簡單的有機物燃燒,都有超過10個中間體。


謝邀。

無論外焰處還是內焰處,實際上都是可燃物的。這裡的可燃物是汽化的碳。


我懂得不多,以碳來說吧,比較簡單。碳在內焰反應生成的是大量CO,到外焰充分燃燒為CO2。所以火焰處肯定有化學反應伴隨著發光發熱的現象。只不過是氣相罷了。


蠟燃燒是兩相反應,整個過程是:蠟固體汽化、裂解、與氧氣發生劇烈反應。假設外界干擾或干擾較小,可認為蠟燭火焰為層流火焰或小尺度湍流火焰,燃燒保持連續火焰。你所說的外焰就是火焰鋒面,此處氧氣量最大,反應最劇烈,因此可認為鋒面這一薄層內蠟蒸汽濃度為零,由於先前提到蠟燃燒是兩相反應,蠟蒸汽由內向外擴散,因此以火焰鋒面為起點向內的濃度梯度遞增,火焰也就向高濃度可燃氣體存在的方向運動,但與此同時,氧氣只能由外界供給,因此按照先前的坐標系來講氧氣濃度梯度遞減。這也就是可燃氣體雖越來越多但氧氣卻越來越少,愈發偏離化學當量比,可以理解為燒掉的氣體越來越少,因此由外向內溫度越來越低。在中心時,氧氣已經消耗完畢,濃度為零,此處為純蠟蒸汽與不可燃氣體的混氣。所以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最低。

不知道題主能否看懂,如果有疑問的話我會進一步修改豐富答案。


先問是不是 再問為什麼

實驗證明酒精燈火焰確實是內焰溫度高於外焰

對於酒精燈

內焰溫度約665攝氏度 外焰平均520攝氏度

外焰空氣流動對火焰影響大,溫度波動大

內焰酒精蒸汽、助燃劑穩定燃燒充分


題主的問題應該是針對擴散燃燒,擴散燃燒的特點是有明顯的火焰鋒面,火焰鋒面附近當量比接近1,此時的火焰溫度最高。


與氧氣接觸面更大,反應更充分

-------------------------------------2017.11

沒看清問題...回答得有點問題了...


燃燒需要可燃物和助燃劑對吧,日常生活中的燃燒現象多數是氧氣作為助燃劑出現,點燃木棒,外焰接觸的氧氣更多,溫度更高咯。但是!玩過氣割槍嗎!那可是內焰溫度最高哦!因為氧氣和乙炔(好像是這個)一齊噴出來嘛。不加條件單單說外焰溫度最高是不對的!


贊同高票答案。只有氣體燃燒才有火焰效果,固體燃燒只有火星。


我只想問,題主你這個火焰內部沒有可燃物的結論是從哪來的?


請題主認真查查或者自己做實驗,教科書上是寫錯的,內焰溫度是比外焰高的。很多人都有誤解,科學老師專門做實驗講解過,但是他還是要求考試寫外焰高,這就是教科書的錯誤


推薦閱讀:

化學是玄學嗎?
有機化學和高分子化學,就業前景哪個好?
如何通俗的理解 2016 年諾貝爾化學獎「分子機器」的設計合成原理及其帶來的改變?
哪些表面活性劑是皂基的哪些是氨基酸基的?
如果手一直被水滴會不會穿?

TAG:自然科學 | 物理學 | 化學 | 科學 | 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