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線》究竟想表達什麼?

讀了《消失的地平線》,內心有很多思緒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看到知乎里關於這本書的回答也很少,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討論這本書,不管是什麼方面的想法都可以盡情的表達出來。


我剛剛讀完

老實說當那個活佛娓娓道來的時候我會想如果是我我可能真的會留在那個地方。

裡面很多話我覺得挺有道理的,快樂感動幸福真的轉瞬即逝,人很多時候也是在一瞬間就變老了,也許你這一刻幸福快樂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你會覺得要你在那樣的環境下呆一百年甚至更久會像馬林森一樣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當你經歷磨難痛苦無法自拔時,那樣平靜柔和充滿知識與藝術氣息的世界就會成為解脫的一種嚮往。

但實際上那個世界自己推翻了自己。如果沒有那個黃金礦,它如何能保證那裡生存的人的基本需求。這就是現代人的困擾,一邊要填飽肚子一邊要養活理想,嘴上說著不忘初心但是最後我們都還是偏離了那條軌道。

藍月谷站在我們當今世界的對立面,是一個理想樂園,也許康維最後看透了這點才離開的,文中說

「他想起一句深深地銘刻在記憶中的妙語,一切最美好的事物都將如過往雲煙般消逝,而兩個世界最終無法和諧共存,一上一下地僅由一根細線維繫在半空中,永遠不可兩者兼得。

所以我認為如果他最後不會回去找藍月谷也找不到,既然他選擇了這個世界就沒有回頭的路。

再說說書里的人,性格迥異,而安靜得過分的羅珍和衝動的厲害的馬林森最後都沒有活下來反而一直自認懶散的康維活了下來是否也印證了書中竭力表達的中庸之道呢。

這本書還是很有意思的,很有哲學啊佛學的一些境界,不同心境不同閱歷的人讀起來會有不同的感覺,都是基於自己的經歷放進來讀的。我覺得可以每隔十年讀一次保證會有不同想法。

我覺得最好的結局就是康維那樣,不急於否定不深刻相信,要投身於現實世界當中但也不能失去理想和美好幻想,不能沉湎於幻想中久久不能自拔,哪怕消失的香格里拉再也找不回來,就讓往事隨風沉澱在心裡,成為歲月里不可說的秘密。


最近讀過這本小說,所以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消失的地平線》是由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希爾頓創作,發表之後成為西方盛極一時的暢銷書。希爾頓在創作這部作品是參考了很多地理遊記啊,前人的探險記錄啊,包括《國家地理雜誌》這種。他自己並未去過西藏,但是憑著前人的經驗和豐富的想像他塑造了香格里拉這樣一個夢幻的處女之地,在小說中,還上升到了人類文明的最後救贖之地的高度。

如果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覺得這部小說文筆一般,故事情節也遠非其他獵奇、探險小說那樣引人入勝,但是它能夠成為暢銷書並受到西方眾人的追捧,我覺得更多的還是時代使然。

說起《消失的地平線》,必然會提到香格里拉,而說到香格里拉,必然會提到西藏。西藏在今天是一個敏感話題,因為談到西藏問題,它已經不僅僅是中國內政問題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國際問題。而西藏問題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國際問題,除了殖民主義、民族主義等眾多原因之外,我們也可以從這部小說中窺見一些苗頭,那就是源於西方人想像中的「西藏」,一種「東方主義」視野下的西藏的塑造。

回到小說,主人公一行四人莫名其妙被「劫機」,然後飛往雪域高原(當然主人公們一開始不清楚目的地)。他們最後到了被稱為香格里拉的地方,一個喜馬拉雅山深處的神秘之地,主人公們到了後住在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喇嘛寺,受到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張先生的熱情款待。寺廟對面是一座堪比珠穆朗瑪峰的雪山,具體名字忘了,山下是一個大同社會的藍月谷,人民和善友好。

首先,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與世隔絕但又環境優美,而且一點也不落後,很現代化呢;其次,香格里拉的生存條件簡直出人意料地好,人民精耕細作,穀物眾多、擁有黃金礦產、文明先進,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收藏;再次,香格里拉風俗良好,人民和喇嘛們信奉中庸之道,凡事講究適度原則,行為處事非常適宜;最後,最重要的是,在這裡居住修行能夠延年益壽,永葆青春,無論何人,無論此前有何罪過,在這裡都將得到凈化,換言之,一切功過煙消雲散,重新獲得生命(請參考金融詐騙犯在這裡的逍遙自在)。所以,香格里拉簡直就是一片人間凈土,而保持良好的淳樸的風俗,在不受外界污染的情況下與時俱進,這樣的去處真是沒sei了。

但是這樣的人間凈土很難找啊,希爾頓寫小說的時候,廣大西藏同胞還處在農奴制的深深壓迫之下呢,飯都吃不飽,更別提與時俱進、說一口流利英語了。不過西方人才不管這一套,他們看了小說後對小說中的西藏可謂是深信不疑,那就是上帝的寵兒,人間最後的樂園啊。

為什麼西方人非這樣認定不可呢,我個人的理解是,小說中太明顯地偏向西方人了,各種優秀的,好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為西方人準備的。舉幾個例子,在大喇嘛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在這裡修行的人都能很好的延長壽命,適合延長壽命的大多是歐美人;一個住在與世隔絕地方的中國人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本身就很奇怪了,他為啥不說流利的阿拉伯語、俄語或者法語、西班牙語?這裡不是收藏著各國珍貴文獻,可以自學么?還有,這個香格里拉最受敬重,最尊貴的大喇嘛是一個歐洲人,他是香格里拉的守護著,小說中他還要把這種權利傳給主人公康偉,一個劍橋還是牛津的高材生,英國領事館的領事。額,我就默默問一句,中國人民自己的土地怎麼就非要幾個歐美人來接管,還承擔起了挽救文明的重任?那些住在山谷下的藏族人民,難道都是空氣?

很多細節都能凸顯出小說的「歐洲中心化」思想,設想一下,歐洲人看了這樣一部似乎就是在為他們制定歸宿的小說時,能不喜大普奔嗎?至於小說中對中國文化的一些解讀,比如中庸之道,藏傳佛教的理解是否到位也是值得探討的,在此不詳述了。

簡言之,這樣一種西方人的想像確實迎合了當時一戰後西方人心理上的彷徨和迷茫,為西方的精神危機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寄託。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西藏的想像在歐洲很早就開始了,貌似在康德那會兒就有了宗教歸屬問題的探討,後來英國人的殖民活動更是刺激了西方人對西藏的關注,這些我了解不是很多,也可能說錯了;但是不管如何,從《消失的地平線》我們能夠瞥見的是,一種對世外桃源的西藏想像實際上是虛假的,不真實的,扭曲了對西藏的現實理解。問題是西方人不這樣覺得啊,觀點一旦深入人心就很難把它根除;時至今日很多西方人依然支持同情藏獨分子,認為是中國政府的壓迫污染了這片凈土,或許從這部小說中我們能對西方人對西藏的態度有一定的理解了吧。


應該就是理想與現實吧。

如果把康韋作為主角,香格里拉就是完全為他打造的一個天堂,那裡的生活狀態就是完全符合他這樣一個「適度慵懶」的人。

我認為全書最重要的一段,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段,就是康韋決定跟馬林森走出香格里拉的轉折。

書中是這樣寫的:

「康韋走到陽台上,望著卡拉卡爾山璀璨的輝光。月亮高懸在靜若止水的蒼穹之上。他意識到夢境已經在觸碰到現實的那個瞬間開始消融,正如一切過於美好的事物一樣。整個世界的命運在年輕與愛情面前,輕如雲煙。康韋知道自己的心靈一直駐守著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香格里拉就是這個世界的縮影,但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岌岌可危。他努力振作起來,彷彿看到理想中的迴廊在衝突中扭曲、繃緊,樓閣接連坍塌,一切都將成為廢墟。與其說他有些懊惱,不如說他正陷在悲傷中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究竟是擺脫癲狂恢復了理智,還是曾一度理智,而現在又陷入了癲狂。」

(手打好累啊ˊ_&>ˋ)

我曾猜想過康韋是因為洛岑跟馬林森出逃所以吃醋了,但是又想到前面的情節,康韋對洛岑的情愫我更願意理解為欣賞。

雖然美,卻只能遠遠觀賞,最親密的想像不過是「擁她入懷」。

然而這部小說的思想絕不可能僅僅停留在愛情上。馬林森是與香格里拉最格格不入的人,香格里拉是夢境與理想的歸宿,馬林森是最現實、上進的一個人。

香格里拉也許是夢境與現實的完美結合。這裡的生活是淡然、輕鬆,帶著一點神性色彩的;而藍月谷的底下埋藏著金礦,房屋裡有中央供暖系統,維持著這個微型社會的運行。

然而夢境與現實是不相容的。夢境是完全美好的,然而在完美中待久了,美好會變得廉價,我們也許會忘了美好為何物。

而現實生活中,美好之所以名貴,是因為那些醜惡、齷齪的存在。套用史鐵生先生《我與地壇》中的一段話: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慧。

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

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消失的地平線》這樣形容康韋:

「他是兩個世界之間的流浪者,註定要永遠流浪。」

可是誰又不是呢?

我們匍匐於生活的腳下,為物質和地位苟且著,好像人生就是一場苦行;

可是沒有夢境我們也無法成活,也許在旅途中的小憩中,也許在午夜時的夢境里,我們也曾徘徊於心中的香格里拉。

夢境雖美,但不可沉溺。

(第一遍讀這本書,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尤其是最後一段。這是本值得再讀的好書,希望下次讀可以明白更多。ˊ_&>ˋ)


我來回答,我覺得,這本書給我的思考是,究竟什麼是香格里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讓人們魂牽夢繞的東西是什麼,是它給足我們的心靈的寧靜還是生活的富足?我想,應該是精神的財富,可是,如果是精神的財富,為什麼一定要在那個消失在地平線的地方才能找到安寧?所以,我覺得,本書的結尾給主人公的安排就在告訴我們,香格里拉在自己的精神里,即使你身處於鬧市。。。。。。。。就像那個羅珍一樣,雪山之中的香格里拉是脆弱的,靠著香格里拉獲得的寧靜遠不如自己在鬧市中找到的香格里拉來的堅強。。。。。這就是我的理解。。。。。。。


「他是兩個世界之間的流浪者,註定要永遠流浪。」這句話是我理解里本書的核心吧。

最初也無法理解康維為何選擇離開藍月谷,為了成全羅琳和馬林森嗎?還是他已參透世事無常,夢境畢竟太虛幻?香格里拉是大金庫支撐下的桃花源,而現實世界裡夢境往往沒法當飯吃,能在大俗的社會環境里好好生存就需要很多妥協,怎麼可能只有開心愜意。在此羨慕一發能以夢想為事業,混得瀟瀟洒灑小生活的人們,雖然也難免繁文縟節,但生活的主體已不再需要太多的抗爭。

真正的中庸是康維的選擇,不刻意逃避現實的苦難,也不沉浸在安適中無法自拔。快樂與痛苦都在清晰地告訴我們,還活著,故事在繼續。


此時是淩晨1點25,用了3小時左右讀完了這本書吧。讀完之後,內心反而有些糾結了。

粗略地翻看了許多解讀,各種如是。而對於我來講,讓康維決定留下的,冥冥之中或許因為那裏會有一個叫羅珍的女子。即便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膚色和年紀的人會愛上她,可她會分寸處理。

由此,康維天真地以為羅珍,他愛的人會陪著她,會一起留下。所以在大喇嘛圓寂前想要讓他接手,他的震驚裏,權力之中,包括對心愛之人的掌控。

而當他發現亙古不變,緘默少語不說話的女神竟然回應了他的同伴,並已經在山外等待時,內心的落差可想而知。

連公認不會被影響的羅珍都被改變了,那還有什麼永恆的呢?

長生不老,散發著冷香的晚香玉,求而不得的藍月亮。這一切,都是BlueMoon的陰謀——美,恰好是因為距離。

近了,會得近視症。

遠了,會落差出若即若離。

也難怪康維壓制住想要在夜下牽手羅珍的渴望——就這樣靜靜走著,也是不錯的。

可他忘了,女人就是用來愛,瘋狂的愛的。就像這世外桃源,雖然平靜,永恆,可前提還是要有魔怔般的特性和毅力來「尋找」。

如此,兩個世界,兩顆心,甚至共用一粒物質分子也有不可逾越的縫隙。恰是如此,才誕生了讓你想要付系無可估量的憐愛和讚歎的美。

回到原地,我讀出的,也還是愛。陽光親吻雪山,雪山親吻地平線。她站在十年一日的青燈前,守護著自己的年輕,一個女子美好的容顏。然後,遇見。然後,凋謝。

你找不到來的路,我卻在你歸去的旅途。

年輕人,要相信夢想和愛情。倘若兩者衝突,就選擇最難的那一個。

寫到這,發現不糾結了。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雖然我可能說的是句廢話,不過我還是想說。這本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反倒落了下乘。只能自己體悟,那種觸動心靈的感覺。


一句話總結:英國版的《桃花源記》。好,理解的人就不用往下看了。

周末本來打算去看《大魚海棠》,看完後給大家分享下影評,交流一下想法。誰知大雨圍城,交通癱瘓,無法出門,閑來無事,看完了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這本書的讀書感悟吧。

一句話概括: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的飛機被劫持,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為外交家(康威)、銀行家(巴納德)、修女(布林克洛)與大學畢業生(馬林森)的四個旅人,被命運捆綁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種種離奇事件。

價值觀、偶然與命運

「如果簡單地說,親愛的先生,我應該說我們廣為接受的信仰是奉行適度的原則......聽到這裡,康維會心一笑。他認為張說得很好,而且這些話很符合他的個性。」

書中香格里拉作為世外桃源的代名詞,是美好事物的象徵,外交家到來後很快沉浸其中,接受活佛的引導,逐漸喜歡上這個地方,並且對在喇嘛廟裡美麗脫俗的羅珍發展處一種微妙的柏拉圖式的喜歡。這種空與靈的交流很快就將外交官內心深處追求中庸的性格激發出來,並且在沒有任何事實的情況下,相信了他聽到的一切,並且在活佛去世的那一刻,搭建起自己心中的精神世界。

美好的事物往往會讓我們心生嚮往,不敢褻玩。這就會造成,以其構建起來的精神大樓,極容易坍塌。當康威確定美麗脫俗的羅珍要跟著大學畢業生(馬林森)離開這裡時,「他感覺,像所有過於美好的事物一樣,一個夢想在遇到現實剎那消失了。整個世界的未來,與青春和愛情的分量相比,都將輕如鴻毛。而且,他也知道他的精神世界就蝸居在它自己的疆域里,香格里拉就是這樣濃縮的世界,而這個世界現在也岌岌可危。即使他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他還是感覺到自己的夢幻長廊在扭曲、亭台在倒塌,一切都將土崩瓦解。」周末本來打算去看《大魚海棠》,看完後給大家分享下影評,交流一下想法。誰知大雨圍城,交通癱瘓,無法出門,閑來無事,看完了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這本書的讀書感悟吧。

一句話概括: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的飛機被劫持,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為外交家(康威)、銀行家(巴納德)、修女(布林克洛)與大學畢業生(馬林森)的四個旅人,被命運捆綁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種種離奇事件。

一句話總結:英國版的《桃花源記》。好,理解的人就不用往下看了。

虛構的想像和現實的反抗

圖片來自互聯網

中國古代的大隱士,一直在南山下悠然採菊的陶淵明通過虛構的想像構建出來一個桃花源,在寄託心中的無限遐往時,也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抗。

書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在《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香格里拉也具有跟桃花源一樣的特徵,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以適度作為原則快樂生活。詹姆斯?希爾頓通也過創造這個虛構的世界力圖反抗20世紀初歐洲社會沉迷於無止境的物質追求,在狂熱於發動殖民侵略戰爭的軀體價值觀。

大大的想像反抗現實的世界,小小的想像反抗身邊和心中的困境。書中有個情節:四位被劫持者在飛機上討論他們對被劫持的這件事的看法時,每個人給出不同的觀點:大學畢業生說劫機者是個瘋子,修女說這是上帝的意願,銀行家說劫機者是技術精湛的飛行員,外交家則總結和對照了他們三個人的看法。

書中寫到:康維(銀行家)沒有搭話。上帝的意願也好,那傢伙的瘋狂也罷,就看你怎麼對待,如果你想為許多事情找到一個很好的說辭,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或者反過來(此時他想到了機艙內幾個人的情緒並看到了窗外粗獷豪放的自然景色)——也可以說是人的意願,上帝的瘋狂,但情同此理。只有確定了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才能讓人心安。

其實危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可預知,不可琢磨,那種深深地無力迷茫和恐懼感會紮根於你的腦海中,不斷成長,最後會把你逼到一個死角無法逃避。而給出對這種危險的解釋,無論正確,按照自己的角度,就會讓很多人安心。按照自己邏輯的解釋(想像)是對現實世界反抗的一種途徑。

與自己喜歡的美好事物保持距離?

「如果簡單地說,親愛的先生,我應該說我們廣為接受的信仰是奉行適度的原則......聽到這裡,康維會心一笑。他認為張說得很好,而且這些話很符合他的個性。」

書中香格里拉作為世外桃源的代名詞,是美好事物的象徵,外交家到來後很快沉浸其中,接受活佛的引導,逐漸喜歡上這個地方,並且對在喇嘛廟裡美麗脫俗的羅珍發展處一種微妙的柏拉圖式的喜歡。這種空與靈的交流很快就將外交官內心深處追求中庸的性格激發出來,並且在沒有任何事實的情況下,相信了他聽到的一切,並且在活佛去世的那一刻,搭建起自己心中的精神世界。

美好的事物往往會讓我們心生嚮往,不敢褻玩。這就會造成,以其構建起來的精神大樓,極容易坍塌。當康威確定美麗脫俗的羅珍要跟著大學畢業生(馬林森)離開這裡時,「他感覺,像所有過於美好的事物一樣,一個夢想在遇到現實剎那消失了.....即使他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他還是感覺到自己的夢幻長廊在扭曲、亭台在倒塌,一切都將土崩瓦解。」與青春和愛情的分量相比,都將輕如鴻毛。而且,他也知道他的精神世界就蝸居在它自己的疆域里,香格里拉就是這樣濃縮的世界,而這個世界現在也岌岌可危。即使他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他還是感覺到自己的夢幻長廊在扭曲、亭台在倒塌,一切都將土崩瓦解。」

自我認同與自我求證

雨雨攝影師

是的,就像莊周夢蝶一樣,康維(銀行家)也不知道到底是他原來瘋了現在清醒了,還是他原來一直清醒現在又瘋了。人們的自我認同來源於對自我求證的勝利。某種意義上,他可能不如馬林森永遠都保持著對自己現實世界身份的強烈認同,同時他的自我認證也沒有成功。於是最後的最後,他就像是徘徊在兩個世界的過客,並且永遠在兩個世界漂泊。


以為是寫雲南的香格里拉,所以饒有興味地捧起來看,但是讀了之後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漸漸地有一些失望吧。但是,很喜歡裡面對各種藍色的描述,鐵藍色呀,瓷藍色呀,等等,我覺得詞用得特別好。然後是裡面傳達的中庸之道,我覺得似乎有些牽強,故事蠻簡單,沒有給我一種很驚艷的感覺,就是並不能在合起書之後咂嘴回味,原諒我是吃貨。還有,香格里拉的人,似乎在強迫別人去接受他們的生活方式,理念,強迫外鄉人留下來,雖然這個世界很美好,卻給你一種壓迫感,讓我想起1984,可能理解得不夠準確,但真的讀起來太壓迫了,不喜歡他們的那種刻意地追求中庸之道。僅僅是自己的個人感受,希望不要造成誤會,也真誠地渴望交流。


我剛剛讀完此書,真實的感受就是對此書的興趣不大,也不如所期待一般。不論文章中的香格里拉到底是不是中國的香格里拉,是否真實存在。可我認為,真正的中庸,真正的中國的精髓,乃至香格里拉的精髓都不應該除中國之外的人了解的比中國人更深!可能有偏差,但是就是讀完沒多大感受,恕我膚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68280/answer/250071626

在另一個問題里寫了點讀後感


讀過之後,腦中立即閃現出《桃花源記》中的「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但是,與桃花源「怡然自樂」不同的是,香格里拉的「適度的規則」不免帶著几絲骯髒與恐怖。

當康維沉浸於香格里拉式的幻想中時,聖潔的香格里拉其實已然消逝,只有令人不願接受的黑暗根植於此。

在我看來,本書的作者並未對任何一種宗教有所偏頗。無論是喇嘛寺還是布林克洛小姐所追隨的信仰,都無法避免理想與現實的脫軌,教義的神聖也掩蓋不了實踐過程中的近乎殘忍的做法,夢中的烏托邦也只是烏托邦而已。

讀到康維最終決定與馬林森和羅珍同行離開香格里拉這段時,平靜的心便被一絲不安與痛苦攪亂。

不論現實有多麼的殘破,生於此世,便只能去面對它。即使你想逃離,也不過是多了一重重的窮山惡水。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首東坡先生的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同凡響的《東遊記》

希爾頓的這部浪漫主義名篇,絕對不同凡響。

不僅僅在於他在英語辭彙中,開創了shangri-la這個東方烏托邦新詞,也不僅在於參與拍攝1938年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剪輯獎的電影《消失的地平線》,而是作為一個純粹的英國人對於東方文化,藝術,宗教,社會的深入見解。

儘管有些見解,比如東方文化的中庸,適度和彬彬有禮,有些過度理想化的修飾,但作為一部浪漫主義的小說,也並非不可接受。

希爾頓從未到過千里之外的中國藏區,但是小說徐徐讀來,有時不得不讓人讚歎,想像的翅膀,的確能夠飛越最險峻的山峰。

從小說的結構來說,4人團隊的歷險故事,是否借鑒了名著《西遊記》,讓人揣測。以書中表現出的希爾頓對於東西方歷史,哲學,藝術各方面的廣泛涉獵看,是很有可能的,在此暫且將這部書稱為希爾頓的《東遊記》。

在4人團隊中,希爾頓包容了兩組明顯的對比:康偉的老城持重與馬林森的年輕莽撞,美國商人的狡詐入世與修女的直率出世。這點,也與《西遊記》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小說惟妙惟肖的描寫,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高海拔地區的雪山景色,垂直落差明顯的山谷地區自然風貌,喇嘛寺院的肅然氣氛等等,令人感同身受,尤其對於那些有過滇西北,藏區遊歷經歷的人來說。

更傳神的,是作者對於半隔絕地區的社會生態的推測。令人驚奇的是,這種類型的社會生態的確在當地普遍存在,例如瀘沽湖地區,迪慶地區,甚至更深的藏區,這種自然形成的山谷里的微社會,在許多方面與作者的推測驚人的一致。

最後,說到作者的烏托邦傾向。其實希爾頓也已經在很多地方給出了提醒:烏托邦是有成本,有風險的。

比如,說到邦,就是有邊界。也許這個邊界無人看守,但越界一定是有代價的,比如書中暗示的,藍月山谷的長壽效果在越界後將立即消退。

又或者,比如迪卡普里奧的電影《海灘》,越界的後果將是付出獻血和生命的代價。

《消失的地平線》遊記連載


讀完這本不算巨作的小說,我沉默了許久。我沉默,大概不是因為情節的跌宕,而是我真的被作者構造的這個桃花源打動了。香格里拉是我們心中的日月,宛如遙遠地平線上的一道光,在充滿了混亂的社會裡,在遠方等待著我們。我從一個西方人的眼裡,看到了獨屬於中國的魅力。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藍月谷。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香格里拉。
那裡日升月落,星光閃爍;
那裡迴響著肖邦的失傳之曲,和一個時間靜止的不老傳說。
如果有一天有幸遇見了,請你珍惜它。畢竟,當你離開的時候,就再也找不到了。
本書結尾的最後一句話,獻給你們。
「你覺得他會再次找到香格里拉嗎?」
我們能找到么?


我想補充一點,羅珍姑娘放棄了修行的幾十年和一出去就要面對衰老的事實,選擇和馬林森一起出去。


金庸說書是來自真實的事件。細心的讀者有沒有注意,書上寫在月亮谷附近還有道家寺廟,而長生術道家比佛家更是注重,裡面是不是更是奇妙無比?。


第七章轉折,七章之前,意外際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疑團重重相交織,也終於結束了張 那令人不快的搪塞……

真相逐漸明了

開始對 長生不老、女人、生死、明智平和的友情、信仰宗教…的探討,也提醒自己,不要被洗腦,作為旁觀者看康維,而 因為自己不能保證像康維本身陷入其中還可以保持鎮定頭腦清晰,可事實上不由得你,不知不覺被帶入其中。

康維本身就是個鮮活的懶散理智人,從容自若,敏銳的洞察力和預見,恰如其分地作出反應……等等,嚮往可以成為他那樣的人。

以及最後的反轉(我是很疑惑背後的原因),幾乎就是粗暴到戛然而止,What ?

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解,可能沒有結合當時的年代,以及20剛出頭的年紀經歷不足,認識淺顯

至於最後反轉的決定…

文中:「而唯一想到的是他喜歡的馬林遜…………命中注定要逃離智慧而去當所謂的英雄」 ?

什麼才是真正的智慧?

給時間一點時間,回頭再讀


這本書 我現在看了九章了 怎麼說呢 就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雖說山谷里的人講究中庸之道 可是給我的感覺一直在強迫這些外來人接受他們的思想 每個人都有權利做自己的選擇 可能還沒讀完 沒辦法理解的很全面 讀完再來寫後面的理解


現實世界與夢想通過一條隘路相連 如果你守不住自己的內心世界 就只會被牽著走了唄


一個叫香格里拉的地方,一個西方人筆下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在香格里拉,「人們與書籍和音樂為伴,信奉著適度的原則,保護著一個走向沒落時代的微弱光華,並尋求著那種人在激情耗盡時所需的智慧。」追尋平和安樂的世外桃源,似乎一直都是某些人心嚮往之的夢想,但如果真的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你真的能做到心止如水?能無欲無求?我覺得肯定不能,這個香格里拉有一個黃金礦,使他們能過著遠高於基本需求的豐裕生活。一個人如果沒有物質的保障,嘴上雖然說著初心不變,但最後在生活的壓迫下,一定會使你脫離理想的軌道。在一個沒有競爭壓力的環境下,還需要那麼多知識智慧來做啥?所以一個看似美好的烏托邦只能存在於幻想中,理想中的烏托邦也從未在現實中存在過,而每個提出烏托邦理想並付諸實施的,往往都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要承認人性中自私的基因,承認人有著諸多的慾望,有時候人性中貪婪和慾望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我們要做的,是建立合理的自由分界,這才是真正的平衡。


現在才讀到第六章,感覺故事還好,不算太枯燥,其他的還沒有深究。期初好奇的是香格里拉究竟是哪裡,故事究竟是真的嗎,還是只是故事,所以來知乎看了一下。


推薦閱讀:

大家的廁所讀物有哪些?

TAG:閱讀 | 讀書心得 | 讀書總結 | 消失的地平線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