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辯論圈的名辯手以四辯居多?

比如蔣昌建、黃少爺、胡漸彪、路一鳴、陳銘、林正疆、周玄毅等等,還有很多,不一一列出來了。各校隊的主力,似乎也以各院隊四辯為主構成。這個現象屬實嗎?如果屬實,原因是什麼?


題主你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國辯時代雖然也有不少攻辯手作為核心的隊伍(比如余磊),但大部分的隊伍都會把核心辯手放在四這個位置,因此知名的四辯更多。

這個其實和以前的賽制有關,老賽制中,結辯的位置相比攻辯的位置更能統籌全局,因此許多隊伍都會把最強的辯手放在結的位置,對於勝負來說更穩妥。實際上,題主你列舉的這些辯手其他位置也可以打,比如胡漸彪99國辯就是自由人,類似攻辯手。

所以,不是四辯天然出大神,而是大神常去打四辯。

而這些年主流比賽的賽制都發生了變化,四辯的位置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優勢,因此許多隊伍越來越傾向於把核心辯手前壓。這幾年明星辯手如謝宇、李挺、張子龍、遲浩原、焦雨溪、范佳爾、胡駿立、彭弼君、葉超、張亦文、王韻嬌、李芳冰、王詩宇、侯程瀚等都是攻辯,而且都是隊伍的核心;這幾年的明星四辯比如王梅、詹青雲、池也、丁冠羽、王彤、羅斌等,讓他們打別的位置也絕對可以。這裡面的區別是,現在的賽制四辯的環節優勢沒那麼大了,其他環節依然可以取得好的戰略效果。

尤其比如今年亞太賽,明顯三辯才是核心位;今年世錦賽的奇襲賽制,三辯若是選擇質詢奇襲也是超級爽的。所以,一個隊伍最好的辯手打什麼位置,是會根據賽制進行選擇的。

也有一些牛逼的隊伍,四個人都是全辯位,四個人輪流一到四打一遍,比如今年的馬來亞大學,林碧芬、林信億、陳劭康、顏如晶,這支陣容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1.精彩的比賽不會過早的分出勝負

2.四辯是積累全場優勢的辯位

3.自由辯完了終於有陳詞環節了

4.發言時間長且位置靠後

5.待補充,待修改


作為一個小辯手,寫一點對於四辯的理解吧。

為什麼四辯容易出大神,拿我們學校賽制舉例,四辯需要在對方一辯立論陳詞結束後,馬上進行一個雙方各80s的對話,其實在我看來,這已經算是小質詢和小的接質詢了。一辯發言結束之後,對方在不出新論的情況下,二辯作為補充發言和駁論,立論的框架已經明了,對方切割了什麼,混淆了什麼,論證了什麼,切割是否合理,定義和論證的合理性,例證的應用基本上都已經出來了,這個時候,四辯基本上就是為全隊指明進攻方向。把你想到的告訴評委和隊友。

然後就是結辯,所謂結辯,其實除了總結,還有就是申論能力,一場比賽下來,我方論點中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對方論點中還有哪些沒打透的,光找到了沒有用,語言的組織和清晰的思路也是重中之重。收割戰果,最終語境的爭奪,還有辯題的現實意義【也就是價值】,聽上去都感覺好簡單,賽場下誰都能是最佳辯手,但是一場四十分鐘的比賽賽場上的的信息收集,全憑聽和記憶,真的真的好難。曾經有個學長告訴我,會三辯就會一二辯,會四辯就是全能的辯手。

所以,回過頭來想,一個辯手會申論,會質詢,會接質詢,臨場反應好,收集賽場信息能力強,還能很好的組織語言,思路清晰,對自己的論和對方的論都能有很好的認知。這樣的人,憑什麼不強?

這也是我就算自己菜的要死,只會攻辯也非要在隊里死皮賴臉想要去打四辯的原因,因為坐在那個位置,你想要對得起場上場下隊友,那就只能不斷的努力去做好一個全能的辯手。


哈,我就是打四辯的。

簡單而說,個人認為四辯這個位置最為關鍵吧,所以一個隊伍最厲害的人,會去打四辯。(哎,好像在誇自己)。

簡單說下我們當年的賽制(廣州大學),當年我們大學城一共十所高校,我們學校的賽制和其他學校都不同的,簡單而言就是一辯稿(3分鐘),二辯稿(2分鐘),盤問(2輪各3分鐘),自由辯(4分鐘),結辯(4分鐘),而盤問則是2,3,4辯任意2位盤問對面。

這個賽制相對於其他學校而言,交鋒不那麼激烈,但是比較適合闡述觀點,而且由於蛋疼的234辯盤問而沒有專門的3辯對辯環節,導致有些比賽(當然很少出現)2辯打完後,直接由4,2辯包辦了盤問環節,3辯打醬油~~也就是說一個隊伍只要2,4辯足夠強悍就可以打出很出彩的比賽了。

而四辯的結辯環節有4分鐘,尼瑪沒看錯!是4分鐘啊!!!!

前面這麼亂七八糟的打完,最後有一個條理清晰,有理有據的四辯總結一下,評委和觀眾根本就不記得前面正常雙方說過什麼了有木有,直接覺得哎呀,四辯說的好有道理啊,那你們贏吧。

辯論會發現,後置話語權會更有殺傷力,而正方四辯這個位置,擁有絕對的後置話語權,無論你說什麼,怎麼扣對方帽子,怎麼曲解對方,怎麼自己高大上,沒有人會去反駁你了。沒有人回去反駁你了。沒有人會去反駁你了。(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所以大一的時候,基本上厲害的都去當2辯,畢竟大家都沒什麼經驗,二辯這個位置主攻,會給人覺得哇好厲害啊好厲害啊。而大二往後,一般最厲害的都去當四辯了,畢竟4分鐘的時間,足夠把對面拆到骨頭都沒有再升華自己。

補充一點:當年一般我們學校的賽制下正方最重要的是四辯,反方則往往是二辯。因為在駁論(二辯稿)和盤問環節反2擁有後置話語權。

後來賽製為了和其他學校接軌,改了,四辯稿減少到3分鐘,增加了3辯對辯環節。由於對辯的交鋒性最強,往往三辯會成為決定比賽走向的人。總之就是交鋒增加了,節奏變快了。

最後說一點,辯論場上的大神一般是所有位置都通的,所有位置都打過的,這樣可以全面了解各個位置的特點,要求,戰術地位等等,四精一專,而一般的辯手往往是只能在本辯位打。我大一的時候打二辯,大二轉打四辯,(不過只打過這兩個位置,一辯估計我是打不了)所以打比賽可以做到攻守兼備,而一般的辯手(額,此處指剛入門不久的學弟學妹,沒有其他意思),錯位對辯的時候就很容易掉鏈子,因為這不是他熟悉的戰場。


師父說過,好的四辯可以打所有的辯位,但不是所有的好的一二三辯都能打四辯。可能是確實四辯經常是實力最強的吧。(/ω\)

師父就是四辯(/ω\)

師父的師父也是四辯@羊宇天

師父的師父的師父也是@賀行舟


其實許多辯手打到一定階段以後就變成不固定辯位可以適合各個辯位的人,現在來看看各個辯位都能產生什麼作用再來看看四辯是什麼地位(以2014新國辯賽製為准)

一辯:陳詞一,被質詢一次,一辯稿的準備大多是在場下隊友討論加之自己的文筆加工寫成的,而被質詢由於時間較短,即使其攻防有才華也很難全部展現

二辯:陳詞二,被質詢一次,其實場上的這個位置是最接近四辯的職能的,二辯稿大量的陳詞都發源於對方一辯稿,但其實二辯稿一部分還是要從場下的準備猜點中總結出來,當比賽打到質詢二環節的時候,很多防線,交鋒點都清晰出來,這一環節的質詢是比較能展現二辯攻防意識的

三辯:質詢二環節,質詢小結,隊中有一個好的三辯,有一個好的質詢小結是對全隊自由辯環節有推動作用的,雖然只有一分半的時間,但想要解決之前質詢的問題,再為之後自由辯的戰場鋪路,需要三辯極強的總結能力

四辯:質詢一環節,總結陳詞,首先說說新國辯的賽制把辯手的實力可以平均的展示,很喜歡這樣的賽制,其實四辯在場下準備是最難做的,既要兼顧隊內的一辯和二辯稿,又要為4分鐘的總結做充足準備,而質詢一環節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為己方立論鋪好基石以及解決最基本的標準定義問題,可以說當四辯確實是一個出彩的位置,但想要打好需要常年累月對於辯論的積累

從圈外人看,四辯在自由辯之後,觀眾能不走神不睡覺的看完之前的質詢和發言環節已經難能可貴,到了激烈的自由辯終於可以讓觀眾興奮起來,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很亂但四辯一出場便可以為大家混亂的大腦帶來福音,所以我們記住了無數四辯

從圈內人看,作為團隊,四辯如果打的出神入化,驚艷全場,那麼他的成功就是全隊的失敗,四辯的作用是對整場雙方在戰術上表現的總結,但許多辯手在這個位置打得風格迥異讓我們記住了因此出名的辯手,到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支優秀的隊伍不一定需要最強大的四辯,他們只需要一個盡職的四辯就好


補充一下,梧桐說的也不全面,即使當年那些比賽讓人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僅僅是四辯

比如馬薇薇,黃磊,郭宇寬,袁丁,梁佑誠,顏江瀚,陳國坤,陳勛亮,陳錦添。。。。。。

開始列舉就停不下來

四辯位才出名辯手的「錯覺」很多是以前賽制下一辯相對攻擊上存在感較低,但陳勛亮的一辯依然攻擊力強勁,更別提很多漂亮的女辯手了。

二三辯位因為較多短交鋒,容易讓人當成段子手,但他們表現的精彩也並不遜色於四辯們。漂亮的類比,精彩的回應到現在都是值得拿來做示範的經典。

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去打最適合的位置,就好了。


可能因為四辯是大辯吧


我是抱大神勝率極高的一辯。

補充一點→_→

因為打四辯會比較爽。特別是正四最後一個說話,打過都知道。大神往往是核心,當然聽他安排讓他爽嘿嘿。

再補充一點←_←

因為評委記不住。所有評委的記憶大概都不超過70秒(笑)。因為大家的腦容量都很少,超過一定時間以外的內容他們都要靠回憶來處理,難免有些偏差。在這個前提下,水平差的、意志力不堅定的評委總是動搖自己的觀點,腦補出一些奇葩觀點。因為水平差的評委占多數,所以常常選擇比較穩妥的大神來當四辯。

最後↑_↑

因為享受著以上種種好處,擔負著以上種種責任,所以一旦輸了要背鍋。相對應的,一旦贏了就可以成為大神啦!


因為大多數四辯能做到豹尾壓軸!


反對某些答案,說好的四辯可以打一二三四辮,好的一二三不見得能打四辯。

只與個人能力有關,好的二三辯也能打四辯。

匿了


結辯這種事情

只有大神才能做吧哈哈哈哈哈

此處@一個傻狗 嘿嘿嘿

他就是四辯

我覺得他就是辯神辯魂

閃閃發光blingbling?~


綜合能力最強,能夠力挽狂瀾。我一直打三辯。我愛三辯。


不知道題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不過作為一個四辯還是挺開心的


能打四辯的基本是全方位的,就是退可守進可攻,換了個位置就是狼的情況。

ex就是典型的全方位四辯。

當初比賽虐我方四辯(湊合上的,以前也是攻辯手)簡直了

然而 在高中四辯還經常會是最佳,到了大學不知怎的最佳都往二三辯聚攏了。

個人是不能打偶數位的


四辯對全場比賽的把握能力要求比較高,語言組織能力和說服力要有一定要求。主要是我說完了對方沒機會反駁啊!哈哈哈。有時候能夠做到力挽狂瀾的功效。一般是先總結場上局勢,一一駁斥對方立論漏洞,總結升華我方觀點。特別是正方四辯是全場最後一個發言了,這感覺不要太酸爽啊。


很簡單啊。

不是因為打四辯的容易變得厲害。

而是因為厲害的都安排著去打四辯了。

其一,作用重大。

很多賽制和傳統的比賽中,四辯往往能或者可能起到翻盤即逆轉比賽的作用。

只有結辯有可能做到總結全場,理順思路,最後一次解決場上的所有問題,總結所有的觀點並進行拆解。

勝負手的位置,不上最強的上誰?

其二,難度較高。

四辯要知道和理解,

雙方的論點體系。

雙方的交鋒焦灼點。

評委評判的關鍵點。

找到關鍵點,四辯的結辯才能有效。

而完美的表達才能讓四辯的結辯觸碰人心。

當然,四辯由於是比賽最後唯一可以有長陳詞進行說理亦或是升價值的辯位,更容易說服人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過,由於賽制的加快節奏,評委的標準變化。比賽的關鍵點也在前移。在標準定義上的爭奪加多。三辯和之前辯位也日益重要。


推薦閱讀:

追求一名辯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辯論賽中辯題的種類大致分為哪些?
大學的辯論到底有何意義?
大致套用需根解損的華語政策辯論中,是否存在哪個辯題可以使最初舉證責任倒置?
如何評價崔永元宣稱要與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辯論轉基因安全這一行為?

TAG:辯論 | 辯論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