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奇葩說的賽制是不是相對於傳統的辯論賽制更加好?

辯論是立論說服表達演繹的綜合技巧與比賽

奇葩說的賽制(去除團長總結)是不是比傳統賽制更加貼近辯論的本質?

是不是可以據此成立新賽制形成標準比賽呢?


不知道題主說的是奇葩說的賽制(陳詞+奇襲+團長點評),還是說奇葩說的評判體系,分開說。

先看賽制,李文琦說的沒錯,現在的傳統賽制,作為電視節目的未必是個好賽制,但作為辯論賽的賽制,一定比奇葩的賽制要好。先解釋一下,現在三大國際賽的賽制雖然看起來不同,但內核是一致的,那就是「交互環節」和「陳詞環節」交替進行,再加上自由辯論。當然每個賽制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世錦賽的奇襲、亞太的打岔、新國辯的時間自由分配,但核心其實差不多。

(此處不討論奧瑞剛和BP,只討論大陸的傳統辯論賽的賽制)

下面簡單說一下華語辯論賽主流的賽制的演進歷史:

1、第一階段:1993-2001年,只有陳詞、沒有攻辯的賽制,扣去自由辯論確實有點像奇葩說。這個賽制的好處是比較有利於論點展開,大家的稿子都寫得很好看,但缺點是完全沒有交鋒,基本上兩邊各講各的無視對方都沒有任何問題。或許你們看了國辯決賽之類的比賽覺得這個問題不嚴重,但那是因為決賽的參賽隊都是最好的,你們若是看一些初賽或者名校杯之類的比賽,就會覺得比賽根本看不下去,兩邊完全雞同鴨講,就是比誰演講好。你們回想一下奇葩說,是不是經常出現一個辯手說的東西和前面完全沒關係,或者一個辯手說的東西其實都是胡攪蠻纏,這在綜藝節目可以容忍,但在正式辯論賽就太噁心了。

2、第二階段:1998-2004年,1998年開始,國內的全辯開始使用了一種傳統攻辯賽制,這個賽制有一個不打斷的攻辯環節,當時這個革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許多辯論書籍都對此有專門的介紹。但其實這個賽制有一個嚴重的BUG,那就是...如果回答方完全無視對方的問題,或者答非所問,實際上問題的設計就會無效了。由於問題都無法展開,評委一般也沒法救濟。即便是黃執中在不打斷的賽制下對惡意逃避問題也沒啥好辦法,參考05國辯半決賽世新大學VS香港科技大學的比賽。當時的大陸辯手甚至養成了惡意逃避問題的普遍性習俗,參考06年海峽決賽。

3、第三階段:2005年-2009年,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階段,因為在這幾年國內千奇百怪的賽制都有,但國內的辯手經過無數的測試才發現了一個真理:只有可以打斷的質詢才能真正確保討論的深入。當然惡意打斷也隨之頻發,因此許多比賽比如CDA出現了五秒保護原則。

4、第四階段:2010年至今,歐美的許多踐行幾十年甚至上百的先進賽制被引入大陸,包括奧瑞剛、BP等,各大比賽主辦方對傳統賽制和歐美賽制進行了融合。經過多年的實驗和融合,現在的賽制結構已經穩定。當前的主流賽制,既強調立論和陳詞,也強調交鋒和對抗,既強調個人能力,也強調團隊配合,在我看來都是非常有利於辯論討論的賽制。

我猜測一下題主的困惑,也許你認為奇葩說的賽制並不存在多大的問題,還很好看。這點李文琦說的很清楚了,而且即便是奇葩說這些不錯的選手,也經常出現胡攪蠻纏、詭辯、話題失控、一個隊伍之間完全沒有配合的局面,可見奇葩說的賽制給一般辯手打會有多可怕。你要知道,辯手們最擅長的就是找賽制的BUG然後發揮到極致,比如老攻辯賽制下經常出現回答方用幾個字應付掉提問方的提問時間,然後作一篇小陳詞,賽制根本沒有辦法。

因此,辯論比賽的賽制不一定要是最好看的賽制,但一定要是最有利於話題深入討論的賽制,一定要是BUG最少的賽制。這一點,奇葩說的賽制遠遠做不到

如果題主說的是奇葩說的跑票制度,這就更不適合一般的辯論賽了。

在指出跑票的缺點之前,先講一下跑票的優點,那就是直面了「辯題雙方立場不均衡」的現實。劣勢的一方即便一開始只拿了20票,最後要是能拿到21票就能贏。這個舉措非常有創新性,也非常有趣,目前主要的辯論賽事對於立場的優劣勢基本靠資深評委自己救濟,而沒有制度保障。奇葩說做了一個很好的嘗試,至少劣勢方不再那麼虛了。

所以這個設置很創新,但這個設置是否合理呢?並不。因為跑票制的核心,就是觀眾評審,而就像邱晨今天才剛說的,辯論賽絕不能只取悅觀眾。你們可以看到奇葩說的比賽中,一個選手隨便煽煽情就能瞬間拉幾十票,好好地講道理卻不見得能拉到幾票。但是辯論賽最需要的,恰恰是一般觀眾不一定喜歡的,扎紮實實的論證。實際上至少到目前為止,把比賽交給觀眾,對於娛樂化辯論是可行的,對於嚴肅辯論是絕對不可行的。

雖然辯論並不是追求真理,但必須追求論證的嚴肅。觀眾評委的特性會導致抖機靈的段子比嚴謹的論據、浮誇的表演比嚴肅的論證更有市場。在奇葩說裡面,你們喜歡賣萌、毒舌、機靈都不要緊,我也很喜歡,但傳統的辯論賽決不能如此。我想這一點你們找黃執中、胡漸彪包括馬薇薇本人,他們一定也是這麼想的。雖然我這麼多年一直主張辯論賽要接地氣,但這個接地氣是有限度的,而跑票制必然導致辯手以取悅觀眾為目的,是一定會破壞辯論賽的本質的

所以雖然跑票制有一定的優點,但完全沒法填補它的缺點,因此它並不能作用在辯論賽,至少不能成為評判的主要構成。當然我並不反對比賽中加入觀眾的因素,比如浙江大學的求是杯、早年的捭闔、乾通杯國際辯論邀請賽都有觀眾評委制度。但我主張,觀眾評委的比例限定在一定的範圍,比如郴州乾通杯決賽,11票裡面觀眾總共有2票,其他9個資深評委一人一票,我覺得這種嘗試可以接受。


奇葩說的賽制其實很類似於1993年的國辯賽制,交替陳詞,唯一的互動環節是這一季才加上的奇襲,奇襲賽制還被許多小白觀眾攻訐導致奇葩們不得不出面解釋有打斷才有意義。簡單來說,奇葩說的賽制很具有觀賞性,但不能真正有利於嚴肅的辯論討論,最大的原因就是質詢不夠。由於參加節目的奇葩都具有一定水準而且有蔡康永馬東這麼高水平的團長調控,所以討論效果還不錯,但這個賽制本身是具有極大硬傷的。

如果真的讓一般的辯論賽也採用奇葩說的賽制,由於缺乏足夠的交互環節,逃問題、逃戰場、扣帽子、詭辯這些辯論賽最大的惡疾將變得根本沒有辦法被解決,辯論賽的質量將被嚴重拖後。實際上,正是因為93國辯賽制存在種種問題,辯論圈才逐漸改革了二十多年,變成了如今的賽制模式。所以題主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我不覺得把包括胡漸彪等在內辯論圈這麼多前輩花了22年的努力才改好的賽制,又要變回以前的水平。不信題主可以在自己學校組織這種賽制試試,沒有高水平的團長,沒有高水平的參賽選手,比賽會變得要麼很無聊,要麼很醜陋。

所以,奇葩說的賽制並不是更好的賽制,但確實是更有觀賞性的賽制,但這種觀賞性是有前提的(已解釋)。如果真的讓奇葩說的賽製作用在傳統辯論賽,以許多辯手那滿肚子的壞水,保證能毀掉所有的比賽。現在的傳統賽制或許沒這麼好看,但可以最有效的促進嚴肅的討論,因此現在的賽制比奇葩說要好得多。


贊同前面答主觀賞性更好這一點。

不說意見,就提幾個小小的想法。

一個持方三個人三條主線,必然很難把每一條主線的內容講的夠深入,但是足夠{娛樂性 有段子 有顏 有特點的}奇葩星球辯手 基本都能把自己的部分講的足夠精彩/吸引人。問題是,不會被質詢沒有被對手推敲 這個論能立住嗎?未必。此刻,那些立論又顯得有多華而不實。(又名 騙騙小孩子)

沒有質詢/沒有交鋒。辯論中立論(思想的亮點)質詢(邏輯的亮點)只體現了一半。大白話 通俗地說就是 「我在我的世界裡 這條路走下來沒毛病 儘管我的世界有毒。 」而承接下一位辯手中的駁論大多都成了「二號發言前後不一 爆狼式發言 鐵狼!」 前面的二號就覺得「MDZZ這丫篡改我發言!鐵狼!」 所以啊 沒有交鋒的辯論賽好像沒那麼好玩。那奇葩說呢 表演性質 差不多夠了/可是馬東東你能滿足嘛?

再說奇襲。奇襲在辯論賽中一直是亮點 不管是質詢還是申論(申論也是建立在前面有各種交鋒的前提下)但是奇葩說中的奇襲,怎麼說呢。精彩!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用好奇襲(在哪裡都是)所以奇襲妙啊!

最後提一下 前面提過的觀眾。觀眾跑票程度似乎讓看視頻的觀眾覺得有點無語,但是它本來就是 更贊同某方的論點BalaBala~ 所以這個不為詬病。但是 起始票數懸殊,而本身折射的就是「辯題所討論問題表面看起來必然贊同正方,而深入探究發現雙方都有理可說」那最後 不管是比分持平還是任然大幅度 似乎任然不那麼「公平」。但是節目么 追求的並不是公平。那樣 … 挺刺激的啦~

最後導師總結。幾位導師洗腦功力都很棒棒,那觀眾不就最後被誰洗腦聽誰么。所以這一部分的「弊端」也是觀眾原因導致的。可是這樣的「弊端」在視頻節目里 有什麼壞處呢。沒有呀。

以上~


可不可以想樓主問一下奇葩說的具體賽制啊


我只能說這幾個老殭屍不好好打星辯了


作為一個辯論賽常年愛好者+參與者我想說:

作為參與者的人由於對辯題的了解和深入,真正在賽場上講的一些點,在觀眾看來是不能及時接受和做出反應的,所以當正方反方熱火朝天的時候,觀眾往往只能從表象來判斷雙方的激烈程度(即觀賞性),其實就奇葩說來講,技巧性和深度都不是很足。看過幾期覺得有的時候還是不經深思的一時口快佔據部分時間。

但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在最後說一下知道老師對我們曾經的教導:辯論賽是一種紳士的比賽。

所以對於辯論賽來說,著裝,內容,表達都是經過辯手精心準備的,最終呈現的。所以真正醉於其中的可能是站在賽場上的人吧。

只想說,非常過癮!有回味是因為有準備有深思,這絕非是一時過腦脫口而出所能帶來的!


應該是更適合綜藝~

粗談一下它的辯論形式~

奇葩說,是愛奇藝在14年底主推的一檔脫口秀節目。它依託於辯論,以「找出全中國最會說話的人」這個噱頭,拿各種勁爆、有看點甚至無節操的辯題來吸引觀眾,其主要觀眾群是80後和90後。奇葩說一經推出便在網路上引發狂潮,且不談它的節目設置、選手選擇和主持團隊(主持是靈魂),我且粗談談它的辯論形式。

節目開始總會說一句「這是一檔嚴肅的辯論節目」,這應該是個反語,因為它的辯論並沒有依照嚴格的辯論賽制,而是拿出了自己的一套規則:選手按照自己的觀點選擇持方,每期的主辯手坐第一排(正反方各三名),協助辯手坐在第二排。一方辯手陳述觀點時,另一方可以選擇「奇襲」(類似於辯論的質詢環節),有時間限制的對辯。由觀眾投票選擇一方,且觀眾可以在節目過程中隨意變換心意,改變立場。辯論的勝負將由初始投票和最終投票對比產生的跑票數量決定。

這樣的賽制,相較於普通辯論賽制有三個主要的好處。

第一點,給選手足夠的時間自我展示。選手在表達自己觀點時,不須像普通辯論等到自己一辯或三辯的時間才可以站出來,且每個時間都嚴格規範。他們可以更自由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時機,也有了充分的時間來給自己隊友的觀點進行補充說明,利於將辯論通俗化、大眾化,剛好的服務於普通的、並不是很了解辯論形式的觀眾。

第二點,造成更多的矛盾衝突,增加節目看點。辯論的衝突除了在自由辯期間展現的空間並不大。但節目「奇襲」環節,將自由辯更加激烈化,以個人的形式展開「對撕」。用一句馬東的話來說,這就是赤裸裸的人身攻擊。但是,就是這樣大的爆點才可以更好地來吸引觀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越奪人眼球越激烈的東西才可以顯露出來,節目也藉此不斷衝上話題榜。

第三點,跑票數量定勝負,減少了辯題的優勢。按說,正規的辯題不存在正方或反方更具優勢這一說,但是奇葩說的辯題採取了很多有些爭議的事件,有些反大眾(老舊思想觀)的議題,某一方可能佔據些天然優勢,而跑票數量表現的則是「你說的很好,我被你說服了」這一想法,所以對於勝負來說,更具有代表性和客觀性。

作為網路脫口秀,奇葩說開闢了一條前人未走過的道路,它的優勢點和不足點還有很多可細細思考的。然而無論如何,奇葩說開啟了思考的風潮,是一檔優秀的欄目。

畫外音 我好愛肖驍和陳銘~


推薦閱讀:

辯論隊伍中各個角色應該注重什麼?如何提高辯論技術?
專業辯手在訓練的時候通常如何論證「月亮是方的」一類的辯題?
如何證明自己說出來的客觀事實不是主觀的?
如何評價《奇葩大會》與奇葩說第四季的馬劍越?
如何評價第六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的抽籤分組?

TAG: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