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從心所欲不逾矩會排在知天命之後,在我看來隨心所欲的難度比知天命可小的多,隨心所欲?不就是自己去干自己想乾的事嘛;不逾矩?不就是去符合倫理道德的尺度嘛。為什麼一個站在哲學頂端的男人俯瞰著告訴我們他修鍊的頂端是從心所欲,你們這些芸芸眾生,現在,去花費一生的時間去觸摸那片雲吧。

當我躺在床上又荒廢了一天時,我望著心中的那個理想的我漸行漸遠。昨天晚上甚至今天早上我都列了計劃啊,那個計劃里的我,他不知疲倦的學習了一天,帶著渾身的雞血去奮鬥了一天,與無力的躺在床上荒了一天的我相去甚遠。懊惱之時,毫無預兆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詞蹦進了我的腦海,我在想實際生活中的那個我和設想中的那個完美的我如果一致的話,那我應該就算是從心所欲了吧。於是我有點明白原來從心所欲暗含了知行合一啊。

從心所欲不逾矩啊不逾矩。它有三個主體:乃心,乃欲,乃矩。

三個主體都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由三十到六十的 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順而來。心要我心光明,欲要浩然光大,矩得依靠人生經驗去自我設置,與你修鍊的那個心與欲有關,並非俗世之矩,並非一成不變,它乃變化的矩,變化的尺度與你修鍊的心欲等級息息相關。修鍊馴化吾心,凈化純凈吾欲都是需要大功夫的,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耗費一生的精力去完成,於是明白原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都是講我心,講我欲,原來這句話是遞進總和關係,不是割裂存在,前一句成為了後一句的前提,三十不立是四十不惑的前提;三十不立,四十不惑加起來修鍊的我心又是五十知天命的前提,最後所有的這些都成為了七十的前提。

七十啊,離我可還真遠呢,可我想達到的那種境界,離我,也還很遠呢。


"十五致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人生階段境界論。

"從心所欲"實際上就是隨心所欲,從心所欲的至高境界是"隨性而動"。

傳統理解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累!

隨心所欲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有個前提條件:"不逾矩。""逾"指跨越、超越、走過去,"矩"指度,即範圍、尺度、法度,"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就是:隨心所欲而不超越法度。"法度"是什麼呢?"法度"就是天道,自然法則,就是國家的憲法法律,就是公司單位的規章制度,就是仁義禮智信,就是做人的起碼道德,就是鄉俗,就是社會和他人的利益。如此一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含義就是: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不踐踏民風習俗,不破壞公司單位的規章制度,不違背國家的憲法和法律,(黨員還有黨紀,教徒還有教規戒律,子女媳婦還有家法等等。)不悖逆天道自然的前提下,在道、德、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忍、讓、廉等君子應遵循的日常言行範圍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想什麼就想什麼。

人到七十就應該達到如上"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孔子終身所達到的境界如此而已,他所倡導的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因為"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孔子的教導有麻醉人性的一面,如果一個社會的全體成員都按照孔子設想的理想標準做人,這將確實不失為一個"君禮臣忠、父慈子孝、兄愛弟恭、夫和妻柔、人皆互愛,"自然、和諧、祥和、寧靜、無爭的社會,問題是,人都變成羊了,若一旦有人變成了狼,所有的羊就遭殃了,且對狼毫無辦法,越是好人越吃虧,越是壞人越佔便宜,孔子到了晚年已經意識到他的教導的危害性,所以他感嘆"朝聞道,夕死而已。"孔子也想求道,雖然"子不欲怪力亂神,"但對道還是心神嚮往之,見了老子就說老子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自感低了一大節,只能仰望。所以,與其學孔子,不如學老子。

按照以上對"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解說,大家感覺如何?我的感覺只有一個子:累!要了解天道,要了解自然法則,要了解憲法法律,要了解黨紀教規,要了解規章制度,要了解民風習俗,要了解道德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忍讓廉恥,要了解人權,等等,等等,若不了解,肯定"逾矩",不累死才怪。

如何是好?

答案是: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走上帝的道,隨遇而安、隨緣而化、隨性而動、隨機而作。如此,怎麼做都是對的,怎麼說都是正確的,怎麼想都是合適的,這叫"正,邪亦正;邪,正亦邪。"如此,可以"不易中變易,變易中不易,"就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從聯合國制定的各種憲法法規,到各國制訂的國法法律,到形形色色的這法那法,到宗法家法等等,法規越來越多,條目越來越細,可這世界越來越複雜,問題越來越多,實踐證明,唯有走上帝之道,才是人類走向理想社會的最簡潔有效的道路。

孔子可以當小學老師,老子可以當中學老師,佛陀可以當大學老師,耶穌可以指導研究生,生命禪院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

生命禪院沒有任何的規章制度,禪院草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沒有一個發號施令的人或組織,但是,生命禪院就是和諧寧靜祥和穩定,禪院草個個積極奮發努力向上,禪院草之間親密無間願為對方割自己的肉,如果全球人類都如此,人類豈不進入了天堂?

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才"從心所欲不逾矩,"現在就開始,七八歲就開始。


日常的行為是根據內心想法所產生的,而這些行為又是合乎規矩的。

也就是說做到了身,心和內外界標準的統一。

需要長久的修身,修心才能做到。


孟子曰:「動容周旋中禮者,聖德之至也。」 顏子曰:「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意思就是:不需一絲克制,就能合乎禮。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不逾矩 變成了孔聖人眼中的做人最高境界,顯然是相當重要了,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對這句話一般的解釋都是"在不違背社會規則的同時,想幹啥幹啥",但這麼一解釋,無疑就是一句俗話/廢話,聖人不會說這種無用之語.其實結合前面幾句的鋪墊,我們能大概了解,超越了"學/立/不惑/知天命/耳順"階段以後的人生至高境界,大概是什麼樣子.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的真實解釋應該是:"能利用現有的條件,干自己想乾的事",這個解釋就了不得了.有思想.

人們想做什麼事,往往受限於外部條件限制,沒辦法做到,例如,你窮,就買不了很貴的大件,你丑,就難以找到麗人相配.但孔夫子教導我們,人的至高境界是:不論我想做什麼,我都能用我手頭現有的資源和條件,把事做成了.

規則和限制,在夫子眼裡不僅不是妨礙,反而是力量,高明的人就可以利用現有的規則限制做出意料之外的事業,那些真正的偉人,不是打破現有規則秩序的人,因為太多了,而是利用現有規則秩序,達成自己目的的人.哪怕你的目的和現有規則/條件完成相反,他們也能把它扭到一條戰線上.

現在有句真理不是叫"整合資源"嗎,要做事就要整合資源,把自己手頭的資源用上,再把社會和習俗/法律對你的限制扭轉為對你的支持,再把敵人變成朋友.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看到沒,這才是聖人,都學著點!


謝邀。這個我做不到……


凡夫是慾望的奴隸,聖人是心做主人,「從」即聽從,即所欲從心。


大多數人表面上按規矩做事,其實心裡是想逃離這個規則的。而一旦隨心所欲了,又偏離了世相。所以凡人的做法里常有自己糾結和侵犯他人。是什麼讓世人無法悠遊自在?大概是慾望,無法自如控制的慾望。有的人因為害怕把它壓在地底下,有的人因為放肆任它四處飄蕩。聖人,已將慾望收在兩掌之間,來來去去,全由自己的心念掌控,是為「從心所欲不逾矩」,既可隨心而為,又不逾越道義。有人理解為,用最簡單的道理駕御最繁瑣的事。也有人說,是達到了內心有規則,但沒有束縛的境界。


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因為覺得這樣不會使現狀變「糟」;而且也確實沒有使現狀變「糟」。


意之所至即是規則,少年,努力啊。


內心有規矩,但是沒有束縛。想來覺得很多東西看似矛盾,其實不然,比如束縛、規矩和自由。他們該是不矛盾罷,自由的人內心有規矩但是沒有束縛。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內心有原則,有底線,原則底線之上自由自在。


我覺得應該是【行為習慣已經養成 內心處所想所欲早已合乎禮 而行為受心理支配並且通過長期規範已經達到自然的程度】

大概就好像戰爭 有好的目標就好比心中的想法 有好的將領就好比規範的行為 目標正確手段正確自然就勝利辣也就不逾矩辣

第一次認真答題…感覺羞羞的【捂臉跑掉


年少時看《西遊記》認為孫悟空後來逃出了五行山,那是不懂事。孫悟空其實並沒有逃出五行山,而是融入了五行山。後來取經的路,他是和唐僧、八戒、沙僧、白龍馬五個一起行走的,五種行動的力量合而為一,稱之為「五行」。所以真正的成熟不是逃離而是融入。就是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糾結三十而立是夠了。孔子只是自己是這樣的。其他人不見得能做到的,也不見得更早做到。

孔子的意思就是想法自由但又不會違背事理而已。不過他認為的事理既包括社會的也包括自然的。對於社會的那部分顯然是錯的。因為社會制度不一定正確-----你要是符合了,顯然還是不是處於完美狀態的。

要是孔子在戰國復活,肯定又不會安寧了。因為東周的制度在迅速消失,社會秩序更混亂了。秦朝之後更是沒有了分封的家族王國。

你能跟事物應有的樣子一樣,那你是得道了。就像頂級高手玩遊戲一樣,每個動作都是合理的,但是合起來又顯得不可思議-----不是因為本身有多強(技能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而是每個動作剛好處在恰好的位置時間上。

這也是孔子做其他無關政治和道德事情也非常不錯的原因。

單純說做人,也可以說是非常好。但是不適合於社會。因為社會制度的認識如果不從個人出發就會流於時代的限制,而變得狹隘。

而且做人個人人格不夠好,並不意味著對社會就差。反過來也是一樣。儒家個人--家庭--社會同構是錯誤的。實例不多說,希特勒、羅斯福。利益社會是看行為,不應該問心的。


隨心率性,為盡之所欲為,但卻事事皆在規矩之內,而非刻意循規蹈矩。

這樣的「不逾矩」並非刻意為之,而是深諳「矩」之道,至於儘管是隨性隨欲而為,但事事皆在規矩之內的境界。

朱光潛先生對此有一比喻:如旁人讀詩,覺得作者處處押韻注重格律,而詩人讀詩,覺得作者從心所欲,無遷就規範的痕迹。「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朱光潛《談美》)

從:順從,遵循。

不逾矩(jǔ):不越過規矩。萬事萬物皆有法則規矩,此處講的是不會越過規矩的範圍。

自古以來,能「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不能「從心所欲」。


神經網路的輸出符合理性,而不是情感和理性相互拉扯,一種不糾結的狀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想起一個笑話,交學費15的可以來學習,學費30的可以站著聽課,40的保證給教的沒有疑問,也就是現代的保過班,50的就講一些天道規律,60的就教一些學生愛聽的,也就是現在的選修課,70的就愛怎麼樣怎麼樣,保證畢業,也就是買學歷了。


小學生上課不好好坐著就得打手心,大學生(專指好好學習的那一部分)上課趴著躺著都行,只要你把老師講的記在心裡就可。小學老師上課前一定要強調紀律,大學老師上課只講課就行。


過了河了,把舟扔了,所以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推薦閱讀:

孟子為何能和孔子齊名?
如何理解孔子論語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與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孔子的仁有何特點?
孔子倡導的思想到底是超前還是落後?
為什麼荀子的地位沒有孟子的地位高?

TAG:孔子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