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所謂的最佳樓層嗎?

看到一些專家一本正經的誘導公眾最佳樓層的概念,我自己是學土木建築的,我覺得他們很難說服大家。存在所謂的最佳樓層嗎?揚灰層這種東西真的存在嗎?對於低層和多層建築有所謂的「金三銀四」的說法,是真的嗎?對於高層建築,要如何選擇樓層呢?


作為半個房地產行業的菜鳥,我也來隨便說一下。

樓上的答主對6層以下沒有電梯的房子的描述已經差不多了。一般是中間層相對好一些,走的恰到好處,陽光也恰到好處。

但是稍高一些的房子則要分類來看了。

現在大城市的高層住宅小區,動輒三四十層,而一般所謂的11層揚灰層什麼的那都是謠言,要是有這麼一個揚灰層,所有的房子都應該是穿上游泳圈了。實際上目前的房子的高度都是要吃灰的。

不過高層的小區,一般中低層採光是不足的,原則上盡量不要買4分之一樓層以下的,因為這個樓層以下往往只能達到採光最低標準。而房子的價格實際上差距也不會太大,相對高層一些的,將來也好出手。

高層住在最頂樓,除非開發商有贈送屋頂花園之類的,否則相對還來也是不太好的。因為屋頂的上就是直面太陽的防水層,表面上一般還會加上一層PET鍍鋁,用來保護防水層。可是這個東西往往施工質量是不太過關的,而且材料抗風化能力也不太好,時間久了防水性能會下降,而且夏天晝夜溫差大,屋頂最熱可以達到70度左右,時間久了很容易出裂紋滲水。。。當然開發商一般是保修的。。。對了,最上面三四層一般夏天會比下面幾層熱個幾度,另外會感覺更悶一些。

所以一般買最高層開發商都會附贈一些面積,不要以為自己佔便宜了,其實真的居住舒適度還是下面幾層比較好。

原則是這樣,贈送面積大於20%的頂層&>上面數下來第五層到下面數上來4分之一層&>頂上5層&>最下面幾層。

-----------------------------------------------------神秘的分割線------------------------------------------

住宅主要分板樓和塔樓,原則上兩者是互有優劣,但是實際情況根據戶型大小又各有優勢。(此處原有關於塔樓板樓戶型優劣評述,發現闡述不妥,故刪去)當然實際上還要看具體設計,渣設計師可以毀掉一切。。。。

繼續來說高層住宅,較低層住宅優勢有:在面對特殊危險情況逃生概率較大。但是這種小概率事件是否需要在購房的時候考慮進去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另外就是綠化率較高的低容積率的高層小區,一樓往往附帶有不錯的花園,其實也是很適合中老年人選購的。

其實可以說的東西好多……感覺都有點偏題,就算了~

最佳樓層嘛~最重要還是:自己喜歡


手機黨,簡單說兩句。

作為總是做價格的,我覺得是存在的,但是每個項目都不同,必須實地看,毫無疑問。

主要從幾個角度判斷吧:

1,光照;2,私密性;3,毫無疑問滴排除一切頂樓(除非贈送多到讓你心動)以上樓上幾位答主講得很專業很詳細了。

再補充一點:景觀。

景觀最好的情況是:在客廳中央能看到花園。推門見綠,而不是樓對樓。

一般來說,在樓間距符合國標的情況下,多層的6~8層差不多是最美景觀。小高層有時候能放寬到10樓11樓,這個除了和樓間距、和進深也有關係,所以能看現樓就最好了。不能就買6~8樓好了。

此外景觀也和風水有關係,在意的人可以多看看。有時候樓層太高,太無遮擋一望無際——卻會出現橋煞路沖。不在意的盡情飄過~~~


低層的金三銀四,是一樓潮濕,二樓翻馬桶,三樓四樓好,五樓水箱水,六樓太陽曬樓板。這種都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四樓以上要走的樓梯超過兩個,行走距離超過20米,高度超過15米,自然是沒有三樓四樓好。

至於高層。。。不太懂。拋磚引玉,我是感覺所謂揚灰層實際的目的是讓你關窗吧,30米以下容易受地面雜訊影響吧。至於灰,33層也有灰啊,很厚很多好么。高層買2層以下是略便宜而不好用的。


樓盤網感謝邀請!

最佳樓層這個說法肯定是有道理的,因為一個樓盤肯定是會有幾個比較好的樓層,這些樓層會比其他樓層擁有更好的採光、通風、還有景觀,這幾個樓層應該就是大家所說的最佳樓層。

另外關於「揚灰層」這個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物理專家指出,10層左右是「揚灰層」的說法是不符合大氣物理常識的。因為在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是不會停頓的。灰塵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也就是說,一般普通高層樓都沒有所謂的揚灰層一說。

筆者在這裡分享一個選擇樓層的小訣竅,那就是:高層住宅一般選擇樓層的三分之一以上到三分之二以下的樓層。


推薦閱讀:

這個125戶型怎麼樣?真的沒有吐槽點啊!
需要裝修的人一般都上那些網站?
公租房「先租後售」的模式能否真正讓低收入人群擁有住房?這一政策的推行又存在哪些風險?
2017年北京房價將呈什麼趨勢?
你是什麼時候覺得必須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的?

TAG:房子 | 房地產 | 建築 | 住房 | 建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