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華打算推行的tenure track制度?
歐美大學普遍採用這種制度。
政策可概括為"幾年內混不成副教授,就得收拾滾蛋"但是一旦做出成果當上副教授,沒有意外情況(比如違反學術規範),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不知道概括的對不對,如有不對請指出
有人改題目了,所以下方吐槽部分請忽略。
-----------------------吐槽分割線------------------------------
題主你也挺逗,怎麼故事說一半就不說了?tenure track不管總體來說好還是不好,你也要把故事說全了吧,光說tenure之前的殘忍,可是tenure之後就爽了啊,想搞點什麼能認真潛下心來搞。
-----------------------吐槽分割線------------------------------我覺得tenure 不tenure 還不是最大的問題,還是評價要多元化,要更學術導向,不要唯paper論(至少不要唯paper數量。。)總體來說,還是看好國內學術環境穩步提高的!
清華已經實行tenure制度
貌似thu正在推行的改革具體方案應該還沒出台,不過就目前消息看貌似不能簡單的以tenure制來指代。水木bbs正在熱烈討論中,不知道哪裡能看到準確消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校長上台要燒幾把火。thu實質推行的很可能是有中國特色的美國tenure制,並混合了各國的特點。
純美國體系的話,tenure之後搞funding壓力也很大的,搞不到就沒法維持實驗室運轉,找不到學生沒有產出,留著職位也受同事白眼。也見過一些老師在美帝體系呆著不爽回歐洲體系去了。
另一方面據我粗淺的認識,多數學校(mit之類bt不算)傾向於招ap謹慎但是還是希望多數招的ap能拿到tenure。因為招一個人學校方面投資精力也都要花不少。
胡言亂語歡迎打臉....1.概括的不對。2.清華早已經是tenure track制了。坊間傳言,隔壁班的一開始的班主任,就是沒發夠paper被開除了。
3.而且是一直track到正教授的。要不然你說現在的副教授們幹啥這麼拚命呢?也就在track制之前就進校的副教授(基本都55+歲的)才比較清閑。
別的系我不了解,工業工程系至少在2011年就開始推tenure制了。
雖然殘酷,但的確是必須的。目前沒有比tenure更有效的體系來提高和保障科研水平。另外高票答案說不能唯paper論我不贊成,多元化評價體系誰不願意呢,問題中國的大環境允許你多元化么?就好比說高考太單一了我們搞點別的,結果自主招生亂象叢生。已推多年,現在已是小弟們在學習的階段了。
關於國內的tenure track問題,參見我的這篇吧。
張宏雷:你怎麼看待在國內高校推行「非升即走」的預聘-長聘 (tenure-track) 人事制度?
看完你就懂了。
本院基本是最晚開展人事制度改革的,只有少量年紀大的教授不用考核,其他全部進入tenure track考核,最近親見某剛評上教授沒幾年的老師(但是沒評上tenure)向領導大吼,老子不呆清華了。。。
說實話挺殘酷的,但是院裡面有不少副教授一級的老師,長期不知道在幹什麼,毫無學術產出,是該逼一逼他們,不過個人感覺至少在我們院,除了帶碩士博士有影響以外,其他的影響估計微乎其微已經實行了,簡單的說,五年之內,沒有成果就可以走人了。所以說老師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美國大學大量採取tenure 制度,歐洲卻不一定是。歐洲很多地方還採用大課題組制度,即一個大老闆手下好幾個小課題組。小課題組裡有一個小老闆,和好幾個博後學生等等。大老闆一般都是終身了,然而小老闆常常要看業績的。工作合同也是幾年一簽。
再回來說美國。美國很多地方tenure track 早已名存實亡。在top20的大學裡還實行的很好。然而,在一些小的地方,尤其是私立學校,就算你tenure 了,要是沒有funding ,也會被餓死。因為學校往往只發幾個月的工資,而那些手握大量funding的角兒卻是盆滿缽滿。一些私立研究所因為不開課的原因,沒有funding 的PI 就更加困難了。
所以說,我對清華大學的tenure 制度持保留態度。可能這確實是支持搞個大研究的重要原動力,但這也需要科學基金的大力支持。錢嘛,在哪裡都是重要的。我覺得重要的是要保證公平啊,保證能幹的ap不看老頭子們眼色也能拿到項目課題
已經是這種制度了
推薦閱讀:
※把 JACS 當備胎是怎樣的體驗?
※八年制醫學生選博導?
※如何做論文、paper、科研立項等(普通本科文科)?
※中國過分鼓勵英文SCI論文發表是否會對我國產業創新帶來不利影響?
※試對院士,長江學者,973首席科學家,傑青,青年千人等稱為分級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