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古猿到人的進化是連續的,那麼在意識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覺醒的,並認為他已經不是古猿了,而是人類?

如題


看看下面這張圖,從最左邊的紅色連續的漸變到最右邊的綠色,題主你能指出綠色是從哪裡出現的嗎?

很明顯,我們無法確切指出綠色開始於何處,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人類進化也是同樣的道理,每一代人類和之前的那一代人類的區別小到可以忽略,人類的進化是慢慢積累來的,每一代人都不會意識到自己與前一代不同。他們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壓根不會思考這個問題。

所以,問真正的人類從哪裡開始就像問綠色從哪裡開始一樣,是沒有意義的。

有人說圖片中從左到右有400像素,每個顏色的波長都是固定的,完全可以定義某個具體波長的顏色A以右都是綠色,於是就找到了第一個綠色A,這種方式就是指著A定義它是第一個綠色,這種定義是十分精確的,是原初定義,你不能問為什麼要定義A是第一個綠色。然而目前人們對「人」的定義全部是相當模糊的,還沒有出現一個關於「人」的精確定義可以精確的鎖定到某一個個體。我們完全可以指著歷史上某隻具體的生物定義它就是第一個人類,但這種定義是沒有意義的。這個題目牽涉到語義學,本質上是個哲學問題,人類壓根都還沒有找到足夠多的參數來量化「人」和「意識」,又怎麼能找到第一個意識覺醒的人呢?舉個例子,在從猿到人的歷史長河裡,很容易找到第一個身高超過兩米的個體,因為身高是可以量化的。但是想找到第一個能說話的個體就遇到了困難,因為人們還無法具體量化「能說話」,用什麼器官發出聲音叫做能說話,發出的聲音要超過多少分貝叫做能說話,發出的聲音是否需要具有意義,在沒有精確定義「能說話」之前,問誰是第一個能說話的個體確實是沒有意義的。

以下是20160617更新:

對於 @李雷的反駁,答主本來想通過在他的答案下評論予以回應,無奈對方已經將我屏蔽。那答主就在這裡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他的觀點其實並不能構成我上面結論的有效反駁。

首先,他指出,突變位點表現出來的是分布不均的,這是沒有問題的。控制蛋白質合成等底層功能的基因必須不能突變,這些基因的突變對於個體來說是災難性的,一旦突變,可能連等到出生的機會都沒有。但這種突變位點分布不均的現象也一定是經過長時間緩慢的進化而來的。

其次,他認為物種的進化是跳躍的,而不是漸進式的,漸進式進化的想法是錯誤的,彷彿整個生物學界都已經認同了跳躍式進化。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事實上,生物學界關於漸進式進化和跳躍式進化的爭論仍然在繼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C%94%E5%8C%96#.E5.BE.AE.E8.A7.80.E6.BC.94.E5.8C.96.E8.88.87-.7B.7D-.E5.AE.8F-.7B.7D-.E8.A7.80-.7B.7D-.E6.BC.94.E5.8C.96

關於宏觀進化的過程,有許多不同的理論,主要是用來解釋化石紀錄中難以解釋的現象。傳統的觀念認為,許多微觀進化的累積,經歷足夠時間之後便形成新物種,這樣的理論稱為漸變論。而漸變論又有許多形式,例如由史蒂芬·古爾德與尼爾斯·艾崔奇在1972年提出的疾變平衡論[18]。這種理論認為生物的進化歷史是許多走走停停的過程,在大多數時間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某些個體中存在關鍵基因(如同源異形盒),可能導致新物種迅速形成並大量繁殖,之後再恢復平衡。如此便能夠合理的解釋化石紀錄不平均的問題。其實古爾德經常以批判漸變論的姿態出現在大眾媒體,但是道金斯認為,疾變平衡論只是漸變論的一種形式[19]。而極端的漸變論,認為進化過程是以等速進行,對於化石數量的不平均,則以「化石紀錄本身並不完整」來解釋。極端的漸變論,仍然經常使用在分子層次,並發展出分子時鐘的觀念。但是近年的研究發現,分子時鐘也並非等速進行,而是在不同物種或是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進化速度[20]。且不同的研究中,對分子進化速率的推算差異相當大[21]。

另外有一種躍進論,認為物種只需要一個世代就能夠形成,且可能具有創造論與災變論等形式[19]。創造論與災變論都是源自宗教,如《創世紀》與大洪水,不過現在的災變論已將火山爆發、隕石撞擊等所有來自地球內外的影響包含在內[22]。

再次,他指出,

MYH16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致使人類頜肌生長放慢,從而極大地減輕了對顱骨的束縛,使顱骨從此獲得了解放,大腦有更大的生長空間,人類最終進化成了大腦容量大、下巴肌肉少的現代人。

他說的對,但是即使人類的顱骨瞬間變大,大腦也不可能就跟著瞬間變大吧,大腦變大也是需要緩慢的過程才能實現的。人類能產生意識,不是僅僅通過顱骨變大這一個性狀的改變就能實現的,需要其他各種性狀的配合,你不能指望僅僅換個大一點的輪子就能讓汽車跑的更快。

他認為,

物種的進化是跳躍的,也就是一些關鍵突變,引發的,就像我們說的那些關鍵節點一樣。

答主作為一個學物理的,並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姑且假設是真的。如他所說,由於某個關鍵突變,人類顱骨得到跳躍式進化,顱骨從此獲得解放。是的,這個性狀得到了提升,但是你還需要等著大腦體積跟上來吧,大腦體積跟上來了,還需要直立行走來解決頭重腳輕吧,直立行走之後你還需要變換脊柱結構以減小緩衝吧,還需要增強心臟功能以保證大腦的供血吧,牽一髮而動全身,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實上,各個性狀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進化,同時進化。這個過程必須是緩慢的,跨度小的。李雷所謂的「從而極大地減輕了對顱骨的束縛」中的「極大」只是針對某一性狀,但這個「極大」絕對大不到其他性狀上去,更大不到可以讓人類在短時間內產生意識,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絕不是單一的性狀提升能夠決定的。

他還特地加粗的指出,

記住,這裡並非時間和空間的問題,我也從來沒有試圖從這個角度解讀。

但是答主表示完全不能明白這句話的邏輯,也沒看懂這句話在他的答案中的作用。不從時間角度解讀進化論,那應該從什麼角度去解讀?

最後,按照他的觀點,

而基因的突變,是跳躍的,也就是說,有一天,一個突變突然發生了,然後,瞬間,這個物種就完全不一樣了。就是被授予了灌頂大法,一下子開竅了。

這麼說來被授予灌頂大法的那個人就是第一個人類了?那麼請問,這個人的父母是不是人類?他和他的父母是否產生了生殖隔離?

他還指出,

但是回到這個問題上,肯定是跳躍的,因為這是兩個物種問題。

是的,根據大家對物種的劃分,猿和人類確實是兩個物種。但是不能據此認為,猿在進化成人類的過程中一定從某一個個體A開始就變成了人類,這個個體之前的就稱為猿。難道A和自己的上一輩出現了生殖隔離?答主更贊同Andy Lee的回答,

對事物的分類,一方面取決於事物本身的樣子。但更重要的是分類者基於實用目的對分類的需要。對於一些人來說,東西只要分成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就行了,不需要再分得那麼仔細。但是對於生物學家們來說,他們總是希望找到事物背後的「本質」,那麼使得每一個物種都獨一無二的「本質」。可惜的是,沒有這樣的「本質」,物種這個概念不是這個世界本身的特徵,而是人類基於方便而對生物做出的劃分。

所以完全可以不談論物種,就是有這麼一種存在X,X一直在不停的演化著以適應這個世界,X從遠古時代的有毛進化成了現在的無毛,從遠古時代的低智能進化成了現在的高智能,從遠古時代的無意識進化到了現在的有意識。不管任一性狀是通過漸變式進化還是通過跳躍式進化,其中每一代都不會比上一代有質的飛躍,但是最近的一代確實和最初的一代有質的區別。

以下是20160620更新:

李雷指出,

而高票答案的錯誤在於三點

第一,基因的突變並非連續的而是跳躍的。

第二,他混淆了突變產生和突變擴散的區別。

第三,並沒有一個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種隔離

想看證據的,請往下看。

。。。。。

李雷並沒有在他的這個表述中表現出基本的邏輯素養。

第一,我並沒有說突變是連續的。請提供證據證明我表達或暗示了突變是連續的。

第二,我沒有混淆突變產生和突變擴散。請提供證據證明我無法區分兩者。

第三,我沒有說存在一個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種的隔離。請提供證據。

他提供的證據全部是在證明基因的突變是跳躍的。這在邏輯學中叫做誹謗謬論和相干謬論。先假設對方存在錯誤的論點A,卻不提供論據去證明對方真的存在錯誤的論點A,而是極力的去大談論點A的正確與否。在沒有證明我存在論點A之前,論證A的正確與否是沒有意義的。乾貨是好的,但是強行乾貨就沒有意思了。杜撰一個錯誤論點,然後大肆的批判一番,這是有些人刷存在感的慣用伎倆。

李雷更沒有在上面的表述中表現出最基本的文學素養。

從他的表述中我完全無法確定「並沒有一個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種隔離」這一論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語文學習告訴我們,「而高票答案的錯誤在於三點」這句話後面跟著的應該是他反對的錯誤觀點而不是他改正之後的觀點。所以,把他的表述改成下面這樣可能更合適,

而高票答案的錯誤在於三點

第一,他認為基因的突變是連續的。

第二,他混淆了突變產生和突變擴散。

第三,他認為存在一個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種隔離。

討論邏輯和表述方式明顯偏離了我們討論的主題,但是正確的邏輯和表述方式真的是討論問題的基本前提。


高票答案的想法是錯的……

因為,他的出發點是物種是漸進式進化的,就像光譜變化一樣(類比害死人)

然而,現實卻發現,物種的進化是跳躍的

我們現代認為,人類的一切源於基因。兩個物種的根本差異也是來源基因。因此,很多問題,可以追溯到這個源頭。當然,你指望一個基因實現物種隔離,那是不可能的。

打個比方,如何成為百萬富翁。

漸進式進化認為,你從1,2,3,一直賺到100萬即可。

跳躍式進化認為,你只需要中擁有點金術即可。

現實是支持後一種的,點金術就是某一次重要突變。

而至於基因的擴散,那就像,既然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那麼如何讓周圍的人都成為百萬富翁。

漸進式進化認為,你把100萬分給100萬個人,然後每人繼續賺錢。

跳躍式進化認為,你直接把你的點金術傳給了你的兒子,然後你的後代在把這點金術越來越擴散,但是,你的後代都擁有點金術,都擁有100萬,而不需要從1塊賺起來。

而高票答案的錯誤在於三點

第一,基因的突變並非連續的而是跳躍的。

第二,他混淆了突變產生和突變擴散的區別。

第三,並沒有一個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種隔離

想看證據的,請往下看。

提前說明:物種的進化是跳躍的,也就是一些關鍵突變,引發的,就像我們說的那些關鍵節點一樣。

而在種群內部,這個優勢的擴散,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進化論的理論之一,群體鹼基頻率變化)

但是回到這個問題上,肯定是跳躍的,因為這是兩個物種問題

我這裡並不去論證意識的產生,因為意識產生是個很難以定義的事情。但是至少,在基因證據上,我們發現,漸進式進化是不對的。

因為,漸進式進化認為,基因序列是平等的各個位置均等的發生突變,然後慢慢積累,最後實現了進化。

但是,事實上,漸進式進化在n早年前已經被生物學否決了,而跳躍式進化已經進入了教科書。(《普通生物學》陳閱增)

記住,這裡並非時間和空間的問題,我也從來沒有試圖從這個角度解讀。

我首先來說證據。

證據分為兩部分

1,化石跳躍問題

我們做進化的時候,有宏觀進化和微觀進化,前者主要以化石為基礎。

然而,生物化石的記錄所顯示的大多不是漸變式的進化,而是跳躍式的進化。典型的就是始祖鳥。

始祖鳥是介於爬行類和鳥類之間的動物,是鳥類從爬行類的一支進化發展而來的有力證據。但是,始祖鳥與爬行類由許多不同,和現代的鳥也有許多不同。人們一直找不到化石來說明爬行動物如何一步步地進化而成現代鳥的。

但是,對漸進式進化最根本的打擊,是對DNA序列分析以後發現的。因為漸進式進化認為突變是均勻發生並最後積累起來實現了進化。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2、突變熱點就是壓倒漸進式進化的最後一根稻草。

什麼是突變熱點呢?基因突變熱點就是突變幾率較高的鹼基序列。

從理論上講,DNA分子上每一個鹼基都可能發生突變,但實際上突變部位並非完全隨機分布。DNA分子上的各個部分有著不同的突變頻率,即DNA分子某些部位的突變頻率大大高於平均數,這些部位就稱為突變熱點。

這就證明,這些突變,並非是隨機的發生,更不是漸進的積累,而是存在一個突變頻譜,有些地方,很容易突變,有些地方,不容易突變。

就像下圖是chr6的一個頻譜,其突變頻率

不僅如此,基因組上還存在表觀遺傳修飾位點,比如典型的甲基化位點,這個分布更不均勻。

比如甲基化cpg位點

三、證明跳躍式進化的依據

現代從事進化的分子生物學,都是這麼做的。

比如我們熟悉的曹操DNA檢測,或者像人類走出非洲理論,就是這樣來的。

有些位點才會突變

有興趣的可以移步這個答案,了解人類走出非洲的理論來源

進化論(演化論)為什麼是正確的? 有什麼依據嗎? - 李雷的回答

線粒體有16569bp長,只能母系遺傳,而這個突變並非隨機發生,而是有規律的, 其中親緣關係越遠,突變差異越大,所以可以通過線粒體的突變來追溯祖先。

給大家看一個圖, 這是R單倍群的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到,位點包括C146T,C152T,但是這附近不存在其他的突變。

PhyloTree.org

這同樣反過來,證明了漸進性突變的錯誤。

在繼續,為什麼不是漸進性,而是選擇性分布呢?

R. Goldschmidt提出了大突變(macromutation)學說,認為,雖然多數突變只引起小的變化,但是有一種突變可以引起很大的改變。某些基因可以控制生長發育中的許多基因的改變,這種基因發生的突變就是大突變。

事實上,按照我們現代的認識,就是,某些突變,具有關鍵作用,這個突變的發生,會直接影響整個基因的功能發生,從而導致基因的改變,而其他突變則不可以。

一般情況下,這些突變往往位於外顯子部分,甚至位於蛋白的核心催化位點。(施一公他們解析蛋白結構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這裡)

突變是不平等的!

就像西遊記里的大妖王好記,而每次死掉的那麼多小卒子,誰關注?所以知乎會有這樣的問題

電影里被主角隨手幹掉的守衛、保鏢、小弟,他們的人生是怎樣的?罪應至死嗎? - 遊戲

說了這麼多字,舉幾個例子吧

http://zhihu.com/question/21266601/answer/84560296

第一個,人類腦容量突變

2004nature的一個封面文章,MYH16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致使人類頜肌生長放慢,從而極大地減輕了對顱骨的束縛,使顱骨從此獲得了解放,大腦有更大的生長空間,人類最終進化成了大腦容量大、下巴肌肉少的現代人。

其他突變包括MCPH1,ASPM,5q23.2-33.1區域的SNP位點(rs31480等)

第二個,狐臭突變

由6號染色體中部的ABCC11基因決定的,更確切的是,該基因538位鹼基決定的,這個位點一突變,馬上就沒狐臭了。而我們東亞人,很幸運。

圖:去除狐臭的突變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黑色=狐臭型,白色=突變型,來源於參考3)

第三個,載脂蛋白突變

這個基因兩個位點的突變,就導致了有害、有利以及中性三種類型。特別是APOE e4突變,可以讓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增加好幾倍。

第四個、東亞人膚色基因突變——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白

深膚色的南亞語系人群(生活在我國雲南以及東南亞國家)與淺膚色的中國漢族人群之間遺傳差異最大的色素基因——OCA2,更進一步,這個基因上一個氨基酸突變(rs1800414, His615Arg)在東亞人群中廣泛分布,而歐洲和非洲人群中則沒有這個突變。

圖:膚色突變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深藍色=黑,黃色=白,來源於參考4)

好了,以上是一些簡單的介紹

旨在告訴大家,漸進式進化,無論是在化石證據,還是在基因證據上,都已經被 推翻了。

而基因的突變,是跳躍的,也就是說,有一天,一個突變突然發生了,然後,瞬間,這個物種就完全不一樣了。就是被授予了灌頂大法,一下子開竅了。

而從古猿到人類過程中,恰好就存在這個東東,可能涉及到了MYH16,MCPH1,ASPM,5q23.2-33.1區域的SNP位點(rs31480等)。

參考內容

1,《普通生物學》,陳閱增

2,Stedman H H, Kozyak B W, Nelson A, et al. Myosin gene mutation correlates with anatomical changes in the human lineage[J]. Nature, 2004, 428(6981): 415-418.

3,Yoshiura K, Kinoshita A, Ishida T, et al. A SNP in the ABCC11 gene is the determinant of human earwax type[J]. Nature genetics, 2006, 38(3): 324-330

4,Yang Z, Zhong H, Chen J, et al. A genetic mechanism for convergent skin lightening during recent human evolution[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16: msw003.

〖對高票答案的回應〗

給外行解釋太困難了。他混淆了基因突變和基因擴散。通俗的區別是如何先富起來和如何共同致富。

他沒看懂我的意思。我並沒有說人Duang一下子就進化出來,也更沒說不能漸變。但是這個漸變絕對不是他口中的漸變。因為基因證據已經推翻了他的漸變理論。他根本無法解釋新基因起源。

打個不恰當比方,如何賺一億。

漸變理論是1;2,3,4…100000000。

然而真相是,突然間你中了彩票。這個彩票就是關鍵位點突變。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之前寫過文章,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和那個雞蛋問題一樣,背後有很深的哲學意義。大家可以先在知乎上搜到我那篇文章看看,我懶得加鏈接了。

首先,讓我們來思考如下論證:

1.每一個哺乳動物的母親都是哺乳動物。

2.這個世界上至少存在一個哺乳動物。

由1和2可以得到3.這個世界上有無限多的哺乳動物。

但是3和4.這個世界上的哺乳動物是有限的,矛盾了。

根據邏輯不矛盾律,矛盾命題必然是假的。那麼以上幾句話中,至少有一句是假的。

哪句話呢?其實就是1.每一個哺乳動物的母親都是哺乳動物。

當我們在生命演化之樹上先前回溯時,我們會發現,哺乳動物突然不見了,存在的是爬行動物。當然,還存在介於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之間的,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分類的物種。

換言之,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哺乳動物,也沒有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是人類對這個世界的分類。假設有外星人來到了地球,它們可能對地球上的生命有不同的分類。在人類眼中,自己是獨特的,是萬物之靈長。但在外星人眼中,它們如果有動物園,那麼我們會和黑猩猩關在同一個籠子里。人類不過是毛髮不那麼長的黑猩猩而已。

從古猿到人類的演化歷程,就像從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的演化歷程一樣。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第一個哺乳動物」,這個世界上也不存在「第一個人類」。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上也一樣,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第一隻雞」,也不存在「第一個雞蛋」。

「第一個人類」,「第一個哺乳動物」,「第一個雞蛋」這些概念聽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它們卻是錯誤的概念,就像「方的圓」一樣。這個世界上沒有「方的圓」,也不可能有「方的圓」。這個世界上也不可能有「第一個人類」。

對事物的分類,一方面取決於事物本身的樣子。但更重要的是分類者基於實用目的對分類的需要。對於一些人來說,東西只要分成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就行了,不需要再分得那麼仔細。但是對於生物學家們來說,他們總是希望找到事物背後的「本質」,那麼使得每一個物種都獨一無二的「本質」。可惜的是,沒有這樣的「本質」,物種這個概念不是這個世界本身的特徵,而是人類基於方便而對生物做出的劃分。


猴子先變成猿人,猿人沒有自我意識,後來猿人繼續進化,有了自我意識,他把自己稱為人,把那群帶尾巴的動物稱為猴。

腦洞結束。


反對李雷,突變也是慢慢漸進積累才變成人的,不是一瞬間猴子就突變成了智人,變成了現代人的長相,中間經歷了很多古人類,腦容量,長相,一點點突變逐漸積累才變成現在的樣子


哲學問題要從哲學角度答,而題主這個問題則是玄學了。

假設A,意識覺醒是群體漸進的,一群猴子越來越進化,群體性的自我意識到我們快要變成類人猿了,變類人猿了,變人進度15℅了,變智人了,進入了新舊石器時代了。。。你認為這個假設靠譜么?

假設B,意識覺醒是群體閾值的,一群猴子越來越和別群猴子不一樣,漸漸自絕於廣大猴群,然後終於發現我們不是猴兒了。。。這個靠譜么?

假設C,群體突然覺醒,一群類人猿和一堆猴群雜居、通婚、搶地盤,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我們不是猴兒,於是劃地絕交,立地成人。。。這個又如何?

假設D,意識覺醒是個體的,某隻類人猿發現我們不是猴了,然並卵,於是被當成瘋子玩兒死,後來越來越多的類人猿覺醒,結果未覺醒的被掃入歷史垃圾堆。。。。

以上四個假設均忽略了某些背景設定,其中A是以上帝視角開掛,B認為意識與性狀是同步進化的,C忽略了性狀差異造成的認知差異,D是中二病 ; 而ABCD的通病是: 自我意識從何而來。

而根據道家(個人認為是各大玄學門派中與進化論兼容性最好的一個)觀點,自我意識的誕生是區別於眾生的分水嶺,草木山石有靈而成精,鳥獸蟲魚通靈而成妖。。。對應的,一群類人猿集體開啟自我意識一一&>人。

而這個過程也是哲學上最令人蛋疼的唯一問題,意識是怎麼起源的。。。

所以,ABCD都不是答案,你這個問題的前提都沒解決,怎麼會有答案呢?


小學時的自然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故事。

有一天,一隻猿猴不小心站了起來,它立刻就發現這感覺太cool了,頭腦中旋即產生了爆炸,一種叫做「智慧」的東西應運而生。(我明白,就像是小宇宙突然覺醒了,但不知為何,當時腦補的卻是一輝朝人家腦門上biu一指、開回憶殺的那個畫面,btw,我還覺得它和後來柯南突然一激靈開竅的場景很相似。)接著,該猿猴下意識地走了幾步,很快記住了這種感覺,同時大腦也在瞬息間進一步活化,新技能get√。從此,它便開始了直立行走,並且逐漸感染了其他的同類。而它最初的那個偶然的站立行為,正是從0到1的跨越,也標誌著人類紀元的開始。

對於自然老師的說法,起初,我是相信的,因為那番敘述太符合我彼時對《聖鬥士星矢》中的高頻詞「領悟」的理解了。然而,小學還沒畢業,我已經不再信它了,因為我注意到,我家狗也經常站起來。

事實上,生活在叢林與草原接壤地帶的古猿們,早已反覆跨越了0和1界限,它們的一切日常行為皆是出於務實的生存需要。白天在林間覓食,它們四肢著地;當身處草原之上,則時常直立瞭望;夜間為躲避猛獸襲擊,它們返回叢林棲息在樹上;當攜帶著採集或捕獲的食物移動、以及使用工具時,又需要保持站立;若是遭遇乾旱或野火,還會遷徙、穴居……最終,形成了一種於後來造就了現代人類的生活方式,並固化、延續下來。

至於第一次站立、第一次拿起工具、第一口熟食……這些瞬間究竟是何時出現的已不可考,而且,它們本身並不具備任何象徵「覺醒」、或所謂劃時代的「從0到1」的意義。0和1之間,本就有無數個值,在漫長的進化史上,不同種群的猿猴們都曾在其中佔據各自的位置,又不斷發生進退。只不過,後來大多數消亡了,最終倖存的那一支走向了1。

而自我定位與身份焦慮,是現代人類的發明,也是文明的產物。所以我們有了各種認證系統,包括但不僅限於國籍、戶口、職稱、學位、徽章、會員卡。


你祖宗是古猿變得,但我祖宗是人來著。


人不是猴子進化而來的,應該說「人和猴子在多少年前有一個共同祖先,分別演化成了人和猴子」


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生殖隔離。

假設類人猿基因是A。但是一批基因的突變在0.99A到1A之間浮動。

兩個0.99A的類人猿結合之後,生出的基因突變在0.99A-0.98A之間浮動。而這批0.98A可以跟0.99A結合,也可以跟原來最原始的1A結合。

…………

一代代的交配,直到有一天,突然出了一批0.9A的。

他們可以和0.91A的基因結合,但是跟1A基因卻再也生不出後代了,兩者基因差距太遠了。生殖隔離出現了。

只要這批0.9A的更適應當時的環境,他就會存活下來並很快發展壯大。

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再也跟1A不是同一種類的生物了。

可惜人的壽命活不了那麼久,不然,把當代的人跟10000年前的祖先結合,有很大可能是無法生出後代的。(大部分生物學教授都認同這一個觀點:即現代的人類,和古代的人類,基因差別很大)


李雷的答案內容是正確的,觀點卻是錯誤的,這點很有意思。既然基因擴散是漸進的,那麼高票答案就是正確的:從猿到人確實是漸進的,無法指出誰是第一個人。

其實正確的觀點應該是從基因突變的角度為高票答案做一個補充:單個基因是會突變的,但一個基因的突變不會一下產生一個新的物種,不會一下產生生殖隔離。否則,這個突變產生的新物種將找不到異性來繁殖下一代。


揪掉第幾根頭髮的時候算禿頭?


不是第一個會保留火種的原始人么——燧人氏。


首先命題即錯,至今沒有證據證明猴子進化到人


有一天,一隻猴子吃飽喝足嘿咻完了後抬頭忽然覺得星空的光亮點點很怪拉,然後有種美的感覺,嗯哼……美是什麼……再然後它經常仰望星空…少了嘿咻…再再然後也有幾隻猴子發現它的異樣也學著它或者議論它……對於異常的關注引發了探索和思考,便得了經驗的累積……靈智漸生……哈哈


按照第一名的答案,那就找不到古猿到人類的分界線了,如果按第二名的答案,似乎也無法確定哪個突變可以算是分界線。所以關鍵在於區別古猿和人類的標準是什麼。我來嘗試提個標準吧,照抄我以前寫的一個東西,It"s long long ago .

人類之間相互交流的時候,比如說昨天吃了什麼,烤魚?火鍋?聽的人馬上就會浮現出畫面感,味覺等等,實際上說話的人並沒有仔細去描述畫面或者味道,他只是傳遞過來一個抽象概念,但聽的人就能腦補起來其他內容,就跟國畫的留白效果一樣。你我在知乎上討論,腦海用于思考的內容也是語言,不信你放棄語言試試,保證馬上思路就凍結了。當然,你也可以試試用畫面、感覺、氣味等感受進行思考,會有很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哦。

動物的叫聲、氣味、動作,都可以傳遞信息,動物相互之間也靠這個傳遞信息,但我們為什麼不認為動物也有語言?動物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最大的區別在於動物沒辦法把這些東西有邏輯的串起來。也就是說缺乏抽象化的表達方式來支持動物進行複雜的思考。

就像人一樣,你可以不用語言,只靠畫面感就完成加減法,但是如果沒語言,你能完成乘除么?很明顯不可能。如果缺乏數學符號,也就是數學語言,光憑什麼漢語英語,你更不可能完成高等數學裡的運算,比如微積分之類的。包括我們現在討論的東西,如果沒有語言,我們根本不可能進行這麼深入的思考,討論交流就更談不上。動物相互之間能傳遞信息,但相對於語言來說,動物缺少的是這個抽象化的能力。

而動物老而成精,就是自己發明了語言,這個語言是獨屬於它自己的,其他的,包括它的同類都不會。生存的時間夠長,經歷的夠多,而且由於很多經歷都是重複的,比如捕獵,比如逃生,當一個動物由於經歷這樣的事情太多,而且都大同小異,於是這隻動物總結出了一些經驗,而不僅僅是依靠本能的時候,語言就誕生了,語言賦予動物深刻思考,賦予動物尋找表象之下規律的能力。

比如說有人曾經觀察到一隻狐狸捕捉一隻兔子,狐狸從石頭後面跳起來越過石頭撲向兔子,結果沒撲到,兔子跑了。這隻狐狸事後又回到原來的位置,反覆嘗試這個跳過石頭撲的動作。這隻狐狸已經開始思考這個撲擊的動作的效果了,一旦它找到原因後,就會對這個撲的動作有個抽象的表達方式 ,這個表達方式既不是聲音、也不是動作,而是這隻狐狸腦海里一個和捕獵有關的抽象概念,如果這隻狐狸打算向其他狐狸表達這個概念,並讓其他狐狸理解,語言就會誕生,然後動物之間的交流會不斷修正這個抽象概念,不斷在這個抽象概念上衍生其他的抽象概念。

什麼是經驗,經驗就是高度抽象化的東西,用來描述一個場景中特定的邏輯和因果關係。當有了這個經驗後,不管這隻動物是用一個叫聲來代表這個經驗也好,用一個畫面來代表也好,這隻動物就掌握了一個高度抽象化的思考方式,語言也誕生了,雖然這種語言僅僅是這一隻動物能用,而且非常簡陋,但從此這種動物可以進行「推理」這個最基本的邏輯思考了。到了這一步,這隻動物自然會表現出智慧來,按修仙小說里的說法,應該算是開了靈智了。

而什麼使古猿脫離動物,成為人類,特別是在你要求的從意識上區分的話,應該就是語言的誕生,更精確一點應該是一個種群中誕生了可以在交流中通用,並且可以在原基礎上進行衍生的抽象概念起。好比說我說:「走,今天吃火鍋」,聽的人可以根據這麼短的一句話,腦補出一大堆東西,而且他腦補的這些東西還是對的,因為我腦子裡也是這麼想的,這就叫通用的抽象概念。至於前面提到的那隻狐狸,即使壽命夠長,能夠在捕獵上抽象出一些概念來,無奈其他狐狸不理解,它最多只能自己去當狐大仙,而沒法誕生一個叫狐狸精的新種族。


被刷到我tl線上了, 隨便說兩句

1.如果說 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那麼在此過程中 人可能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猴子過。

自我認知 統一性和延續性。

人是由猴子進化來的 說法,有點類似於 我們中國人說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2.唔。做個假設

如果細菌有意識,老鼠會立書著傳,那會不會它們也覺得--它們才是地球的主宰呢。

所以,物種的差異性。及具體的差異度,及差異度有多大。有何影響。這樣的問題。

(以下為發散性思維 請自動忽略。~)

--人類引以為豪的是它們的大腦。

換言之,思考,學習能力。智慧,創作力。善假於物。(--雖然人類的孩童也需要依靠他人之力花費十幾年時間去達到成熟體。

但是,我可以肯定我家的小貓也會思考,有學習能力。也有情感。而且,野外生存的話,我肯定一點都比不上它= =

為什麼人類現在可以光明正大佔領現在的地球呢

a.人類始終是「抱團」的,個體間一直保持著不間斷的「交流」。即使是「死宅」。「死宅」的交流對象只是不是現實體的人罷了。

b.人類比起蜜蜂更像是一隻統一體的生物。一隻。

在考慮人類的進化史 不妨 把它當作有萬條命的一隻生物去想。

( 這隻生物始終是這隻生物,但是它會新陳代謝,會變異(體系在人類的思想),會選擇不同的路去做(會實驗各種體制)。如果這隻生物 有 人類所謂的頭腦的話,唔。指導生物前進方向的永遠只是生物的某一部分。擁有思考能力的只有某些器官。並不是這部分器官傳達的信息都是正確的,是 這些信息會被整個生物體接受。去實驗。有沒有正確或錯誤的說法,至多 生物體食毒,皮膚脫落罷了。

c.人類其實一直在改造自然哎。。揚長避短

其它

五指的靈巧。腦容量。個體犧牲精神。積累的力量。知識、經驗、文化的傳播。自省。好吧~還有實踐。。

其實簡單點說:

水滴石穿。畢竟人類進化這麼長時間~如果水滴有意識的話,可能它也可以雕刻出「隨心所想」精巧的花紋。

3.okay. 正式回答問題。(以提問問題內容為前提假設)

----第一個人類怎樣覺醒?或 每個階段進化的契機。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太空漫遊2001》?

《太空漫遊2001》裡面有個「道具」--黑石碑。

黑石碑在電影裡面代表著 終極智慧。黑石碑的意義設定為 「激發」生物完成一次又一次進化。即覺醒。

當然,黑石碑是種代指。

那現實中,黑石碑存在么? 存在。

不過,恐怕和我們想像得恐怕不一樣。

見微知著。舉例來說,比如,當你解出一道很難很難的數學題,你是如何想到本不存在的關鍵一步?

比如 作畫時的靈感,詩人的繆斯,意識上的平地起高樓?

這些也是 所謂黑石碑的效應。

回到正題。

比較贊同 人類進化是慢慢積累來的。這樣的說法。

個體的單體行為 並沒有直接立竿見影推動歷史進程的效果。是通過群體通力合作的結果。(只有對群體產生效應才會---)

第一個人類的覺醒和我們每個人每天的覺醒 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我更在意的是 如果存在第一個人類?那第一個人類是怎樣把他的覺醒傳遞給同伴 或 族群 或下一代的?每個進程中的「第一個人類」在歷史中的存在 應該也蠻有趣的。

--可能我們太過高估自我意識。相信真正存在醍醐灌頂,一日得道,取得真經 這樣的說法了。。

事實上,現實中並不存在魔法變身,一步進化 這樣的魔法的。

以上說法 僅對推動歷史進程。即進化。(.....即使個體及其優秀.....也只能在歷史的洪流中隨波逐流。或 獨善其身 (最多了)。


我來模擬一下這個過程,看能不能幫助大家理解。

古猿我用a來代替,a的種群里有一隻因為基因突變變成了b(不管在肚子里還是成熟體),b生下來的全是b且b的存活率高於a且種群長時間存在,結果種群a變成了種群b。以此類推bcde??變成了f,f在很多自身屬性上和a有很多區別,導致生活習性和環境都有區別,外觀上f也和a有了區別。有一天,f種群突然看到了另一個a(不是原來的,是別的地方沒接觸過得),發現a和自己不一樣,終於f開始覺得自己不是a了。是什麼呢?是f。f,後人看來叫人。f覺醒是在看到比較出不同之後才覺醒,但是它從e產生之後就已經有了。但是e是不是f?不是。

好了,我們開始討論e和f的區別。可能是語言,可能是直立,可能是腦洞,無論哪個,確立好,就成為了人的定義。

如果有人問,如果f沒有遇見a呢?那就沒有覺醒啊,但不妨礙它是f啊


我相信,世界上第一批能被稱作人的生物還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兩個種族的決裂,得從第一隻直立行走的猴子被它爹媽打斷腿算起。


推薦閱讀:

為什麼做夢醒來後一會就會忘記夢的內容?
從事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的研究,如何獲得認知神經科學和腦科學的啟發?
如何評價伊隆·馬斯克創辦的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
怎麼才能把「生命」從人體裡面提取出來?
如何理解神經元不同通道亞型動作電位的爆發機制及其生物意義?

TAG:進化論 | 意識 | 生物學 | 腦科學 | 古人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