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理工名校,斯坦福和 MIT 的風格有什麼區別?


謝邀。我在MIT讀的本科、斯坦福讀的博士,度過了8年的時光,對她倆的風格的區別有第一手體會,分享如下:(留言中的問題我就抱歉不一一回答了,修改正文這樣大家都可以看見。)

首先,MIT是理工科大學,雖然有不少選擇音樂專業、偶爾有選法語專業、等等不完全是理工科的同學,而且經濟學、語言學等學科都是世界(並列)第一,但畢竟每一個本科畢業生都要修以下6門課:

  • 單元微積分
  • 多元微積分
  • 力學
  • 電磁學
  • 化學
  • 生物學

而斯坦福是綜合性大學,約等於劍橋市(哈佛加MIT)。這一點同樣地從本科生培養計劃中就可以看出來。(留言中有人問我劍橋的經歷,我在英國劍橋也待過一年,是MIT的CME項目,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

兩校風格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綜合性大學 vs 理工科大學,這裡大家可以套用各種stereotype。比如,斯坦福喜歡標榜自己是nerd nation,但是同學們nerdy的程度遠不及MIT。

反映在校訓上就很明顯了。斯坦福沒有官方的校訓,但是校徽上有德語的 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意思是讓自由之風吹吧,真實意思和字面意思一樣。MIT的校訓是拉丁文的 Mens et Manus,意思是心和手,就是說大家要做聰明使巧勁的工程師。

MIT的吉祥物是海狸,因為:(一)海狸是很棒的工程師;(二)海狸白天睡覺晚上幹活。而斯坦福的吉祥物是一棵樹。。。因為所在地 Palo Alto 在西班牙語里是很高的樹的意思。

海狸 vs 高樹,很顯然MIT的書獃子們更有意思。事實也的確是這樣,不信可參見MIT學生們的豐功偉績:http://hacks.mit.edu

但是,MIT沒有體育特長生獎學金。在美國,對絕大多數人,大學 == 球隊。斯坦福作為綜合性大學這一點嚴格大於哈佛加MIT,而MIT的書獃子們整天琢磨著旁門左道很可能也是因為沒有好的體育球隊,無處發泄。

斯坦福作為一所機構比MIT更加專註於掙錢。夏天斯坦福校園裡都是高中生、別家的本科生,交交錢簡歷上就可以說我在斯坦福求過學,當然沒有文憑。(註:知乎上有自稱斯坦福學生的忽悠,不知道是不是這種。。。)留言中有人問上斯坦福的暑期學校對申請有沒有幫助,答案是沒有幫助,如果考慮時間成本那麼對申請是有害的。

因為斯坦福比較專註於掙錢,所以對學生不如MIT那麼好。比如斯坦福的本科生假期得搬家,所以斯坦福的本科生假期喜歡去東岸找同學玩,被逼的。。。

留言中有人提到MIT 24小時的自習室。對的,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另一個是24小時的 math major lounge,但是現在已經消失了),斯坦福名義上也有類似的地方但實際上沒有人用;更何況MIT的自習室樓下還有24小時的超市!這在斯坦福大農場是不可想像的。

有一年聖誕節我待在MIT搬磚,發現隔壁實驗室得了諾貝爾獎的教授還在辛勤工作,當然斯坦福也有許多工作狂。

留言中有人提到OCW,事實上這是很好的一個MIT vs 斯坦福的例子. 我來美國第一份兼職的工作就是給OCW寫代碼,當時的OCW是在線教育絕對的老大,但是目標不是賺錢,大家知道不賺錢的活是干不好的;後來斯坦福的教授們弄了個以盈利為目標的公司(當然這些公司官方的說法都是我們創業是為了全人類云云),於是就有了現如今如日中天的在線課程網站。

如果非要對兩校的風格做一個野蠻的總結,那麼斯坦福是一位涉獵廣泛的商人,MIT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工程師。

可以說的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接著補充


也許可以看看吳軍老師的新書

大學之路——陪女兒在美國選大學

這套書的下冊分別談到了麻省理工和斯坦福

其中,斯坦福大學這一章在澎湃新聞網上刊出了全文:

吳軍:什麼人適合到斯坦福讀書?

如果單純為了學習課程,尤其是將來進入醫學院或者當教授,在美國可以替代斯坦福的大學非常多,一些大學甚至比它還好,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如果想成為政治家,那麼遠離華盛頓的斯坦福肯定不是一個好去處。歷史上,斯坦福出了很多偉人,但是政治家出的並不多,只出過一位總統胡佛,還每次都被評為最差的總統9。雖然近幾年斯坦福還出了一位國務卿(賴斯博士),但是相比哈佛、耶魯和哥倫比亞,這個數量少得可憐。

但是,如果想要成為未來工業界的領袖,或者通過發明創造來改變世界,那麼在美國還真沒有比斯坦福更合適的地方。我們不妨從以下4個方面來看看斯坦福在這些方面的獨到之處。

樓上那位MIT的同學,僅僅用」商人「來形容斯坦福的學生,似乎能讓人看到他鼻子里的一股冷氣,首先是對商人的不屑——這恐怕受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商人「階層的固有思維;其次,」商人「一詞與」工業界領袖「的說法相比,內涵和外延都差多了。

再看吳軍老師怎麼講——

斯坦福的學生們的特長除了在技術本身,還在於他們能夠找到好的創業題材,這主要受益於他們在矽谷培養的很開闊的視野。矽谷地區有很多與創業相關的俱樂部和論壇,其中一些就在斯坦福大學內部或者經常在斯坦福大學裡舉行。比如斯坦福企業家之角(Stanford Entrepreneurship Corner)就是這樣一個俱樂部性質的、負責連接學生和工業界高管的組織。經常來這裡作報告的人包括很多著名的風險投資家,比如凱鵬華盈(KPCB)的約翰·多爾,以及工業界的領袖,比如Google前CEO施密特和創始人佩奇、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以及美國各個著名商學院的教授。這樣,斯坦福的師生們就有機會不斷接觸到世界級的投資人和工業界領袖。這不僅使得大家有機會找到投資渠道,而且能從著名投資人和工業界領袖那裡了解到當前科技產業和商業的發展趨勢,並且順應這種趨勢,創辦公司

吳軍老師的大女兒夢華今年秋季入學MIT,吳老師在《大學之路》中寫了自己陪女兒參觀MIT時的種種觀感,比如:

麻省理工學院的主樓一進門是一個巨大的大廳,裡面除了像我們一樣等待參觀的人,就是匆匆忙忙趕去上課的學生。不過在這個大廳里我們看到了一幅奇景:一名亞裔女生爬到將近兩米高的大理石檯子上,半躺在上面看書,腳翹得高高的。這番景象不僅在哈佛一定看不到——哈佛每次接待我的學生穿的都是正裝,在清華這樣的工科大學恐怕也不會被允許。從這個小小的側面便可以看出麻省理工的風格。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盡可翻書。


誰說斯坦福是理工科大學了?


其實兩個學校是好基友啦,斯坦福的Huang樓下面的餐廳有一個視頻通話餐桌(還起名叫「蟲洞」)常年連著MIT的Forbes Family Cafe.

就是這貨

http://engineering.stanford.edu/news/wormhole」-connects-stanford-and-mit


一個地方可以一年四季入春,一個地方可以冬天打雪仗打得很high。


首先,斯坦福大學並不是理工科大學,它的專業面非常全面而且實力非常強勁,文理醫工商法實力都是美國頂尖級別的。對比中國的大學專業面可能類似於浙江大學,對比美國大學是精華版(強化版)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當然麻省理工學院也具有很多非常頂尖的文科專業,但開設的專業並不多,學校整體還是理工學校。

其次,MIT學術化氛圍更濃,斯坦福大學商業氣息更濃,記住,商業氣息並不是貶義。斯坦福大學創業和創新精神以及和矽谷等眾多高科技公司聯繫更加密切。如果以後走學術道路,mit和斯坦福和哈佛等等並沒有太大區別。如果走創業路線,斯坦福更具有優勢,人脈和創業氛圍。

最後,如果對中國人而言,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名氣不分伯仲,專業實力相當,能申請上去讀都是精英了。對美國人而言,斯坦福比MIT對高中生更具有吸引力(這個我並不是亂說,你可以去看美國的諮詢公司或者其他大學評價報告),斯坦福錄取難度更高一點點(具體有美國大學發布的錄取率,哈佛大學直到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最難進的大學,哈佛大學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不是沒有原因的。斯坦福大學在2000年後逐漸成為美國錄取率最低的大學,斯坦福大學畢竟有矽谷這個其他大學無法比肩的豐功偉績)。


這兩個不是經常同類比較的呀

單說校園感覺,一個冷峻陰森略微有點理性過頭的感覺,另一個自由陽光浪漫些

但MIT 還是和Caltech 比吧,同類。


為什麼不說加州理工呢


斯坦福法學院赫赫有名,其他學科也更齊全,為何定位為理工校?


首先,斯坦福是理工類學科也極其出色的綜合大學。不是理工院校。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女留學生因為大野智放棄斯坦福選擇東大?

TAG: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 | 大學 | 留學 | 留學美國 | 麻省理工學院M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