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情況下,股票市場是否為正反饋系統?
考慮在理想情況下,股票價格(market value)上漲,會吸引更多人買入更多股票,進而使股票供小於求,進一步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股票價格下降時類似,這樣一來就形成一個正反饋系統,使股票價格(market value)越來越偏離intrinsic value,這樣一來股票市場是不是不穩定的?而實際上又是什麼力量使股票market value回歸到intrinsic value的呢?
股票有一個內在的價值就是紅利。市場價格其實就是紅利預期和價格波動性預期的綜合反應。
正反饋是有的,理論基礎是不同投資人得到同一個結果並改變倉位,所需要的時間不同。所以快的人將價格推高似乎可以暗示價格會繼續變高。
所以一波行情來了是否跟風,不能單靠價格波動判斷,必須參照其他信息。
索羅斯說因為市場集體認知偏差可以導致市場價格偏離內在價值很多(實際上他攻擊的是內在價值這個概念),只需抓住認知偏差即可,這也是一個思路。但集體認知偏差是很難抓住的啊。轉自我的專欄文章:一招看穿一切旁氏騙局——泡沫的形成、發展與破滅,以及複利的魔力。 - 天上不會掉餡餅 - 知乎專欄裡面包含了我對該問題的看法。最近因為鐵匯的文章(鐵匯套利是怎麼回事? - 天上不會掉餡餅 - 知乎專欄)在網路上意外走紅,有大量的人找到我,問了我不少關於某某某公司,某某某理財產品是不是騙局這類的問題。很遺憾的是,幾乎所有來問我的朋友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騙局,有的騙局涉案金額高達十幾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騙局幾乎清一色都是各種變種的旁氏騙局。
所謂旁氏騙局指的是,做局人給受騙者以高利息的承諾,但是事實上並沒有任何增值的項目,純粹是拿後來者的投資款來支付之前受騙者的利息。
例如,一個做局者聲稱1個月能給投資者帶來10%的回報。第一個受騙者投資了100萬,而做局者並沒有投資任何一個項目。等到下個月的時候,他拿第二個月新來的投資者支付的錢中抽取10萬給第一個投資者。
第一個投資者獲取利息純粹來自於其他的新加入的投資者的投資款項,但第一個投資人確實拿到了利息,並且傾向於相信投資項目的真實性。當連續數個月受騙者拿到了許諾的高額利息後,開始呼朋喚友加入這等「發財」的行列。這樣旁氏騙局得以維繫下去。
當然,我們知道沒有真正的贈值項目作為支撐,這樣的騙局終會有結束的一天。
那如何鑒別一個投資項目,是不是旁氏騙局呢?
其實,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正常的高利息。
也許你覺得一個月10%的利息不算高,我來講個小故事。
傳說西塔發明了國際象棋而使國王十分高興,他決定要重賞西塔,西塔說:「我不要你的重賞 ,陛下,只要你在我的棋盤上賞一些麥子就行了。在棋盤的第1個格子里放1粒,在第2個格子里放2粒,在第3個格子里放4粒,在第4個格子里放8粒,依此類推,以後每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放滿第64個格子就行了」。區區小數,幾粒麥子,這有何難,「來人」,國王令人如數付給西塔。
計數麥粒的工作開始了,第一格內放1粒,第二格內放2粒第三格內放2』粒,…還沒有到第二十格,一袋麥子已經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麥子被扛到國王面前來。但是,麥粒數一格接一格飛快增長著,國王很快就看出,即便拿出全國的糧食,也兌現不了他對西塔的諾言。 原來,所需麥粒總數為: =18446744073709551615 這些麥子究竟有多少?大約820億噸。按照現在全球大麥產量來看,大概550年才能滿足
這就是複利所帶來的奇蹟,愛因斯坦曾經驚嘆到:「複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可能大家覺得10%的月回報不算高,看下圖
這就是如果有10%的回報率,財富增長的速度,最後是會一炮衝天的。如果10%的月回報是真實的話,那第二年,也就是第24次複利將會是9.8,接近10倍。
而僅僅再過半年,到第30個月,就是17.44倍。滿3年的時候,就是31倍。
你如果投資100萬的話,3年後就應該給你3100萬的回報。
如果你打算留遺產給你的子孫,10%的月回報率,放個20年給你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子女,讓他們不用辛苦為了錢做不喜歡的工作,可以自由選擇事業的話。
你現在投資1萬元,240個月後是86億倍的回報,也就是86萬億的財富,數量相當於去年美國的GDP總量。你才投入1萬元哦!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10%的月回報的投資機會是不會主動找上你的。
世界上確實存在月回報10%的投資機會,但容量會有上限,因為市場有衝擊成本。也就是說,如果用同一個策略的人多了,則該策略需要購買的資產同時就會有價格波動,從而無法再以策略需要的價格購買到。
華爾街的對沖基金們,20%以上的年化回報率就已經足夠交差了。因為對於土豪們而言,大量的財產增值的速度只會越來越慢,20%已經是飛速了。
說到這裡,已經很清楚了。如果有人承諾你10%甚至更高的月息,心裡就應該知道怎麼回事情了。
再再再次告誡大家:天上不會掉餡餅。
旁氏騙局的特徵是如此的明顯,但屢試不爽。旁氏騙局會完蛋確實毋庸置疑,讓我感興趣的是旁氏騙局什麼時候會發展到高潮,什麼時候破滅?
話說這兩天看到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教授早年的論文,他曾在多次股災前精確得預言了股災的必然性。用的就是旁氏騙局來類比股市。
看來研究旁氏騙局不但有揭穿騙局的功效,還能應用於金融證券投機的學問上。
索羅斯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反身性」的模型,以顛覆傳統的經濟學解釋。而羅伯特席勒教授則用行為學的觀點來指出傳統經濟學模型的缺陷。
索羅斯給出的模型提出了兩個離經叛道的觀點。股票的價格並非圍繞股票的價值而波動,而是具有「反身性」。即過去價格的提升帶來升值預期,故而新進入的投資者會買入持有。買入持有者並不是看好每股收益而購入,而是他們預期股價會繼續上漲,可以賣給後來的投資者。
雖然股票的價值有升值空間,但投機者在這裡預期的事情和龐氏騙局是差不多的。即,我所期望的收益是後來的加入者給出的。
所有的人都盼望著後來的加入者加入進來,但參與者的上限,或者說參與者的資金上限並不是無窮的。
這導致整個過程必然面臨和旁氏騙局一樣的後果——泡沫的破滅。
不同的是股票畢竟是有價值的,而一般的龐氏騙局背後沒有任何有實際價值的東西。也就是說,當股價一路下降的時候,一樣會產生正反饋效應,後來的做空者會預期價格更加低,所以更加賣出。而前期的投機者會產生類似踩踏事故中的情況。
一旦股價下跌到,光持有股票,獲得的股息也是一筆不錯的投資時。套利者就會出現,或者我們可以叫他們「價值投資者」。光持有這些廉價的股票,賺取股息即可獲得不錯的回報率。
這是第一個離經叛道的觀點,不圍繞價值簡單波動,投資者自己的行為本身是影響未來價格的因素。
第二個離經叛道的觀點是,當價格被投機者推高的時候,該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會增強而導致本來的價值提升。買股票的人多了,這公司的融資能力會幫助其擴展業務。
下降的時候,會有類似銀行擠兌的現象。本來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可能因為慘烈的股價下跌而遭受損失,造成該公司的價值受損。
觀察者本身會影響被觀察到事物,而非經典模型的觀察者無關。
我們這裡定義一下廣義的旁氏騙局:投機者都希望後來投機者的新入資金推高而產生收益,而非看好該資產本身能產生的價值。
簡單搜索了一下,並沒有找到好的旁氏騙局的數學模型,因為興趣(閑得蛋疼),和兩個同事簡單搞了一下。
旁氏騙局的每次入金函數定義為 I(n)
n 為參與的次數
O(n) 函數為出金的函數,而出金的數量和入金的比值,稱為該月出金意願,用函數P(n)來表示。
而出金包含本金和利息,回報率設置為固定的 r
則做局者當月現金流 N(n)=I(n)-O(n)
N(n)=I(n)-O(n)=I(n)-[P(n)*N*(n-1)+N(n-1)*r]
是個遞歸的式子。問題是我們沒辦法獲取到入金的數據和出金的意願。而旁氏騙局做局者的賬本也獲取不到。(誰操盤過旁氏騙局可以悄悄給我個賬本,我保證不舉報你 :P)
無奈,只有模擬一下了。回顧旁氏騙局的過程,都是驚人得相似。一開始投資者會非常謹慎得小小嘗試一下。等到實驗3次都成功後 ,就會變得瘋狂起來。
藉助槓桿是不可阻擋的事情。但所有人藉助槓桿都是有上限的。故而我們用正態分布做假設搞了個模擬的樣子。
syms x;
f1=exp(-((x-10)/5)^2);
s1=int(f1,x);
s1=simple(s1)
而出金的意願也是和融資能力相關的,出金的意願在一開始嘗試的時候是比較強的。嘗試旁氏騙局第一次成功後,會要求出金,試試是不是真的賺到錢。
而嘗試成功多次後,就會要求利滾利,不會要求快速出金,直到融資的能力遇到上限。被迫提高出金意願。
因為必須兌付一部分利潤給融資的來源方。
P=(x-10)^2/500;er
最後,我們用N(n)來模擬每個月做局者的現金流入,是一個遞歸函數,每次都是以上一次的入金和受騙者自身的情況而定的。
O(1)=0;
I(1)=(5*pi^(1/2)*erf(1/5 - 2))/2+5;
N(1)=I(1);
P(1)=(1-10)^2/500;
for i=2:40
MO=((5*pi^(1/2)*erf((i-1)/5 - 2))/2+5-O(1))*(0.1+(i-1-10)^2/500);
O(i)=MO;
I(i)=(5*pi^(1/2)*erf(i/5 - 2))/2+5;
P(i)=(i-10)^2/500;
N(i)=I(i)+(0.9+P(i-1))*(I(i-1)-O(i-1));
end
我們這裡設置的是10%的每次回報,出金意願和入金速度都是模擬出來的,沒什麼依據,完全是為了符合我的直覺感受。
這樣的模型執行到第18次左右遇到拐點,這個時候做局者可以感受到收入增長的速度為零。出金的壓力開始陡增。(附帶插一句,鐵匯開始贈金模式之後18個月開始100%增金,瘋狂加大了力度。而每次的套利收益大概在10%左右,我們的假設模擬出的結果,非常契合。考慮到鐵匯有大量的營銷成本,故而出現資金壓力應該早於第18個月)
之後是承付利息的複利式增長,從而使得做局者收入的增加速度急劇減少。當實踐到第36到37次左右,開始出現負增長,即本月做局者無利可圖。
事實上,做局者並不需要等到變成虧本生意才離開。當時間到18次左右,就可以開始收拾細軟了,轉移資金還需要點時間。那麼等到大概第31,32次左右的時候已經基本完成了。
可以看到,旁氏騙局的模型是不對稱的。上漲的速度是比不上下跌的速度的,而且會跌破初值。
這麼一種不斷迭代得遞歸下去,如果沒有內在價值的支撐,比如純粹的旁氏騙局,就是一個一文不值的東西。
這張圖很有意思,我們再看看索羅斯給出的資產價格的模型:
如果索羅斯是對的,資產價格的攀升是互相影響的,而且是類似旁氏騙局的等待下家接盤的情景,那麼泡沫破滅後的下降速度會明顯快於上漲的速度。漲是慢慢漲,而跌是一下子爆發的股災。背後還是複利模型的道理。
那我們再反觀有價值的資產最低點的形成,當資產的價格已經使得持有產生的股息和股價相比變得非常划算,那買入這個資產將是一個類似套利的機會。
就算資產跌到0附近,也是不用恐懼的。
而只要這樣的事情發生,對於看重股息的投資者而言,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且這樣的機會一但出現幾次,我們又可以用到複利的神奇魔力。
只要股災發生若干次,則複利會把我們推上世界首富的位置。
這次複利的模型真的發生威力了,我想大家應該想到了同一個人。
這種抄底策略不需要考慮什麼時候旁氏騙局會崩盤,需要的是強大的估算能力,知道現在的價格買到的資產,是不是到了以後可以無視價格的程度。我比較關心的是,旁氏騙局,那種靠新來者支付老玩家利息的模型什麼時候會崩盤,有無先兆。
既然槓桿是有上限的,而槓桿的上限導致我們的出金意願被迫增強,函數P(n)的增長造成崩盤,那麼至少有兩種情況:
(一)融資能力到達上限,借不到更多的錢維繫。那麼只要看參與者的融資槓桿率開始下降即可知道拐點會到來。
(二)槓桿率被強制降低,如果央行加息等因素導致融資的情況突然發生變化,則拐點將突然到來。
這樣解釋為什麼股災前往往有央行的緊縮政策,也許能自圓其說。
當然,這個只是今天心血來潮,隨便模擬的一個小模型。不可能真的解釋神秘的市場行為,也不能作為資產價格預測的模型來嚴肅對待。
大家只需要記住,遠高於正常利率的投資」好機會「,會是個萬劫不覆的大坑就好了。
只要能保證不去貪圖不正常的高息,任何旁氏騙局都將對你無可奈何。
A股去年到今年六月上漲的反身性。經濟蕭條可以看作最初的起點。
可以把金融市場簡單的想像成一股不斷正反饋(多)和另一股不斷負反饋的力量(空)。當然,其組成部分是不斷變化和極其複雜的。
當正反饋佔主導地位時,價格被不斷推高,但獲利平倉、持倉者對回調的恐懼和場外者對回調的期待3股力量合在一起開始不斷形成負反饋,如果負反饋規模小,則可以觀測到小規模的回調但隨即被吞沒,如果負反饋不斷持續,則可以觀測到大規模回調。
多空兩股自反饋的力量互相作用,也使得價格始終處于波動之中,難以保持穩定。從這個角度來看,是的,市場始終是不穩定的。
至於題主最後的問題,要注意內在價值是非常非常難以確定的,價格可能在任何位置長時間震蕩,而這段時間,大部分的交易者都認為當前價格真實反應了該公司的內在價值。當價格向某一方向開始大幅波動,他們立刻將原來的判斷拋到九霄雲外。自然規律,物極必反
正反饋很好理解,關鍵是股價反轉的那一刻沒法用其解釋。下跌也很好理解下跌促進下跌也可以看成一個正反饋過程。基礎分析側重於均衡理論,所以對於基礎分析來說,價值回歸是很好理解的。對於技術分析來說由於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於價值回歸這一說法並不存在,因為對於技術分析來說看的只是圖形,沒有涉及價值這個概念。另外從反身性理論來說,反轉是比較好理解的,影響反轉的情況有且只有一個因素,就是市場總體偏好,但是不是會回歸內在價值這他沒有說明。另外第一個問題,不知道什麼叫穩定?假如穩定是一種實現均衡狀態的話,確實是不存在的。因為實現均衡狀態之後,均衡理論就沒辦法解釋接下來的東西了。
股市本來就是正反饋的,不用理想化。一波牛市起點,有人掙錢,然後有人跟風,然後更多人跟風,不斷推高;反之下跌也是一樣。正反饋的問題,在於到達外部約束的極限後,出現劇烈的波動甚至奔潰,比如所有人都來炒股了,再沒有新增資金,然後暴跌。 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真實價值之說,價格是供求關係決定的。資本市場的重要作用就是價格發現,從而優化資源配置,不同的個體在市場做交易,大家買和賣都是覺得賺了(否則不會出手)。比如流動性,控制權等等,都影響價格,本質都是供求,從來不是所謂的「價值」。
推薦閱讀:
※海外資產配置是高凈值客戶投資轉變的重要方向嗎?
※中國普通個人投資者在投資金融產品時,對產品的風險認知有哪些特點?
※怎樣看待王石「不歡迎寶能系成為第一大股東」的言論?
※二本本科生如何在證券公司發展?
※中國的金融是否進入了「明斯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