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已從蘋果日報離職的黎智英在港台新聞界的地位?與蔡衍明、劉長樂相比如何?
哈!哈!拿劉長樂和肥佬黎比?《蘋果日報》和《一周刊》在香港的發行量是多少?《蘋》20多萬份/日,周刊7萬多份/周。鳳凰衛視在香港的收視率又是多少?不知道有沒有1%。兩者的影響是差天共地。
肥佬黎是做生意的天才,跨界做傳媒,憑一己之力改變香港的傳媒生態環境,打殘香港幾乎所有報紙雜誌。雖說過台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在一電視上敗了,但《蘋果日報》台灣版依然帶給台灣的傳統媒體巨大改變。
即使是在互聯網新媒體湧現的今天,肥佬黎依然展現出他獨到的眼光和魄力投身新媒體,搞的《蘋果日報》APP版,網站版,還有最熱的《蘋果動新聞》都在網路極受歡迎,賺沒賺錢且不說,起碼影響力是巨大的。如此緊貼時代,是他這個年紀的傳媒人和傳統生意人極少有人做到的。
所以儘管很多人不喜歡一傳媒的作風和報道手法,但也不得不承認肥佬黎是如今香港新聞傳媒界最有影響的傳媒人。
當然,我也同意佩服他的立場,在如今香港,擋得住統戰的新聞媒體沒多少,主場新聞 的下場歷歷在目。 至於劉和蔡,一個是統戰工具,一個是已統戰成功對象。就不細說了。
其實我覺得黎智英之於港台新聞界就如同雷軍之於內地手機業。喜歡的人很佩服他,討厭他的人看到他就像看到翔一樣。但是沒人可以否認,他們的出現讓整個行業的風向都改變了,本土整個行業的發展軌跡都改變了。
他們都是徹頭徹尾的商人,沒什麼節操(陳健康事件V.S小米期貨),但也有自己的堅持(政治上的取態V.S成功事業,理想的追求),被很多人喜歡(激進民主派V.S米粉),也被很多人討厭(彎彎很多人+香港很多人V.S米黑)。
但最重要的是
我就是賺得錢多,我的產品就是多人買。罵我的人,來啊,you can you up,you can"t no bb.
至於劉長樂,香港沒多少人看過鳳凰衛視。蔡衍明就是賣零食的。劉長樂曾入主亞洲電視,在台灣中視前總經理沈野主政時對新聞節目有過一些改革,曾嘗試用藝人播新聞並在新聞節目中插入娛樂新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台灣蔡衍明就老牛B了,媒體大鱷,報紙,新聞網站,電視台什麼都有(有人說他是萱萱的打手)。也相當討人厭(新聞自由的打壓與自我審查),更因財雄勢大想繼續併購其他媒體引起民眾的遊行反對(懼怕媒體壟斷)。2012年買了在台灣虧損嚴重的壹傳媒台灣。在台灣新聞界已是臭名昭著了。我嘗試從一個李克忠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譽之者贊之香港的良心
毀之者詆之跳樑小丑嘩眾取寵但一個容不下肥佬黎的香港,還是那個自由之港么?我心想,這是港人,巧克力必來自香港,香港必是人間天堂,所以我也應該去香港了!
那件事喚醒了我,自我告別廣州來到香港,一路來運氣都很好,很順利,我便覺得生活在天堂,人沒理由在天堂去回望地獄的生活,但那件事喚醒了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於祖國的感情。我覺得中國開始開放,信息會變得比較重要,傳媒可以參與到國家的改革之中,起到一些作用。我肯定也看過那些我不喜歡的作者,只是覺得那些arguments進不到我的腦子。我很反對任何立場的書都看,然後好像甚麼都懂。我覺得一個人不應該是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有一條line、有個argument與logic去follow。我只看一方。我覺得這個世界只有true或者not true。無論怎樣我也不信『左仔』的argument。唯一希望是不做契弟。如果為生意才支持民主,這便是一場交易,這場交易早已賣出了。
回頭看看發現很多用詞有待修改)
黎,真小人?有理想、有種、有罪
他家業夠大,或無必要接受美國資助,但香港蘋果和西方右派媒體是同聲同氣的。而他對現下的陸港矛盾有相當大的責任,尤以蝗蟲論為重。
ps:我對香港的理解很淺,所以以下作答可能沒有幫助,評論區有更多有用的資訊。如想了解,翻牆更佳(只談香港蘋果和陸港矛盾的問題,以下也許文不對題)
按我的看法:壹傳媒與蘋果日報是不擇手段求市不求實的本土極右喉舌。
有人說整個中國(不包括台灣的話),能夠不懼保守派、反對官方的報紙媒體都在香港了。而香港蘋果的存在是香港報業輿論自由的標杆。黎某人驅動站鍾、資助站鍾、資助民主黨派是香港人盡皆知的事。為此他不敢進入大陸(大陸拒絕所有壹傳媒工作人員入關,而且就算黎敢入關也隨時可能被捕)。他變賣佐丹奴,又變賣台灣蘋果日報,{其實台灣蘋果比香港蘋果的市場好得多,甚至改變了台灣全體媒體的風格,但最終卻與台灣壹傳媒一併變賣給蔡衍明等人(12年時因台灣壹傳媒旗下的壹電視有牌卻不能上架導致巨額虧損,明顯是爭取政策支持 失敗了,導致壹電視要靠台灣蘋果、壹周刊補貼經營)}。
————回到陸港問題————
其報道宗旨是求市不求實。因此陸港矛盾的勢大必須有香港蘋果的責任。但切記,蘋果的報道之所以有市場,更多是因為立場本身迎合了:一部分香港底層市民的本土極端情緒。-舉個例子:上海舞台劇和青口為什麼經常出現嘲諷鄉下人的劇情?北京微博為什麼說沒有外地人北京更清凈?這當然不是為了迎合所有香港人上海人北京人,其實更多是迎合了底層小市民的極端本土心理和優越感。與此同時,國內統戰官媒做了什麼?
而統戰媒體、官媒恰恰是香港蘋果的好助手,如果你覺得難以理解,請想想我們的【環球時報】扮演的往往是接盤、造謠闢謠、被打臉(現在通過左媒對海外媒體的學習,對輿論引導的時機把握,逐漸變得成熟)。這些統戰型媒體,掉進了對方的圈套,憑藉各種以謠言攻擊謠言的做法,由爭議引起鬥爭,最終導致所有隻要有長眼睛的兩岸同胞都更加偏離和諧相處之道。因為文匯報、大公報等左報官媒當時的做法只讓人看到求同,卻不能存異,更無法讓人看到代表人民利益的希望。
ps: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把「國內毒奶粉」等食品問題導致的「購貨壓力」炒作引導輿論熱點為「仇恨香港」;
ps2:把「汶川豆腐渣工程」問題引導成「港毒議員反對捐款」:互相撕咬的兩岸同胞早已忘了譴責食品問題和貪污腐敗問題,專註於咒罵港燦/蝗蟲。【有人認為:強求趨同是抹殺個體的方式,資本主義制度下長大的港台市民對這種方式是天然反感的。而我們對這種媒體現象早已熟視無睹,不少人也確實傾向於集體主義,在國內互聯網平台2014年的知乎已經算是很有個性的了,政治光譜仍然是偏中左】
重點來了:
最重要的是,通過錄音和近年的行為,可以證明,黎智英這個人想效仿李登輝、施明德培養「台灣人意識」那般,著力改造「香港人自主意識」、引升兩地矛盾。事實上每個香港人不一定有中華統一思想、但都有中華文化念想,所以「煽動和迎合本土思想」這件事一開始是很難的,可是目前看來隨著 大陸官媒、香港親建制報、港府/中聯辦態度、地產大資本家、遊客致環境承載力超負荷、物價高、工資低、生活壓力巨大等因素共同爆發,但港府政策並沒有及時代表港民的利益,這就激化了本土右翼勢力以及普通市民對普選的渴望(選出那些能推行反應人民群眾意見政策的特首)。
一句話,迎合併改造香港的本土認同,由於當年文宣統戰沒有系統的統籌策劃,反成了黎某人的好幫手,黎某事半功倍。
當時文宣不適應大環境,水平不夠。
當時,對於香港本土右翼媒體來說,統戰部門+文宣媒體=豬隊友+好對手而香港蘋果日報把這一弱點利用得淋漓盡致。
黎在延緩「香港意識國有化」抵擋統戰方面,也達到了大體的目的。
在追求香港高度自治這方面,面對一時脫離當地群眾路線的統戰方案,保持港英的殖民政策但又無法及時匡正,所以香港依然是個很畸形的社會。
——以下是私貨,只代表當時心境——
平民螳臂當車,每個人都是見證者,見證這個小島如何變化。就像被劇透的電影,每個人都知道結果如何。
我認識的一個香港公務員微博說:「(十七年)對我個人而言,就是一部從熱情擁抱大中華主義到狂熱到懷疑到詫異到鄙夷的進化史。」他從統戰工作者、大中華主義者逐步變成自由派、自治主義,這個過程是由某些日常見證所啟發、而後自發的。黃秋生當年是反對殖民的左派,如今依然是支持民主普選的左派,黎智英本人就屬於受迫害後參與大逃港的,現在支持站鐘的中年人很多是極力支持回歸、擁護中央的,而且還有保釣人士,誰能說他們不愛國?
思想左右不妨礙他們愛香港和追求自治。普選不代表獨立。一個正仆街的媒體商人,但我要說,幸好今日香港有他。
這是一個簡答。
擁抱 Internet
不得不說,壹傳媒是香港最緊跟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媒體了。《蘋果日報》的網站、蘋果動新聞的 app,影響力很大。在這一點上,香港的其它媒體是明顯落後的。這背後跟黎智英敏銳的市場嗅覺是有關係的。
關於「譁衆取寵」
壹傳媒有譁衆取寵、內容不雅這樣的行爲是事實。黎智英這種做媒體的方式的成功是港臺新聞界的悲哀。
但是錯不在他。在北京政權的經濟打壓下,凡是有骨氣不諂媚北京的媒體,都不得不面對財政困境。於是像蘋果日報這樣的媒體不得不通過製造低俗新聞來吸引讀者,以維持自己的生存。
哀哉痛哉。
最後不得不說,雖然壹傳媒名聲不佳,平日各種捕風捉影很黃很暴力,但是在原則性問題上,做出的表率還是不錯的(譬如《良知的天使》)。
黎智英本人
而在傳媒本身以外的領域,黎智英先生是令人敬佩的(譬如捐款支持社會團體)。他至少能夠挺直腰板面對無數威脅、誹謗和攻擊,這也是很不錯的。再補充:有朋友提到,蘋果日報是香港新聞自由仍然存在的重要標誌,這一點我非常同意,蘋果日報的存在,確實是能讓我們看到,聽到不同的聲音,但是因為問題本身是「蘋果日報在新聞界的地位」,單單就新聞界這個範圍內,我個人認為蘋果的地位並非很高。
而且這個問題如果想保留,必然只能聚焦於這個報紙本身來談談,如果把某某運動又扯進來一起說的話,我看這問題也存在不了多久了......
關於蘋果日報,有的朋友提到「香港蘋果的存在是香港報業輿論自由的唯一標杆。」
忍不住上來打個臉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2014年對香港媒體可信度的調查:蘋果集團旗下的兩家報紙(蘋果日報及爽報)在2014年可信度排名分別是第21位以及第17位 (一共21家報紙),我不知道「輿論自由的唯一標杆」這種標準從何而來?在新聞可信度方面蘋果日報並沒有得到香港人的認可。
———————————————————————————————————————————原答案:黎智英先生和他的蘋果日報一樣,都是那種讓人又愛又恨又好笑又市井的感覺。如果要問黎先生在新聞界的地位,我個人認為並不會很高。因為蘋果日報在新聞界並不是以恪守新聞道德和公信力著稱的,上面幾個回答硬是要把蘋果日報寫成「香港良心」也真的是很好笑,蘋果日報最多是「香港開心」好伐。
關於蘋果日報,請見:史上最沒有新聞道德但是最好看的報紙——香港蘋果日報 - 漂港紀 - 知乎專欄黎先生的評價,我簡單說兩個方面1.議員大金主
黎智英在二年內曾向多名泛民議員和政黨捐款達4000萬元。以下是部分捐款名單2012年4月 陳淑莊 50萬2012年4月 毛孟靜 50萬2012年4月 涂謹申 50萬2012年10月 陳日君 300萬2013年11月 陳日君 300萬2013年2月 李柱銘 30萬2012年4月 四個政黨 (未透露名稱 ) 950萬2013年6月 陳方安生 30萬2013年7月 陳方安生 20萬2014年1月 陳方安生 300萬2013年6月 鄭宇碩 30萬2013年6月 梁家傑 30萬2013年10月 李卓人 50萬2013年10月 梁國雄 50萬2013年4月 朱耀明 20萬2014年4月 朱耀明 20萬2013年10月 民主黨 500萬2013年10月 公民黨 300萬2013年9月 香港民主發展網路 50萬2014年6月 民主黨 500萬2014年6月 公民黨 300萬2014年6月 梁國雄 50萬2014年4月 李卓人 100萬向泛民政黨(民主黨,公民黨)捐款我個人沒有任何異議,甚至可以支持,因為這絕對是黎先生的自由和權利,但是向立法會現任議員的私人戶口裡捐款這是什麼行為?今年一月,立會辯論梁家傑動議的捍衛新聞自由議題時,多名泛民議員包括李卓人、毛孟靜及黃碧雲等,更直接發聲為《蘋果》聲稱被抽廣告護航,指港新聞自由遭打壓。(議員們真的是在維護新聞自由而不是收錢做事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時候他們都收了錢,但是沒人申報過)
泛民議員以個人賬戶收取巨額捐款,並沒有向公眾披露內情,也沒有像立法會申報,在被媒體披露以後才以各種理由搪塞,此事現在正由廉政公署進行調查。
2.挑起中港矛盾
蝗蟲廣告就是在蘋果日報和爽報出現的,其他的我不多說了,有興趣的隨便買張蘋果日報看看就知道。另外,蘋果日報自己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當做新聞界的標桿或者旗幟,人家是做娛樂報紙的好吧,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改成:如何評價黎智英在港台娛樂界的地位?
中文大學民意調查全文鏈接:http://www.com.cuhk.edu.hk/ccpos/images/news/PressRelease_140102_credibility.pdf又一個港媒淪陷了。
一片讚譽讓人不得不唏噓。其實我更想問的是炮製出「蝗蟲廣告」的人會有怎麼樣的「令人敬佩的人」。
回答建議修改:包含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
作者修改內容通過後,回答會重新顯示。如果一周內未得到有效修改,回答會自動摺疊。
推薦閱讀:
※如何能提高今日頭條的頭條號申請成功的概率?
※在大陸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訂閱每期的The Economist?
※有哪些英文新聞APP值得推薦?
※2016年還有三天就過去了,這一年都發生了什麼大事(新聞)?
※為什麼很多人對黨媒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