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叔本華的書從哪一本開始比較好?
韋啟昌翻譯的整個系列都相當好,建議先看《人生的智慧》,然後《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最後《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前三個都非常易懂,且十分精彩,妙語連珠。最後一個是叔本華哲學代表作《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原理》的節譯,有些地方涉及一定的哲學邏輯,需要一定的哲學基礎。不過叔本華已經是哲學家裡闡釋問題最清楚,最好懂的一個了。個人認為韋啟昌的翻譯是叔本華的翻譯中最好的版本。叔本華的哲學的確驚世駭俗,無與倫比。
首推《人生的智慧》
個人不認為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籠統的看法,相反,我覺得他是個力圖使自己充實的無為者,可能跟老子有不少相同之處。
讀他僅僅不到半年,對於我這樣哲學還沒入門的讀者來說, 淺談 二字可能都顯得不夠格,但我實在找不到其它好點的形容詞了。
下面談談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上的獨特的角度,他認為: 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其影響之大。
大概是蝴蝶效應那樣子。 而每個人到底生活於何樣的世界,先取決於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因此,每個人的世界是貧瘠的,膚淺的抑或豐富多彩--------------- 這視各人的頭腦而定。 他講的這兩個道理其實我們都懂,卻說不來,可他一表達出來,就感覺沒錯,是那樣。 很多情況下,他的三觀非常不正,不過我喜歡。我照搬一段他的原話。
謙虛是美德。 這句話是蠢人的一項聰明的發明;因為根據這一說法每個人都要把自己說成像一個傻子似的,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叔本華的這段話在很多場合可能並不適用,卻的確說出了不少人的感覺。
還有一段精闢的有些偏激的話。
最廉價的驕傲就是民族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這一事實: 這個人缺乏個人的、他能夠引以為豪的素質。
在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上的用戶評論中不少五毛黨可能就是他說的那種人。而且虛榮心還跟蛇頭似的。
關於獨處,我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這句話可能也是叔本華流傳最廣的一句。沒人真的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不想喝太多沒意義的酒,談太多未來,過去,以及現在,也不想談理想,談感情。我甚至不想說話。孤獨是一味毒藥,我已經上癮了,戒不掉也不想戒。
這段話是我自己說的。
叔本華對於朋友圈也有不少客觀的甚至有點殘忍的看法:,他認為, 朋友間距離分隔太遠時間太久都會磨損友情,甚至我們最好的朋友也會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變成抽象的概念;相互之間的關切也會由此變得越來越理性,甚至這種關係只是慣性力的作用。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地受制於感官。不喜勿噴,叔本華的這種思想我原來也覺得太過了,但回想下來,又接受了,你接不接受那是你的事。
寫了這麼多,我還是沒有較好的把這本書中真正的精華表達出來,水平實在不高。
但我真心希望通過我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寫的文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讀這本《人生的智慧》,閱讀到真正的哲學,而不是我們在教科書上讀的充滿了政治鬥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個人以為《人生的智慧》比《蘇菲的世界》更適合作為哲學入門書。哲學是一門很純粹的學科,是大家都可以用到的知識。
它本是可以離我們很近的。《叔本華思想隨筆》,是一個合輯,裡面有他的一些談話輯錄,很輕鬆,好理解。
我讀叔本華第一本書《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是真正哲學的第一本書,深深地被吸引,很短的時間讀完,雖然講的是悲觀主義哲學,但是讀完感覺舒暢無比。全書語言比較通俗,舉例恰當好處,如果真的想了解哲學,建議直接讀此書,他的有些書講的是人生道理,和哲學並無太多關係。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一開始就能看到叔本華極端天才的,關於三類自由的描述,實在令人震撼。
給個建議
《人生的智慧》
下面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群中去,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他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他應鍛鍊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 的手段。韋啟昌翻譯的《人生的智慧》還有《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叔本華美學隨筆》。
然後是《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最後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另外還有一本商務印書館出的《叔本華論說文集》很多內容和韋啟昌翻譯的四本書是重複的,大部分來自於《附錄與補遺》,但翻的不太好。讀書是一個什麼活動?
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是主體,寫出來的書是客體。你閱讀的時候是主體,讀的書是客體。想知道閱讀某個作者的哪本書更好,其實就是這麼個問題:讀者作為主體,通過哪一本作為客體的書,可以最接近作為主體的作者?作者是定量,所以書也是定量,書只在形式上是變數。所以我們需要分別讀者以討論閱讀哪本書更好。
對於完全沒有哲學基礎也對哲學問題沒有興趣的人,包括只喜歡讀哲學史增長談資而不思考哲學問題的人,只推薦《人生的智慧》,沒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叔本華用散文的形式分析人如何規避痛苦。大部分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的人,都多多少少能在其中感到安慰。樂於社交的人,看了只會反感;不喜歡社交但被迫社交的人,看了只會難受,一般也不會對你的生活有什麼改變。
對於沒有哲學基礎但經常思考哲學問題,但是沒有接受過科班教育的人,或者說就是之前有評論說我是的「民哲」。我建議先看《論意志的自由》,有兩個譯本都有收錄這篇論文,《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和《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自己選一個看。我覺得這篇論文不需要什麼哲學基礎,如果感覺看不懂就去看《人生的智慧》。這篇論文主要討論自由意志問題,叔本華的觀點是人沒有自由意志,並且由此牽出了性格不變論,你可以看看他怎麼分析自由意志是什麼以及怎麼從各種角度為自己的觀點做辯護。
對於哲學系的人,如果是分析哲學、中國哲學,直接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研究道家的可以看《自然界中的意志》,儒家就別看了。如果是歐陸哲學,基本不可能跳過《純粹理性批判》,補一下《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然後去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如果是馬克思哲學,去看《叔本華及哲學的狂野時代》,覺得有趣再去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對於邏輯學專業的人,去看《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基礎好的可以看完後再去讀一遍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體會下兩者的聯繫。
對於英語或德語好的人,如果不是哲學系的建議直接去看《附錄與補遺》。
如果是文學系、教師、藝術生,建議去看《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文學系也可以先看《論道德的基礎》,可以看完後讀讀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如果是物理系的學生,主要看你的立場和需求。比如一般喜歡費曼的人我都推薦他們去看《論視覺與色彩》,基本看完後他們就不會看叔本華任何作品了。如果你有較強的形而上需求,在物理科研上感到了一定的空虛,去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對於未成年學生,別看叔本華,這是叔本華自己說的,他不希望你看任何哲學書。
對於沒有哲學需求的人,別看叔本華,看《人生的智慧》只能生氣,看了有害健康。
對於女人,如果你看過叔本華的《論女人》感到氣憤,那基本不用看任何哲學書籍了。如果你能理解但不好奇,建議去看巴特勒的《性別麻煩》。如果你好奇,那就忘了什麼男人女人吧,自己去看上面對號入座。
對於與叔本華無關學者,沒必要讀原著,國內也沒有
很好的二手資料,自己去哲學百科看二手資料推薦,順便讀讀哲學史書里關於叔本華的介紹就行了。對於專門研究叔本華的學者,我沒什麼好建議的也不用我建議。我還是說一下自己的意見吧。哲學不是心理學,不要過分把《寫給自己》和叔本華的哲學聯繫在一起。
對於宗教信徒,佛教徒可以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基督教徒推薦去讀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伊斯蘭教徒我缺乏了解就不推薦了。
對於想練習閱讀分析技巧的人,去讀《人生的智慧》。可以應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閱讀技巧去閱讀。
對於想練習文學寫作技巧的人,去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用理解任何概念,單純看叔本華怎麼行文,怎麼安排文章結構,怎麼運用修辭技巧。
對於想練習論文寫作的人,別看叔本華,多看看現代你學習領域的論文。最好是先讀柏拉圖和康德再來讀叔本華,讀叔本華要先讀《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華的博士論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他哲學的基礎。再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其他散文集可以不按順序讀,散文集語言非常優美。
對於我這種膚淺的人,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這種高深的看不懂,但強烈推薦人生的智慧,看完覺得電視上宣揚的那一套好假厄,被洗腦的感覺,讀完這本書我才找到了心靈深處的東西
強烈推薦先讀韋啟昌翻譯的《人生的智慧》。
建議看叔本華的人先去看一下康德,因為叔本華是康德的崇拜者。但是在此基礎上,叔本華把康德的不可知論(當然康德本人不會承認,因為他認為不可知的不是知識)作了超越物體表象的延伸,即開創了唯意識論。
《人生的智慧》比起《作為意識和表象的世界》更通俗,更生活化,有些觀點就是放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你引起共鳴,頻頻點頭。但是整體上說來,哲學家的著作都非常羅里吧嗦,一是因為他們想法比較碎片,經常會無意識重複性表達以深化某一個觀點,二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總想做更全面的闡述。如果本身邏輯性好,懂得抓觀點進程,讀起來會輕鬆點。
然而,閱讀哲學書籍的趣味,就是讓我們今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回顧人類對於哲學和真理孜孜不倦的求索,那些曾經所有的錯誤,片面,彎路和盤旋上升奠定了今天人類對世界和真理的認識。在這點上,讀哲學著作和讀史都能讓你在短時間回顧成百上千年的進程,並為之動容。論充足理由律的四種根源
笛卡爾的書。
叔本華的作品值得一讀。但是其觀點見仁見智,要記住,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叔不如無叔,只有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有巨大收穫。很多讀叔本華的人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在看作品之前,先入為主的接受其觀點,然後帶著這樣的心態去閱讀,遇到其觀點不符合實際的地方不是質疑觀點而是修正實際使其適應觀點,這樣讀書是無意義的。
叔本華論說文集,宿舍熄燈了,我正在看。
建議先從康德入手,起碼先大概了解一下康德,然後再讀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像《人生的智慧》、《論生存與痛苦》、《道德與自由》等都是他為世人所寫的一些老生常談,他畢生精華可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聲明一下,叔本華書中的觀點並不是悲觀的,當然也談不上積極的。他的著作可能和他本人的實際生活存在偏差,畢竟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有一點無容置疑,叔本華是個偏執狂。完畢。
治療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推薦閱讀:
※「所有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這句什麼意思?
※尼採為什麼那麼崇拜叔本華?
※如何系統學習尼采和叔本華哲學?
※如何看待《攻殼機動隊》與叔本華之間的聯繫?
※如何理解叔本華的「人要麼獨處,要麼庸俗」這句話?
TAG:哲學 | 哲學入門 | 叔本華Schopenhau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