嚈噠人是不是就是匈人?

阿提拉是嚈噠人嗎?


不謝邀。我感覺這只是一道基礎知識問題。

  • 基礎知識1:匈人在歐洲出現的時候是在公元350年,主要活躍於4-5世紀。
  • 基礎知識2:嚈噠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時候已經是五世紀的事了。
  • 基礎知識3:匈人的語言不明,迄今沒有定論。
  • 基礎知識4:現在一般認為嚈噠的語言屬於東伊朗語支。

最後是一手資料。最早地把匈人和嚈噠聯繫到一起的記錄來自東羅馬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的《戰史》第一卷第三節,這一段建議配合《哥特史》里有關匈人的記錄一同觀看:

(1)後來波斯國王佩洛吉斯由於同屬於匈人、而被稱為白匈人的埃弗撒利塔伊人在邊界問題上卷人了一場戰爭,而集合了一支大軍,向對方展開了進攻。(2)埃弗撒利塔伊人無論事實上還是名義上都是屬於匈人這個民族的;但是他們不和我們所知道的任何匈人混合起來,因為他們佔據的土地同別的匈人既不鄰接,甚至不是離得很近;他們的領土緊接在波斯的北面;而實際上,他們的被稱為戈爾哥的城市正對著波斯的邊界,因此在兩個民族之間經常發生的邊界糾紛中,這個城市就成了一個中心。(3)要知道,他們並不是像其他匈人那樣的游牧民族,而是長時期有自己一處固定的美好的國土。(4)因此他們從不人侵羅馬的國土,只有在伴隨米地亞的軍隊時是例外。在匈人當中只有他們的身體和並不難看的面孔是白皮膚的。(5)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和他們同族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而且不過他們那樣的蠻族的生活,這一點也是確實的;但他們是由一個國王所統治,並且由於他們有一個法治的體制,所以他們無論在他們相互間還是同他們的鄰人打交道時完全和羅馬人與波斯人一樣地遵守權利和正義的原則。(6)而且,有錢的公民習慣上他們自己身邊都有一批友人,數目按情況的不同是二十人或更多的人。這些人永遠是他們宴會時的同伴並且在他們的全部財產中擁有一個份額,就是在這件事上享有某種共同的權利。(7)因此當把這樣一批友人集合到一處的這個人死去時,習慣上所有這一批人也要活活地同他一道被帶進墳墓。

—— 《普洛科皮烏斯戰爭史 上》p6-p7(拜占庭)普洛科皮烏斯著 商務印書館 2010.03

注釋:埃弗撒利塔伊人(Hephthalite),即嚈噠人。

以上。


不是。

匈人主體是比較純粹的北亞人種,最初基本沒有印歐種的因素,沒有絲毫的蒙古高原系統的政治制度影響,即沒有單于也沒有可汗,採取最原始的部落聯盟制度。

匈人的語言雖然沒有定論,但也就兩種爭議,一種認為匈人使用芬-烏語,一種認為匈人使用一種近似突厥語的阿爾泰語。就目前來看,突厥語說在學界佔了上風,基本可以認定匈人是一股突厥語族的古老的遠親和芬-烏語游牧民族的融合體。

匈人社會經濟發展程度極低,在剛開始接觸文明社會(即羅馬周邊的蠻族)的時候,匈人甚至連游牧民族都算不上,只能算有游牧經濟的狩獵民族。不會製造奶製品,不會修屋子不會搭氈房帳篷(蒙古包),不會冶鐵。

匈人的剺面習俗也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剺面習俗不同,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剺面是喪禮行為,而匈人的剺面則是孩子的出生禮。

俺目前比較贊同的一個觀點就是,匈人是在阿爾泰語人群還沒有形成一個大民族(如匈奴)之前的阿爾泰語原始部落西遷的後裔。他們可能是在匈奴從內蒙古出發北伐外蒙古統一蒙古高原時,被匈奴擊敗而西遷的渾庾、屈射、丁零等部族的後裔,這些部族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突厥語的祖宗。他們使用著一種古老的突厥語,然後在西伯利亞區域和芬-烏語的族群融合變遷並繁衍生息,完全隔離於文明世界之外,直到羅馬帝國晚期才因為氣候變遷西遷到了東歐。因為長期的文明隔離,導致他們剛出現於史料時,完全就是個原始人的狀態。

比如剺面習俗,可能古代阿爾泰語人群的剺面並沒有統一標準,但在分化為不同民族之後,匈奴-鮮卑-突厥一系則將剺面作為喪禮了,而匈人則將剺面作為嬰兒的出生儀式了。

嚈噠人是混血,但以印歐人種為主體,嚈噠人使用蒙古高原系統的政治制度,嚈噠的最高領袖稱可汗,王后稱可敦,封疆大吏稱葉護,有實權的貴族子弟稱特勤。

嚈噠人的語言目前沒有定論,但絕對不是阿爾泰語,目前推測應該屬於伊朗語但又沒有證據,因為文獻記載嚈噠語言又和波斯語、粟特語、塞語等不同。我比較認可嚈噠人源於車師(吐火羅人和阿爾泰人的混合體,游牧民族)的說法,所以嚈噠人的語言很可能是混有阿爾泰語因素的吐火羅語。

嚈噠人的風俗習慣和信仰,呈現一種混合性。嚈噠人信仰拜火教(源於東伊朗),有殉葬、截耳、剺面等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習俗。這種雜合東伊朗因素和蒙古高原因素的古民族,嚈噠之前也就車師有。

車師本來是匈奴在西域的一個忠心盟友,居住在吐魯番地區,匈奴人曾長期派兵在車師屯田。漢朝為了經略西域,與匈奴之間五爭車師,最終漢朝獲得完勝。車師的幾個重要據點都變成了漢朝據點,車師國雖存,但已經淪為完全的附庸再不復往日之盛。車師都城交河也成了漢朝的戍己校尉轄區,最終在十六國時期稱為漢人居住的高昌郡。文獻資料上並沒有說車師人都哪兒去了,當然很可能一部分融入匈奴最終可能成了鮮卑,一部分可能漢化,但車師人畢竟是西域古舊大國,融入漢人這種大海自然看不見痕迹,但融入匈奴了居然沒有給匈奴帶去吐火羅因素就很奇怪了,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猜測,車師人的主體部分其實並沒有被匈奴和漢人同化,而是在匈奴和漢朝的征戰下無法繼續在吐魯番生存,陸續西遷最終形成嚈噠人了。

至於為什麼無論匈奴還是匈人還是嚈噠,其自稱中都有「hun」這個詞的因素,大概是因為古代阿爾泰語中「hun」可能是「人」的意思。漢人最初將這個詞翻譯為「胡人」,用來指代北方和西方的外族。

匈奴和匈人自稱「hun」,是因為匈奴和匈人本就是阿爾泰語人群在不同區域分化的不同民族。

嚈噠人的自稱「hun」,則是因為匈奴往日的強大,以及嚈噠人可能性的先祖車師人曾經依附匈奴的歷史記憶。


厭達人當然就是匈人(hunas)

不要以為歐洲才有匈人(huns)

那麼多巴列維語阿維斯塔語巴克特里亞語粟特語梵語文獻都提到了hunas

廣義hunas分為厭達(白匈人)、寄多羅(紅匈人)、alchon huns 和nezak huns四支

由於厭達最強大最野蠻,在阿拉伯史書中中亞南部所有伊朗語游牧民族都被叫做厭達了

比如捺塞(Nezak),是個nezak huns,但還是被認為是厭達人

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hunas和huns究竟是不是一個詞,沒人知道

hunas經伊朗語轉音至拉丁語中成為xionites,和huns讀音不同,並不能成為二者不是同一個的理由


匈人有很多種,不但歐洲有hun,而且中亞伊朗印度地區也有xionite,音譯都很接近,但肯定不是同一種,歐洲的hun是黃種人,而中亞的xionite 無論是kidarite還是hephtalite都是白種人,語言上考證出來hephtalite是東伊朗語(來自維基百科),而hun據說是突厥語,因此,厭達可以是匈人,但阿提拉絕對不能是白匈奴


嚈噠人應該是印歐系的游牧民族,和匈人不是一支。當然匈人也不是「阿爾泰語人群形成之前(如匈奴)」形成的阿爾泰民族,匈奴語也不是阿爾泰語。現代阿爾泰語系雖然還有爭議,總體概念算是越縮越小,匈奴語,羯語早被開出除阿爾泰語。當然關毛眼中北亞來的都是阿爾泰。


推薦閱讀:

如何在自己的大腦中構建世界歷史(尤其是文明史)的地理和時空間的聯繫?
誰能詳細介紹蘭芳共和國?
拉丁美洲國家的發展為什麼和美國、加拿大,相差那麼大??
為什麼長城沒有成為世界奇蹟之一?
如何評價加里波第?

TAG:匈奴 | 歐洲歷史 | 世界歷史 | 中世紀 | 拜占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