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何以代替論語成為了國學?

弟子規和論語有很多衝突的地方,而且論語一書並沒有大肆倡導君臣父子絕對順從之類的,為什麼現代人反而以為綱常倫理是孔孟之道,難道孔子自己說的話反而沒有後人對其解讀更能代表孔子嗎?

原描述混淆視聽。


謝邀。

之前有過一個我自己的關於儒學分期的回答,我先找一下:

徐曉軼:很多人說中國統治者秦以來都是靠《商君書》治天下,難道不是靠儒術嗎?有沒有高手來深度解讀?

所以我的觀點是論語是夫子原生態時的儒學,而弟子規之類已經是儒學化的中國時期的儒學了。儒學化的中國之時,儒學承擔了非常多的職責,其中就包括意識形態的規定和社會秩序的維護。

由於論語中夫子展示君子當如何之時,並沒有一二三四五,第一大點的第123小點如何如何,而是言傳身教的由點滴具體行為來展示的,而由於論語的記錄並不包括當時完整的場景,很多時候夫子為何會這麼說,還是比較難以理解的。

所以,論語讀起來很容易,入門也很容易,記住夫子如何說就ok了,但想精通非常難,君不見,在知識泛濫到一文不值的當下,在這知乎,好歹還有幾個喜歡點儒學的,可基本上對論語都嗤之以鼻啊。就覺得論語就是大白話,根本不值得多下點功夫。

在我看,論語就是夫子在身體力行的演示一個君子當如何,這裡面當然還要刨去那些不合於時代的東東。真能讀懂論語,還是要下大功夫的。對於儒門士子都如此,對於一般的小民,更難了啊。所以採用弟子規這種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你要幹什麼、不要幹什麼,對於蒙童、對於一般民眾,考慮到傳統中國的識字率非常低,這在儒學化的中國也是自然的。

今天來看,對於儒學化的中國的開蒙書籍,拿來給小孩子學,是不恰當的。人都是需要一個知識積累期的,所謂思而不學則殆。今天看,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我的觀點還是死記硬背論語為好。就是易傳也是好的。自小就背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擇善固執長大的,心中總還會有一點良知的


現在認真思考問題的人有多少?

願意深入的思考和探討一個問題的人有幾個?

真正讀完全部論語的有幾個?通讀了道德經,易經的有多少人?

易經被人當成迷信,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等的優良品行有幾人做到了?

沒有,願意認真讀書的沒幾個,到最後都是把別人嚼過一遍兩遍以後吐出來的東西調個自己喜歡的味道再自己嚼兩遍吐出來,這就被當成了自己的東西了,不覺得可笑嗎?

現在很多人所謂的國學就是這麼個玩意,你們想讓三字經弟子規不流行?抱歉,tan90°。

現代人的文化素養有多低?我就一句話,一千人里能認全千字文里所有字的人不超過3個。而千字文是什麼?梁朝啟蒙教材,而且是一群真正的大學士集體編撰而成,結果這麼好的東西居然沒人珍惜,可見現代人的眼光低的有多可怕。

以這樣的水平要理解古代經典?抱歉,你們還是抱著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垃圾慢慢玩吧。


有個成語,叫「曲高和寡」。


三字經跟弟子規並列,恐怕是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我說這句話也不是要把三字經當神。蒙學讀物而已。把它們跟論語並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恥辱。

三字經算不得什麼巨著,但它跟弟子規是有區別的。這是關鍵。

弟子規寫的是啥,是你要這麼做,那麼做,這麼對,那麼不對。憑啥,你是上帝啊。其實你反過來看讀弟子規的人,他們的目的多是要求別人怎麼樣,說教性的東西。

三字經則不然,雖然也有說教部分,但都大而化之,大道理而已,不害人。其主要內容就像一個目錄一樣,教你九族是啥,五行,五穀,五音,朝代更迭,讀書的順序,天文地理。這些都是客觀的東西啊,能有什麼害處。像三綱五常一類歷史遺留問題,只了解一個概念也無傷啊。

弟子規是垃圾,不要跟三字經並列。

當然,也並非完全無用,像違法犯罪分子,頑劣者可以讀一下弟子規,矯枉則必須過正嘛,給他們洗洗腦也挺好的。以毒攻毒嘛~

讀了三字經,不去探究它目錄里的東西,等於白讀,看書光看個目錄有啥用。

一大批營銷號正在趕來~~~


不請自來。

你看有人教「國學」教《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谷子》的嗎?

退一步,有人講《史記》、《資治通鑒》的嗎?

再退一步,有人講《天工開物》的嗎?還有插圖,其實很適合給小孩講講。

再退一步,哪怕學學《詩經》呢?好歹還能有點文學熏陶。

再退一步,國學班講「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和「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嗎?

以上內容,哪條不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國學」不止包括儒家思想,而且也不能把孔孟開除儒籍。

至於「國學班」為什麼要做《弟子規》和「女德」生意,那隻能說……「有市場就有需求」。


謝邀

題主的這個問題提的很好。

之所以《三字經》《弟子規》成為《論語》的替代品,那是因為急功近利的文盲太多,導致文化辣條大師批量產生。辣條們不懂國學,又想在文盲市場上大撈一筆,怎麼辦?

當然是挑選最通俗的東西,把通俗的東西簡單化,簡單的東西弱智化,弱智的東西玄學化

等把一干人唬得東倒西歪的時候,

辣條們一套廣場舞跳完之後

就開始他們猥瑣的終極目的

徵收智商稅。

~~~~~~~~~~~~~~~~~~~~~~~~~~~~~~~~~~~~~~~~~

《三字經》是蒙學教材

換而言之就是給兒童啟蒙用的書冊

基本上等同於現代的幼兒識字指南

捧出幼兒識字指南做國學的大旗

這得有多愚莽才能幹出來的事?

文盲大仙們拿三字經禍害吃瓜群眾的原理就在於此

讀懂論語是有智商門檻的

這個門檻雖然不高,但確實擋住了一票人

至於弟子規

文化辣條們的最愛

口味重的人可以去嘗嘗

~~~~~~~~~~~~~~~~~~~~~~~~~~~~~~~~~~~~~~~~~~~~~

華夏學問是教人做經世濟民的大丈夫

不是給猥瑣的人熬毒雞湯喝的

想真正了解華夏文化

那麼就別看那些gay里gay氣的二手解讀

直接上手去看

讀不懂的話建議看中華書局的翻譯

沒有比這樣做更快的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許多後人,只是把文化當做生意做

說他們能解讀文化

這讚譽實在是太高了


看到這個提問,我想起了改革開放初期,廣大人民群眾把KFC當做西餐。

對於三字經弟子規的火,在我看來,憐憫中帶著反感,鄙視中帶著期待,頗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滋味。

這些年我們目睹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丟在路上的東西,想找回來是需要費很大力氣的。況且,找的過程,必定是原路回去,左顧右盼,低著頭走彎路。不過開始找,總是好的。

曾看過某學校的孝道課程,極盡煽情之能事,台上台下泣不成聲,群體歇斯底里,使我懷疑所謂的講師是否干過傳銷洗腦。也曾見識過某「國學速成班」,生背幾句論語,拿了本《易》棄其精華取其糟粕,牽強附會些成功學原理。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快,心思轉的更快,凡事講求高效率嘛,定個目標,開足馬力,沖就是了。

見過許多家長,自身文化修養不高,但對孩子寄以期望很高,所以見什麼班火,就報什麼班。我們這個海濱城市流傳著一個說法「男吃參女吃鮑」,哈哈,魯迅先生提到過中國人喜歡吃竹筍是因為愛其「挺然翹然」(本是反證,但斷章取義放在這裡挺合適)。能火,說明大家知道這是一種病,得治。但是文化靠的是涓涓細流,靠的是潛移默化,論語尚且是入門教材,拿一堆幼兒園小班的教材當文化,還弄得這麼火,呵呵。我們的確需要找回傳統文化,但不能急功近利,吃肝補不了肝,反而容易得脂肪肝。治療文化的缺失,就好像治療一個餓得皮包骨頭的人,需要慢慢調養,見有快餐食品就胡亂拿來填飽肚子,不是噎死就是撐死。

我相信墨菲定理,習慣預測壞的結果,但這不妨礙我是個樂觀的人,因為我知道,再壞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雖然不贊同,但我相信開始尋找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哪怕只能讓一小部分人產生興趣,願意深入,那就是成功的。我們應該更包容,哪怕包容淺薄和粗鄙,只有廣開言路,才能百家爭鳴。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三字經里都說他自己只是基礎,然後還要繼續學四書。所以顯然三字經不是論語的替代品


謝邀,不可,各有特色,互補不足。


我覺得你可能沒有讀完 論語,私以為 論語 的綱常很明顯。

另外,三字經這類讀物在低齡階段,孩子還是可以懂一些的。而 論語 難度絕對要比它大。我在高中階段沒有老師的幫助,都還不能確切地理解論語的部分內容,更不用說把它作為啟蒙讀物了。


您好,謝邀。

末學試說一下。

我們先來思考幾個問題。

公民需不需要守法?

開汽車需不需要遵守交通法規?

戰士需不需要守紀律?

工人需不需要遵守廠規?

學生、孩子需要遵守什麼呢?

無論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單位,乃至一個國家,都是由人組成的。交際和做事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可是又難免意見相左利益不均。

於是,為了保護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維護社會運轉的正常秩序,大家自發總結出來做人做事的經驗和教訓。

在國叫法,在家叫規。

因此,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

規矩不是為了約束某個人的,規矩是為了保護所有人的。

論語與弟子規三字經是否有衝突,末學淺薄,尚未發現。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不是孩子,而是我們每一個人。

孔子用這句話描述了每個人踏入社會之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孝代表怎樣和長輩領導相處,懂規矩;

悌代表怎樣和平輩同事相處,會團結;

謹慎是對待做事的態度,辦事准成;

誠信是與人交往的原則,說話靠譜;

泛愛眾的愛,不是慈愛、不是奉獻,而是尊重。對所有人都要尊重;

親仁是學會選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要結交上進的朋友;

行有餘力。餘力是遊刃有餘,前面的都做到了才是有餘;

文代表能力培養。無論古今,有文化的人總是在最高的層面做管理者。

我們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領導、同事、朋友,我們希望用什麼樣的人呢?我們希望結交什麼樣的人呢?

不懂規矩的?不團結的?做事馬虎的?說話不靠譜的?我行我素的?和流氓混的?粗魯無知的?

顯然不會!我們希望結交的,一定是孔子描述的人。

道理懂了。怎樣擁有這些品質呢?學啊!練吶!這些品質是需要鍛煉養成的,不會憑空而來。

每一個朝代都會有啟蒙教育,事例禮節或許有損益,但都不會背離孔子描述的道理。

弟子規是清朝李公毓秀根據當時社會情況編撰的,淺顯易行,但絕無違背孔子描述的道理之處。

弟子規不是國學的精華,但卻是國學的基礎。基礎紮實,才能蓋起萬丈高樓。

讀書為明理,讀弟子規亦如是。我們要讀懂其中蘊藏的哲理,這樣才會有信心去學習應用。

結語。

弟子規是以家庭為背景的,鍛煉生存能力的方法。因父母是血親,可以提供給我們無數次鍛煉的機會。

最後,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一個有趣的問題。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老師呼,應勿緩;老師命,行勿懶。

老闆呼,應勿緩;老闆命,行勿懶。

配偶呼,應勿緩;配偶命,行勿懶。

父母賜予我們生命;

老師傳授我們文化;

老闆付給我們報酬;

配偶滿足我們需求。

和父母對著干,依舊可以蹭吃蹭喝蹭錢花;

和老師對著干,罰站看門找家長;

和老闆對著干,滾蛋!

和配偶對著干,離婚!

看起來還是父母最傻!!!

看起來還是父母最傻!!!

看起來還是父母最傻!!!

唉……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因為有一大票不懂如何養孩子的家長,自己沒做好還妄圖讓孩子聽話。


巴格達迪為什麼代表了穆罕默德,博學又溫和的伊斯蘭學者們寫了無數精妙的文章怒斥極端主義歪曲了教義,然而毫無用處。當然,學者們或許本來就沒指望那些文章能對極端主義者有什麼用處,只是想讓古蘭經在接觸咖啡樂時裹上一層黏糊糊的偽裝。至於我則只想問,巴格達迪和學者們,究竟誰是正信誰是異端?

儒家同理。


謝邀。

您提的這個問題,我從4個方面來作答:

1.三字經、弟子規不入於四庫全書。也就是說,在古代,三字經、弟子規並不被視為儒學的學術作品。因此,一直以來,三字經、百家姓都是作為民間啟蒙讀物來教幼兒的,到了《論語》才可以算作儒學的入門讀物,進入官學教材。所以,論語是儒學入門第一書。這個區別不搞清,後面幾點也就無從談起。

2.儒學的範疇很廣,以孔子時代而言,主要是刪述「六經」。其中的《禮記》講的是社會秩序和準則,對於君臣、上下、貴賤等有很多明確的規定。後世的倫理道德大多數都是從《禮記》慢慢演變出來的,進而形成了封建禮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綱常倫理。

3.孔子所創製的文化,是承上啟下的文化。在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及後代弟子門在傳播學說中,分為了不同流派,史稱「儒分八派」,他們對於孔子思想的解讀不盡相同,以後的朝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學術見解,推進儒學的發展(當然,這種發展有的偏離了孔子的原意),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讀論語,再讀後代的一些文章,感覺觀點不太一致,甚至前後矛盾的原因。因為,任何的思想都是在發展變化的。

4.儒學經典的意義在於,他具有永恆的魅力和價值。我想我們不必拘泥於詞句的解釋,可以藉助他人的解釋,自己去探尋正確的意義。倫理綱常已經成為過去時,新的道德秩序還在成型之中,這就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文化使命吧!

僅供參考。


授權轉載:《弟子規》是一個爛番茄,兔老師說你們再也不要和她討論這個事情了(黃曉丹)

《弟子規》誕生於清代,而做清代文獻研究的江南大學黃曉丹老師,接觸了大量清代的詩文集、傳記和家譜,卻從來沒看到過哪裡提到《弟子規》。她問及研究民國文獻的朋友、讀過大量現代學者的回憶錄和傳記的朋友,發現他們也都從未見過《弟子規》。特地和黃老師打了聲招呼,同意了我微博上轉載她在《兒童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上的講稿。

《弟子規》在古代是賢人君子們少年時代的啟蒙讀物嗎?

海峽兩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規》拿來做碩士論文時,都會碰到兩個問題,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及解放後一直到2000年,對《弟子規》的研究文獻都太少。

《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絳州的一位秀才,因為沒有中舉,也沒有其他學術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時代人對於他的記錄很少。台灣師範大學的劉雅苓同學在她的碩士論文里比對了各家的觀點,大致確定李毓秀生於順治四年(1647)、卒於雍正七年(1729)。

東北師範大學的周明傑同學在他的碩士論文里羅列了大陸館藏的《弟子規》的十二個版本,其中最早的一個刊刻於咸豐六年(1856),而劉雅苓同學在台灣收集到了四個版本,最早的一個刊刻於同治五年(1866)。這告訴我們兩點:第一,《弟子規》在作者死後一百多年才被人們注意到;第二,《弟子規》的出版其實是在鴉片戰爭之後,是近代的事。

清光緒戊戌年間版賈存仁節訂《弟子規》

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歷史紀年圖,會發現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規》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處於中國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傳中說「古代出現了那麼多賢人君子,寫下那麼多唐詩宋詞,都是因為古人從小讀《弟子規》」這是不合適的。

另外一件我覺得奇怪的事情是,不管台灣還是大陸,所有人要證明《弟子規》曾經很流行,就引用這句話「《弟子規》編成後,因其通俗易懂,易於背誦,甚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還將其定為私塾、義學的必讀教材,甚至作為『勸善』書籍,在祠堂、茶館、書館中進行宣講,使其廣為流傳」。事實上這句話的源頭是1974年3月,發表在《天津師院學報》上的《&<弟子規&>宣揚了什麼》。

作為批判文章,「廣為流傳」的說法有誇大和臆測的嫌疑,但是其中說「在祠堂、茶館、書館中進行宣講」大概是有根據的。我在《四庫大系系列資料庫》9153種書里,檢索《弟子規》,只找到兩條文獻。說明它真的沒有很廣為流傳。但檢出的一條文獻說:「勞乃宣,字玉初,浙江桐鄉人。同治十年進士,……任吳橋,創里塾,農事畢,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規、小學內篇、聖諭廣訓諸書,歲盡始罷」(《清史稿·勞乃宣傳》)。

這兩條文獻對照,告訴我們,《弟子規》在最初的使用環境是祠堂、茶館、書館,使用對象是幹完農活的成年人。這又解釋了我的兩個疑惑:第一,為什麼我看過的所有清代詩人的自傳都說自己是從論語、詩經、唐詩開蒙的,因為《弟子規》的適用範圍是社會下層;第二,為什麼《弟子規》裡面對兒童的童真童趣沒有一點欣賞的意味,因為它本來就不是專門寫給兒童的

我們再回到《清史稿》去看勞乃宣使用《弟子規》的效果,就會發現,他遇到的問題是原先那些成年農民不識字也看不懂政府的法令,經常幹些違法的事,學了弟子規之後,能讀一些法令了,不違法了。那我就要問了,今天我們為什麼要拿一本近代才被注意到的,主要用於向那些被剝奪了更高發展要求的農民勸善的行為規範,來作為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的依據呢?李白杜甫沒有讀過它、清代的知識階層也不讀它,它在今天是不是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

那麼我們來看看,它是從何時開始被捧高的。我們看這張圖,是中國期刊網上以「弟子規」和「三字經」分別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的結果。從1956-2000年之間幾乎沒有人提到弟子規,但從2004年開始,它就飛速上漲,到2008年曝光率超過「三字經」。2004年之後的十年間,「三字經」的使用率膨脹了2.4倍,而「弟子規」的使用率膨脹了70倍。它在文獻資料庫中的檢出率對應著它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遠遠超出《三字經》和《論語》。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台灣師範大學的劉雅苓就說,《弟子規》研究,是到民國八十八年(2000)才得到重視。

《弟子規》在今天為什麼一下就走紅了?

那麼,99年到04年之間發生了什麼?《弟子規》為什麼一下子就走紅了?故事要從台灣說起。九十年代,台灣迎來了解嚴後的教育自由化時代,1991年,儒家經典正式從台灣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獨尊的地位。1991年10月17日《聯合報》有一則新聞報道此事,新聞題目是《兼容並蓄諸子百家,不再專攻四書內容,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決定重編》。

因為官方減少提供儒家教育,那麼那些原本就喜歡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間結成團體了。同時,因為九十年代台灣教育在理念上實行「社會觀念鬆綁」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術上支持「彈性課時」和「在家上學」,因此不管你是結成基督教教育團體,還是佛教教育團體,還是讀經教育團體,都比較容易。

因為政府減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間就湧起力量彌補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灣教育部停止《四書》為中學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時,民間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讀經了。王財貴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二十年間,王財貴的讀經書目其實是有窄化的趨勢,最初他的讀經書目包括中西經典,但後來為了「便利、普及、實效、實證」的目的多次修訂,真正普遍得到實施的,讀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規》。

而同時台灣各種宗教團體也希望借著讀經來擴大自己的聲譽。在1993-2000年之間,台灣天帝教、一貫道、佛教的各種組織都捐印了大量讀經手冊和書籍。而這些宗教團體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簡短、不涉及形而上辯論的《弟子規》。十年前,大部分人獲得的第一本《弟子規》都是從佛教寺院里拿來結緣的。

但《弟子規》在大陸的流行,更要歸功於凈空法師。2004年,凈空的「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廬江湯池奠基,2006年開始對外招生。到2008年解散之間,總共耗資2億。湯池實驗號稱僅僅讀弟子規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離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歸鄉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閉戶。這個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尋求心靈寄託的現代人,在06-08年之間,大量的白領辭去工作從北上廣奔赴湯池。(可參照南周報導《離開「孔子」的日子》)

我們講了這麼多,說《弟子規》寫出來是到鴉片戰爭後,流行起來更要到二十一世紀,無外乎就在證明,它並不是「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那麼,「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到底是什麼呢?有同學在寫關於傳統蒙學的碩士論文時,綜合了十位學者的觀點,發現他們說得都差不多,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異議,就是分為五類。用鄭振鐸先生的命名法,就是「倫理、故事、識字、常識、詩歌」五類。而且在每類之中,都有十分豐富的文本可供使用。

我自己是讀古代文學的,我知道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中有多麼大量的故事、常識、詩歌。我自己是一個小孩的時候就被這種東西迷住了。因此我想說,傳統蒙學是非常豐富的,《弟子規》頂多屬於其中「倫理類」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以為「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就是把一千多字的《弟子規》讀個五百遍一千遍的話,不要說不能培養一個合格的現代兒童,也遠遠不夠培養一個合格的古代兒童。這樣的小孩就是放到古代,也是一個只會複述一些僵化的道理,而不知道自然知識、生活常識、不會講故事,不懂得鑒賞詩歌,沒有用處,沒有趣味的人。他在古代也不會受歡迎的。

偽滿宣揚「孝為先」的讀本(偽滿皇宮博物院藏)

結論:為什麼說《弟子規》會給現代人帶來的心靈衝突?

那麼我這部分其實要想講兩個結論:第一,《弟子規》不能代表傳統蒙學的全貌,要防止對傳統兒童教育的窄化;第二,傳統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對抗互相補充的因素,這是傳統不斷煥發生機的動力來源,要防止對傳統的極端化。因為它極端化的一天,就是死亡的那一天。

有人問:「《弟子規》不屬於傳統經典,那麼有沒有可能,它正是因為符合了某種現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經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我覺得一個時代的文化狀況中有三個必須得到平衡的訴求:過去傳統文化資源的如實繼承;當下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滿足;未來發展潛能的醞釀。

首先,說古代的賢達都是讀了《弟子規》才成為賢達的,這就不如實;

其次,要談當下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滿足就要談到現代的兒童觀。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來說,「童年」是被發現的,在現代之前,所有國家所有文化,都不認為童年具有獨立的價值。在那時候,文化假設童年只是成人的準備期,童年縮得越短越好,兒童越像成人就越得到表彰。但是在現代社會中,「童年」被賦予了獨立的價值,隨之衍生的,就是兒科學、兒童教育、兒童文學、兒童心理學等學科的產生,以及專門的童裝、兒童語言、兒童遊戲場所、兒童保護法案的出現。

現代心理學,不管是皮亞傑還是艾瑞克森,他們都認為你人為縮短童年期,就會帶來不可更改的創傷,發展就沒有後勁,潛能就沒法實現。因為這個前提假設是根本不同的,你無法在一個「童年具有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價值」的假設之下,去執行一種僅僅著眼於訓導兒童成為成人的行為規範。

第三,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而言,當下社會以及未來社會,已經不可避免地告別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社會,兒童必須學習如何在陌生人社會中與人合理合法相處的技能。

《訓蒙文》

因此我最後要談到學習《弟子規》這樣的文本會給現代人帶來的心靈衝突。我並不覺得讀《論語》會導致這樣的衝突。

當涉及到那些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的內容時,《論語》和《弟子規》帶來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因為《論語》不是一個行為規範,而是一個建議。論語基本上是講一個大致的道理,孔子從來不越出他的時代和處境隔著幾千年的社會落差直接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而且《論語》之中具備著多個聲部,使得你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個恰當的建議。

所以當現代人讀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時候,我們不會有焦慮覺得不要坐在凳子上了,趕快去弄一張席子鋪在地上。但是《弟子規》每句都是在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哪怕他完全不知道你是誰,你的具體處境是怎樣委屈的,它依然以強烈的訓導口吻和死板規定對你提出種種要求。這使得我們必須歪曲自己的生命經驗來湊這個文本,導致生命體驗的虛假化。

我非常喜歡榮格心理學中對於在世界各種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的聖賢之說的墮落化的解釋。他們說,所有聖賢的教諭,都來自於他們真誠的生命體驗。而當你能真正體驗宇宙的真實、生活的本質時,這種覺醒的經驗是不需要你額外再提醒自己去記住的。只有當人不能再獲得這種體驗時,才會希望將它記錄下來,甚至變成教條,靠意志來執行。而如果它只是教條,而不能與自己真實的體驗結合的話,就會帶來道德的虛偽化。這就是所有聖賢之學墮落的軌道。

如果我們談「兒童傳統文化教育」只著重外在的行為規範,不著重內在的心性涵養,那它必然也是墮落的。

我想,無論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能在現代社會實現兒童個人的潛能的最大發展」,還是「如何能傳承傳統文化中優雅和高貴的內容」我都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在千千萬萬的文本中選擇《弟子規》。

PS:本文為黃曉丹老師在2015年11月29日首屆「親近母語」《兒童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上的講稿,經講者授權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因為現在教所謂國學的人根本理解不了《論語》,只能扯誰都看得懂的三字經和弟子規。

磁爆步兵楊教授和某書院不就教弟子規嗎。

《論語》有多難理解?看看于丹鬼扯的講論語就知道了。

《三字經》就跟《千字文》的進階差不多,《千字文》是教孩子識字,《三字經》和《弟子規》是在識字的基礎上學一些基礎的做人道理。

那《論語》是什麼?《論語》是中國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跟弟子的日常對話整理。現在好多黑孔子的半吊子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斷章取義,從一句話來否定孔子。這種事其實現在也有,現在最火的新聞不就是某衛視胡亂剪輯導致某藝人像瘋子。

現在最喜歡亂黑的點無非包括孔子看不起勞動人民、孔子看不起女人、孔子唯階級論給當權階級站台等等。

駁斥幾個很低能的舉例(上一次看論語是幾年前了,手機搜索不方便全憑記憶,原文不貼了)

1孔子看不起勞動人民,扯這個的最喜歡說的一個故事就是孔子的弟子樊遲向孔子請教種地和種花,孔子回答我不如老農和我不如園圃。講真的,這是最弱智的黑點,人家實事求是,不會就是不會也有錯了?人家可是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非得和現在很多老師和噴子一樣一樣不懂裝懂,這才叫看得起?更別忘了,第一個提出有教無類的就是你們口中看不起勞動人民的孔仲尼。

2孔子大男子主義看不起女人

喜歡拿這個說事的無非就是那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我前面說過斷章取義的事,這個就是典型的斷章取義。《論語》是日常對話,而不是一段段陳述的論句。

這裡我就不說女子二字的解釋在文言文里有多少了,存在爭議免得別人說我硬洗地。小人二字和現在就有很大不同。都知道四書五經有一本《大學》,《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喜歡讀書的可以自己去看看,而在古人看來,不遵從大人之學的都是小人,這是個中性詞,而不是現在罵人的詞。

這件事原文記不清了,大約是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當時帶著弟子在某國遊學,該國國君有個夫人知道孔子名聲很大,想請他吃飯還是幹嘛來著,問題來了,這個女的名聲不好,小心眼。但孔子還是要去,弟子就問孔子這樣的人你去理他幹嘛。這才有了孔子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全文語境人家說這種女人跟小人一樣,你親近他他上天,遠離他他有記恨你。有什麼問題?有,怪就怪古人紙筆貴,寫字說話簡單。就跟《盜墓筆記》里那個段子一樣,某國君問軍師問題,軍師曰:然!國君回去苦思這個然的意思,然後病倒了,軍師在床邊,國君問這個然是不是這麼個意思,軍師微笑曰:然。國君卒。

解讀論語,解讀古人請結合語境,而不是斷章取義。

中國歷史上這麼多思想家哲學家,自己的東西都沒搞明白就去整天喊外國的月亮圓又圓。對這種人借用一句古文來說

籍父其無後邪,數典而忘其祖。

————《左轉·昭公忘了第幾年》


曲高和寡。

陽春白雪不懂,又覺得懂音樂的很牛逼,於是組團唱下里巴人。

唱的多了,自己都當真了。

更根本的是,「國學」這個東西啊,確實沒用……

唱陽春白雪的,飯都吃不飽啊。


國學應該和其他學問一樣,應該是金字塔形的,他應該有低層次的,有中等層次的,還有高層次的和高深莫測的。他應該是有次第的。

你不能學到了高層次的國學,就說那個低層次的就不是國學了。所有的對我們人類有利的,引人向善向上的,中國人的學問都應該是國學。都應該保留,可以讓各種根性的人,各種層次的人,都從中得到利益。因為人的根性不同,層次也不同,他們會從各種不同的學問中得到利益。

有人講,有人學,那麼不管是高層的低層的,只要是引人向善向上的,那麼都應該相互讚歎隨喜和鼓勵。

你不能上了大學,就說小學裡的知識就不是知識了。也不能上了大學就看不起小學了。

所以有人學三字經弟子規那很好!有人學論語大學中庸也很好,都是國學,都是引人向善的,都應該讚歎隨喜!

所以你學好你的大學中庸論語,他學好他的三字經弟子規,都很好。

如果你是一個專業人員,或是一個專門研究國學的人,就有責任把這麼一個中國人幾千年中留下來的知識寶藏進行整理,分門別類,理清高低次第,出一套國學全書,到那時他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如果你對一些問題有爭議或看法,那麼你可以另寫文章或出書來討論。但前提是要把古聖賢的學問原封不動的先保留下來。

所以你不要吵,不要鬧,要相互讚歎隨喜鼓勵才對啊!


現在中國國學班市場完全是取其糟粕棄其精華,看看女德班,看看青年戒淫班,看看豫章書院。

想起我原來上的國學班,老師都是高學歷,她給我們講三國,講論語講紅樓 評水滸,看看兵法念念詩經。

她還告訴我們封建時代的局限性,潘金蓮其實也是敢於反抗命運的女子(一個女的被買來買去,你難道還罵她淫蕩么?三聖母跟她的區別就是三聖母沒被賣過罷了)

現在一群垃圾人打著國學受智商稅,難受


因為《弟子規》成書於清朝,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文化最專制的朝代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討厭春節?
在東亞國家和地區中,哪個繼承了更多的中華文化?
為什麼春秋時期那麼多傑出的思想家, 最終卻只有孔孟火了?
當下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如何?為什麼李小龍的中國功夫好像很有實戰性?
為什麼要復興漢服?

TAG:國學 | 傳統文化 | 弟子規書籍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