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美國,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在中國落地了嗎,中國現在都有哪些共享經濟公司代表?

有哪些可能的分享經濟模式有可能在中國成功?比如拼車、合租等等


首先,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但在中國卻是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

那麼發源自美國的共享經濟成功模式遷移到中國來適用嗎?

我們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第一張是《經濟學人》雜誌某一期專門探討共享經濟主題的封面:

從這張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是怎麼理解共享經濟的。

總結起來,我們看到了兩樣東西。

第一:人不多,

第二:東西很多。

第三:天!很!藍!!(冒著被批評數學不好的風險也要說出來)

所以美國共享經濟的關鍵在於:不要增加更多東西了,讓多餘的東西流轉起來吧。

好了,接下來第二張圖回到我們偉大的祖國!

中國什麼最多?沒錯,就是人!跟人比起來,中國的汽車,房子都是配角。當美國群眾一直在發愁自己家的東西、房間、車怎麼這麼多,如何利用起來的時候,中國群眾在發愁的是自己掙的不夠多,工作不夠好,沒時間旅行,地鐵太擠,吃飯太貴!

所以: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其實在中國就是一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

坦率的說,中國共享經濟的創業者如果不了解中國的人口特徵,沒有最起碼的社會學素養。恐怕在創業方向的判斷上,要吃很大的虧。

第二,在中國落地就要抓住中國特色的機會。

那麼,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到底有什麼主要特徵呢?如果你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創業者,那麼這裡有三個維度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國的獨特性。

城市維度:

我們可以把中國的城市抽象成:鄉鎮、四線城市、三線城市、二線城市、一線城市,五個層次。

學歷維度

中國的勞動人口的學歷維度可以分為:小學學歷,初中學歷,高中學歷,大專與普通大學學歷,211/985大學學歷。

年齡維度

年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維度,信息文明高速發展推動的年齡代際更迭使得每個年齡層的互聯網使用者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模式。所以,我們先粗略的把用戶分為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

把這三個維度組織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三維的勞動力人群劃分圖:

上圖,實際上就是我們理解中國人口國情的一張藏寶圖,三個維度分別切分成五個類別,5的三次方,可以劃分125個區間,每個區間的勞動力激活都可能產生機會。

第三,分清你的產品是需求場景,還是需求品類。

做共享經濟到底是「選擇品類」重要,還是「鎖定場景」更加重要。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就是引力

「重資產品類」引力強,圍繞自身形成場景;「輕資產品類」引力弱,需要圍繞場景構建品類。

比如,我們可以說 uber 捕捉的是打車需求產生的前後5分鐘的場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關鍵的住宿選購的場景。

他們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從使用者的視角看問題,後者是從被使用的物品為視角看問題。

兩種不同的視角取決於品類的輕重。 比如,房子非常重,車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圍繞他們就容易形成圍繞場景。但是,燈泡很輕,凳子很輕,電鑽很輕,吃個便飯很輕,所以這些往往會融入到其他的場景中。

當你切入共享經濟類別相對輕的時候,品類自身的引力不夠形成周邊場景,這個時候你就要轉化思路,主動融入其他場景考慮問題。

第四,看清打開頻次與傳播率之間的關係。

作為一個交易平台,高頻打低頻的理論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

不過,到底為什麼高頻產品可以侵蝕低頻產品呢?

這個可以看成是一個進化生物學問題,不過最終還是一個數學問題。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裡面對於原始海洋中基因間如何競爭有過精彩的描述。進一步用數學來解釋就是,如果有AB兩個產品:

A產品用戶體驗非常好,用戶滿意度極高,每次使用都能產生200%的傳播,但它一個月的時間只有5次用戶打開。

B產品用戶體驗做的一般,用戶滿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產生5%的傳播,但是它用戶打開頻率很高,一個月能打開200次。

那麼一個月後,A產品傳播結果為243,而B產品的傳播結果則是驚人的17292。

所以,一個自我複製頻率高但是每次複製能力低的產品,會勝過一個自我複製頻率低但是每次複製能力強的產品。


共享經濟/分享經濟在中國已經落地,以下簡單回答一下共享經濟在美國和中國的主要領導公司、商業模式、平台價值和估值等相關問題。

一、什麼是共享經濟?

什麼是共享經濟,需要專業回答的,直接谷歌、百度或者維基去,要我說大白話,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出租經濟,包括出租你的房子、車子、現金資產、創意等等,更直白粗暴的辦法是直接上例子:

1.1、Airbnb,在線短租服務公司,國內小豬短租、螞蟻短租、途家網等。

1.2、Uber,在線租車服務公司,國內易到用車、滴滴打車(滴滴專車)、快的打車(一號專車)、神州租車等。加粗有意義,請一定記住租車服務的這些公司。

1.3、Netjets,利捷飛機租賃服務公司(巴菲特投資),國內李嘉誠與三菱公司11月5日宣布將聯手日本三菱投資8億美元創建新的飛機租賃公司,並同時宣稱要斥資20億美元購買60架飛機投入飛機租賃市場。(豪華郵輪、豪華汽艇是否也會誕生龍頭公司?)

1.4、Lendingclub,在線貸款服務公司,國內人人貸、有利網、紅嶺創投、積木盒子、陸金所、招財寶、招行小企業E家和民生易貸等。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是犯糊塗,共享經濟只是這幾個平台的事情嗎,那麼和我有關係嗎?有的,請看以下商業模式分析同時思考平台、需求者、供應方的互利關係。

二、商業模式簡要分析

下面我們來簡單說一下三家公司目前主要做什麼,怎麼賺錢,特別是說一下最讓大家感覺到風險的P2P平台。

3.1、Airbnb:你擁有閑置房子或單個房間,我要去你所在的城市出差或旅遊,旅店住宿滿了或者由於費用太高等各種原因,於是我選擇在Airbnb平台預訂租用你的房子休息。通過Airbnb平台,滿足租客需求的同時可以盤活房屋擁有者的閑置固定房產,Airbnb的商業模式是坐收傭金,是目前全美甚至全球最大的提供在線「酒店」預訂服務的公司。

3.2、Uber:你擁有奧迪A6L或凱美瑞且願意提供駕駛服務,我或公司沒車,出於生活商務要用車,嫌計程車服務態度差或想獲得更高級的乘坐體驗,我選擇在Uber平台上預訂租用你的車子出行,通過Uber平台,滿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同時可以盤活你的閑置閑置車輛,Uber的商業模式是坐收傭金,是目前全美最大提供在線出行服務預訂公司,全球最大的目前輪不到他了,中國這滴滴和快的哥倆一合併,僅從用戶數量上來看可能就一舉超過了Uber。

這個結束之後就要多費點筆墨講一下P2P:Lendingclub。

3.3、Lendingclub:你擁有閑置的現金,銀行利息太少0.35%,定存3%/年,我資金周轉缺錢,我選擇去LC上發布借錢信息+利息,LC從徵信公司那邊獲取到到我的信用報告給你們參考借出的風險,LC抽取傭金。

且慢,什麼,網上借錢給別人???!!!就是不給利息,本金能收回來嘛,我憑什麼相信一個遠在千里的陌生人?第一感覺風險好大,各種不靠譜。直到後來被airbnb和uber相繼融資估值新聞轟炸後,分析他們的商業模式突然醍醐灌頂,這才開始研究並明白了P2P存在的價值。為什麼醍醐灌頂?這三個你單列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但是你把他們翻譯一下Airbnb、Uber、Lendingclub =房子、車子和票子,是不是很眼熟,中國丈母娘嫁女三大件!!!

但是這又怎樣呢,房子、車子的平台做起來沒有那麼麻煩,因為租房子租車子,自己本身在跟前,基本上出不了什麼差錯,沒有什麼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唯一就是這第三樣P2P,你把錢借給我,總不能老是看著我吧!所以,對運營P2P公司來說,如何保障資金借出方的本金保障,用他們行業術語就是風險控制是其持續做大做強並且盈利的核心。

現在我要告訴你的是,你完全可以看好P2P公司,從宏觀角度來講,這波平台的浪潮是現代互聯網經濟發展的趨勢,而借貸過程所遇到的徵信困難,也就是作為借款人最擔心的事情——借款人的信用、本金、利息如何保障的風險,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迅速的化解和縮小到忽略不計。

比如:lendingclub用FairIsaac公司的出具 fico信用分數評測工具來向投資者提供借款人的信用評分,中國的P2P公司則是用小額貸款公司去摸底,擔保公司、保險公司來承保做風險控制。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去摸底來前端控制壞賬;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和風險準備金來後端做壞賬出現抹平

說到現在不知道我講明白了沒。。。。。。要相信科技,科技讓經濟加速步入更美好的生活狀態、加速人類文明向前發展,互聯網發展初期連接起了人與信息(百度、谷歌)、人與人(QQ、微信、陌陌、Facebook、whatsapp)、人與商品(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亞馬遜、ebay),現在則開始攻城拔寨,要鏈接人與服務(58同城、美團網、大眾點評、groupon)並顛覆傳統資產閑置的地方,要盤活房子、車子和金錢(人人貸、有利網、airbnb、uber、易到用車、滴滴打車、lendingclub),讓資產利用效率大大提升。

就像知友 @詩一 在uber的提問 既然美國幾乎人人有車,為什麼租車的那麼多,Uber 發展那麼迅速?其實最深層的,Uber也好,易到也好,或者是Airbnb和Feastly,打破了現有的物品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概念,創造了更多的共享、分享、交換和交流。互聯網使這樣的分享逐漸變為可能。互聯網提供了連接、各種碎片化、分解,再重新組合這是我看到最有意義的地方了。至於有同學評論說這種商業模式不可行,我覺得凡事都是演變進展的,基礎設施和科技的支持也是在不斷提升。20年前想Amazon也會覺得不可能。處在目前的階段,這個方向,或者說這個概念是最值得研究和關注的吧。」

三、三家公司最新融資和估值情況(飛機租賃進入門檻太高暫不做解釋)

首先,這裡留個作業,國內的共享房子、車子和現金的公司和融資金額,大家去查一下。

2.1、Airbnb

Airbnb確認再融資4.75億美元 估值百億

,Airbnb完成一筆金額為 4.5 億美元的融資,其在資本市場的身價達到 100 億美元。

2.2、Uber

打車軟體Uber新募資12億美元 估值超170億美元

,Uber新募資12億美元,估值達182億美元。

2.3、Lendingclub

美P2P網站Lending Club提交上市文件 擬融資5億美元

,Lending Club提交上市文件,擬融資5億美元,目前估值近40億美元。

四、平台價值和估值

講到這裡,我要提一個問題:為什麼租房子、租車子和出租現金收利息的平台,估值最高的是車子,為什麼不是房子,不是票子?

按理來說錢的流動帶來的價值更高,房子的客單價中等,車子是小額交易,,,,怎麼剛好相反起來了?這個我想可以從市場前景、運營特性等方面去簡要分析:

4.1、車子:首先,Uber是365天*24小時*200多個國家運轉,Uber幾乎目前來看可以毫無天花板的生存(國家如果不限制這種另類計程車營運的話),其次,小額多頻次乘客轉賬到Uber平台,司機則不一定立刻提現,小額多次收費的頻率高,資金沉澱就是活生生的現金流啊,如果再像支付寶一樣可以對接貨幣基金餘額寶神馬的還可以二次抽取傭金。

4.2、房子:租金是以次數、天數結算,租一次可能1天,可能好幾天,需要預付押金,住完結算。

4.3、票子:首先,雖然擁有現金的土豪的借出方超級多且每天不差錢,但資金借入者的需求不一定那麼高頻和強烈,網上借貸大多幾萬塊,12—36個月的期限還錢後再借不借?從頻率上來說可能不如人家前兩個高;其次,傳統的融資平台也相對發達,人家也有存在的價值並且可以轉型,網貸平台只是現有融資方式的補充,用互聯網開創了一個新的融資方式:個人債而已。最後,有利網等目前只能做信息平台,不像Uber、Airbnb可以沉澱資金,為什麼?因為有個國家法律叫它是非法集資!!!

五、感謝和利益相關說明

5.1、推薦大家關注第一財經主持人 @許澍澤 其微信公眾號為:shuzeshiwo,他在荔枝FM上的的兩條語音消息對本文思考有較大貢獻。

2014-07-03,共享經濟(上)

2014-07-04,共享經濟(下)

5.2、推薦大家關注並閱讀有利網創始人 @劉雁南 ,他在知乎的回答對此文亦有貢獻。

5.3、本人不在上述任何一家公司就職,但是在有利網平台借錢給別人收利息。

此處應有掌聲。

更新1:2014年12月5日,Uber新融資12億美元 估值較年初翻一倍有餘

更新2:2014年12月13日,Lending Club上市首日行情火爆 漲幅高達56%_國外網貸,全球最大P2P平台上市在即


最成功的共享經濟就是Outsourcing,其他的是些小兒科,盈利模式之低級,之急功近利,令人不齒!


企業資本經營活動在企業發展不斷複雜化過程愈趨重要,企業內部的資本分配不但直接影響生產率,同時也對生產結構擴展性產生影響。對外投資在企業自身生產活動資本需求量較低時提高了雙方企業資源的利用率。而資產權益結構化不僅構成企業金融部門的產品,還是部分金融衍生品的基本組成方式,如將權益與風險折分互換的IRS(Interest Rate Swap,利率掉期),將應收賬資產池或金融資產池(Asset Pool)所有標的的權益風險一起歸納打包並進行部分拆分(保證償付)的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資產證券化),ABS內進一步細分將房貸債權權益打包出售的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中,風險被拆分到交易結構的各個衍生品里,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保證證券化債權的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的供養違約風險,房利美買入CDO為購房者提供資金及為貸款擔保承擔大部分違約風險。同時金融機構籍此可以使用SIV(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結構投資載體)取得高槓桿低成本資金進行長短期利差的套利,等等。而在產品、服務及具體資源的層面上,根據消費者需求的準確性與差異性,資產權益交叉拆分相互剝離,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使消費者無需為滿足需求付出附加成本,直接獲取所需權益。只需要企業建立輕資產的標準化分配結構並使資源集中於該結構中,便可以受益於結構內全部資源產生的效益。如UBER便在標準化權益拆分結構的基礎上,僅運用知情權與基於信用保障的資金中轉權就獲取了巨額經濟效益。


剛剛在旁邊的問題中回答了~~歡迎點過去看咯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012840/answer/56138793


所謂人人經濟,共享經濟,其實很多都是扯淡的,人人共享的前提是兩個,第一,低門檻,如開車,腦殘都會的事情,專業很強,門檻很高的事情,你人人不了,你想下,人人當醫生,你敢不敢去看?第二,高頻,吃穿住行等等,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你一年都用不了幾次的事情,你並不介意成本,反倒寧願花點錢,去享受專業服務。別啥事,都一窩蜂,死哪裡去都不知道。。這裡有個例外是airbnb,那不是高頻,但是他相對可標準化,同時成本低~~


2015 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 19560 億元(其中交易額18100 億元,融資額 1460 億元),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務、交通出行、生產能力、知識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領域。

分享經濟領域參與提供服務者約 5000 萬人左右(其中平台型企業員工數約 500 萬人),約佔勞動人口總數的 5.5%。

保守估計,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總人數已經超過 5 億人。

預計未來五年分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在 40%左右,到 2020 年分享經濟規模占 GDP 比重將達到 10%以上。

未來十年中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 5-10 家巨無霸平台型企業。

這個不叫落地什麼才叫落地?關鍵是怎麼從中分得一點份額。

我們iworku是立足於外貿企業的服務分享,就是想通過平台把中國外和國內的用戶、企業整合起來共享所有人力資源。


呼叫雲也即將成為呼叫行業的共享經濟的第一位實踐企業


剛剛回答了另一個問題,看起來可以用在這裡。除了 Airbnb 和 Uber 之外還有哪些領域有分享經濟的精彩案例? - 趙瀚卿的回答

希望可以幫到什麼:)


謝邀。我來介紹,我們常用但是不熟悉的產品。

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共享經濟」產品,我們每天都在用這個產品,可是我們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就是,「共享經濟」模式的CDN。

啊?一臉懵逼了?沒事,聽我接下來的介紹。

什麼是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內容分發網路,比如視頻行業的CDN業務會把視頻源文件投遞到離你家最近的核心節點甚至邊緣節點,不用再經由接入網、城域網、省干網和國干網去訪問內容所在的遙遠的運營商骨幹機房裡的伺服器,所以除了運營商用自己的骨幹網連接用戶,越來越多的專業CDN公司充當起了內容的搬運工,減緩對網路的壓力和對用戶的帶寬要求。

什麼是「共享經濟」模式的CDN?

談到這個,就必須要說快播了。在快播事情以前,快播的「共享經濟+P2P」CDN——流量礦石,憑藉著自身產品的特點,迅速成為互聯網的明星產品。據了解,當時只要登錄流量礦石客戶端進行挖礦,一個月的收益輕鬆上萬。歸根到底,快播當時的業務量太大了,比QQ還要火,當時的用戶賺錢賺到笑了。如今,快播事件後,快播流量礦石變成了雲帆流量礦石。

「共享經濟」模式的CDN,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機器用作節點機器,我們的機器可以是電腦或者伺服器等等。流量礦石就是通過租用我們的機器,利用我們的閑置資源進行跑業務,並對我們進行金錢上的獎勵。

CDN能做什麼?

CDN主要應用於網路加速,具體表現為視頻加速等等。

快播流量礦石已變成雲帆流量礦石,流量礦石租用我們的機器收集的CDN提供給雲帆加速。雲帆加速的服務企業有浙江衛視新藍網、江蘇衛視、PPTV、南方新媒體、戰旗、360 等眾多國內知名企業。

有了CDN,看視頻的時候就是快很多,大大減少卡頓問題的發生,提升用戶體驗。沒發現在浙江衛視新藍網看《中國新歌聲》很順暢嗎?這就是CDN的神奇作用了。

CDN的前景?

長遠的暫時不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類視頻應用、產品的迸發,尤其是直播市場的火爆,造成了CDN市場的火爆,CDN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6年的國內CDN市場規模已突破50億元,預計明年突破70億元。

希望通過我對「共享經濟」CDN的介紹,大家能對「共享經濟」CDN有一個認識。


國內分享經濟的實踐應該是始於2012年,但涉足的領域比較集中在住宿和租車,且總體發展較慢,這可能受限於國內製度、國民開放水平和誠信制度,例如專車被政府叫停(#制度限制),途家等平台出現大量公寓酒店和商家的進駐(#國民觀念,對非商家不信任),讓分享經濟在中國變味。

除了住宿和租車領域,國內還出現了不少細分領域的共享經濟平台,如主打時間共享(任務型)—快應,愛鮮蜂和街區,主打能力共享—大俠有空等。但這些應用暫時不慍不火,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由於國內信用機制的不健全,一方面政府對分享經濟持懷疑態度,另一方面國民對陌生人有一定的防備心態;第二,分享經濟的概念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而且國內的分享模式都是商家與個人混雜,對分享經濟的感知難;第三,正如前面提到的,現在很多打著分享經濟牌子的平台,其實沒有真正體現分享經濟的價值,更多的還是依靠商家和第三方,變味為往資本傾斜而不是分享的體驗和平台的機制。

最後預言:不管中國有多少政治的阻礙,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需求方、監管方、運營方逐漸磨合協調, 2015年分享經濟勢必將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共享經濟代表有:滴滴、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電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洗衣機、共享睡袋、共享飲水機、共享凈化器等。

伴隨著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人們對它的評價也是眾口不一。樂觀派認為,共享經濟市值不可預估。悲觀派則不看好共享經濟,認為共享經濟是偽共享經濟。

『有把傘』小編髮現,目前部分共享產品其運維模式已經漸漸成熟,如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雨傘都找到了一套自己獨有的穩定運維方案,並在持續探索開發新的發展模式。但隨著共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延伸,部分共享產品經營模式已經開始質變,如共享凈化器。

據『有把傘』小編了解,近期不管是津京冀,還是南面其他省市,霧霾異常猖狂,『有把傘』小編在湖南也深受霧霾的困擾。由於霧霾因素,共享凈化器也趁著共享經濟的這股東風順勢而上。

與以往共享產品運維模式不同的是,共享凈化器的運營模式更加高明。通過前期低價租賃,到長期租賃提供一系列優惠條件,而這種商業模式,又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很多人認為,這種經營模式與原有的共享模式已經發生了質變。先低價給用戶試用,培養用戶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用戶購買服務。這種運營模式相當高超,有利於凈化器大量銷售,有種類似先償後買,先用後買的味道。

對於上述看法,『有把傘』小編認為,每款共享產品都有自身的優缺點,共享凈化器的這種運維模式與它自身的特點息息相關,也是一種不錯的運維方法。且不管共享凈化器的運營模式是否有變質,但其方案是多選的,一方面用戶可以選擇共享租賃服務,另一方面用戶可以自願選擇購買產品。

總的來講,共享經濟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局限與優劣。在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下,共享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運維模式成熟後,運維工作也會越來越精細化。這時,人們對共享共產品的體驗與感受就會與之前有所不同,人們的生活也將變得更加快捷便利。


共享經濟迸發出來巨大的價值的原因包括:社會商業模式的重構,原有的社會商業基本架構的組成方式是個人和公司,個人向公司或機構提供服務並獲得相應的報酬。公司這種制度的存在是文明發展的產物,在它存在300多歷史中,也極大地推動了這個社會的發展。然而,隨著企業化的加深,公司的變大、變多,公司這種制度也不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生產效率的提高已經造成了阻礙。更好更先進的組織形式是平台和個人,平台發布任務,個人通過平台完成任務,並獲得相應的報酬。

共享經濟在我國落地的幾種形態,

1.出行的共享

國內出行領域的科技公司典型代表企業就是滴滴出行和uber中國,兩家公司均是超級獨角獸。滴滴出行成立才三年多,根據網易科技公布最新數據,其估值已經超過200億美元,可謂是國內成長最快的科技公司,覆蓋領域從打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和試駕等等,整個2015年的訂單總量高達14.3億,接近整個美國計程車訂單總量的近兩倍。

整個出行領域的想像空間特別大,是個萬億級別的超大市場,Uber的600多億美元的估值(數據來源於澎湃新聞)更是讓滴滴出行在國際投資者心目中形象清晰,也很被看好。

2.知識經驗的共享

典型企業是知乎、廳客。知乎是個知識的共享社區,為大家提供了很完善的知識共享體制,不論是科技領域、人文、汽車和軍事等等各個領域,都有相關領域的專家為大家提供專業的解答。平台上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的高管、法律專家、汽車達人和軍事愛好者,為C端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

而廳客則是偏重於為自由職業者和在職者的第二份工作提供服務,為大家連接的人與人的服務。服務模式也是偏重於C2C,一端做連接客戶的C,這個C是連接消費者,另外一端是連接自由職業者或者半自由職業者,公司本身是做平台,通過將平台做大做強而盈利,並不採取抽成。平台上比較酷炫的服務者包括:占星師、心理諮詢師、設計師和自由撰稿人等等。

3.房屋的共享

房屋的共享領域國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巨頭,有愛日租、途家、住百家、小豬短租、螞蟻短租等數家創業公司,國際上的公司中Airbnd估值已經超過了250億美元。以途家為例,更加偏重於高端的房屋共享短租,其公司估值僅達到10億美元,和Airbnb的相比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按照市場的估值而言,在房屋共享領域,Airbnb的估值已經是超級獨角獸,而國內房屋共享領域也將釋放出更多更大的空間,國內房屋共享領域產生市值超過百億美元的公司也只是時間問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創業公司如何找到適合我們的國情的模式,並快速長大,這才是未來的關鍵。

4.快遞的共享

快遞的共享也是剛起步不久,仍在發展的早期,案例:達達快遞。達達的成長速度有點嚇人,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其主要的產品功能是物流的短程眾包共享,將物流信息發放在平台上,物流人員可以通過平台直接接單完成配送服務。

物流任務的共享,解決的是急發性物流需求,如果全部採用自營配送成本是很高的。C2C的模式是未來的趨勢,也能釋放出更大的社會勢能。而DST的領投,也讓這家公司具有了下一步爆發的標誌。

5.硬體服務的共享

伺服器硬體的共享最為典型,就是雲服務,國際企業中有AWS、微軟雲,國內企業典型企業包括阿里雲、華為雲以及規模比較小的UCloud和金山雲等等。基於硬體服務的共享也是成長飛快的一個領域,阿里雲的數據實現了2015年二、三、四連續三個季度同比增速超過100%,成長空間巨大,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已經高達8.19億元.

雲計算的市場的持續火爆,阿里雲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成長為下一個超級獨角獸,接過螞蟻金服的擔子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看一下UBER和滴滴在中國的發展,在看以下Airbnb在國內的情況,我有以下的一些感受。

首先共享經濟的原本概念我就不多解釋了,裡面需要有幾個必要條件:

1.富裕的資源(擁有者願意分享)

2.高效的共享系統

3.人和人之間的信任

在美國或者其他歐美地區,1和3是已經有了的元素,5年前或者10年前沒有共享經濟的概念是因為互聯網沒有成熟起來,還沒有承載2的基礎。當然後來我們都知道了,有了Airbnb和Uber。其實他們做的並不是新鮮的事情,分享交通工具和住所是人們一直在做的事情,只不過這麼大規模,高效率的行為離不開高效的共享系統,也就是Uber和Airbnb等所建立的。

然後我們看一下中國的情況。

租車

Uber和滴滴在國內經過幾年的發展,由最初的early adopter發展到early majority甚至是更大的範圍。隨之發展起來的是一批職業的專車司機,有專門的公司租榮威550和比亞迪秦給這些司機,一個月6000塊錢租金,因為滴滴每周做夠一定單數(好像是90單上下)有1000塊錢的獎勵,這些司機才能夠在6000塊租金的基礎上還能掙到客觀的收入。這樣的模式儼然已經不是共享經濟了。至少這一部分並不屬於閑置的社會資源。

具體的比例我不清楚,但是從消費者使用的角度看,大約有60%的司機是全職的司機(專門租車當專車用的),這個數據帶有一定的偏見,因為和打車的區域有關係。僅供參考。

從這裡也能看到國內就業的一些問題,讓開專車從一個共享經濟下的衍生品變成了一個全職工作。

但是如果沒有這些人專門來做專車司機,我們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打不著車,需求太大滿足不了,或者說並沒有足夠的人願意分享自己的富裕的資源(當然這裡還有監管的問題)。

所以總結來看,在租車這個市場,我們缺少的是1.富裕的資源(擁有者願意分享)

租房

然後再說一下Airbnb,我個人在過去接近兩個月時間都是用的Airbnb在短租,簡單的說就是體驗比較差。這麼說的原因是中間剛巧有機會去東京體驗了一下Airbnb,加上之前在歐洲Airbnb的經歷,這些經歷和在上海的Airbnb形成了一些對比。上海很多Airbnb本身是蠻不錯的房子,但是由於維護的太差(或者說根本沒有在用心維護),以至於住的體驗很不好。同樣價格甚至是更便宜的房子在東京的Airbnb上則是非常非常乾淨的。

不過在上海還是遇到了一些很好的房東,把房子打理的也非常好。

我想這裡缺乏的是3.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我們期待別人出租的房子是被精心維護過的空間,但是實際情況是房東根本就不在意。

我這裡講的可能更多是從一個用戶的角度的分析,沒有客觀的數據。但總體上講,中國有中國特殊的環境,共享經濟的落地必然需要經過一個接地氣的過程,我們可以質疑可以排斥,但最後形成了什麼狀態也都是和這裡的人息息相關的。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共享經濟是否在中國落地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mix的答案,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共享經濟的範疇很廣,按照共享的對象進行區分,可以分為物品的共享、空間的共享、技能的共享等。全球範圍來看,共享物品、共享空間的產品已較為成熟,而共享技能的都還在探索階段。國內的產品舉例如下:

共享物品:閑魚,轉轉

共享空間:滴滴,3W孵化器

共享技能:幫幫,技能銀行,空格

我所在的團隊開發了幫幫,在上面能找到繪畫,手工,諮詢,維修,攝影,家教,設計等兼職服務。目前我們還在探索產品方向,若你們感興趣,可以掃碼下載研究下,一起探索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無法在中國真正落地,所以不看好一切國人的山寨「共享經濟」。

中國社會,幾乎已經喪失了互相信任,連親戚朋友都不太互相信任,陌生人之間的「資源共享」真的能長久?真的能發展?

不過是因為大家還比較新鮮罷了。

為什麼國人對「共享經濟」突然很興奮?因為熟人之間的強鏈接(微商)、交易對手之間的中鏈接(電商),已經被看得很清楚,沒有多少利潤空間——各種互坑手段的部署與預防弄得交易雙方很累。

而陌生人之間的弱鏈接(共享經濟),大家還以為會是凈土——會是「世外桃源」。不再受滿世界找規則漏洞、急功近利的國人秉性的影響。

太年輕、太天真。

很快,一年後、兩年後,「共享經濟」的「生財之道」和「被坑故事」,又會源源不斷的出來。

重建社會互信,絕對不是從弱鏈接入手,應該在存量制度中想辦法。

另外:

在任何領域,流行概念都是值得謹慎的。


國內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Uber、滴滴,在它們沒有出現前重來沒有想給自己的私家車也可以搭乘陌生人,現在國內出現衣物共享,創造出另一類消費模式


年初的時候,去參加了一個互聯網年會,其實是沖著女神-余進去的,會上女神分享了三個關於共享經濟的關鍵點:沒有被充分利用的資源,通過新的連接方式體驗,通過新的成本方式體驗。於我而言,滴滴打車、Uber、Airbnb、Majorbox這四款軟體是我手機里目前有的,和共享經濟有關的APP,前兩個APP使用頻次幾乎是每天1-2次,之所以屬於」共享經濟「,因為閑置的資源是車,通過一款打車軟體,線上付費,就可以將閑置的車和車主空餘的位置利用起來,非常完美的詮釋了共享經濟時代。Airbnb,我是作為租客和房東都有過體驗,閑置的屋子+好客的主人,一個平台提供給你發揮閑置資源價值的利用空間,既能滿足閑置被利用的需求,又能滿足租客體驗各式住宅和家庭的好奇心,一拍即合的兩方,又一個共享經濟的典型例子產生。任何一個事物的產生都是由供方和需方匹配而產生,好比另一個我下載的APP叫Majorbox,For留學生和出國人用的,滿足的需求是出國人想找國外的學長學姐,諮詢當地生活、專業設置問題,而留學生對當地生活、自己專業很了解,整個申請過程也熟悉,所以留學生利用閑置的時間和經驗,傳遞價值給有需求的人。

女神在會上還提到了共享經濟的三個關鍵問題,在這裡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信用機制、匹配機制、價格調節機制。共享經濟中會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信用,尤其在中國,信用問題是一個尷尬的問題,新一代年輕人還好,我們樂於嘗試新鮮事物,但是對於我長輩的那一代,通過我的了解,他們對信用這個問題還是很擔心,比如,哎呀,陌生人住家裡不安全怎麼辦?打車不給付錢怎麼辦?這些確實是問題,而且據我了解,也確實發生過有關信用方面不好的案例。在中國,個人誠信機制也在慢慢推行,相信會逐漸變好。匹配機制和價格機制,這兩個個人理解需要隨著市場的變動而調整。

相信共享經濟時代在未來10年,會成為每個人的一部分收入。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唯一的個體,帶有自身的特性,每個人的經驗價值及實物的閑置將伴隨自媒體時代,不斷放大,推動」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

--------------------------------------------------------------------------------------------------------------------------------------------

其實,每次用打車軟體,跟師傅聊天的過程中,碰到過很多全職司機,也碰到過很多更有思想的司機,有時在想,如果共享時代,提供給個人的平台很多,每個人在家就可以辦公收入,那新時代的打工族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享借》APP,非利益相關人員。


反提出一個問題:

共享經濟在中國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利益相關:在一家互聯網寵物寄養公司上班,打的就是共享經濟旗號。

首先說說自己,我在一家寵物寄養平台公司上班,具體的商業模式簡短地說一下:就是在用戶出差旅遊或者緊急情況下,家裡養的寵物沒人能照顧,這時的選擇要麼是放親戚朋友,要麼放寵物店——但是親戚朋友那放多了總是拜託人家會不好意思,放在寵物店則都是關在籠子里而且並不會每天幫你遛。寄養平台進而誕生,另一個家裡有地方的寵物用戶註冊並申請成為平台的寄養家庭,通過一系列的審核後就可以接單了。這樣,原來需要寄養的用戶就可以把寵物放到寄養家庭里,寄養家庭基本目前都是養寵愛好者,每天都能幫你遛,並且會每天發送小視頻和照片給你。

至少我在寵物展會上都是這麼去催眠一些新用戶的,告訴他們可以通過這個共享經濟的平台來賺外快,甚至家裡如果有全職家庭主婦,退休老人,可以讓他們在業餘時間還做點事。

現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1.懶人經濟的逆命題:

所有忽悠人的商業模式都是看上去挺美,實際上呢?實體寵物店仍然有家庭寄養不可替代的優勢——方便快捷。如果我要把我家裡的狗帶到寄養家庭那邊,我得做幾步操作①在App里找到合適的寄養家庭(挑選);②與寄養家庭進行交流,問問他們能不能接單,寵物的品種和性別對他們來說會不會麻煩(溝通);③溝通失敗的話,需要換一家。溝通成功的話,需要帶上自己寵物的用品,包括食盆、食物、玩具等等,然後送狗狗過去。(接送);④時時保持聯繫,包括每天更新的照片小視頻,或者是突發情況的處理。(寄養中);⑤寄養結束後,需要接回寵物。(接回)

最簡單的就是這5步,並且還不算上因為糾紛導致的申訴。

而如果我想寄養在寵物店,則只需要①找到家附近的寵物店;②帶上食物食盆等用品;③帶到寵物店;④寄養中,保持聯繫;⑤寄養結束。

對於美國來說,他們有本土的寄養平台(rover、dogvacay),為什麼他們能做大,因為在美國,寵物店的密度非常之小,而對於中國來說,基本上小區附近就一定會有1+家寵物店。

因此這就是懶人經濟的逆命題,每次要寄養,都要花時間找家庭,溝通溝通再溝通。如果我急著出差旅遊,寵物店會是更好的選擇。

反觀其他的共享經濟:

目前滴滴快車專車和優步已經不是共享經濟的範疇內,共享經濟主打的就是一個『閑置資源的共享』,而目前的打車平台已經是專職打車司機的天下,除了順風車還是在範疇內。而順風車用戶數量也在銳減,第一是沒必要為了省幾塊錢和人拼車,二是接單的車也少,因為順風車要花費較多的溝通成本。

Airbnb在中國不慍不火,我覺得也是因為溝通成本大,對於住得起airbnb的人來說,在國內快捷酒店和品牌酒店的受眾會比民宿類的大,因為價格幾乎沒差別,在同等價格下,要花費溝通成本和『有可能有風險的住宿服務』,大家還是會望而卻步。

總而言之一句話,共享經濟,麻煩!

2.非同質化服務的標準化

這句話有點拗口。

打車給我們帶來的服務,是一種同質化的服務,就是把你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去,非標準化的部分只是車輛的舒適度,司機的駕駛技術,司機的健談程度等等。

住宿所帶來的服務,算是一種同質化的服務,就是過夜。非標準化的部分就是店家的裝潢,房間別出心裁的亮點等等。

而對於寵物寄養來說,寄養家庭的素質高度就是非標準化的部分了。高素質的寄養家庭,會幫寵物洗澡,陪寵物玩,帶寵物遛圈。這部分服務能不能同質化,而且應該不應該同質化?眾口難調。有些用戶覺得我不需要寄養家庭多用心,只要我出差旅遊回來把寵物安安全全還給我就好。

中國國情導致國民被教育的過於厲害,大家就覺得全中國的麥當勞里的巨無霸都應該是同一種味道。對於非標準化的服務,要求幾乎沒有——設想一下,你打個滴滴專車快車,你會從上車主動和司機攀談嗎?住個快捷酒店,你會在意廁所的馬桶坐的舒不舒服嗎?

3.資本遇冷。

滴滴的火爆打響了共享經濟的旗號,但是據我所知,還真沒幾家投資機構燒的起當年滴滴的補貼那麼多錢。國內目前也興起了好多共享經濟的平台,比如短租的,比如租單車的。但是共享經濟的很大一個特點就是——便宜,通過物價戰來誘導大眾嘗試新的非標準化服務,等到大眾習慣並且熟悉這種新型的服務,並且這個服務是帶來便利和舒適的,那這時就可以恢復原價。

而目前有幾家公司敢這麼燒呢?我常和朋友說,如果有投資機構願意投,並且燒錢發補貼,寵物寄養也絕對能火。

綜上,共享經濟在中國來說,我覺得算是一個偽命題,而且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豐田的電動三輪車 i-Road?能夠有什麼樣的應用?
在airbnb做房主是否真的能和住客進行社交?還是僅僅只是租房服務?
摩拜的共享汽車業務「摩卡」前景如何?
如何看待共享雨傘有傘獲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如何看待「共享雨傘」?

TAG:Airbnb愛彼迎 | 優步Uber | 中國 | 滴滴出行 | 分享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