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較為系統地研究人性的書籍?

《人性的弱點》這種只是拿出幾個點來介紹,不嚴謹也不成體系。

有沒有系統一點的說明人性的書籍?


謝邀。6年人性觀察及實踐心得,5000字大章,絕對乾貨,可收藏,但一定要記得點贊啊!

強烈++推薦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解人性》,這本書我從2011年讀到現在仍愛不釋手,甚至忍痛花了好幾十美刀買了Kindle英文原版對照閱讀,期間斷斷續續寫了5篇筆記(下圖),大約有五萬字。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心靈篇,性格篇,經典情緒篇,經典性格特徵篇,以及性格分析實踐篇。這裡就貼上實踐篇的部分內容,一些案例因涉及隱私略去。

如何分析一個人的性格?

性格是基本行為模式的外在表現。性格是一個社會概念,是個體在適應外部環境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特風格,性格特徵是在行為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行為模式的外在表現形式,所謂行為模式就是個體發展社會感並追求優越感的方式。所以探究一個人的性格,必須從個體的社會感和優越感兩個方面著手。

一、真實社會感有幾何?

人無法長時間與環境格格不入。人永遠不能也沒辦法脫離社會環境,人必須生活在社會環境中,所以人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約束,通常表現是社會規範、習俗、社會價值觀,個體必須想辦法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因為個體沒辦法長時間與環境格格不入。

【注釋1:個體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而特定的社會環境必然對個體有具體的要求,比如體制內要求保持中庸低調,要以領導馬首是瞻,所以作為大環境下的一個個體,必須發展出相應的適應能力,否則同環境格格不入必然會被大環境及大環境下的其他絕大多數個體排斥,所以前幾年發展出一些共同點性格,比如盲從而很少思考,比如平庸而沒有成長,比如陷入庸俗的人際交往。】

【注釋2:所以,在某一個環境下表現優越的人,並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人,可能其自身發展缺陷正好符合某些扭曲環境的特殊要求,比如體制內,具有真正人格的、心理健康的人很難適應,因為環境本身是病態的,這時候個體面臨兩個選擇:要麼逐漸被環境同化,以減少心理上的尖銳對抗;要麼堅持自己的選擇,這需要強大的內心和獨立判斷,但在行為表現上還是符合大環境要求。】

【注釋3:因而,不能依據個體在某一個環境下的表現而評價他的價值,而應該根據在各個環境下都通用的標準去評價個體的價值,比如樂觀,自信,勇氣,責任,擔當。如果某個環境要求個體去壓抑這些品質,應該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或堅持本性而和光同塵,或遠離這樣的病態環境。】

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和甘願付出是發展健康社會感的基礎。個體要發展社會感,有兩個基本條件。首先,遵守社會生活規律(待人禮貌,文明舉止,遵守社會道德,總而言之就是某種公認的社會標準),這是個體融入社會的前提。其次,對人際對象負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簡而言之就是付出,只有先付出,才有可能發展並保持人際關係,得到人際關係的認可。

無處不在的社會感(甚至內化到潛意識)要求個體行為符合社會規範和預期。對於任何個體而言,社會制約及社會感必然存在,所以我們在從事任何一項活動之前,都想方設法向自己或他人證明這個行動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社會期望的,因此,每個人都想方設法地給自己的行為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並在生活、思想及行動方面發展出各種各樣的特別手段和技巧,以此來滿足我們的社會感,或者自欺欺人,或者欺騙他人,總而言之,是讓自己看起來很有社會責任。

個體往往通過虛假的社會感處理社會關係。如果注意觀察,在大部分人的身上有存在一種貌似社會感的假象,它猶如一層面紗,遮蔽了人的真實傾向和社會感,這種帶有欺騙性的假象增加了評估真實社會感的難度。比如對普通朋友生病的問候,如果只是出於一種禮節,沒有真實的擔憂和關心情緒,這就是一種虛假的社會感,只是讓自己和他人都誤以為自己關愛他人,試圖保持並發展彼此關係,所以真正的關心、真正的朋友反而會忽視對方身上的小病痛,而關心確實會給對方帶來困難、傷害的事情。

比如一位老太太在路邊暈倒,如果個體出於關心的心理將其扶起,這表明對他人有真切的關心,是真實的社會感,但如果拿著相機拍攝,並以道德法官身份對無人扶老人現象進行審判,雖然這種行為看似很有社會責任,但這是虛假的社會感,因為沒有對他人的真實關心和責任。

「是否承擔人際關係中必要的責任和義務」是判斷社會感的核心標準。所以,要判斷一個人是否自私,是否真正關心他人,是否具有真實的社會感,真實的社會感是強還是弱,決不能僅僅依據表面的行為判斷,而是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依據普遍的原則判斷:是否真正為他人利益著想,是否在關係中承擔必要的責任和義務。

通過觀察自然流露的細節判斷真實的社會感。個體的真實社會感可能與某一件事情上的表現截然相反,比如吝嗇的人怕別人指責反而會表現的大方,所以決不能通過某一個表現進行判斷,因為這很可能是虛假的社會感。真實的社會感會在平時的一舉一動或小事中表現出來,尤其是無意識動作中暴露出來的,這些是沒有加以掩飾、扭曲的,通過對其無意識或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加以評估,大體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真實社會感。

如何具體判斷真實的社會感?大概有三個步驟是:

1、判斷的標準:是否承擔人際關係中必要的責任和義務,是否真正為他人利害著想。

2、觀察個體無意識的細節: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戴著一層面具,具體到某個事件中,個體的表現與真實的自我相差極大,要對個體有意識的表現高度警惕不能被迷惑。要通過觀察個體無意識的、不加掩飾的生活細節,這些是反映真實性格、想法的素材。

3、積累豐富素材後開始分析:要極為小心謹慎的分析他人性格,在得出結果後要繼續觀察、比對、完善,直到基本確定,根據性格優劣,或施加影響進行正面引導,或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傷害,或深入發展關係。

案例:略。

二、如何追求優越感?

自卑感本質是一種「虛弱感」、「無能感」、「無力感」。自卑感與通常意義的不同,是指自身的無力感,是能力方面的欠缺,是無法有效處理環境刺激的虛弱感,有自卑感的人體驗到一種無能感、無力感、弱小感或恐懼感,希望改善或提高自身在環境中所處的位置。

自卑感必然使個體尋求補償以緩解心理衝突。自卑感是一種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個體無法長時間忍受自卑衝突,一定會採取某種行動進行補償,以平息內心衝突。自卑感既能塑造人,也能摧毀人,是每個人在追求價值和完善人生過程中必需的心理反應。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會推動個體去追求補償、適應(支配)環境。缺陷感或無力感越大,自卑越重,尋求補償也就越迫切。

根據補償對象可分為直接補償和間接補償。直接的補償就是極大地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將以前的缺陷轉變為優勢,即缺什麼補什麼。比如英國國王喬治歷經艱難培養演講能力,以彌補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間接的補償就是承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並通過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以彌補不足。正面的例子有孫臏、司馬遷,但負面的例子更多,比如生活中避開主要的戰場或競爭領域,而發展各種奇怪的、微不足道的、沒有普遍適用性的能力進行補償,比如學習差的學生刻苦鑽研遊戲技能,成為遊戲中呼風喚雨的王者。

根據補償的結果劃分為成功的補償和失敗的補償。成功的補償是指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成功發展能力以彌補自卑缺陷,這實際上是一個人完善、提高的過程。就自卑程度而言,越自卑追求補償的動機和強度(深度)越強烈,在成功補償的人身上,不但可以看到一般的、健康的、適當的補償,還能發現「過度補償」現象,這通常在某些天才人物中表現極為明顯,比如司馬遷、霍金。失敗的補償是指個體為補償所做的努力不夠,或努力的方向是無意義的或完全錯誤的。這類補償最初表現是自我陶醉或自欺欺人,幻想不通過艱苦的奮鬥來超越自卑感,即通過虛假的補償取得心理平衡,但個體實際能力沒有得到發展、提高,真正的自卑感仍舊原封不動,這樣的補償不當不能解除自卑感,還會將它推向病態的境地,發展成真正的「自卑情結」。

補償成功與否通常與樂觀、悲觀對應。成功補償的個體很好的解決了缺陷、不足與追求優越之間的矛盾,伴隨著矛盾的解決,他們達到了自己的預期目標,保持了心理上的平衡和健康,但若是一直未能達到目標,未能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真正有效的調整,那麼外在環境就會變得具有威脅性,將會給個體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這種補償的失敗尤其是不斷的失敗將會對個體造成累積性影響,使個體陷入挫折的狀態,引起個體的嚴重適應不良,即通常意義上的「自卑情結」。

【注釋:根據對待困難的態度劃分成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對待困難的態度,本質上是由對自身能力的定位判斷決定的,樂觀主義者對自身能力有準確地認識,能準確定位自身能力區間,即既有自知之明不會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過度貶低自己;悲觀主義者往往貶低自身能力區間,即過分看低能力的上限和下限,導致對自身能力極沒有信心,從而放大了問題的難度,表現就是不自信。

樂觀主義者的性格大體是沿著直線發展而來的,能夠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對自己有信心,對人生持有樂觀從容的態度;悲觀主義者會形成「自卑情結」,生活在生活的陰暗面,悲觀主義者認為環境和問題是危險的,總是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缺乏自信。但是越壓抑越需要補償,悲觀主義者通常無法在現實中實現補償,故一般都通過天馬行空的幻想中取得安慰。】

虛假的優越感(心理迂迴)是不良性格之源。自卑感通常是指不安全感、渺小感、無力感、不足感,他指的是個體在環境中感受到的「處於弱勢」之感。優越感指的是個體由於感到自卑而必然產生的一種渴望擺脫不利地位,獲得安全感、完美感、滿足感的動力。自卑感與優越感一體兩面,不管個體採取何種形式來補償自卑感,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或保持優越感,因此優越感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實的優越感,它是成功的補償所產生的結果,它不但是切合實際的,而且能夠以積極的、理性的態度看待自己,看待問題;另一種是虛假的優越感,它是失敗的補償導致的結果,優越感不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礎上,而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空中樓閣。

【注釋:環境障礙導致心理迂迴。一個人的主要性格特徵與其兒童時期心靈發展方向一致,這個發展方向可能是一條直線,也可能是迂迴曲折的。最開始兒童是沿著一條直線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在此過程中,他會形成積極進取、敢做敢為的性格,但這種直線很容易發生變化,因為兒童成長過程中註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頑固障礙,而這種障礙可能會阻止兒童以直線追求優越感,而是用上了心眼,耍起了手段,通過百轉千回的心理迂迴實現目標,而這種迂迴的做法對其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個體往往對虛假優越感的追求樂此不彼。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對自卑感的失敗的補償和對虛假的優越感的盲目追求的現象,尤其是教育上的失誤,不用鼓勵的方法激發兒童克服自卑感,最典型的錯誤表現是:1)對身體有缺陷的兒童缺乏引導,致使他們絕大部分人無法克服強烈的自卑感的侵襲;2)對兒童太過驕縱,使他們從小就失去了努力奮鬥和補償的能力;3)從小對兒童賦予了錯誤的觀念和引導,迫使兒童追求虛假的優越感。

如何具體分析優越感?

個體如何克服、補償自卑感,會決定不同的追求優越感的方式,這是形成不同性格的根本原因。成功的補償,即健康的、有效的、科學的方式應該是直線或近似直線的方式克服自卑,這是建立在能力培養、個人發展提高的基礎上,而這通常形成健康的、樂觀的、建設性的性格。而失敗的補償,或者是補償不足,或者是方向錯誤,真正的自卑感沒有被解決,個體在自我陶醉或自欺欺人中體驗優越感,即追求虛假的優越感,而這導致了各種各樣的障礙性性格特徵,較為明顯的就是進攻型性格和防禦型性格。

案例:略。

——————————

公眾號搜「高太爺」,回復「理解人性」獲全部筆記。

http://weixin.qq.com/r/LzmJkRrEr0fQrV7y92w9 (二維碼自動識別)


波伏娃的《第二性》


其實我更建議你看道德經。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東西,最是精華


謝邀,分享四本零基礎的人快速入門心理學的書籍吧。贊同高太爺的回答。以前看他推薦過,《理解人性》的確非常不錯,而我看完認為要從一本小冊子里提取大量的信息需要一定心理學知識做基礎,否則難以有所收穫,所以分享以下四本書給大家作為入門參考。

1.《影響力》

作者: [美] 羅伯特·B. 西奧迪尼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豆瓣評分:8.9

領域:營銷 管理 反欺詐

本書講述了如何利用各種人性弱點繞過對方心理防線讓其他人不知不覺答應你的要求,或者同意你的看法。當時看的時候自己也非常驚訝,原來心理營銷已滲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同時也是心理學基礎書籍,看完後你之後的心理學學習會輕鬆一些。

2.《發展心理學》

作者: [美] 羅伯特·費爾德曼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副標題: 人的畢生發展

原作名: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豆瓣評分:8.6

領域:教育 人格發展

這本書談人的畢生發展,基本上兩條線,一個是認知的發展,一個是社會性的發展。構建於每個個體生活之上規律性的東西。對於我的研究來說 這樣的書是最好的二手資料,可以讓人明白在面對不同性格的人時如何做出選擇和判斷。在了解了各種各樣的人格類型情感類型之後,卻越加敬重每個人的多樣性,看完後覺得自己從受精卵開始重新活過一次一樣,感覺,很神奇。

3.《人格心理學》

作者: (美)伯格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副標題: 萬千心理

譯者: 陳會昌等

豆瓣評分:8.1

這本書可以算是眾多枯燥心理學教材的一股清流,閱讀起來也比較親民,每個心理學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方法也介紹得不錯。這本書有助於你去了解各種各樣的心理學常識,心理學概念理論等等。但教材畢竟是教材,相對一些快餐文化來講還是比較嚴謹,無味的,但讀完後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4.《溝通的藝術》

作者: [美] 羅納德·阿德勒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豆瓣評分:8.3

領域:人際處理 戀愛

高中在好友那裡看的,當時沒看完,後來又找到看了一遍,有理論有招數,例子也舉得非常多,大多屬於即學即用類的,乾貨也比較多。有不少人評價此書較為學術化,但我覺得其實還能接受。另外,這本書的翻譯真的非常爛,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看外文原版。還有,如果你看過《社會心理學》的話,這本書就可以跳過了,內容基本一樣。

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出,我也會盡量一一回復的。

希望那些點贊的朋友越長越好看~


反對其他答案推薦的什麼西方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甚至九型人格少有人走的路甚至還有推薦電影的答案,說實話這些跟大道比起來,實在是淺薄微小的可笑。如果非要推薦,我推薦兩本書,《道德經》,《資治通鑒》。

首先你要搞清楚,為什麼要研究人性?研究了人性之後又能怎麼樣?你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與其研究人性,不如體悟大道。宇宙初生,大道混沌一體,一體中孕有陰陽,陰陽交互而生萬物,人也屬於萬物的範疇之內。人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觀察和感知萬物而出現了「意識」,這一點跟生物趨利避害的天性是大體一致的。但人類在與萬物的互動中將意識中加入了「偏好」vs「厭惡」的主觀相對性,也就出現了「慾望」,就是「偏好於某種感知」這個類別。人因有了意識,繼而產生了「慾望」。對感知的類別有了偏好,就是人類偏離大道的原因,就是「原罪」。

一般書中記載的所謂「人性」,往往就是對「原罪」的記載和討論。你要了解和研究人性,就必須去認識人的「原罪」是什麼。比如佛家講的「貪、嗔、痴、慢疑。」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人背離了大道而演化出來的各種屬性:

人通過各種器官去「觀」宇宙,並察覺和區分所「觀」到的信息。這就產生了「感知上的相對性」。諸多「感知上的相對性」綜合在一起,就組成了複雜的」意識」。「意識」去區分「其能自由相互影響的」,和 「不受其自由相互影響的」,就產生了「我」和「非我」的相對性。 其實貪嗔痴慢疑都是因為不明白大道,整個大道包含一切,沒有「我」和「非我」的相對性,那麼還貪什麼呢?還嗔什麼呢?還痴什麼呢?

人性也只是大道中極為微小的一部分,所以說與其研究人性,不如體悟大道。

至於《資治通鑒》,就是讓你看看過去幾千年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而已。看看比你聰明有智慧得多的古人,是如何成功,如何失敗,一個個朝代,是如何興起,又如何毀滅的。與其看國外晦澀難懂一個接一個概念的西方理論,看那些脫離實際的意淫小說,讀那些勵志成功暢銷書心靈雞湯,不如好好的沉下心讀讀歷史。

未完有空更。


從科學角度講,到底有沒有「人性」這個東西,很多科學家都各執一詞。我所支持的觀點是,其實沒有什麼人性human nature,而是有人的行為human behavior。人的行為只是在特定社會環境下所特有的,所以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人的行為也不一樣。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們總愛提什麼中國人的劣根性,說中國人不排隊,隨地吐痰就是劣根性,是中國人的人性,是改變不了的。其實,我在美國跟台灣的心理老師聊過天,她說道:她幾十年前在台灣趕公共汽車時,人們也是都在相互擠進去的,而幾十年後她又回到台灣時,人們已經都准守秩序了。她還說:當人們意識到別人的存在並不會威脅自己的生存時,就會漸漸把心打開,開始包容接受他人。所以說,現在國內的問題,其實只是時間問題,需要我們把社會各個方面發展起來後,就會更好。

我推薦看看一個紀錄片系列,&<時代精神&>,非常好的紀錄片,裡面有比較系統的涉及相關的各種問題。

另一方面,人性這個話題太寬泛了,而且容易走入偏見性的悲觀主義論調,建議看看科學的心理學書。

我最早讀過得心理學書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雖然我不是心理學專業,但這書也不難理解,而且讀得會很興奮。當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弗洛伊德是泛性論的開創者,有點過於偏激。

所以我首推 榮格的 書。我看過他的第一部書是《未發現的自我》。就算我讀的是中文版,但也能驚奇的發現,這個心理學家有著非常強大的閱讀量,他的文筆非常好,因為他有 很廣泛的閱讀過各種文學作品,他對社會學有著很深入的研究和見解。最讓人驚奇的是他是極為清醒的人,看了這麼多書,還從來沒遇到這麼清醒的人。畢竟他就是研究人的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的鼻祖。

而後我看了他的《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從而讓我對人性中的無意識也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我們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做已經做過的一些事,或者有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反應,其實這些就屬於集體無意識的範疇,這些東西其實是我們得祖先在遠古時代進化過程中的為了求生的正常反應,這些記憶通過基因遺傳給了我們。

總之,建議科學的研究心理,乃至「人性」。看那些所謂「文學家」,只能滿足一時情緒的宣洩,而不能實際解決問題。


如果你想實用,我建議看《道德經》《韓非子》《孫子兵法》《淮南子》兵法卷,中國二十四史,諸子看原著,剩下看白話即可。

西方研究人性的那套東西是誰研究出來的?學者——他們失敗的代價是什麼?我感覺和經濟學家失敗的代價差不多——想想看,把人性向洗標一樣簡單粗暴的分類,然後給出相應的策略,可信度能有多少。

但中國歷史就不一樣——失敗的代價就是死。然後諸子在宗義上引領一下幫助樹立脈絡,如果要是潛心玩味的話,肯定比西方那些東西強很多。當然也不是說西方那些就沒有意義,但基本上我覺得就是驗證之用。

其實了解人性也不過是知而已——想要知行合一,你得能控制自己,或者說你得知道並克服自己的弱點。而好多人其實是敗在這關下面。這方面佛經中的無我執頗為有用,不妨玩味一二。

個人覺得道德經才是總綱所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應用;道法自然是回饋改進,道可道非常道指的是不要過學習,無為指的是注意效能,等等等等。你沒形成迴路,也就是道心,怎麼看歷史也只能當作談資。


1.《功利主義》

對人性的分析,我覺得應該從人類社會的道德標準和相應的行為準則開始了解。Mill的《功利主義》這本書非常非常的適合。主要的原因是功利主義作為一種真正的現代思想,已經深深地滲入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對人類活動有這其他任何學派都不能比擬的影響。而這本書使用簡短的篇幅概括了功利主義流派幾代大師的思想(包括休謨,亞當.斯密,邊沁),並完善了功利主義理論的根基部分。

Utilitarianism 一詞被翻譯為功利主義,但是與我們傳統認知上的功利不同,其本來意義更接近於效能主義,只是被翻譯為功利而已。

功利主義最基礎原則為」最大幸福原理」,即行為的對錯與它們增進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傾向成正比。其中所謂的幸福是指快樂和免除痛苦,而所謂的不幸則是指痛苦或失去快樂。同時,Mill指出只有快樂和免除痛苦是值得欲求的目的,所以所有值得欲求的東西之所以值得欲求,內在原因是它們能增加快樂或者免除痛苦。

在此基礎上Mill對幸福做了區分,即幸福除了有數量的屬性,還有質量的屬性。他認為理智、感情和想像以及道德情感所帶來的的幸福其質量要遠遠高於單純感官上的幸福。用Mill的一句話說:「做一個不滿足的人勝於做一隻不滿足的豬,做不滿足的蘇格拉底勝於做一個滿足的傻瓜。若是傻瓜或豬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為他們只知道自己那個方面的問題,而蘇格拉底和人類則對雙方的問題都很了解。

之後,Mill又闡述了美德、高尚、自我犧牲等行為在功利主義裡面的解讀,同時強調「構成功利主義行為對錯標準的幸福,不是行為者本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相關人員的幸福「,也就是說自我犧牲或者克己行為本身並不是一個幸福的事兒。當一種犧牲不會增進幸福總量時,就是浪費,是違背功利主義的。功利主義唯一贊成的自我犧牲,是為了他人的幸福或者有利於幸福總量的提升的自我犧牲。

接下去的幾個部分,Mill討論了功利主義道德標準對於人的內、外約束力,闡述了功利主義道德標準的證明問題,最後討論了功利主義理論與正義之間的關係。

可以說,功利主義這本書十分全面的闡述構建了一種社會道德標準,並在今天融入生活的每個角落,甚至在我們意識不到的行為中,已經蘊含了功利主義的相應準則。

2.《道德情操論》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早已被奉為經典,但他的另外一本書《道德情操論》卻相對來說少人問津。但亞當.斯密對兩本書的重視程度卻恰恰相反,他花了幾倍於《國富論》的時間來編輯、修改《道德情操論》,甚至斯密在晚年時期還多次完善《道德情操論》。同時,亞當.斯密作為功利主義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發揚完善了功利主義的精神,而相應的學術著作就是《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的核心在於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同情心」。他在書中是這樣說的:

「無論人們會認為某人怎樣自私,這個人的天賦中總是明顯地存在著這樣一些本性,這些本性使他關心別人的命運,把別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雖然他除了看到別人幸福而感到高興以外,一無所得。這種本性就是憐憫或同情,就是當我們看到或逼真地想像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時所產生的感情。我們常為他人的悲哀而感傷,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不需要用什麼實例來證明。這種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樣,決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備,雖然他們在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銳。最大的惡棍,極其嚴重地違犯社會法律的人,也不會全然喪失同情心。」

首先,斯密對行為的合宜進行的界定,再論證了同情感對於人們幸福的影響。比如當人們BuLa~BuLa~稍後再寫,道德情操論還挺好玩兒的。3.《正義論》

之前的兩部書都是功利主義一方的大家撰寫的,有必要再推薦一部與之相反的契約論學派的書籍,兩者相對應,批判性學習。

不可否認,功利主義在現代道德哲學的許多理論中是佔據極大優勢的。形成這一優勢的原因是許多創立過某些富有影響力和魅力的思想流派的傑出思想家們都對功利主義進行了支持。而批判功利主義的人往往眼界相對下載,只能指出一些很窄的部分功利主義的不合適性,而沒有形成有效的體系和道德觀來抗衡功利主義。

哈佛大學已故的羅爾斯教授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完善了契約論學派的理論(洛克、康德是這邊兒的~~~),撰寫了《正義論》一書。其基本觀點並沒有超過洛克等人的天賦人權理論,但通過引入「無知的面紗」(the veil of ignorance)構造了原初狀態(洛克的《政府論》中有詳細闡述,人類沒有形成社會的最初狀態),並且提出了「最低收入最大化原則」,這樣構造出來的社會契約論要比洛克等人基於「天啟理性」構造的社會契約論的論證更加細緻。


《自私的基因》,《進化心理學》,必讀書目。

《沉默的大多數》,熱愛生活的思想者的人性。

《無知者無畏》,《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地痞流氓的人性。

《我愛問連岳》,《謎男方法》,愛情和肉體下的人性。

《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強權高壓下的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性。

《一把好乳》,當代詩人眼中的人性。

從《中國農民調查》,到走廊醫生及縫肛門事件,對比閱讀,看看中國媒體從業者的人性。

電影《鬼子來了》,中國民族性的真實寫照。

電影《倭寇的蹤跡》,古典武俠英雄裝逼者的人性。

電影《博格曼》,聖母婊們的人性。

電影《發條橙》,小鎮青年的人性。

電影《帝國的毀滅》,領袖們的人性。

電影《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人性。

什麼?《忠犬八公的故事》?那,那是狗性 啦嗯。

想起來再更咯


我的意見有所不同,我不覺得大部分的普通大眾能看懂到人性這個層面的書,更別說系統的,透徹的,說得很明白的人性的書了。

其實人性應該歸到心理學的範疇吧,我不太懂。我覺得一個是共性的普羅大眾的人性,一個是發生自己和周圍朋友身上的人性的疑惑。

倒是有一本書可以推薦,是一套:《少有人走的路》

先後讀了三五遍吧,尤其是第一本,是一個心理學醫生用案例把許多人性的小故事講得非常生動與透徹,推薦給大家。比如你為什麼會愛啊會恨啊會嫉妒啊會變態啊……


《人性的弱點》其實我也在看,只是卡耐基的個人經驗總結,但可以作為參考。

推薦《決策與判斷》,這本書淺顯易懂,非心理學專業的人照樣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裡面提到的選擇性知覺,易得性直覺,證實偏差等概念的時候會顛覆你的三觀,你會發現原來人們會陷入這樣或那樣的「陷阱」。

另外,要了解人性,一定要了解統計學。很多成功學書籍以及雞湯很有可能是選擇性告訴你事實,即只告訴你這麼做成功的人,卻不告訴你這麼做不成功的人。如果你這麼做沒成功,只可能是個人的問題,而不是方法的問題。


劉墉的 《我不是教你詐》

我不是教你詐1,是教你看清世事。免得你被賣了,還在幫人數鈔票!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本書就是教你:怎麼洞明世事,如何練達人情。它不是「厚黑學」,而是「成功術」。

我不是教你詐2,是教你認清人性。不可因為他們好,忘了他們的壞;不要因為他們的惡,忘了他們的善。

這是針對社會現所寫的書。每個故事都可能切中時弊,每個分析都可能深入人心。它的目的不在立刻「改變」什麼,而是希望慢慢「作用」,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不是教你詐3,是教你保護自己,免得鴨子煮熟,才到嘴邊又飛了!

這社會很殘酷,你錯,沒人告訴你,只偷偷修理你。你一輩子不發現,就吃虧一生!

我不是教你詐4,是教你認識別人的詐。不要用它來「為害」,只是用它來「避害」。

什麼是官商勾結,什麼是交叉背書;什麼是新聞炒作,什麼是引君入瓮;什麼是夾帶偷渡,什麼是貼身纏鬥;什麼是殺雞儆猴,什麼是人海戰術;如果你不幸遭遇,你應該如何應付。

最初讀劉墉的散文,溫情脈脈,當時就覺得這個作家挺有小智慧的,緊接著就看了他的其他作品,其中就有《我不是教你詐》

《我不是教你詐》裡面都是由每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的,結果都出乎意料,發人深省。

但是 人性 這個話題,看故事最多也就是看故事而已,日常生活中很少在發生事情時聯想到這些故事以及故事中所包含的寓意。

所以,不管看多少東西 人性 這玩意,就跟人生一樣,要自己體會才可能真正明白吧


佛經呀


經濟學原理 曼昆的 用通俗語言描述經濟學,也是也描述人

什麼道德經 也可以 不過古文不好看

其實多用邏輯思考一下為什麼就比較簡單了.多想 總會想明白的.


研究人性在我看來就是把人的獸性,人性和神性展現得淋漓盡致然後告訴你嗯 這就是人性,請不要瞠目結舌。

1 BBC英劇 &<戰爭與和平&>:趨炎附勢,亂倫,人性偉大的包容......現在社會正在發生的一切在托爾斯泰的年代早已發生。

2 弗洛姆 &< 愛的藝術&>

3 巴爾扎克短篇小說

4 莎士比亞經典作品


個人感覺《夢的釋義》和《愛的藝術》這兩本書很適合。他們可能沒有直接的講到「人性」,但是這兩位都在書中談到了人格之類的建立,一個人在嬰幼兒、童年、青少年階段受到的不同影響等等。也許有時候答案不是直接給出的,而是再類似的經理中自己體悟到的真諦。

我不太明白題注希望的「成體系」是怎麼個體系,就這麼冒昧的答一下了!


當你看完各個學派以自己理論基礎為立論點提出不同角度的人性論時 就會發現人性善惡如何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評價建立在標準的基礎上 而標準又為誰服務?狼吃羊是惡 羊吃草呢?生而為人受誰的影響最大 價值標準思維方式行為舉止就越接近誰 在不自知的時候 所謂人性只不過是為無意識又不知曉緣由的自己找個說得過去的原因 就好比人面對自己理解不了的現象更願篤定是鬼神迷信 往往只要找到一個合理化的解釋就安心踏實了 歸因很簡單 難的是去面對 不是事情的問題 有問題的是人


樓主提出了個好問題,值得研究。

個人認為,若要細分,則人性是一個兼具時代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概念,其內涵和外延需要在當時當地的文化架構中理解。比如西方文化(主要以基督教文化為主)和東方文化(以中國為例的儒家文化)就有明顯區別。

相反,如果要把人性這個概念概括起來說,那就簡單得多,也就是人類共同的特徵,比如真、善、美和假、惡、丑等基本價值觀概念。

所有歷史事件無不是人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自然也就體現著人性。所以從常見的歷史、文學、影視作品中都可以觀察了解人性。當然這些是細部,也就是在一定時期的一種文化背景下的人性體現。對於那些不受時限的人性,往往也就是一種文化的傳統特徵,這就很容易自然地形成宗教。所以了解不同文化的人性概念,可以直接從不同宗教的經典文本入手。

當然,基於以上所述方法了解人性,都是需要自身去理解並從中歸納的。如果已經讀過,而是希望閱讀一些系統性的論述,那麼就可以從社會學和政治學入手,比如休謨的《人性論》和勒龐的《烏合之眾》,以及各種心理學經典等。

如果希望系統地了解中國人的人性,本人鄭重推薦孫隆基先生的《中國社會的深層結構》一書,這本書深刻地剖析了中國人的劣根性,是中國文化自我反省的經典之作。本人而立之年初識此書,粗讀之下,即有醍醐灌頂之感。一口氣讀完之後,感覺頓悟了自己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的所有問題:從個人境遇之苦悶到社會發展之混亂,原來竟都根植於國人之劣根性,或曰傳統文化之中。這種啟蒙的震撼,使我視這本書為我的個人聖經,時常翻閱以自省。


心理學課本

心理考試複習題卷

不用謝。


庫利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

著名的鏡中自我理論


推薦閱讀:

《洛洛歷險記》與《武戰道》里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怎樣評價孫曉的《英雄志》這本小說?
如何用一句話講一個故事?
藝術除了審美真正給人帶來什麼?為什麼說藝術使人更加接近天堂?
求大家推薦一本好的類似《無限恐怖》的小說?

TAG:書籍推薦 | 心理學 | 人性 | 文學 | 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