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契丹為什麼要求御容?

《宋史》仁宗本紀中記載了契丹多次遣使「求御容」,「求御容」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求?又為什麼要多次求?有什麼意義在裡面呢?


題主說的事情記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宋史·卷第十一·仁宗三》和《宋史·卷第十二·仁宗四》中。正史本紀作為年代大綱,所記錄的事情是很不詳細的。

下面我就來詳細說說。

啥是「御容」?御容就是「皇帝標準照」的意思

宋仁宗本人的「御容」是這樣的:

契丹為什麼"求御容"?求御容的意義又是什麼?

因為自從北宋與契丹"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後,「交馳畫像」就成為了慣例,雙方互贈當朝皇帝畫像,以代二主相見之禮。這是一種外交方式。

當時遼國派來使節求宋仁宗的「正裝照」,宋朝本來是答應給的,可後來為啥就是沒給呢?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見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八十五 仁宗嘉佑二年三月至五月》:

 初(宋仁宗至和二年),契丹主宗真送其畫像及隆緒畫像凡二軸,求易真宗皇帝及上御容。既許之,會宗真死,遂寢。至是遣使再求,故命昪等諭令更持洪基畫像來即予之。翰林學士胡宿草國書,奏曰:「陛下先已許之,今文成即世而不與,則傷信。且以尊行求卑屬,萬一不聽命,責先約,而遂與之,則愈屈矣。」不從。昪等至,契丹果欲先得聖容,昪折之曰:「昔文成弟也,弟先面兄,於禮為順。今南朝乃伯父,當先致恭。」契丹不能對,以未如其請,夜載巨石塞驛門,眾皆恐,永年擲去之。由是世傳永年有神力。

這蛋扯得有點兒大:第一次遼國皇帝耶律宗真(遼興宗)派使節把自己的、還帶上自己老爹(遼聖宗耶律隆緒)的畫像送給大宋,可是耶律宗真命不長,這事兒還沒辦完就掛了,於是換畫像的事兒就擱置了。

但是畢竟這是個外交程序問題啊,畫像還是要換的。兩年後遼使又來提畫像的事兒了。宋朝方面不幹,理由相當奇葩:澶淵之盟兄弟之國,你們是弟弟,按理說畫像這事兒跟兩國國君見面是一樣的,應該是弟弟先見哥哥才不失禮,可是你們的皇帝死了,新皇帝按輩分來說是我宋朝大皇帝的侄子,哪有當叔叔的先去見侄子的道理?

遼使沒轍,只能先回家洗照片再說吧,誰讓咱現在國力不如大宋呢(都是先帝耶律宗真敗家敗的)。半年後,遼使又來了,可能是他們剛登基不久的新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的「標準照」還沒「沖洗」出來,是空著手來的,但是卻言之鑿鑿的說一定會把皇帝像帶過來!《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八十六 仁宗嘉佑二年六月至十月》:

(九月)庚子,契丹遣樞密使、右金吾衛上將軍蕭扈,宣政殿學士、禮部尚書吳湛來,再求御容,且言當致洪基像。

這時候歐陽修坐不住了,他怕天朝再拒絕會影響周邊關係和國際局勢,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咦?),於是他給宋仁宗上了一道《論契丹求御容劄子》,是這麼說的:

臣伏見契丹所遣泛使,專為御容而來。中外之議,皆謂前歲既已許之,於理不可中止,失於不早踐言,至彼非時遣使。及朝夕以來,傳聞頗異,或雲大臣共議,欲遂拒而不與。若然,則臣恐釁隙之端,自此而始。禍患之起,未易遽言。大凡為國謀事者,必先明信義,重曲直,酌人情,量事勢,四者皆得,然後可以不疑。苟一有未然,尚恐敗事,況四者俱失,豈可不思?契丹與中國通盟久矣,而向來宗真特於信好,自表殷勤,別有家書,繼以畫像。聖朝納其來意,許以報之,而乃遷延至今,遂欲食言而中輟。是則彼以推誠結我,我以不信待之。失信傷義,甚非中國待夷狄之術,而又其曲在我,使彼易以為辭。自南北通和以來,信問往複之際,每於報答,常從優厚,假借既久,其心已驕。況此畫像之求,特表殷勤之意。是則於平常之禮,厚報以驕之;殷勤之來,則不報以沮之。沮之彼必怒,不報彼必恥,懷恥蓄怒,何所不為,此人之常情也。許其父不許其子,厚薄之際,此亦人情之難處也。臣竊見契丹來書,初無寒溫候問之言,直以踐言孤約為說,其意在於必得。若此時被沮,勢必更來,事既再三,豈能堅執?若待其失於遜順,已成釁隙,然後與之,則重為中國之辱。又使夷狄謂中國難以恩意交,可以勢力脅,因之引惹,別有他求,則為後患,何可涯哉!今虜主雖弱,而中國邊備未完,廟謀未勝,未可生事,而欲執我曲彼直之議,以起戎而結禍。夫察彼事勢,必不能中止;量我事勢,又未能必沮之。臣故曰四者俱失也。臣又聞虜入境之日,地震星殞,變異非常。先事深防,猶恐不及,失計招禍,豈可自為?臣願聖慈出於獨斷,勿沮其善意,無失我信言。臣今欲乞回諭虜中,告以如約,直候今冬因遣常時與之,則於事體稍便。伏乞速下兩府商議。上系國家利害,臣不敢不言。今取進止。(《歐陽修集·卷一一一·奏議卷十五》)

歐陽修的大致意思是:許其父不許其子,您老辦得不太厚道啊。而且契丹那尿性您也不是不知道,沒啥文化,瞪眼兒就敢宰人的主,這要是把他們逼急了打起來怎麼辦?是,契丹現在是沒咱強,可是咱也不能沒事兒就挑釁不是?咱們邊防那水平,您也是知道的,到時候契丹真的長驅直入,就不好說了,我可是聽說到時候場面一定會很黃很暴力的……哎呀人家好怕怕!不就是個「簽名照」的問題嘛,咱睜隻眼閉隻眼就好了,皇帝陛下您就再好好考慮考慮唄?

聽了這話,宋仁宗的態度還是有些緩和的,表示會把自己的「玉照」送給自己好基友的兒子的。

然而……還是需要先把耶律洪基的畫像送來再說……嘿,仁宗這犟脾氣+-+

一年後,宋嘉佑三年(遼清寧四年),宋仁宗派遣使節把自己的畫像加上自己老爹宋真宗的畫像送到了遼國。

大遼用遼聖宗、興宗、道宗三軸畫像換得了宋仁宗、真宗的御容。終於!終於!終於圓滿了!內牛滿面啊有木有!!

到後來,宋仁宗駕崩,遼國方面請求在本國為仁宗建立一個衣冠冢以供祭拜,這次宋朝方面倒是連個磕巴都沒打,分分鐘送去了仁宗衣物,還高姿態的嘉勉了對方一番。真是面子決定效率啊!!

總之,所有的「求御容」事件,都是一個面子問題,古人太特么坑爹了!


在堪輿迷信盛行的古代,當朝皇帝的御容對於國家的安全可以簡單理解為現代國家的核彈頭數量。盟國之間的核彈頭數會透明,敵國之間會互相耍詐以用博弈。所以真實御容的機密等級比地理、兵力要高很多,也更難獲取。交換御容,代表著國家之間的絕對信任,拒絕交換御容,那就相當談戀愛不讓對象翻看手機,人家肯定覺得有鬼唄。

御容可以干很多事,比如相面,看看有沒有亡國之相,占卜對方國運興衰 ,這裡可以看一看韓國電影《觀相》,很有意思 。御容還可以行巫蠱之術,也就是弗雷澤所說的 「接觸巫術」 ,打仗前對著畫像來個"射鬼箭",或者畫個圈圈詛咒。所以,交換來的御容一般不會給畫的很像的,寫實的御容都是使臣里善丹青的諜者偷繪的。徽宗就是因為聽信相士對偷繪的天祚帝相的「亡國之君」的解讀(還是挺準的,可是徽宗忘了讓相士給自己觀觀相了),而草率的與金為盟,背後捅刀大遼,以致自毀長城,導致滅亡,這裡參見《揮麈錄》「陳堯臣進退終始事迹 」則。


因為耶魯宗真對趙禎有執念呀,每年除了送藥材之類外交上的東西還送自己畫的畫,宋仁宗回送自己寫的飛白,可惜年年只是書信,沒有見過真人呀....最後可憐遼皇后蕭觀音因為十香詞(政敵騙她說是宋皇后寫的,遼皇后很喜歡謄寫一遍後入套了)被殺了...感覺那幾年遼主一家子只要和宋朝扯上關係都下場不好...


推薦閱讀:

柳永假如生活在現代,會是怎樣的,還能創造出那麼優秀的作品嗎?
存在不增加賦稅但增加政府收入的辦法嗎?
章惇書絕壁的故事出自哪裡?
柴宗訓要如何做才能既除掉趙匡胤,又不使後周發生政變?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對宋朝評價很高,然而教科書的評價卻很一般?

TAG:歷史 | 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