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經歷、學習、觀察、思考什麼事情才能年紀輕輕就擁有較深刻的人生厚度和感悟?

在知乎也一年了,看過太多的牛人,年齡不大,卻站在一個遠比我們高的位置俯視人生,無私分享的知識和見識讓人驚呼,寥寥數語就一針見血,直指核心,大喊能見此言,人生不虛度矣。

誇張了點,不過倒是很能表示我的心情。

他們讓人即敬且羨,比如@采銅、@劉念、@明溪、@吳遇安、@張佳瑋、@冷哲、@周曉農、@朱怡婧、@朱炫、@梁邊妖等人(我這幾天都在研究他們的精品回答,故有此問)。


天才都有個特質:敏感。

敏感讓他們體驗的更多,經歷的更多,感悟的更多,成長的也越快。

這些人都是在敏感的天才中繼續脫穎而出的,他們還獲得了第二個重要的品質:理性。

這兩種品質結合起來是無敵的,它們讓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變得與常人不同,他們開始思考世界,用他們獨特的視角;也開始改變自我,規劃人生,用他們獨特的方式。

你看到的就是選擇了不同道路的他們。


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瞬間會讓一個人讀懂戰爭,讀懂生命,讀懂幸福。

打開書,打開屏幕,這些屍山血海就在眼前。

------------updated-------------

沒寫全,引出一些人疑問。這裡補上。

首先我對人生厚度和感悟不感興趣。快樂的人更簡單。人生為什麼要追求什麼厚度,什麼感悟。達到一定厚度,發現簡單的東西才快樂。經歷越複雜,追求越簡單。看反攻緬甸的紀錄片,那些經歷松山,騰衝,野人山等戰場的倖存老兵,住在破舊的老屋,過著赤貧的日子,忍著彈傷的隱痛,卻沒有抱怨生活。他們理解的戰爭,生命,幸福,就兩個字:活著。大道至簡,厚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如果真的要追求厚重的人生,那就去經歷儘可能的經歷,去儘可能多的地方,認識儘可能多的人。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有最後一條路:代入。代入別人的人生,代入別人的思想,體會別人的厚度和高度。

讀書,是找代入的對象。讀的書越多,代入的經歷才越多,感悟才越豐富。

思考,決定代入的水平。沒有思考,別人的厚度就是你的最高厚度。思考,讓你超越他人。

排名第一的龍荒說的對,敏感的人代入感強

所以,想要人生的厚度,打開書,打開電腦,打開一些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將自己代入進去。裡面有你想要的任何厚度。在屍山血海中體會戰爭,在悲歡離合中體會人性,經過了許許多多別人的人生,你的人生也會厚重起來,你的感悟也會豐富起來。


龍荒的答案大方向上沒錯,但沒說細,我這話嘮值班待命期間嘮叨幾段話吧。大問題最方便本話嘮跑野馬了!哈哈哈!

敏感是什麼?同樣的經歷見聞下,可以過得更多的體驗,也就是得到更多信息。包括情緒強度,情緒多樣化,對事物之間異同的把握,感官刺激的敏銳度說,感官先,這個差異大而明顯。有人就是能喝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區別,高端玩家可以告訴你可樂開封了多久。葡萄酒如是。雖然都沒喝過葡萄酒,但我就是可以比同學更能區分不同的酒。為什麼?因為我嘴刁。但這沒說明白。

事實上,我早就看過葡萄酒入門書籍。我早就開始想像酒的各種味道,雖然我不明確的知道酒各種味道到底如何,可我事先獲得了某種『維度區分』。書里會寫,單寧、水果氣息、橡木桶、礦物味、餘味、醋栗、紅莓……等一系列味覺概念。

顯然,有些我知道,有些我不知道。但事先提醒後,我喝酒時候有個框架去做『填空』。

不笨的人看到這兒已經明白了。敏感和理性,不是涇渭分明的。

無論我是否正確對應了味覺與名稱,我都會努力試圖嘗出書中寫過的幾大基本類別的味道。哪怕有些是我意淫出來的,是錯覺,可無論如何我確實從同一杯酒中獲得了更多信息。剩下要做的,是去蕪存菁。這就需要專業訓練,一般,用『酒鼻子』也就是各種葡萄酒會有單一味道的『香水』。不過我沒買過,我就喝個意淫快感。僅就這樣,我已經拉開和同學的距離了,在葡萄酒問題上。

再說生理基礎。劉念有個關於上層階級的答案,想必你看過。啥,沒看過?滾粗!去看!總之,我和同學的品酒差異,還建立在另一個基礎上。我在菲律賓、福建泉州長大。小時候我吃過的食品種類,完爆內地一般小朋友……。

好,這都是後天因素了。先天因素是啥呢?器官的敏銳度,神經系統的氣質區別。後者請百度谷歌。完全同樣成長條件下,表現更好的,更能區分各種酒的味道的,我們可以認為是天賦所致。

但這東西我們沒法決定,看運氣的,所以沒實用價值,不多談。

如此應該可以清楚了,經驗的累計,事先的框架準備,可以讓你面對同樣事物時,更可能挖掘出大量信息,這就是敏感了。

兩者缺一不可,否則效率大減。你可能天賦卓越,感官敏銳,但沒人提醒你注意差異,你很可能把一些味覺體驗扣掉。哪怕其實你體驗了。最常見的就是『感覺有差別,可說不上來,不知道到底差別多大』。

人長大以後,一般是十二歲以後,大多數記憶開始要用語言去標識。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一個簡單明確的名詞給一種體驗『貼標籤』,那你很可能很快忘記它。

過段時間再問你,上次喝的酒有啥差別。你回答估計會變為,「沒啥差別」。

貼標籤未必是壞事,但應該在記憶總結時才多用。

某頂級品酒師說過:『人們都以為我最大的本事和財富是舌頭。錯了,是記憶,是對多種味道分類標識的記憶。』

下面我要說的,更重要:敏感度和理性應該有個比例調配。或者的說,信息量和信息處理強度應該在一個健康比例範圍內。

信息過載不是好事。它會把氣球撐破,最後你啥也沒有。所謂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身!能把握的,才是有效的。給你太多東西,最後壓死你。

信息處理過度也不是好事。容易玩壞東西!

網上經常看見一些人,說話亂七八糟。因為他們在處理超出信息處理能力的信息。或者用過量信息處理強度去處理其實簡單的信息。

前者,他們能感覺到不同,但說不清楚,最後導致概念混淆,表現為用同一詞表示多種不同事物。

後者,他們用多種詞指代同一事物,最後也是一團糟。

想得太簡單,想得太複雜。這是一對雙龍鳳胞胎~。也是好基友,通常一個出現後,另一個猥瑣尾隨而到。並且一旦成行,往往就百年好合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因為,為了處理概念不夠用或信息處理能力不夠用的問題,人會去擴充概念的含義,其結果是同一個詞指向了更多東西。而詞又要用其他詞去註解,最後變成一個事物被更多的詞纏上。

為什麼讀書重要?因為它是前人概念總結,歸類的結果。多讀,概念獲得也就多,而且伴隨事物經驗。能寫書的,尤其是經典,往往都分清楚了概念和事物對應關係。

聰明人要問了:那你怎麼區分上面說的兩種情況啊?

答案是:木已成舟,從結果看,兩者殊途同歸,所以幾乎不可能區分成因。

好吧,其實是這都是我臨時想出來的,所以肯定沒現成的區分辦法。

但解決辦法,是一樣的。

方法就是,多用基本辭彙描述事物本身,從時間順序上一一描述。不要一上來就形容詞總結!直接用畫面想像也行。

這種方式一不會錯放細節,二不會搞混事物區別。因為基本的辭彙是歧義最少的,每個人認識基本一樣。其實,就是小學語文。那時候基本一張白紙,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干擾。

有些人小時候就讀很多書,有的讀傻了,有人讀聰明了。除了書選擇、指導老師、經驗差異的因素,我認為,這裡頭還有個天賦因素。

有天賦可以吸收更多書籍內容,但不被壓壞。我認為,關鍵在於:不要急於運用和讀懂。

有些書中的事和你當下經驗不同。抓住一點共同處就放大,會讓你遺失細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

如果你覺得廢了很大力氣時間,比如兩三天,還是無法對某文本有足夠的理解。那就先放下。如果你覺得自己理解了,也要留點空間,不要咬太緊。

過年了,年年有餘,事事有餘。

理論依據和事實依據是,放下可以轉移注意力,避免一條路走到黑撞到牆;留空間好轉向。

心理學上,問題解決要擺脫定勢影響,才能容易有突破。放空和時間。

從情緒上說,太緊太松都不好。中間態最好。越難越要放鬆,簡單的可以多花力氣。前者是輕裝上陣,後者是為了壓榨出事物包含的信息。

除了信息量對應一定信息處理強度,其實處理方式更重要。錯誤的方式,如集體大躍進。正確方式,如韓信點兵。

跨領域的概念運用過度,往往導致走火入魔,民科民哲。如位卑謀大,招致禍害。

簡單說,是講究就個『按部就班』『方法得當』『恰如其分』。

若理解前文,不難看出,提問者一開始的方向就跑偏了。

問題不是「什麼」,關鍵是「怎麼樣」。怎麼樣經歷,怎麼樣學習,怎麼樣思考,怎麼樣觀察。這才是大道。

如此方能舉重若輕,舉輕若重。

累了,先到這兒。


大概就是,別老研究如何成為XXX。

你覺不覺得,很多人其實都很聰明,智商綽綽有餘,也有上進心,想要的很多,想的也很多。

但好像就是在專心做自己這件事情上面,有些力不從心。

你看著別人的成就,想著我也可以畫漫畫啊,我也可以寫出那樣的詩,我化了妝比她漂亮多了,他英語還不如我呢憑什麼就找到工作了。

可他們去做了。

而做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比我們坐在這裡分析一下多很多的勇氣和耐力。

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

還有啊,我覺得,少年就當盲目自信。

誰告訴你他們站在遠比你高的位置俯視人生?

我當然知道,這世上有太多氣死人的富二代,嚇死人的高智商,想像不到的經歷,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東西。

但首先請相信你自己的閱歷,你自己學到的東西,你的信仰體系,還有你的思維模式。

然後再去感知,和吸收,來豐滿這個框架。

這好像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先有底氣,再有其它。不然怎麼叫底,氣,呢。

不過你思考了半天,然後問出了這個問題,真的特別好。

我今兒個痛經到意識模糊的時候,還靈光一閃,想說要是牛人們都出個BECOMING XXX系列就好玩了。

等清醒的時候,就意識到那八成也是別人試錯了很多遍,最後找到的適合自己的東西。

那告訴你有什麼意義呢。

或者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

就像念書的時候老有人問,為什麼你成天鬼混成績還那麼好?

我是真的不知道耶。

等下,寫到這兒我好像突然又知道了。

可能就是因為在我當年懵懂的世界裡,只有鬼混和成績這兩件事情。

我覺得自己牛逼死了,誰都不放在眼裡,於是在鬼混和成績兩個領域都做出了良好的業績,然後形成了「老娘最牛逼 → 老娘要更牛逼」的良性循環。

(咦怎麼好像寫出了奇怪的東西)

唔,後來漸漸發現有好多有意思的事情啊,有好多不一樣的人。

這就不是簡單掌控鬼混和成績這兩件事那麼簡單了。

你跟台灣人說個話還被帶成台灣腔呢,何況人生。

呸拜託忽略上面這段。

說了一大圈,無非就是專心二字。

厲害的人的存在只是讓你知道,噢原來人還可以活成這樣的。

剩下的都靠你自己了。


一家之言,權當參考。

經歷什麼?

不一定要經歷什麼,或者說你不能強求去經歷什麼。硬要說經歷什麼的話,那就是你要去看這真正廣大的世界。等到你真正見識過這個世界了,你才能看的更遠更深更透徹。

學習什麼?

學習一切你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但凡你想知道的,儘力將它們弄清楚。以及學習在知識之外更基礎的準則,學習如何獨立思考,如何做人……

看得遠,看得透,就要知道得多。要想能夠從大量的知識以及現象中剝離出最本原的規律,至少需要你得有去剝離他們的「工具」。工具即經驗,經驗即知識。

觀察什麼?

觀察人,觀察世界。觀察你所景仰的人,你所崇拜的人,他們的言辭中的思路、方法、觀點,你認為這是好的,那就去記下來。還要觀察你身邊所見,你覺得好的,和你覺得壞的,他們為什麼好,為什麼壞,可好的似乎總不結好果,壞的卻總是那麼逍遙。當你觀察到了,你就與答案開始接近了。

思考什麼?

思考你經歷、學習、觀察到的東西,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你所看到的一切現象總會有變成這樣的規律與原因,而他們正式看透了這規律才顯得超凡脫俗。正因為他們看透了事物背後的「規律」,所以一切才能迎刃而解。

要思考的東西,就是探求出事物背後的規律

我想這可以總結成這樣的過程:

你在走進這四通八達的世界裡,經過不斷的經歷與顛簸,你觀察到了某些現象,為了探求這些現象為何至此,你需要學習道理、知識,之後藉由這些東西,你去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從而,得出規律。至此,這件事,你便弄透了。

總的來說,說要做些什麼的話。參考 @吳遇安 的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中的回答,我想可以歸納為一下幾個簡單的短句,當然這是一家之言罷了。

——多讀書。多思考。接受各種觀點,不死守觀念。然後經過上述步驟,得出自己的認為的正確。並且能夠對以上工序反覆循環。

我自己也覺得自己說的很玄乎,但剝離一切事例,說的最簡單,又似乎只是這些看似空泛玄乎又玄的話。至少我自己是這麼踐行的。在下涉世尚淺,還淺的多,所以也不敢說自己至今的總結能夠切中肯綮,但總覺得分享出來總比憋爛在心裡好。一家之言,權當參考。

願題主和諸位能撥開迷霧,抽絲剝繭,即使不能接近我們所追求的真正的真理,也能與它再多接近一些。


"孤獨"吧,不是那種沒有人搭理你的孤獨,而是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的"孤獨"。

Zoroaster在山上一個人隱居多年,Muhammad一個人在Cave of Hira的徹夜深思,耶穌的四十天曠野之旅,釋迦牟尼在閻浮樹下的沉思。都是對自己內在心靈的探索的過程,對自己內心的探索愈深入,大概就是人生的厚度與感悟。

"孤獨"是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在世界上我們可以真正真誠全心全意交流的只有我們自己,與自己對話,面對自己腦中閃過的每一個念頭,這過程開始的時候是痛苦,因為你會發現你太多數的內心想法都與生活的人,與你信奉的價值觀是抵觸的。內心的想法往往是充滿邪惡的,接著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然後我們回過頭來,世界的運作與這些想法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接著你所發現的連繫就是智慧了。


樓主這麼問,就說明樓主思考問題還沒有達到「自圓其說」的程度。

所謂「要經歷什麼,學習什麼,觀察什麼,思考什麼,才能像他們一樣年紀輕輕就擁有如此人生厚度和感悟?」和問「要吃什麼飯,誰什麼床,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才能像某些人一樣年紀輕輕就談過十幾個女朋友?」是一樣的。這都是有關係的,但都不是關鍵的。

小時候大家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的,以為世界圖樣圖森破,都是後來經歷了很多事情,才開始修正自己的世界觀。你也知道,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必然是不一樣的,否則我也想試試比爾蓋茨的生活。你大概也到了二十多歲的年紀了,經歷的事情應該不比其他人少。你可能說,你沒有經歷過像「 一場生死戀」 、「 大地震不死」 、「 去過十幾個國家旅遊」 、「 考過省狀元」 之類的能讓你發生人生轉折的事件,但是你有理由相信,99%的人和你是一樣的。其關鍵不在於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思考了多少,而且思考成功了多少。至於思考什麼,當然是你遇到了什麼值得思考的問題。

好吧也許你覺得自己的思考很成功,遇到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當你遇到下一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比上一次變得更聰明了點?或者是,能不能防止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者是,這個問題的背後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到底對你有什麼影響?你能不能想清楚這個問題的根源?推測這個問題的普遍性?預測這個問題對你將來的危害?……諸如此類,思考是沒有止境的,辯證是沒有絕對真理的,你最終需要的,是自己的觀點。只要你的觀點能適應大部分情況,自圓其說。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思考方式不一樣,最終得到的世界地圖就不一樣。你知道「奇蹟」是很難複製的,但是「奇才」根本不能複製,不要試圖模仿李小龍。

其實學習也是一種經歷,不同的人學習的經歷也是必然不同的。什麼是學習呢,孔子說過一句話讓我拍案叫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知+智,既要知識量(廣度)也要解釋量(深度),兩者怎麼平衡往往是不自主的過程。當今世界的信息量比過去幾千年的總和還要多,為什麼像阿基米德、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達芬奇這樣的人才幾千年了還是那麼屈指可數?「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用在學習知識上「不能合適更多」了,以前被信息壟斷的知識,現在的人連正眼都懶得看,這是現代人比古代人更聰明了嗎?當然不是,當你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知道如何成為那樣的人,甚至不知道每天應該干點什麼(好無聊啊,玩會Angry bird吧)的時候,你真的會拿起比當年阿波羅登月用的計算機更先進的設備來砸豬。細思極恐。

沒文化真可怕?其實這句話的旁白恐怕是「不會學習的人與畜牲無異」。我並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當你被別人說過「沒文化」的時候,我也沒有針對你。我是想強調一個道理,就是人和人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大腦上,你的人生就是它決定的。相比於保護錢財、保護眼睛,保護大腦才是人們最需要做的,可惜人們都認為大腦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不認為自己是大腦控制的一部分。我一直覺得,一個有思想的人總是大於一個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總是強過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總是勝過一個得過且過的人。因為知識相比聰明是「易習得」的,聰明相比思想也是「易習得」的。但他們並不是一個量變引發質變的必然過程,人的大腦也沒有被設計成一種線性的工作流程,大腦是跳躍式工作的。你總是需要一些運氣成分,才能「頓悟」,而沒有什麼必然的規律。但是負責任地講,人的「動機」因素是對人的成長有長期影響的。如果你一直想成為一個數學家,那數學對你來說天生就不難,你成為數學家的概率就會大得多。

愛護你的大腦吧,它具有不可逆的變化特性,你所做的任何思考、學習,都會讓它變化(其實是損傷)。及早決定自己的目標,否則大腦會越來越適應當前的環境,而難以轉型。

好吧今天就到這裡,有點跑題了,還要上班。


「要去看看人類,而不只是在書本上讀到他們」


鑒於題目是要經歷、學習、觀察、思考什麼事情才能年紀輕輕就擁有較深刻的人生厚度和感悟?

我覺得可能關鍵詞是深刻的人生厚度和感悟,既然要深刻那必須得能沉下心靜靜的思索反思自己的生活人生及遇到的各種問題。個人覺得癥結在反思一詞。

反思從何處來。

好奇--思考,痛苦--思考,為了思考的樂趣--思考

應該是痛苦導致的思考是最深刻的

痛苦又分很多種

心靈之苦 肉體之痛 生老病死,貪嗔痴

一個人反思的力度不是年齡的大小決定 而是由他經歷了多少多大痛苦來影響 而敏感之人可能是對痛苦更敏感

那怎麼經歷能讓你反思的痛苦勒? 心靈之苦 肉體之痛 生老病死,貪嗔痴犯一個就應該夠了 這個還真是學不來 而且如果真的可以其實不受這些苦的人才是幸福的

至於要經歷、學習、觀察、思考什麼這個應該都不是問題 當你開始思考時一切就都會去進行深刻的反思勒 你不會遺漏生活中點滴可以引發你思考的事物


每一次自身三觀與周圍環境的主流的摩擦與碰撞,都是一種經歷;這一層上,所有人都會經歷。

不僅僅經歷,更是去思索產生摩擦碰撞的原因,探究產生的本質和規律,深挖,更深挖;這一層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敏感,感性,善於觀察,善於體會,能夠堅持自己,不害怕失敗,哪怕是失意了仍能因為求生慾望再站起來。

一句話總結,無它,他們只是經歷了一些,卻又貪心地想要經歷更多;就像塔羅牌上的愚者一樣,不知疲倦地貪婪地前進而已。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就是這個意思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自己的命運

不必羨慕別人的高度,因為你們是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

他的事情你經歷不了,同樣,你的閱歷他也無法擁有


我覺得這基本是個偽命題,年輕人不可能有老年人那般的生活智慧,相反,年輕人最應當珍惜的是年齡偏大的人所認為幼稚的血氣方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如果年輕人很快獲得了老年人的人生智慧,那麼他們就將不再有野心、不再有明確的方向和追求,雖然幸福感會提高,但是生活的壓力會使他們貧困潦倒,最終仍然是不快樂。

心理學上講,一般人的感情控制(emotional regulation)到了25-26歲才開始慢慢成熟,才開始對自己和他人有明確的定位。而感情控制對於對人生莫測前途的把控和對各種意識形態的拿捏是至關重要的。年輕人這方面不成熟,所以才會熱血沸騰的追求自己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才會熱烈的推崇某種理論或思想。當人的感情控制增強,就會對極端的狀態進行向下或向上的控制,以達到不超過或低於一定水平的狀態。所以,隨著年齡增長,人會更加客觀,不極力貶低或讚揚某人某事,而能看到優缺兩面。這也是為什麼20歲左右迷茫而受挫的人們會發現他們的父母總是很淡定、不太容易被困難或成就而過度牽制精力。

而所謂「厚度」和「感悟」,我覺得樓主千萬不要被某些看上去很牛的年輕人蒙蔽。他們可能懂得多了一些,邏輯思維比較好,加上年輕氣盛觀點鮮明,可能讓你覺得他們似乎看透了很多東西。實際上,如果他們真的遇到困境,恐怕根本用不上他們所一直宣揚的東西。我就是個明顯的例子(當然,我不牛)。平常勸人水平一流,讓人覺得我極有「厚度」,真正碰到相同的問題,自己仍然迷茫,感情也不能特別好的調控,沒法收放自如。我覺得「說」和「做」的區別太大了,有些人能做,但就是說不出為什麼;有些人觀點鮮明理性,但根本做不到。

補充:其實很多知乎的達人都不是年輕人吧,所以他們擁有從容的智慧還是有可能的。


那個,突然就想飄過來講兩句我的看法

至於如何做到這一點……話說真的,每次都最討厭回答這樣的問題了啊……

還是,首先,先拍價值觀!

記得知乎上有個人說過(忘記是誰鳥):想去找捷徑,就是人生最大的彎路。

接著是我個人關於這個問題的想法:

我覺得,哪些所謂牛人做到的不外乎這幾件事情

夠空 夠深 夠廣

既承認人的認知永遠是有限的,這個基礎上,又能看到整個世界是無限的

夠空,比較俗的說法就空杯心態吧。即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作為個人,我是有限的,這樣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有足夠的動力去思考和認知周圍的事情。

它代表一個人能夠發展的可能性。人的腦袋就那麼點,自己的東西越多,能夠吸納的東西就越少。

當你知足了,你的發展也就停止了。

舉個栗子,我在面試和內訓的時候,會非常注意到一個信息:當一個人在面對一件事情,最最關注或首先關注到某事的「對和錯」的時候,我就會覺得他對信息的接納一定是有限的。「對和錯」一定是思維中的一個點,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如果從「對和錯」開始,那麼他能夠接納到的東西一定就少,因為他關閉了信息來源的至少一半的渠道。(好像這樣解釋就和我的觀點不相干鳥……)

夠深,就是能夠看到,最接近事物本質的東西。

再舉個栗子,有個很有名的心靈雞湯,就是兩個小孩子,看到半杯水的時候,一個小孩子會覺得沮喪,因為我只有半杯水了,另一個小孩子覺得開心,我還有整整半杯水呢~

而再換一個人,他看到的是一個容器,有一定的空間,具備容納一定量物體的可能;而現在杯子裝了半杯水,只是反映這個本質的一個形態而已。

越接近本質,能夠遷移的面就越廣,停留的越表面,就說明你只能在某個範圍運用這個道理而已。

夠廣,額,這個應該既代表了吸收信息的層面,又代表了運用信息的層面。是上面兩個點的「實踐」的層面。

吸收信息(學習吧……我幹嘛講那麼複雜)的時候,我能夠有足夠大的信息來源和信息渠道;運用的時候,我能夠把一個本質的規律運用到更多領域。

「我發現,這兩個事情中蘊含的道理是一樣的」。這種狀態。

所以說其實道理很簡單,牛人們做到的事情,就是學習,思考,實踐而已。

所以騷年,實在是回答不了啊……


元學習能力。也即一個系統具有更新自己整個系統的能力。

經歷世事不僅僅是原有系統的補充,而是能夠成為顛覆整個系統的藥引。

如此不斷顛覆,不斷涅磐,不斷深入


我在這裡想談論的,不是「要經歷什麼、去做什麼、去哪兒」,因為單純的經歷不能讓你擁有更深刻的人生感悟,去哪裡旅行或生命也不能改變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最重要的是,你要從你的所有人生經歷里獲得什麼

無論做什麼行業什麼工作,相信我們都思考過這些問題: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自己想做什麼職業,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十年之後,想過怎樣的生活。同樣的道理也試用於學生,你要申請什麼項目或者學校之前,必須思考這段學習或經歷能夠給你帶來什麼。

在復旦待過的四年告訴我一個道理,雖然每個人在四年里都會有各自的追求和選擇,但是在畢業之前的一年,人潮湧動地各自尋找下一個出路的時候,人還是會選擇大多數人所追求的道路。畢業時,大多數人仍然只想著投行諮詢快消,高盛大摩淡馬錫凱雷,因為這些工作大多數人都喜歡,因為這些工作光鮮亮麗,因為這些工作讓別人羨慕,因為這些工作滿足你的虛榮心。你只是跟隨主流的目光。我們編撰了無數的答案去回答那些「為什麼」的問題,可是很少有人能說真正喜歡那種工作本身。你準備了無數答案去說服別人你真的喜歡那份工作,然後悲哀的是,你漸漸也會相信你真的喜歡那份工作了。

在你們走向你一直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過程中,進入目前的大學或者工作只是你踏上的眾多階梯中的一個。進入復旦或者什麼其他大學,盡全力找一份年薪最高的工作,再讀一個MBA,然後進入大公司做管理或其他崗位;你也可能從政治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律師,或者從生物過程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博士,再變成心臟病學家,再變成專門做心臟瓣膜移植的心臟病醫生。這麼做當然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在你越來越深入地進入這個專業軌道後,再想回憶你最初的樣子就越來越困難。你開始懷念那個曾經談鋼琴和打籃球的人,思考那個曾經和朋友熱烈討論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課堂內容的人在做什麼。那個活潑能幹的20多歲的年輕人可能已經變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歲中年人。難怪年長的人總是顯得那麼乏味無趣。用William
Deresiewicz所提到的比喻來說:「哎,我爸爸曾經是非常聰明的人,但他現在除了談論錢和肝臟外再無其他。」

當你開始工作時候,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或許你從來就沒有想過當諮詢顧問,去諮詢公司,當投行家,營銷總監,或心臟病醫生,只是碰巧發生了而已。混入大流最容易,這就是群體的力量。並不是說找到這種工作容易,而是說做出這種選擇很容易。或者,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你來到大學是因為聰明的孩子都這樣,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羨慕。你想進入投行四大諮詢快消銀行是因為這些地方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給你帶來好處,讓你的父母感到驕傲,令你的老師感到高興,也讓朋友們羨慕。

從你上高中開始,甚至初中開始,你的唯一目標就是進入最好的大學,所以現在你會很自然地從「如何進入下個階段」的角度看待人生。「進入」就是能力的證明,「進入」就是勝利。先進入復旦,然後是高盛集團或科爾尼諮詢或別的什麼地方,然後是哈佛或斯坦福的商學院,然後是黑石凱雷KKR,然後政界經濟遊走自如。你邁出了這一步,似乎就必然會邁出下一步。

而當你開始真正地回首審視過去的人生,你會發現,你朝這些方向前進的最終原因,也許是因為他人的羨慕,是因為大家想要成為這些人:或者是社會地位高、薪水豐厚的投行家或公務員,或者是所有人都崇拜的搖滾歌手或演員。你也許看到,這些東西是大家都羨慕的,而且所有人都想得到。而你,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才去做這些事情。這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你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在小學裡考試得高分、獲得小紅花、成為少先隊員、考上好的中學,這樣老師喜歡你,父母會誇讚你,表揚你,你的名字因而可以出現在教室的牆上或者校長的表揚稿中,周圍的同學們也會羨慕你,所有人都會給你擁抱和笑臉。而你,像巴普洛夫實驗里的狗一樣(抱歉,我在說我們都是這樣),在年紀尚幼的時候近似著被訓練著去接受這些人造的「激勵」去做那些別人希望你做的事情。但是,看到這裡,我急切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本身都沒有錯。無論是獎勵三好學生的證書還是校長老師同學的表揚播音稿,都是為了引導尚處於年幼時期的你去追求那些必要的東西,比如知識,比如紀律,比如如何與人相處。事實上,這些都是「教育」這門科學本身所諭旨的方式:在你還沒有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通過適當的獎勵機制和同齡人比較機制給你灌輸和傳遞最基本的社會文化與價值觀理念(當然在不同的社會和國家,所灌輸的理念與價值觀會有區別而已),也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文化得以傳遞的關鍵機制之一。

但是,這個過程最危險的一點在於:它讓你很容易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即你所追求的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你看到問題所在了嗎?我的意思是,當你在這種激勵機制的引導下,去追求知識、成績、領導力這些優質品質的時候,你所學會的不僅僅是這些內容本身,也學會了,或者說適應了,這個機制本身:即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許和認同,而不是因為自我追求。而即使在高中或大學你會接觸更多事物並被教導應當擁有獨立思想,但是這種教育體制或思維模式已經在年幼時滲入了你的思想,成為了你價值觀的一部分。

你逐漸忽略了「自我」的存在。

你做什麼事情,都會忘記去思考,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歡這麼做,或者這是不是你自身的追求,做這樣的事情會讓你自己快樂。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提醒你,你應該注重這一點,而且更多時候,你的自我追求和自我意識會被長輩當做是「自我放任」。不可否認,出於人性的本能,人在少兒時代反抗成年人更多時候是為了得到更多娛樂與放縱,這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被認為是自我放任。但是問題的關鍵是,隨著心智的成熟,你進入青年時期,你的自我追求和自我意識逐漸成長,但這些「自我價值」仍會被父母與老師的慣性認識與成見認定為是自我放任。

但是,對人生最重要的是,明白: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在用自己的頭腦做你自己的選擇,而你做的每個選擇都會影響到你的未來。如果你自己都不敢用自己的思考和勇氣去控制它、實現它、去尋找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那麼沒有人能夠將你拖出這種循環死結。

而那些你所認為「對人生有著深刻感悟的人」,大多數會意識到「自我感」的重要,他們會回到內心,用自己的思考去觀察世界,而不是觀察他人的觀點與期望。這是我眼中的他們的最大特點。


?他們嗎?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積攢經歷,多多積攢經歷,不用多久你就會成為一個有厚度的人。

至於你說的那些擁有人生厚度和感悟的人,他們往往經歷的並不比你多,而是看過很多東西,比如書,而且他們的心思更為細膩敏感,所以得到更多的東西而已。如果把人比喻成海綿,相同的年紀就是被扔在水裡的時間,他們只是吸收了更多的水。

而且有一個小點是,他們很多人生活富足,多少有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的味道,與真正飽經世故的人其實並不一樣,如果你見過足夠多的人自然明白我的意思。他們並不比你更優秀,只是他們更突出罷了。


我來湊個數……

突然想起一直很流行在學生群中的一句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其實我覺得吧,每個人都會有率先洞察世界的潛力,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這句話的把握不夠吧。

直說,個人理解這句話真意就是他們其中有一個品質——「在意最重要的細節」(而不是「細節決定成敗」,對這句話現在我還在實踐當中,感覺是有些變態問題出現 %&>_&<%)

不過真的,個人認為,現在的主流教育讓學生很少的去在意一些細節,基本是多快好省的走完每一步。這樣就把該注意的細節和不該注意的細節都會忽略。而培養這種「挑揀重要細節」的能力,會讓一個人培養出靈敏的思維、縝密的邏輯以及最重要的看事件的廣度和深度。可以預見短期或長期未來,深度挖掘事件背後的另一層。

這是一種品質,如果具有這種品質,加上一些很典型的閱歷的提煉,以及各種實踐(閱歷和實踐這一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會讓一個人越來越看到高出自己年齡範圍很多的感悟。

===============================================

閱歷可以通過自己觀察一切人的一舉一動獲得,也通過書籍獲得(注意不是教材!),而實踐就得靠自己了。

當然不談其他你認為有的品質,不是因為不重要,是因為它們重要的人人皆知。(比如運氣,今天那個李堅柔就是太%¥%了……)

暫且寫這麼多,歡迎吐槽~


不是大牛,也來答答。私以為多干點事啊,不要空想,想幹什麼覺得可行就努力去做!讀書,賺錢,泡妞,學新東西(要做)!!剛才表白還被女神拒絕了呢!!!這元宵節。。。。


一件事情馬上看透跟半輩子看透自然是不一樣的命。我自己的感受是,當你能夠真心關心這個問題,而不是關心如何去回答。


大體同意 @龍荒的觀點,但是這兩點還不夠。

敏感卻不脆弱,理性卻不刻板。如此,才能成長為一個有見識、有經歷的人物。

否則,可能僅僅是天才罷了。


推薦閱讀:

你在生活中琢磨出了什麼道理?
如何從「固定型」的思維模式轉變為「成長型」思維模式?
在刻意訓練自己的思維時,是先訓練思維的靈活度呢,還是先訓練思維的深度,又或者應該先不以訓練思維為目標,轉而以訓練自己智力的方式,來曲線地提高、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
壞人會變好嗎?
你有沒有一些自己感覺說出來會讓人刮目相看的想法?

TAG:學習 | 思考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