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淪陷,亞平寧半島的羅馬人(或者說是拉丁人)都去哪了呢?為什麼不能建立起一個最小的羅馬國呢?
羅馬人為什麼不能放棄邊遠的行省,而固守亞平寧半島他們的老家,在這裡維持最後的羅馬國。就好像東晉、南宋一樣,即便大部分國土喪失了,但是也可以維持在一個小小的地域之中。同時,入侵的日耳曼人也並沒有實施對淪陷區的有效佔領。為什麼不能成立一個小羅馬呢?
西帝國在解體之前,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獨立於拉文納朝廷的軍閥政權了,如高盧蘇瓦松騎兵長官叛亂的蘇瓦松,不列顛的羅馬不列顛政權等等,而且下面回答里有一些錯誤 這裡稍微指出一下
兩個王國都是使用拉丁語,由羅馬式的官僚制度依照羅馬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實際上,在東哥特王國的統治下,義大利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超過了西羅馬末期的水平。本來羅馬古典文化有重新興盛的希望, 但最終兩個國家都出現變故。這個,首先法蘭克也是同樣保留了原羅馬官僚體制的蠻族國家,其次東哥特總體上,只有迪奧多里克大王時代是勉強能把這套體系運轉走,他去世後羅馬人,哥特親羅馬派,哥特反羅馬化派三家就在不斷撕逼了,而且不存在什麼古典文化復興,希臘古典文化復興在君士坦丁-迪奧多西時期已經全面完成並脫離了「古典」邁到了一個更新更好的高度,而西部也是如此。
東哥特人信仰阿里烏派基督教,但羅馬人信仰天主教。導致了羅馬人並不信任東哥特人,但由於國王狄奧多里克非常賢明,而且當時社會經濟比較穩定,教派衝突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問題。當狄奧多里剋死後,教派矛盾激化,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趁機大舉進攻,東哥特人節節抵抗,導致大部分義大利城市被摧毀,這次戰爭對義大利的破壞超過了歷次的蠻族入侵。東羅馬人並不能在義大利建立牢固的統治,一方面是東羅馬人信仰的是東正教,另一方面是連年的征戰耗空了東羅馬的國庫。當新的蠻族倫巴第人入侵時,東羅馬人很快放棄了義大利。不久之後,法蘭克人也加入了對義大利的入侵,整個義大利變成蠻族的戰場,古羅馬文化被徹底破壞。
第一,首先當時並未有公教正教之分,其次迪奧多里剋死後,東哥特國內的宗教矛盾比起其高層內部的親羅馬派與反羅馬化派以及地方上哥特貴族與義大利羅馬人精英的鬥爭比起來,可以說是不值一提的。而且義大利戰爭第一第二階段可以用這麼一句話說——摧枯拉朽,直到查士丁尼大瘟疫爆發,才從閃擊戰變成了拉鋸戰。而且戰爭並未讓大部分義大利城市被摧毀。要知道哪怕是大瘟疫時期,米蘭拉文納貝內文托那不勒斯巴勒莫卡普亞敘拉古依然是人口幾萬甚至十萬以上的大城,這叫做「義大利大部分城市被戰爭毀滅?」
第二,大瘟疫之前義大利戰爭+北非軍事行動花費總和與東帝國一年財政收入相持平。第三倫巴地人入侵義大利開始到拉文納總督府失陷,其間差了兩百多年,離巴里總督府失陷差了六百多年。什麼叫做「倫巴地人入侵義大利後東羅馬迅速放棄了義大利?這是把拉文納總督府,巴里總督府,西西里軍區等一些列全部無視?」第四「法蘭克人進入義大利後,古羅馬文化徹底被破壞」,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麼很對不起,「古典羅馬文化」早在四世紀就被君士坦丁老賊毀滅了蛤蛤,君士坦丁前後的羅馬從社會組織,經濟體系,社會取向,審美趣味方面完完全全是兩個玩意,而西歐的審美趣味一直到11世紀才與東羅馬分道揚鑣。此時只有拜占庭保留了古典文化,但由於蠻族人信仰天主教,因此不能吸收拜占庭的先進文化。而且教皇的存在和挑撥,在加上蠻族奇葩的繼承製度,導致蠻族無法形成一個較大的政治實體,更遑論發展經濟文化了。
總之,西方沒有繼承羅馬的古典文化,主要是因為教派衝突,導致一方面民眾反對異教的賢明統治者,使古典化的國家無法專心應對異族入侵,另一方面導致文化水平很低的蠻族無法接受異教的拜占庭的先進文化,無法形成有效的官僚制度,只能實行蠻族自己的奇葩制度,導致蠻族持續墮落下去。蠻族自己的制度,在加上教皇的挑撥,蠻族沒有形成一個比較長久的較大的政治實體,而是處在不斷的領主戰爭中,這隻能導致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阻礙,使得西方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最後一段對不起真「古典文化」在四五世紀就被羅馬自己淘汰了,輪不到蠻族國家來進行摧毀。「教育水平低下?」可是原羅馬官僚制度在西哥特還有法蘭克可是一直保持的,只是法蘭克在後面因為壓力極大的軍事威脅而被迫進行了社會轉型。至於教皇的「調撥」,看了那麼多晚期古典-中世紀的書,是沒察覺到羅馬牧首如何調撥蠻族國家國王了,只看到了把羅馬牧首當槍使的丕平,夏爾大帝,奧托等等。最後一句,「黑暗的中世紀」中八世紀高盧人口差不多是古典羅馬時代高盧人口平均的近兩倍,八百萬,古典羅馬時代(1-3世紀)高盧人口平均是四百萬上下君改之後的羅馬帝國,每一處都是「老家」,都和義大利的法律地位一模一樣。經濟中心東移(或者是說本來就在東邊),西部的地位急速下降。這時候的羅馬帝國中心,是君堡,而不是拉韋納、羅馬。
而且東帝國到馬朝為止也沒有放棄過對於義大利省區的控制,南部的西西里、尼阿波利斯地區都是被重視的,更不要說羅馬還打回到北邊過。
要說東晉什麼的,東晉=東羅馬,不是么?
N.B. 樓上有個答案簡直不敢直視,找時間反駁。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哥特人在確實建立了兩個小型的羅馬式的王國,也就是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和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但都不長久。在哥特人入侵時,羅馬貴族和大地主的實力基本沒有收到損害,並迅速和哥特貴族合流。羅馬文化也大體保留下來,兩個王國都是使用拉丁語,由羅馬式的官僚制度依照羅馬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實際上,在東哥特王國的統治下,義大利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超過了西羅馬末期的水平。本來羅馬古典文化有重新興盛的希望, 但最終兩個國家都出現變故。對於東哥特王國,東哥特人信仰阿里烏派基督教,但羅馬人信仰天主教。導致了羅馬人並不信任東哥特人,但由於國王狄奧多里克非常賢明,而且當時社會經濟比較穩定,教派衝突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問題。當狄奧多里剋死後,教派矛盾激化,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趁機大舉進攻,東哥特人節節抵抗,導致大部分義大利城市被摧毀,這次戰爭對義大利的破壞超過了歷次的蠻族入侵。東羅馬人並不能在義大利建立牢固的統治,一方面是東羅馬人信仰的是東正教,另一方面是連年的征戰耗空了東羅馬的國庫。當新的蠻族倫巴第人入侵時,東羅馬人很快放棄了義大利。不久之後,法蘭克人也加入了對義大利的入侵,整個義大利變成蠻族的戰場,古羅馬文化被徹底破壞。至於西哥特王國,西哥特王國吸取了東哥特王國的教訓,放棄了阿里烏派基督教,將天主教定為國教,但不久便遭到的信仰伊斯蘭教的摩爾人的入侵,被統治了七百年。在兩個哥特王國滅亡後,整個前西羅馬帝國的領土成了蠻族的斗狗場,此時只有拜占庭保留了古典文化,但由於蠻族人信仰天主教,因此不能吸收拜占庭的先進文化。而且教皇的存在和挑撥,在加上蠻族奇葩的繼承製度,導致蠻族無法形成一個較大的政治實體,更遑論發展經濟文化了。總之,西方沒有繼承羅馬的古典文化,主要是因為教派衝突,導致一方面民眾反對異教的賢明統治者,使古典化的國家無法專心應對異族入侵,另一方面導致文化水平很低的蠻族無法接受異教的拜占庭的先進文化,無法形成有效的官僚制度,只能實行蠻族自己的奇葩制度,導致蠻族持續墮落下去。蠻族自己的制度,在加上教皇的挑撥,蠻族沒有形成一個比較長久的較大的政治實體,而是處在不斷的領主戰爭中,這隻能導致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阻礙,使得西方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你自己問「拉丁人為啥不建立東晉和南宋」,也是奇怪,難道東羅馬帝國不是拉丁人建立的「東晉」和「南宋」么?東羅馬和東晉南宋有啥區別啊?
東晉南宋的領土也不在北方啊是不是?
你認為拉丁人的小羅馬國應該建在義大利,那我反問一句為啥漢人的小漢國不建在中原?——首先拉丁人衣冠南渡了不少,而且拉丁人衣冠南渡是從古羅馬帝國開始的,而不是在西羅馬滅掉之後才開始。這個和西晉還不太一樣。與你所認為的「拉丁人沒有在義大利建立國家」相反,將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滅掉,使其再次與東部統一的恰恰是拉丁人。此時的帝國還遠沒有希臘化—————因此有人認為西羅馬的滅亡,與其說是滅亡還不如說是再次統一的號角當然,也有人認為,是來自「東方」的「拜占庭」勢力入侵了「西方」(即使此時的拜占庭連希臘化都還沒有開始)所以啊,屁股決定腦袋
最近玩《阿提拉全面戰爭》,也找了網上稀少的史料,發現西羅馬滅亡前後,羅馬人(也許包括羅馬化的高盧人)也建立了一些小王國,類似和法蘭克王國打過仗的蘇瓦松王國,但是具體情況就不清楚了,已經提了個相關問題,希望有大神回答。如上圖,法國北部紫色部分是蘇瓦松王國。維基百科英文版的鏈接Syagrius
題主你指的是哪種小羅馬國?是布匿戰爭之前的那種還是類似於中世紀熱那亞,佛羅倫薩的那種? 要是前者那不可能,因為那需要榮譽,但人民已經腐敗。後者那更不可能,因為組成者是義大利人,不是羅馬人。
陸秀夫也是這麼想的,可是蒙古人不讓他這麼做鄭成功也是這麼想的,可是他兒子不讓他這麼做
推薦閱讀: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曾經的羅馬公民與貴族的生活是怎樣的?
※羅馬軍團在帝國後末期對蠻族軍隊勝少敗多有哪些技術原因?
※羅馬滅亡之後,義大利地區的情況如何?
※為什麼龐培身為執政官不與凱撒對決,而選擇放棄羅馬逃跑?
※古羅馬君主的頭銜「凱撒」和「奧古斯都」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