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香水》所要表達的情感是什麼?


人對自我存在的疑問與追求,以及美同時具備的那股巨大的迷人和毀滅性


首先要感謝導演湯姆提克威對小說的展示以及男主角本威士肖對角色的把握。

相信所有看過電影和原著小說的人都認可的一點是在電影中很明顯的弱化了男主角身上狡猾貪婪的一面。

這也要感謝導演選角的精準,一個貓樣瘦弱並帶著怯懦眼神的男孩很容易讓人忘記他殘忍殺害的少女。

從最初做學徒時抱著厚重的皮革四處送貨,到在過氣調香師的工作室里從與人同高的精油瓶間四處穿梭,再到為了那最後一味香料赤腳追尋,都讓人看到的是一個純凈到偏執的男孩。

他不再是為了掩蓋罪行而時刻盤算,為了調香而殘忍殺害十三名少女的連環殺人犯。

小說中將人的體味放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人沒有體味甚至會變成一個隱形人,我們的男主角就是這樣一個生來就有缺陷的人(他在追尋最後一味香的少女時從狗面前走過而不會驚動它)。但他也有他的長處,無比靈敏的嗅覺:他不但可以追蹤幾里之外的人,甚至可以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而他最後做出的成果是驚人的,所有人聞到它都會忘情的想要追尋他最想要的東西:這也是刑場上出現那麼藝術感強烈的一幕的原因。少女的父親忘情的稱呼他為」我的兒子」。而飢腸轆轆的流浪漢們只會爭搶他作為食物。

而他在制出這舉世無雙的香水後卻發現:無論人們對他的香水多麼的熱衷,多麼的失態,在香味散盡之後他還是那個沒有體味的隱形人。這也是他自殺的原因:一個用盡一切力氣卻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男孩。

有人說他想要的是愛,我卻覺得他想要的只是,存在感。


《香水》這部電影在原小說的基礎上改變了太多。這種改動不僅僅是情節的刪減,還有男主角內心的覺醒與追求的時間都發生了改變······一句話,電影和小說要表達的主題都不一樣。

   電影有意刪去了很多小說中描寫男主非常奸詐狡猾的情節,電影里男主給人的感覺就是什麼都不大清楚,只是知道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擇手段——就像一個有能力的懵懂小孩。

   帕特里克描寫的主題是男主想要找到並證明他自己在這世界上的價值和意義,他人能感知到他,尊重他。完全沒有「愛」的因素。但是,電影裡面出現了兩次男主對馬萊街少女的想像,第一次是女孩彷彿看不到他一般說「hello?」第二次是他們擁抱親吻。最後甚至直接「點明」主題——香水能夠給他帶來很多東西,但是不能帶來「愛與被愛」。

   這樣子就很明顯了,電影要塑造的是一個開始很懵懂,最後渴望愛的男主角。群交畫面的時候,背景音樂很聖潔的感覺,這是對男主的悲憫。


天賦異稟這件事,一半是恩賜一半是詛咒。


藏在骯髒,腥臭的表皮深處的幽暗中的一絲芬芳

超脫一切世俗 道德 法律 人性之外的無盡的聖潔

像天使從天堂偷出來的,蘸著美神浴液的樂章


任何人為的、刻意製造加工的產物,都及不上最本真的哪怕一滴。

你可以花最貴的價錢買最逼真觸感最好的充氣娃娃,但它給你的愉悅甚至比不上路邊粉色燈光小屋裡200元一次的快餐。

你在東莞最高檔的會所一擲千金,玩遍各種花樣,也抵不上情竇初開時,暗戀的姑娘一次不經意的回眸。

這種本真的力量,長久以來受到道德、倫理的壓迫,只好被重重封印,打入深淵。

但它從未消失過。只需一個契機,它可以另教皇為之俯首稱臣,大呼"他是天使!"。它可以另道貌岸然的君子寬衣解帶,放浪形骸。可以另低劣的市民忘乎所以。

深夜腦動大開,隨手亂寫,文筆不好,還望海涵。


擁有再多,即使是全世界,都比不上最初最純粹的那份美好。

&<在電影背景設定中,氣味是男主的世界裡最重要的存在。

擁有辨別自然萬物氣味的他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世間最美好的芬芳,然後當他得到了讓全世界都為之傾倒的那十三位少女體香精華後,卻發現這一切都比不上最初遇見的那位平凡少女身上的氣息。

也許對他來說,失去了那位少女,剩下的一切都不過那個骯髒的臭魚攤。&>


在關於電影所表達的感情上,個人覺得@梅雨已經說的很好了。

一切的情感都離不開極致二字,男主似撒旦一般,與之有過交集的人都落得很慘淡的下場。

當我看到第一位姑娘的死亡時,還沒有多大的震撼。

最令人吃驚的是他想留住那隻貓的氣味。

我說說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影響吧。

主角通過氣味感知、理解並處理與世界的關係。

為了追求符合他理想的完美香味,他無顧道德規則,漠視生命,殺人只是獲取香味的途徑。因為謀殺,所以小說的副標題叫做《一個謀殺犯的故事》。但是我認為副標題是故事傳奇色彩的附加說明,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並不在道德批判或者譴責男主的行為。

我寧願將其當作對「真」的終極追求。

男主憑藉味道去發現,渴望接觸某個人。這點和我們憑直覺和面相辨別他人。

每個人都具有獨特味道,象徵著每個人明確的身份與位置。

這味道對我來說,不是用嗅覺就可以計量的,更多的是所有的感官一起的打量。是一種綜合的體驗。

這部電影同時也讓我害怕。一個人對極致的追求,有時候更像是人心中的那一種偏見一樣。

生活中,一個物件的損壞,有可能它的損壞不影響你的大局,但是你還是會去買一樣的它來頂替。這也是我的習慣。

我害怕對一個觀點的執念。

最淺薄的就是,我對味道極其敏感。我喜歡一個人身上的那種味道。給我安全感。給我一種歸屬感。

於是我自己堅持多年來使用同樣的洗護髮產品,沐浴產品。當然同時也是因為我不喜歡改變不喜歡嘗試新類型,當我認準了那個產品,便也只有它了。

肯定包括香水了。但是這個是特殊,因為隨著年齡心態所出入的場合的改變,對於香水的要求也很多變。但是我最鍾愛還是才洗完澡才出來的那一刻的味道。

我也相信,每個人身上有不同的味道。有個時候幼稚的想讓對方有我的味道,有我的感覺,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屬於彼此的。

現在了, 更求得的是一種合拍吧。

男主能奪取各種氣味,藉助各種他製造出來的香水來獲取任何他想要的身份,甚至用那最完美的香味達到被膜拜,引發所有人的迷狂,隨心所欲操縱人們的心,可這些都不是他本身所具有,他不能無中生有,他只能借用,奪取。

所以啊。有些時候我學會很多習慣與要求不能強加於人。

感覺說了很多,但是聯繫不夠緊密。這也是我的特點。說話老讓人迷糊。

但上述絕對是肺腑之言。

因為哪怕只是看著男主在感受氣味。我也閉著眼睛隨他一起。


得失美,偏執美,毀滅美。


看了大家的答案,我還有一點想說,就是《香水》這部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 自我存在的證明 ,而至於男主角這個極端的設定,他的命運坎坷,他的天賦秉異,他的殘忍等等都是承載這個主題的藝術創作手段,所以我認為如果看完之後大家只感受到了他的殘忍,那這部小說就淪為了普通的犯罪小說,而作者明顯不是想單純的給大家講述一個變態殘忍的故事。

相信會有一部分人欣賞過這部作品後會產生一種共鳴,我想這也是由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男主角一樣在不斷的尋找自我存在感,只是沒有這麼極端罷了。

恩,就這些.......

--------------------------------------------------------------------------------------------------------------------------------------------

看過小說也看過電影,這部作品是我十分喜歡的,還為此把聚斯金德的其他小說都看了。

如之前答案所說,小說和電影雖然在情節上基本相同,但是由於一個主要細節的改動,使得所要表達的主旨截然不同。

這個主要細節就是 當男主在刑場上看到那些因為這香水而拜倒在他腳下的時候,電影里有男主閃回他無意殺的第一個女孩的鏡頭,而小說里是沒有的。因此,電影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對最初的美好的懷念。

而小說所表達的主旨卻是 對自我存在的認同。

小說里,令男主反覆困惑和迷茫的事是,雖然他能夠辨識甚至是使用幾乎所有的香味,但是他聞不到自己的氣味,或者說他自己並沒有氣味,這就是他產生了對自我存在的一種懷疑,而為了證明或是使自己存在,他才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香水--------少女的體香。在小說中,男主在離開香水商人家後在荒蕪的山洞裡有大篇幅的濃墨重彩的心理描寫,也正是在這段時間,他才意識到,自己是沒有氣味的,自己是無法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電影里雖然對這段也有相應的表現,但是大量近乎奇幻的心理描寫是無法準確的在熒幕上表現的,所以有些弱化。

其實這部作品,作者從頭到尾都想表現男主對自我存在的追求,從他出生開始,對於別人來說就基本沒有什麼存在價值,在他離開香水商人家之前,也只是因為有這樣的天賦而與別人不同而已。

小說最後,男主心裡想,現在哪怕是我給教皇寫一封信,只要灑上這香水,我甚至可以要全世界。(大意,書不在手邊無法引用0.0)但是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自殺呢,因為這對於他來說並不重要,就算是擁有了一切,他依然無法擁有自己的氣味,依然無法向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到最後,只有用自殺這種方式證明。

相比小說,我個人感覺電影的內涵就淺了許多。

PS:我想正是因為有小說中的這種內涵主旨,才能讓我們讀起來對男主的同情大於認為他殘忍吧,那些女孩,對於男主來說,不過就是像花一樣的做香水的材料而已。


你可以征服全世界,可是沒有人真心愛你,也是非常可悲的。


引用一下吧,聖經 哥林多前書 第十三章

13:1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13:2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13:3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前天剛好看了一點《意志的勝利》,感覺類似。刻意營造的宗教感——或者宗教美感,納粹美感,隨便什麼大詞兒招呼吧——讓我覺得感慨又可笑。


香水是有毒滴。么么噠。


南柯一夢


從結尾可以看出,十三香是一個很好的調味料


談起這部電影,廣場中央萬人齊開x的那個經典場面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許多影迷因此莫名而來,卻又對這種對於香味的偏執一時無法理解,但仔細想想,有些異乎常人的天才確實總是通過與常人不同的方法與這個世界保持著某種微妙的聯繫。

影片中的格雷諾耶出生在巴黎最骯髒、惡臭不堪的地方

魚市場上

格雷諾耶天生對氣味有著驚人的天賦

無論惡臭還芳香

他都一一記住

並能輕易分辨各種氣味

男主角第一次嗅到賣果子少女體香時完全被那種氣息征服了。那幾個連續的在少女身上給的特寫,安靜又貪婪,就像觀眾也能夠透過屏幕仔仔細細的一寸一寸的嗅得眼前的美好。

但這也是他第一個殺害的女孩,女主驚訝於他的癖好想要求救時,被男主不小心捂死了。他扒開少女的衣服帶著猥褻性質的從上至下遊走允吸,因為想要保存少女的體香。

巴爾蒂尼是電影里一位十分喜感的調香師,他曾經輝煌的事業隨著時間漸漸衰敗,他調不出更吸引人的香,然而男主出現了,男主的天賦讓他重新獲得了調香的激情。

男主拜巴爾蒂尼為師,想要在他手下學習保存氣味的方法,師傅便教給他如何通過蒸餾花朵得到精油。他卻瘋狂的將一切東西放進蒸餾爐,玻璃,鐵,塑料,甚至是貓。

男主在這裡沒能學到提取女人體香的方法,於是他拿著師傅巴爾蒂尼的推薦信來到了格拉斯。

路途上,他發現自己是沒有任何氣味的。為了不被別人忽視,幾乎要放棄的他開始覺醒,他要讓世界知道自己的重要和出類拔萃。

於是在格拉斯,男主學到了油脂離析法的秘訣,他變態又恐怖的實驗也開始了。

第一個實驗對象是採花的少女,她被脫光丟進了儀器里,但試驗宣告失敗。

第二個實驗的對象是妓女,格雷諾耶將動物油塗在妓女身上收集氣味,再割掉她的頭髮,將她全部包裹起來,然後再將妓女身上所有的油刮下來製作香水,這裡看的讓人毛骨悚然,頭皮發麻。

試驗成功了,他又去了蘿拉的府上,雙胞胎姐妹成了受害人。

被拋棄的裸體在湖中浮上來,貴族們開始恐慌,宵禁開始,但少女還是接二連三的失蹤。

12瓶香水已製成,蘿拉的體香是調配完美香水的最後配方。

蘿拉的父親意識到危險,帶著她離開了格拉斯,但嗅覺靈敏的男主格雷諾耶尋著氣味一路尾隨,一再防範的蘿拉也慘遭毒手,從此最完美的香水製成。

最後證據被妓女的狗狗找到,男主格雷諾耶將被處以極刑,廣場上萬人唾棄這個邪惡的殺人犯。

此時他打開了手中研製好的香水瓶,押送官們因他的香水神魂顛倒,他穿上整潔的衣服,坐上馬車來到廣場中央,被點上香水的手帕在空中一揮,沁人的芳香讓眾人陷入沉醉。

這時賣果子的少女的身影在他面前浮現,那是他犯罪的開始,他想愛,卻不知如何去愛。萬人廣場上,他留下了淚水。

這一滴眼淚很受爭議,也不知道他是在懺悔還是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場空,仔細回想一下格雷諾即的一生,他的悲劇命運似乎在影片開始時就被註定了:一出生就遭到母親的遺棄而喪失母愛,在成長的過程中更是備受摧殘得不到別人的關愛。

可憐的格雷諾耶一生都在渴望存在,渴望愛,雖然他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能令人造失心魂的香水,卻無法像常人一樣愛與被愛,即使征服了全世界又有什麼意義呢?當他的目標達成,他來到這世界上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更多影評請關注鯉魚家族微信公眾號


私以為小說比電影更透徹。

我讀到格雷諾耶獨自一人在岩石洞中的遭遇時,覺得描寫很精彩,也隱隱覺得這部小說至少有一個主題——存在。

想像一下,一個遠離社會生活的熱愛色彩、熱愛風景、熱愛視覺奇觀、著力創造視覺奇景的人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是個無人能看見的透明人,發現無法自證存在的意義,這是多麼恐懼的一件事啊!

這樣比較,我才理解了格雷諾耶的恐懼——毫無存在感的絕望。

對於男主來說,存在的本質是氣息,侯爵給他的修飾雖然看起來使得他從獸類變成「人」;然而對他自己來說並無變化。他覺得除卻氣味,外形都可以拋棄。氣味這種難以捉摸的東西彷彿可以和傳統意義上的「靈魂」對等,我懷疑是隱喻。

管中窺豹吧,就像@張佳瑋 所說的那樣,作者真是邪惡極了,猜想本書作者有反社會人格。他用氣味這種本質上屬於「感官之欲」的東西來類比人的靈魂,嘲笑人的存在,嘲笑愛的本質。他創造了一個感官的天才,一個超人的鬼,讓他推翻了許多人間的規則,大概這種反動是恐懼的來源吧。

淺陋的見解,拋磚引玉。

2014-04-20


怒刷存在感的直接表現。


真沒必要過度解讀。這就是個離奇的,敘述非常強大故事。

原著我讀過兩邊。寫得非常好,引人入勝。主人公那種細膩的嗅覺和心理活動都刻畫得非常生動。他那種對美好味道的迷戀,在某些場景下,有種變態的美感。

這是一個離奇恐怖的好故事,作者文筆極好。就這樣。

電影比較終於原著。同樣沒必要從中糾結出什麼大道理來。銷售這個故事就好。

電影里有個細節,我挺喜歡。裡面大部分的人,有一口黃牙。農村的年輕女子也不例外。越老的牙越黃。我覺得編導應該認為這是寫實地表現了那個年代的人的衛生狀況。


個人覺得香水是對慾望的具象,提煉過程昭示了慾望是紮根在人性本質里的東西,最後人人醉倒在慾望之中,才是不可逃脫的魔咒。個人以為完全談不上對於美的追求,美是一種自然而剛剛好的東西,刻意製作的,只是用個人喜好構建的虛幻。主人公提煉香水,只是篩選出了他試圖佔有的那部分,那種強烈渴望把玩的眼神,時隔五年還記憶猶新,很不錯的電影。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電影,類似《美麗人生》《肖申克的救贖》?
有哪些以美國古典風格、歐洲中世紀宮廷風格為背景的不錯的電影?
感人的電影有哪些推薦?
最浪漫的電影有哪些推薦?
看完釜山行,感覺如何?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