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喜歡村上春樹?
不能理解村上的狂熱者們的心情,曾經有人回答我很愛村上把道理寄予情慾表現,可我從高一看他的挪威的森林之後也逼著自己又看了一些他的其他作品,還是不能理解那麼多人認為他錯過諾獎十分可惜,難道大三仍沒有一場戀愛是錯過如何去理解村上的硬傷?
因為每個人都能在村上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些人如同《挪威的森林》中的渡邊一樣,愛上過一位像直子那樣美麗而又憂鬱的女孩,你曾經決心要永遠守護這位女孩,但她終究還是離開了你,消失在人海;
而有些人如同渡邊的另一面,厭倦了無聊且毫無意義的學習生活,終日和好友一起打遊戲、買醉,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抑或是,翹課去圖書館看書、徒步旅行,想要擺脫這平庸而空洞的生活;
也有些人如同《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中的初君一樣,在中小學時代曾經暗戀過島本一樣的女孩,但當時我們都太年輕,沒有勇氣說出心中的愛,然而在很多年後的今天,只要島本再次出現,你依然願意為了她拋下一切,只為了去實現當年沒有實現的愛。
有些人如同直子一樣,曾經深愛過甚至把他當做自己全世界的青梅竹馬離你而去,從此無論和誰在一起,你都無法徹底打開自己的心扉;
而有些人如同綠子一樣,雖然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你總能把難過藏在心裡,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每一天,雖然有時也會感到孤獨;
也有些人如同島本一樣,年幼時曾經對另一位男孩產生過朦朧的好感,但由於種種原因,畢業後你和他最終天各一方,只留下無盡的遺憾。
總之,每個人都能在村上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片段,並和其中的人物產生共同的感觸。
村上的作品所描寫的年代雖然距離我們有幾十年之遠,但他筆下的人物彷彿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把我們這一代人的孤獨、迷惘刻畫得如此淋漓盡致。
這就是我喜歡村上的理由。
——————————————
其它與村上春樹有關的答案:
《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為什麼只有那一次成功了? - 知乎如何理解看多村上春樹的書會讓人變得孤獨? - 知乎村上春樹為何如此推崇《了不起的蓋茨比》? - 知乎
村上春樹的個人經歷對他的作品有何影響? - 知乎做愛是因為孤獨,孤獨是因為不想失望,失望的結果是為自己加上堅硬的外殼,有了外殼,就越發沉迷於自己的世界。為了生存,走出去,又不免隨波逐流,心靈麻木,一切都漠然,其實所做一切只是勞動,世界這麼大,哪是我的位置啊?
《挪威的森林》一書我只記住這樣幾句話,足矣。
「到處和陌生女孩睡覺,你當然不會有什麼收穫。只有疲憊、自鄙而已。我也是一樣呀!」
「那你為什麼還這麼拚命地做?」
「這很難解釋。你知道的,杜思妥也夫斯基不是寫過有關賭博的書嗎?就和那個一樣嘛!也就是說,當周遭充斥著可能性時,你很難就這麼視若無睹地讓它過去。懂嗎?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任憑怎麼解釋,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拚命爭扎,我們的處境越是狼狽。
如果你不想進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達地委身於生活的河流。
也不是什麼都喜歡,只是什麼都無所謂罷了
我驚詫地注視永澤的臉。「在我看來,世人都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啊。難道我的看法錯了?」
「那不叫努力,只是勞動而已。」永澤簡扼地說。「我所說的努力不是這樣。所謂的努力,應該要有主題,更要有目標。
和戀愛關係不大。本人單身也很久了,非常喜歡村上春樹。
我認為村上春樹的魅力在於:用虛假來營造出真實世界的同時,提供一個遠離真實的庇護所。他讓你在絢爛的想像中看清生活,又在你難以自拔的瞬間將你拖出幻滅。
他不會像別的作家一樣,赤裸裸的把人性照在聚光燈下,用小巧雅緻的錐子猛刺你的心臟,在鮮血四濺的同時讓你頓悟這個世界的殘酷性,使你獲益。而村上會慢一點,再慢一點的渲染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忽而離你好遠,忽而你又成了故事的主角,你被他引導著,欣賞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你永遠想不到他的作品裡會出現怎樣古怪的人物,發生怎樣離奇的事件,你被安置在虛假世界的中心,靜靜坐在安全溫暖的玻璃箱里。
直到他完成了這個世界,你還在嘆為觀止的時候,他會輕輕的敲敲玻璃箱,告訴你,喂,是不是想要出來看看這個世界呢。要再等一等嗎?好的,沒問題。
第二點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如果你認真讀過他的作品,並且有看過他的散文以及採訪,你會覺得,就是這樣一個傢伙嗎?那再買一本他的書看看也無妨。
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他擅長面對真實的自我,即便這個自己並不完美。這是我們大部分人都該向他學習的地方。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堅定不移、雷打不動的一步一步如同馬拉松一般,朝著他的目的地出發。
一個世界級作家,每周會花數小時來回復世界各地讀者的郵件,我倒是願意信他一回。村上春樹作品裡的主人公多是孤獨者,卻未必以孤獨為苦。或者說,他們只是堅持著自己認為正確的處世原則,因為不完全被社會所接受,卻也不願改變自己的初衷,因而顯得孤獨。但實際上,他們既不是被社會所拋棄,也不是刻意與社會上的種種保持距離,當有人願意理解他們,靠近他們,就會感受到他們冷漠外表下的簡單真摯的溫暖。這種主人公的形象之所以被讀者認可,是因為每個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定的孤獨感,卻很少有人敢於像書中的主人公一般活成「酷酷的」孤獨者,大多數人忍受不了孤獨的苦,自然也享受不了書中主人公那種來源於孤獨的幸福感,所以這種形象無疑對有共同孤獨感的讀者群體別具魅力。
喜歡他自然有喜歡的理由,例如他總是寫一些時代中的孤獨者的形象,他的自由主義,像《挪威的森林》那樣浪漫又傷感的情調,對人的尊嚴的追求,總是站在弱者、小眾一方的人文姿態等。喜歡的理由很多,同時,個人覺得喜歡什麼東西根本就不需要很多理由,看了,喜歡了,就行了,非要,喜歡的原因很可能花一輩子都搞不清楚。至於題主,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必要強迫自己去看。與其看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還不如找找自己喜歡的東西,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
因為村上春樹,我分清了孤獨和寂寞的區別。一個人獨當一面,一個人可以為了等一隻狗抑或尋找一隻貓而存在這個世界上。
讀村上時,更像是在讀自己。我曾經試讀過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人的作品,言語拖沓,晦澀沉重。而讀村上也不同,他的作品有一種明快,輕鬆的氛圍,讀起來頗為舒暢。每當生活中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或是自己陷入了抑鬱的情緒不能自拔,或是茶前飯後,讀一讀村上,心情都能得到莫名的釋然。我想,這應該就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
如果說看的第一部村上的小說不是《挪威的森林》的話我想我很難喜歡上這個村上!
大學以前一直生活在一個封閉的小鎮,當然那會並不知道真正的封閉意味著什麼,到北京讀大學的時候才漸漸明白,封閉的不是一星半點,不過想想那會也是快樂!因此大學第一次看到村上春樹的名字還以為是中國西北某個鄉土文學作家的筆名!
回來——
可以說看《挪威的森林》,激發我我去看他其他作品的興趣,纏綿,夢幻!那會才18歲,喜歡這樣的文字!
但是看著看著,看了《海邊的卡夫卡》之後、《1Q84》我開始驚訝了,完全打開了我對小說的另一重認知,因為我以往看的小說除了韓寒、郭敬明、就是魯迅、老舍、巴金、四大名著……他們的作品也很棒,但是多是線性的當然紅樓夢是網狀的,但是整體來說都是單線條形式的,就是一條線鋪開,有開始有結局,是完完整整的故事,是懲惡揚善,是因果循環!
但是村上不是!
主題上:
他的作品就像一團霧氣,你想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而不是書本里告訴你他是什麼,很多東西可能你會覺得讀不懂,但是你一定感受得到,就像放鞭炮的感覺,你的思維會噼里啪啦的一直跳躍,不知道會觸及到什麼!
形式上:
形式比較新穎,尤其是《世冷》、《海邊的卡夫卡》、《1Q84》雙線結構簡直是逆天之作!《世冷》裡面,真實世界描寫的如此虛幻,虛假世界描寫的如此逼真,也是沒誰了!
文字上:
文字上有人會說比較雞湯,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但是今天我不再18歲,依然喜歡他的文字,尤其是比喻,非常新奇,天空的藍像是被刀子剜的一樣!
隱喻小故事:
記得裡面有一個講『貓國』的故事,以及『小小人』的故事,都是小說里很棒的小說!
看不懂的人:
有一些奇奇怪怪消失的人,挪威的森林裡的敢死隊,還有電視人里的妻子!這些人莫名其妙的就從小說里消失了,感覺和真實的生活很像!
……
總之,很棒!
《尋羊歷險記》讓我知道了「平庸」是多麼偉大,「我喜歡我的懦弱,痛苦和難堪也喜歡。喜歡夏天的光照、風的氣息、蟬的鳴叫,喜歡這些,喜歡得不得了。還有和你喝的啤酒。」也明白了這種「平庸」所帶來的孤獨是那麼多彩。
其實我也蠻尷尬的,為什麼一提到村上春樹你們一定要提《挪威的森林》,我並不覺得這本書在村上的作品生涯中能有多少地位。
然而我乎上的文藝青年一提村上春樹就一定要提《挪威的森林》,更加尷尬的事情是,不管是什麼問題,高票答案幾乎都要和這本書綁在一起。讓人造就兩種錯覺: 一,喜歡村上春樹的都是文藝青年 二,村上春樹寫得東西都是酸溜溜的其實有很多人對於村上春樹的了解,我估計就局限於《挪威的森林》,再廣泛一點也就到了《1Q84》。前段時間村上春樹的新作品問世的時候,某個話題引起了中國媒體和網友的集體高潮。但任何一個讀過村上春樹5本以上書的人都知道,村上春樹的反戰思想在許多作品裡都有少許的影子。
乃至於有人用「誤讀」來批評這些高票答案,但有些人的那些答案讓我懷疑,他是否讀過這些書。然而喜歡村上的人不應該只在其中找到孤獨,要找到村上留在作品中的其他東西。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中男主老婆那份主動去愛別人讓自己幸福的力量,並非依靠被愛。
《挪威的森林》中綠子對生活的熱情,永澤那顆不屈不撓的心,世間險惡,不滅我的理想。
《1Q84》中天吾和青豆不忘彼此,在如同荒漠的怪誕世界中依靠最初的信仰,走到最後。
《舞!舞!舞!》里無名男主不管世界如何仍然溫柔對待世界,心裡的一萬句話最後匯成一句:「由美吉,早晨來臨了。」那份為他人承擔體諒的胸懷。
《尋羊冒險記》鼠對自己平庸生活仍無限熱愛。
《且聽風吟》中男主對友情對人生對自己的忠誠。
《多崎作》里多崎作不斷對自己靈魂的追問,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消失。
《海邊的卡夫卡》中田的那顆真心。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男主的那份坦誠,里世界的放下執著。
別只看到孤獨,書更像鏡子,人窺鏡,鏡也窺人。村上春樹寫的是孤獨,只有喜歡孤獨的人才能讀懂。諾貝爾獎評審肯定不耐孤獨,所以情願把獎頒給歌手也不願意給他。
沒什麼理由吧
我們現在所有提到的理由都只不過是理性在為我們讀他的書找個借口而已。
就像有人問你你為什麼喜歡一個女孩子,她又不是最美的那個。你能怎麼回答呢。
人生那麼短,沒時間逼自己了解別人喜歡的東西。看點自己喜歡的書吧。
理由?去他媽的理由說一個最基礎的吧。
村上春樹是最專業的暢銷小說作者。
也就是說,他的作品一出來,可以毫無疑問地買買買,因為必定值回定價。
每次買小說之前,我們大概也猶豫,值不值得買發行本呢,要不還是買kindle版吧,要不等出文庫本再買吧。畢竟大部分小說,只有讓人看一遍的價值,有些可能連一遍都不夠。而村上先生的小說,每一本至少值得看三遍,連他的作品中最扁平化的《挪威的森林》看三遍也都可以保有可讀性。
但是為什麼他的作品可以保證暢銷呢?
因為,想像力。
我們讀小說,無非兩個目的,第一豐富見識,第二豐富想像。村上的作品,無論多麼光怪陸離,無論(在一些人眼中)多麼缺乏邏輯,多麼無法產生共鳴,唯有想像力這一點它真的是穩定而大量的輸出給了讀者。
再說我自己的一個私人感受。
村上書中的意象是那種讀時只是覺得有趣和奇妙,而在讀後,也許有也許沒有,的一個瞬間,會突然明白,那個意象是那樣的準確,在那個瞬間,心跳會怦然加速,完美的共鳴!
舉一個例子。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為了格式清晰,加了引用標示。
我高中畢業的時候鄰桌的男生把長期霸佔的我的電子詞典還給我,然後我隨手就裝進書包了。
8月末出發去美國的時候想著大概用得上,我就把電子詞典帶著了。(其實那個詞典用的很久了,是翻蓋的那種,已經接觸不良了,偶爾會藍屏。)在去程的飛機上沒事翻看詞典的每一處,發現在備忘錄里有那個男生寫的一篇信or日記,我也搞不清楚,類似於告白,又類似於自我剖白。好像是準備給我看的,又好像是無意給我看的。因為電子詞典中的備忘錄功能對我來說很雞肋,如果不是飛機上閑的無聊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打開看。反正我那個時候看到了,並且覺得這封信超級暖心。以至於到了美國後的前幾個月,我感到難過的時候總是拿出來讀一遍。
但是,我沒有和那個男生提起我發現了這封信,到現在也沒提過。
然後轉折來了,大一暑假,學校要求搬空宿舍,於是我們幾個留學生一起租了個倉房放行李。我收拾東西的時候看到那部電子詞典,翻蓋的銜接處已經斷的不成樣子了。然後我就把它扔掉了。就。扔。掉。了。。扔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裡面還有一封非常重要的信。555。
直到大四左右的某一個瞬間我才又想起來有這麼一封信,我毫無猶豫扔掉它的那個動作我還歷歷在目。在我想起這一個瞬間,世界之於我,陡然變成了《舞舞舞》里那個新建的、龐大的、豪華的海豚賓館。而舊的海豚賓館變成了模糊的、私人的、黑白的 異界空間。記憶清晰而又遙遠,因為長久的忘卻而再也找不回來。 明明哪件事物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那麼久,但當它重新回到記憶中,卻又消失於生活中,我們竟然如此悵然若失。覺得自己真的好殘酷,不懂珍惜。於是我馬上重新讀了一遍《舞舞舞》,發現村上先生還很溫柔的給我這樣的人留了解脫之道。
他說:「要舞蹈,只要音樂沒停。」
他說:「意義這種東西原本也並不存在。要考慮它就要停下腳步。一旦停下,他人便愛莫能助。」
謝謝您,村上先生。面對生活的高牆,謝謝您站在蛋的一邊。
從小說內容上來看 村上把現代青年內心寂寥和孤獨的感情把握得很微妙
但是從個人魅力上來看
我們喜歡村上 因為他很國際化 很前衛他的小說不是革命或者戰爭年代那種苦哈哈的生活背景或者人物故事
我們不再喜歡那樣的歷史 我們嚮往未來
他描寫的生活圖景
是書是貓是酒吧是唱片是威士忌
是文藝年輕人所嚮往的理想生活元素————————————————
但這也是他無法獲得諾獎的原因諾獎是鍾愛本土化的 民族化的 有特色的
而不是世界的 前衛的 時尚的這也許和他在亞歐兩洲生活經歷有關
沒關係啦 村上有讀者給的性啟蒙獎大概和喜歡酸奶、芒果、餛飩、烤肉、涼風藍海沙丘、冬夏的空調、好看的小姐姐的原因是一樣的
因為有很深的共鳴感啊。從十三歲到如今就要成年,他的書對我來說有很深的影響,我沒有深諳其中所述的道理,而是漸漸意識到這個世界並無對錯之分,人們儘力也未必活成想要的樣子,日復一日,晦暗乏味就是大部分人生活的樣子,而我們活在當中。
看的第一本是《海邊的卡夫卡》,隱約記得那應該是三月份,北方的雪還沒完全融化,合上書轉頭望見窗外初春的夕陽,我卻心下明了一覺醒來究竟不會是新的世界。我始終認為那是我生命至今最難忘的一年,儘管現在想想那個時候想法幼稚沒有深度,在我看來那卻依然是很重要的一段時期,可能因為在那個時候我才真的做到了現在想要卻達不到的狀態,每天閱讀和寫日記,有自己的思想,就算難免淺薄無知,也想著自己也可以很絕對又平淡地說出「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單調的時間,但是沒有忍受厭倦的餘地。」雖然情節起伏,但如果可以,我還是願意將他的文字比喻成昏暗咖啡館裡的爵士樂,被褥里的老電影。那像是一種,來自大海的,澎湃而熱烈的疏離。《海邊的卡夫卡》斷斷續續看了一個月,看他筆下不乏晦澀的憂愁,內斂的隱喻。弒父,玷污,活在神話里的罪惡。任憑世上哪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都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那種孤獨里強硬的堅強和希望,依舊生生地寫出「一覺醒來,你將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最強烈的感受還是孤獨,他的孤獨是貼近現今的生活的,可以讓我在那個年紀里有一種歸屬感,寧願前功盡棄也想要按著自己那些零碎無聊的思緒活下來。「從大二的七月份起,直到第二年的一月,多崎作雖然活著,但腦中只考慮了死這一件事。這期間儘管他迎來了二十歲生日,但這個日子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接下來的每一天,對他來說,結束自己生命比什麼都要來的自然而理所應當。」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從很小的時候就發覺死就是一種解脫,也許是家的概念漸漸地在記憶里淡化,好像從有了死亡意識起就開始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在十幾歲的時候看著桌子上好不容易開來的安眠藥不敢下咽;邊看one week邊流眼淚,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才是盡頭。所以《多崎作》的第一頁就給我很強烈的共鳴,無意義的頹廢感。後面的情節在內容上並不是很吸引我,所以只能說,這是一部我可以讀下去,卻並不喜歡的小說。但它讓我思考,讓我很清楚地知道我是為自己活著的,並且讓我去直面死亡,儘管真正面對的時候還是不敢正視,但或許我的意識還存在於現下,才是唯一的遺憾。「這是巴納姆與貝利的馬戲世界,一切都假得透頂,但如果你相信我,假將成真。」
《1q84》是讓我很強烈的體會到時空感的小說,一共三本書讀得很快,那是一種凝固了時間的感覺,書中的角色在作者的時間線上相遇,就像黑板上重疊的陰影,粉筆灰飛揚間留下的印記,在字句里我分不清夜晚淡黃色的光來自那個月亮,也不知道我身處哪個世界,以空氣作蛹,以時間為繭,編織出的就是這樣的故事罷。還有一些沒有保存被刪掉了,可能沒有很好的回答題目,只是自己看了那麼多村上的書的一些感受。為什麼喜歡,也許就只是因為好像在書中讀到了自己,又在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看了很多陌生人的故事而已。村上書中的人設幾乎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讀村上的書的那段日子,我是孤獨的,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有幸接觸到了村上。村上於我,並不是治癒孤獨的良藥,它只是一個空殼,只是逃避我的孤獨的新空間。村上是唯一一個令我有如此大的共鳴的作家。他也是唯一一個把孤獨寄託於性愛並大篇幅描寫的作家。有人說村上的書人設都過於單一了,我會不會乏味呢?我的答案是一定不會,因為,我要看的就是這個啊。
因為他喜歡貓,喜歡貓的人應該都不壞
每個人都有自己更偏愛的寫作風格,其實題主理解不了很多人對村上的狂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要苦惱啦。性情和經歷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對閱讀的偏好。但是本人作為對村上比較狂熱的人……簡單說一下吧。日語專業學生,個人觀點而已,沒什麼普適性。
一,村上真實。他對細節和心理的處理可以說非常出色。村上寫的故事大多數是小切口,很少有描述宏大時代的(抱歉我也只看過他的一部分書,可能真的有宏觀描寫的書目我沒有看過),但是總能從這些小切口裡折射出態度。他自己在訪談中也說過,他喜歡寫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生活在日本的大都市,通常沒有什麼家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所寫的感受是很多人都能切身經歷的。個人看過的書裡面這一點做得最好的一個是村上,一個是愛麗絲門羅。
二,村上能給人希望,折射出態度和另一種生活,這種態度或者另一種生活是很多人潛意識裡都希望達到和擁有的。最明顯的是《海邊的卡夫卡》和《眠》,田村卡夫卡厭惡的舊生活,他逃離了家,獨自一人去高知,獨自橫渡瀨戶內海,路上遇到心愛的姑娘,遇到知心的朋友。其實很多人都想逃離(好吧又扯到了愛麗絲門羅,個人認為她的《逃離》和村上這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眠》裡面渴望解脫枯燥生活的女人,這都能喚起人的渴望,喚起對光的嚮往。這一點我體會非常深刻,高三最壓抑的時候我桌洞里必備《海邊的卡夫卡》和盧梭的《漫步遐想錄》,這些希望,這些生活都能讓人閱讀後感覺無比舒暢,至少打開了窗戶,至少讓光的影子出現了。
三,村上對讀者思考的引導和尊重。在《無比蕪雜的心緒》序言裡面村上說的一段話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具體忘記了,大意就是讀者自己有腦子,我不希望把一切都告訴讀者,我希望給予讀者們一個引導,讓他們自己走向自己希望的結局。這在村上的很多作品裡面都有體現,很多都是很難懂的,不知道這個情節到底什麼意思,那個人最後到底怎樣了,他在留很多空間,並不是死死地規定,永澤最後是不是後悔了,結婚沒有。佐伯到底是不是卡夫卡的母親。自己去想。我認為這是對讀者的莫大尊重。讀他的故事總意猶未盡,因為你自有你的結局。
至於諾獎……全球這麼多人,每個人都有心裡的歸屬。村上有村上的風格,門羅,特蘭斯特羅默也有他們各自的魅力。嗯。所以誰不得諾獎都純屬正常,錯過也沒什麼可惜。理解村上不一定非要有戀愛經歷啦,至少在我愛上村上之前,我沒戀愛過。題主如果真的覺得不理解真的沒必要非要去理解,讀書這種事隨心,強迫就不好了。祝愉快。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雪國》的結尾?
※為什麼《源氏物語》中賞賜官員經常用女子衣裝?
※如何評價《我想吃了你的胰臟》這部輕小說?
※如何評價日劇?日劇的特點或者特色是什麼?為什麼看日劇的人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