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的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共通點和區別?


直接目標

精益生產:(1)消除一切浪費,降低成本、(2)縮短流程周期,增強響應能力

六西格瑪:(1)消除變數,增加價值、(2)優化流程,提高質量

關注焦點

精益生產:價值流、問題、工具方法、5S現場管理、準時生產、快速換模、Kanban、基礎IE、並行工程、目視管理、自動化、平準化、TPM、約束理論、持續改進、面向可製造性/可裝配性設計、價值工程和標準化作業等。

六西格瑪:分層法、散布圖、排列圖、因果圖、關聯圖、系統圖、親和圖、矩陣圖、短陣數據分析法、過程決策程序圖、SIPOC圖、QFD、FMEA、DOE、SPC、測量系統分析、方差分析和平衡記分卡等

共同點

(1)關注顧客滿意,顧客驅動、(2)關注財務成果、(3)注重持續的系統整體改進、(4)都重視改變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註:精益要求把「部門」和「成批排隊」思想轉換成「團隊」和「連續流動」概念)、(5)全員參與,團隊相互合作與協調、(6)管理層的大力支持與參與、(7)注重人、系統和技術集成

特點

精益生產:(1)工具軟性、但很有效、(2)注重柔性、靈活性,迅速、(3)強調節流

六西格瑪:(1)工具精良,功能強大、(2)注重系統性,規範化、(3)強調開源

工作方式

精益生產:自上而下推動,線外控制

六西格瑪:自上而下推動,線外與在線控制結合

主要效果

精益生產:(1)減少一切浪費(包含庫存,缺陷等)、(2)優化流程,縮短交貨期、(3)提高生產率、(4)降低成本,改善資本投入

六西格瑪:(1)減少變異,統一產出、(2)消除缺陷,改進質量、(3)增加顧客價值,提高利潤、(4)顧客滿意與忠誠

長處

精益生產:(1)持續的全面創新和變革、(2)強調連續流動和拉動、(3)與相關利益體全面合作關係、4)整體優化,追求盡善盡美、(5)見效快

六西格瑪:(1)應用大量統計工具,精確界定問題、(2)流程徹底改進和設計、(3)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持續改進)

不足

精益生產:(1)過多依賴經驗管理,缺乏定量分析、(2)對波動處理不力,難以「精益」、3)疏於人才培訓和系統方法整合、(4)急功近利,出現「非精益化」反彈

六西格瑪:(1)無法提高流程周轉速度、(2)不鼓勵創新和變革

原文地址: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的優缺點?


我來說一下吧@deddies 已經說得很詳細了,簡單來說

精益生產見效快,它可以解決企業80%基礎問題,那麼剩下的20%相對比較難的問題就交給六西格瑪來解決。

精益生產側重於生產系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六西格瑪側重於質量缺陷改進;

精益生產脫胎於日本豐田生產方式,六西格瑪發揚於摩托羅拉和通用電氣;

他們都站在顧客角度重新審視了所謂的「價值」(六西格瑪用CTQ、VOC、Y來定義),雖然使用不同的方法論,但目的是一樣的,消除差異(浪費),提升效率、質量、穩定性等;

很多工具都是始於IE基礎工具和統計學知識,現在有的企業把精益和六西格瑪搞在一起叫LSS即Lean Six Sigma.


六西格瑪是工程師的終極願景,致力於減少工藝波動,提升過程能力,以最小的廢品為目標,最大化效率和利潤。是三者之間最有邏輯,最切實際,同時也是視野最小,專業最精的部分。項目目標性強,再輔以強大的邏輯套路和數理分析,一般都可所到之處,摧枯拉朽。作為攻城獅,很有我來到,我看到,我征服的趕腳(VENI VIDI VICI),當年也的確令我在那小小世界中意淫不已而無法自拔。

LEAN是企業管理者的終極願景,致力於減少一切非增值活動,將所有商業活動中的浪費最小化甚至去除,其中就包含了六西格瑪的主要目標:缺陷 (defect)。與六西格瑪相比更加宏觀,更加廣泛,但識別容易,操作起來頗有難度,需要立足企業管理的角度,從系統,流程,工藝,人員管理各方面多管齊下方可奏效,不足之處在於屬於長周期投資,大手筆投入,往往屬於吃力不討好,四處不受搭理,說多了都是淚。

如果說前兩者是目標,那項目管理則是手段,方法論,一般來說六西格瑪項目最小,且已經有成體系的工具和結構,作為新手練手非常合適,LEAN項目稍大,需要項目經理的個人能力更加突出(因為不受待見唄)。但這兩者跟真正的大項目比起來還真是小打小鬧,動輒成百上千人的參與,千百萬的投入,緊張的時間節點以及外界極大關注的壓力,這些才是一個真正大項目所應承受的壓力 (我也沒做過,書上看的)

節選自本人博客 Sixsigmadong

六西格瑪+LEAN項目管理概述_SixSigMadong_新浪博客


六西格瑪是一種工具,相當於一把尺子。它能告訴你問題出在哪,但它解決不了問題。而精益手法則為解決問題,因為精益注重現場,現場往往就是問題的發源地。


最根本的差別是一種是體系和工具,另一種是文化。

再分享一個信息,在國內主推6西格瑪改善的,基本都是無疾而終。現在基本上淪為質量和改善部門的工具。精益生產的接受度在國內更好點,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簡單、直接、見效快,建議生產一線多推行。不要迷信那些,精益生產推行要高層領導高度參與,自上而下的言論,利用手上現有的資源慢慢做,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小的改善做多了,一樣可以帶動整體的管理。


歐美的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共通點和區別?

從起源說起,

精益的前身是日本人,六西格瑪的前身仍是日本人。那美國人幹了什麼呢?

與其問說「歐美的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共通點和區別?」還不如問「歐美人和日本人有啥區別」

為什麼這麼說?

精益:精益的起源是TPS(豐田生產系統)

美國派人去日本學習TPS

MIT出版「改變世界的機器」

James和Daniel出版「lean」——精益的誕生

六西格瑪:20世紀70年代末摩托羅拉因電視業務嚴重虧損賣給了日本人

日本人在接管後三年內利潤翻了好幾倍

股價每年以30%的速度持續增長

美國媒體藉機諷刺美國的管理

一群大咖們開始研究日本的管理——六西格瑪誕生

美國人膽大(敢試-鮑勃高爾文)客觀(統計分析用標準差衡量流程能力)

日本人心細(識別浪費,消除浪費)價值驅動(五大原則)

精益跟六西格瑪:

看的見的改善-精益(看板,5S,TPM,JIT......)

看不見的改善-六西格瑪(統計分析,標準差,識別異常,CPK/PPK......)


目標相同。

其實方式不同也沒有關係。

精益生產的思想:好的人創造好的過程,好的過程生產好的產品。

人~過程~產品。

(以人為本!注重培養人。)

六西格瑪的思想:好的過程生產好的產品。

過程~產品。

(和ISO9000 的思想很像!注重監視過程。)


六西格瑪:精

精益生產:簡


這兩種方式,六西格瑪更講究的是術,即方法和工具。而精益則著重與道,即一種消除浪費的思想。

這從前面幾個專業人士的答案里就能找到端倪:

六西格瑪:消除變數,優化流程。

精益生產:消除一切浪費。

這就意味著,精益生產的整體格局要比六西格瑪大,但要求也更高。因為它不僅要求員工能運用專業的工具,還需要有「消除浪費」的思想,這樣才能夠靈活運用工具,形成上下一致的「工廠文化」,這是很難做到的,也是豐田引以為傲的核心:精益的技術你可以學到,精益的思想你學不到。


精益是現場,六西格瑪是流程,加起來是持續改善。


推薦閱讀:

這個兵究竟該怎麼帶!?
戰略發展部是個什麼樣的部門?部門裡面大家都幹什麼?在這個部門工作需要什麼方面的知識?
技術不懂 業務不精 人員不熟悉的情況下如何融入一個團隊做管理?
文檔管理系統哪個比較好?
關於工商管理,有那些系統的書籍?求推薦

TAG:管理 | 精益生產 | 生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