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李宗盛?


之前約稿寫過,簡單聊一下李宗盛的感情與人生經歷:

2000年羅大佑杭州演唱會,李宗盛作為嘉賓,一上台就有人起鬨喊:「為什麼不帶林憶蓮來?」李宗盛靦腆一笑:「在家帶孩子呢,在家帶孩子呢。」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2006年李宗盛開始他的「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邀請的嘉賓有兩位最為人關注,一位是陳淑樺,一位是林憶蓮,此時他和林憶蓮早已勞燕分飛。

他從不否認自己的多情,江湖傳言李宗盛每監製一個女歌星,就會和她談戀愛,他在採訪中明確表示:「多多少少製作人跟歌手會有微妙的關係。寫歌要付出真感情,製作人一定要愛他的歌手!」

所以關於他的緋聞從沒斷過,金牌製作人,捧誰誰紅,多年後張艾嘉在台上半真半假地問道:「小李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這樣一個歷經世事的老男人居然有了几絲慌張,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

李宗盛從不敢自稱自己多麼懂女人,他自己的感情經歷絕對稱不上成功,他自承自己的歌詞都是剖析自己的心境。

他的歌詞直白,簡單,不騙人,華語歌壇所流行的「偽痛苦」在他的筆下一掃而空。

「只是你現在不得不承認,愛情有時候是一種沉淪,讓人失望的雖然是戀情本身,但是不要只是因為你是女人。」——《傷痕》

「想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 ,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 淡淡地記著 ,就算終於忘了 也值了。」——《山丘》

「工作是容易的賺錢是困難的,戀愛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難的,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決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困難的。」——《你像個孩子》

這樣的歌詞破空而來,眼前種種影象一一閃過,瞬間擊中我們疲憊麻木的靈魂,照照自己鏡中已有皺紋的臉,你可能已到中年,被自己親手掩埋的夢想與愛情早已腐朽,在一地雞毛中消磨著自己一日又一日的青春。

李宗盛這樣的歌詞適合在夜涼如水的深夜裡輕輕哼唱,熟悉的生活,小人物的視角,一邊唱著一邊顧影自憐,唱著唱著你就感受到那致命的冰涼,他歌詞的味道在發酵,在挑逗著你那顆不安的心,在撩撥著你那蠢蠢欲動的愛情和夢想,每個人都在他的歌詞里照見自己。

張艾嘉有感而發:「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首李宗盛。」

林憶蓮親身體會:「李宗盛是個很可怕的人,好像能看穿所有女人的心事。」

能看穿又有什麼用,古時縣衙看得太透的人只能當師爺而當不了縣太爺,自古才子都是生活在風花雪月的詩酒訂交里,而不是雞毛蒜皮的生活中,最好的詞人未必是最佳的老公。況且他又如此多情,他自己曾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聽她的聲音就足以愛上她。」他遇見了,他淪陷了,而他此時早已是有婦之夫。

愛情來了,在才子眼裡天地都要為之讓路,曾經的一紙契約現在又能有多重?

1998年,兩人牽手。

在大學時,那位風度翩翩中文系教授總嘮叨著同樣一句話:」好漢無好妻,好妻無好漢。」是啊,蘇格拉底總要配一位潑婦,太過才子佳人總沒有太好的結局,想想也是,都是天仙一般的人物,誰去操心柴米油鹽,都是生活在雲端里的人,哪裡過得慣煙火日子?

當年娛樂圈「雙琪奪面」,梁詠琪,鄭伊健無視滿天的唾沫星子,堅持要在一起,站在一起,也是一對璧人,還是黯然分手,分手後被扒分手原因,著實一地雞毛,這位說不夠細心,不會做飯,那位說不懂憐香惜玉,不懂照顧別人。

也許世間從沒有過於完美的事情,任何完美只是等待揭穿的謊言。

2004年,兩人和平分手。

「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李宗盛的離婚聲明用第一人稱這樣寫道。

愛情友情親情,多情的人都要為情所苦,為情所累,但我們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有溫度,有才華,也有缺點,有弱點。見慣了泥胎木偶的菩薩,我們更熱愛溫情脈脈的凡人。在李宗盛的生命里經常有這樣暖人心魄的時刻:台北李宗盛演唱會,因母親去世而罹患抑鬱症的陳淑樺未到場,梁靜茹唱《夢醒時分》的時刻,此時大屏幕上一段話印到每個人心底:「淑樺,一切還好嗎?但願你已從失去母親的深切哀傷里平復過來。」得友如此,夫復何求?

李宗盛筆下不是生猛的青春,沒有刺激的荷爾蒙,愛情友情,平凡瑣屑,卻熠熠生輝,如此歌詞只能在有經歷的人生里發酵,空空蕩蕩,嗡嗡作響,隱隱滲出自己的痛。打過,鬧過,笑過,愛過,就這樣雨打風吹去,紅塵往事漸漸成風,自己刨土掩埋。文人行走江湖,詩詞相和,在慾望野心中用才情左衝右突,活著活著就老了,走到中年,世事洞明,該放下的都放下了。

薩岡說,「愛情是奢侈品,有可以,沒有也能活」。這幾年李宗盛對音樂好像意興闌珊,他偏安一隅,成了一個手藝人,打造出自己的吉他品牌,認認真真做自己的吉他。以前他打動人心的是音樂,現在他期冀用琴弦撥動別人的情感,設計,選料,後期製作,他潛心研究每一道吉他工序,在這個喧囂的世界,李宗盛彷彿變成了一個躺在安靜時光的手藝人。馳騁樂壇的大哥豈能沒有自己的野心,大哥坦言:「屬於他的時代終究會過去,但一把好的吉他可以流傳百年,如果吉他能引發更多年輕人對音樂的投入,繼而創作出超越李宗盛的好歌!」

一個大哥成了手藝人,身上有了煙火氣。煙火人間,食色二字而已。李宗盛喜歡上了做飯,李宗盛成為單身漢後,一天夜裡無法入眠,大哥起來找東西果腹,卻又不肯將就,一道一道的工序,耗時甚久做出了一道滷肉飯,他又倒了一杯紅酒,人到此時,憂愁盡解。

據說李宗盛喜歡半夜做飯,從晚上十一點開始一直到凌晨,搞得樓道里都是煙火味,他甚至將家裡的泳池改成了廚房。現在他在北京的家裡有一個儲藏室,堆滿了他從世界各地淘到的食材,電腦裡面大量的烹飪視頻,他從做飯里琢磨出很多關於感情的道理:如果在一起是痛苦,不如放手尋找新的幸福。只有吃到一起的人才能愛到一起。如果一個人喜歡吃辣。另一個人偏愛甜品,是和諧不了的。 人生伴侶就如同尋覓美食,緣分到了,適合你的那盤菜就出現了,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打打鬧鬧,寫歌唱歌,做吉他,組樂隊,做廚師,大哥樣樣做得有滋有味,塵緣未了,玩心未泯,大哥像個老頑童,自由自在地享受著自己最好的時光。

我喜歡這樣的李宗盛,猶記得以前看大哥寫的一篇文章,他說:「對,我們在這個時代變成給別人消遣的,那我唯一能反擊的,就是我寫一個歌讓你哭。」這算是對這個千人一面世界的報復,對這個平庸社會的復仇吧!

—————

公眾號:顏彥清的書房

文章多在此更新


凡人的領悟——寫在李宗盛演唱會之後

文:李皖

我生的晚,加上生活在大陸,沒能從頭歷經李宗盛這齣戲的每一步。

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本世紀的最初10年,流行音樂成為華人世界「時代的審美」,而毫無疑問,李宗盛是這「時代的審美」的一個主角。流行音樂中有一個現象,或可謂之「成長式共鳴」。一個音樂人與他的聽眾之間,形成緊密的漫長的成長共同體:他們是同齡人,他們一同長大,一同經歷生命中的不同時段,同時也一同經歷了與這生命時段相對應的周遭世界的時代與歷史的風雲。

一支支歌曲是時間的一個個結晶,通過這歌曲,這音樂人的經歷、聽眾的經歷與時代的一段段,都一一咬合起來,成為彼此的投射和見證。由此,這歌曲包含著音樂人的經歷,也包含著它發生時特定時空的投影;這投影越出了詞曲,擁抱了歌者和聽者、人生和時代的諸多隱秘,具有了超文本的特性。

我是李宗盛「成長式共鳴」的一個見證者,但我錯過了李宗盛的第一幕。關於他70年代末在「木吉他」合唱團的起步,我是在10年後、在90年代靠著聽錄音來加以想像和認識的。他最初的起點是怎樣的?這種叫「李宗盛歌曲」的音樂,其原點是種什麼形態?這是我聽「木吉他」的唱片時所關注的一個問題。

起初,李宗盛是受到民謠的感召,而加入到歌手、歌曲作者的隊伍中。他最初的創作,完完全全發生在民謠的範疇之內。不同於大多數人的誤見,民謠其實是一種西化的形式,即使在台灣校園民歌的風潮中,也同樣是如此。只是因為民謠與語言的密切互動關係,這西化的形式有了漢語的體征,接上了漢語歌曲的傳統。從「木吉他」的歌可以想像,最早期的李宗盛,其創作如同歌壇上常見的民謠初學者,抱著吉他,彈唱出民謠旋律的歌曲。這歌曲從吉他的和聲套子脫坯下來,清新優美,同時清淺乏味,缺少優秀歌曲卓越高拔的品質。「木吉他」所唱,差不多就是這樣一批歌曲。這些歌曲只有極少一部分,是合唱團自己創作的;而李宗盛在合唱團中的角色,不是很重要。

這之後李宗盛的成長史,即與我自己的成長史,發生交集。我第一次注意到李宗盛其作其歌,是1983年,在鄭怡專輯《小雨來得正是時候》,李宗盛是製作人。專輯中的男女對唱歌曲《結束》,稍後在大陸也流行了。非常醒目,尤其是男聲。相較於鄭怡纖細、清亮的女高音,這男聲尤顯得粗野、高昂,好像較著勁,好像男聲一定要強於女聲——是的,這是男女聲對唱的一個戒律,一定要如此,否則在情愛世界中,男生會顯得孱弱,因此不協調。李宗盛顯然做到了,雖然這女聲幾乎高不可攀。這是一個直嗓子,尤其在副歌的重唱部分,杠杠地直上去,用力量支撐起這力與美的組合,非常有個性,甚至有幾分氣勢磅礴之感。

《結束》顯露了李宗盛創作的那個初態,從曲詞看,歌曲基本上從吉他的和聲套子而來。若非反差強烈的男女聲所形成的張力,這歌曲本身的張力便顯不足。專輯中另一首《如果你說》,如今已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但這首歌不尋常,從創作的角度看,已展示出李宗盛從吉他套子束縛中掙脫出來的成效:它的旋律開始舒展開,像田間的野花綻放開了花瓣。

然後,是1985年《回聲》,「三毛作品第15號」,我1986年在大學中聽到。不誇張,《回聲》中最吸引我的曲目,是《七點鐘》,其次是《飛》。事隔多年之後,我還能不經大腦,一開口就唱出「是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七點鐘,你說七點鐘?/好、好、好,我一定早點到」,並因體會到少女與人約會時的那份青澀急切心情而默默感動。

《七點鐘》和《飛》,是《回聲》中故事性最強的歌曲。其他的歌曲,即便有故事,也大致抽象,不像這兩首歌情節這麼完整、細節這麼生動、語言這麼口語化和不規整。專輯中的曲作者個個是人物,李泰祥、李泰銘、陳志遠、陳揚、翁孝良、王新蓮,李宗盛位列其中,個性卓然——他把故事性、戲劇性充分表現出來了。並且,彷彿是受到李泰祥、李泰銘、陳志遠和陳揚藝術歌曲的感染,這故事性十足的民謠歌曲,平白如話中兼有幾分飄逸,頗為高雅,它不是一般的民謠敘事曲,而是藝術化的民謠敘事曲,旋律舒展大方,起伏開闊。

李宗盛從民謠出發,走通了漢語歌曲的一條路。以後,中國的創作者可以循其軌跡,走到他抵達的地方,尋找到中國歌曲的創作之途。

李宗盛自己曾總結說:「唱歌是講話的延伸」。

他闡述說:「很少有人詞曲創作都很出色,在創作的最開始,要根據自己的特長確定旋律先行還是文字先行,根據自己的風格,找准自己的位置。當旋律和文字有牽絆時,不要急於解決,讓一個為另一個服務,就會突出你的特長,讓文字更動人,或者讓旋律更動聽。文字有三種表達形式,一種是閱,一種是講,另一種是唱,唱歌其實就是加上旋律的講話,是講話的延伸,首先要知道怎麼講話才能知道怎麼唱歌。」

這段話道出了李宗盛創作的一個秘密。

李宗盛的歌曲,都是「詞曲咬合」的,用中國更傳統的經典語彙說,是「依字行腔」。但他並不是通過傳統「依字行腔」,而是通過民謠這一外來的形式達到的。從目前的事實看,李宗盛迄今為止,可能受到過漢語民歌和戲曲的自然熏染,卻從未自覺地研究、吸取、借鑒民族音樂傳統。他是完完全全用民謠形式,自發自覺追求「講話的延伸」的藝術,走到了漢語民歌/曲藝大師所走到的近似的地方。

漢語民歌尤其是曲藝,其最顯著的特質是「說唱性」。「說唱性」在文字上的表現是故事性,在作曲上的表現則是「說唱結合」。細說這「說唱結合」,包括「唱中有說」、「說中有唱」、「半說半唱」、「唱中夾說」、「數板與數唱」(即有節奏的說或近似說的唱)。這五種算是作曲的方式方法。說到表演,即唱的方式方法,有「撕開來唱」、「垛起來唱」、「掏著唱」、「跨著唱」、「花著唱」、「平著唱」。在李宗盛後期代表作中,比如《山丘》,你會發現他把這些傳統的方式方法都佔全了。

簡單化地劃分,李宗盛歌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開場白》、《寂寞難耐》、《沒有人知道》、《生命中的精靈》、《風櫃來的人》、《十七歲女生的溫柔》、《愛情少尉》、《那一夜我喝了酒》這種,比較簡單,簡短的兩段式或三段式,說唱味兒濃。另一種是《領悟》、《希望》、《誘惑的街》、《為你我受冷風吹》、《我是真的愛你》、《你像個孩子似的》、《和自己賽跑的人》、《山丘》這種,歌比較大,曲調複雜,旋律大氣,大開大闔;其中給女聲唱的歌曲,抒情優美。

前一種,雖然簡單,近似於說,卻並不冷場。原因是,就歌曲本身而言,它們或者有非常優美的和聲底子——這種旋律性的要素,通過伴唱伴奏表現出來,剛柔相濟,豐富了歌曲的美感;它們或者有非常強力的節奏,通過李宗盛加重的、爆發性的唱,鼓動著熱情,實現了動力。最重要的是,這類歌曲舍繁就簡,直取人心,抓住了真感情、真情義。

在觀察李宗盛的歌曲創作時,大概不會有人忽略李宗盛來自於訴說的旋律,但一定會有許多人,未曾發現李宗盛從講話的語氣、節奏和速度中所發掘的音樂力量,這是他與大部分民謠歌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異的原因。通常的民謠歌手,將節奏當作固定的、選擇性的、毋須加以特別留意的要素,他們的節奏是沉睡的、模式化的。而李宗盛在「依字行腔」之外,對講話的節奏、速度予以同等的重視,從而在語言中找到了變化萬端的微妙節奏乃至旋律。這徹底擺脫了民謠創作的吉他套子魔咒,因而節奏與旋律生成出特別的生動。1990年代,在與張信哲、林憶蓮和辛曉琪合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李宗盛的創作打通了任督二脈,達到了神境:曲調依然建立在講話上,卻擺脫了講話,飛起來,變成徹底舒展開來的抒情旋律,藝術難度極高,內部小節奏複雜,音程跨度極大,感情極為熾烈。

漢語歌曲的「詞曲咬合」,還有著另外一條路,中國傳統之路。劉熾、王洛賓、雷振邦、施光南、王酩示範了這一條道路。這是摸著民歌戲曲經典走通的一條路。純粹從作曲成就看,這一路所達到的成就,比李宗盛更高。

李宗盛和大陸的這幾位前輩音樂家,可謂走著不同路線的同路人。跳出技法而論,這是創作中華民族自己的歌、寫出中國歌曲之路。比較各自的頂尖作品,李宗盛歌曲的差距在於格局偏小。即使是大歌,也是那種很大的小調。當力圖超越小我、創作宏大題材時,比如寫作《真心英雄》和《感應》,李宗盛依然會局促在一個較小的曲式格局內。《當愛已成往事》為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而作,卻顯然不入戲,雖然這是一首優秀的歌曲。真相可能是,李宗盛駕馭不了這歌曲所需要的民族歷史背景。真要寫出與《霸王別姬》同等的氣場,需要歷練深厚的民族音樂資源,而李宗盛在這方面,並無多少資質。

李宗盛是作曲家、詞作家,還是位歌手。這是流行音樂特別有意思的地方,不同於傳統的創作者,這等於把音樂人格化了,徹頭徹尾歌人一體。從此,歌曲就不僅是歌曲,而與生命劃著等號,是歌手的自傳,是這生命的一個鏡像。

為了說清李宗盛在這三方面的水準,下面採用惡俗的評分法。以10分為滿分,李宗盛的成績單會是:作曲9分,作詞8分,演唱我給10分。

作曲不解釋。作詞的8分,代表我對李宗盛歌詞文學水準的較低評價。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詞兼有著音樂的功能,與曲調的配合特別鐵,因而產生了化學反應而大大升值,這作詞的估分還要低。畢竟,對唱作人而言,詞與曲無法剝離,談論脫離曲的、用於「閱」與「講」的詞,沒有意義。

李宗盛詞作的優點在於故事性。不管寫得多糟,他要講述的故事、要描述的生活實情是明晰的,也具有一定的人生概括力。他是一個堅定地寫經驗的作者,而且,是堅定地寫生活經驗,甚至更窄,堅定地寫生活中愛情的經驗。這其間最好的,是他寫給自己的歌曲,這也包括他寫給他人時,匯入了自己的人生經驗、或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他人的人生經驗交織在一起的那些歌曲。早期,他自省而又戲謔,誠摯中帶三分滑稽。後來,他自問卻又譏諷,反思中有兩分感傷、四分壯懷激蕩。

這中間第二好的,是他觀察體會別人,寫得特別小心、嚴肅、用情用力的那些作品。在做製作人時,李宗盛試圖寫出那個人本人的故事。製作張艾嘉、趙傳、林憶蓮、娃娃(金智娟)時,均是如此。至少,有那個人本人的個性。這樣,在為他人寫歌時,就也堅持了歌人一體的方向,將作品建基在人生真實上。真實,是李宗盛歌曲的最重要的力量來源。

就像在《十七歲女生的溫柔》中所唱,「而猜想畢竟只是猜想,我不是女生,早已過了十七」,李宗盛以觀察、交談加上猜想,寫出他製作的歌手的心情故事。觀之李宗盛這半生,他以口語說白的真實情境,不知疲倦地寫著「你」與「我」的故事,愛情故事,結果寫成了長長的如同愛情萬花筒的羅曼史。它們多半是傷心的,在傷心中表現著一點點的領悟,是一出出內心戲,劇情生動,是過來人的細膩寫真。

李宗盛的誠懇,不是憨厚,而是有幾分狡黠。對音樂市場取向的把握,則需要理性判斷,「百萬製作人」成功的另一翼是精明。《我終於失去了你》最初發表時的「冒名」,至今依然印在趙傳同名專輯的歌書內頁。為了鑄造和放大歌手的自傳性從而鑄造和放大市場,這是失節,破了誠實音樂的底線。

李宗盛創作詞曲並重,詞曲並重並非詞曲俱佳。即使附加上音樂的魅力來加以評估,李宗盛的絕妙好詞其實不多。全部算起來,只有《小鎮醫生的故事》、《你像個孩子似的》、《寂寞難耐》、《十七歲女生的溫柔》、《凡人歌》,勉強可加上《和自己賽跑的人》、《給自己的歌》。

有幾首最優秀的李宗盛歌曲,如果不是佐以歌唱,其歌詞是難以竟讀的。它們筆法散漫,字句隨意,欠缺章法。但是這9分的作曲,以美妙的詞曲咬合,將這文字的力量增加十倍。編曲也特別成功,其最大的優點是貼切,與歌唱完全融為一體。當這貼切的編曲聲響起,你發現,詞曲編高度一體的歌詞,竟會有怎樣的難以估量的力量!

李宗盛的演唱,我給10分。苛刻一點,這聲音在音色感染力上差了一點,未至於絕嗓。但配合這歌手想要表達的,這聲音,足夠了,很圓滿。

這歌手的表現不僅是專業,在技巧上有著超越絕大多數歌手的能耐,而且,這歌手的演唱充滿了創造力。不要小瞧了口白式唱腔的「白」,這「白」的每一個字,音準精確無比,吐字乾淨利落,節奏狠狠落在實處節節出彩,真氣灌滿字正腔圓。50歲之後,李宗盛的歌藝經長期鍛打至爐火純青,實在是唱壇上一等一的高手。

何況,這歌手唱出了真性情;在七八年來的演唱會上,更唱出了人生的滋味。

那些最李宗盛的歌曲,只有李宗盛本人才唱得好。《阿宗三件事》第二段,壓忌諱韻,非常手段處理長句,詞曲和演唱都是一絕。《凡人歌》一字一聲,那種精彩只有京劇中的老生西皮快板可比。近年的兩首傑作,《給自己的歌》和《山丘》,運氣吐字,一塊塊大石落在節奏上,是厚重的人生感慨。

演唱會的另一個勝處,是聽李宗盛把寫給別人的歌曲取來自己唱。他加重了樂句中豐富的節奏因素,加重了旋律中說的語調,因此把以前被優美抒情隱藏的旋律下面的講話特質提示了出來。這些生命中發生的真實往事所釀造成的歌曲,被「老男人」落口極重的演唱一下下錘擊著,更加鄭重其事,因此具有了無比追悔、難以釋懷的意緒,愈加地蕩氣迴腸。

有一場演唱會,最後,告別辭。李宗盛說,「小李只是一個寫歌的,我是一個平凡人」,姿態壓得很低。剔除掉謙虛,這話也不錯。終究,這半生,李宗盛扮演的,是凡人心事的解剖師;而他本人,是既誠懇又世故已成人精的「凡人」。他挖掘自己的情感,化為大眾的情感;他把凡夫俗子的心意糾結,上升為雅俗共賞的藝術體驗。台灣文化人詹偉雄說:「李宗盛把個人的迷惘、失落、愛情都看成是天大的事。」李宗盛自己說:「即使是情歌,它都關乎那個年代的人的喜怒哀樂」,這是文化的,也是非常深刻的。

李宗盛:五十歲,拍馬越山丘

文:李皖Sina Visitor System

過2008年,李宗盛已經50歲。50歲是個標誌性的年齡,人生開始轉暗,生理的、心理的暗示不期乃見。個人可以命硬,但社會、群體的定勢如霧氣沉沉,難以避開,即使個人力量可以強大到無視它,那份外在的壓力卻終究去不掉。

2006年5月,李宗盛啟動了《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到2009年初,演出最後一場,等於回顧總結自己的個人創作,在50歲上作一個收束。這份收束很沉,像是一棵巍巍大樹,樹上的果子已在歷年淅淅落下,現在,用了一個咒語,果子們重回枝頭,密集而飽滿,累累沉沉,簇擁於同一個時辰,愈顯出這大樹的龐然與壯觀。

50歲後,李宗盛的詞曲作品不再量產化,製作的事也少管,實際上進入了半退伍狀態。他零零星星地寫歌,盤桓在50歲的年齡上,又寫出兩首重量之作:一首是2010年《給自己的歌》,一首是2013年的《山丘》。兩首歌都是自傳性的,都是對自己生命的回顧,是發生在50歲這個年齡上的心境記錄,值得認真聽一聽。

在2011年華語傳媒音樂獎的評審會上,《給自己的歌》獲得了一致讚賞。讚賞不稀奇,稀奇的是,那是少有的一回,評委們感到自己被擊中了,那些歌詞和樂句,句句砸在了心坎。如果說這30多年來,李宗盛是華人心境的代言人,那麼,《給自己的歌》,他又代言了一次,代言的主要是華人中的中年人。

想得卻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 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 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 思念是緊跟著的好不了的咳/是不能原諒卻無法阻擋/恨意在夜裡翻牆/是空空蕩蕩卻嗡嗡作響/誰在你心裡放冷槍/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然後好幾年都聞不得問不得女人香

往事並不如煙/是啊 在愛里念舊也不算美德/可惜戀愛不像寫歌 再認真也成不了風格/我問你見過思念放過誰呢/不管你是累犯或是從無前科/我認識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 沒見過分久的合

歲月 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該還的還該給的我給/歲月 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我不過是想弄清原委/誰能告訴我 這是什麼呢/她的愛在心裡 埋藏了 抹平了 幾年了 仍有餘威

是不能原諒卻無法阻擋/恨意在夜裡翻牆/是空空蕩蕩卻嗡嗡作響/誰在你心裡放冷槍/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然後好幾年都聞不得問不得女人香

想得卻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想得卻不可得 情愛里無智者

這50歲很糾結,糾結的只有兩個字,「女人」。再加幾個字,「過去的女人」。

李宗盛有過兩次婚姻:一次是跟朱衛茵,11年;另一次是跟林憶蓮,7年。婚姻之外的女人,也傳過一些。

現在,他成了老單身,在50歲,在這些女人都成了「過去」之後,李宗盛發現,她們還在生命里撕扯著,在夜晚,他還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她們。想想這一生,人生的境況是:想得的,得不到;該舍的,捨不得;50歲了,非常悲摧,沒正經事,只顧著與往事糾纏。

「不能原諒」,是這一方的認定:他不能原諒對方。在婚姻破裂的這一場紛爭中,可能雙方都有錯,但他認為,這是她的錯。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止不住想念她,尤其到了夜晚,恨意,愛意,矛盾,疑惑,回想,追問,輾轉翻滾,燴成了一鍋。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李宗盛這50歲,發現了兩個真相:第一個,「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思念是緊跟著的好不了的咳」;第二個,「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什麼意思呢?說白了,一個事實是,舊情難忘,即便是完全翻了臉,愛戀早已清了零;另一個事實是,「真愛一生」是鬼扯,山盟海誓,當初說得蠻大的勁,現在開始呼你的臉。

還有一個事實,那就更殘酷:「我認識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沒見過分久的合」。這是李宗盛的親見:在21世紀初葉,情侶們分分合合,很不穩定。戀愛、婚姻多年的,也分了;但分了的,沒有複合的。

再怎麼說,已經50歲了,何況是李宗盛,有著超過普通人的經歷,也有著一般人所不具的豁達:該來的不推,走遠的不追,該還的還,該給的給--這都是情債,瀟洒對待,清清白白面對,走到這份兒上,已經活通透了。但饒是如此,「我不過是想弄清原委」--我與你的那段情,已經埋葬的那段情,還是弄不清楚原委,還想弄清楚原委,放不下,舍不掉,還糾結著。

「想得卻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想得卻不可得」,這句子裡面同音字、同旋律的反覆,有一個字面里所沒有的象形意義,像夜裡的輾轉反側,思慮重重。思慮的結論是:「情愛里無智者」。50歲啊,這般情種深種,還是很驚人的。寒夜涼嗖嗖,空空蕩蕩,舊愛翻牆、冷槍聲聲、心悸陣陣,不停想不停想不停想,最終以「想不通、想不明」的結論,給這段人生作了結。

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淡淡地記著/就算終於忘了 也值了/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僥倖匯成河/然後我倆各自一端/望著大河彎彎 終於敢放膽/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也許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無知地索求 羞恥於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麼時候

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多少次我們無醉不歡/咒罵人生太短 唏噓相見恨晚/讓女人把妝哭花了也不管/遺憾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已經老了/儘力卻仍不明白/身邊的年輕人/給自己隨便找個理由/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麼時候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麼時候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麼時候

《山丘》有一個總結功名的開頭。還是一生回首,李宗盛非常坦誠地,坦白了他這些年的創作心跡:寫歌留給世人,這就是他這一生的夢想,讓人唱,讓人記著--說不定這些小情小愛小念,建成了一生的功業呢。現在,坐在50歲這個山頭上感慨:可能還是沒成熟,還是沒活明白。但居然就已經五十了,快老了。「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50歲是這樣的感覺,有點奇怪,有點意外。

更意外地還不是這,回顧這50年的人生,終究,悟明白了什麼嗎?

回首50年的每一步,都像是翻山,不停地翻山。我們是不安的,所以頻頻回首。我們是貪心而無知的,所以拚命索求。我們是自尊而自強的,所以羞恥於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現在,到了山的這一邊了--

想不朽,不朽還沒有影,但人已經把自己弄丟了,頭髮已經花白了,時間在嘩嘩嘩地流。山丘之後,無人等候,仍然是孤獨的自己,仍然是什麼也不明白。年少的時候,以為翻過山去,就能見識到山那邊的世界,就能見到人生的答案,但山的這一邊,也沒有答案。

這首歌有一個奇怪的線路。「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溫柔」,從這個詞,功名突然轉向了女人。「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麼時候」,緊接著的這一句,立意完全落位在女人了,功名已經沒影。而再往下走,再起一段,女人的話題又轉向,愛情轉向了友情。

這裡有李宗盛所嫻熟的商業智慧。歌唱到了這裡,是副歌的結句,在歌曲中,這是很重要的一句。定位於愛情,比例瞬間得到了調換,回到了情歌,甚至使前面的關於建功立業的感慨,也有了幾分有關愛情的意義。流行歌曲中,情歌才是最大的,這樣的處理,可以撓愛情的癢,找到更多的聽眾。

往壞處看,這是慣性,是習性,讓這回顧反省的翻越,擱淺在了河溝。從本性來說,李宗盛也確實是個情種,半生都在情事中費心,習染而成習慣。

「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第一次聽這歌的時候,很難有不聽岔的--順接著上句副歌的意思,會誤以為這是對情侶的表白--再往下,才明白了,敢情這是對老友的絮叨;而整首歌的樂境,包括第一段中出現的「我倆」,至此也一下子明朗起來。

鑒於李宗盛寫過《和自己賽跑的人》,可以假定,說話對面的這個人,就是張培仁--李宗盛從發小、到考不上大學的難友、到一起去唱片業打拚的同事,再到這50多歲,感情維繫一直不變的老友。

《山丘》就是在酒桌上,或者,在茶室,在咖啡館,或者就在家中,一壺茶,一杯酒,與像張培仁這樣的老友晤談。一起回顧從前的人與事,一同感念這人生的際遇悲喜。「多少次我們無醉不歡/咒罵人生太短 唏噓相見恨晚/讓女人把妝哭花了也不管」,唱到了這兒,這歌又成了友情的讚歌了。這份友情的厚重,真令人羨慕,配之以漢子式的酣唱,是人生的十足慰藉。

「遺憾我們從未成熟/還沒能曉得 就已經老了/儘力卻仍不明白/身邊的年輕人」,這都是寫實。50年的人生,終究,沒弄明白什麼。在唱片業,關注年輕人,探究青少年心理,把握潮流的方向,是最基本的一個工作。曾經,這活兒玩得得心應手,現在,也弄不明白了。時代大潮就這麼輕輕地把50歲的老傢伙推到了一邊。

《山丘》和《給自己的歌》是兩塊大石,壓在50歲的胸口,也壓在李宗盛的箱底。它們是可以壓箱底的。李宗盛的口白式唱腔,到了這個年齡才真正是老道了,真氣勃發氣韻飽滿吐詞肯定,每一句都有不容置疑的肯定,充滿藝術說服力的肯定。而他的說唱式作曲,更到了爐火純青的火候,有了法無定法、規無常規、隨興而發、隨意而為的自然天成。「她的愛在心裡 埋藏了 抹平了 幾年了/仍有餘威」這段,插在主副歌之間,從歌詞形式和長度看,從這個位置要達到的情緒看,實實在在是個難點,李宗盛卻用仿若京劇的手法,每個字都處理成重音,把這一段處理成了中年心悸的一記記重鎚,使峰線上又現一峰。《山丘》的作曲,進入了化境。全篇依字行腔,每一個字都音腔相合,落口准狠;需要感情變化的時候,轉腔和旋律動作小但落位深。一開篇鋼琴的蕭颯深寒,途中轉往吉他的娓娓彈奏,後半部交響樂的蒼蒼煌煌,都落在感情的刃口上,非常動人,也非常準確。尤其是最後一段,副歌中的句子顛倒了順序,將「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放在了段尾,最後再接「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在什麼時候」作為尾聲,徹底把這首歌的色調,從悲情的感嘆改向了不向命運低頭的奮爭。像西西弗斯無怨無悔地把滾下的石頭一次次再推向山頂,這種看清後的轉念,徹底改變了荒謬人生的處境和意義。

要說,每個人都有他人格的命定。李宗盛這個人,面相誠懇帶兩分狡黠,曲意詼諧時有三分滑稽,這是他的本色。他是個情種。只有這樣的情種,才分外討人歡喜。當他用情極深時,那情意的纏綿之中,往往又有一種敞亮的東西,閃出光澤,並非一味讓人深陷。在情愛中,雖然他不是智者,但聰明總現著幾分,最終不失夢醒的判斷與跳脫。尤其是他自己的歌,他的那種唱法,更顯達觀。說到底,這可能是些小情小調,詞義婉約,甚至有時讓人崩潰,但他唱出來,從來有一種開朗豪放,正氣大方。

比如《山丘》,它顯示的可不是認命,雖然時有沉鬱,卻是50歲上仍不服輸、仍奮力向前的形象。那些人生感慨,對時光逝去的痛惜,到最後全變成了無悔,變成了經歷過一切的自豪。直至最後,向後看的晚宴變成了向前看的啟程,在交響樂、鋼琴、吉他的輝煌合奏中,歌手的聲音愈加響亮,彷彿在勝利的進行曲中,將一生的真氣鼓盪著,向著前面更多的一座座山丘,拍馬豪邁越過。

  • 個人回憶錄:

李宗盛,因為長居幕後,被年輕的人淡忘地厲害,最起碼之於本人,如此,兒時《最近比較煩 》、 《我是一隻小小鳥 》等歌曲耳熟能詳,連歌手都記不得何況作者,年歲漸長,識得李宗盛的名字時他已成了一件老古董一般的存在,一如周華健之於 《朋友 》,李宗盛之於《真心英雄 》 ,初中最後一次晚會,宿舍的兄弟們 你一句我一句合唱,不是多動情,有些緊張,記憶猶新,第一次真正注意到已經是縱貫線那年,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三個老古董和一個長得老的小古董張震岳,拼湊在一起,老年俱樂部的感覺,唱著無法理解的東西,上了大學了解了北京演唱會的一些規則,有一件事當時難以置信,小李在首都體育館的既然青春留不住的演唱會一票難求,有見地的評論告訴我他的歌會陪聽眾度過中年,一起成長,起初不信,聽了之後,深信不疑,於是翻閱資料,聽一首首歌的背後....

李宗盛的兩個讓我記憶深刻的觀點:唱歌是講話的延伸、流行音樂史就是一部社會發展史。

我萌生過這樣一個想法,百家講壇開一門華語流行樂發展史的課程,李宗盛開20世紀台灣流行樂發展史,羅大佑開20世紀香港流行樂發展史,周杰倫講21世紀初,RBRap、中國風兩股潮流,三位教父級的人物利用自己的名聲給公眾普及姿勢,培養年輕人的音樂素養,消減不解與爭議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歌單:情到深處李宗盛

李宗盛(25),包括作詞作曲演唱,製作人的專輯未統計入內。

  • 必聽歌曲真心英雄、我是一隻小小鳥、當愛已成往事
  • 山丘、明明白白我的心、漂洋過海來看你、領悟、凡人歌、愛的代價、最近比較煩、我是真的愛你、陰天、為你我受冷風、傷痕、夢醒時分、問、寂寞難耐、鬼迷心竅、給自己的歌、笑紅塵、我終於失去了你
  • 填詞:愛如潮水、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讓我歡喜讓我憂、夜太黑

相關鏈接:

李皖老師的樂評讀起來風骨凸顯,人文氣息十足,很是佩服,但不乏過猶不及之處,推薦看他的博客。

《洞見》第16期 李宗盛:五十歲的山丘

李皖作品 - 凡人的領悟——寫在李宗盛演唱會之後 [Soomal·數碼多][正體中文版]

馬世芳老師是最了解台灣樂壇的主播,以下為他做的兩期青年李宗盛節目,品質一流,推薦追他在優酷的專題《聽說》。視頻封面李宗盛 民歌40 講座part2—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李宗盛×馬世芳:十個天才造就一個傻瓜(轉帖)--李皖的博客--鳳凰網博客

視頻封面聽說 第一季視頻

視頻封面聽說 第一季視頻

視頻封面李宗盛對話張培仁 首談簡單生活人來由視頻本文隸屬於 《情到深處李宗盛如何評價李宗盛? - 范翔宇的回答

范翔宇,娛樂 Not Just for Fun !


他在音樂的領域是不用再多加評價了,我是想說另外一件事。我一個好朋友曾經為他和周華健的演唱會做過現場的樂隊伴奏,她說李宗盛是一個真的很用心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員的人,他會在工作結束後為每一位工作人員準備禮物和紀念品,親手,雙手交給每一個人,然後說謝謝,辛苦了。他並不像有些所謂天王天后級的歌手,即使禮貌也僅僅是表面的禮貌,李宗盛能讓人感到他是真的從心底在尊重每一個人。


以下引自我的論文《華語流行歌詞的演變(1970-2013)》第四章:

第三節 精工李宗盛

生於1958年的李宗盛,身兼詞曲創作、演唱與製作人,極善於發掘歌手特質,省察社會心理,為之專門打造歌曲;他於1984-2000年在滾石唱片擔任製作人,興起了「都會情歌」的風氣,屢有暢銷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張的佳績,其所奠定的工作方法也在業界廣為流傳,甚至被尊稱為「樂壇教父」。他與羅大佑對華語歌壇各在不同方面有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同為一等重要人物,常見各類論著、紀錄片與報刊文章將之相提並論[1]。

在詞曲咬合上,李宗盛獨創了一種「唸歌」,或曰「口白式唱腔」:他錄唱首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時,聽從錄音師建議,將唱不順的字句改用唸的,順了,此後他便逐漸發展出一條混同說、唱的歌路,成品往往有娓娓道來的親和力,又帶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律動;不同於傳統說唱或外來的饒舌,而是以日常的國語和流行的曲式蛻化出他自己一套歌唱語言,咬合程度極高,甚至可說達到了「詞曲混一」的境界;他探索出來的這條歌路,可謂對漢語和音樂關係史極其重要、極其值得觀摩學習的貢獻。

在觀念上,李宗盛也作出了「量身打造」的典範,且不吝現身說法。例如:

趙傳長得醜但唱歌很好,所以寫一首歌叫〈我是一隻小小鳥〉,其實是要賣給我們剛剛富裕起來,能夠買一輛車的中產階級那些人,真正買唱片、會看演唱會的是這些人、聽懂的是這些人。雖然講好像是台北大橋下面的苦力給我的啟發,可真正要感動的是那些剛剛富裕起來,能夠買一輛車子的中產階級的人。

包括從〈夢醒時分〉開始也是這樣。陳淑樺的那個時代,1989年,台灣有大量能支配自己所得的女性,她們需要一個role
model to look up to。所以我們就想,須要去創造一個女性,這些都在算計當中。我的思路是這樣:電台稿要怎麼寫、要上什麼cue,所有策略都很清楚,所以那時是「製作導向」,是企畫來聽,再決定要上什麼媒體。

我有個製作音樂的理論──「唱歌是講話的延伸」。就是說你一定要知道怎麼講,才知道怎麼唱。所以我記得我那時候帶著一台錄音機,去片場跟張艾嘉聊天,把所有跟她的聊天都錄下來,聽她的講話、她的語氣、她怎麼描述一件事,這是我做的一部份。然後我覺得,我應該無法獨立完成她文字的部份,所以我那時就動腦筋,比方找張大春,我認為這些人是可以彌補我在文字上的不足,當然也在卡司上是有增強的。我們還找杜篤之,錄音大師,在我北投家裡,弄個高跟鞋走路什麼的,搞得很有意思[2]。

下面分析〈我是一隻小小鳥〉與〈夢醒時分〉:

我是一隻小小鳥[3]

詞曲:李宗盛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隻小小鳥

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

也許有一天我棲上了枝頭 卻成為獵人的目標

我飛上了青天 才發現自己從此無依無靠

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總是睡不著

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沒有變得更好[4]

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 我永遠都找不到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我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重覆B1)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 你們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 我們註定無處可逃

當我嚐盡人情冷暖 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

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 哪一個重要

趙傳(1961-)於1988年發表首張專輯《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5],在李宗盛的精心操盤下,命中了渴望認同與發達的凡人心病,一時爆紅暢銷;1989年第二張《我終於失去了你》[6]進一步探討到願望達成後,盛名帶來的失落:「你」記憶著微時的「我」的純真;我們回不去了,但我們懷念,我也被要求在舞台上演出、販售這種懷念;我越來越感到這些期望對我的拉扯,也越來越難以為繼──這是趙傳正在進行的故事[7]。1990年這第三張《我是一隻小小鳥》繼續其脈絡,全輯十首歌都圍繞著「我飛上了青天/才發現自己從此無依無靠」等等盛名之累的問題,由曲目即可見其梗概:

曲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歌名

我是一隻小小鳥

不曾在你面前掉過淚

給我一些時間

我不只是你的昨天

所有的夢都仍然無恙

像我一樣驕傲

至少你還擁有我

是你還是我

走出你的心

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作詞

李宗盛

許常德

黃韻玲

張朵朵

劉天健

劉虞瑞

黃韻玲

(待考)

林東松

李宗盛

作曲

李宗盛

徐嘉良

黃韻玲

許常德

趙傳

林隆璇

黃韻玲

(待考)

林東松

劉天健

表1:《我是一隻小小鳥》曲目。

〈我是一隻小小鳥〉排在第一首,除B段「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尋尋覓覓」有極精彩的疊字運用、旋律起伏與情感表現而膾炙人口外,A3段首句的問候也極見機心。之前的流行歌曲也有一些讓歌星向觀眾酬答的作品,如鳳飛飛(1953-2012)的〈掌聲響起〉[8],但還未有像「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 你們好不好」這樣坦然、直接向你我交心的。彼時趙傳在大紅之後,應對各方需索,頗露疲態,李宗盛明白歌迷對此也心有戚戚焉,於是作此點睛之筆,使格局一下從個人感懷擴展到所有歌眾這幾年共同的經歷,至此曲果然再度暢銷流行,趙傳也就更加鞏固了他在各人心目中及華語流行音樂史、社會文化史上的地位。

專輯最後〈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又將上引詞句發展為終曲,起句「再一次我淹沒在掌聲中/眼前的你竟如此激動」即交代趙傳的不堪負荷又不願辜負盛情,其後的歌詞再展開心理陰影和燦爛淚光的對比,讓歌手得以在盡力歡唱中揭過歌裡歌外的種種不堪聞問,成就一個蒼涼華麗的體面下場:「感謝天我的心有你能懂/感謝在淚光中我們還能擁有笑容/雖然在此刻/我們必須暫時互道珍重」。詞句或許煽情,但在實有此等資歷的歌星唱來便顯真誠,行運已數年的李宗盛,不但是為趙傳寫,也是在發表他的自省;李宗盛懂得這自省可以感動人,能夠製作、營銷它,難得的他儘管如此算計,卻也不失誠懇。

〈我是一隻小小鳥〉和〈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至近年仍屢有後輩歌手翻唱,亦常見於歌唱選秀比賽而成話題,可見李宗盛作品之能深化歌手的形象與故事[9]。

夢醒時分[10]

詞曲:李宗盛

你說你愛了不該愛的人 你的心中滿是傷痕

你說你犯了不該犯的錯 心中滿是悔恨

你說你嚐盡了生活的苦 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你說你感到萬分沮喪 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你又何苦一往情深

因為愛情總是難捨難分 何必在意那一點點溫存

要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在每一個夢醒時分

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 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

〈夢醒時分〉鞏固了李宗盛與陳淑樺「都會女性代言人」的稱號,成就了台灣唱片銷售史上首張破百萬的銷量,在KTV裡長踞點唱排行榜熱門,其深入人心的程度,甚至催生了學術研究,如曾慧佳即在1991年被一群女性朋友極力推薦,觸動了思索,而開始撰寫《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的[11]。1990年代後興起的性別研究,也屢屢拿此曲來映照女性意識與愛情觀的演變。

曾慧佳指出,在以往,流行歌曲中的苦戀女性,多被編派在只能被動守候的弱者位置,〈夢醒時分〉則打破了對完整愛情的迷思,她朋友中便有人受「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啟發而嫁給了別人。「但這樣的情歌依然有其弔詭之處……在〈夢醒時分〉之中,全曲是以『妳』作為歌曲呈現,彷似演唱者陳淑樺以『我』的立場,向女性『姐妹』啟示愛情不值得等待。但另一種可能卻是真正的『我』:李宗盛,通過女性歌者陳淑樺之口,道出男性真正的企圖:在一場不完整的愛情中,能夠乾乾淨淨,毫無損傷的離去……不只要求女性離去,更要求女性無恨地離去[12]。」

身為女性研究者,曾慧佳犀利地感到了李宗盛「為自己脫罪」的傾向,憂嫌其「透過這樣歌詞的教育,省掉男性背叛愛情時須負的責任,也避免掉彼此開口別離的尷尬」[13]。然而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這並不妨礙女性同胞或負責任的男性引用〈夢醒時分〉勸解身陷苦戀的男女;希望減輕或擺脫責任的男性,也更有理由喜歡或贊同這首歌。

若不拘於男性女性愛情責任之爭,從大體上看,〈夢醒時分〉反映且推進了「不依賴別人」和「不想太被別人依賴」的欲求,這可能引向自主自立,也可能引向自私推諉,端看各人德行。但大眾總是在設法擺脫不合時宜的舊式期待,尋找能讓彼此好過的新關係與道德標準的;人對別人也總會有所依賴,又會想要有人適度地依賴自己,此間的分際,是人類社會長有的博弈,流行歌曲可作功處也正在此。

不久之後的1990年,女性製作人丁曉雯(1963-)根據真實故事作詞,林憶蓮(1966-)演唱的〈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14]大紅,歌詞「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開啟的門/善變的眼神/緊閉的雙唇/何必再去苦苦強求/苦苦追問」也已表露了「不再等」的求變之心,但還沒真正走出去,僅比傳統閨怨多想了一步。從文學技法上來說,這等將發未發的糾結狀態,是最能見出張力,引發共鳴的。

再進一步者,同在1990年,有歌手李明依(1966-)演唱的飲料廣告歌曲〈喜歡有什麼不可以〉[15],歌詞「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被認為唱出了青少年心聲(雖然彼時的青少年未必如此認為,甚至會以為這又是大人的成見而連帶地避開此句不用)而引發了保守人士的反彈,爭議在報刊上延燒了數年,然而多隻抓住這一句來議論,很少有人提到之後的歌詞「我不會改變自己/也不願讓你委屈/是酸是甜都歸我自己」其實也是在倡導自主與承擔的態度。

社會面的論者可繼續從公眾反應上比較這兩首歌及同時其他流行歌曲,我們且回到詞學上的討論,〈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是表態,無有〈夢醒時分〉及〈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故事性,文辭並不出色,角色形象也較簡單,除了話題性特強的那一句口號之外乏善可陳,是以討論容易偏離作品,不如〈夢醒時分〉等止步於「想」的歌曲本身具有張力,且更能令人照見自己的矛盾而或走出「不再等待」的關鍵一步。公眾反應可預期但不可控,我們可控而可學的是李宗盛等人提煉矛盾的功夫。

李宗盛何以特能提煉社會問題及歌手的氣質?或可說是因為他本人是一個敏感纖細,有些缺乏自信,又渴望自由自在的人,這樣的人並不少,但他在商業社會裡亦未失卻其本心,而是能用它來與歌眾交陪[16],這便難能可貴;他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便有〈你像個孩子〉一首自述之曲:

你像個孩子

詞曲:李宗盛

你像個孩子似的 要我為你寫首歌

一點也不理會 會有好多的苦 從我心中重新來過

重新來過 重新來過 重新來過

而寫歌容易 寫你太難

怕如果寫了 因為想要你而有的苦苦堅持

就要被你 通通發現 被你通通發現

已經做了的決定 是不會再更改的了

自己也很清楚 會有好多的苦 從我心中重新來過

重新來過 重新來過 重新來過

而決定容易 等待太難

怕如果等了 這些年學會的一點點成熟穩重

就要被你 通通化解

被你通通化解 被你通通化解

工作是容易的 賺錢是困難的

戀愛是容易的 成家是困難的

相愛是容易的 相處是困難的

決定是容易的 可是等待 是困難的

你像個孩子似的

你像個孩子似的

要我為你寫首歌

你像個孩子似的

此曲的「你」字面上看來是關係複雜的愛人,也或許可以是過去的李宗盛,「我」則是當下寫歌的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記述了李宗盛早年從一個平凡的瓦斯行之子、讀書、服役、情傷到站上眾所矚目的舞台間種種心境,樂評稱為寶貴的誠懇之作[17];我們可以將此輯與李宗盛後來的作品、經歷對照,解讀出他被喜愛及被詬病的原因。

〈你像個孩子〉講述了寫歌時必須重新審視過往所帶來的苦辛,作者恐懼他精心塑造、維持的形象經不起拆解,從字裡行間可見他問心不能無愧,面對困難並沒有十足的信心,然而從歌聲裡可以聽出他渴望得到寬容、諒解,以及自在。他從「你」像個孩子的要求,照見了自己像個孩子的一些不想被究責的心理,他知道自己這樣有違「成熟穩重」,成熟穩重也本非他的性情,他只能「努力學會」,但他的本質或許也還是一個孩子,是故面對自己另一部份或是他人像個孩子的表現,也就倍有感觸。雖然明白責任的重量,明白自己有錯、不夠好,但也想擺脫責任,回到可以無憂無慮的童年狀態,一般成年人都能領會這種心境,於是李宗盛得受認同;成年人也會用倫理和理論督促他人,教人休想脫罪,於是李宗盛得被詬病。

李宗盛活在這個矛盾之中,也抓到了這個矛盾,於是他為逐漸世故、懷念童真的同輩人留下了心聲。這樣一種不算罕見的性格,又適逢急遽變動的市場與社會,自能生發出許多文章;「都會情歌」的風潮及李宗盛「凡人歌」的魅力,也於是逐漸形成。

〈你像個孩子〉也是李宗盛「唸歌」的早期範本。A段「似的」、「的了」和C段「是……的」都是口語,罕見於先曲後詞的作品,因為輕聲的句尾需要旋律來配合,而很少有旋律剛好適合這樣填,李宗盛便讓旋律跟著歌詞的聲調發展,演唱時,唸與唱憑感覺自然地頻繁切換,無有扞挌。「會有好多的苦」急促拔高唱出,接著「從我心中重新來過」舒緩下來又重覆,這又可以聽出是樂思引導著歌詞的發展,由此可知李宗盛寫歌是「詞曲混同並進」,不只是先寫好詞或曲,也不只是先照顧語言、音樂哪一方面,而是能夠不拘成法,渾然一體而自然熨貼。「唱起來不順就用唸的」別人也能想到,但李宗盛將此道琢磨到了極精,大大拓展了華語歌曲的遣詞與表現範圍,使國語流行歌曲發展出了不同於其他語種及方言的獨特質地,這是極大的貢獻。

奇怪的是,儘管他有毋庸置疑的市場佳績,也很熱心傳授技藝與觀念,並不藏私,卻很少見有後輩學到他這套功夫。

[1] 例如貴州作家戴冰,〈音樂斷想十五章〉:「羅大佑和李宗盛才氣迫人,餘者皆望塵莫及,可謂雙璧。羅大佑體瘦,李宗盛體胖,羅大佑似老杜,深鬱而有擔荷。李宗盛似太白,靈動而有高致。羅大佑盡關注重大命題,李宗盛更愛寫『凡人歌』。羅大佑是基督情懷,李宗盛多酒神精神。羅大佑似儒,李宗盛近道。李宗盛倜儻,羅大佑痛切。李宗盛就巧,羅大佑求拙。」(上海《文匯報》,2005年8月22日)

[2] 〈今晚,請將耳朵借我──李宗盛×馬世芳對談逐字稿〉,2014年6月,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29447938.html

[3] 趙傳,《我是一隻小小鳥》,台北:滾石唱片,1990年8月。

[4] 此句對應1985年單曲〈明天會更好〉,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共同作詞。〈明天會更好〉本為呼應美國歌手為非洲歌壇合作的〈We are the World〉而作,後被國民黨挪用為競選歌曲、公益歌曲,經年播放而頗成濫調。

[5] 台北:滾石唱片,1988年10月;同名主打歌由李格弟填詞。

[6] 台北:滾石唱片,1989年5月。

[7] 專輯同名主打歌,也是李宗盛作詞作曲,節錄歌詞:「我終於失去了妳/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當四周掌聲如潮水一般的洶湧/我見到妳眼中有傷心的淚光閃動」,不是「我」失去了舊愛,而是舊愛失去了已變成歌星的舊日的「我」。如此,李宗盛讓趙傳為事業初成、而有所失卻的各界人士代了言。

[8] 陳桂芬作詞,陳進興作曲,鳳飛飛:《掌聲響起》,台北:歌林唱片,1986年10月。歌詞:「孤獨站在這舞台/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懷已更改/我還擁有你的愛/ 好像初次的舞台/聽到第一聲喝采/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經過多少失敗/經過多少等待/告訴自己要忍耐/ 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你的愛將與我同在/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歌聲交會你我的愛」

[9] 例如2013年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決賽,羽泉二人組唱了〈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參見〈歌手在浮誇世道下還能唱好的歌〉,《流行詞話》44期(2013年4月),頁21-25,或上海《東方早報》文化版,2013年4月16日。

[10] 陳淑樺:《跟你說聽你說》,台北:滾石唱片,1989年11月。

[11]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2000年),頁1:「……她們不能理解竟然有人未被〈夢醒時分〉的音樂與歌詞感動。」

[12] 同上註,頁226。

[13] 同上註,頁227。

[14] 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台北:飛碟唱片,1990年12月。本事見丁曉雯,〈十首歌的故事〉─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台北:台商國際傳媒,2014年2月),頁105-108。

[15] 韋趨作詞,王治平作曲,收錄於李明依第二張專輯《不是演戲》,台北:滾石唱片,1990年。

[16] 台語,交往與陪伴。

[17] 馬世芳:〈請進來我的世界,稍作停留〉,《耳朵借我》(台北:新經典,2014年5月),頁179。


這個男人在我出生之前就開始唱歌。沒趕上看他年輕俊朗的樣子,不然或許也有機會為他痴迷瘋狂。他以個人魅力橫掃歌壇的時候我尚且年幼無知,做著嫁給小虎隊中某一名成員的夢。既不明白他幹嘛要「平白無故地難過起來」,也不認為「生活是肥皂香水眼影唇膏」(這些奢侈品在我進入大學之後才逐漸熟悉)。他沒有美妙的嗓音歌唱「夢想」、「飛翔」等等這類美妙的詞,於是在我青春無敵的記憶里榜上無名。

然而時光流轉,經歷過夢中情人的若干次改朝換代之後,我嫁作明星婦的幻想逐漸泯滅。許多名字愛著,愛著,淡漠了。只有他,彷彿是從小一起長大卻一直不甚熟悉的故人。兩條平行線一路延伸,雖無交集,卻也在心底萌生出不少親切。更為微妙的是,我欣賞的歌手裡沒有他的名字,卻有許多他的徒弟。我喜歡的音樂中沒有他的專輯,卻大都是他打造詞曲。每次買了磁帶或是CD,當下就要拆開塑封,在含有印刷品特殊香味的空氣里瀏覽歌詞內頁。一旦看到若干首歌的詞曲作者是李宗盛,心裡就舒坦下來,彷彿被打了保票:這張專輯水平一流。他的名字就是權威,是質量合格證,可以絕對安心和放心。事實證明,一旦我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念認定這是張優秀的專輯,我總有耐心去發掘出其中的動人之處。就這樣,被他不同時期的情歌唏噓感動,為他打造出來的不同弟子痴迷瘋狂。每每看著他作為嘉賓在別人的演唱會上露臉,與當晚的主角熱情擁抱,連我都會打從心底里感到一種親切和欣慰。我象是愛著太陽下的那些花花草草,而他就是太陽,一路溫暖相隨。

總有人把李宗盛和羅大佑相提並論進行比較,對此我頗不以為然。那種感覺象是把每天與自己結伴逃學的死黨和某模範生評價優劣一樣,有主觀和客觀的分野。羅大佑的歌絕非不動人,音樂絕非不深沉,偏偏就是因為他對民族的熱血激情,對社會的興亡之責,對人生的掙扎探問,都偉大得讓人敬而遠之,反而使得我這種典型的八年級生感覺他的世界遙遠而淡漠。他寫的情歌都灌滿了鉛,那是骨子裡的深沉底蘊,厚重得難以撼動。一首《滾滾紅塵》就已經快讓我窒息了,當年看《阿郎的故事》,差點被主題曲吸去魂魄。或許是心理暗示作祟,甚至連《童年》這樣的作品,我都能隱隱嗅出那種童真帶有「歷經滄桑,返樸歸真」的意味,進而猛然覺得心口悶堵,沉重得直想卸下來。

浮淺淡漠地成長,卑微自我地活著,這或許是八十年代生人的悲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包括羅大佑這一代尊長們嚴厲沉重的目光和人生閱歷。他們那一本厚厚的年代史,我連翻動的力氣都沒有。羅大佑對於我,更象是中學時代貼在教室牆上的英雄掛畫,除了景仰和崇敬很難找到其他貼心的共鳴。

相比起出生在醫學世家的羅大佑,李宗盛平民化的成長經歷使他對俗世之樂有一種更為直觀親近的體會。正如他在《阿宗三件事》里唱到的那樣:「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實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我必須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後/在新社區的電線杆上綁上電話的牌子/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以後一年多才停止」

可以想像,年輕的他架著黑框眼鏡,看著社區的一根根電線杆上綁好的電話牌,在午後陽光下抬手擦去額角的汗水,順便瞥一眼被電線切割得支離破碎的湛藍天空,露出欣慰笑容的模樣。

或者是在車水馬龍的夜市上,聽見一個粗嗓門吆喝開道,肩上的瓦斯罐偶爾不小心撞掉水果攤上碼放著的橘子,引爆老闆的臭罵。他腳步不停,回頭露出一臉憨笑,瞬間就被散發著汗氣的人潮給淹沒了。

沒有人想到,這個瓦斯行老闆之子並未繼承父業,而是主宰了流行樂壇數十年沉浮。成名後的李宗盛和當年扛瓦斯罐、綁電話牌的小子一樣,仍然是凡人、俗人、活得瑣碎而真實。按理說,處在李宗盛那樣的位置,完全有陣地有底氣咆哮不滿或是搖身一變振作成一個憤青,像北京三里屯某些酒吧的地下樂手,全身扎著憤怒的刺。可他似乎更偏向於安穩,是那種內心的自足坦然。偶爾有對天慨嘆的時刻,更象是自問自答的一句牢騷,絕不妨礙下一秒埋頭繼續瑣碎的生活。一副笑起來嘴角也微微下撇的招牌表情,把無奈和淡然展露無遺。剩下的,便是對這個俗世的眷戀與深愛。

因為李宗盛,我同時擁有了相信愛情和不相信愛情的理由。遇到命中注定的情分,可以理直氣壯地盲目;被現實狠狠打敗,也能心服口服地認輸。聽到《身邊》、《不換》和《對不起我愛你》,就會天真地痴笑起來,那種心細如髮的浪漫溫柔,不象是出自寫《陰天》、《誘惑的街》、《愛不留》那雙冷靜透析的手。

我喜歡在歌詞里找到熟悉的腔調:「女孩通通讓到一邊/這歌里的細微末節就算都體驗/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幾年」,眼前浮現出他的鬍鬚和嘴角,有濃密的自負與固執。也喜歡「太太發現秘書裙子很短,她就買了八千塊的耳環」這類瑣碎的牢騷,彷彿看到他抓狂煩躁的無奈狀,很真實很生動。更絕的是,他是那麼傑出的裁縫,總能為演唱者量身打造出最適合的音樂。《十二樓》里冰涼刺骨的莫文蔚,《一夜長大》中感性純凈的梁靜茹,《領悟》里知性透析的辛曉琪,《夜太黑》中魅惑動人的林憶蓮……每首歌都充滿了演唱者的特質,也充滿了李宗盛的特質。正因為他太清楚愛情的甜蜜與苦澀,堅定與無常,偉大與渺小,才能寫出那麼多面的情歌,把世間男女的細密心思刻畫得入木三分。他的難得,是兼具了理性的透析和感性的沉醉,可以說人生這台戲,他出入自由。

在報紙上看到李宗盛每天騎車上班,下班去菜場買菜回家給女兒做便當,心裡還是會毫無意外地感覺溫暖。記得我聽他的第一首歌是《希望》,寫給他的兩個女兒。那時候的MV比較土,一個大男人站在白色布景前沒有肢體語言地乾唱,柔光鏡把面孔打得朦朧,卻還是清晰可見他臉上的滿足與幸福:「養幾個孩子是我人生的願望/我喜歡她們圍繞在我身旁/如果這紛亂的世界讓我沮喪/我就去看看她們眼中的光芒」。床前小兒女,人間第一情。這個巨蟹座男人的溫暖和柔軟一下子就打動了我。

可惜這份天倫之樂沒能延續到底,也許是逃不掉的命中定數,讓原本安穩居家的巨蟹座也有蠢蠢欲動的時候。與林憶蓮的緋聞紛紛揚揚了許多年,連我們這些局外人都看得出,那樣一個化百鍊鋼為繞指柔的女人,註定與他藤樹糾纏。

那還是在當年林憶蓮的個人演唱會上,擔任嘉賓的李宗盛捧著大束鮮花深情登台,與感動到哽咽的林憶蓮相擁合唱《我明白》。淚眼朦朧的對視和惺惺相惜的默契加重了空氣中浮漾的曖昧,自古才子配佳人,這樣的男人身邊理應有個把紅顏圍繞,方顯得情之繾綣。套用《陰天》里的一句歌詞:「總之那幾年/感性贏了理性那一面」。愛情最美的時候,竟然是最初的鏡中月水中花。

時至今日,林憶蓮最打動我的歌還是李宗盛替她寫的《最好的事》:「天陰有雨/我在想你/這一年裡有苦有甜蜜/那無心的言語掛慮猜疑只是小插曲/變成勇氣讓我們守在一起……這三百六十五天所有的回憶我能想起/最好的事/那就是愛著你/最好的事/那就是愛著愛著你」

音韻猶存,情緣已逝。

據說林憶蓮是因為李宗盛才思枯竭,音樂上擦不出火花,才引發了分手。真相是否如此不可考證,但這種猜測的存在卻讓我心裡一陣抽痛。我想到小S曾經說起過的一個片段。她說看到某屆雨中舉行的奧斯卡頒獎禮上,蒼老的馬龍白蘭度和助手一起走過紅毯。助手為馬龍撐著傘,但雨水還是淋濕了他的頭髮,染髮劑開始脫色,順著他的半邊臉頰流下黑色的汁液來。他顧不上擦拭,蹣跚著穿越人群,還要和閃光燈尷尬地笑,樣子是那麼難堪,讓人心碎。小S說她當時簡直不忍心看下去,眼淚都快要飆出來。作為影迷她無法接受這樣的畫面,那是馬龍白蘭度耶,他怎麼可以老,而且是老得那麼心酸那麼難堪。

同樣,我也不願意相信那個寫盡世間情歌的李宗盛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就算有,也應該由他從容淡然地謝幕,像魔術師演完節目後的深鞠躬,尊貴且得體地示意自己已經沒有法力,最後在掌聲雷動中退場。何必安排這樣的諷刺——因為你江郎才盡,再也編排不出引人入勝的愛情,所以活該被愛情編排了頹唐沮喪的人生。

有報導稱李宗盛常常一人在自家陽台上抽煙,神情落寞,我腦袋裡幾乎能看見那個畫面了:一個開始老去的男人,一縷青煙。回想起當年扛著瓦斯罐穿越人聲鼎沸的夜市,會不會覺得肩頭的重負,從未卸下?

曾有命理學家分析,太陽星座落在巨蟹的李宗盛不擅於跟人交際,尤其是在公開的社交場合,往往會表現的比私底下矜持、拘謹。他的社交圈很小,一生之中固定交往的朋友就是那麼幾個,而且這種現象會越老(30歲之後)越明顯。

跨過二十歲,我終於開始慢慢聽懂李宗盛,也逐漸探知到這些年來一直伴隨他的孤獨與寂寞。很好奇,當一個人在驀然回首時,發覺自己的半生都早已被預見,是怎樣的心境。那些透析的歌彷彿是寫給自己,而且多數一語成讖。我有時候覺得,或許這麼多領悟都是他宿命里提前泄露的天機,若果真如此,人們還有什麼資格指責他的江郎才盡呢?之前傳他製造噱頭非議王菲,現在又滿世界打聽他的「助理緋聞」,我想當事人的心裡大概除了無奈,只覺可笑吧。

戀愛,事業,人生,看起來每件事都驚天動地,眾人矚目,其實說到底還是自娛自樂的戲碼。李宗盛在十幾年前就唱出了「時光不再啊時光不再/只有自己為自己喝采/只有自己為自己悲哀」。我沒趕上經歷他的年輕,幸好還有機會,心懷祝福地陪他一起老去。

這篇文章收藏於2007年,原作者未知,現在分享給大家。


事過境遷終於明白,人一生中每一個經歷過的城市,都是相通的。每一個努力過的腳印,都是相連的,它一步一步帶我到今天,成就今天的我。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李宗盛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相貌平平,智商平平,情商平平,唯一會的就是努力。

努力了這麼多年,別人女朋友都換了好幾個,他連搭訕都不會,見到姑娘偶爾還會臉紅;

別人奉承巴結領導升了幾次職,成了王總、張局,他還是那個安安分分的手藝人老李。

但是,就是這麼努力著,努力著。

有一天你會發現,喲嘿,這小子,該有的都有了。

他娶了個不老也不醜的老婆,老婆很賢惠,什麼事情也會讓著他;組了個平凡的家庭,生了個小李,嘿,別小瞧,這小子還比他爸皮多了。

當年那些同輩,心機深的站錯隊倒下一批,事業受挫的倒下了一批,家庭不和諧的倒下了一批,身體不好的倒下了一批。

剩下的一些自甘不凡卻眼高手低的,被裹挾著前進,中年危機感時刻潛伏。

有一天這批老友湊在一起喝酒,表面上王總、張局的叫著,心裡總有點距離感,這時有人提議,乾脆去老李家串門,反正去他家也不需特別準備什麼。

老李看著還是那麼自然,也沒可以巴結誰,穿著大褲衩,搖著蒲扇,笑呵呵地張羅了幾道菜招待大家。

沒有82的拉菲,沒有陳釀的茅台,沒人和你扯什麼知識焦慮。

大夥調侃,老李啊,看你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啊,老婆孩子熱炕頭。

老李樂了,自己幹了口酒,氣氛似乎放鬆了下來,大夥又開始像年輕時一樣,扯東扯西。

這時候大家才察覺到老李的長處——親和力。

現實中的老李,比手藝人老李有才華些,相對的,婚姻卻沒那麼順利。

老李辦過一個主題演唱會,名為「理性與感性」,這大概是他一生的概括。

他出生在發展緩慢的台北小鎮,後來工作在大陸最發達的上海北京;

他寫的歌觸人心扉,常常和合作的女歌手有所曖昧,但是落到婚姻,他又自嘲不懂女人心;

他捧紅了許多藝人,當之無愧的教父級人物,偏偏最愛的是半夜做滷肉飯,嘗嘗人間煙火氣息。

他兼具理性和感性,有匠心,也有商業眼光。數字時代人人都在飆車,他卻在走路,偶然分享下路上的風景。

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 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給自己的歌》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鬼迷心竅》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陰天》

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然後好幾年都聞不得女人香。 --《給自己的歌》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走吧 走吧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愛的代價》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 看世事無常 看滄桑變化 --《愛的代價》

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言語從來不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為了這個遺憾,我在夜裡想了又想,不肯睡去。--《飄洋過海來看你》

就是這樣什麼都懂的人,寫的歌,返璞歸真,出落個平實感。

當年,初出道的梁靜茹,感情一片空白,唱起情歌顯得有點空洞。老李就傳授她經驗:唱歌就是講話的延伸,必需言之有物,歌詞局部要反覆琢磨。唱歌就像演戲,歌詞就是劇本,必需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扮演的狀態當中。

十幾年後一次演唱會,老李對梁靜茹說「小女生長大了哈,靜茹最近跟我講說年紀漸長越能體會出老豆當初寫的是什麼意思,希望不要經歷的老豆經歷的那麼多。」

我想老李是懂得生活本質,也選擇笑嘻嘻面對人生的難的。人功成名就後就容易自我膨脹,愛拿「情懷」、「夢想」、「努力」等等標籤標榜自己。老李他看起來還是一如既往,就和那個穿著大褲衩,蹲在小區門口下象棋的老大爺一樣,興起時和你來一局,純愛好不賭錢,聽他輕描淡寫地講著人生經歷,沒教你怎麼跑,沒教你怎麼奮鬥,但你聽了之後,就是會悵然若失。

那時你還年輕,不懂一個過來人,和你分享些未經修飾的人生閱歷,是多麼難能可貴。


有人評價大哥,

李宗盛的歌詞以生活為出發點,用簡練樸實、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和感情寄託,將濃濃的感情深藏在理性的文字中。

他的創作更加接近藝術的本質。看似平凡的歌詞中往往蘊含著高度濃縮的哲學智慧和人生感悟。

在「學生」奶茶的眼裡,大哥就是她的「靠山」......

在滾石,大哥是教我唱歌的,他一直告訴我說我這種歌手唱歌是說話的延伸,所以每一首歌唱之前他都會讓我先念一遍,念一遍你就知道是怎麼說怎麼想這件事,而不是拿來就唱,你心裡要對歌詞有感覺。

大哥是老師的同時,對人生的價值觀、工作的態度,也對奶茶的影響很大。

我覺得很幸運,他們(李宗盛、張艾嘉、陳升)都給我足夠的底氣讓我有所為有所不為,當他們不在我身邊陪我的時候,我也會迷失,可他們就會用以身作則的這種氣度影響著我。

當奶茶迷惘是否應該再繼續唱歌、繼續出專輯的時候,大哥的幾句話就讓她豁然開朗。

我有時候不太知道要跟大家分享什麼,我怕我關心的不見得是現在年輕人所關注的,我感受到的事情也許不會太貼近年輕人。
可有天我碰到大哥,他問我:「小妞還要唱歌嗎?」我說:「老妞了,應該沒有人想再聽了吧。」
我非常意外的是,他有點生氣和嚴肅,他說為什麼他會寫《山丘》、《給自己的歌》,因為他相信一群聽他從「小李」變成「老李」的那些人依舊是有很多心情是想要發泄出來的,可是我們常常不去考慮40、50歲的人。他勸我說:「你不要輕易放棄你的歌迷,他們跟著你一起成長,他們也長大了,也開始擔憂人生了。你叫他們再去聽現在的年輕人,他們聽不動了,不要想市場,而是去想你的歌還能夠感動誰, 代替誰發聲?」
他講完之後,我就把這些話放進腦子裡了,想完,我就會去做。

於是,在奶茶結婚後,又有了《我要你好好的》這張專輯,必須感謝的人之一,是李宗盛大哥。

他不僅在音樂領域成就非凡,他甚至有能力改變...所謂的人生軌跡...


補充票數最高的答案。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

但是,每一個人,總要慢慢走到某一個階段,才會聽得懂李宗盛。

少年時固然也喜歡李宗盛的歌,但不免覺得帶點「俗」,以《領悟》為例,不過就是一個失戀女子怨婦式的自語,好聽便好聽吧,比起林夕那種百轉千回,總顯得太「接地氣」了一點。

但有朝一日失戀了聽回《領悟》,卻覺得字字句句都在泣血。愛愛恨恨,啊多麼痛的領悟,你曾是我的全部。

是啊,愛恨情仇這些東西,幾百年前一樣,幾百年後也一樣。「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和「在漫天風沙里,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已」表達的情感在本質上有區別嗎?我覺得沒有。就像一部紅樓夢能寫盡人世間的愛恨情仇一樣,李宗盛的歌,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寫出大部分人的心聲。

承認聽懂了李宗盛,就是承認了自己不過是一個庸俗的普通人。一樣會因為失戀而肝腸寸斷,一樣會哀嘆自己怎麼飛都飛不高,一樣是為了生活里的破瑣事而煩惱,一樣是為真心英雄而歌唱。

少年時那種自以為與眾不同的意氣風發漸漸被磨平以後,就愛上了李宗盛。這個老頭唱著這些俗氣的都市情歌,或者發表些人生感悟,怎麼顯得那麼可愛。

但卻可愛得你的鼻子發酸。忍不住想哭。


他說: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新加坡的朋友問我,大叔是什麼意思,我說uncle。想想覺得不太貼切,又說應該是dirty old man。

他說:這麼多年過去了,坐在你們身邊聽我的演唱會的還是當年的那個人嗎?

他說:有一段時間我寫不出來歌,朋友就說帶我去酒吧放鬆放鬆,大家都知道,台北的妹都是很正的。台北的朋友一定知道,在忠孝東路有一家酒吧叫"台北神話"嘿嘿嘿。可是我點了幾杯酒坐到了凌晨四點都沒有把到妹,就回家了,看著外面漆黑的街道覺得十分不爽,就寫下了《夜太黑》。

–霓虹里人影如鬼魅–

–這城市隱約有種淪落的美–

他說:只有妹把我,哪有我把妹,若無把我妹,我就早點睡。

他說:在滾石的時候我出一張專輯是很費時間的。於是我就寫了許多男女對唱的歌,這樣我就可以跟著女星一起露臉,也是這個時候,我唱遍了當時幾乎所有當紅女星。

他說:在我被狗仔追的實在沒法寫歌的時候,公司在東京給我租了一個屋子。我在那裡寫下了兩首歌,一首是《領悟》,另外一首我特別喜歡,可是讓我納悶的是好像沒有怎麼火起來。叫《寂寞的戀人》。

一片嘩然:老李這首歌明明很火,是你脫離人民了。

他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句,

–努力愛一個人–

–和幸福並無關聯–

他說:想唱就唱出來吧,別怕慫。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慫的李宗盛。

他說:我之所以可以大方的說出唱出我的歌曲我的經歷,是因為男人到了這個年紀還不能對自己誠實一點,那就真是白活了。

他說:我嗓子不好,唱不過別人,又懶,怎麼才能唱出名堂來呢。最後我發現一半唱一半念挺好的,而且貌似結果還不錯。

嗯,李宗盛。

都說在年少的時候遇見李宗盛是個錯誤,其實哪有那麼危言聳聽。該懂得你自然會懂,不用他人去教,不該懂的就是聽再多歌也不會醍醐灌頂。他就是這麼嘮叨著,在你耳旁半念半唱著,不刻意渲染氛圍,不刻意製造場景,但就是讓你無法自拔。老頭子可以一把吉他,一張沙啞的嗓,用質樸至極的歌詞道出深藏在每個人心裡共通的但是又難以名狀的情感。他做地最簡單也是最困難,大道至簡,大音希聲。

他是流行音樂教父,是樂壇大哥。他也只是一個頗有成就頗有經歷頗有感悟的dirty old man,謙遜又精明,得意又失意。

他說:身邊的女人還不如手裡的吉他懂他的多。

這是什麼心境我無從而知,也不想妄加推測。

總之大叔聽你的歌與歲月無關,但是你總歸是在我們的歲月中道出了我們說不出的情感,留下了我們說不出的痕迹。

對了!他還說:現在到了演唱會的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對,就是讓我們感謝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

而是每個年齡段都有一首李宗盛

他的作品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生活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遞增一步步在走

剛步入社會以為自己已長大

聽《生命中的精靈》

聽《寂寞難耐》

渴望愛與被愛

聽《不必在乎我是誰》

聽《漂洋過海來看你》

用情深了

聽《明明白白我的心》

聽《讓我歡喜讓我憂》

熱情似火時

聽《愛如潮水》

聽《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失戀難受了

聽《別怕我傷心》

聽《當愛已成往事》

結婚成家了

聽《我明白》

聽《我的未來 我的家 我的妻》

有點經歷有點成就感嘆了

聽《愛的代價》

聽《凡人歌》

小孩出生了

聽《希望》

聽《遠行》

與朋友把酒高歌

聽《真心英雄》

聽《最近比較煩》

失意彷徨時

聽《我是一隻小小鳥》

聽《我這樣愛你對不對》

無聊時

聽《十二樓》

聽《陰天》

糾結無奈時

聽《傷痕》

聽《為你我受冷風吹》

離婚了

聽《領悟》

聽《我終於失去了你》

滄桑了還捨不得離開

聽《如風往事》

聽《給自己的歌》

老了只好

聽《山丘》

聽《鬼迷心竅》

哎!怎麼是兩首

兩首就兩首吧

反正他那麼多

那麼多好聽的歌

整理出來小李這些較經典的作品

套用他的一句歌詞

"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

聽他的歌

他會告訴你

"我知道你難受、知道你很痛,也知道你好無奈。

但你沒聽出來嗎!你糾結和放不下的這些,我都經歷過!那些追不上的、喚不回的都別太過於執著!

然後你看我現在都老了,如此的落寞還追悔??但從不需要人憐憫!"

一首《鬼迷心竅》貫穿了他的一生!

從小李唱到老李,一個56歲的男人把自己唱成了一道風景。應該是唱一場少一場了。所以早早買好了票,5月24日《既然青春留不住》(成都演唱會),無論如何也得去聽聽!

去看看這個傳奇!


很幸運地去聽了李宗盛2013年11月16日的北京演唱會,首都體育館座無虛席,聽說黃牛票都炒到三千多了。

整場表演,每一首歌都非常好。類似於《山丘》《給自己的歌》之類他自己原唱的就不說了,就連《愛如潮水》、《夢醒時分》《讓我喜歡讓我憂》之類的其他歌手原唱的經典老歌,經過改編,都完爆原唱歌手(而且原唱歌手畢竟都是實力派啊)。

李宗盛的唱法,粗一聽,屬於有點即興隨意的,但仔細琢磨,應該是每個細節都經過細心研究、認真準備的,才能做到這樣隨意、但剛剛好。

而且他非常投入,看得出,他是那種把自己的經歷感悟融入歌中,又在演繹歌曲時,完全投入之中的人。三個小時,他應該非常累,但現場的每個人都心滿意足。

另外,我覺得李宗盛讓我欣賞的一點是,他雖然有很多經歷、人生苦樂都嘗遍,但仍保持赤子之心、幽默、感恩——從他的笑容可以看出。這真讓人羨慕。


他的歌里有種獻祭的情懷,其中摻雜著暴躁、不安和不甘,經常在快要得到理性的結論時又用感性將其抹殺。

比如《給自己的歌》《領悟》《山丘》《鬼迷心竅》《愛的代價》《我是真的愛你》《凡人歌》。

是個有性情,有才情,同時又對藝術著魔的人,打造著屬於自己的詩意境界。

心情極其糟糕的時候聽,可以讓人沉默,同時心裡醞釀著一股快要爆炸的情緒。

心情閑散的時候聽,可以讓人思考愛情與人生。

但真的聽進去了,可能會擁有同樣的獻祭情懷,用自己原本平凡無奇的生活去追逐跳動的音符精靈,也許人會變得偏激或者懦弱。


這是一段著名廣告導演彭文淳寫李宗盛的文字,可以折射出他是個什麼樣的創作人吧

書架上擺滿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音樂類型的CD專輯,數量千張以上。但最駭人的,莫過沿著書架框緣一直延伸至整面牆壁空白處,貼滿了黃色的3M報事貼,幾百張,不,也許有上千張,彷彿當代裝置藝術作品,產生壓倒性的視覺張力。每一張貼紙上面都有字跡揮灑,很多是紀錄了同韻腳的辭彙集合,無助報復荒蕪受苦領悟,或一揮即就的金句:

若愛已不可為,跟我說吧無所謂/ 從不以為愛最美,那純粹虛偽/日子過得極端,我還是不太習慣/長得寒酸,苦幹實幹/ 毫無意外,兩個都愛/滔滔不絕,置身事外/ 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x,太壯觀了!」我驚歎。他淡定一笑。

「很多人跟你一樣,走進來嚇一跳,原來李宗盛寫歌是這個樣。外面說我,信手捻來皆佳句。這些傳言全是放屁!我又不是神,每個月還有那麼多歌要寫,怎能不苦思?功夫就在於,每天積攢一點小靈感,一些人生小體悟。一想到什麼,馬上隨手記下來。如果有什麼稱得上李宗盛特色的成功模式,只能說,日日操兵,熟能生巧。」

大哥的報事貼


李宗盛 | 我們的音樂信仰

愛上李宗盛,是一件不可逆的事。不論在其他音樂類別中探索多久,每隔一段時間,總要回歸大叔這裡,休憩,整頓。毫不誇張,大叔的歌,是我們許多人的信仰。

解讀李宗盛,有太多太多的側面,我們可以以專輯為序,梳理大叔的創作之路;也可以從大叔的事業發展軌跡,探尋一個金牌製作人的職場道路;當然,我們也可以侃一侃大叔的情史,兩段婚姻中的疑點盲點;最後也不妨聊一聊大叔的副業,做飯,帶孩子,當爸爸,制琴。浩浩蕩蕩五十八年已逝,大叔把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做的極其認真,極其用力,極其用情。

大叔最近的一次露面,是在江蘇衛視的2017跨年演唱會,串燒《漂洋過海來看你》,《別怕我傷心》,《愛情少尉》等五首歌曲。一件藍色西裝外套,白色襯衫,淺色牛仔褲,棕色皮鞋登場,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裝飾,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唱著平凡的歌。他代表的是我們平凡的大多數,但暗藏的那份情懷,卻是不簡單的生活體悟,寥寥幾句,一筆帶過,幾乎不費什麼力氣,歌曲中的前因後果,婉轉情腸,躍然紙上,耳順之年的大叔,對於音樂這門藝術儼然已經有了水墨畫般的神韻和功底,令屏幕另一端的我們,不消仔細品味,便早已潸。然。淚。下。

「異鄉的午夜特別冷清,一個男人和一顆熱切的心,不知在遠方的你是否能感應。我從來不給你任何諾言,是因為我知道我們太年輕。一顆愛你的心,時時刻刻為你轉不停,我的愛也曾深深溫暖你的心靈。」——《別怕我傷心》

若不是體會過異鄉的夜晚,怎知道究竟是有多冷清,怎能打動同為異鄉人的千千萬萬人。在這首歌里,冷清的夜和熱烈的愛火形成鮮明的對比,但下一段,猛然收回這份愛的表達,說到這個男孩子不敢說出口一個諾言,正是對愛認真,嚴肅,所以清楚地知道,年輕的自己,沒有辦法cover這份愛的衝動。於是副歌部分反反覆復唱到,時刻不停轉的心,如果給到對方一絲溫暖,便已足夠。一種愛的犧牲,愛的付出,愛的忍耐,躍然紙上。一個完整的愛情故事。

這是一首收錄在1994年張信哲經典專輯《等待》中的歌曲,而1994年,正是文藝界的一個多事之秋。馮小剛拍了《北京人在紐約》,王小波寫出了《黃金時代》,顧城舉起了斧頭再也無法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香港紅磡見證了中國搖滾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場live,搖滾天才竇唯穿著黑色西裝用一曲忘了詞的《高級動物》搖上了天,而李宗盛,也正是在這一年,舉辦了1994暫別歌壇演唱會。已經在音樂圈崢嶸十年的小李,捧紅了陳淑樺,張艾嘉,張信哲,林憶蓮,辛曉琪,周華健,趙傳,鄭怡等一線流行歌手,創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暢銷金曲的小李,要暫時告別這段沒日沒夜寫歌,編曲,製作,吃喝拉撒都在錄音棚的日子了。也是在這一年,這場華語流行音樂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演唱會上,35歲,已有兩個女兒,六年婚姻的小李,彷彿要昭告天下他那段即將走到盡頭的舊愛婚姻,與迎向未來不可知的新戀情。整場演唱會,林憶蓮的出場佔去了將近四分之一,從陳淑樺的夢醒時分,到她自己的《傷痕》,《不必在乎我是誰》,《當愛已成往事》,Sandy坐在李宗盛的左手邊,一件黑色OL西裝,一條牛仔褲,臉上溢滿了戀愛中的女人才會有的甜蜜。這樣的神態,在林李已成分飛燕之後,筆者再未從林憶蓮的臉上看到過(竊以為)。一曲現場版的《當愛已成往事》,男聲與女聲纏綿交錯,水乳交融,表現水準,演唱水準都要高於唱片。而此時此刻的小李和鏗鏘玫瑰Sandy大概不會想到,這首歌的每一句都彷彿預言了他們未來的婚姻之路。1996年,李宗盛與第一任妻子朱衛茵離婚,離開了他的兩個寶貝女兒,只身前往加拿大溫哥華,一手護照一手機票,沒辦法,誰讓《我是真的愛你》啊!

「親親我愛多麼希望你會明白,我需要安靜下來,想像未來怎麼安排。時間飛快時間飛快,來不及抹去昨日塵埃。時間它不讓我等待,就這樣迎面而來。不舍你那黑白分明亮亮的眼睛。只是你年紀還小,無從明了我的心情,時間不停時間不停,原諒我依然決定遠行,當所有等待都變成曾經,我會說好多精彩的故事給你聽,就要離開,雖然我心中有無限傷懷

就要離開,雖然我心中有難言悲哀。」——《遠行》

「我初初見妳,人群中獨自美麗,妳彷彿有一種魔力,那一刻我竟然無法言語。從此為愛受委屈,不能再躲避,於是妳成為我生命中最美的記憶。甜蜜的言語,怎麼說也說不膩,我整個世界已完全被妳佔據,我想我是真的愛妳。我全心全意,等待著妳說願意,也許是我太心急,竟然沒發現妳眼裡的猶豫。只是妳又何必,狠心將一切都抹去,妳絕情飄然遠離。連道別的話也沒有一句。請妳讓我隨妳去,讓我隨妳去。」——《我是真的愛你》

於是,不出意外的,1998年,兩個人結了婚,林憶蓮也為愛變成了居家小女人,這期間,李宗盛為林憶蓮操刀《鏗鏘玫瑰》這張專輯,其中的一首《鏗鏘玫瑰》依舊是經典中的經典,2008年李宗盛的理性與感性演唱會上以不一樣的編曲方式也演繹了這首歌曲,包括李宗盛自己也說《鏗鏘玫瑰》是他最鍾愛的歌曲之一。其實看過了李宗盛這麼多演唱會,訪談,聽編了他所有的CD,他自己最鍾愛的歌曲,拼拼湊湊,大概是如下的:《生命中的精靈》,《鏗鏘玫瑰》,《希望》,《阿宗三件事》,當然不忘《愛的代價》。是的,多少聽得懂李宗盛的人是明白的,最令原作者鍾愛的,反而不是《真心英雄》,《我終於失去了你》,《愛如潮水》云云。無論從音樂的創新理念,編曲的複雜程度,歌曲的難度,音樂元素的豐富性,外加音樂的延展空間,上述五首歌,都是可以作為創作人模仿的範本的。

「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領悟》

2004年,李宗盛用這句歌詞正面回應第二段婚變。這段婚姻的失敗,無論從輿論的壓力,情感的挫傷,對二人來說都是一個sad story,一個disaster。李宗盛在後來的訪談中的一句話,難掩內心的傷感:「2004年,我回國,可以想像,一個男人,年過半百,妻離子散。」而後來在接受採訪時,主持人也是好友王偉忠問他這生究竟愛過多少女人,此時的老李,雖插科打諢,但話了,頓了頓,輕聲道一句:「一個。」不免讓人為其傷懷。《陰天》這首歌,恰好就是此時李宗盛中年失婚的心情寫照。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除了激情褪去後的那一點點倦,也許像誰說過的貪得無厭,活該應了誰說過的不知檢點,總之那幾年,感性贏了理性那一面。」——《陰天》

「一段感情就此結束,一顆心眼看要荒蕪,」歷經無數情路坎坷的李宗盛,轉眼到了大叔的年紀,此時的李宗盛,開始懷念當初被人叫小李的日子。

「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明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我必須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後,在新社區的電線杆上綁上電話的牌子,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以後一年多才停止,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以後一年多才停止」——《阿宗三件事》

這首歌里,一種回歸的態度。曾在大叔的人生之巔,牢牢抓住了他,告訴他,不要忘記來處。而筆者每每聽來,當過門進入第二段,銅管,和聲,節奏全部停掉,只有鋼琴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的故事時,就禁不住要掩面,潸然。這樣的「內省」之作,深深地挖掘著個人生命史的情感與悲歡,坦誠真摯,從柴米油鹽中提煉詩意。讓人們發現,哦,原來這世間,我不是唯一懂得寂寞的人。這樣與歌者面對面,挖空自己給聽眾看的人,除了老李,誰能其二?

歷遍人間愛恨情仇,中年失婚,如今只得三個女兒繞膝前,日日圍於灶台邊,為女兒們做飯,大叔說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雖然「中年失婚的日子,真不好過!」

如今大叔的琴越做越好了,制琴師是他的另一個身份,在這個身份里,他仍舊不改匠人精神,對每一塊木板的選擇,流線的裁剪,角度的設定,都是精益求精,純手工,私人訂製,年產30多把,Lee吉他的目標很務實,也很強勢,「做華人自己的吉他」。如今的李宗盛,不再為情所困,歷盡人間無數,早已是有自己音樂理念,有深刻的人文關懷,有精湛的製作手藝的華語流行樂壇當仁不讓的元老,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接受他的音樂佈道。雖然還是會「寂寞難耐,寂寞難耐,總是平白無故地難過起來」,但是「對未來的愛,還是充滿期待。」

「我是李宗盛,大家叫我小李也行,叫我大叔我也接受,李宗盛作為一個寫歌的人,我的新年願望就是,寫更多的歌給大家聽,請大家等著吧!」「謝謝你們,一分一秒的青春,只要歌還唱著,我答應不會,讓你覺得悶,我今天的承諾,用這首歌來作證。」

大叔,你不知疲倦翻越的每一個山丘,都有我們,在另一邊等候。無論我們身在何方,只要聽到你的召喚,我們都會,準時赴這獨一無二的「李氏」之約!

——致我們永恆的音樂信仰:李宗盛


曾經聽過一句話「年少莫聽李宗盛。」

李宗盛的歌詞直接純粹,很少有生僻字眼,也沒有華麗的詞藻,看他的歌詞,會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錯覺,你會禁不住感慨,如此平淡無奇的字眼,竟然能直擊心靈,讓人聽來感同身受。

李宗盛的創作能力無疑是華語樂壇的公認的泰山北斗,他為人詬病最多的是他的唱法,唱功,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會說,我愛李宗盛的歌,但是不是他唱的版本,梁靜茹,陳淑樺,林憶蓮,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李宗盛的歌只有他自己唱出來才好。

我年少的時候也很不喜歡李宗盛的嗓子,覺得他音色嘶啞黯淡,而且唱歌和念詞一樣直白,旋律變換不流暢,就和一個西席先生搖頭晃腦讀之乎者也一樣枯燥無味,但是最近這幾年好像突然就愛上了他的嗓子。

直白的歌詞就該配他直白的唱法,他的念字式唱法才是他的歌真正的點睛之筆,娓娓道來,仿若一個閱盡人生的長者波瀾不驚的敘述曾經的波瀾壯闊,於無聲處起驚雷。

總而言之,李宗盛作為話語樂壇教父級別的人物,無論那一方面都是有標杆性質的人物。

題外話閑扯兩句,我曾聽過一句話,「人這一輩子,最怕某一天突然聽懂了一首歌。」我真希望我這輩子都欣賞不了李宗盛的歌,那證明我還年少,有一夜我單曲了整整一夜李宗盛和許巍,內心滿是看破繁華的錯覺,滄桑不是一個好的辭彙,他們能用如此平淡無奇的字眼打動無數人,證明他們看過很多人情冷暖,我們無數人感同身受,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故事,或苦或悲或釋然。

但願你我莫要未老心先衰。


李宗盛像老友。

你為感情之事抓耳撓腮,火急火燎,他坐在一旁哈哈大笑,說世事皆如此,莫要放心上。

卻分明看見他發紅的眼眶。

想得不能得,奈人生如何。


越來越少的人去說李宗盛,他們更願意去說林夕那些美麗的句子,黃偉文的奇妙想法,而李宗盛卻常常不經意的朝你走來,像一個親切熟悉的朋友。

你可以說你從來沒刻意去喜歡李宗盛的歌,但是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他的歌。

可能是你發覺日子過得越來越快,身邊的朋友都邁入新的生活生活狀態,你故作淡然,但是夜裡,你聽到《寂寞難耐》:「總是平白無故的難過起來,然而大夥都在笑話正是精彩,怎麽好意思,一個人走開,不是沒有想過,隨便談個戀愛,一天又過一天,三十歲就快來。往後的日子怎麽對自己交待」,你覺得那是為你而唱的歌。

可能是失去多年感情,身心俱疲,滿目荒涼,這時是李宗盛勸慰你「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

可能是上班一天,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家,房間里莫文蔚幽幽然唱道「日子像是道灰牆,罵它沒有迴響呀呀呀呀呀,好像越不想怎樣就越是怎樣」,你聽著,不知覺的忽然就濕了眼眶。

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終於承認某個人是你命中注定的人,無論經過多少年,走過多少彎路,最終還是要再度遇見,這時候還是李宗盛最懂你「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麽多年我還忘不了,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他懂你的灰心,所以對你這樣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他懂你的艱難,所以這樣對你唱「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隻小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也許有一天我攀上了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我飛上了青天才發現自己從此無依無靠」

他總是能輕易的述說你的想法「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思念是緊跟著的好不了的咳」  

這就是李宗盛的歌。

你從未刻意去聆聽,去喜歡,去靠近。

但是太多太多時候他手寫你心,像一個熟悉你懂你的老朋友。

也許是女性敏感的緣故,我覺得這麼多填詞人中,只有李宗盛對女人充滿了極大的善意和理解,這也是我特別喜歡他的一個緣故。

最最明顯的是莫文蔚的《兩個女孩》:「玲多溫馴美麗,瑩好可愛,隱約覺得不安,卻說不出來,你知道卻絕口不提分開,你答的像個無賴,兩個都愛,你滔滔不絕只想置身事外」兩個女孩易感,專情,獨立,聰明,冷靜,纖細,這樣的句子,除了李宗盛還有誰會說?

再聽聽梁靜茹的《問》: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總是為情所困,終於越陷越深。可是女人,愛是她的靈魂,她可以奉獻一生,為她所愛的人。

在這個年代,關於女人現實無情的話我聽得太多太多,舉出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可是李宗盛,作為男性,他還是願意說出這樣的話,一個女人,愛才是她的靈魂,為了所愛的人願意奉獻一生。

更不用提為林憶蓮寫的那些歌,幾乎每首都是憐惜,是尊重,是勸慰。

比如《傷痕》:「女人獨有的天真和溫柔的天分,要留給真愛你的人,不管未來多苦多難,有他陪你完成「。

就連陰冷頹廢如《陰天》,他都帶著疲倦的筆觸勸道「女孩通通讓到一邊,這歌里的細微末節就算都體驗,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幾年」

在兩性關係越來越走向苛刻的年代,李宗盛這種善意更讓人覺得珍貴。


現在評價怎麼要麼就很情緒化很文藝很豆瓣,要麼就很梁老師的口吻呢。

之前評價過演唱了。這裡不提。

專輯企劃的超級高手,定位準確到瘋。寫的旋律朗朗上口,寫的歌詞平實近人,內有深意,且他的修辭法是非常,非常厲害的。用完全不著痕跡的手法,裡面其實蘊含了很多技巧。太多人提他總是說什麽人生階段,感情的感悟。聊這些真的都是在低估李宗盛,真的。玩真情只是他的能力之一而已。


讓我覺得溫暖

總是能找到感情和人生的要害或者關鍵問題

有時讓我們忍不住產生一點叛逆心理

比如熬一個通宵在陽台看電影 然後聽著他的歌等日出

比如翹班逃課漂洋過海去看他的演唱會

比如好多好多

很有藝術眼光

他活得很明白 雖然他有時看起來有那麼一點點——怎麼說——頹廢

但其實他的頹廢背後有強大的正能量支持

不覺得他會存在道德方面的負面行為

他的唱功很棒 不炫技但是炫酷

說他是親愛的大叔並不覺得肉麻

…啊其實還是有點肉麻,嘿嘿,一個親愛的大叔


20160525更新:

這個答案的評論區已經被90後甚至00後佔據了,啊啊啊啊啊。

歡迎喜歡小李子的樂迷朋友加微信hktkdy001

也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偶爾會寫一些關於音樂的文。下面圖片掃一掃

http://weixin.qq.com/r/JTmLkyLEpX-arWbw92w3 (二維碼自動識別)

--------------------------------------------------分界線--------------------------------------------------------

不知道我是不是回答者中年齡最小的,我93年的。

好了,開始步入正題,之所以要說年齡,是因為大眾對於李宗盛歌迷的印象恐怕是停留在中年男人這裡。可是我想說作為一個九零後,真的越來越喜歡李宗盛。還是套用張艾嘉的那句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

所以,我的這個回答也算代表一下九零後的小李子歌迷吧!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代表性。

最初對於李宗盛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出色的作詞人,捧紅了一大批的歌手,當然這裡面女歌手居多。。。後來的了解是他和羅大佑,周華健,等人組成了縱貫線樂隊,當時還在上初中的我看到了電視上的長篇累牘的報道,於是饒有興味的聽了幾首他的歌,然後結果是————不能接受。在當時的我看來,那就跟普通人說話一樣沒有多大區別。談不上調子,談不上有什麼音律。於是對於他,對於整個縱貫線的印象也就一直停留在了不是我喜歡的型,被誇大的歌手和樂隊上了。

可是到了大學,因為有更多的時間來培養情操(這個詞。。。。),所以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來聽歌,於是接觸了更加廣泛的流行音樂,歐美的也好,日韓的也好,中國大陸的也好,然而褪去浮華,當你再聽小李子的時候,感覺真的就來了!!歌詞寫的好,每一句唱出來儘管簡單但是真實。尤其是最近這幾首他自己的歌,給自己的歌,山丘,以及若干年前的阿宗三件事,簡單而真實。

一個中年男人的情愫,一個中年男人的真實,作為一個青年人似乎體會不了太深,但是那份真實,那份褪去浮華的真實,會讓你感動。所以聽李宗盛多了,聽不下去國內這些大眾歌手,因為浮華。

排名第一的答案很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當然你也許會說到他的婚姻,說到他的感情生活,但是但凡才子,哪個是像我們普通人這般的庸庸碌碌呢?

我很認同那樣的評價別人的方法,如果一個人有七分功勞,三分失敗,那他這個人就是總體上成功的。這個話放到這裡我覺得也是適用的。

PS總感覺人還未去,就評價別人有點不敬,不過既然有了這個問題,姑且如此吧!


推薦閱讀:

在作詞方面,如何評價林夕和李宗盛?
李宗盛和林憶蓮為什麼離婚?
從《致匠心》到《每一步都算數》李宗盛對自己的人生感悟有了什麼轉變?
觀看了李宗盛 「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的人,感受是什麼?
《平凡之路》與《山丘》哪首歌更觸動你?

TAG:李宗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