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西方文化把人看成獨立的個體,中國看待人性只是把個人看成諸多人際關係的節點"?舉例具體體現哪些方面與其各優劣?


謝邀。

首先,請恕我孤陋寡聞。引號里這句「西方文化把人看成獨立的個體,中國看待人性只是把個人看成諸多人際關係的節點」源出何典?是某所謂名人的語錄?是某本著作的結論?還是提問者自己提煉的?

然後,所謂「西方」和「中國」,究竟是指什麼時候的西方,什麼時候的中國?比如,12世紀之前的歐洲,好像不算很尊重獨立個體;而孔子「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挺尊重個人獨立的,至少比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主流思想要好些——問題就來了,我們該選取什麼時候、以誰為代表來做這題目里「西方」、「東方」的觀點呢?12世紀歐洲經院哲學的學者?16世紀的英國經驗主義們?18世紀的法國啟蒙主義家們?2世紀中國農民的樸素理想?18世紀鄉縣一級學子背的八股文章?20世紀50年代的XXX思想?

所以抱歉,在我看來,這個題目的命題,相當的粗疏誇張,帶有濃烈的媒體標題黨以及成功學講課專家寫板書劃重點的口吻。和「某省都是賊骨頭」、「某縣古往今來專出流氓」、「妓女都是某地區出的」差不多,充滿了大而無當的概括和不精確的定義。漫長歷史里凝聚下來的文化與傾向,乃是如此宏偉博大的東西,任何企圖用一兩句話或一兩個詞來歸納,都是媒體用來偷懶的走極端的誇張化的偏激的標題黨胡咧咧。所以這類言論只有一種作用,就是用來提綱挈領給出一些根本不精確的誇張化的印象。

順便說一句。我覺得能舉著「西方、中國」這兩個大詞來提出這個問題試圖概括那麼廣大的地區那麼漫長的時間,而無視個體差別……提問題這個事情本身,就是一次「不重視獨立個體、把一大堆活生生的人泛化成一個名詞」的表現。


這問題實質上就是西方「個人主義」和我國「集體主義」之間的問題。從人文地理的角度講,西方地廣人稀,個人的活動空間和思想空想都比較大,所以就要求發揮個體能量,也有條件發揮。而中國人多地少,人口密集,資源稀缺,不需要太過發揮個人能量,一個人發揮一點,很多人加起來就足夠多了,同時,個人也沒有物質條件來支持自己發揮能量,個人積蓄能量必須要多佔用物質資源,而我們的物質資源又是那麼的匱乏。所以在中國,個人沒有條件膨脹,也沒有必要膨脹。


自然環境不同,種族的組織形式不同,農業文化與商業文化各自要求相應的人際關係形式不同。


西方也很強調 "network", 和中國的關係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只不過在文化傳播上很多人願意給中國的任何東西都披上一些"東方的神秘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西方的貴族義務(Noblesse oblige)這個理念?
如何評價特朗普作為總統當選人的第一個月?
和中國相比,西方國家有哪些社會亂象?
英語姓氏里的Mc有什麼淵源?
為什麼一提到「老外」率先想到的是高鼻子深眼窩的外國人而不是亞洲面孔的日本人韓國人?

TAG:文化差異 | 中國文化 | 文化 | 社會學 | 西方 | 西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