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藝術的關係是什麼?


科學和藝術有點像夫妻關係:他們貌似獨立,卻大有交集。而他們的交集點,正是人類創造奇蹟的潛伏地。正如福樓拜所言:「藝術和科學總在山頂重逢。」

把藝術和科學的」夫妻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首推達芬奇。

這位天才把自己對科學的見解完全融入藝術創作:他對人體「解剖」般的臨摹、對構圖科學的精密探索,使作品既理性又感性,超越整個時代。

另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伽利略,也很好的詮釋了科學和藝術的關係。他的繪畫訓練讓他對光影捕捉非常敏銳,有助他在觀察月球時,發現「地球反照」 (Earthshine)的現象。

(以上是伽利略用寫實畫家的技巧記錄下的月球觀察筆記)即便進入現代社會,科學和藝術的關係仍千絲萬縷。比如:

  • 納米技術,讓藝術家在廢物中看到風景

攝影家王小慧到納米科技園,用超高倍顯微鏡拍照。因此,殘留的蝦殼,成了海天相連的美景;剪下的指甲,成了標準日式水墨畫......

  • 帶磁液體,顛覆色彩斑斕的波普世界

用科學前沿的帶磁液體技術,瑞士藝術家Fabian Oefner創造出一幅幅形態、色彩都顛覆視覺的作品。新科技,讓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瞬間被點燃。

最後,放上前幾天看到的新報道:

  • 新藝術門派Inceptionism, 啟發科學家創造出更「聰明」的電腦

藝術家用自己的想像力重新「混搭」兩幅經典名作,創造出有盜夢般效果的作品。Google贊助的團隊就是以此為靈感,開發出能讓電腦」混搭「兩幅圖片並自行創作的新技術。

所以說呀,科學和藝術的關係如同夫妻倆。他們珍視彼此、相互拔高的時候,就是wonder的開始。


科學和藝術是對人類知識的不同領域,但是很難準確定義。羅素在《西方哲學史》的緒論中提到:

「一切確切的知識都--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羅素似乎沒考慮藝術,或許可以這樣補充:在科學和神學之間,主要訴諸於人類理性的,是哲學;訴諸於人類情感的,是藝術。

關於科學和藝術的關係,李政道說過,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王小慧納米攝影藝術作品

科學和藝術似乎是兩個矛盾的個體,藝術追求情感的主觀表達,科學則倡導用客觀的角度去探求真理。但實際上,科學與藝術不能分割,它們彼此成就共同發展。在藝術家的作品中,這兩者的關係被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在他的理論中,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和分析性;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身體協調、美術、音樂、想像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和跳躍性。

梅賽德斯-賓士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創作的概念海報


一些片面的觀點認為,左腦比較發達的人擅長抽象思維和複雜技術,適合成為科學家;而右腦比較發達的人空間想像力強、充滿創造力,適合成為藝術家。

從斯佩里博士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來看,科學和藝術似乎並無關聯,科學嚴謹而藝術隨性,藝術感性而科學理性。雖然它們貌似獨立,實際上卻大有交集。而它們的交集點,正是人類創造奇蹟的潛伏地。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曾說:「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科學巨人

藝術家達·芬奇

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把科學和藝術之間的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人不盡其數。達·芬奇最早看到了科學與藝術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將自己對科學的見解融入到藝術創作中。他對於焦點透視、解剖學、力學等領域的研究,不僅對後來的藝術家們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達·芬奇部分手稿

達·芬奇畫過許多人體骨髂的圖形,基於人體解剖研究使得達·芬奇設計出史上第一個機器人。他的畫作還曾激發英國一位心臟外科醫師領先發展了修補受損心臟的新方法。

1994年,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達·芬奇的部分手稿,其中記錄了他在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到50年。

風暴中的藝術

除了達·芬奇,致力於在作品中結合科學與藝術的還有美國藝術家Nathalie Miebach。她創作的題材大都和氣候相關,從潮汐、龍捲風、冰雹到颶風,她的作品用藝術的手法去表現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最新的科學發現和數據。

氣候藝術家Nathalie Miebach

如果只是稱Nathalie Miebach為一名藝術家,似乎有一些低估了她的能力。她不僅是一名藝術家,在科學領域也很有建樹。早年在馬薩諸塞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科學教育雙碩士學位後,她又因為對宇宙與時間的好奇在哈佛大學學習了天文學和物理學。

Nathalie Miebach《Changing Waters》

這段經歷給她最大的收穫,並不是學會了看星相或是觀察天體,而是讓她能將那些與天文、生態、氣象相關的抽象數據通過自己的表達手段,詮釋成色彩斑斕、手工編織、激發遐思的三維雕塑作品,並為人類理解氣候變化帶來了更加直觀、感性的視角。

經濟的發展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樣也給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汽車尾氣、化學污染等增加了極端氣候產生的頻率與周期,數以萬計的生物正在遭受著氣候變化的影響。

Nathalie Miebach《Fateful Rendezvous at Sable Island》

這些變化是普通人不易察覺到的,但作為藝術家,Nathalie Miebach最早關注到地球的氣候正在變得越來越極端。於是,她在腦海里產生了一個念頭:「我要讓數字說話,這是最真實的手段,也是詮釋氣候變化的根源。

Nathalie Miebach《Warm Winter》

於是,Nathalie Miebach在科德角的一片海灘上設立了氣象觀測站,花費了長達14個月的時間去記錄氣象數據。然後用彩色絲帶、繩子、木藤條、珠子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物件,以編籃子的方式將氣象數據創作成令人震驚的雕塑作品。

Nathalie Miebach《Twilight, Tides and Whales -Cape Cod》

在這些三維氣象雕塑上,每個珠子和每根彩帶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看似雜亂無章的點、線、面組合,都不僅僅是為了美觀,而是經過準確的測量。每個珠子擺放的位置,卡榫連接的線條,繩子穿過的角度都在述說著氣象的變化。

Nathalie Miebach《Blueberries》

Nathalie Miebach《Three Red Sticks》

除此之外,她還和音樂家們合作,根據氣象數據改編成了樂譜進行表演。

Nathalie Miebach旨在用這樣一種將數據可視化的藝術方法呼籲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她說:「我希望用一種更加優美的解讀和語言的表達,幫助大家去理解科學信息,理解系統和行為之間複雜的關聯性,而這恰恰是全球氣候變化背後的根本原因。

NathalieMiebach《Silent Arias, Roaring Applause》

Nathalie Miebach《Sibling Rivalry》

將Nathalie Miebach的作品放置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解讀方法。在藝術博物館,它是一件精緻的雕塑;在科學博物館,它是數據的三維可視圖;在音樂廳,它又化身為一份優美樂譜。在Nathalie Miebach的世界裡,藝術是一座橋樑,是一種可視化的語言,用藝術的方式去表達科學,使非理性的感受變成了理性的認知。

Nathalie Miebach《The Perfect Dance》

當藝術遇上物理現象

瑞士藝術家Fabian Oefner出生於1984年,學生時期的他在巴塞爾藝術學院學習繪畫與攝影,他非常擅長利用物理現象進行攝影創作。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Fabian Oefner《Shootout》,2009年

他對於科學的熱忱使他總能捕捉到肉眼不可見的圖像,聲波、氣壓、離心力、電磁流這些嚴肅的物理現象都可以讓他利用來進行藝術創作。他的思想里隱藏著一種轉瞬即逝的美,探索著我們周圍世界的秘密。

Fabian Oefner《Dancing Colors》,120×80cm,2012年

在這組攝影作品中,他將顏料放在揚聲器上,然後播放音樂,拍下顏料隨著音樂跳動的瞬間。在播放不同音樂時,這些粒子會形成不同的形狀。激昂與輕柔的音樂交織,顏料在震動下如舞者翩翩起舞一般。將聲波可視化,讓我們看到了聲音的律動和色彩。

Fabian Oefner《Black Hole》,150×120cm,2013年

Black Hole是Fabian Oefner探索色彩與物理結合的新創意。他將顏色塗在一個可高速轉動的金屬棒上,再將金屬棒與轉頭相連,打開電源,金屬棒會隨著轉頭開始轉動。塗在金屬棒上的顏料因為離心力而向外脫離,再使用高速相機拍攝顏料甩出去的瞬間。

這是在幾毫秒內發生的景象,為了捕捉這一瞬間,我將相機快門與電源相連,開始轉動與拍下照片大約只有1/40000秒的延遲。

Oefner《Millefiori》,120×80cm,2012年

Fabian Oefner在這組作品中結合電磁現象製造了一組奇觀。將磁流體與有顏色的水混合,在磁場作用下鐵粒子開始流動排列,變成美妙的圖案,顛覆視覺的色彩影像讓藝術家的靈感被瞬間點燃。

我們很難用語言去形容Fabian Oefner的藝術內涵,他用科學去探索著世界,用靈感去定格瞬間。他帶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將無形的科學可視化。

光之魅影

二色玻璃(Dichroic glass)是一種摻雜了金屬或者金屬氧化物的玻璃,它對不同波長的光有選擇性。熒光顯微鏡中的玻璃就屬於二色玻璃,它能反射激光,但不能反射激發出來的熒光。二色玻璃是物理學領域中的一種材質,但在藝術家Chris Wood的眼中,二色玻璃卻是一種絕佳的藝術原材料。

Chris Wood利用二色玻璃創作的裝置藝術

英國藝術家Chris Wood原本在密德薩斯大學學習傢具設計,但她發現自己對於光線異常敏感,進而開始探索玻璃這類材質的物理性和在視覺上的可能性。隨後她轉投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光線在建築物和空間中的應用,慢慢地,她開始使用二色玻璃創作裝置藝術,如今她已多次在英國甚至世界各地舉辦個人展覽。

Chris Wood利用精緻的玻璃作為媒介,將它們排列成各種不同的幾何陣列。不同顏色的鏡面反射出來的光相互疊加,交織成霓虹般的色彩,從而形成錯綜複雜的光影藝術。站在不同位置觀看不同角度的光源,圖案會產生相應的變化,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所以在每個觀眾的眼中,這件裝置呈現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畫面。

Chris Wood表示,之所以喜歡二色玻璃這種特殊的材質,是因為它能充分地表現出光的魔力。她說:「當光線通過時,這種材料所反射出的光,有時如同金色鏡子所發出的光芒,有時又是多種不同的色彩,甚至是完全通明的空靈。而究竟看到什麼圖像又取決於觀者所處的角度。

Chris Wood的作品不斷探索著光的魅力,而且從未令人失望。她以新穎的創作手法和獨特的視角,詮釋了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水下精靈

這些照片並不是什麼電影特效鏡頭,而是攝影師Kim Keever用相機在一個魚缸中拍攝下來的。他首先在魚缸內搭建好微型景觀,再加入不同顏色的顏料製造出絢麗的煙霧效果,從而營造出有如科幻大片般的壯麗景觀。

顏料之所以在水中產生此種效果是因為「瑞利泰勒不穩定性」,當密度較高的流體衝擊密度較低的液體併產生加速度時,便會出現這樣的景象。

Kim Keever原來是一名實實在在的理工男,他在奧多明尼昂大學學習工程。但慢慢地,他厭倦了自己的工作,於是在業餘的時間開始研究攝影,後來他乾脆辭職成為了一名全職藝術家。但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你總是能找到科學的影子。

對於自己水下攝影的靈感來源,Kim Keever解釋:「因為一直住在有水域的地方,不管是在芝加哥、紐約,還是美國東海岸的弗吉尼亞州,水面泛起的漣漪和潺潺的流水總是吸引著他的注意力。」五彩的顏料在水中因為化學作用交織在一起,絢麗的景象猶如一幅幅抽象派的畫作。

法國作家居斯塔夫·福樓拜說:「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會合。」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互補又統一,都是在用對生活的熱情製造著奇蹟。

閱讀更多原創內容請訂閱微信公眾號「芭莎藝術」(ID:bazaarartchina)


看了一遍大家的回答,腦中浮現出一句話:People don"t have ideas, ideas have people. - Jung

我本身是做電子遊戲一行的,遊戲可以說是目前人類社會中科學和藝術結合處的最璀璨的結晶。而恰巧我的職位是整個遊戲行業中最綜合科學和藝術兩個方面的:Technical Art Director。所以我也在這裡寫一點我的體會,或者說,我所信服的觀點/the idea I belong to:)

首先談簡單的,科學是什麼,這個事情定義無比清晰堅定:是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設法探尋事物運作之明確規律的學科。(摘自中文維基百科)
Science is a systematic enterprise that creates, builds and organizes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testable explanations and predictions about the universe.(科學是一個系統化的活動,它對宇宙進行可檢驗的解釋和預測,並在此基礎上創造,積累和分類知識。)(摘自英文維基百科)

總而言之,科學是我們探索世界的一種方法。

然後講複雜的,藝術是什麼:藝術(英語:Art)有時被稱為精緻藝術或美術(英語:Fine Arts)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摘自中文維基百科)

怎麼樣,暈了沒,英文的也沒強哪兒去,我就不翻譯了:Art is a diverse rang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creating visual, auditory or performing artifacts – artworks, expressing the author"s imaginative or technical skill, intended to be appreciated for their beauty or emotional power. In their most general form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 the production of works of art, the criticism of ar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 dissemination of art.

所以想弄清楚科學和藝術的關係,首先要弄明白這個藝術到底是什麼。
對於藝術我看過的靠譜的解釋有兩個。
第一個是Vilayanur Ramachandran的論文The Science of Art - A Neurological Theor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裡面提的觀點,藝術是因為外在形式對應了在大腦中的預設編碼。

其中一個根據是尼古拉斯·廷貝亨的海鷗試驗:一種海鷗的嘴上有一個紅色的斑點,小海鷗在吃食的時候看到母海鷗嘴上的斑點會變得非常興奮,用嘴去啄母海鷗嘴上的斑點。

科學家用一個纏著紅色膠帶的木棒給小海鷗看,小海鷗依然會興奮。然後,科學家增加了纏繞的環數,結果小海鷗瘋狂地沖向這個「誇大」了的嘴,拚命地用嘴啄。 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 宋健的回答 這個答案里也有提到。

用Vilayanur Ramachandran的話說,如果有朝一日海鷗也有了自己的文明,他們會在美術館裡排隊看一根點了三個紅點的木棍,邊看邊讚歎:「這可真美啊!」

第二個是Jordan B Peterson 在他的課程Maps of meaning裡面講到的,藝術是藝術家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然後通過大眾能夠理解的形式進行的反哺。

這兩位一個是 Neuroscientist 一個是 Psychologist, 一個從生理一個從心理的角度分別解釋了藝術,但是退後一步看,他們是殊途同歸的。

因為基因,咳。

他們合力給我挖了一個大坑,我改天再來填。。。

最近忙的團團轉,依然沒有時間來填這個天坑。。。

但是最近聽到一句靠譜的話:

Science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rtists create world we can understand.

科學幫助我們理解世界;藝術家則創造出世界讓我們理解。

我覺得很好的詮釋了科學和藝術的關係:科學是一種認識物理世界的技術。藝術則是探索認知邊界的手段。


「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會合。」

——法國作家 居斯塔夫·福樓拜


藝術是為了情感表達,科技是方便表達的工具。藝術為了改造精神世界,科技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在藝術創作方面,首先是要有充沛的情感,才能藉助外力將其物化。物化的過程就離不開科技的參與。就比如武林高手克敵制勝,足夠強用飛花碎葉皆可傷敵,但如果有斬金斷玉的利器,則可事倍功半。另外,隨著科技所改變的自然世界,人們對自然世界的感受不同,也導致了相應的情感體驗也不同,這個時候就需要藝術的情感表達方式也要進行創新。

書籍之類的東西,確實沒有太好的推薦。講虛的多,實的少。要做東西,就跨界。如果你是文學藝術出身的,多泡泡果殼。如果是理工出身,多逛逛畫展,劇場和音樂廳。看著看著,自然就有融合。


科學又未嘗不是一種藝術,私自覺得任何內心熱愛並做到極致的都是藝術。


科學是做對,藝術是做好。


人為分成兩個種類,實際是一回事的關係。人類思考的結果。


歌德 + 巴赫 = 哥德巴赫


根據朱光潛在《談美》中的觀點,人對於事物的態度有三種: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分別對應的是善惡、真假、美醜。人所見事物都帶有幾分主觀色彩。舉個例子,當三個人看到同一棵松柏,木匠從實用的角度看到了這柏樹的木材適合做什麼傢具能換來多少錢;植物學家看到了松柏是什麼科植物,什麼屬植物,順帶根據長勢判斷它活了多久;畫家則看到松柏蒼勁有力,舒展的美感。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藝術、科學是我們看待事物不同角度。按照朱老先生的說法,三者缺一不可,很多人都忽略了對美感的追求(尤其在中國,很多人都會質疑「美有什麼用呀?」這就犯了邏輯錯誤,美是美感的,用是實用的,是不同的直覺感受。)

人性中本有飲食慾,求知慾,追求美的慾望。如果,你遇到一個沒有精神上饑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斷定他的心靈已經到了疾病衰老的狀態。—朱光潛


科技藝術作品都很裝很淺薄很跟風很無聊,

藝術的科技作品也只是極客笑點低,

不好意思沒有看見過很好的結合希望可以被點撥

也許是時辰未到,跨學科的潮流也只是在近幾年才大熱,可能是因為沒有什麼才人,很酷的作品可能還要等等吧


科學的答案只有一個,而藝術的答案絕不止一個。


藝術是最不科學的科學,科學是最不藝術的藝術;但藝術的最高境界是一門科學,科學的最高境界是一門藝術。


「科學是做對,藝術是做好。」


藝術與科學是歷史長河中衝出的兩條河床,科學改變生活,而藝術在引導生活


就像愛情和便便的一樣,即使有關係,那也是無賴強行加上去的。

愛情就像便便 水一衝就再也不回來了

愛情就像便便 來了之後擋也擋不住

愛情就像便便 每次都一樣又不太一樣

愛情就像便便,一段一段又一段,可是一旦出了問題,也會來那麼一大灘,不太好處理

愛情就像便便,太多了傷身體,太少了又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問題

愛情就像便便,有時候就是屁大個事兒也能把人折騰得精疲力盡

愛情就像便便 有時努力了很久卻只是一個屁


科學與藝術互補又統一。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其實在音樂和文學領域也很有造詣。


圖片來源於 人美版九年級下冊美術課本 第二課藝術與科學


藝術是讓你靠近耶穌,科學是讓你靠近佛陀。


推薦閱讀:

小孩子是怎麼訓練出絕對音感的?
如何評價田馥甄翻唱的《凡人歌》?
有哪些中文詩歌被公開譜成了歌曲?
伍文彬獨創的關閉唱法與常規流行唱法有啥區別?零基礎初學者想去找他學是否有必要?
如何製作 Drum&Bass 舞曲?

TAG:藝術 | 音樂 | 歷史 | 繪畫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