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與佛教的關係是什麼?

這兩個概念經常混淆, 請求指點啊.


剛開始,我對禪,中國禪、禪定,正定之間也是分不太清楚。後來為解除心中的煩悶不斷探索佛法, 看到了耕雲先生199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的這篇講話。分享給大家。

禪的特質

 首先我要感謝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有這麼寶貴的時機來就教於各位。

  談到禪,的確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你找不到一點縫隙可以鑽進去。禪是很難入的,入了禪就得大解脫。禪也的確像壁立萬仞,無徑可攀、無門可入。

一、禪超越了宗教

  禪是宗教嗎?禪不是宗教,禪超越了宗教。因為丹霞天然禪師冬天烤火,把佛像劈了當柴火燒。有人問趙州禪師:「佛是什麼?」答:「佛是老臊胡--是洋鬼子。」有人問雲門:「佛剛生出來,周圍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什麼意思?」雲門說:「我若看見了,一棍子打死餵狗吃。」這哪裏像宗教呢?所以說禪超越了宗教。

  禪不是宗教嗎?但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面的確記載著:「佛在靈山會上,手拈著一朵金色花朵,不言語〈不說話〉,百萬人天俱皆罔措。」大家都不知道「佛拿著花不講話」是什麼意思。只有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心領神會。然後在百子塔前,佛分一半的座位給迦葉坐,然後告訴他:「你以後傳承禪宗」,並且指定阿難副二--阿難尊者協助他辦理這件事。所以禪的特點就是「超」,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因此,禪是一種「不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都不是這樣的。

  禪的「不一般」,就是說它打破偶像、沒有崇拜,它說一切眾生與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樣。只要向佛學習、向佛看齊,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麼。既然如此,那麼「眾生與佛平等」,口號是如此,但是禪所表現的並不如此。怎麼「並不如此」呢?眾生,誰也沒有說誰要把誰打死餵狗吃,誰也沒有說把誰的像燒掉,但是對佛「特別優待」--燒他的像、要打死他餵狗。可以說對佛不但不崇拜,表面上看起來還有一點兒糟蹋佛,這就是禪宗的特色。

  禪宗不唸一切經典,不規定的規定--不唸經。禪宗不但不唸經,而且誰若在禪堂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就罰他挑水三擔來洗禪堂。說你這一句佛號,把我的禪堂給唸髒了,所以要罰你挑水三擔把禪堂洗一下。大家都知道,禪實在是超宗教的。

  禪對宇宙萬物的形成,不同意創造說,它說無造者,無造物。在邏輯上,禪也不同意這是神造的世界。因此禪是典型的無神論。

  禪既然是無神論,為什麼又承認宗教?禪是既宗教而又超宗教;它既寫實而又昇華了問題;它的藝術既具象而又抽象;它既存在而又超越。所以禪就充分表達了「平等」的精神,宇宙平等,一切理、一切事平等。誠如剛才方立天教授所說的「禪是直覺」,六祖也說:「直心是道場。」但是禪的要求,直覺要經過訓練;不經過訓練,這個直覺往往沒有用。各位如果不笑話我,我坦白說,我現在跟各位說話都是靠直覺,我沒有分別心;我若有分別心,那我說的話一文不值,浪費各位的時間。方立天教授講的「直覺」,六祖開示過:「直心是道場」,反分別、不分別的心,就是直覺。所以方立天教授一說到:「禪是直覺」,我感到非常歡喜、非常高興,遇到知音了。禪是反分別心的,「不分別」你怎麼知道一切事物的真相?但是它靠「不分別」而能洞察表裏精粗,毫無遺漏,這是禪的特色之一。

二、宗教的種類

  一般的宗教有很多種:

  第一是理性的宗教:如佛陀時代的婆羅門研究吠陀經與奧義書;現在的哲學家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理……,這跟真正的禪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因為理性的宗教流於冷漠,它不是大眾化的,也不能在血肉的現實生活裏生根。

  第二是感情的宗教:什麼是感情的宗教?「信」即得救,盼望人愛祂。把「信」看成是足夠和必須的條件。只要「信」就得救了。感情的宗教,它的好處,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暫時的慰藉,它的缺點,盲目、固執、著相。過去的宗教戰爭都是感情的宗教引起的,如果沒有感情的執著,就沒有宗教的戰爭。

  第三是肉體的宗教:專在肉體上下功夫,這種修煉方式很多,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不舉例了。肉體宗教的好處,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力;它的缺點便是對肉體的執著,而「我執」便是解脫的最大障礙。佛法講「斷惑」,說對於一切存在、一切事實、所有的問題都不會有疑惑,如佛的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什麼都知道,沒有不知道的。你若修煉肉體,做不到這一點,而且有了問題就不灑脫、不自由,你就被拘束了。所以肉體的宗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第四是拜物的宗教:河北有人拜五大家--胡、黃、灰、白、柳;原始民族拜蛇;印度人拜牛;日本有人拜生殖器……;這都太離譜了。像這些宗教,我們把它列在最後面。它連理智、感情宗教都望塵莫及。這是原始宗教、原始人的信仰,這反映出沒有文化、沒有自尊、沒有自我、自我否定,根本毫無價值。

  因此,說「禪」不是宗教,那是肯定的。如果說禪是宗教,那它又是哪一種宗教呢?它是生活的宗教。何以見得禪是生活的宗教呢?龐蘊居士說:「神通並妙用」,這如何顯示呢?下一句說:「運水與搬柴」,挑水和搬柴就是神通,除此之外不找神通。

三、禪必須落實在生活裏

  我們了解,中國禪宗的目標,原本是要在現實的生活裏紮根的,但是,禪的表現太奇特了,一直不能紮根,就變成了士大夫跟深山古剎高僧們的專利品,你、我大家沒份。為什麼呢?如果說有邏輯可尋的,那麼我們就會去推理。

  比如說「什麼是佛?」「麻三斤」。麻三斤跟佛有什麼關連?

  「什麼是佛?」「乾屎橛!」。乾屎橛跟佛有什麼關連?這是沒法理解的。那麼,各位若問我:「你理解不理解?」我若不理解的話,我不敢出來弘揚禪。那別人問我,我卻瞪眼又該怎麼辦?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理解」,是從直觀、直覺而來。

   中國的禪,它是個幽默的化身,種種的一切都講求幽默,如果幽默感不夠的話,就不行。比方我們大家都知道禪宗的兩位大德,一個是德山的「棒」,你問話,話還沒有說一半,他的棍子已經打到頭上去了〈當頭棒喝〉;第二個是臨濟的「喝」,臨濟的祖庭、發源地就是在我們河北,而且我們河北今天來講就是禪宗的故鄉,這句話怎麼講呢?因為現在的禪宗是「臨濟兒孫遍天下」,都是臨濟宗的,其他的如日本有曹洞宗,傳到台灣、傳到大陸的都很少,而且不太受禪宗的重視。

  因為六祖與弟子都反對打坐的。六祖說:「生來坐不臥」--你活著的時候,固然可以打坐;「死去臥不坐」--你死了還是要躺著。「一具臭皮囊,給誰立功課」--人追求解脫,你執著非坐不可,那是不解脫更加不解脫--本來不解脫,再加根繩子,所以六祖不贊成打坐。

  六祖的大弟子南嶽大師,他也反對打坐。南宗沒有打坐的,只有曹洞宗打坐,它的口號:「只管打坐」。打坐有什麼好處呢?打坐可以強身、可以使人心平氣和、可以打通氣脈等,有很多好處,但那不是禪!禪所追求的不是這個,而是追求人生的徹底解脫,所以禪宗反對打坐。

  我們了解:禪是一種生活的宗教,它也不打坐,你昨天怎麼過,今天還是怎麼過;以濟公活佛作典型來看,就禪來講,你能吃的,我也能吃;你敢吃,我就敢吃。出家人為什麼還是吃素呢?那是「北傳宗教」留下來的。北傳宗教吃素的著眼點並不是說吃葷有什麼罪,但是他們口頭上說:「吃葷是有罪的,你吃豬,下輩子就變豬。」佛教研究院有個小和尚寫一篇文章說:「我下輩子還想做人,乾脆我吃人肉好了!」這雖然是個笑話,但給我們很多啟發。雖然我不是專攻佛教史考據的,但是我也略懂一二。因為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他說法三十年以後才開始說戒,原來沒有戒律。而佛陀本身也是百無禁忌,化緣化到什麼,就吃什麼。金剛經上不是講嗎?「爾時」--這個時候,「世尊食時」--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世尊是很講禮貌的,「著衣持缽」--在房內他也穿衣服,出去再穿外出服,拿著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一家、一家地要飯,一家都不漏;「乞已」--要飯要完了;「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由金剛經的這一段可知,佛不問你家有沒有葷的,你有沒有專程給我做素菜?或缽有沒有洗乾淨?佛陀不計較這些,修心不修口,所以吃什麼不頂重要。「吃什麼」,對於禪宗來說一向不頂重要。

四、禪宗的悟是無字天書

  而禪宗的開悟有沒有呢?確實是有的。悟是什麼?有人打坐以後,很興奮地站起來說:「我悟了」,到處嚷嚷:「我悟了,你們大家來,我告訴你們」,然後發表一篇論文,這簡直荒謬絕倫。那個絕對不是禪宗的真悟!禪宗悟的是「無字天書」,有一個字就不叫悟,無一個字也不叫悟。因為法是圓滿的,是無欠無餘,既不缺少又不嫌多,恰到好處的。

  禪這麼好,我為什麼不把過去的禪拿來弘揚,又提倡安祥禪呢?你要知道,過去的禪確實是沒有人懂的。譬如德山禪師,他很驕傲,專門研究金剛經,他是四川人。他聽說江西法席很盛,龍潭崇信禪師聲望很高,他不服氣。他說:「修行人千劫學佛的威儀,萬劫學佛的細行,都不能成佛,你這些南方魔子說什麼見性頓悟就能成佛?我不信。」於是挑著一擔金剛經的註解青龍疏鈔,由四川出劍閣到了湖南,他去找龍潭,盛氣凌人,信心十足。半路上肚子餓了,想買個點心,看到一個老太太賣點心。他說:「老太太,我買個點心。」老太太問:「你擔的是什麼東西?」他說:「是青龍疏鈔。」老太太說:「我有一問,你若是答對了,我就賣給你;你若答不對,你到別處去買。」老太太說:「金剛經上『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點哪個心?」這下子把德山問愣了!真的,「我點哪個心?」這老太太說:「你既然答不出來,你到別處去買。」這德山的氣焰就挫了一大半。你說這裡面有什麼道理?這老太太幽他一默、「將他一軍」,他就傻眼了。德山是不錯,他對佛教的義理、學問很有研究,但是幽默感不夠。

  等德山到了龍潭,周圍轉了一下,說:「來到龍潭,潭也不見,龍也不現。」龍潭崇信禪師說:「你真正到了龍潭了。」他又不知道怎麼說。

  德山到了龍潭以後,他就心服了,每天侍奉龍潭崇信禪師。

  有一天侍奉崇信禪師到了深夜,崇信禪師說:「夜深了,你該回去休息了。」他說:「外面太黑。」崇信禪師就點了個紙捻子給他,他剛要去接的時候,就被崇信禪師吹滅了,德山當場大悟。他悟了什麼呢?你打死他,他也不說,你也不知道。

  你要從這個地方找訊息,這個是大麻煩。這個除了直覺,沒有用。你想得愈多,離主題愈遠,你想用這種方法接引現代人,根本行不通。過去參話頭,參個十年、八年的大有人在。一個葛藤扯不完,皓首窮經,頭髮白了,一輩子研究經典沒有開悟的人大有人在。

五、禪可以變化氣質、轉凡成聖

  現在是工業社會,西方人說:「時間就是金錢。」柏克萊說:「時間就是生命」,浪費了時間,就是浪費了生命。現在如果還是沿用以前的方法,能接引誰呢?所以,有一個老禪師說:「我若一向舉揚宗乘--我一向按規矩,把禪宗的法拿出來說;法堂前草深三尺--這表示人家不來了。」禪宗是這麼銅牆鐵壁,高不可攀,高不可仰,而且高踞大雄峰頂,呵佛罵祖--坐在山巔上,佛也罵,祖也罵,只有我最大,這種人叫人怎麼能接近?在這個情況之下,實在很討人嫌。但是,你想變化氣質、轉凡成聖,非「禪」不可。離開禪,這幾幾乎是不可能的。

  各位都知道:「這是有脈絡可循的,宋、明理學是從禪來的」,宋、明理學那時候的儒家正步上了僵化的末路,有了「禪」的新血注入,儒家的思想、學問復活了。所以,王陽明說:「我的良知猶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他不是誇讚自我,他是讚美禪。王陽明、朱熹、陸象山、程頤、程顥這些人都是一天到晚罵佛教、罵和尚,人家說他們:「披著袈裟罵和尚」,他們的罵其實是讚美。

  禪宗是不是能變化氣質、轉凡成聖?那是很快的,的確是真實不虛的,而且可以證明的。能證明什麼呢?因為佛法有一句話說:「學佛難,難在『狂心難歇』呀!」你這狂妄的念頭、你這庸俗的念頭、你這無明的念頭很難停歇。什麼叫「無明」?你自己想什麼,自己都不知道!有的人散步,垂著頭想心事,回來後,你問他一路想什麼?他說:「我什麼都沒想」,這是說謊。人什麼都可停止、可以煞車,唯獨念頭不能停止,無法停止。如果念頭一停止,就是「佛」。所以,禪宗有一首詩說:

十方同聚會--四面八方來的人一同聚會。聚會幹什麼?

個個學無為--什麼叫「無為」?如果一天忙到晚,往床上一躺,說我今天沒做什麼,有這個感覺,這個就叫無為法。

此是選佛場--這個地方是用來選佛的。誰當選呢?

心空及第歸--「心空」與「不空」有多少差距呢?禪宗講沒有差距,「空」就是「不空」,它是「不二法門」。

  你若不入「不二法門」,你就不能入禪,禪的門是「不二」的。比方說:「煩惱與菩提不二」,煩惱很難受,菩提是生命的覺醒,為什麼「不二」呢?因為當你煩惱的時候,證明你有覺性。如果你是泥人、是木人,你就沒有煩惱啦!所以煩惱與菩提不二。入了「不二法門」,一切都是「不二」。

六、直覺必須經過鍛鍊才有用

  禪,這麼好,禪的境界這麼高,禪能改變一個人,而禪又沒人能懂,這就難了。自古以來,開悟的人寥寥可數,沒有多少人。所以我要使大家開悟,要使人人成佛、「心空」--「空」與「不空」不二,「空」是體,「空」也是用。心思能不能停止?是可以停止的。現在,各位找一找心裡有什麼念頭?你在想什麼?我敢保證,各位腦子空空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念頭,就是沒有念頭,這個就是成佛了,成佛就是這麼簡單。

  你現在如果找出一個念頭來,我說你很厲害。你現在找不到念頭,「心空及第歸」,那你不就是「狀元及第了」嗎?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保持這個心。這個心就是方先生講的「直覺」,你要保持它、鍛鍊它,好比學游泳,從一下水就沉,到趴在游泳池邊踢水,然後捏著鼻子練習潛水,然後可以狗爬式的游泳,然後再自由式、蛙式、蝶式……,要練習,直覺不經過鍛鍊,沒有用。這種心境,外在的事物不能幹擾你。禪這麼好,可以擺脫煩惱。你們看!各位現在的心態──「沒有昨天,沒有明天,只有現在。」把現在這一秒,延伸到無限遠,有什麼煩惱可以打入你的內心呢?這不是很美好的事嗎?

  「禪」這麼好,但是你在入門的時候,你很難接受啟發,因為它的語言,你不適應,你不習慣,於是我就把禪的內涵外舉出來。禪的內涵是什麼?就是一種「安祥」的心態,也就是達摩大師帶來一本楞伽經所講的「如來自覺聖智」。現在各位不都是「自覺」嗎?也沒有睡覺,自己覺自己,「我覺故我在」,這是真實的。「我思故我在」是第二次的產物。於是我把禪加以稀釋,把不適應時代的那一部分暫時封存。假如有些年紀大的老禪師不服氣,把封存的部份拿出來說:「你搞得清楚嗎?」我馬上答給他看,很清楚的。假如各位以現在的安祥感受為滿足,那你立刻受用,不需要參話頭,因為六祖也沒有參過話頭,五祖以前也沒有參過話頭,他們也都大徹大悟。過去參話頭,參得「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沒關係,他「不是山,不是水」,就「不是山,不是水」;你現在「見汽車不是汽車,見樓梯不是樓梯,見火車不是火車」,那很危險。現在生活條件改變了,生活方式改變了,人際關係改變了,社會結構改變了,你的法如果不改變,就不具備適應性。所以我們安祥禪的特點,就是以「安祥」為究竟。過去安祥是禪的內涵,現在我把內涵當成外舉,表裏如一。就禪來講,這樣做是有罪過的;有罪過的話,我願意承當。只要對人們、對大眾有福利,我願意下地獄。所以,我把禪的內涵外舉出來,就是「安祥」。你根據這個觀點去解公案,沒有一條解不開,就怕你被它吸住了,跟著它轉了,太著相,否則條條解得開。

七、禪的基本架構

  安祥禪、祖師禪與如來禪的基本架構,就是「正見」加「正受」。「正受」有「自受用」跟「他受用」。一個人學禪,若沒有受用的境界,那豈不是太苦?人生本來就苦,你學了老半天的禪,沒有受用,那你學什麼呢?所以「正受」與「正見」就是「安祥」兩個字。

  安祥為什麼不叫別的呢?因為「心安則祥」。如何心安呢?你做每件事都問心無愧。宗教有很多戒條,有兩三百條戒,人活得夠苦了,受了戒以後,有幾百條不能犯,動輒得咎,一邁步就犯法,那不解脫更加不解脫。所以安祥禪沒有這麼多戒,只有一條戒:「不可告人之事,你不要去做;不能做的事,你想都別想。」只有這麼一條。誰若能做到,他就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做不到的話,他就是小人,也沒有什麼法條去處置他,只有國法能處置人,我們沒有權處分任何人的。用教規整人,那是犯法的,我們不幹這種事,我們一定要守法。安祥禪就是以安祥為究竟,以心安為人生的取向。我們整個的一生要求什麼?只要求心安無愧。安祥禪要求做生意的不逃漏稅;做公務員的不貪污舞弊;做法官的不要歪曲事實……。如果人人都這樣做的話,那天下太平,社會安定,人人團結,國家就有救了。

  這兒,我插一句話。有人喜歡說「台灣經驗」,那是值得驕傲的。的確,我們五0年代到台灣,那時候很窮,小孩上學帶便當,一塊鹹魚,半盒的飯,放些青菜,沒有油;八百萬人糧食不夠,還靠進口。現在呢?二千多萬人,糧食吃不完。耕地面積也縮小了,因為蓋了房子、建了工廠了,沒有多少空地。為什麼糧食會過剩呢?高蛋白,因為便當裏頭放了牛排、豬排、雞腿、滷蛋,小孩子都抗議:吃都吃膩了。這跟禪有什麼關係?乍聽之下好像沒有關係,其實跟我們安祥禪有直接關係。台灣突飛猛進,就是一個「安」字。如果四十年前沒有戒嚴令,人人上街鬧事,個個去請願、罷工,外人不敢投資,也不敢來觀光,還玩什麼?這個「安」字最重要。台灣的經濟起飛,得力於社會安定。只有社會安定,才能有繁榮,才能有發展。

八、安祥禪的修行方法

  說到安祥禪的修行,它既不燒香也不打坐,也不唸阿彌陀佛。從達摩祖師西來到現在,禪的修行都是靠自力。人們常常發牢騷說:「我這一生懷才不遇、被埋沒」,其實,是你自己埋沒自己,沒人埋沒你,是你被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埋沒。你也根本認識不了你自己,你說:「我被埋沒」,那你說的「我自己」,你也搞不清楚是誰呀。所以學禪首先要琢磨、研究、認識自己,你連自己都不認識,說你認識法界,那是荒謬絕倫。要先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之後,就會大徹大悟。因為佛法是「不二法門」,你在宇宙當中,不是跟宇宙對立,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一個小細胞。所以,我們安祥禪要求人人安分守己、求心安無愧,不需要改變生活;人家能吃的,你都能吃;人家不敢吃的,你也別去嘗試;你昨天怎麼過,今天還是怎麼過;今天怎麼活,明天還是怎麼活;不必燒香、磕頭,不要增加生活負擔,現在的人夠忙了。

  安祥禪修行的起點就是反省,反省幹什麼呢?藉著反省來認識真正的自己。我們人常常犯的錯誤,就是看到太太不順眼、孩子不順眼、朋友不順眼、領導不順眼、幹部不順眼,就是自個兒好。這煩惱就來了,你每天所看到的,都是你不願看到的。這就是佛法講的八苦之一--「怨憎會」,你討厭誰,他天天在面前給你看;你希望他死,他長得愈來愈壯;愈是仇人、愈是討厭的人,愈在你眼前晃,看你怎麼辦?這就是「怨憎會」。你愈是喜歡他,他愈跟你分開,這就是「愛別離」。

  人由於沒有反省自己,所以不能認清自己。人若是認清自己的話,就知道自己有太多的缺點。人為什麼要反省自己?人如果不反省自己,不改掉自己的缺點、不改正自己的錯誤的話,就不叫修行。什麼叫修行呢?「修」是修正,「行」是想念行為,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為。你以為打坐、唸經就是修行,那就太離譜了,太脫離現實了。所以安祥禪就是要你修正自己的想念行為,反省過去。過去跟現在有什麼關係?有人說:「眼要往前看嘛!不必回顧過去」,這不然!如果你不徹底把自己清理一番、檢討一番,全面清理,你不能了解自己是誰,你究竟揹了多少債。你如果全面清理,把錯誤改掉了,你才有開悟的可能。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不懂得「緣生」,就不懂得「空」。沒有「緣生」,佛法的「空」就不能成立。而「因、緣、果」是大自然的齊一律,也就是因果律;在形式邏輯上,它是自然齊一律。既然是大自然的法律,它就是天律、天條,人沒有力量能推翻它。也許你說這是迷信,或許你只認為死人才會下地獄,活人不會;或者你只看到活人擔枷,沒有看到死人受罪;其實活人也感覺得到地獄之苦。我的看法是「錯誤與煩惱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也就是說:「當你走向罪惡的時候,就是走向毀滅;當你活在錯誤裏的時候,你不可能開心,你一定活在煩惱裏」,再說得通俗一點,「錯誤永遠是煩惱的原因,毀滅永遠是罪惡的結果」,這就是因果。你看那些販毒的、販賣人口、搶劫的,他不毀滅才怪!人想「反因果」,不可能!如果我繼續講下去,全部介紹,太浪費各位的時間了。

九、安祥禪的特色

  由此各位也可以知道,安祥禪是反迷信的,安祥禪是尊重人的,安祥禪是在血肉的現實裏生根的,安祥禪不是虛無主義,安祥禪不是拜神、不是迷信。安祥禪雖然重視因果,但主要的是要改變自己,使自己活得心安無愧。安祥禪是工業社會的禪,安祥禪是現在進行式的禪,不是過去式的禪,安祥禪沒有崇拜、沒有佛像,不燒香、不吃齋。中國人已經夠可憐了,再吃齋,國亡無日。你看漢、唐時代,中國的武器,中國人的體格,中國人「千金市骨」,以重金購買「千里馬」,為什麼那麼重視馬?因為要打仗,自己身體很重,兵器也很重,穿上鎧甲,沒有好馬就不行了。關公打敗仗,不是關公老了、沒用了,是赤兔馬老了,赤兔馬若不老的話,能夠跳過那個障礙,關公就不會打敗仗。所以我們安祥禪不贊成吃素,我們過正常的生活,我們也不贊成獨身,獨身的人很苦,能獨身當然很可貴,但是很苦。為什麼呢?第一,他不能剋制本能,第二,不能剋制他的機械慣性。過去的修行人「日中一食」,中午吃一餐,早上不吃,晚上不吃,保持半飢餓的狀態,他的本能就降低了;「樹下一宿」,在樹底下不倒單、打坐,他就沒有那麼多邪思妄想,但那個也是肉體的宗教,為我們所不取。我們做個正常的人,只是要做個好人,不敢做壞人,做一個愛國家、愛人民很正常的人,盡責任、盡義務,求心安地過日子就好了,在日常空閒的時間裡,使自己的心態安祥,這就是幸福、快樂的人生!

  但是一種新的法門的推行,需要有人贊助、資助。而且新的必須來自於舊的,我們不說昨天的不好,因為沒有昨天,我們就沒有今天。如果沒有許多的昨天,我們就不能成長為今天這樣的人。對各位是這個樣子,對我來說就不是這樣子了,若沒有太多的昨天,我不是還很年輕嗎?我是這麼看。各位了解:「法不孤起」,一個新的法門的興起是需要很多條件的,需要有人發心,出錢出力,不怕苦,不怕難,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來宏法。為什麼?儘管佛法的精神和本質永恆不變,但是在佛法的表現和入門上,則必須因應時代的變遷而進步,才能契合當前社會、文化及人群的需要,而不致步上僵化的道路,方能給眾生最大的法益。這就是一個新的法門興起的必要性,也是我個人提倡安祥禪最主要的原因。

  各位珍重!


禪宗是漢傳佛教的一個宗派,也就是解讀佛教教義的一家之言。相當於經濟學有芝加哥學派、奧地利學派等。

當佛教在印度面臨衰亡的時候,其教義典籍分兩路傳入遠東:

1.南傳佛教:傳入東南亞等國家,內容大多為小乘。

2.北傳佛教:經尼泊爾傳入中國,有漢傳佛教(顯教:佛陀公開的教義)以及藏傳佛教(密教:相傳佛陀秘不示人的教義)之分。值得注意的是,後來北路佛教在中國生根後,又東傳至朝鮮、日本等國。

所以脈絡是:

---------------↗南傳佛教

印度佛教 -----------------↗藏傳佛教

---------------↘北傳佛教

--------------------------------↘漢傳佛教

而佛教教義的解讀是可以有角度的,這是由於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社會身份悟性等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佛陀圓寂後佛教一再分裂的原因。

其中禪宗也是對佛教自成一派的解讀,在印度興起,由達摩傳入中國,因此達摩被奉為中國的禪宗初祖。此後與漢傳佛教在中國本土化後衍生出的不同宗派百花齊放。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

問題設計很多概念,手頭沒有資料,有機會再回來補充。

倉促作答,多多包涵。


禪最開始是印度婆羅門的概念,是原始佛教發端的地方自古就有的哲學概念。

原始佛教與耆那教等一起被稱為沙門思潮,是作為對傳統宗教婆羅門的一次衝擊和反省。

我認為討論禪與佛教的關係,首先應該從這裡開始,即禪是婆羅門的概念,是其體系中世界的本體,而原始佛教不認為禪是世界的本體,然而在很多方面,原始佛教的內容又與婆羅門有很多相似,與沙門思潮的其它教派又有不同。這裡就有很多文章了。

至此應該歸為概念性的不同。

至於禪宗,那是很後來的事情了。當時中國佛教主要分為兩大派,性宗與禪宗。非常非常簡單的說來,性宗認為人只要不懈的修佛,最後定能成佛,而禪宗認為人成佛是靠頓悟的,不懈的修佛一輩子,不頓悟也是白搭。

至此應該歸為中國佛教教派的不同,我倒覺得偏題了。

至於回到問題本身,禪與佛教的關係,我不敢妄言,只是提供一個學習的方向罷了。前文中「成佛」等詞經不起斟酌推敲,明白意思就好。


禪宗是大乘佛教的一支。漢傳佛教的禪宗第一祖是達摩祖師,傳到六祖慧能的時候衣缽隨慧能大師離開了少林寺。而禪宗的最初的祖師則是摩訶迦葉,釋迦摩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禪則是一種境界。可以被佛教徒以外的人感受到。


大致同@齊天大聖 的觀點,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禪和禪宗的「禪」並不是一回事。

佛教的禪修即四念處、止觀,也就是中國禪宗所謂的「如來禪」。最初的外在形式來源於諸沙門婆羅門的修行共法(佛陀求道時曾向其他沙門的禪定大師學習禪法),也就是修習瑜伽冥想,而又脫胎於此(諸他方瑜伽士主要以身、心、知、情、意的實踐方式,索求內在真我的統一、梵我合一的狀態,而佛教則是強調「如實觀察」得以實知無我的客觀事實而破除我見有身見)。可說佛教就是來源於世尊經歷了外道求法、苦行後,最終行中道不輟四念處的正念正知在菩提樹下覺悟的解脫之道,四念處的禪修就是佛法的理論基礎的來源和實踐方式。此後佛教的諸多理論特別是諸部派的阿毗達摩,實際在很大程度建立於四念處禪修中體驗的理論化系統化,而修習四念處也被視為佛弟子們趨向涅磐的必由之路: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第607經凈經

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雜阿含第68經六入處經

當通過四念處的實踐而達到一種「正定」的狀態時,則稱之為進入了「禪那」。禪那這個詞本身來源於婆羅門教經典,指得是心一境性,佛教在如同「輪迴」等名詞一樣有字面上的借鑒一樣進行採用。不過佛教之禪那有別於外道,更強調「思維修」、「靜慮」,這種超越專註的特性在理論上究竟應如何歸納,佛教內部本身就有爭議(有認為禪那概念基本同其他瑜伽士只是部分特性超越的,有認為禪那是輔助工具可不證初禪而純觀解脫的,有認為禪那只是藉助的傳統上的名相方便說法,其特質本身就不同於其他沙門瑜伽的)這裡就不再多展開,諸多觀點感興趣的話可以參閱這篇文章正定是專註式禪定嗎?-《初禪中的「尋」與「伺」》,僅舉例一下基本大家都能認可的一種理論(玄奘法師直譯禪那為「靜慮」):

問何故名靜慮。為能斷結故名靜慮。為能正觀故名靜慮。……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卷第八十

而禪宗之「禪」則可以看作佛教的本土化和中國化的佛教,或多或少的融入了本土文化特別是老莊思想,玄談思辯的味道比較重。經過和一些學友的交流並不質疑禪宗通過一些修行方式可以達到靜慮的某些效果(觀智),不過其指導思想與所追求的目標與原始佛教的本懷是有分歧的,也會導致下一步實修體驗的差異。這種「禪」也深深影響了中國乃至東亞文化,可以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看到其痕迹,比如飲茶人會說的一個詞「禪茶一味」,具體講什麼只能「自己體會」。

總結一下,

禪( jhāna 、 dhyāna ):佛教解脫道路上的基礎實踐方式和必由之路,無法繞過禪修談佛教;

禪(zen):一種本土化東亞化佛教的衍生文化。


禪那又稱靜慮,是止觀雙運,定慧均等的一種狀態。定為高度專註,慧為思維,兩者如果同時均等的存在,就叫禪。實際上禪屬於一種冥想瑜伽術,而佛陀是古印度的苦行僧之一,並創立了自己的宗派,這就是佛教,和其他苦行僧的婆羅門教,耆那教等,屬於同樣的性質,而這些苦行僧,從古至今,都在修鍊自己宗派的瑜伽術,目的是為了解脫,而禪那是佛陀以及佛教修鍊的瑜伽術,是一種冥想瑜伽。

禪宗不要混淆進去,其實禪宗即不明禪那,也不符合原始佛教教理,是中國人自己創立的佛教。


簡單的說,禪宗是漢傳佛教的主導宗派 ,
盛於六祖惠能。

用互聯網的話說,禪宗擯棄的佛祖的高大上形象,不需要固定的媒介便可成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自媒體」,去中心化,崇尚個人自由,心中有佛便能成佛。

馬克斯-韋伯的一本書《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所說到的天主教與基督教的關係,似乎表達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的世界大同的微妙關係。基督教是歐洲宗教改革後的新教,與天主教相比,解除了禁慾,自我得到了解放,上天堂不再需要通過教會,瞎扯一句就是上網不再需要去網吧。人們只要做人善良,做事努力,工作精進便可成佛,上天堂。

後來,這成了一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無論是禪宗還是新教,把每一件事都變成了一種修心,用心雕琢,用生命體驗。

禪宗的心法是,無相,無住,無念,可以理解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來而不往,去而不留這個需要用時間和心去體驗。


在內容上,禪是佛教的重要組成。

禪 - 第八識如來藏

禪宗 - 以直接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為標的的佛教宗派

佛教 - 關於生命宇宙萬物的究竟解釋以及親證方法以及成佛的方法。

要想成佛,必須先找到禪,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開悟、見道,破初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無上士

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佛法僧


所有宗教都可以修禪,南懷瑾大師還說見過一個法國神父可以入定的。但能入定之後,如果沒有正確的方向引導,就會走彎路,或走偏路,而不能求得真正「無上」的「道」。

這就好比已經有研究能力的人(禪定),還需要導師指引(佛陀),才能出成果拿到諾貝爾獎(無上正等正覺)。


佛教講內學,從改變自己,而達到外在環境的改變,所謂「依報隨正報轉」。若不知內學,而徒向外攀緣,那只是罔然。

內學須依個人不同的根性,選擇不同的法門,但總在破除對事相上的執著、分別,然後才能見到真性。不管修習什麼法門,能對外相不執著,這就是禪;不動心,就是定。金剛經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壇經云:「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古稱三藏十二分如畫龍,直指之旨如點睛。

(三藏十二分為佛法,直指之旨指禪宗)


禪宗是中國自己發展出的宗教


狹義的禪理解為 漢傳大乘佛教的禪宗,始於達摩盛於六祖慧能,後成為我國佛教的最大分支和顯著特色。這個角度的話概念上和凈土宗、唯識宗、華嚴宗等住宗派並列。

廣義的禪 是 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廣義禪的概念參考的是百度百科)


你可以去看看禪的一些故事和公案,不是現在流行的大師說或編造的禪師說,從整體看,禪也許不是現代管理學,人際關係學,也許不能直接幫你解決社會中的問題。但它可以幫你消除一些煩惱、一些無妄之念頭、保留一些善心、或者簡單說安安穩穩的睡一覺。你追求什麼經過你的思考後認為合理,還可以追求,比如性愛、金錢、家庭等。你其實也不要花很多時間或形式去學禪,就想和一位從容的鄰居聊天一樣,有時間就看看禪。至於與佛教關係,我對佛教沒有什麼接觸。


禪宗,釋迦摩尼親自傳下來的。

禪宗為了「明心見性」,會參話頭,其實叫參話頭更明確些,參禪二字讓人不明所以。

禪是個普通的字,但被些附庸風雅的社會人士搞地越來越俗氣了。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禪。何等為十。所謂

常樂出家清凈禪。舍一切所有故。

得真善友清凈禪。示教正道故。

住阿蘭若忍風雨等清凈禪。離我我所故。

離憒鬧眾生清凈禪。常樂寂靜故。

心業調柔清凈禪。守護諸根故。

心智寂滅清凈禪。一切音聲。諸禪定刺。不能亂故。

覺道方便清凈禪。觀察一切皆現證故。

離於味著清凈禪。不舍欲界故。

發起通明清凈禪。知一切眾生根性故。

自在遊戲清凈禪。入佛三昧。知無我故。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清凈禪。


禪和佛教,誰先誰後?沒有禪坐就不會有佛教,有禪坐也未必得到佛教的真諦。換句話說只有釋迦摩尼才能通過禪坐,達到悟。後人是否可以藉助佛經和禪坐來達到悟,成為佛?或者佛只有一人,他是宇宙的主宰的使者?前者不是宗教,後者才是宗教吧。


禪,jnana的音譯,在佛陀時代,乃至今天都是十分常見的,專注訓練方法(也許中國除外)。

兩千多年前,一位小王子,在學習並達到最高的禪定之後,發現還不足以解決煩惱,後在菩提樹下坐了七天,成佛。之後,他關於離苦得樂的教育,需要每個人自己做的身口意的練習,稱為佛教。

大概就是這樣。


道德經和道教的關係


從佛教體系來說

本身分為 理論 實證 以及 組織形式等內容

分別對應為 各種經律論 禪修 以及僧團和寺廟

更廣泛的意義上對應我們所說的三寶:佛、法、僧

從這個角度來說 禪屬於佛教裡面的實證和修行體系,因此在佛教的每個的教派里都存在

而禪宗這是屬於佛教在中國發展之後,發展出來的一個最有影響力的教派


佛是一個人,生在古印度,王子,離宮…

佛法是佛講述的,人離苦得樂的方法,載體就是聽者記錄下來的佛經…

禪是一種學習佛法的方法,還有顯宗、密宗等其他方法…

佛教是一種相信佛和佛法的人,形成的組織結構…


禪是一種生命狀態 佛教是宗教 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推薦閱讀:

你遇到過哪些對佛教的誤解?
南泉斬貓,不背殺業乎?
西遊記里佛祖第一次給的無字經,如果是六祖惠能,他會?
佛教有沒有解釋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佛教真的是消極主義嗎?

TAG: | 佛教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