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機器人投入戰場會打贏類似伊拉克戰爭那樣的反恐戰,治安戰么?

現在類似伊拉克戰爭那樣反恐戰,治安戰,反政府武裝會通過城市游擊,巷戰造成人員傷亡。

如果未來科技發展,除無人機外,地面部隊也可以由武裝機器人,自動駕駛、遙控的武裝巡邏車組成,其新材料裝甲能抵禦炸彈,RPG,這種機器人部隊能打贏類似伊拉克戰爭那樣的反恐戰,治安戰么?


請不要說未來

人家已經去了

只不過人家長的樣子和你想的不一樣罷了


以後,以蜂群無人機群+全地形無人車+察打一體無人機+指揮終端,不用發展到人工智慧機器人這一步。就能基本消滅游擊為主的恐怖組織。

蜂群概念系列:

貼上次,直接爆頭。第一個攻擊破甲玻璃,之後一堆飛進去,挨個貼頭破甲顱骨。微型無人機新用途。


蟹腰……我想說治安戰並不是一個軍事層面的問題,而是一個政策問題。

近代以來的治安、反恐作戰我們可以數一數:

1、愛爾蘭共和軍的北愛爾蘭脫離英國鬥爭,從1937年開始最後停止軍事鬥爭已經到了1997年;

2、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埃塔組織,謀求巴斯克人獨立鬥爭,在獨裁者佛朗哥下台後的1959年,一直跟西班牙政府鬥爭到了2011年;

這兩個組織都產生在歐洲,並且造成了大量的官員、平民和軍隊的傷亡,最終還是因為地區的生活趨於和平,來自民眾的支持基礎逐漸減少最終不得不停止活動,但是這個過程全都超過了50年;

3、阿富汗游擊隊,包括但是不限於塔利班、北方聯盟,他們先拖垮了毛熊、接著又讓鷹醬家放血,最終還是沒能被征服,不負帝國墳場之名;

4、伊拉克反美武裝,這個不說了,已經是一團爛賬了;

5、車臣恐怖分子,恐怖活動趨於減少,基本的城市生活開始恢復了,成建制的武裝基本上被剿滅了,但是零星的恐怖活動依然存在;

以上三個例子宗教背景類似,但是車臣跟北愛、埃塔類似,都是分裂勢力,而且經歷了慘烈的戰爭,但是車臣無疑是比較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熊大家的普大帝以比較堅決的手段進行了軍事鬥爭之後快速的恢復了地區的正常生活。

阿富汗和伊拉克共同的特點是,都是反抗外來的侵略者,有著來自民眾的支持,在入侵之前都有一個比較強力的政府,無論是阿富汗的阿明政權、還是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都是強人、軍事獨裁者的身份,入侵者都是寄希望於快速斬首行動消滅領導者,然後扶植一個傀儡政權來進行統治。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而且這兩個典型失敗案例裡面,共同的問題都是,政治強人過快的倒台但是軍隊武裝沒有受到有效的打擊卻快速消散,武器大量流失。

鷹醬在伊拉克長達十年的治安戰中,死亡士兵9000多,受傷5.6萬,損失超過了三分之一,雖然名義上取得了在中東戰略支撐點,但是接下來就陷入了可悲的ISIS重圍之中……打開百度百科,看著長長的檢討列表,關於治安戰,美軍依然糾結於該用什麼樣的武器……而不是該如何完成這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將城市平民從原來的居住區強行遷移至臨時安置營地,限制攜帶的行李數量,對於拒不遷移的頑固分子拘捕監禁審查,遷移的居民重新核實身份發放良民證,編組保甲類似的基層的管理組織,對於失業的青壯年男性徵召為勞工從事封鎖溝隔離牆的修建工作,居民遷出後逐屋掃蕩城市包括給排水系統清查武器、推掉貧民窟予以重建,修建城牆(這個很關鍵),再將完成審查的居民遷回。這個才叫做安全區。安全區城市內核城市外完全隔離,沒有良民證禁止入城、入城的物資要經過安檢。地區有影響力的人物全部邀請到軍營中心的絕對安全區居住,通訊監聽,信件審查……安全區建成後再恢復城市生產、降低失業率,確保城市裡沒有閑散遊盪的流民。對於學齡的兒童,建立學校進行教育……而不是任由他們在街上遊盪……

當然了,這些手段並不是當初那些發動戰爭的人所考慮的,他們並不在乎伊拉克亂不亂,他們在乎的是可以吃掉多少的戰爭預算、可以拿從軍費里賺多少錢、可以為了這種坑爹的治安戰騙多少研發經費賣多少坑爹的裝備。尤其是不要出現什麼強迫平民離家啊,重新編製戶口啊,建立學校和工廠恢復社會生產和生活這種事情。這不是他們的 生意 。

不恢復社會秩序、不安置流民、不恢復生產和生活,除非將原住民都「凈化」了,就像美國人對印第安做的那樣,否則治安戰永遠不會勝利。治安戰的對手不一定受過軍事訓練,甚至不一定需要擁有武器,只要想,有無數種辦法讓生活在佔領區的佔領軍處於不安之中,即使是使用機器人替代了人類,只要存在就有被攻擊的可能。只要還有攻擊,治安戰就沒有結束,直到佔領者撤走。

英國跟北愛鬥爭了60年、西班牙跟埃塔鬥爭了52年……在社會比較安定的歐洲尚且如此,在中東……


謝邀,治安戰不是「打」贏的,是「治」贏的。


瀉藥,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換個方式來提,因為治安戰根本沒有「打贏」這個說法。題主的意思應該是通過使用作戰機器人來降低作戰部隊傷亡,同時更高效地完成巡邏、拆彈、清剿武裝分子等任務。

然而在實際執行任務過程中,各類無人載具/武器的效果可能並不都如無人機一樣顯著。舉例來講,在武裝巡邏中遇到IED路邊炸彈,是導致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無人巡邏車看上去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然而不搭載人員從根本上就不符合執行巡邏任務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任務彈性大為受限,而且效費比會更加糟糕,加劇預算衝突。除此之外,在典型治安戰戰場,新式無人裝備的可靠性也會成為一個不小的問題,惡劣的自然環境加上高度複雜的情況,成熟的現有裝備尚且疲於招架,高度複雜化的無人系統表現更加堪憂。

解決治安戰問題的根本,不是怎麼打治安戰更好,而是怎麼不打治安戰。


謝邀

答案當然是可以,技術層次上暫時不想多說,雖然單台無人車作戰效能和反應靈活性上還不如人類士兵,但是可以通過增加數量解決。

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人類文明還沒有進化到機器比人命更便宜的程度

怎麼都7102年了還有答案都沒讀全就送臉上門的人?這段話怎麼看都是在批判不把人命當回事的行為吧?還有是不是只有美軍是人,在美軍高層看來他們確實沒把伊拉克安全部隊人命的成本放在裝備之上啊

這人也是神秘


其實治安戰之所以叫治安戰就在於這是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一系列行動,從步驟上來看也分恢復正常秩序和組織生產生活新秩序這兩個相互交叉的行動過程;要點不全在軍事上。

如果單純想用作戰機器人的話那演化成對非我方人員的滅絕性屠殺是必然的,至少目前程序可沒有既是又不是這種模糊選項在的,而機器人如果不使用自主程序那和動員大量部隊本身沒有區別,治安戰的戰鬥突發性決定了戰術決策的短暫性,使得作戰機器人不適應於一般的巡邏行動。俄軍在敘利亞戰場上動用作戰機器人與敘利亞戰場更接近於傳統作戰,戰區內一切目標都是敵軍,大幅簡化了決策難度。


可以極大的減少士兵傷亡。不過另一方面使用機器人成本也會大得多,國會表示沒錢。

不過縱觀近幾十年,多少強國倒在治安戰這種玩意兒上


謝謝邀請,戰鬥機器人在伊拉克戰爭中已經被小規模的使用,由人控制,主要是對未知區域進行偵察並可以做簡單的攻擊動作。央視對此有報道。估計效果不太好,沒有進行後續報道。

武器就是這樣,想的很好,問題很多。

目前,我們對戰鬥機器人的最高理解可能就像機械戰警2013裡邊的那樣。分工明確,有偵察機器人,類似小型無人機,有治安機器人,人形擁有基本裝備,有探查爆炸物及武器的能力。地面作戰機器人,智能坦克。有防空機器人,智能戰鬥機。

機器人比人的好處是,它們只有維修費,不需要撫恤金,更不會有因此產生的戰爭寡婦等後續政治影響。

政治家在考慮戰爭的時候會少很多阻撓。

壞處在於,它們是程式化的東西,一個小孩拿著一把扳手是沒有威脅的,但是如果沒有人管,他能拆了一台機器。如果你攻擊他,又會被輿論譴責。

機械戰警2013中,之所以推出墨菲,實際上就是為了消除這種影響。

電影中,OCP公司是為了把機器回銷才需要墨菲,如果僅僅投入海外,墨菲是沒有意義的。

十年的伊拉克戰爭,讓政治家頭疼的不是那一百萬死去的伊拉克人,而是五千名死去的美國兵和一萬多傷兵。

你把足夠的戰爭機器投入到城市裡,終有一天它們會消滅所有居民,沒有人的地方,治安問題就不存在了。

不會有一名美國人因此死亡,沒有一個美國家庭因此破碎,美國人可以威懾任何一個弱小國家,軍火商可以隨便掙錢。

至於死掉的那幾百萬人?他們的新聞如果足夠幸運,也許偶爾會出現在早報上,位置大概在娛樂新聞和體育新聞的中間。

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因戰鬥導致XXX名平民死亡。

僅此而已。

機器人最終能打贏治安戰,就像製造它們的初衷一樣–屠殺。


瀉藥

大量投入無人機自然是可以降低士兵們的傷亡,但是打贏治安戰並不是武器的問題,而是政策的問題,美軍已經可以算武裝到牙齒,在阿富汗還是傷亡頻頻,這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鍋,無人機為了消滅恐怖分子頭目,在人口密集處毫無顧忌的投放炸彈,就算炸死了目標,但是被連帶傷亡的平民中,引發了對美國怒火的卻是呈幾何倍數增長,這些平民就會成為潛在的游擊隊預備役。

而美軍的主要對手,類似塔利班之類的游擊武裝和恐怖組織往往都是植根於當地的平民之中的,你若不能有效分離當地平民和游擊隊之間的聯繫,壓根不可能徹底消滅掉游擊隊,更何談打贏治安戰?

可以馬上打天下,安能馬上治天下?


1、反恐戰爭中一些小規模戰鬥中美軍早就使用過各種機器人、無人機,確實能降低傷亡。

2、游擊隊經常隱藏在暗處,在支持度比較高治安比較亂的地方甚至可以在政府軍眼皮底下活動。這種情況下並不是靠機器人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在這種地方政府軍除了要提防冷槍和炸彈,還要跟游擊隊爭民心,或者乾脆驅逐平民製造無人區(屬於反人道行為可能引起災難,聯合國或者大國可能會制裁),移除游擊隊賴以生存的補給土壤。

3、高端的機器人不但價格高昂而且維護昂貴,而且未必能取得預想戰果。除了財大氣粗和人命金貴的美帝,也沒幾個國家玩得轉。這錢還不如用來僱傭更多士兵或者添置各類輕重型傳統軍備。


具有自主判斷能力的才算AI吧?否則就只是由人操控的高級機械而已。「機器」和「機器人」是有著本質差別的。雖然現在AI的發展達不到這種程度,但通過不同功能的AI模塊的組合,已經可以看到快速發展的端倪了。就想像一下如果無人機能夠自主執行任務的情況吧。

它們不知道恐懼、不知道疲倦。

它們不需要吃、不需要睡。

它們從不質疑命令、從不拷問內心。

即使它們在任務中灰飛煙滅,也沒有需要體恤的親屬。

個體的毀滅是微不足道的,本體卻能夠不斷進化改進。

即使千百次消滅目標,它們接敵時仍然毫不大意、時刻警惕。

製造它只需要流水線上的十幾個小時,而不是十幾年的緩慢成長。

訓練它只需要幾小時的安裝調試,而不是數年的反覆消耗練習。

必要時它可以和敵人同歸於盡,不需要狂熱的精神引導。

它不考慮未來、不擔心失敗、不在乎榮譽或自尊、不介意背叛或出賣、不關心自身的命運。

它沒有生存的慾望、沒有認知世界與自身的衝動。

它用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增減或修改某種功能,而生物也許需要數億年才能進化實現。

如果有一天出現了這樣的武器,將代表著製造它的那個高度理性與冷峻的文明,代表人類改造世界能力的升變,血肉之軀是難以與之抗衡的。


蟹妖。

私以為無人設備終究是會大面積進入人類生活的。

具體到題主說的治安戰,個人認為考量幾個方面:

1、首先說成本。如果大範圍使用無人設備的成本還沒有動用正規部隊巡邏,或者沒有當地扶持傀儡政府划算,那必然發展速度會受到影響。如果無人設備賣到白菜價,傻子才不用。

2、再說技術,或者說使用效用。這裡可能要稍微考慮一下無人設備使用的便利性和智能性。顯然,用起來不順手,保養也麻煩的話,一定會遭到一線抵制的。而如果無人設備能像軍犬那麼聽指揮,emmmmmm…是吧。

3、最後或許要考慮一下人的接受程度。無論是部隊,還是後方的群眾,估計接受大規模使用無人設備都需要一個過程。畢竟終結者之類的話題就沒涼過。

綜上,答主依然認為:趨勢不會變,進程看發展。


我覺得,治安戰用機器人是必然的,唯一阻礙就是,道德與法律。

「自律型機械自行判斷是否攻擊是否是違反人道的」

現在機器人主要實用方向是遙控型(攻擊無人機,拆彈機器人,遙控武器站)和自律輔助型(負重機器騾,偵查無人艇和無人機)

士兵這玩意就像汽車,從離開新兵營(車廠)就開始貶值

1.傷亡撫恤

2.ptsd等戰爭創傷(服役時限)

3.重大傷亡造成國內輿論壓力

4.開小差

5.每個月你還要發津貼,開休假

6.駐紮部隊與當地居民摩擦

7.鬼知道起個什麼運動,就開始反戰了

8.你得管飯吧

9.戰鬥烈度越高,精神壓力越大,保質期越短

然後你看機器人

1.天生滿武器熟練度

2.7/24/365 全年無休

3.沒有精神問題,也不會走神

4.吔電

5.絕對忠誠,絕對冷血

6.能幹到報廢,除非被打爛到沒有維修價值(不會退役)

============================

我們絕對要趕在那天到來之前實現共產國際,馬克思他老人家絕對沒想到會有一天,資本家不僅不需要工人了,連當兵的泥腿子都不要了。

不知道道德這層壁壘還能攔多久,20年?50年?

我只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別看到裝著腦子的遙控武器站。


如果AI的智能,能夠達到和人類差不多的水平的話,那麼確實有可能,不過這種玩意,搞出來,還是拿到中東去使用,


發展趨勢。減少人員傷亡。


動動腦子,如果科技點到那一步了,就沒有治安戰了,只有騰籠換鳥了。


不會,治安戰比殲滅戰更複雜。

機器人能完美執行殲滅戰,治安戰能力基本為零。


毛子不是上次已經實驗過了嘛。。。效果很不錯,尤其對於那種缺兵的國家


會。不過我認為到時,治安戰機器人主要是小型旋翼戰鬥機器。


陸空結合的機器人,打擊反恐,應該是無敵的存在


謝邀。。。

游擊戰本質上是政治問題。。。一味通過軍事方法解決是不是有點因小失大。。。


機器人是打不贏恐怖分子的,具體原因不方便說,怕和諧。


推薦閱讀:

你覺得科幻電影里最萌的機器人是?
玉兔號採用的什麼處理器?
掃地機器人怎麼樣?
為何雙足機器人不直接拷貝人類行動時的數據?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費用是如何組成的?

TAG:機器人 | 軍事 | 反恐戰爭 |